手机阅读

班组全员技能大赛心得体会范文 班组全员技能大赛心得体会范文图片(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1:50:36 页码:14
班组全员技能大赛心得体会范文 班组全员技能大赛心得体会范文图片(2篇)
2023-01-01 01:50:36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班组全员技能大赛心得体会范文一

二、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提升工作质量

继续发扬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努力熟悉各生产课的各项工作。经常组织并参加车间的各项培训。

三、强化管理,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思想素质

员工是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而员工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完成情况。(详细说明)

四、抓好安全工作

强调班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树立班组团队为核心,以强化班组管理为重点,以打造安全为主线,并提出一些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要求:

五、节能,做好节约成本的工作

浪费的都是成本,节约的都是效益,想增加生产效益,就一定要抓好节能的工作,

六、强化内业管理

为达到iso质量认证的工作标准,切实有效地完善各项工作记录,及票据、文件的管理工作,对各班组进行工作制定,并进行质量考核,

七、工作方向

1、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公司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努力完成好厂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积极为员工起模范带头作用。

2、狠抓“5s”与“iso”认证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3、重点做好员工技术培训、岗位练习工作,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思想过硬的高素质队伍。

4、抓好员工思想工作、安全工作、安全操作规程工作。

5、抓好节能降耗和设备检查保养工作。

6、加强与领导沟通和请示汇报工作。

总之,在xx年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大学习和工作热情,以树立科学发展观。认认真真的学习、踏踏实实的工作,完成好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构建和谐车间、和谐生产、和谐企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2022班组全员技能大赛心得体会范文二

一、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常见问题

安全工作一直强调落实“双基”,即基础和基层建设。安全管理重在基础,重点在基层。班组是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各项科研生产活动的最前沿和落脚点,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事实证明,大部分事故的发生,是班组安全管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主要表现在:

部分班组长没有真正重视安全工作,班组安全流于形式,存在日常检查不认真、补记录等现象;教育内容照本宣科,不贴合实际;生产一线员工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存在侥幸心理,“三违”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一线人员对作业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不清,岗位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

以上问题反映出须加强班组安全管理,从制度执行、员工安全意识及安全生产素质、岗位安全标准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以有效遏制三违及事故发生,促进研究所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做好班组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按照“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安全工作重心下移”的思想,班组安全管理应从“强基础、抓重点、创文化、促提高”等四方面做起:

(一) 强化“三个基础”

1. 建立和完善制度保障和责任体系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要求,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研究所科研和生产实际,制定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为工作开展的依据,内容包括安全目标、会议、检查的频次,活动内容、形式等要求,日常运行有检查、有改进、有记录。各岗位安全职责明确,签订班组安全目标责任书。

2. 开展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编制岗位安全标准,提升本质安全度

对生产现场活动中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和控制是班组安全工作的关键和基础。如果不能准确、全面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班组安全就会“无的放矢”、隐患排查治理就无从抓起。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价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 细致全面识别出本班组所有作业活动,对作业活动进行准确、详细的描述;梳理本岗位操作的设备设施和危险有害因素;

第二, 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

第三, 识别本班组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第四, 汇总设备设施、危险化学品明细,危险源和控制措施、安全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法律法规清单等。

第五,梳理以上内容,形成班组安全标准。

研究所在安全管理实践中,按照集团公司要求,20xx年开展基层单位岗位危险有害辨识工作,发动科研生产一线每一位员工,按照“员工—班组—基层单位—安全管理门”逐级汇总,经专家评审,最终形成岗位安全标准。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对预防和杜绝事故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3. 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班组内每个成员如果都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安全理念,就会自觉防范和化解危机。因而应加强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培训内容从国家法律法规到安全行为常识、案例教育和模范先进宣传等,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和安全信念,主动预防事故发生。

研究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下发《安全知识手册》至每个班组,宣传研究所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设备设施、安全用电常识等,使员工对“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和“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的理念有了深入了解。结合安全月和曾经发生的科研生产事故惨痛教训,以身边的案例教育员工,起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作用

(二) 抓好“三个重点”

1. 选好班组长,发挥班组长兵头将尾作用

班组长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中坚力量,在安全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若轻的作用。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 班组长属于执行层,又是班组生产的组织领导者,同时自己也是直接的生产者。班组长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车间的整个工作,它关系到企业基础工作的建立和完善。班组长的责任心、安全工作方法,有时能左右该班组安全生产的水平。应选责任心强、管理能力突出的员工担任班组长,要“管得住管得了管得好”。对班组长的素质要求和有效管理方法如下:

第一.班组长要严以律己,当好带头人,成为各方面典范;

第二.严格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加强班组内学习和检查,做好常规动作—“班前提示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第三.多谋善思,创新班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善于发现和解决基层安全隐患和存在问题。

2. 规范现场管理,创造良好生产作业条件

通过精益生产的“5s”、定置管理、合理化建议、小发明小创造等,做好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促进问题改进和解决。如设备设施定置位置合理,警示标识齐全正确,安全通道通畅,无占道,乱堆放行为。同时调动员工积极主动性,自觉对所在岗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及时消除隐患。

3. 加强制度执行和考核奖惩机制,坚决杜绝“三违”行为,

有了完善的制度,执行是否到位就成了关键。因而,应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激励,使制度落到实处。监督检查须有考核标准,以实现年度安全目标和检查要求为准,建立一套安全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班组安全管理考核评价办法应从岗位通用要求、生产现场、应急管理、班组文化、过程资料等进行考评。结合研究所安全标准化建设,从岗位达标的角度,逐一对照考评项目进行打分,保证考核时的公平性。

在制度执行中,研究所将班组安全管理与日常生产结合起来,实行所级、基层单位、班组及岗位逐级开展的月查、周查、日查,不定期专项检查,节假日检查、防暑防冻季节性检查等。将检查结果纳入对单位和班组的考核中,对应总体评定时相应的考核分值。通过考核,对每次发现问题或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惩,发挥有效激励作用,促进班组安全管理绩效行为,不断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三、创建班组平安文化

采取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共同解决安全问题的方式,促进工作场所形成积极的安全文化氛围。美国西部矿业蒙大拿安全管理人员说:“只要让员工谈安全问题,就可以利用积极的方式影响工作场所安全。”

通过班组文化园地建设的展板、图片,员工安全手册学习,总结评比等,在班组成员中树立“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的信念,使“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及“珍惜生命—为了健康与家庭幸福而工作”的亲情文化深入人心,要求人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 遵章守纪,促进研究所安全发展。

四、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研究所科研生产实际中,存在触电、燃爆、火灾等事故危险,在不断完善的应急体系建设中,现场应急处置是最直接的阵地。因而,须不断加强班组突发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具体包括:一是编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程序和应急措施,应急人员联络方式和物资准备等;二是预案培训,使班组各个岗位人员熟悉现场预案内容,并挂牌张贴在工作现场;三是开展演练,并对演练方案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研究所制定完善了火灾、触电、中毒事故等十余个现场预案,并在班组开展演练,有力地提升了班组的应急处置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