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创新打造科技净土心得体会 科技创新感悟心得(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7:16:11 页码:10
创新打造科技净土心得体会 科技创新感悟心得(3篇)
2023-01-01 07:16:11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创新打造科技净土心得体会一

团队领导由于不知道如何建设高效团队,于是只好大声呼喊:“我们一定要加强团队合作,要讲奉献,要上下凝成一股绳,我们的工作则无往而不胜。”喊口号可以,但效果却很不佳。而企业最终的关键是“让员工众志成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潜能,为企业创造绩效”,因此,建设高效团队提高其凝聚力尤其显得重要。

一、高效团队的特点

高效团队是一个怎样的团队呢?其实高效团队具有的条件很简单:(1)规模比较小,一般不超过10人;(2)互补的技能,即团队各成员至少具备科技专长、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技能;(3)共同的目的,共同的目的产生的前提,并可以为成员提供指导和动力;(4)可行的目标以使成员采取行动和充满活力;(5)共同手段或方法来达成目标实现;(6)相互之间的责任。

二、如何建设高效团队

21世纪是一个团队至上的时代。所有事业都将是团队事业。依靠个人的力量已经不能取得什么成就了。这就需要一种团队凝聚力,正如歌词中唱的那样“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拥有了一支具有很强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拥有了一批彼此间互相鼓励、支持、学习、合作的员工,企业才能不断前进、壮大。

(一)、设计高效团队

在企业团队建设实际运行过程中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也不像大多数人认为那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常常感觉好像无从下手。通常可以借助一些常见的管理工具来简化团队建设工作。团队成员自我的深入认识,明确团队成员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对工作的喜好、处理问题的解决方式、基本价值观差异等;通过这些分析,最后获得在团队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信念和一致的对团队目的的看法,以建立起团队运行的游戏规则。

每一个团队都有其优势和弱点,而团队要取得任务成功又面对外部的威胁与机会,通过分析团队所处环境来评估团队的综合能力,找出团队目前的综合能力对要达到的团队目的之间的差距,以明确团队如何发挥优势、回避威胁、提高迎接挑战的能力。

以团队的任务为导向,使每个团队成员明确团队的目标、行动计划,为了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激情,应树立阶段性里程碑,使团队对任务目标看得见、摸得着,创造出令成员兴奋的幻想。

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行动是团队成功的关键,团队任务的启动;团队遇到困难或障碍时,团队应把握时机来进行分析与解决;以及团队面对内、外部冲突时应在什么时机进行舒缓或消除;以及在何时与何地取得相应的资源支持等;都必须因势利导。

怎样行动涉及到团队运行问题。即团队内部如何进行分工、不同的团队角色应承担的职责、履行的权力、协调与沟通等,因此,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之间也应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描述和说明,以建立团队成员的工作标准。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在很多企业团队建设中都容易被忽视,这可能也是导致团队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团队要高效运作,必须要让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团队,这个团队运行成功与失败对他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是什么?以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即将我们常常讲的激励机制引入团队建设,可以是团队荣誉、薪酬或福利的增加、以及职位的晋升等。

(二)、为员工提供深造的机会

只有一个懂得不断充实自我的学习型团队,才能在发展的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从学习的作用来讲:传统型营销团队的学习性意识不强,他们多满足固有的知识和经验,而不自觉吸取新知识,也不积极开展横向学习。而在学习型营销团队里,无论是从机制上还是观念上都充满了强烈的再学习意识,善于在实践中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加以吸收。 面对这样的员工,企业领导需要擅于创造学习的机会和组织学习。在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一书中,他讲到:“作为团队来说,组织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五项修炼,一个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就是分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是对核心能力的支持。把它形容为一个三条腿的凳子,三条腿都非常重要,如果拿掉一个腿,凳子就会倒,左边那条腿叫做热望、欲望,右边的是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中间就是系统思考。每一条腿都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每个核心能力都非常重要”。 总体来说,团体的智慧总是高于个人的智慧。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能产生出色的效果,其个别成员的成长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

(三)、听取员工的见解

在团队里,也许我们并不需要每个团队成员都异常聪明,因为过度聪明往往会自我意识膨胀,喜欢好大喜功,相反,却需要每个人都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于团队精心制定的战略要在理解、把握、吃透的基础上把战术不折不扣、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下去,对于过程中的每一个运作细节和每一个项目流程都要落到实处。 另外,要保证团队的执行力,关键要在执行过程中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分哪几个阶段和具体确定工作指标,这是确保任务完成质量的关键,也是保证团队执行力的关键。

(四)、鼓励员工的创造力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但是创新能力从哪里来呢?做教育培训,是提高人才团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为抓好教育培训是提高队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队员的知识技能是激发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产品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企业,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 其实创新能力也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也只有综合性的创新能力,才是真正的有竞争优势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不只是重视知识技能方面,还要考虑品德、情感、志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考虑企业文化、考虑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这是只有企业综合性的教育培训才能做到的。谁在这方面把握得好、做得好,谁就能在竞争当中保持长久的整体创新优势,并最终在竞争中打败对手

(五)、团队分工与合作

企业的发展从内而言,经由创始人积聚松散个体到扩大群体规模直至组织结构、功能均衡发展的过程。则是随其进化演变规律呈现出波浪式的起伏推动,其主动力源于内部循环供给能量。也就是说,团队领导人拥有教练、发动团体的能力;管理层拥有教练、发动部属的能力一起感悟人生);员工拥有教练、发动自我的能力,最终形成上中下协调平衡、整体互动的运动态势。但各个阶层也要能对其他部门熟悉、了解,并能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否则制定的战略、战术只能是孤芳自赏,根本无法让其他部门实施运作。

(六)、增强领导才能

增强和发挥领导的指导作用,首先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对团队成员起榜样和示范作用;其次,明确具体的工作质量、范围、工期、成本等目标约束;再次,明确各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分工,充分发挥项目团队成员各自的作用。

(七)、充分发挥领导的沟通和协调作用

首先,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成员之间由于价值观、性格、处世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各种冲突,人际关系陷入紧张局面,甚至出现敌视、强烈情绪以及向领导者挑战等各种情形。领导要进行充分沟通,引导团队成员调整心态和准确定位角色,把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明确知道自己要做的事,以及清楚如何去做。

其次,团队成员与工作环境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团队成员与周围环境之间也会产生不和谐,如与技术系统之间的不协调、对团队采用的信息技术系统不熟悉等。领导要帮助团队成员熟悉工作环境,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技术,以利于项目目标的及时完成。

再次,团队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在工作过程中,团队与其他部门各干系人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这需要领导与之进行很好的沟通协调,为团队争取更充足的资源与更好的环境,并对工作进程以及工作目标与工作干系人不断达成共识,更好地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

(八)、充分发挥领导的激励作用

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严格的目标约束及多变的外部环境,领导必须运用各种激励理论对工作成员进行适时的激励,鼓励和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创造力。

(九)、灵活授权,及时决策

随着团队的建设和发展,领导要通过授权让团队成员分担责任,使团队成员更多地参与项目的决策过程,允许个人或小组以自己的更灵活的方式开展工作。

首先,通过灵活的授权,显示了领导对团队成员的信任,也给团队成员学习与成长的空间。这种信任可以奠定团队信任的基础,也是团队精神在领导与团队之间的体现。

其次,授权有利于充分发挥团队队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富于挑战性的任务,使他们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发掘他们的创造潜力。每一项工作的成功,不仅是领导管理的成功,更是所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团队成员的成功。

再次,灵活授权,有利于及时决策。一方面团队成员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可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决策,另一方面,通过灵活的授权,领导逐渐将工作重点转向关键点控制、目标控制和过程监控。领导的工作重心由内转向外,侧重于处理工作与企业或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外部保障项目团队的运作。

三、充分发挥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将一个团队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看不见的纽带。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是团队精神的最高体现。一般情况下,高团队凝聚力带来高团队绩效。

团队凝聚力在外部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荣誉感及团队的地位。团队的荣誉感主要来源于工作目标,团队因工作目标而产生、为工作目标而存在。因此,必须设置较高的目标承诺,以较高的工作目标引领着团队前进的方向,使团队成员对工作目标形成统一和强烈的共识,激发团队成员对所在团队的荣誉感。同时,引导团队成员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的统一,增大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使团队走向高效。

团队凝聚力在内部表现为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团队的士气。人是社会中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高效团队的润滑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亲和力,形成高昂的团队士气。团队是开放的,在不同阶段都会有新成员加入,高团队凝聚力会让团队成员在短期内树立起团队意识,形成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缩短新成员与团队的磨合期,在正常运营期间,促使团队的工作绩效大幅提高。

2022创新打造科技净土心得体会二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党建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工作,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也需要典型示范引领。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对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今年《广州城市治理榜》首次设立“基层党建创新榜”,旨在展示各级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总结广州基层党建工作的优秀经验并予以推广。

课题组此次征集到超过160件候选案例,经过案例初选、专家评审,基层党建十大创新案例最终出炉。

作为国家综合实力强、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强的超大型城市代表,广州城市基层治理的压力日益凸显。面对基层治理难题,广州以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来作答,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

2020广州城市治理榜首设“基层党建创新榜”,上榜的十大案例涵盖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干部管理、党群服务、党建标准化、组织共建等多方面内容。按领域来看,园区、商圈市场、“两新”组织等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在榜单中表现抢眼。

广州市水务局以模范机关创建为契机,加强党建与水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担任河长,设置市级河长和网格员,形成全覆盖、全链条治水责任体系;黄埔区优化上下联动调度体系,构建“12345”党建新机制,深化街镇“大党工委”制度,推动部门和街镇紧密联动、同频共振,确保政令在黄埔畅通无阻……

梳理本次基层党建创新榜案例,南都城市治理观察团发现,高标准高质量的基层党建成为助力广州优化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密码”。在“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下,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在“有呼必应”方面,广州通过建强党的组织体系,优化党组织服务功能,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精准解决城市群众关注度高、受惠面广、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实现“有呼必应、有诺必果”。比如,越秀区党群服务中心深度整合诸如党务咨询办理、企业创办、人才政策办理、法律咨询援助、图书阅览、电影观赏、学龄儿童课后托管等服务事项超20大类,形成具有越秀特色的党群综合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党的建设面临新情况、新要求、新任务的情况下,不断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本次征集到的案例中,不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新兴领域基层党组织以此为重要工作抓手,并创新探索党建覆盖方法。

在传统党建范畴中,工业园区、商圈企业党建存在缺位,部分企业重业务轻党建现象普遍存在,党组织容易出现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针对园区中小企业集聚程度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特点,中共广州市黄埔区云埔街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委员会从实际出发,攻弱项,补短板,筹建成立园区党委孵化器党支部。从“孵化党员、孵化党组织、孵化党建工作队伍”三个方面发力,从成立之初仅有12家企业成立了党组织,到目前实现园区所有企业党组织全面覆盖。

“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聚集了大量年轻优秀人才和党员群众,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如何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从此次征集的案例来看,广州“两新”组织表现活跃,其党组织在探索“两个覆盖”工作方法上更有不少创新举措。

比如,中共广州市社会组织委员会在社会组织当中推进党建“红苗工程”,对暂不具备组建党支部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或成立群团组织等形式开展党的工作。对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的以及实行社会组织党员管理层人员和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社会组织给予一定加分,以最大力度推进“两个覆盖”。互联网企业三七互娱自从2013年成立党支部以来,企业落实党管互联网原则,在项目组上建党组织,党建工作延伸到产品上,组织风控团队,加强自审自核。

“党政银”深度共建 创党群服务新模式

在全市率先建成区、街、社区全覆盖的党群服务三级网络基础上,越秀区委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深度共建,打造全国首个由地方党委和国有企业共建的大型党群服务综合体——越秀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方面,越秀区委与省建行党委结对共建,深入实施党建机制互联、党建载体共建、群团组织互结等七大战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另一方面,在区委组织部的统筹下,区内各单位合力共建,共同管理运营区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已有近20个单位的业务或人员入驻中心。2019年11月中心揭牌启用以来,逐渐成为共建双方锤炼党性的主课堂、凝聚人心的主阵地、展示品牌的主窗口、推动创新的主平台、强化合力的主载体,真正做到党建引领、凝聚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党群。

“红色引擎”激发双创动能

2019年7月以来,天河区委组织部、区科工信局组建工作团队,对区内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开展党建摸排和集中组建“双同步”工作,推动党建孵化和产业孵化深度融合,确保创新创业发展到哪里,党建引领作用就发挥到哪里。通过深摸查、建组织、抓规范、强功能,全面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与园区、企业经营工作的有机融合。以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服务站为纽带,探索建立“党建+业务”互联网平台,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发展党建融合模式,强化园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将党建工作融合园区、企业经营发展全过程。党建引领成为助推“双创”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目前,天河区孵化育成载体总数达198家,占广州市的三分之一。

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组织部

党建引领治理 城中村大变样

针对经济发展效益低下、基层治理水平滞后、党组织软弱涣散等突出问题,白云区着力推动大源村全村23个经济社成立党支部,将辖内28个“两新”组织和3个社区党组织纳入村党委代管,形成一贯到底、强劲有力的“领导主轴”,消除党建空白点。推行村党委书记兼任经济联社法人代表、经济社党支部书记担任社长等举措,实现村“两委”交叉任职率100%。立足区域化、系统化党建,完善党员干部监管机制,强化党建阵地建设,使党的组织有效融入基层治理。2019年,大源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整治成效获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督导组充分肯定,入选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案例。

“一对一”挂点服务企业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作为“两新”党组织,中共广州市黄埔区云埔街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委员会(简称“园区党委”)党建工作尤其注重“服务”二字。建立“一对一”挂点服务企业制度,由一名党委委员挂点1-2家企业,3名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开展挂点企业调研、落实挂点服务工作。挂点服务工作坚持从每家企业实际出发,制定针对性的服务措施,细至指导企业党建工作,大到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开展特色“暖企行动”,特设“科企委员”,聚焦企业需求,切实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政策咨询、项目申报服务、融资服务、法律帮扶等服务,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促进会,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从“科技、金融、人才”多维度入手,加速企业科技创新进程,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和速度。2019年,园区党委被广州市委评为“广州市先进党组织”。

中共广州市从化区委组织部

百名第一书记 助力乡村振兴

从化区在全区221条行政村持续深入开展“百名第一书记驻村工程”,精准选派127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扎实开展党群干部进弱村、政法干部进乱村、经济干部进穷村、“三农”干部进产业村等行动。与此同时,从化区将第一书记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设立区乡村头雁培训指导中心,开设乡村头雁讲堂,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内容,分类分批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第一书记上讲台讲思路、谈体会,第一书记工作本领和工作实效得到整体跃升,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强核赋能。

建联席会议制度 凝聚多元化力量

结合辖区内126个镇(街)、机关单位、部队、公安、村居、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等各类党组织力量和资源,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直属机关党委牵头建立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覆盖党员达2500多名,实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党组织的有效连接,开启组成单位合作共赢的“1+n”先进工作创新模式。自联席会议启动以来,共开展企业“降本增效”管理经验交流评比活动、弘扬长征精神讲座、海关政策宣讲会等多次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

区域党建工作联席制度与党群服务中心、微信平台及南方党建智库基地组成四大平台力量,形成“一核多元四平台”,凝聚区域内多元化党组织力量,为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引领和组织保证。

党建+河长制 治水显成效

广州市水务局以党建为引领,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切实形成“三源、四洗、五路线”技术路线,即“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雨污分流;洗楼、洗管、洗井、洗河;控源、截污、清淤、补水、管理”。加强党建与水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担任河长,在原有五级河长体系基础上,创新向上延伸设置9大流域市级河长,向下延伸设置18416名网格员,党员利用周末开展志愿巡河,形成全覆盖、全链条治水责任体系。创新开发“河长app”开展掌上治水,推行“河湖警长制”“民间河长”。2019年市统计局民调结果显示,“黑臭河涌治理”位列建设花城成效显著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广州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

深化“红苗工程” 打造“双强共同体”

2019年以来,中共广州市社会组织委员会聚焦社会组织党组织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开展社会组织党建“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通过成立红苗党支部孵化培育党组织。去年,全市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1366个,管理党员15043名,新增553家社会组织纳入组织覆盖。党建工作通过“红苗工程”融入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全过程,打造了一批示范性的“党建强、服务强”社会组织。强化社会组织党组织把关定向作用,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连续6年举办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助残服务、青少年服务、扶贫助困等公益项目838个,直接受惠人员500万人。

发挥支部带头作用 助力商圈业态升级

根据人民街专业市场众多的特点,越秀区人民街党工委通过商圈党建整合党建资源,突出发挥商圈内六大商协会党支部以及31个“两新”组织党支部的引领带头作用,形成商圈党建工作的强大雁群效应。商圈内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商户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统筹协作和互相联动,打破了原先个体户单打独斗、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越秀区人民街党工委通过成立海珠广场(一德)商圈委员会和党群服务中心,为行业商会、机团单位参与社会治理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市场资源和党建资源的有力整合,海珠广场(一德)商圈在业态更新、城区环境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升。

“游戏+知识” 党建共建再创新

利用互联网文化企业技术、设计的优势,三七互娱通过“游戏+知识”寓教于乐,与所在的天河区员村街道打造“乐学员村”微信公众号以及员村街道形象代表吉祥物,围绕党史、街道历史等制作答题闯关游戏《乐学达人》,更好地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工作。开发《垃圾分类》小游戏,协助员村街道推广垃圾分类政策以及知识,该游戏后续更陆续升级为广州地区版本以及全国版本。互联网企业与政府共建互补,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022创新打造科技净土心得体会三

在木垒县,有这样一位理论工作者,他把宣讲普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自己的职责,把用科学理论宣讲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作为党校教师实现价值的又一重要途径。他的宣讲,不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而且思想深刻,催人奋进,每场报告都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充分好评和热情欢迎。他就是木垒县委党校校委委员、教务主任、高级讲师杨福忠同志。

杨福忠同志从2003年开始从事成人和干部理论教育,2005年成为木垒县委讲师团成员,一直是宣讲团主要成员,长期战斗在理论宣讲工作第一线。杨福忠同志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宣讲经验,是深受基层干部、群众欢迎的宣讲骨干,为基层理论宣讲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杨福忠同志十分热爱党的理论宣讲事业,积极投身到党的理论宣讲工作之中。这种热爱首先表现在对宣讲事业的执着追求上。自从走上宣讲岗位,就一直忠于党的宣讲事业,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宣讲的政策把握水平;不断精心完善讲稿,保证宣讲内容的完整充实;不断总结借鉴,提高自己的宣讲艺术水平。

这种热爱,还突出地表现在对宣讲事业的积极奉献上。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木垒每年都要组织大型的理论宣讲活动,作为宣讲团的骨干成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深入到乡镇、社区、学校、企业,向广大干部群众宣讲党的科学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管是党校组织的干部培训等宣讲活动,还是县委宣传部安排的理论宣讲任务,都是从不推辞,认真完成;不管是在县城部门单位、社区等单位讲课,还是到偏远的乡镇宣讲,都是热情满怀,精彩讲解;都是全力以赴,乐于奉献。由于在木垒县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管理和宣讲中认真负责,成效显著,2006年被昌吉州委“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在木垒县委宣传部评选优秀宣讲员多次主动让给本校其他宣讲员,2010年又被评选为自治县优秀宣讲员。

杨福忠同志在宣讲工作中严守政治纪律和宣讲纪律,对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创新理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不仅准确解读和正确表达,而且做到了“三个不讲”:离开中央精神的话不讲,过多地谈论个人看法的话不讲,容易造成误解和误导的话不讲。始终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宣讲的根本指导,自觉地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来履行职责,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饱满的政治态度和责任意识来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

学习,是他最大的快乐。他认为,只有学习,才能在理论掌握上与时俱进;只有学习,才能把握党的创新理论话语权。认真学习,深入研读,增加理论宣讲的深度。杨福忠把学习当作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他认为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跟得上理论创新的步伐;只有学得快,才能跟得紧;只有学得深,才能讲得透;只有学得多,才能悟得深、讲得好。党的理论创新一步,他学习就主动跟进一步,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他时刻关注着党的创新理论,关注党的重大政策方针,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及时跟踪学习,反复深入研究,力求学习理论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不管是报纸、杂志、专著,还是网络评论文章、理论研究论文;不管是长篇论著,还是片言只语;只要与党的创新理论相关的知识,都是他要啃的东西。

博览群书,广泛积累,增加理论宣讲的广度。基层理论宣讲,面对的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点多、面广。杨福忠说:只有勤学博学,广泛积累,才能满足群众不同的宣讲需求。曾系统阅读过《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读本》,把《党校教学工作八论》《授课心理学》作为经常阅读的书籍,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坚持与时俱进,自觉知识更新。《学习时报》、《半月谈》、《新疆日报》、《昌吉日报》等学习刊物是他必读报刊,同时经常到《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通过收看名师讲学,欣赏精彩讲座,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宣讲艺术,提升了自己的宣讲水平。

多年来参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7.5事件真相、新疆“三史”、区州县党委会议精神、建党90周年胡锦涛7.1讲话精神等的宣讲工作。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为当好人民群众的“政治翻译”,他按照“大政方针本地化,主流理论大众化,严肃课题通俗化,说事析理多样化”的宣讲模式,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宣讲艺术和风格。杨福忠说:把理论说得越玄奥、越高深莫测,越不是基层理论教员有水平的表现,而能以群众的语言、大众的视野、社会的需求、基层的实际来“翻译”理论、“解释”时政,让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和认同,这才是基层理论教员的真本事!这就是他的理论宣讲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在宣讲中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从不高谈空洞的理论,总是将理论和国情、区情、县情和社情等有机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干部群众的工作实践,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同时,又从各单位、各乡镇、个学校的具体工作出发,从干部群众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升理论,增强其理性认识。二是将国情与县情有机结合。既阐述国际国内大环境大背景,又探析本县本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宽广的视野拓展理论,用具体的分析深化理论,让理论扎根在涪陵区情的沃土之中。三是将宣讲与做人有机结合。先是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做一个有理论修为的正直高尚之人,然后既用先进的理论教育引导他人,又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人,要求干部群众首先要用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先做一个有理论、有修养的人,再去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其次,在宣讲中,始终坚持宣讲“三字诀”。第一是“精”。一是指宣讲前要精心准备,做到精心设计,去粗取精,准备讲稿常常是几易其稿,力求做到通俗易通,方便老百姓接受、理解;二是指宣讲时要精彩演讲,做到精彩纷呈,精益求精;三是指宣讲后能给人以精神启迪,让人在学习中有所感悟,在感悟中不断奋进。第二是“活”。一是宣讲方法灵活,做到分类施教,因人而异,活学活用;二是宣讲事例鲜活,能做到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三是宣讲氛围活跃,让人在快乐中学习理论,在学习中享受生活。第三是“实”。一是宣讲作风朴实,踏实肯干,认真负责,不管是只有十几个人的小会场还是上百人的大会场,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绝不应付,他曾经在农民家庭中只有7、8个人的情况下为其宣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

他常说我的职责就是将党中央的声音传达到千家万户,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党的阳光雨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二是宣讲情感真实,真心面对,真情感人。杨福忠老师在宣讲过程常常是能将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给受众,经常是场场获得热烈的掌声;三是宣讲效果实在,让干部群众学有所得,得有所用,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产生良好的宣讲效果。在宣讲中,始终讲究艺术方法,总是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语言精辟,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受到干部群众热烈欢迎。

在进行宣讲的过程中,杨福忠深刻认识到,对于党的创新理论,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而不联系干部群众思想、生活和工作实际通俗易懂地加以解释,收不到好的效果。基于这一认识,他总结了五条经验:一是首先说服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对于党的创新理论,只有自己首先弄明白了、相信了,才能讲得投入、切实、有情、有劲。二是努力摸准听众的思想脉搏,解疑释惑。听者有什么思想困惑,及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调查了解,在宣讲中坦诚以对、直面问题,这样才能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力求每一讲都有新意。有新意才有吸引力,群众听了以后才能觉得有收获。四是搜集和提炼一些深刻而有趣的故事、事例,并把它们揉到宣讲中去。4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积累,再加上随时随地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使他掌握了丰富的宣讲资料,为活跃宣讲氛围、增强宣讲效果提供了良好基础。五是注重与听众互动。在宣讲中经常提出问题,让听众去想、去回答,然后再讲解,既满足听众求知欲,又增加趣味性,把听众的热情有效地激发出来,从而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