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公园象棋视频讲座心得体会和感想 中国象棋视频讲座(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8:26:12 页码:13
公园象棋视频讲座心得体会和感想 中国象棋视频讲座(五篇)
2023-01-01 08:26:12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公园象棋视频讲座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吉林北山坐落在吉林市区的西北面,是著名的城区森林公园。

北山主要由东西两座山峰组成,东峰海拔225.8米,西峰海拔269.8米。揽辔桥,横空飞架北山的东西两峰之间,是用花岗岩砌的单孔拱桥,造型精美别致,气势雄伟,高悬壮观,长30米,宽5米,高15.7米。“ 揽辔飞虹”得名此桥。揽辔桥始建于1932年。竣工后,请当时伪满洲帝国皇帝溥仪赐名,溥仪正愁不知起什么名字好,这时近臣宝熙给他讲了康熙二十一年(1682)圣祖爷东巡吉林的故事。当年康熙在松花江边望祭了长白山,然后率诸王公贝勒到九龙山狩猎。他策马行至两峰之坳时,曾揽辔回首,停马眺望,只见吉林城内市井繁荣,城外大江弯弓,更有百艘战船排列江中“连樯接舰屯江城”,顿时龙颜大悦。溥仪听此茅塞顿开,提笔写下“揽辔桥”三个大字,并铸铜牌一块嵌立桥头石栏上。由于石桥形似驼背,百姓戏称“罗锅桥”。

北山占地135公顷,巨岩嵯峨,层峦叠翠,亭台桥阁,古庙相辉,湖光山色令人陶醉。

相传北山原名九龙山,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皇帝东巡吉林乌拉时,有术士进言,吉林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四座名山守护船厂(吉林市旧称),九龙山前有天河(松花江),后有卧虎沟宝地,日后必出帝王。康熙听后深感不安,忙问有何破解之法,术士说:“只要破其风水,即可保大清江山永固。”皇帝急命吉林将军削去九龙山几个山头,并将九龙山改名。由于山在吉林将军衙门的北面,故称北山。传说当时:康熙巡游船厂下达了“斩断龙脉,永绝后患”圣旨后,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将城北三峰之中峰杨家岭削去一丈八尺,二是将杨家岭上辟为坟地,以阴屍罩脉身,三是在岭下九龙口处立刑场,以污血破脉气,四是将龙脉命门杨家岭与玄天岭的连接处从中间挖断(此处正对北极门,后来成了吉林北出口),五是在龙潭山龙潭里下一锁龙索,永锁龙身。康熙回京后,此事传遍京城。城内佛、道的寺中高僧、道长和伊斯兰教阿訇等不约而同聚在一起,共商一件大事,而后,各教纷纷派门徒以各种方式出关,达吉林船厂,筹捐款在吉林九龙山(现北山)山上和附近建寺、庙和观。佛道高僧是单身带徒而来,而伊教阿訇可以结婚,所以是举家和随从信徒多户共迁,来的多位阿訇和随户聚居于北门(现致和门和北极们)内外,以致在这一地方形成了北京语系(北关话),至今犹存。

几百年来,北山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神秘的古刹钟声,神奇的传说故事,名扬天下。北山虽相对高度不过百米左右,而盛名却不亚于国内的高大山岳。所以如此,就是由于在东峰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关帝庙、药王庙、坎离宫、

玉皇阁这四座存留已有数百年的寺庙。(北山古庙群是中国少数的三教合一的古庙群)北山的药王庙会颇负盛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四月十八、四月二十八是北山庙会的曰子,许多善男信女进庙烧香,顶礼膜拜,祈祷平安。北山庙会最具盛况的是四月二十八药王庙会,每年庙会游人都多达二、三十万人,故有“千山寺庙甲天下,吉林庙会胜千山”之说。古八景之一“药寺晚钟”即源于此。现在,北山公园已成为人们春逛庙会、夏野游、秋观荷、冬赏雪的旅游胜地。(民间传说故事取材于网上)

北山王峰海拔二百七十公尺,东西两峰之间有拱形石桥相连名鸾佩桥。古建筑有玉皇阁、药王庙、坎离宫和关帝庙,全部坐落于东峰上。

玉皇阁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平面略呈长方形,布局严谨,有明显的中轴对称线。建筑物依地势构筑,分为前低后高两组,错落有致。前院由山门、钟楼、鼓楼、祖师庙、观音殿、老郎殿及胡仙堂组成。山门内两侧有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塑像。过了山门是一座木牌坊,上悬“天下第一江山”横额。牌坊东侧第一座是祖师庙,供奉释、道、儒三教始祖,即如来佛、太上老君和孔子;第二座是观音殿。牌坊西 侧第一座是老郎殿,供奉唱戏祖师唐明皇;第二座是胡仙堂。后院由朵云殿及两厢客房组成。朵云殿是正殿,高两层。上层供奉玉皇大帝铜坐像,玉皇是总掌天道之神,道教奉为神界最高主宰。两侧伴侍的神像为千里眼及顺风耳;墙壁上绘二十八宿彩像。下层供奉的是琼宵、碧宵及云宵三宵娘神像。玉皇阁雕梁画楝,美奂美轮;楼宇磨砖对缝,精巧处令人击节。

北山古建筑群中,关帝庙的修建年代最早,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关帝庙正殿供泰蜀汉大将关羽塑像,两侧是关平、周仓配像。正殿悬挂匾额,是清乾隆帝东巡吉林时御笔亲题。正殿对面为戏台,两侧还有钟楼、鼓楼、翥鹤轩、松风堂、澄江阁、暂留轩等建筑。

药王庙又名三皇庙,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其后经过两次重修。药王庙有正殿三间,东西配庑各三间,另有药池、春江山阁、灵仙室等建筑。正殿供奉天皇、地皇、人皇及药王孙思邈,并附祀华陀、张仲景、李东垣、吴岐伯等名医。

山下还有两个人工湖,名叫南湖和北湖。湖边建有水榭、长廊、湖心亭,景色优美。夏天北湖满种荷花,缕缕飘香;南湖游船如梭,风光旖旎。冬天山上积雪,湖面结冰,又是滑雪溜冰的胜地

二、吉林九龙山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长白山下有一座熬莱海,海里的龙王老了,就把吉林这个封给他的一个龙子为八个龙孙,

九个龙子龙孙按着老龙王的旨意来吉林上任,可是刚到吉林市的温德河畔却被一只白虎拦住了去路。白虎说自己是长白山老祖派来统治吉林大地的,何用龙子龙孙再来多此一举九龙与一虎在松花江畔发生了一场大战。此时王母娘娘正为七仙女找山清水秀的沐浴之地,路过吉林城上空,正赶上龙争虎斗,于是按下了云头,把九条龙定在了吉林城北的九座山上,把白虎化为一座温德赫恩山,从此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

三、莲花泡的传说

传说有一个叫富庚的满族小伙子,父母双亡,每天去江上打鱼。有一天打鱼归来,看到江上有人在放河灯,有一只美丽的莲花灯吸引了他,他跟着这只河灯一直往江下游走去,直到一棵歪脖子柳下,才把这盏河灯拿起来捧回家,放在水盆里。第二天富庚打鱼回来,发现家里有一个美丽的姑娘为自己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这个姑娘就是为观音菩萨侍弄莲花的仙女彩霞。

她在天上看见小伙子英俊朴实了思凡之心,便来到人间与小伙子结成夫妻,日子过得很美满。可是,这里有一个乌都哈统领虽年过花甲,听说富庚娶了一个美貌的妻子,竟派人来抢。彩霞与小伙子跑到莲花泡附近刚想躲藏起来,天上观音菩萨派来抓她的天神到了。彩霞含泪离开了人间,临走时她把一把莲花籽扬到北山下的莲花池里。从此以后,北山莲花泡里,每年都能开出仙女一样美丽的莲花。

吉林市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全市总面积2.7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765万平方公里。现辖4个城区、1个县、4个县级市。全市总人口430万,其中城区人口159.8万多人。 吉林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穿城而过的松花江水,孕育了古老的民族和文化。1994年吉林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城市四面环山,三面临水,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有“北国江城之称” 。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区的松花湖是著名的避暑胜地,誉为四大奇观的吉林雾凇更是冬日的奇芭。

吉林市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物产富饶,工农业飞速发展。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城市,有“化工城”的美称,同时也是北方的交通枢纽。

吉林市多民族居住地之一乌拉街满族风情,阿拉底村、兴光村朝鲜族风情,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吉林作为塞外北国的一颗璀灿明珠正在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城市!

松花湖是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我国大型人工湖之一,国家重要风景名胜区之一。融山、水、林、崖为一,以广阔幽深、自然古朴为特色。春天满山鹅黄白帆点点;入夏青山滴翠绿水雍容;金秋山染五色湖产琳琅;冬季瘦峰素裹冰清玉洁,北国风光一眼收。

拉法山素有"七十二洞,八十一峰"之说,有穿心洞、滴水洞、长仙洞和通天洞等多处天然石洞。 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重达1770公斤的一号陨石,在吉林市陨石雨博物馆展出。陨石博物馆现收藏陨石标本共138块,碎块达3000余块,系1976年3月8日降落于吉林市郊的陨石雨。

吉林市现在已成为东北地区旅游线上热点城市。吉林市的旅游线主要有:一江三湖通天池(松花江、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长白山天池)的自然山水线、民俗风情线(朝鲜族、满族风情)和雾淞冰雪线(乘雪撬、赏雾、溜冰滑雪、看冰灯、彩灯、河灯)三条线。 吉林市位于中国东北长白山余脉的松花湖畔,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源过渡地带,气候四季分明。美丽的松花江呈"s"形流经市区。四面环山、三面临水,故有"北国江城之称"。吉林市为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是我国唯一与省重名的城市,全国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0个特大城市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

吉林北山有九座山峰,如九龙嬉戏,清康熙年间曾名九龙山。山后有沟名卧虎沟,据传曾有猛虎卧于沟内。康熙二十一年,圣祖任皇爱新觉罗·玄烨东巡来到大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吉林乌拉。听风水先生说:吉林乌拉有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方星宿守护。此地藏九龙一卧虎,又濒临一江天水(松花江,满语松阿里乌拉,天水之意),是蟠龙卧虎之地,有帝王之气。这番话使康熙皇帝感到不安,于是他命宁古塔将军将九龙山凿去数座,以破吉林乌拉帝王风水。据《鸡林旧闻录》载,“七门岭有两峰对处为„过龙脉‟,亦凿断之,以破其兆”。九龙山因此更名北山或北大山(因其位于吉林将军府已北)。乾隆四十一年修建玉皇阁后,也有人称玉皇阁山。

吉林北山庙会,是东北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庙会。在清朝年间就有:“千山寺庙甲东北,吉林庙会胜千山”之说。昔日吉林北山庙会。由于吉林是吉林将军驻守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辽宁大石桥的娘娘庙会,比北山的娘娘庙会逊色得多。而北山的药王庙会,比娘娘庙会还要热闹,影响还要大。“吉林庙会胜千山”绝非夸大之词。民国及伪满时期,庙会期

间,吉长(吉林至长春)、吉海(吉林至海龙)、吉敦(吉林至敦化)三条铁路加开列车,并半价接送八方游人香客。很多人从辽宁、黑龙江前来许愿还愿,焚香祈祷。这种情况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才结束。“文革”后,市政府三次重点拨款130万元,修葺了庙宇,重塑了神像。1984年庙宇重新对外开放。最近几年,公路交通迅猛发展,铁路加开列车成了往事,但庙会盛况仍不减当年。

其实,北山庙会并不止娘娘庙会和药王庙会。传统上,农历的四月初八,庙会就开始了。佛家讲: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故称作佛诞节或浴佛节。此日入庙焚香的,多是佛教信徒或居士。民间有句俗话“老爷庙还有三天呢!”说的是农历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后,还有三天的关帝庙会。关帝是一位很特殊的神仙,佛、道、儒、俗都供奉他。佛家称他是伽蓝菩萨(护法神);道家尊他是荡魔真君,三界伏魔大帝;儒家奉他是同文圣人孔子齐名的武圣人。还是俗家老百姓的称呼最亲切、最实惠,叫“关老爷”。虽非本家老爷,但叫叫也无妨,嘴甜一点,无非是请关老爷多多关照。满族人称关帝为“关玛法”,也是老爷的意思。东北广大地区称关帝是关老爷,和这里是满族聚居地有关。

除了关帝庙会,北山还有农历三月初三日的胡仙堂会,也有的称为王母娘娘蟠桃会,此日进庙焚香的,是信奉民间俗神的。胡三爷和胡三太奶的神龛前,各色供果、点心齐全,人们总不会忘记胡三太爷最喜欢吃的是鸡,所以供桌上鸡是不能少的。

农历三月十八日,是老郎庙会日,又称伶人节(伶人是旧社会对艺人的称呼)。老郎,就是唐明皇李隆基,相传是他在宫内的梨园首创戏曲演员科班。所以戏曲演员称自己为梨园子弟,称唐明皇是梨园祖师。别看他皇帝当得稀松平常,但却文雅风流,能作曲,会乐器,善表演,做梨园祖师还真是当之无愧。

农历二月十九师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是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是观音涅磐日。这三个“十九日”是观音菩萨的三个重要法会。“佛殿何必深山求,处处观音处处有。”对观音菩萨的崇祀,最为广泛,甚至超过了佛祖释迦牟尼。据说,观音是大慈大悲菩萨,而且具备别人没有的神奇功能。别人对世人说话的声音要听,观音不必听,她可以用眼睛看,所以称之为“观世音”。称其观音,是自唐代开始的,因讳唐太宗李世民之命,故去世字。

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俗称鬼节)。旧时,吉林市这天要在观音古刹举办隆重的水陆道场的放焰口。入夜,在北山要悬起千朵莲花灯,在松花江上也放河灯。信佛的人吃斋祭祀,不是佛门弟子则观赏繁灯点点的夜景,可谓佛、俗各有所得。

吉林地区是满族聚居地,清朝道光年间以后,汉族等民族才逐渐增多,所以北山庙会的祭祀活动,既有满族色彩,又有汉族习俗。赶庙会的人,除焚香祈祷外,较突出的祀俗是“跳墙”“烧替身”。“跳墙”,是小孩因身体多病,或生辰八字不吉利,家中大人认为难以养活,于是到庙上进香祈祷,将孩子许到庙中当和尚。等到孩子七八岁时,择一庙会吉日,举行“跳墙”仪式,跳墙的孩子,此日由庙内德高望重的僧人为其剃发,自留头顶发,同时,在庙内设一长凳以代庙墙。剃发之后,僧人用木棍敲打小孩的头,并装出愤怒的样子,高声撵孩子“滚出庙门,不许回头”,小孩子立即从长凳(意为庙墙)上跳过,跑出庙外,算是躲过了病灾,可保平安。若有小孩自幼许关帝驾前马童,这种跳墙仪式就要在关帝庙内举行了。

“烧替身”,即是小孩(也有年纪大的)患重病,信神佛者说这小孩是娘娘驾前的金童、玉女,或捧水童、烧火童等,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娘娘要索而取之,若要许一“替身”代替,小孩的

病就可痊愈。所以家中人用纸或布扎成人形,上面写病孩的姓名,在庙会时祈祷并焚于娘娘庙前,意为此病孩已成为神佛弟子。回家后为孩子改名,以保平安。这种偷梁换柱的民俗,就是庙会中相当普遍。

值得一提的是,药王庙里老百姓最感兴趣的是“十不全”。“十不全”瘦小干枯,面貌丑陋,额头贴着膏药,脖子上挂了一串咸菜疙瘩,七八根高粱秆做的拐棍支撑着他的瘸腿。“十不全”是康熙年间福建晋江人,曾做过户部侍郎、漕运总督。他出身官宦之家,其父是赫赫威风的“啖珠折剑”率兵收复中国台湾的靖海侯施琅。施世纶以清廉闻名,很得民心,并深受康熙皇帝的青睐。公案小说《施公案》中的施公就是他。施世纶因身体多病,而且丑陋不堪,所以康熙帝戏耍地称他为“施不全”。民间据姓谐音叫他“十不全”。传说,病人如果虔诚地祈祷,他就会舍己为人,把疾病接过去,使你身体健康。因此,“十不全”身上所得的“赠予”很多,像脖子上的咸菜,额头上的膏药,眼上的眼镜,手中的拐棍……“十不全”虽然神像很小,又偏居殿外一隅,进不得大殿,但香火异常旺盛。

...

在《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种不同的化身,《楞严经》中则举出了三十二种不同的化身,其中有男也有女,也有既非男也非女。佛是中性的,大菩萨也是中性的,中文没有表达中性的语汇,但梵文中有男性、女性、中性之分,在表达佛与菩萨时都是用中性。许多唐朝时代的观音像,不管是画的还是雕的,都有胡子;而在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观世音菩萨像也有不少有胡子的,因此在唐朝翻译的八十卷《华严经》第六十八卷,介绍观世音菩萨时称为“勇猛丈夫观自在”,可见在隋唐以前的观世音是丈夫相,而非女人相。将观音做成女相,是由于观世音菩萨经常示现妇女身度人的缘故。例如在《观音菩萨感应传》中,就记载了一则鱼篮观音的故事,内容是说在唐玄宗时陕西一带,当地很少人信仰三宝,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位非常美丽的少女,手上提着鱼篮在卖鱼。很多人都来向她买鱼,其中不乏想娶她为妻的人。这个女孩就说:“你们人数这么多,我只能嫁一个人。如果有谁能背诵佛经,我就嫁给他。”于是就要他们背《普门品》。结果第二天就有二十个人能背,她说:“你们人数还是太多了,如果有谁能在一天之内背会《金刚经》,我就嫁给他。”结果还是有十个人会背。于是她又说:“我不能嫁给十个人。有谁能在一夜之间背会《法华经》,我就嫁给他。”结果竟然有一位姓马的青年背得出来,他很高兴能娶到这么一位漂亮的女子。没想到新婚之夜,这个女孩子却害急症突然死了,并且立即腐烂,只好马上入殓,马姓青年很伤心。第二天来了一位老和尚,要他把棺材打开看看,结果里面什么都没有。老和尚就告诉他说:“她不是卖鱼的女孩,而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因此,这位姓马的年轻人就发愿出家,弘扬佛法。因为这个故事,“鱼篮观音”的形相就渐渐在中国民间流传开来,以致现在到处看得到示现女人相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为何常现妇女相?因为:一、女人的苦难,自古以来,一直比男人多。二、女人的特性,是慈和的,是柔忍的,例如伟大的母爱,在父性之中是不多见的。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应现妇女身,乃是藉女性受苦之多以表现菩萨的忍辱,藉女性的母爱以表菩萨的慈悲。尤其是以女人之身更能深入妇女群众,广度多苦多难的妇女。同时,《维摩经》中有言:“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妇女之身除了可度女人及儿童,示现美艳的妇女之身,尚可广度男人,如同前面所说的鱼篮观音便是一例。

最新公园象棋视频讲座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游客朋友们,您们好,欢迎您到北海公园参观游览。

当您走进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当您仰望美丽的白塔感受着人间仙境般的秀美,急于要走进园中去享受北海山水的时候,我建议您驻足留步,用您几分钟的时间,听我介绍一下北海公园的总体概况,为您的参观游览做一个导游。

北海公园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这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园林开发始于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金大定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166-1179年)世宗完颜雍(yōng)又在辽初创的基础上建成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离宫—太宁宫。太宁宫沿袭中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即北海和中海是太液池,琼华岛如”蓬莱”,团城为”瀛(yíng)洲”,中海犀(xī)山台似”方丈”。并将北宋汴京艮(gèn)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琼华岛上。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将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xx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称西苑。清朝承袭明代的西苑,乾隆七年至四十四年(公元1742-1779年)对北海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规模和格局。

辛亥革命后,1920xx年北海辟为公园对外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北海公园的保护极为重视,拨巨资予以修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是中国历史园林的艺术杰作。全园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

走过由汉白玉雕琢的永安桥、穿过堆云牌楼,您就来到了琼华岛。琼华岛上树木苍郁,殿宇栉(zhì)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走进永安寺的山门,拾阶而上您可以登上白塔。关于永安寺的壮丽景观我将在您到达时详细介绍。您走下白塔沿岛步行,你可以欣赏到又一些美景。西侧,那里有著名的“阅古楼” 内存有三希堂法帖,它是享誉世界上最著名的书法作品集成。西北面被一组沿湖长廊所环抱,北面山坡上,可见到相传为秦汉时期的文物“铜仙承露盘”;东侧山脚下是琼岛春阴碑,它是老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半月城”亦称般若香台,在东坡依山而建;下面是“般若香台牌楼”,过“陟山桥”折而向北就来到东岸景区。

沿湖建有北京目前历史最悠久的船坞;环湖的垂柳掩映着东岸的著名景点——濠濮间、画舫斋。

濠濮间是一处马蹄形小山围成的水潭,在这座人工建造的皇家园林中现出它独特的野趣。由濠濮间向北就是画舫斋,著名的古树——唐槐就在其中,画舫斋以其宁静、幽雅的园林意境名扬中外。出画舫斋西门就可看到清代“先蚕坛”的大门。从先蚕坛北过桥向西而行就到达北岸景区。

北岸景区从东到西布满景点:东侧有静心斋——人称“乾隆小花园”、大西天景点有西天禅林喇嘛庙建筑群,“华藏界”牌楼、“天王殿”、金丝楠木建成的“大慈真如宝殿” 、九龙壁等建筑;九龙壁西南是“快雪堂”“铁影壁”,再往西您就看到了北海五龙亭、阐(chǎn)福寺、小西天等众多著名景点。

从小西天极乐世界殿出来向南,可以从北海公园西门出园,也可乘游艇回到琼华岛由南门出园。

最新公园象棋视频讲座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在无锡市西郊,以锡山、惠山命名。包括锡山的全部和惠山东麓及连接两山的映山湖。锡惠公园把两山合成一园,内容丰富多彩,展现了南朝以来各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古迹,流传着许多生动的人文传说。

惠山古称华山、历山、西照山,相传西域僧人惠照曾居此处,故唐以后称惠山。山有九峰,婉蜒如龙,又称九龙山。山峰高近330 米。有天下第二泉、龙眼泉等十余处泉眼,故俗称惠泉山。

锡山是惠山东峰脉断突起处,山高仅75米,相传周秦时盛产锡矿,故名。又传秦大军曾在此埋锅烧饭时挖出巨石,上有二句偈语:"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平"。汉时锡竭,因此此县名为无锡,谚称"无锡锡山山无锡"。锡山是九龙山龙头上的一颗明珠。锡山顶上的龙光塔,又是无锡城市的风景标志之一。

从锡惠公园的古华山门入园,可直达惠山寺、寄畅园、天下第二泉等地。此处是全园的精华。惠山寺是江南名刹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清乾隆皇帝南巡,几次游惠山,亲书"惠山寺"匾额,香火旺盛。主要游览点有唐宋经幢、金刚殿、雪花桥、日月池和御碑亭等。入古华门东折即为"寄畅园"。该园在元朝时为二僧房,名"南隐"、"讴寓"。明正德年间,当时兵部尚书秦金罢官后,回乡将此处开辟为园,名"风谷行窝",后又更名为"寄畅园"。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内叠石引水,步步得景,处处有画,寄畅园更趋完美。

寄畅园的东部是一个南北狭长的水池,名锦汇漪。池畔有绕池回廊。回廊粉墙上镶嵌着漏窗。廊中段的六角亭中,安放着石桌、石凳,相传是乾隆皇帝与寺僧下棋的地方。廊的尽头有一九脊飞檐的方亭,名"知鱼槛",游人可在此倚栏观鱼。池北林木幽深处,八音涧承二泉活水,泉音叮咚。园的西部则以假山树木为主。太湖石垒成的"九狮台",可以凭想像去寻找腾跃、静卧,姿态各异的狮子。寄畅园与惠山九峰、锡山龙光塔连成一片,成为园林建筑中借景手法的成功范例。清康熙、乾隆皇帝游此园后,即命人在北京颐和园中仿此建一国林,取名"谐趣园"。

天下第二泉即惠山泉,又称陆子泉。此泉开凿于唐大历元年至十二年(766~777年)。水质甘香重滑。我国古代著名的茶道专家,唐朝人陆羽在他的《茶经》中,称天下水品二十等,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泉。宋徽宗时,此水成为贡品。唐宋以后,一些著名的诗人常来此游历,留下了许多盛赞此泉的诗句,从此,天下第二泉闻名大下,此泉共分上、中、下三他。泉上有"天下第二泉"石刻。是清代吏部员外郎王澍所书。上池八角形,水质最好,斟过杯口数毫米而茶水不溢。水色透明,甘洌可口。中池方形,筑有泉亭。下池长方形,凿于宋代。此有二泉亭、漪澜堂、景徽堂及明代的观音石,螭首等。坐在景徽堂的茶座中,品尝用二泉水泡的香茗,欣赏二泉附近景色,石刻螭首中,泉水从螭口中潺潺流出,叮咚有声。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华彦钧),曾在此作《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曲调悠扬,如泣如诉,更使二泉美名远播天下。

从二泉亭北上,还有清代竹炉山房、秋雨堂、云起楼等。秋雨堂结构精巧,陈设古雅,电影《家》曾取景于此。听松亭也在二泉附近。亭内一方古铜色巨石,平坦光滑,可横卧一人,称"石床"。一端镌有"听松"二字,是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所书。唐诗人皮日休曾常来此听松涛之声,留下"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的名句。

杜鹃园是锡惠公园的园中园。构筑精巧,布局得体,幽径桥边,轩榭堂前,遍植天下名鹃。每逢花期,姹紫嫣红的杜鹃,竟相开放,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最新公园象棋视频讲座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七星公园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小东江流贯其间,占地面积100余公顷,因七星山的七个山峰,如同天上的北斗七星坠地而得名。公园内有“北斗七星”、“驼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胜景,占领山、江、洞、石之美。著名景点有七星岩、龙隐洞、月牙岩、曾公岩、骆驼山、龙隐岩和花桥、月牙楼、儿童乐园、动物园、三将军及四行孤军墓、清真寺、盆景艺苑、桂海碑林等。为桂林最大,游客最盛,历史性最长的一个综合性公园。

七星山在漓江东岸,距市核心1000米,由普陀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4峰与月牙山玉衡、开阳、瑶光3峰组成,海拔顺次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7个山尖简直摆在一个程度上。普陀月牙,一东一西,彼此连属,散布如太空北斗七星,山名以此而来。山体面积51.5公顷,以岩多洞奇著称。七星岩而外,有元风、玄武、白鹤洞跟四仙岩、曾公岩等多少十个岩洞。普陀山的石林,突兀峥嵘。驼峰下的盆景苑,集桂林石木之胜,苍劲挺立,气宇不凡。更为可贵的,有隋唐以来石刻500余件。

天柱石在七星公园西,花桥东。石挺拨耸立如柱,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亦名“芙蓉石”。石高约10米,上刻“毛泽东思维万岁”7个大字。北临灵剑江,江中矶石上筑有小亭。东南茂树葱郁,浓荫蜂拥。石颠有小叶榕,亭亭如盖。天柱北面刻有崇宁五年(1106)和光绪十一年(1885)的洪水标志,是研讨古代水文的主要材料。晚清有名临桂词人况周颐曾住天柱峰下,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常盖在词笺上。

花桥在七星公园正门灵剑江与小东江会合处,桥畔繁花似锦,小桥掩映于“满溪流水半溪花”之间,故名花桥。

七星岩位于七星公园普陀山腹,岩洞长约1100米,宽处50米,最高处20米。七星岩又称栖霞洞、碧虚岩等,七星岩之名起于宋代。该岩本为地下河床,后因地壳变动,地下河回升,露出地面成为岩洞,其后雨水长期沿岩石缝隙渗透,溶解石灰岩,并一直在洞内结晶,从而形成很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造成蔚为异景的天然风景。七星岩现在是桂林最著名的旅行胜地之一。

普陀山位于七星公园内,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峰组成。因唐时山前建寺供奉普渡众生的观音,故名普陀山。山西南麓有元风洞,数九寒天,外冒暖气;盛夏酷暑,凉风习习。山上芳草如茵,翠柏浓烈,古木参天。从山门拾级而上,蝉噪鸟鸣,林静山幽。山腰有普陀精舍,飞檐门拱,琉璃朱饰,素负盛名。往左过碧虚岩、真武阁、四仙洞,即到斐声中外的七星岩,往右持续登山,则有为抗日就义的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普陀山有历代石刻100余件,著名的有唐颜真卿亲笔榜书“逍遥楼”、宋李彦弼《湘南楼记》以及“龟蛇合一”浮雕等。

普陀山门在普陀南麓,建于1972年。登上普陀山的第一道大门,是仿亭式的建造,由一堵通花矮墙分隔着山体与平川,旁边开一个圆形拱门,上面是硬脊翘檐坡顶,绿色琉璃瓦,高4.5米,长6.7米,深4.6米,面积26.8平方米。门上吊挂着“普陀山”的匾额,“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分挂两侧,全部山门掩映于古树浓荫之中,显得更加幽静、安静。

摘星亭位于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玑峰顶,单檐、8柱8角,混凝土构造,长宽各5.2米,高6.5米,面积27.04平方米,建于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独一的高亭,破于亭上,能够旷观。东可眺尧山、天圣、屏风、猫儿山;北可望虞山、叠彩、仗波、白叟诸山及明澈的漓江;西可赏象鼻、南溪诸胜,故曾有“旷观亭”之名。

护碑亭在普陀山南麓山门东侧。1974年兴修,以维护同刻在阴阳两面的唐颜真卿书“逍遥楼”和宋李彦弼的《湘南楼记》名贵石刻,故名护碑亭。因“逍遥楼”出自卑家手笔,碑亭又被称作“逍遥亭”。亭高4.5米,长6.7米,深4.6米,面积30.6平方米,为钢筋水泥结构的4柱、单檐、绿瓦仿古修建,俭朴、典雅,不与名碑争胜,兼有护碑、会景的作用。步入碑亭,观赏书法艺术,阅读方志资料,兼得园林胜景之趣,切实是赏心的乐事。亭内本来还有明包裕《重修广西城碑记》,现已他移。

文昌亭在普陀山半山腰,“超杜净境”右侧,名取文运鼎盛之意,因处浓荫耸翠之间,又名“拥翠亭”,为重檐、尖顶8角亭。原建于明,有楼,毁于抗日战斗时代,1965年在原址新建。高8米,长宽各5.7米,面积32.4平方米。亭北邻小蓬莱,东为普陀精舍,西、南有矮墙栏杆,是凭眺佳处。

元风洞古称玄风洞,俗称劳动量荽岩。在普陀山西麓,洞口西向,高3~24米,宽2~15米,深250米,面积1945平方米。元风洞与普陀山其它洞占相通,构成空气对流,洞口有一股强劲气流,洞内空气清爽。因为日照,山体热量的聚散,岩穴的气温长年坚持在20℃左右。洞外温度,夏日最高达39℃,冬天最低-5℃。洞内外温度相差15℃左右。洞内题刻的“温凉别况”以及田汝成的《纪行》中“冬时温如火,盖阳伏之征也”的记录,正确地概括了元风洞冬暖夏凉的特色及其起因。宋诗人赵少隐曾在洞口建“来风亭”,明吕调阳曾筑“七星庵”,清改为“大贤庵”,现已无存。

最新公园象棋视频讲座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桂林七星公园位于桂林市漓江东岸,整个公园面积137.4公顷,因有七星山而得名,是桂林最大的以岩洞为中心的综合性公园。七星山七峰并峙,宛如北斗七星座;北四峰象斗魁,称普陀山,南三峰象斗柄,称月牙山,山多溶洞,著名的七星岩就在普陀山腹,岩洞雄奇深邃,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蔚为状观。小东江经花桥顺月牙山蜿蜒南流,水中青峰桥影相映成趣。七星公园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于一体。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代,七星岩就成为浏览胜地。历史上形成了“北斗七星”、“栖霞真境”、“月牙虹影”、“驼峰赤霞 ”、“龙隐奇迹”等名胜。公园内摩崖碑碣有500多件,为山水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光彩。

花桥坐落在七星公园西面,横跨小东江与灵剑溪会流处。原名嘉熙桥、天柱桥,为石砌5孔,始建于宋。明代作过两次大修,因时值春夏,该处属郊外,山花烂漫, 故更名花桥。

1949年前,石桥部分桥墩下沉,桥栏崩塌。1965年整修后,桥全长134.66米,由水、旱两段组成。水桥宽6.9米,4大拱,拱圈倒映水面,状如满月,有“花桥虹影”美誉。旱桥宽5.3米,7小拱,水桥上建有风雨长廊。

于花桥观景,山光水色,幽雅绮丽,让人心旷神怡。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观月,有月看水中映月,无月看桥孔影月。四孔临水,圆月可数,正是:花桥常有月,慧眼数团圆。

七星岩古时称栖霞洞,在七星公园内普陀山腹,眼洞内原来是一段地下河,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由地下河形成的岩洞一般有两种地形;一是“岩洞的侵蚀地形”,如洞内的“银河鹊桥”景点,就是一个巨大的厅堂,宛如天空;二是“岩洞的堆积地形”,由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次生沉积物组成,具有各种形态,千奇百怪。今依民间习惯称呼,又据岩内明代桂林画家张文熙所题“第一洞天”之义,定名为“七星洞天” 。

七星公园内骆驼山即驼峰,在普陀山南麓,是地壳运动融蚀后的一块残石,原名酒壶山,因其形状像老式酒壶,山南刻有“壶山”二字。

骆驼山末有一江南名士隐居于此,以栽花种桃,著书立说为生,死后,葬于壶山南麓。旧时,朝阳映于壶山桃林,桃花红遍,故有“壶山赤霞”之誉。壶山酷似伏地骆驼,今游人见之,直呼为骆驼,足见形象逼真故可称“骆驼赤霞”。

山南侧是盆景苑,近20__盆的各类盆景俱属珍品,各具神韵,意趣天成。景区内建有鱼池、叠石、平桥、曲廊、水榭、亭台,曲折清幽,如入仙境。

七星公园内桂海碑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桂林市区七星公园月牙山瑶光峰南麓,由 龙隐洞、龙隐岩两处石刻组成。此处“壁无完石”,碑刻如林。共有石刻220余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形式有诗词、曲赋、铭文、对联、图像等。书体楷、草、隶、篆俱全。年代最早的,是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张浚、刘崇龟的《杜鹃花唱和诗》。宋碑有130多方,著名的《元佑党藉》碑,反映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是国内现存唯一完整的一块,史料价值很高。《平蛮三将题名》碑,记录了宋朝狄青、余靖平定侬智高反抗朝廷的史实。梅挚的《龙图梅公瘴说》,尖锐指出当世 “ 民怨神怒 ”之源,在仕宦群中普遍存在的“五瘴”,而“仕者或不自知,乃归咎于土瘴,不亦谬乎”!郭沫若读后,赞为“梅公瘴说警人心”。石曼卿(延年)《饯叶道卿题》28字,笔法坚劲,是传世稀品。米芾、程节《赠、答诗》,朱唏颜、章岘、方信孺以及明人周进隆、清人谢启昆的题诗,都有较高艺术水平。清康熙四年(1665)所刻阳线观音像,线条精细,面容丰满,髻堆上有三个小头像,额间有一只小眼睛,嘴唇上还有两撇胡须,形象十分奇特。清人所书“佛”字,糅书、画为一体,匠心独具,颇有欣赏价值。龙隐岩左侧现已增建碑阁,展出历代文化名人歌咏桂林山水的诗词曲赋以及题榜、铭记的碑刻和拓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