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法践诺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 学法实践感想(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6:19:24 页码:9
学法践诺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 学法实践感想(四篇)
2023-01-01 06:19:24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学法践诺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你们好!

我演讲的题目《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每个公民都应该学习社会主义法律知识。有人认为学法是一件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事。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当今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我们身边的学多问题都要依法解决。所以,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是一个知法,懂法,且要守法的公民。要有法制观念,要懂法律知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知法,守法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祖国与人民盼望我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为了不辜负党与人民的期望,我们青少年学生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法律知识与守法观念,懂得合法与非法,违法与犯罪等道理,自觉依法办事。这样才能抵制各种不良影响,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为了我们更好的成长,国家制定了像《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来规范人们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和保护。有了这些法律还不够,我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它们。让这些法律法规不沦落为空话套话,而是,实实在在地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真正的作用。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个身边的小故事吧。

15岁的小张家境优越,父母都是做服装生意的。当他因为诈骗罪被公安机关逮捕时,他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儿子有吃有喝,从不缺钱,可是他为什么要到同学家去诈骗呢?儿子在监狱给妈妈写了一封信,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每天晚上,你跟爸爸两个人都在家讨论赚钱的事,吹嘘自己把衣服卖出了高价,把冒牌服装当名牌卖出去了,我听你们讲了这么多,觉得这事特别有吸引力,特别刺激。我想如果他的家人都是知法守法的公民,小张也知道一些法律知识的话,这样的惨剧就不会发生了。

离我们生活最近的法律我想就是交通法了。交通事故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它就像一颗威力十足的炸弹,一时大意,这颗埋伏的炸弹就会爆炸,炸得家庭破碎,炸得人心苦悲。所以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不能酒后驾车,不能超速行驶,不能随意横穿马路,没有满12周岁的小学生是不能骑自行车上马路的。就是这些简单的交通规则保护了我们的安全,但是总有些人不懂,不顾,肆意破坏它们,最后给自己带来的确实非常惨痛的后果。

爸爸妈妈和我说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孩他的爷爷来接她放学回家,在马路边等红灯的时候,他看到他的妈妈就在马路对面。于是挣脱了爷爷的手像马路对面冲去。被左边驶来的一辆大货车撞压致死了。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法律法规,这样由鲜血酿就的惨剧就不会发生了。

为了祖国的明天,也为了我们自己,去学法、了解法,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描写学法践诺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学宪法讲宪法》。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我们的国家因为和平,因为和谐,所以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作为一位炎黄子孙,有责任去维护我们祖国的和谐,而作为一名中学生,更应该去了解、去遵守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12月4号是我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同时也是宪法宣传日。以宪法实施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就是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强化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观念。

宪法的意义在于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 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xx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修改。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等。

遵守宪法,可以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生命安全。阻塞交通的道路,频频发生的交通事故总令我们痛苦不堪。每年因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数以万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几亿之多。谁曾想过发展的背后竟会有如此残酷的数据?面对死亡的悲剧,我们在埋怨,我们在斥责,想想那些因失去亲人的痛苦,我们是否要深思?面对车祸的原因: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等。这些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被无视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有人抱怨:"这禁止,那限制,没有了人身自由。"可是我们不难发现不遵守宪法的背后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只有遵守宪法,宪法才会保护我们。

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做到: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提高素质,全面发展;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为学校和班级争光;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听从父母教育,尽力承担家务劳动,体谅父母;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真正做到宪法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宪法更在我们的心中。

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

      学宪法讲宪法优秀演讲稿篇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五年级的岳小芊,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学宪法讲宪法》。

不瞒大家说,法律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神圣而又模糊的名词。我曾纳闷,我还是一个小孩,法律跟我有什么关系吗?带着这个疑问,我求教我最信任的人--------

老师说,法律是明媚的阳光。阳光照耀之处,耕地、河流、森林、草原、湿地、野都生动物等等都有相应的法律保护着,法律的保护使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谐。

妈妈说,法律是一件安全的外套。人从一生下来开始,法律就对幼儿、小孩受教育、婚姻、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社会医疗保障、老年抚养等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法律的保护让我们快乐地成长,安全地拥有,幸福地生活。

爸爸说,法律是行动的指针。像我们开口不能骂人,伸手不能打人一样,我们的言行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大人们每做一项工作,每签订一个合约,都要涉及到很多法律条款,法律使我的保护们的社会运行有序,和谐相处,健康发展。

哦,原来法律并不遥远,它就像空气、水、或面包一样,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须臾不曾离开。正是它,使人类远离丛林法则,创造今天灿烂而辉煌的文明。就像河流离开河床就会泛滥,大雁离开雁阵就会坠落,电脑离开防毒网络就会瘫痪一样,我们人类如果没有“红灯停,绿灯行”,交通就不会通畅,如果没有“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社会就会混乱,甚至走向消亡。法律就像一张无形的安全网,覆盖着我们生活的天空。

由此可见,加强法律的教育和培养守法意识同等重要。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更应从小学习好法律知识,遵守法律和社会规则,将来成为一个文明、诚实、守信的人,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法律和道德。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我们不需要做多少大事,我们先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拥挤的公车上,我们让一让座位;在红灯面前,我们停一停脚步;在道路两旁,我们弯腰捡起一片废纸;在家里,我们替父母分担一些烦恼。这都是遵守法律和道德表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的话,那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就会变的更美好。我国有句古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对社会来说这规矩就是法。作为国家公民和社会成员,人人都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我们小学生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同样应该学法、懂法、守法,以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今天我们是青少年,明天我们就是国家的建设者。现在不仅要学好知识,练好身体,养成良好的习惯,也要树立法律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懂法、知法、守法。法律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护神,也是做为一个小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学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孩子。

描写学法践诺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一、指导思想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强。从小培养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思路

法律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少年学生的普法知识水平和法律素质,增强法制意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20课,本学期教材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注重法律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要根据四年级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

2、小学法制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

3、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示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四、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1、 我是中国人

2、 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

3、 谁来监护“小小鸟”

4、 不要“不当得利”

5、 谁能帮助我

6、 我的肖像权

7、 成长中的14岁

8、 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9、 远离“校园犯罪”

10、 培养健康的心理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11、 我拿什么拯救你

12、 我要上学

13、 文明教育 拒绝体罚

14、 争做道路安全小卫士

15、 我要我是空间

16、 同一屋檐下

17、 离异家庭里的孩子仍有获得抚养费的权利

18、 我们可以随意拨打119、110、122等急救电话吗

19、 网吧,请不要靠近我

20、 课堂讨论专题

描写学法践诺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为加强依法治校,全面推进学校法制教育进程,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根据区教育局及学校要求特制定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主线,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法制教育的落实为重点,以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为目的,结合我校实际,全面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突出重点预防与整治,狠抓措施落实,努力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工作任务及目标

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宣传预防为重点,加强青少年教育,完善青少年管理,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建立较为完备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网络和阵地网络,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青少年工作队伍,形成学校统一领导,专业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和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实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把我校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控制为0。

三、预防措施

(一)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宣传,从源头上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

1.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切实把其摆在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自觉抵制各种外来不良因素的侵蚀,增强守法的自觉性。

2.学校建立以校长为龙头,班主任、任课教师为骨干,团支部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制教育大纲》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以大型集会、国旗下讲话、法制课、班、团队活动为形式,以黑板报、《华飞报》、宣传栏为阵地,系统学习法律法规。

3.以观看电教片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通过具体形象的画面,以具体生动的事例给学生鲜明的印象,强化宣传教育的效果,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

4.积极开展面向全社会,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强化全社会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争取社会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广大青少年明辩是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建立机制,明确职责,从手段上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

1.学校成立“法制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本校预防法制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职责,将预防工作纳入学校治安综合管理责任制中,与学校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

2.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的职责和要求,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预防工作,向学校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学校校长亲自抓、负总责,班主任、课任教师结合各自职责认真搞好工作的落实。学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行领导分层级负责制,级级承担责任,层层抓好落实。

3.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职责。协助学校法制副校长为师生做好法制教育报告,使校园法制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三)实施防控并举,从措施上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

1.全力实施“143”工作目标,即:抓住一个主渠道,“以课堂教学活动为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坚持四个有:教学有大纲、学校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障;做到三个性:现实性、多样性、渗透性。努力使法制教育成为师生内在的迫切要求和自觉行动。

2.建立管理规范制度,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学生管理规程,使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有章可循”。

3.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齐抓共管,对内强化青少年法制意识,对外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内外结合,标本兼治,增强教育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坚持推行社会、学校、家庭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三负责制。坚持教育学生“管用、实用、有效”原则。使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责任。

4.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与主管部门协调整治学校周边各种娱乐场所,努力消除“精神污染源”,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侵害青少年学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校环境。

5.教育引导学生认识毒品、远离毒品,并适时开展相关毒品教育活动,确保学生生活在一块无毒的净土。

6.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邪教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的反动组织,是人们的认识粗浅,科学水平的低下而造成愚昧和迷信行为,并为之上当受骗,痴迷不悟,甚至不得自拔。适时开展反邪教警示讲座及相关活动,提高学生防范邪教的意识与自学性。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加强师生普法意识的培养。 学校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法制意识能深入师生的人心,从而提高我校师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具体安排为:

1.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开一次专题报告会(时间初定为每学期期终考试前二周);

2.利用橱窗展览等形式,以“三生教育”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

3.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出一期黑板报,举办一次剪贴报比赛,开展一次珍爱生命拒绝校园暴力教育,组织一次主题班会;

4.针对20xx级新生,组织新生入学纪律教育大会,学习《中学生守则》、《学生校园仪容仪表规范要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生手册》等,规范新生的入学行为,防患于未然;

5.针对即将走上实习岗位的高年级学生,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及法律基础知识全面测试,初步掌握权益、义务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能用法律知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6.组织各班利用班会课等时间,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或参观法制教育基地(如青少年法庭、监狱等),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法制教育讲座,加强法制观念的培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