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整治夜校心得体会教师总结 学校夜校听课心得(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7:12:53 页码:11
整治夜校心得体会教师总结 学校夜校听课心得(6篇)
2023-01-01 07:12:53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整治夜校心得体会教师总结一

一是坚持在深化认识中提高工作站位。局党组坚持把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大排查大调研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纳入议事日程。由局党组书记负总责、政治处主任牵头、机关党委具体负责,第一时间召开动员部署会,学习文件精神,研究自查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分头展开排查工作。各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重要指示,以及省委、省纪委和市委、市纪委有关要求,坚决用上级决策指示统一各级思想,引导大家充分认识到这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举措,是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往深里走的重要部署,是全面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有力抓手,充分认清大排查大调研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增强了自查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坚持在多维用力中摸清现实底数。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坚持不等不靠、立说立行,坚持有问题抓整治、没问题抓预防,紧紧围绕上级明确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表现和对照检查的6个方面重点,深入细致查死角、防细节、排隐患,确保自查自纠不漏项,不走过场。领导班子带头查。局党组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明确书记班子成员带头自查,给xx名县以上领导人人发放了排查工作通知单和《问题统计表》,严格按照自查要求,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共收集到自查问题xx条。上下联动全面查。按照“支部自查、党组督查、全局普查”的方式,采取逐个支部过、逐名人员清、逐条问题查的办法,以各党支部为单位发动全体党员干部筛查清理。通过发动大家“翻箱倒柜摆现象、会诊把脉指问题、畅所欲言谈建议”,共查找征集到问题xx条。内外征询结合查。在全局普查的基础上,又通过邮件征询、电话调查、个别谈话的方式,对县区和部分企业进行了意见征求。通过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形成了一份有现象、有分析、有对策的自查报告,着重摸清了全局作风建设的基本底数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倾向性问题。

三是坚持在严肃整改中保证有序推进。紧紧扭住群众反映的、个人查找的、党组民主生活会查摆的,以及巡察、审计反馈的问题不放,高度重视,积极整改,制订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把整改事项落实到具体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实行对账销号,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目前,巡察审计反馈问题已整改到位xx个,还有xx个问题正在积极整改之中;民主生活会上查找的问题,每名同志都列出了整改清单,明确了整改时限;班子查找的问题,研究制定了xx个方面xx条整改措施。

(一)理论学习方面。虽然能够做到紧随习总书记思想步伐,第一时间抓好领袖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但还存在:紧密联系实际、导向工作实践还不够,没有很好地把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与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如何在区域内更好地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理解认识还不够深刻;没有对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进行认真研究转化,工作的创造性还不高。

(二)调查研究方面。主要存在走马观花、不够深入的现象,往往为调研而调研、为谈话而谈话,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没有注重工作质量,造成调研质量不高、指导性不强,谈心谈话深入人心少、解决思想问题不够。究其原因,既有工作任务重、头绪多的客观因素,也有自己总认为对情况熟悉、思想认识不够的主观原因。

(三)服务群众方面。局党组积极开展了结对扶贫、民情恳谈等活动,但往往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还存在:体察民情不够直接,服务群众不够主动,为基层帮难解困不够的问题;对管理服务对象,有时存在对违法违规行为宣传不到位的现象。

(四)落实工作方面。突出表现在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有时还存在抓细、抓实和“一竿子插到底”不够的问题;还存在结合实际研究不够,站位不高、看的不远,前紧后松的问题;在抓工作落实上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布置、轻落实的问题,往往还停留在开会部署阶段,缺少钉钉子精神,导致一些决策落实效果不好、工作标准不高,特别是在全省系统内有影响、有亮点的业务工作较少。还有去年巡察组指出的“政治执行力不够坚决”“三重一大制度落实不严格、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充分暴露了在精准执行上级决策、精细落实政策规定方面存在的不少差距。

(五)文风会风方面。制定下发文件,还存在“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上级规定,结合单位实际不够的问题;个别时候,还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个别同志办文办会还有粗疏错漏的问题,等等。这些看起来是表面的现象,但根子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文风会风当成是思想作风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究其原因还是官僚主义、本位主义作祟,工作不上心、不细心,业务不熟悉,研究工作不主动。

(六)担当履责方面。个别科室、个别同志在面临较多困难和多重压力下,存在遇到困难先讲条件、工作交叉互相推诿、满足于应付过关等问题,过多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存在“红灯绕着走、黄灯抢着走”的实用主义倾向。还存在因循守旧,按部就班思想,主动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在确立发展思路,制定政策和措施时,更多地着眼于落实上级任务、完成年度目标、推进当前工作,对事关单位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缺乏长期性、战略性的研究思考。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上,抓长、抓常、抓细上还有不足,全面从严治党压力层层递减问题仍然存在。这也是去年巡察组指出的一个重要问题“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到位等。

(七)对待问题方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举措、办法还不多,权力监督制约的“笼子”扎得还不够紧,对一些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需要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和强度。去年巡察组指出“对所属干部的监督管理有待加强”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存有党管党员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评先进、树典型抓得多,硬起手腕纠治问题少,特别是在制度层面上,没有很好地促进正向激励与反向惩处同向发力、同时用力。个别同志对身边不良风气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问题主要是存有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怕丢选票,硬起手腕从严较真不够。

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总的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压力传导还有差距。整风整改成为新常态的观念还没有根深蒂固。对正风肃纪、整风整改的新要求,绝大部分同志头脑高度清醒,但也有少数同志跟不上形势要求,进入情况“慢半拍”。有的认为这几年大抓作风的高压态势,上下认识统一、形势大好,对取得的成绩盲目乐观;二是党性锻炼不够经常。理想信念和实践产生脱节,心中想的是党的事业,但落实在行动上求稳怕乱、怕出错,不自觉变成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务实求实、扎实落实的工作状态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担当精神还需加强。近年来,xx改革不断深入,改革进入深水区,特别是在牵头协调多部门、多单位中,感觉难度越来越大、困难越来越多,勇挑重担的精神不够。队伍人员普遍老化,抓班子带队伍的严管力度不够。四是宗旨意识有所弱化。运用“民心民声”来审视,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树立还不牢,群众立场还不坚定,没有始终牢固树立党员就是公仆、领导者就是服务员的思想,没有始终做到将群众成长进步和冷暖安危放在心中。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攻坚克难、常态推进的任务依然很重,必须敬始如终抓好“四风”问题纠治工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尤其是即将面对体制改革这场“大考”,必须坚决贯彻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省委、市委指示要求,把整风整改同推进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乘势而上,乘胜追击,确保作风建设不断往实里走、往深处落。一是必须在强化政治自觉上持续用力。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抓学习,及时用领袖指示统一思想、凝聚意志。及时抓好上级指示要求和政策法规学习,特别是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及时搞好对表,确保始终与上级步调一致、同频共振,与政策法规合拍合节。继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好“问题牵引、课题牵引”的有效办法,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推动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果。二是必须在突出以上率下上持续用力。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一言一行具有行为示范和导向引领作用,必须作为反“四风”、正作风的主体突出出来,切实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带动全局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坚持“常态抓教育、刚性抓执行、从严抓问责”的总体思路,采取“畅通民主渠道,强化群众监督;发挥组织功能,强化党内监督;严格纪律检查,强化纪检监督”的办法,构建对领导干部全方位监督的管理体系。发挥党内生活的熔炉作用,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利用党组中心组学习、党课教育等时机,抓好政策法规学习,强化纪律观念。三是必须在督导问责落实上持续用力。认真梳理近几年推进作风建设成果,力求把成功做法经验化、零散探索系统化、有效措施制度化,建立完善的管人、管物、管事的制度措施,切实做到有据可依、有规可循。持续营造高压严管态势,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采取明查暗访方式,对窗口服务、干部履职、遵守纪律、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检查。每月下发考勤、在岗在位履职情况通报。加强对固定资产采购、工程招投标、干部选拔任用、资金使用管理、公务车辆管理使用等情况的监督,注重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驰而不息纠正“四风”。

推荐整治夜校心得体会教师总结二

为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我乡新农村建设工作,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面貌,有效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根据《中共内黄县委、内黄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从现在开始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达到村容整洁目标,促进我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二、目标要求

总体要求: 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动员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将新农村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四清四改”,做到有 “四有四无”,切实改变全乡农村风貌(乡容乡貌、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校容校貌、厂容厂貌、机关单位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确保全乡农村环境整洁优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通过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到20xx年底,力争使全乡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

整治标准:

1、乡村主、次干道、集贸市场、公路两侧、沿河两岸、校园、厂院、机关院实行定期保洁,清除积存垃圾,做到道路畅通无阻,院内清洁。

2、内豆路及各行政村主要交通干道沿线两侧建筑物墙面、树木全部用白色灰膏粉刷涂白,墙面2.5米,树木高度1.2米,确保建筑立面、树木干净整洁,拆除主要道路沿线及村庄内残墙断壁及私搭乱建的简易棚。

3、乡村垃圾统管统运,日产日清。清除乱堆乱放的杂物及杂草。

4、农户及商户门前清扫及时,保洁到位,无乱摆乱放、乱搭乱建、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等现象。广告牌匾规范整齐、美观大方、内容健康,无乱贴乱画现象。

5、乡村市场内有专人清扫垃圾,集散场净。

三、主要内容

(一)“四清”: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庭院。

清垃圾:清除村内各种乱堆乱放乱倒的垃圾,本着方便群众的原则,建设固定的垃圾集中堆放点,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清污泥:清除村庄周边沟渠的杂草、丢弃物的塑料袋等白色垃圾,加强污水处理,确保沟渠流畅、清澈、美化。

清路障:清除村庄内闲置宅基地的破旧棚房,拆除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清理村庄内碎石、砖瓦等杂物,保持村巷整洁干净。清除道路上堆放的木料及木材产品。

清庭院:清理农户庭院,保持农户庭院整洁。

(二)“四改”:即改厨、改厕、改圈、改园。

改厨:鼓励使用沼气灶,逐步改善农村卫生饮食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改厕:坚持“户厕改造为主,修建公厕为辅”,对农村露天旧式厕所、粪坑进行整治改造,全面推广应用无害化厕所。

改圈:推进科学养殖模式,实行住宅与圈舍分开,推广禽、畜圈养,实现通风、卫生、安全。

改园:实行生产生活区分离,将村中的菜园调整出村庄外,建设环村庄绿化林带,开展四旁植树,发展小花园、小果园、小竹园,实施庭院绿化、美化。

(三)“四有”:即有一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垃圾箱、垃圾池、公厕、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点);有一支专业环卫保洁队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制度;有一套考核奖惩机制。

(四)“四无”即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桥边、河边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横流;无乱堆、乱放杂物;主要道路两侧无乱搭、乱建、乱堆放杂物现象。

三、方法步骤

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共分四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12月20日—12月21日)。各村要通过召开两委班子会、村民动员会、广播会、张贴标语、出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让群众了解开展“四清四改”、整治“三容三貌”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内容,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突击清理阶段(12月22日—12月30日)。各村、各单位要认真对照目标要求和整治标准,组织所有党员、干部、职工和群众,突击进行全面清理,初步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乡政府要组织专门督导组,及时进行督导,促进工作落实。

(三)巩固整改阶段(12月31日—元月8日)。各村要在前段整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整治成果,进行自我检查,查漏补缺,对未达到整改要求的要认真进行整改,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要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农村新面貌。

(四)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元月9日—元月17日)。开展评比验收,先由村、单位自查,在此基础上乡领导小组将组织专人成立验收评比小组进行评比验收,评出3%的户为文明户,评出3个文明村、3个文明单位。20xx年元月21日前召开乡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专项表彰大会予以表彰。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开展以“四清四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抓手。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乡长董艳昆同志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郭国昌同志为常务副组长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组织,并结合本村本单位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发动党员、干部、职工和群众,认真抓好落实;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抓好典型示范,稳步全面推开,确保取得实效。

(二)全面发动,广泛参与。各村各单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四清四改”、整治“三容三貌”工作。

(三)明确职责,通力协作。各村各单位要从农村工作大局出发,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部门协调,密切配合,强化服务,形成合力。要突出重点,尤其要认真组织实施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推进整治工作。要建立工作目标和责任,将任务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四)加强督查,严格考评。乡里将成立专项督导组,在各个活动阶段进行严格督导,一天一督导,一周一讲评通报,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措施不力、进展缓慢、推诿扯皮的予以通报批评。对不服从活动安排和敷衍塞责、搞形式、走过场、不能按时按标准完成任务的单位,取消年终评先资格。

推荐整治夜校心得体会教师总结三

中国大跨步式的经济发展在为人民群众创造了生活gdp的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制造了环境的巨大压力,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的经济成就,很大一部分建立在对资源的高额索取之上,这是一种非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式,也正因如此,如今的中国社会,环境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

自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汇文市响应上级政府和中央的号召,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其中,化工,电缆等行业成为汇文市的拳头产品,享誉全国。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与环境的矛盾逐渐突出,临近汇文市的太湖水域遭受较为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为了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汇文市政府集中力量整治重污染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并开始构建便于集中管理的经济园区,汇文市的环境问题得到暂时的缓解和控制。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环境问题高发的阶段,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性事件都因环境问题而爆发,在信息不对称和执政者公信力缺失的大环境下,矛盾中心已由被恶化的环境演变为民众被环境恶化所恐惧化的心态。因此,在社会管理创新这一问题上,如何消除民众的恐惧心理,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如何平衡环境、发展与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中国庞大的社会经济进一步跨越式发展与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稳定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施行合理、有效、创新的社会管理秩序在新的发展阶段下的高要求、高使命、高责任。

而造成目前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源于政府与人民沟通环节的不畅通,政府有关信息的不透明,民众对于环境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以及有关重工业企业进驻时的审查机制的不足和监督工作的失位。行之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合理的方法,就是完善有关环境问题的公开监督机制。

方案:

ⅰ.政府部门在使用或开发水环境时应采取听证会、民主监督会等形式

1. 相关机械化工等重工业项目进驻汇文市时应成立一个由政府、专家和社会组织组成的三方监督考察委员会对该项目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相关评估,并根据该委员会的投票表决结果决定该项目是否进驻汇文市。

2. 当委员会决定通过该项目进驻后,应成立由人民群众代表组成的环保听证会,由环境监督考察委员会派出代表向听证会成员对该项目做出介绍,并带领听证会全体成员进行实地考察等,最终该项目是否落地,由听证会表决结果决定。

3. 组成由专家学者及民间环保团体、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监督调查机构,对已有的重工业项目是否符合环保标准与要求进行相关评估,不符合标准的责令停工整改。 ⅱ.有关落实监督机制的细则

1.三方监督考察委员会中,政府、专家、社会组织成员三者的比重应该为1:2:2,成员的产生应由相关方面组织该组织的成员进行民主投票决定,委员会成员一年改选20%

2.建议由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共同组成代表向听证会全体成员介绍相关情况,并在网上公布与该项目相关的所有信息。群众也可在该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留言要求该委员会进行更深入的调查获取更广泛的信息。

3.听证会成员的产生应该由各社区公开选举产生,原则上尽量少接收政府公职人员及相关居委会办事处人员以保证广泛的代表性,代表的选择上应包括各个职业各个年龄层的高素质人士,听证会的成员人数应在在200人以上,500人以下,各个社区选取的人数应按该社区占该区总人口的百分比乘以听证会总成员数决定。

4.建立重工业项目周边群众补偿制度,第三方监督调查机构在已有的重工业项目中检测出不符合环保标准的相关行为,应立即对此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并由此机构主持开展周边居民组成的听证会,对于相关补偿的措施、金额听取群众意见。

5.第三方监督调查机构应定期检查重工业项目周边水域的水质及土壤质量等,并在微博、官网等公开平台公布数据,同时应该定期对企业是否正确合理使用排污净化设施进行突击检查。

ⅲ.与群众、环保社会组织进行良性互动、信息公开

1.定期举行环保知识讲座,对汇文市的环保现状、重工业企业进驻情况、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状况进行介绍,让群众真正了解汇文市的环保状况,消除其对于环境恶化的恐惧心理

2.鼓励、促进环保组织与群众间的良好与互动,对环保组织进行资金上的扶持

3.建立专门的汇文市环保官方网站,及时进行相关信息的公开,由政府、专家学者、环保组织共同管理此网站

4.在环保问题上,政府部门应加强与专家、群众、社会组织等的沟通交流,定期召开沟通会,探讨环保问题的解决方法,共同制定汇文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5.做好有关环境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紧急预案,在此等事件发生时应注重专家与社会组织和群众间的沟通,尽量减少政府的暴力介入

6.引导群众对于环保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普及相关知识,帮助群众更好的监督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工作

推荐整治夜校心得体会教师总结四

根据《关于在xxx开展作风建设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转达上级精神,专题安排部署,积极展开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深化思想认识,提高工作站位。局党组坚持把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大排查大调研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纳入议事日程。由局党组书记负总责、政治处主任牵头、机关党委具体负责,第一时间召开动员部署会,学习文件精神,研究自查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分头展开排查工作。各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重要指示,以及省委、省纪委和市委、市纪委有关要求,坚决用上级决策指示统一各级思想,引导大家充分认识到这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举措,是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往深里走的重要部署,是全面启动主题教育的有力抓手,充分认清大排查大调研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增强了自查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坚持多措并举,摸清现实底数。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坚持不等不靠、立说立行,坚持有问题抓整治、没问题抓预防,紧紧围绕上级明确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表现和对照检查的6个方面重点,深入细致查死角、防细节、排隐患,确保自查自纠不漏项,不走过场。领导班子带头查。

局党组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明确书记班子成员带头自查,给8名县以上领导人人发放了排查工作通知单和《问题统计表》,严格按照自查要求,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共收集到自查问题23条。上下联动全面查。按照“支部自查、党组督查、全局普查”的方式,采取逐个支部过、逐名人员清、逐条问题查的办法,以各党支部为单位发动全体党员干部筛查清理。通过发动大家“翻箱倒柜摆现象、会诊把脉指问题、畅所欲言谈建议”,共查找征集到问题14条。内外征询结合查。

在全局普查的基础上,又通过邮件征询、电话调查、个别谈话的方式,对县区和部分企业进行了意见征求。通过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形成了一份有现象、有分析、有对策的自查报告,着重摸清了全局作风建设的基本底数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倾向性问题。

三是正规整改秩序,确保有序推进。紧紧扭住群众反映的、个人查找的、党组***查摆的,以及巡察、审计反馈的问题不放,高度重视,积极整改,制订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把整改事项落实到具体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实行对账销号,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目前,巡察审计反馈问题已整改到位xx个,还有xx个问题正在积极整改之中;***上查找的问题,每名同志都列出了整改清单,明确了整改时限;班子查找的问题,研究制定了xx个方面xx条整改措施。

(一)学用结合不够紧密。虽然能够做到紧随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步伐,第一时间抓好领袖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但还存在:紧密联系实际、导向工作实践还不够,没有很好地把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如何在区域内更好地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理解认识还不够深刻;没有对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进行认真研究转化,工作的创造性还不高。

(二)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主要存在走马观花、不够深入的现象,往往为调研而调研、为谈话而谈话,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没有注重工作质量,造成调研质量不高、指导性不强,谈心谈话深入人心少、解决思想问题不够。究其原因,既有工作任务重、头绪多的客观因素,也有自己总认为对情况熟悉、思想认识不够的主观原因。

(三)服务群众不够到位。局党组积极开展了结对扶贫、民情恳谈等活动,但往往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还存在:体察民情不够直接,服务群众不够主动,为基层帮难解困不够的问题;对管理服务对象,有时存在对违法违规行为宣传不到位的现象。

(四)落实工作不够有效。突出表现在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有时还存在抓细、抓实和“一竿子插到底”不够的问题;还存在结合实际研究不够,站位不高、看的不远,前紧后松的问题;在抓工作落实上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布置、轻落实的问题,往往还停留在开会部署阶段,缺少钉钉子精神,导致一些决策落实效果不好、工作标准不高,特别是在全省系统内有影响、有亮点的业务工作较少。还有去年巡察组指出的“政治执行力不够坚决”“三重一大制度落实不严格、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充分暴露了在精准执行上级决策、精细落实政策规定方面存在的不少差距。

(五)文风会风不够简洁。制定下发文件,还存在“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上级规定,结合单位实际不够的问题;个别时候,还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个别同志办文办会还有粗疏错漏的问题,等等。这些看起来是表面的现象,但根子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文风会风当成是思想作风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究其原因还是官僚主义、本位主义作祟,工作不上心、不细心,业务不熟悉,研究工作不主动。

(六)担当履责不够强烈。个别科室、个别同志在面临较多困难和多重压力下,存在遇到困难先讲条件、工作交叉互相推诿、满足于应付过关等问题,过多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存在“红灯绕着走、黄灯抢着走”的实用主义倾向。还存在因循守旧,按部就班思想,主动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在确立发展思路,制定政策和措施时,更多地着眼于落实上级任务、完成年度目标、推进当前工作,对事关单位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缺乏长期性、战略性的研究思考。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上,抓长、抓常、抓细上还有不足,全面从严治党压力层层递减问题仍然存在。这也是去年巡察组指出的一个重要问题“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到位等。

(七)对待问题不够较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举措、办法还不多,权力监督制约的“笼子”扎得还不够紧,对一些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需要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和强度。去年巡察组指出“对所属干部的监督管理有待加强”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存有党管党员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评先进、树典型抓得多,硬起手腕纠治问题少,特别是在制度层面上,没有很好地促进正向激励与反向惩处同向发力、同时用力。个别同志对身边不良风气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问题主要是存有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怕丢选票,硬起手腕从严较真不够。

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总的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压力传导还有差距。整风整改成为新常态的观念还没有根深蒂固。对正风肃纪、整风整改的新要求,绝大部分同志头脑高度清醒,但也有少数同志跟不上形势要求,进入情况“慢半拍”。

有的认为这几年大抓作风的高压态势,上下认识统一、形势大好,对取得的成绩盲目乐观.二是党性锻炼不够经常。理想信念和实践产生脱节,心中想的是党的事业,但落实在行动上求稳怕乱、怕出错,不自觉变成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务实求实、扎实落实的工作状态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担当精神还需加强。

近年来,xx改革不断深入,改革进入深水区,特别是在牵头协调多部门、多单位中,感觉难度越来越大、困难越来越多,勇挑重担的精神不够。队伍人员普遍老化,抓班子带队伍的严管力度不够。四是宗旨意识有所弱化。运用“民心民声”来审视,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树立还不牢,群众立场还不坚定,没有始终牢固树立党员就是公仆、领导者就是服务员的思想,没有始终做到将群众成长进步和冷暖安危放在心中。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攻坚克难、常态推进的任务依然很重,必须敬始如终抓好“四风”问题纠治工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尤其是即将面对体制改革这场“大考”,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省委、市委指示要求,把整风整改同推进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乘势而上,乘胜追击,确保作风建设不断往实里走、往深处落。

一是必须在强化政治自觉上持续用力。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开展专题教育,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抓学习,及时用领袖指示统一思想、凝聚意志。及时抓好上级指示要求和政策法规学习,特别是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及时搞好对表,确保始终与上级步调一致、同频共振,与政策法规合拍合节。继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好“问题牵引、课题牵引”的有效办法,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推动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果。

二是必须在突出以上率下上持续用力。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一言一行具有行为示范和导向引领作用,必须作为反“四风”、正作风的主体突出出来,切实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带动全局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坚持“常态抓教育、刚性抓执行、从严抓问责”的总体思路,采取“畅通民主渠道,强化群众监督;发挥组织功能,强化党内监督;严格纪律检查,强化纪检监督”的办法,构建对领导干部全方位监督的管理体系。发挥党内生活的熔炉作用,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利用党组中心组学习、党课教育等时机,抓好政策法规学习,强化纪律观念。

三是必须在督导问责落实上持续用力。认真梳理近几年推进作风建设成果,力求把成功做法经验化、零散探索系统化、有效措施制度化,建立完善的管人、管物、管事的制度措施,切实做到有据可依、有规可循。持续营造高压严管态势,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采取明查暗访方式,对窗口服务、干部履职、遵守纪律、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检查。每月下发考勤、在岗在位履职情况通报。加强对固定资产采购、工程招投标、干部选拔任用、资金使用管理、公务车辆管理使用等情况的监督,注重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驰而不息纠正“四风”。

推荐整治夜校心得体会教师总结五

一、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充分肯定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发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生态经济知识,不断探索生态经济建设模式,开创了发展生态经济的良好局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家喻户晓。

(二)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农业方面,完成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改造,建立了粮、油、棉、茶、果、林等各类生态示范基地,实施了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推进了生态渔业名牌战略项目和生态畜牧业基地建设。绿色农业的兴起使池州40多个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业方面,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否决了一批影响环境的待上项目。采取以新带老、扶大关小的方式整合了一批环保型的企业;通过源头治理和污染防治,使一批企业获得了新生。通过招商引资,一批科技含量高、工艺先进、无污染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始落户池州。旅游方面,采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等措施,以九华山旅游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形象逐步提升,生态园林城市的雏形已经形成。

城乡建设方面,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清溪河综合治理工程,着手启动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池州有色等企业的搬迁工程,优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城市面貌。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开展创建生态示范户、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活动,使一批乡镇、村和农户成为田园风景中的绿色明珠。文化建设方面,以九华山佛教文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挖掘“尧舜文化”、“傩文化”、“目连戏”、诗文化等文化宝藏,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提升了池州生态文化的品位。

(三)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各类保护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2.54%,工业企业基本完成达标排放任务,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点源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也在同步跟进。

(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始

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发展生态经济之路,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7亿元,增长13.6%,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经济和社会事业已进入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回顾八年来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抓领导,提供组织保证。市、县区都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县区、乡镇挂职任生态经济专职负责人,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增添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抓宣传,夯实思想基础。几年来,我们持续不断地开展生态经济建设宣传活动,特别是在北京举办了池州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在池州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会议和第一届九华山生态经济论坛,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抓规划,加强建设指导。中国科技大学和原池州行署共同编制的《池州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以及各县区编制的规划,有力地指导了示范区建设。

——抓制度,强化政策支持。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加快建设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决定》、《关于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实施意见》和《池州市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文件,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抓培训,开发专业人才。我市充分利用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能力建设项目资金,培训机关工作人员20xx多人次,并定期在地方党校开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专题教育。从英国海外志愿者服务社邀请外籍教师授课,提高了一批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和对外交流的能力。在地方大中专院校开设生态经济专业课程,组织编写《生态经济》科普读本,作为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常识的普及教材,并创建了生态学校和生态教育基地。将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列入普法的重要内容。

——抓示范,实行典型带动。多年来我们培育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示范点70多个,投入2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扶持示范点和示范项目,以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方式抓示范区建设。

——抓科技,硬化技术支撑。围绕示范区建设,我市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5项、国家星火计划2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池州有色“年产10万吨氧气底吹法炼”项目获专项贷款1.7亿元。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有力地推进了示范区建设。

——抓联动,整体协调推进。各级各部门围绕生态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实际,制定规划,落实政策,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生态接口技术推广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经果林开发工程、生态网络建设工程、万里绿色长廊工程、江河治理和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等。

二、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切实增强生态市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开展生态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扬州、绍兴、长沙

、上虞、岳阳、台州等一批城市已先行一步。就我省来讲,马鞍山、淮南、黄山、六安等市也都向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

市试点申请。我市人大代表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以代表团议案形式,向省人大提出将池州市列为“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的建议。省人大十分关心和支持池州生态市建设工作,7月初,昆森主任率领省直有关部门就此议案办理落实情况来我市进行督办,并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作了很有针对性的报告,为池州生态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建设生态市,我市既有较好的资源条件,也有长期的工作基础,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定的基础优势、先行优势、能力优势和示范优势,决定着我市理应成为生态安徽建设的“排头兵”。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

制约我市生态市建设的因素还很多,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速度不够快;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以数量型、粗放型增长为主;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生态经济效益还不明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技术的引进、开发和运用还有待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人口比重大,人的整体素质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难;自然灾害影响频繁;等等。同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市建设试行标准,我市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指标中,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差距最大的是经济发展类指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建设生态市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池州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和推进生态市建设

生态市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坚持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市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10至20xx年的努力,全市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各类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真正把池州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

城市。

生态市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是: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xx年,为生态市建设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基本形成以生态系统工程为主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基地化、系列化、集约化的生态主导产业,奠定生态市建设的基础,建成生态市的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20xx年到20xx年,为全面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进一步加强系统管护、产业深化和生态宣传,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完善产业体系,优化经济结构,形成生态社会风尚,把池州建设成为皖江地区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重要城市。

第三阶段:20xx年到20xx年,为提高完善阶段。五大体系建设趋于完善,生态市建设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各项生态环境质量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资源与能源消耗动态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生态市建设,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五大体系:一是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生产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城乡互益的生态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二是建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三是建立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稳定人口出生率,减轻资源承载力,创建生态城镇,打造绿色社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村庄。四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培育生态文明观,倡导绿色生产观,弘扬绿色消费观,崇尚文明生育观。五是建立保障有力的科教支持体系。注重科技开发创新,开展生态技术的基础研究,推进生态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建立健全生态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加强生态市建设的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生态科普教育。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依法推进生态市建设。生态市建设,关键在于第一阶段。当前,我们要着重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以实施“861

”行动计划池州工程为抓手,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构建沿江基础产业、沿线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带,培育安全食品、轻工造纸、纺织服装玩具、机械仪表、旅游文化产业,建设农业保障、城镇建设、交通网络、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人才开发工程,到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0亿元,工业化率达40%左右,城镇化率达37%左右。二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大力抓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林业、生态服务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化和管理系统等八大重点工程建设。尤其要加快培育优质米、优质棉、优质油、名优茶、蚕桑、水产、速生丰产林、经果林、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基地;组织实施好皖南国际旅游区明星板块塑造工程、三环战略系统规划与有序实施工程、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系统工程、九华山旅游股份公司运营上市工程、生态旅游基础保障体系配套工程。三是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加大生态恢复力度,开展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对全市各类保护区的监督管理,使全市生态环境指标数基本达到生态市的要求。四是加快城乡生态家园建设,建成10个生态城镇、100个生态村、20xx个生态户,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入户率达到20%以上。五是推进重大生态项目建设,完成生态市建设10类重大项目总工程量的50%左右,实际投资80亿元左右。有关部门要尽快拿出修编后的《池州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完善《池州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使生态市建设有章可循。

推荐整治夜校心得体会教师总结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总结表彰暨现场观摩推进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全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查找问题不足,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交流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和方法,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把思想共识和行动凝聚到州委、州政府“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总体目标要求上来。1月6日至7日,舟曲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总结表彰暨现场观摩推进大会。

6日下午,与会人员分两组分别赴整治成效明显的曲瓦乡岭坝组、巴藏乡前北山村、立节镇杰迪村、大川镇土桥子村实地观摩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的成就、工作模式和工作亮点。在7日上午召开的会议上,通报了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筹资48万元对37个先进集体和5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宣读了《舟曲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问责办法(试行)》,印发了《舟曲县城乡家庭环境卫生百日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会议指出,20xx年以来,全县上下坚决贯彻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把综合整治工作作为民生之盼、发展之策,作为一场转变广大群众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确定了“一年净化、两年亮化、三年美化”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行“3456”工作法,向各类“顽疾”和“陋习”宣战。通过全方位统筹、全身心投入、全区域整治,基本实现了“全域无垃圾”的预期目标。

一是坚持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全方位、多层次集中整治,爱护环境和讲究卫生的观念深入人心,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的理念初步树立,文明意识、文明习惯正逐步成为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结合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大力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义务植树、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河道治理、灾害防治等生态综合建设,绿色发展动力显著增强,生态保护地位高度巩固。

三是紧抓“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机遇,大力整治影响和制约旅游发展的环境问题,实施了白龙江绿色旅游长廊建设、万亩油菜花观赏带种植和s313线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20xx年,全县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增速均达45%以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旅游业发展的助推效应初步显现。

四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与生态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扶持发展经济林果、特色养殖、中藏药材种植、乡村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群众增收门路呈现广渠道、多元化。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两年达11%以上,环境卫生整合整治工作助推富民增收的效果明显。

五是坚持把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来抓,全面有效治理影响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各类环境问题,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最大限度地让城乡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是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范围,坚决做到领导表率、干部带头,领导干部与群众同力同为、同甘共苦,进一步激发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建设小康社会的正能量。

会议强调,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十大意义”,坚持以打造“五大生态”为主攻方向,聚焦“领先全省、示范藏区、享誉全国”的目标要求,用好用活用实“3456”工作法,大力推进“十大环境”建设,全力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纵深开展。一要着力解决好思想认识、垃圾出口、主体责任“三个问题”,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持久成效。二要不断夯实投入、管理、制度“三个基础”,在夯实基础上持续发力,坚决打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耐力战、持久战。三要持续聚焦新老城区、景区景点、乡镇村组、公路沿线、河道流域“五个区域”,巩固整治成果,总结经验方法,加大整治力度,提升环境整治成效。四要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与“花开舟曲”、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禁塑工作、水生态建设“五个结合”,调动发挥一切有利因素,统筹融合一切资源优势,全方位谋划、大合力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撑保障。

一是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进一步健全完善措施办法,细化实化推进方案,靠实压紧工作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高度负责的使命感、主动参与的荣誉感,不折不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各驻村工作队和双联单位要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主动融入到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群众推动环境综合整治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要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坚持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相结合、报道成效与曝光问题相结合推动整治责任落地见效,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公德意识、环境意识和文明意识,使之转化为推进城乡环境整治的强大内在动力。四是要坚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位、一月一通报,采取定期检查、暗访督查、随机抽查、回头复查、点对点通报等方式,持续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和密度,切实用督查结果倒逼整治责任落实,要按照《舟曲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问责办法(试行)》对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进行问责。

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各部门和省州属驻舟各单位主要负责人,208个行政村支部书记、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共计380余人参加了会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