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学习青年精神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8:42:17 页码:8
最新学习青年精神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精选9篇)
2023-11-10 18:42:17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经历或学习工作的一种总结和反思,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那么,如何写好一篇有思想深度和触动读者的心得体会呢?首先,我们要有真实的体验或感悟,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其次,我们还应该注意结构和逻辑的完整性,将每个观点和想法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文章条理清晰。最后,我们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练度,用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心得体会范文可以让我们看到别人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从中获得共鸣和启发。

学习青年精神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一

年过七旬的周秀芳,站在台上对自己的孙子孙女儿诚恳地说:“孩子,奶奶欠缺对你们的爱,但是山上的孩子更需要奶奶的爱,请你们原谅我。”话末,我看到前排的女士抹下了一把眼泪。

周秀芳是宁波鄞州区李惠利小学的退休教师,,66岁的她放弃退休安逸的生活,不远千里到湖南溆浦山区支教助学,被亲切地称为“支教奶奶”。四年多来,她将数万宁波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山区,共捐建希望小学27所,近400名贫困生得到结对帮扶,累计捐款物近3000万元。她拖着腿疾,积极为山区脱贫努力奔走,不仅帮助溆浦当地铺路造桥、发展产业,还远赴吉林延边建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完成128名贫困学生结对助学。

她说:“浙江好人太多了,我们是搬运工,需要我们这样的搬运工把这些爱心搬过去。”表彰会结束第二天一大早,周秀芳又开赴湖南溆浦,开始她的支教旅程。

学习青年精神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二

1948年出生的周秀芳,退休前是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退休后,她内心一直有个未实现的梦想:支教。

66岁的周秀芳偶然得知贵州省惠水县正在招募教师去支教。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她奔赴贵州踏上了“高龄支教路”。春节回宁波过年的周秀芳听好友说湖南省溆浦县九溪江乡或许更加需要支援便决定去看看。

203月初,周秀芳从宁波前往溆浦县,24小时绿皮火车、2小时大巴、2小时中巴,再坐面包车……当她辗转来到九溪江乡桐林小学门口时,眼前的情形让她震惊——在一栋简陋的木房里,16个孩子认真地听一位60多岁的老师讲课,这位老师是桐林小学唯一的老师。

周秀芳当即决定留在湖南支教。她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进了乡村学校;走访贫困学生时,她总会偷偷给学生家长塞钱;给学校买电脑,让留守儿童可以和在外务工的父母视频通话……她和儿子、儿媳长期结对资助16名贫困生,用于支教的钱超过了10万元。

爱心搬运,四年筹建29所希望小学。

周秀芳还将在湖南的所见所闻做成幻灯片,发到由她的学生们组成的聊天群里。她的学生、上海弘盛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刚看到资料后深受触动,直奔溆浦。当看到年迈却选择在溆浦支教的周秀芳时,张刚当即决定捐资重建桐林小学,并配齐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

年4月,桐林弘盛希望小学动工,9月建成投用,成为九溪江乡第一所农村希望小学。

此外,周秀芳牵线促成了鄞州区与溆浦县教学结对。还有很多人通过电话、微博、微信等方式联系到周秀芳,通过她寻找需要助学的儿童,联系需要捐建的希望小学。周秀芳常说:“我巴不得是孙悟空,一个跟头能‘搬运’更多爱心。”

学习青年精神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三

走过极不平凡的,迎来充满希望的,习近平总书记月3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各族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发扬“为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

1月8日晚上,自强队临时党支部在机自大楼347召开支部会议,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提出的“三牛精神”。在会议中,自强队临时党支部指导老师黄慎之强调最多的就是身为临时党支部的一名成员,应该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作用,要发扬“为人民服务孺子牛”,因为党的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强调新一届的临时党支部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党支部的工作条例来开展工作。黄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临时党支部的成员强调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自强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研二的林城表示,作为支部书记要以身作则带领支部,发扬“三牛精神”,争取做出新的成绩,在建党100周年评为优秀党支部。组织委员研一的陈晨表示,支部虽然是冠以“临时”两字的党支部,实际支部已成立多年,作为组织委员要关心自强队积极分子的学习和科创情况,并根据党支部的工作条例积极开展工作。宣传委员研一的杨楠表示,党的宣传工作很重要,近阶段要对发扬“三牛精神”、表现突出的队员及时表扬和鼓励并做好宣传工作。

此外,在自强队实验室318进行的由机自学院学生会组织的学生课外活动—“单片机培训班系列讲座”,主讲的小老师是自强队投篮机器人组的核心队员、大三的高子程。作为一名大三本科生,高子程在有繁重学习任务的同时,勇于自荐,志愿为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在单片机上的学习成果。系列讲座有五次,每次两个小时,高子程都努力去备课以便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教会低年级学生们。高子程这种无私奉献的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就是“三牛精神”的充分体现。高子程通过在课堂里学到的单片机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在自强队研制投篮机器人中实际使用的单片机,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通俗易懂,同学们都听得非常仔细认真,并进行提问互动,活跃了讲课的气氛,受到很好的效果。在讲座课程开始之前,黄老师对前来参加培训学习的学生们进行了鼓励,并表扬高子程同学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的“三牛精神”,同学们也为高子程同学的奉献精神报以热烈的鼓掌。

学习青年精神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四

他,叫雷锋,生于解放前的一个贫农家庭,一家几口拼死拼活为地主做长工。他的身世十分艰苦;先是父亲死于战争的炮火,紧接着哥哥便不幸倒在长期的过度劳作中,而他还是婴儿的弟弟,也因长期的营养不良就夭折在母亲的怀抱中。可就算这样,上天仿佛丝毫没有眷顾这个孩子--他的母亲因不堪地主的凌辱,被迫悬梁自尽。而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他只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

而这些事迹,在后人重新评价这个年轻人的时候,却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因为在所有人的眼里,雷锋仿佛是一位随时带着阳光并且能随时凝聚阳光的人。他仿佛把所有的苦痛与折磨抛之不见,而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有能为他人做贡献的事上。炼钢厂的水泥被雨淋,他第一时间动员工友救援并搬出自己的被褥遮雨,每次部队里发津贴,他总是一股脑儿的扔进储蓄所,并一次性捐给灾区的民众;每次出差回来,带的总是些别人不稀罕的破铜烂铁,却能一次次的用到需要的地方去。正如他的著作《雷锋日记》中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无限的,我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个年龄只有我们一般大的孩子,就是这样子激励自己,帮助他人的。

而“雷锋精神”还远不止这些,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每一个生命;如果你是一个螺丝钉,你是否永远的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而这默默坚守却成了现在大多数人为之“不齿”的,甚至是唯恐不及。在雷锋的时代,一个大跃进、大改革的时代,思想也是随着解放,变迁的,而雷锋却选择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把钱用在刀刃上,始终如一的帮助那些最为需要的,最为匮乏的人们。而这,也是后来雷锋精神的锥形,哪里需要,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去帮助那些最困难的群众。

同时,20岁上下的雷锋也爱美。在鞍钢当工人时,雷锋为了参加场内的舞会,给自己买了一身皮夹克,一条深蓝色料子裤,一双黑皮鞋,外加一瓶“雪花膏”。而这一身行头,在当时可以说是及其风采,可雷锋只试了一次,便把它们压进箱底。是简朴习惯了,不好意思?是自己作为团员和先进工人的“积极向上”?是为了不忘父母、出身,时刻提醒自己?或许都有吧,而在鞍钢这不到十个月的日子里,他最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捐钱,给人留下最深的,却是他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清苦,仿佛成了他的代名词。

伴随着他的鞍钢生涯,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他翻了无数遍。而每每清贫,困苦之时,他就会用这宝贵的精神食粮激励自己,也会经常把书中自有黄金的故事讲给每一位工友听。书上的保尔离得很远,眼前的雷锋却离的很近。一样的风雪寒天,一样十八九岁的年纪,一样的钢铁成钢的意志和信念,远近之间的距离仿佛有不复存在,保尔和雷锋,雷锋和保尔给予世人、后人的启迪与鼓舞,就如长江与伏尔加河那样奔流入海,澎湃不息。

之后的军旅生涯,使雷锋这颗小的不起眼的“螺丝钉”被发现,发掘并不断放大。入伍第一天,雷锋的新日记本便贴上了一幅黄继光像:我要永远的向您学习,英雄的战士黄继光!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心甘情愿,头断骨碎,身红心赤,永远不变。“部队中的他总是哪里需要哪里去,带头给战友打热水,为演出队帮厨,甚至小到一根针,一条线,他也是省了又省,竭尽全力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

可是,不幸还是降临在雷锋的身上。这个伟大的战士,被一次倒车中击中的木杆砸中太阳穴,就此牺牲,年仅22岁。但是,他好像却没有离我们而去,十万人的送葬队伍,毛主席亲自题词《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永远传唱……雷锋,仿佛一直离我们很近。自1963年至今,雷锋精神,一步步深入人心,3月5日也被定位“学雷锋日”。我们伟大的战士,雷锋,他的肉身死了,他的灵魂却从未远离,他以另一种超出常规的方式,活了下来,死而不亡。而随着近些年汉学热,雷锋这个名字被更多的外国人认识,雷锋,真正做到了流芳百世,他的生命在延续,4万个“他”在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

学习青年精神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五

在这个时代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青少年的思想却越来越不尽人意,我们应该弘扬并学习五四精神,做一个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爱国青年。

1919年5月4日,在古都北京爱国青年纷纷走上街头,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随后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共同奏起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

五四运动使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也是一次高扬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持续的时间更长,影响也更深广。

虽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五四精神使不朽的。尽管已经时过境迁,但是五四精神的生命之树没有随着时间而枯萎,反而更加茁壮。那些爱国志士的呼唤和呐喊还仿佛萦绕在脑海、在耳畔回响。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激活了一个民族,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五四以后一代代青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爱国主义更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在国家危难之际,爱国青年为救亡图存,奋不顾身,表现出了伟大的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这种历久弥新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的重大力量和源泉。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个忘记了国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就有可能再次沦为亡国奴。一个爱国的青年应该铭记国耻,不能忘记昔日的爱国烈士高举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无情的子弹也没能扑灭他们的爱国热情!

重温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理解为对国家的自救,也可以理解为对科学进步的追求。做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怀着崇高的理想,从小事做起,一步步实现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把学习作为重中之重。但是更要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在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现实下,德在青年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具有德行才能成为一个社会有用之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更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品性。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作为一个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智力的培养。祖国的建设急需大批对人民有用的人才,大学是智力的海洋,我们就要学会在这海洋里遨游。一个民族若是智力不能得到提高,那这个民族就没有了希望。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并学会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也要学会掌握知识的能力。把自己的学习工作做好,也是具有爱国精神的体现。我相信,我们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我们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祖国!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美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爱国主义不能只是口号,它更需要实践。爱国真正需要的是做实事,然而我们缺少的正是做实事的耐心和热情,只有真正让祖国强大起来才是爱国,我们作为普通人,无法有动辄影响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影响力,但一定要怀有一颗爱国之心,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建设进程中,并为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习青年精神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六

心得体会。

感悟学习三牛精神2021心得体会1春节假期结束,奋斗的牛年正式开启。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过中创造更多价值,为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多做一份贡献。开启新时代,书写新辉煌,描绘新生活,“三牛精神”一个也少不了。

我们要做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留下的诗句,也是激励一代代中国人前行的座右铭。今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人信奉和践行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过去的一年中,在抗击疫情、抗洪抢险、脱贫攻坚中,我们见证了“人民至上”理念一次次化作生动实践。在刚刚公布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中,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战士陈陆……他们都是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为民服务孺子牛的精神。

阿斯利康疫苗是安全的神话,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准入证,为全球抗疫带来了胜利的曙光。只有发扬这种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中华民族复兴路上才会更加坚定前行、行稳致远。

我们要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老黄牛精神永远都不会落伍,永远都不会过时,永远都是我们前进路上需要弘扬的伟大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经历诸多风险和考验,必须拿出“吃得苦、霸得蛮”的老黄牛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将我们的好日子、好时代从蓝图变为现实。今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的谢军,作为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他的身上体现出来的正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也是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

奋斗的航船已经起航,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让我们把“三牛精神”装进行囊,给自己打打气、加加油,怀揣着梦想彼此祝福“开门大吉”。

四五”规划和全年工作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立平主持会议。

唐烨指出,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区乡换届之年。新的一年,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不容有丝毫懈怠、半点放松。要收心归位,不负春光起好步。做到心思迅速集中,作风持续改进,工作迅速部署。

唐烨要求,面对千头万绪的各项工作,要聚焦重点,全力夺取开门红。要一马当先抓好项目建设,一刻不松抓好经济发展,一以贯之抓好安全稳定,一鼓作气抓好乡村振兴,一抓到底优化营商环境,一如既往抓好巡视整改,未雨绸缪抓好换届选举。

唐烨要求,要以身作则,狠抓落实开好局。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发扬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全区上下要争当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提升精气神,转作风,谋发展,抓落实,在建设现代化新零陵的宏伟蓝图中扬鞭奋蹄、砥砺前行、建功立业。

赵立平要求,要收心,立即进入工作状态。要上心,紧扣重点抓落实。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如履薄冰抓好安全生产,开足马力抓好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抓好乡村振兴,强化服务抓好复工复产。要用心,转变作风抓落实。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鼓足干劲、迈开步子、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开门红”。

2月18日上午,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区总工会迅速召开节后“收心会”,传达学习宝安区2021年新春开年工作例会暨区四套班子领导(扩大)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当前重点工作。会议要求,区总工会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要以开春就开干、开局就决战的精神状态,同心协力、精准发力,迅速投入新一年的工作。会议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欧瑞志主持。

会议指出,2020年全区工会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

定、宝安区工人文化宫建设等当前5项重点工作,确保以高开高走的态势贯穿全年的工作基调。

学习三牛精神2021心得体会4长假结束了,人们开始陆续回到工作岗位上。如何更好开启长假之后的新生活,如何更好书写2021年的新精彩!这一切都离不开“三牛精神”。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向大家送上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同时寄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奋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1年正是农历辛丑年——牛年。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华文化中十二生肖的动物形象,生动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和中华儿女的奋斗精神,而这恰是极不平凡的2020年里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鲜明印记。

开启新时代,书写新精彩,描绘新生活,需要我们用好“三牛精神”。

要当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

了,走上工作岗位的所有人都要成为“孺子牛”,一起用“孺子牛”精神书写新的华章。

要当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拓荒牛”。敢蹚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风景;敢拓前人没垦过的荒,才能开辟新的空间。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创新发展“拓荒牛”的精神正当其时。这个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而所有的成功都有着一个“路线”,那就是要有“拓荒的精神”。要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就需要我们用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研发,不断的创造去描绘精彩的未来。就拿疫情防控来说,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以效仿,而我们通过“拓荒”实现了“成功”,疫情防控的措施,疫苗研发的速度,都是依靠“拓荒”精神实现的。只要我们敢当“拓荒牛”,就能不再被人家在技术上“卡脖子”,就能在“拓荒”里没有了“荒芜的草原”。

干,都要不怕苦不怕累。正所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的幸福就是需要用“老黄牛”精神奋斗出来。

长假结束,让我们用“三牛精神”开启新生活。

学习三牛精神2021心得体会5“奋斗是致富的路,每颗汗水都有结果,震撼的脚步加快了速度,实现小康拥抱幸福……”亿万人瞩目的大舞台,灯光璀璨,群星闪耀。登上2021年央视春晚,周口市税务局驻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第一书记韩宇南成了一颗耀眼的星。

“我们驻村第一书记要继续在乡村振兴中一马当先,冲锋在前!”韩宇南代表全国驻村第一书记“向祖国报告”。

聚光灯下,热烈掌声中,亮相央视春晚的还有著名玉米育种专家、鹤壁市农科院名誉院长程相文。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更多像韩宇南、程相文一样的党员干部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不用扬鞭自奋蹄,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为乡村振兴赋能。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三牛精神”蕴藏着脱贫攻坚的密码,“三牛精神”激荡着乡村振兴的能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党员干部要甘当孺子牛,厚植为民服务情怀。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人心,为民服务孺子牛的精神历久弥新。做孺子牛,就是要始终心系人民群众,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切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韩宇南为我们作出了榜样。2015年,韩宇南主动请缨到前何村担任第一书记,夫唱妇随,妻子潘丽英搬进村里与他一同携手扶贫事业。6年来。一件件难事逐个解决,一项项工程有序推进,当看到乡亲们一个个联名挽留“韩书记”的红指印,韩宇南感慨不已,“没有哪一项工作比为人民服务更幸福,没有哪一项事业比根植于人民群众更崇高”。

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深化农村改革,党员干部要勇当拓荒牛,激扬创新发展的豪情。“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做拓荒牛,就是要弘扬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敢蹚别人没走过的路,敢拓前人没垦过的荒。创业创新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能,近年来,我省涌现了一批饱含乡土情怀、具有超前眼光、充满创业激情、富有奉献精神的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赵昭就是其中一名杰出代表。2008年,24岁的赵昭带着对家乡的眷恋,放弃城市的工作回到南召县太山庙乡冯庄村,带领父老乡亲养殖黄牛。经历了风风雨雨,在磨砺中不断成长壮大,赵昭被誉为伏牛山中最美的“牛倌儿”。呼唤更多拓荒牛躬耕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带动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擦亮河南农业金字招牌,党员干部要争当老黄牛,挥洒艰苦奋斗的汗水。老黄牛精神,贵在“前仆后继、滴水穿石”的历史担当,贵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实干品质,贵在“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奉献品格。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要让中国人的碗里装满中国粮食,中国粮食要用中国的种子。”这是程相文一生的奋斗目标。“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程相文发扬老黄牛精神,57年如一日,扎根中原沃土,以孜孜不倦的热情,谱写了育种事业的传奇。党员干部都能像老黄牛一样一步一个脚印,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农业强省不是梦。

“夜迎寒露昼披尘,沐雨经风铸己身。豪气十足终不变,一犁耕暖万园春。”让我们发扬“三牛精神”,铆足“三股牛劲儿”,凝聚起“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磅礴力量,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阔步前行。

学习青年精神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七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安阳地区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纪录片《红旗渠》就真实反映了在那个无比艰苦的年代,林县人民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艰苦奋斗精神,完成红旗渠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的英雄事迹。在分局统一组织的党员大会上观看完影片之后,林县人民给我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感动,更是一种深深的震撼和敬仰。我认为只有踏着先人英勇的足迹,勇敢立足基层,艰苦奋斗,不断把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才是以自己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

红旗渠的建设,从计划的提出到勘察、设计、施工,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同志是最直接的领导者、组织者,被誉为是建设红旗渠的旗手。当地群众说:南有都江堰,北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这充分说明了杨贵同志在红旗渠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杨贵同志是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干部。正是因为他长期坚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使他能够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林县人民干出了红旗渠这一惊天动地的伟大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民政治上翻了身,但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翻身,许多人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缺水,是影响林县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全县父老乡亲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1954年,杨贵同志到林县担任县委书记后,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医疗、文化、教育等问题全面调研,特别是把解决缺水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提出了水字当头、全面发展的方针。他积极发动群众挖掘山泉水,管住天上水,开渠、打井,修建中小型水库、塘坝……,建起一批水利工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1959年遇到特大旱灾,全县无水可用。在这种情况下,县委派出三个调查组到外县找水源。杨贵同志带领的一组,越过太行山来到山西省平顺县,发现浊漳河水源丰富,大胆提出了“引漳入林”的方案,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的困难,辛苦一代,造福万代。经河南、山西两省协调,批准了这一工程。

然而,好事并不好办,真正办好,困难重重。当时不仅在技术、物质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能否建成红旗渠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人表示怀疑,有人甚至坚决反对。究竟是干还是不干,是大干还是小干,是自力更生,还是等、靠、要,从领导干部到群众,从党内到党外,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绝大多数人认识到“引漳入林”是一个关系林县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县县委经过分析,下定决心,无论困难有多大,也要把这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办好。1960年农历正月十五,全县3.7万民工浩浩荡荡开赴主干渠第一线,正式拉开了工程的帷幕。

40多年过去了。实践证明,修建红旗渠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效益是巨大的。当杨贵同志调离林县时,自发为他送行的群众排成了长龙,一片感谢、赞扬声。有的端着一碗清水,有的泣不成声,苦苦挽留,还有的打出横幅“太行一渠清水,杨贵一身正气”。群众的感情说明,领导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做出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功绩。历史的脚步永不停留,情况时刻变化,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在不断变化,而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任务是无限的,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而不懈奋斗。

昨晚,在绍兴大剧院观摩了由河南省话剧院演出的《红旗渠》,该剧取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河南林县人民用十年时间创造的人间奇迹——红旗渠。这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是一场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战天斗地画卷,是毛泽东时代愚公移山的当代神话。“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和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河南话剧院创排这台气势恢宏的史诗般作品,是对民族精神的张扬,对生命意义的讴歌,对英雄主义的礼赞。

作品没有去正面反映如何战天斗地的场景,而是把特定时代,特定背景下一群特定人物的精神世界作了深度诠释,血肉丰满,可信可敬,平凡生活却又如此的让人仰视。

一部让人感动,引人思考的好戏。可惜绍兴人不识真货,剧场内观者廖廖无几……。

一是要学习林县领导班子抢抓机遇的发展意识。林县县委决定开工修渠时,资金和物资并未全部到位。当县委书记杨贵被反对者黄副县长问到有无材料和钱的时候,他说:“有,不多,可我们有人——55万!”林县人再也不能忍受这样屈辱的生活——一生只洗三回脸:出生、结婚、死亡。要活命,要尊严地活命,这就是林县55万人最急切的愿望。谁能实现这个愿望,谁就是林县人民的英雄。杨贵看准群众诉求,利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氛围,抓住机遇,大胆决策,最终彻底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的自然面貌。

眼下,全县、全镇也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渝万城际铁路动工建设,建成通车后从垫江县城到重庆主城只需半个小时,这必将给全县的产业、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中国西部(重庆)钟表计时及精密加工产业园花落垫江桂溪,国家新一轮城镇化政策即将出台,也为全县全镇统筹城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桂溪镇不能无动于衷、不紧不慢,而是要以只争朝夕的主人翁态度,抢抓机遇谋发展,抢抓时间研究新问题,全力做好服务县上重点项目的工作。

二是要学习林县人民不等不靠的创业精神。在修渠资金、物资、粮食都非常紧缺的情况下,林县人民“不讲客观、不讲条件。”自力更生,团结协作,呼啦啦15个公社的几万民工,自带工具,自带干粮,拉着大车,推着小车,一起拥了上来,把通往工地的路全都堵死了,干部分段包干,“该炸的炸,该垒的垒,该挖的挖,该拆的拆……”机遇来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桂溪镇城区被县里划作规划区,要发展镇域经济存在一定的约束限制。新班子上任以来,确立了“商贸富镇、工业强镇、生态美镇、和谐稳镇”的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创造条件谋发展,目前“一园一区一基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商贸物流园完成策划设计,城北综合交易市场破土动工;城北工业集中区完成规划,建成园区道路500米、排水管网1250米,已入驻项目14个;百果园生态产业基地、天龙生态园等城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完成土地集中流转2000多亩。今年1—5月,我镇累计跟踪洽谈项目35个,签约项目11个,协议引资7.9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19亿元,同比增长127%。未来我们在发展中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要发扬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解决问题,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够胜利!

三是要学习杨贵同志全心为群众着想的道德品质。为了给修渠工地开出一条路,村支书带头强拆占道的祖先祠堂,杨贵和乡亲们一起对着祖宗牌位下跪发誓,并特意叮嘱村支书要将拆下来的祠堂砖瓦和祖先牌位保护好,以便择址重建。为了让修渠民工吃顿饱饭,杨贵不惜冒着受处分甚至杀头的险,违规借用国家粮仓三万斤粮食。虽说违规是不对的,但正是因为杨贵有这份为群众殚精竭虑的心,所以群众才领他的情。

当前我镇征地拆迁任务繁重。全镇投入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力搞征地拆迁,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仍有少数拆迁户不理解他为什么要为公共利益做牺牲,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并按规定做好合理的补偿安置工作。还有的拆迁户封建思想严重,认为祖先坟墓动不得,这就需要我们拿出红旗渠破宗祠的勇气,坚决完成任务,同时要做好安抚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9月9日厂党总支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实践发展观,“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章·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旗渠”。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部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红旗渠总长1525.6公里,林县人民一锤一钎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相当于一道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红旗渠建成后,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引上水库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补充调节,能引、能灌、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周恩来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不仅是现代工程史上的奇迹,更是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摇篮。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1995年4月,视察红旗渠时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弘扬当年的修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

参观红旗渠让我们深受教育,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彰显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既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凸显了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内容,以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为主要特征。人工天河红旗渠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不论是在年仅27岁就牺牲在作岗位上的吴祖太身上,还是在开山炸石蹦掉三颗门牙的除险队长身上都清晰地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精忠报国的精神,这种精神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和穿透力,闪耀着人文精神与理性主义的光芒。

今天我们学习继承红旗渠精神,就是要保持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就是要在工作中学习、落实发展观,努力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就是要强化加快发展的使命感,要让红旗渠精神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红旗渠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的精神,看到了红旗渠就会使人重拾记忆,忆起那个时代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全党学习贯彻发展观活动中,红旗渠精神将引领我们战胜困难,鼓舞斗志,走向胜利。

学习青年精神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一年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这是期盼,也是勉励,更是要求。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好地弘扬“三牛精神”,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深刻理解“三牛精神”时代内涵。回首极不平凡的20,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秉持“三牛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艰苦奋斗,逆势向前,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重胜利。“三牛精神”激励我们秉持初心,担负使命,用实干成就梦想。,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更要精准抓住“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内核,发扬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力开创新局面。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三牛精神”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奋勇前进、勇敢担当、积极作为的磅礴精神力量,切实弘扬“三牛精神”,应该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上有所率,下有所进;上有所行,下有所仿。”领导干部作为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积极规范言行,展现领导力,充分发挥带动性、示范性、引领性、表率性作用,带领周围干部群众学习、践行、弘扬“三牛精神”。

在全社会形成争做“三牛”的良好氛围。“十四五”稳步开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新要求。要创新机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从实践中大力发掘践行“三牛精神”的先进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争做“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勇立潮头、真抓实干,新征程再创新辉煌。

学习青年精神的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九

周秀芳放弃退休安逸生活不远千里到湖南溆浦山区支教助学被亲切称为“支教奶奶”。

四年多的时间,周秀芳将数万宁波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山区,共捐建希望小学27所,近400名贫困生得到结对帮扶,累计捐款物近3000万元。她拖着严重腿疾,积极为山区脱贫努力奔走,不但帮助溆浦当地铺路造桥、发展产业,还远赴吉林延边建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完成128名贫困学生结对助学。

她的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广等中央、省、市50多家主流媒体密集报道。她也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全国最美志愿者、“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人物等荣誉。

表彰活动中,大屏幕上出现了周秀芳与山区孩子在一起的身影:“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在她事迹介绍的vcr后,这句话留在大屏幕上。

走上领奖台的周秀芳,步履因为病痛的膝盖而迟缓,但她爽朗而饱含深情地讲述,让人感受到她身上蕴含的无尽力量:“这些日子,我每天都要不停接电话,有需要帮助的,有想去帮助别人的。”她欣慰地说,明天她就要去湖南,经她牵线捐建的10所希望小学落成了。

“加入我们爱心团队的群体越来越多,鄞州的党委政府也非常支持我们的爱心帮扶事业。我最想说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扶贫先扶智,把贫困地区的教育先搞上去,再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最后,周秀芳坚定地说:“只要我的膝盖允许,只要山区孩子需要,我还会一直去帮助他们。”周秀芳的讲述一次次被热烈掌声打断。而她对孙辈带些歉疚的告白,更让人热泪盈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