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地理中招命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中考地理命题培训心得体会(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13:58:12 页码:13
地理中招命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中考地理命题培训心得体会(九篇)
2023-01-01 13:58:12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地理中招命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一

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感觉“三五五”教学模式实际应用起来也存在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1、在我们要求学生展示学案问题和达标训练答案时,要么要求某个小组的代表展示,要么让学生抢答,其他同学到底做的怎么样呢?而且一些同学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时也不积极参与或者根本不参与,或者以讨论问题为名说说笑笑,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就没有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那么我们教师又该怎么做呢?怎样让每一个同学积极参与、真正的融会贯通,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的思考,踊跃的回答问题是我们今后要不断思考和改进的。

2、对于学习上不积极、思想上有问题的同学,我们应多找其谈心指导,但是由于晚自习第三、四节教师也必须在教室看自习。所以老师们根本没时间找学生。

改革之初总是艰难曲折的,新的教改模式要想真正很好的推行落实并且效果显著,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去积极的倡导和实践。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与之有关的地理知识,才能驾御整个课堂,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每节课的内容,吃准,吃透,吃深教材,并且还应该掌握与之有关的,相关联的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知识,将其适度且充分的链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我反复反思,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应该努力做到:

教师应重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在充分理解新教材的特点,领会新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材教法寓于一体,教师和学生珠联璧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出目标、展示问题、独立探究、组织讨论、练习检测、矫正反馈、总结目标”这种教学结构模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都能得到知识能力方法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教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利导。

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为了实际应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应充分重视课堂练习对地理知识的检验作用,并重视对练习的指导,以提高训练质量。

1.精编精选练习。练习要符合新大纲能力要求,应涵盖每章节的基础知识,既有巩固知识,加强记忆的基础题,也有培养能力的难易适中的提高题,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导向性。

2.突出变式训练,学生中普遍存在“知识迁移能力差,知识运用不灵活”的现象。因此,地理知识要尽可能围绕问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提问,并通过变换条件,甚至变换题型或设计新题型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知识整和能力,改变思维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才可能顺利进行。搭配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会使教学产生不同的效果。

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扬长补短,要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应该努力做到: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给我很大的触动。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领悟大纲是教学的基础,把握教材是教学的关键,巧用媒体是教学的手段,发展能力是教学的目标。

2022地理中招命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二

20__年9月11号至10月7号,我们11级生态学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性的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此次实习一改原来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方式,把个部门地理实习的性质由一般认识性实习,变为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实习。在实习中师生克服多变的天气条件,认真开展各项实习工作。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一般方法,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深化了认识,提升了综合能力。此次实习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学生反映良好。

这次实习旨在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教师介绍实习线路(点)区域背景、野外观察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分组调查,收集数据,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成果总结交流。

结合实习区实际在实习之前老师就预设了各种专题性课题,学生可进行选择,并要求作为最终成果提交。这样既增加了实习的目的性,也调动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同时,也突出了实习的研究性。我觉得很值得推广。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实习内容总结以及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实习内容的工作,充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习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习期间非常辛苦,因此,保障大家的后勤生活,让大家在实习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老师和班委们,无论是饮食方面还是住宿方面,都尽量在经费范围内做到最好,为整个实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方面我觉得做得很好。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实习时间短,要跑的点又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在车上度过,长途的跋涉让我们都很累,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心里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希望学院考虑实习时间和在外作息时间的安排的变更。

在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实习期间无一意外事件发生,师生都平安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对于即将毕业我我们来说,这次实习无疑又给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回忆。

自然地理实习心得2

一、 实习目的与内容。

1.1 实习目的:

1)五甲塘湿地公园是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城市之肾”,对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都起着重要作用。云南省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最大一块湿地,也是昆明市第一个湿地公园。五甲塘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生态景点,更是滇池流域的一项截污工程,具备滇池景观科技示范的作用。采用具有修复性的人工或自然湿地来进行根治,这不仅将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还可以成为市民休闲、生态旅游的佳地。

2)洋浦校区环境中各种自然条件的测量对于生态学研究十分重要,其中涉及到多种仪器的使用及测量方法,在该次实习中要在学校选取不同的地点对其经纬度、海拔、光照度、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和记录。

3西山森林公园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茂密,生物种类丰富,是昆明市的一个天然氧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典型群落,有极大的生态学研究价值。开展对昆明西山森林公园的植物生态特征,如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的调查,通过采集土壤,了解西山土壤状况。

1.2 主要内容

1)五甲塘湿地的实习为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巧和创新能力,我们来到昆明五甲塘生态湿地公园进行野外实习,让同学们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入现实社会去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初步观察五甲塘湿地公园的植被形态特征,了解湿地都有些什么物种,了解湿地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昆明五甲塘生态湿地公园建成的情况,湿地公园规划总占地1392亩,将有效调节当地径流、净化水质和空气。五甲塘湿地公园位于官渡镇六甲乡和小板桥境内,南至宝象河,北到五甲河,西接滇池,主要由水面、滩涂、沼泽组成,占地约1300亩,该工程项目投资为5.3亿,分两期进行。五甲塘湿地公园是云南省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最大一块湿地,也是昆明市第一个湿地公园。五甲塘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生态景点,更是滇池流域的一项截污工程,具备滇池景观科技示范的作用。

2)洋浦校区的实习是利用仪器测量所处的地理位置、温度、风速以及光照强度等各种自然条件的数据。在该次实习中要在学校选取不同的地点对其经纬度、海拔、光照度、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和记录。目的是对不同地点的生态因子观测,比较。

3)西山森林公园是森林生态系统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山均为繁茂的原始次生林,随高度变化森林垂直带谱十分明显。山体下部有以栎类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少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山体上部是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在海拔2150米以上的石灰岩地带,分布有冲天柏林和多种落叶阔叶林。西山植物多而集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和其他植物,药用植物也多达九十余种。还生长了一些珍稀树种,如台桧、鹅耳枥、化香树、八角枫、滇紫荆、云南樟、长柄桢楠等四季常青的树木。

二、 实习地自然地理及生态系统概况

2.1 地理位置

1)五甲塘湿地公园位于官渡镇六甲乡和小板桥境内,南至宝象河,北到五甲河,西接滇池。

2)洋浦校区昆明学院位于昆明市区东部、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洋浦车场旁边,云大知城东边,汽配城北部。

3)西山森林公园昆明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昆明西郊有“高原明珠” 之称的滇池湖畔,距市区15公里,北起碧鸡关,南达灰湾,由北向南逶迤升高,最高峰海2507.5米,最高的罗汉山高出滇池水面约620多米。西山公园东濒滇池,西迤长坡,占地约889公顷。

2.2 自然地理状况

1)五甲塘湿地五甲塘湿地公园是处于亚热带,是人工改变的一个为了恢复滇池的人工湿地,公园由水面、滩涂、沼泽组成。

2)洋浦校区校园占地2100余亩,地势开阔、环境优美,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物种齐全,,多种多样,气候温和、绿化率高,校园内有人工湖,因依山而建,所以校园海拔高低变化还是有差距。

3)西山森林公园西山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太平山、罗汉山等山峰组成,西山临滇池西岸,隔滇池与金马山遥遥相对。北起碧鸡关,南至海口,绵延35公里.最高峰罗汉峰,海拔2 511米,罗汉山高出滇池水面约620多米。西山公园东濒滇池,西迤长坡,占地约889公顷。

2.3 生态系统状况

1)五甲塘湿地五甲塘湿地公园拥有茂盛的水生陆生植被:岸边垂柳依依,成片的美人蕉、蔷薇、翠竹、薰衣草点缀其中,水面上芦苇丛生,睡莲、菖蒲、浮萍、茭草连成一片,长长的亲水栈道在塘边环绕,静静的林间小道蜿蜒其中,幽幽的荷香伴着阵阵水波的清爽,让人心旷神怡。

自然地理实习心得3

作为一名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终于在学习了两年的理论知识后迎来了早有所耳闻的野外实习。充斥在我耳边的野外实习是老师口中这会是我们大学最难忘的时光,是学姐学长口中的痛并快乐着,是其他专业的惊叹与羡慕。而浮现在我脑海中的野外实习是柴米油盐酱醋,是植物,动物,是一次充满未知的跟团旅行。而在真正的出发前与我相伴的只是在等待中憧憬,在憧憬中害怕。

当然除了思想上的准备,每一次的行动也必然伴随着前期的准备工作。而我们也会在实验室为我们一周的野外实习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比如捕捉昆虫的工具,裁剪植物的工具以及收集昆虫的工具。于是剪纸,折纸类似于这样的手工似乎也成了我们的必修课。而以十个人作为一组的我们开始了这样的第一次合作,怎样的分工?达成一致的观点,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价值等问题在今天有了第一次的摩擦。而这些问题将会是我们接下来一周都要去考量面对的问题。

20__.6.17早上,我们出发了。天空不似昨日的晴空万里,而是下着牛毛细雨。就像我们也并不都是喜笑颜开,也有眉头紧蹙或面无表情的。比如我,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我早已领会到山上的日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精彩。于我而言,这次出行最大的不同应该是我们是以一个集体的方式。以前出行的我只会检查自己的物品是否都在?而此次同坐在一辆车上的我们每一次的停靠休息,每一次的再次出发我都习惯看看身边的他们还在吗?老师也会反复确认人是否都到齐了。也许这就是个体和集体的区别。车子行驶在弯弯延延的路上,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驶过一座又一座的桥,路过一个又一个的村庄小镇。正如同我的思绪连绵起伏又跳跃不断。在憧憬中入梦,又在梦中醒来。在安静中开始谈话,又在谈话中开始安静。不知道是期待让时间变得更长,还是时间本来就很长让期待变得更多。终止这一切的便是我们真正的到达。真正的到达便意味着开始。而所有在憧憬中的未知也会一一揭晓。

似乎我们都很满意这样的住宿,清幽的环境,伴随着鸟叫虫鸣以及雨打在树叶上唰唰的声音。果然大自然才是最优秀的艺术家,除了绘山绘水还会创造天籁之音。我不由得感叹,与其说这是来野外实习倒更不如说是来一次身于心的净化。坐在阳台上,看着仙雾缭绕的山有种身处仙境的感觉。即使是这样静静的坐着,我也感觉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

20__.6.18早上,来到山上的第二天,真正的野外实习开始的第一天!

下着稀稀疏疏的雨,我正暗自窃喜,想来下着这样大的雨我们应该是不用出去的,可是我错了。草草的吃完早餐,顺带打包午餐,午餐是两个馒头,两个鸡蛋一包榨菜。八点半老师发出了召集令,我是二组的成员今天将跟着真菌组老师出发,老师确认好我们带的东西,并递给了我们一个袋子。袋子里面装着的是旧费书,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包装真菌用的。并交给了我们四角包装法以及我们再采集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事情。这是我们第一次面对着任务的分配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个问题将会是我们今天采集工作是否顺利的关键。好在每个人都有四通八达的本领,蒋正桂同学作为我们组唯一的男生承担负重工作好像成了义不容辞。个性的她在拍照,默默无闻的她写标签,充满好奇活泼的她们在发现真菌,好学仔细的她作实时记录,而粗枝大叶的我选择包装真菌。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职位,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工作。跟着老师穿梭在这偌大的林子,寻觅那些隐藏在这林子中的精灵。每一次的发现都是一次意外的惊喜,老师脱口而出信手拈来的学识让我敬仰。除了你我敬仰的学识我更佩服于老师同我们前行的决心与毅力。这样鲜有人走且刚下过雨的山路有多滑可想而知,年轻的我们尚且举步维艰,但年迈的书记并没有感到为难,体态庞大受过伤的老师也没有拒绝。下山上山不知走过了多少路但知道我们走过了八个时辰;俯身起身,不知有多次重复但是少去的标签手中的记录本手机的相册以及带中的真菌都在高速着我们在一切是值得的。莫听穿林打叶声,只爱先生授课语。

除了跟着老师在真菌世界里遨游,更有幸领略了大好河山。冲击着岩石的瀑布,遮天蔽日的树林,行走在这样的林子中,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终于懂得红军长征背后的意义,走过的永远不会只是路,还有成长,超越自我。;支撑着你前进的永远也不只是双脚,还有那向前必胜的信念,还有那探索未知世界一颗好奇的心。在吃着馒头榨菜的那一刻,我懂得了真的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因为,馒头,榨菜是我们一时的充饥食物,却是多少农民工父母,多少军人,多少一线工作者生活中的常客。我不敢去想,只想静静的咀嚼口中的食物,哪怕只有这一刻的共鸣我也将永远珍惜。

八个小时,让每一个人都很疲惫。等待我们的并不是结束,还有晚上的汇报,标本的整理。合理的分工,让我们每一个人又重启马达开始工作。在汇报工作中,我们洋洋得意地展示着我们的收获,以为这样可以结束一天时,任老师却站出来为我们刚才的'表演表示了些许的失望,没有主题,不负责任成了我们这一天的结束语!不是今天不够好是明天我们可以更好。

20__.6.__。今天我们是植物组。同昨天一样的工作,我们选择了重新分工。拍照记录采集贴标签。我们默默地承担着自己可以担任的工作。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少了谁工作都会卡壳。我始终认为任博像一本百科全书。他带着我们识别各种植物,呼唤他的名字成了一种安全感,喜欢听他讲植物与植物的故事和他那优秀的幽默感。

如果说一天的收获用什么来体现?那应该就是汇报和标本吧。我们有序的进行了分工,做标本的做标本,做汇报的做汇报。在紧张的氛围中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汇报中我们却并没有得到好评。王老师说我们不够专业,任老师说我们砸我们的饭碗,书记说我们缺乏专业自信。这又是我们今天的结束语。

20__.6.20。今天我们是动物组。捕捉昆虫好像更有趣,拿着网子到处捕捉蝴蝶,像极了小时候天真的模样。新的路,新的老师,新的世界。在昆虫的世界中有太多的秘密。捕捉的过程是打开我们心灵的大门。捕捉到的昆虫是一把钥匙,老师拿它打开动物世界的大门。小小的昆虫世界蕴含着不知多少哲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考虑问题的哲理,破茧成蝶是信念的哲理,螳臂当车是警示自己的哲理。

而我是今天晚上的汇报人,汇报展示我觉得很满意,但是在本次汇报中,我知道我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我忘记了我们是一个集体,我忽略了这是我们实习最后一次汇报。这次汇报不仅仅是昆虫的汇报也应该是整个实习的汇报,太有必要加入我们每一个成员对本次实习的感受。太应该让每一个组员都录下一句对老师说的话。太有必要留下一段我们的视频记录我们最后的时光呈现给老师们同学们以及我们自己。生活没有彩排,我还是留下了遗憾。我知道没有机会再会有这样的时光,如果有弥补的机会那应该就是一遍又一遍的回忆着与我们共处的时光。

20__.6.21。今天我们走了!有太多的情绪浮现在脑海。有太多的情节想再来一遍。随着时间的推移见过的真菌可能再见到我不会认识,采集过的植物下次也许依然陌生,收集到的昆虫也许只是永远尘封在标本盒。但是,真菌的包装方式,收集方式,昆虫的保存方式,植物的采集识别过程发生的有趣故事将会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中。十个人的小组也许将变成十个个体,共同做过的事也都将过去,但是1+1大于2应该是我们写过最美的等式。和你们一起我学会了责任,相互信任。这次野外实习我们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共享这是新时代的特征,我们践行着新时代的路。行过的路,说过的话,也许会被时间的洪流冲刷一空,但是留在我心底的信仰之路,栽在我心底的感恩之树,开在我心底的快乐之花将永生。

野外实习是一次像一滴水滴入一条河寻找海洋的旅行。以一滴水存在的我乐此不彼。

收获的喜悦成长的快乐带来的幸福远比身心的疲惫带来的痛大的多。想来唯一的遗憾应该就是没喝下的酒和欠下的谢谢。

自然地理实习心得4

8月16号傍晚,我们整班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前往松滋刘家场的客车。车子一路颠簸着跨过长江大桥,驶入松滋境内,望着窗外的山景,大家在车内唱起山歌、玩起了扑克牌,好不畅快。

大约晚上九点钟我们抵达刘家场目的地——刘家场饭店,进入饭店,住宿环境让我们有点失望,但总体还算凑活,听学姐讲这里的伙食有点让人失望,见识之后觉得一般。

虽然不如在学校,但我觉得野外地质实习本来就是锻炼我们,不仅是知识上的,也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学会吃苦耐劳、学会合作等等。同时也让我们体会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有不怕苦的精神。

8月17号上午我们就去野外了,实习路线从实习基地到水岩屋,老师教我们使用地质罗盘、识别地形图以及观察中寒武统覃家庙群。

地质罗盘是野外地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它可以定出方向和方位角度,确定观察点的位置。另外,它还可以测出各种岩层的产状。

它的基本结构为:磁针,分别指南和北,其中绕铜丝的一端指向南方;水平刻度盘(上圈),从0°开始反时针方向刻划1°计数至360°,在0°和180°分別记为北(n)和南(s),90°和270°为东(e)和西(w)。既南北线与东北线把360°分为四个象限;底盘水准器,水准器泡居中时,底盘是水平的;瞄准器,包括瞄准版、反光镜等,作瞄准之用;测斜仪,包括垂直水准器(长水准器泡),垂直刻度盘、刻度指示器和活动扳手,用以测倾斜角,垂直刻度盘计数是从0°向两侧分别记至90°。在野外,我们测过树的方位及倾角,也测过断层的产状。

地形图是由地形工作者把地球表面错综复杂的形状测量出来,最后用特殊方法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成一张与实地相似的图。所以,地形图是表示自然界地面的形状、高低起伏、倾斜缓急和地物位置等情况的平面图。地形图是野外地质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为地形图可以帮助我们工作前对工作区域的地形、地物、自然地理有初步的认识,帮助我们初步选择工作路线。在工作中我们把矿体、各种岩层和其他地质现象描绘在地形图上制成地质图。因此,地形图的精确性是影响地质图质量的重要原因。地形图主要内容是比例尺和等高线。在野外如果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利用地形图用目测法或者是交会法可以确定自己所在的地点。目测法:在精确度不高时,利用目估在野外观测点与周围地形、地物的距离和方位,进而在地形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固定下来,标在图上;交会法,首先在观察点上利用罗盘使地形图定向。

将罗盘指南北的长边与图的纵坐标相重合,连同罗盘地形图一起转动是罗盘指北针指向正北,使指北针对准刻度的零度,此时地形图的南北向就与实际的南北向一致,图的上方即正北方向且与实际地北方相符,若目标在身后,则人可以转过身来,倒着看地形图;其次,在观察点附近找到三个可以看清楚并在地形图已标出的明显地物(最好是具有特征的三角点、山顶、建筑物等),分别用罗盘进行瞄准,读出指南针所指的度数,然后在图上找出相应点并画出该测线的方向,所作三条测线的方向线,理应交于一点,该点即为观察点的位置。但由于各方面的误差,三条侧线往往并不交于一点,而构成一个小三角形,称为误差三角形。测点位置取误差三角形中点即可。

2022地理中招命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三

本人本学期担任高三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反思这两个多月来的地理教学,本人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

一.认真研讨考纲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新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分析对比考纲的变动情况,研究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分析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因此,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切不可盲目追求进度,要稳扎稳打,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图表的判读、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以及地理学科语言的运用,力求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去辨析和认识与人类生存或环境相关的具体问题。

三.重视图表教学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地理试题的信息往往来源于图表,从地理图表中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是历届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一个重点。但地理图像繁多、庞杂,在教学中教师应对那些最能考查考生思维能力、最能体现地理特色的地图,如:等值线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日照图、经纬网图、(中国和世界)区域图、地质构造图等给予充分的重视,要指导考生进行图文互换、变换角度,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加以描述,从而提高考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表达能力。当然,对地理图表的分析、简图的绘制也应该成为考生经常性的练习。

四.优化练习,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及时收集各地的模拟试卷,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组合练习试卷,并对练习进行及时评讲,规范专业术语,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既能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篇五:高三地理教学反思

通过多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实践,我觉得应从高考能力要求反思教学活动,不断探索改进,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1、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一直沿袭着“死背书,多做题,拼时间,低效率”的老路。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我们应该从单纯复习知识转向“知识+方法=能力”,优化复习活动,教师讲解多启发多联系多分析,学生多思考(分析、比较、概括)、多动手(绘图,列表)、多动口(提问,讨论,交流)、多总结。例如在复习“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的相关内容时,我首先以鲁尔钢铁工业区为例,让学生回忆影响该工业区产生、衰落、再度崛起的主要区位因素,从而了解到工业布局是多种区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作用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会随着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说明影响工业区发展的因素是发展变化的。然后以上海宝钢为例,了解影响其布局的区位因素又是什么,并分析它与鲁尔钢铁工业区的布局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原因,从而说明某种工业部门是什么指向型工业,只是针对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地点而言。同时指导学生分析影响钢铁工业布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的总体趋势又该是怎样的?最后请同学分析比较长江沿线五大钢铁工业基地,并说出它们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2、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高三地理教学复习实践中,我们有时会发觉由于学生对所有基础知识已经学习过,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一定的新意和难度,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就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项和智能强项,也有与此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比如可以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认真的构思和设计,文字材料,图像信息,多媒体等等,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要求。

例如在高中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习中,大气环境是个难点,而其中的有关天气、气候、季风等内容更是难中之难。如果还像讲授新课那样复习,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学生也提不起兴趣。于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做了精心准备,试着编写了这样一个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法来突破难点,案例如下:赤壁之战前夕,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际,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其实诸葛亮只是作了一次准确的天气预报而已。

然后提出下列问题:

(1)赤壁位于我国哪一个省?试分析当地的气候类型。

(2)为什么东亚能成为世界最为典型季风气候区?

(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4)这个时候为什么会出现“欠东风”的现象?

(5)孔明为什么又能够借来东风?

(6)你认为季风除了对军事产生影响以外,还会对哪些方面有影响?

这样通过案例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变成一个个小问题,教师只提供背景资料,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这样不仅复习了天气、气候、季风等知识,并了解形成该气候的地理因素,同时拓展地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输的效果要好的多。

3、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现在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教材内容进行的,学生学习也更多的是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从近几年高考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来看,直接要求完整表述基本概念、原理的采分点几乎没有,需要记忆的观点和方法论知识所占的分值和比例越来越少,往往把更多的分值放在结合材料的分析和应用上。记得有一年高考中就有让学生分析兰州化工厂布局是否合理的题目,当时就有同学只是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对化工厂的布局进行分析,忽视了环境效益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认为这是完全合理的,得出了与标准答案完全不同的结果。

因此我在教学中往往会选择一些有关材料和学生一起讨论、共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复习有关厂址选择的问题。我在给出了大量有关“食盐”及“食盐化工”等背景资料(略)之后,提出:某公司正考虑在某镇附近建一新的食盐及食盐化工厂,给出了某镇的一部分地图以及一些有关的资料。请同学对照地图和资料,讨论:图中“公司提出的地点”和“议会提出的地点”相比,哪一个方案更合理。每一大组分别代表不同的角色:公司法人代表、工厂管理人员、议会代表和社区代表。讨论之后进行大组汇报。同时强调:(1)考虑问题时,必须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实际问题。(2)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比较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利弊得失,从而优选出最佳方案。(3)分析任何问题都应该采取科学的、辩证的、全方位的态度和方法。

在随后进行的大组汇报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扮演公司法人代表的同学,从工厂经营必须取得更大利润的角度,希望工厂建在距原工业区较近的地点;扮演工厂管理人员的学生,从方便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角度,建议工厂建在距交通线较近的地点;扮演议会代表的学生,从保护绿化的角度,呼吁新建工厂不能破坏树木,工厂应建在沼泽地;扮演社区代表的学生,从维护社区环境的角度,要求工厂建在与常年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之后,在自由发言时间,学生们比较了上述意见的利弊得失,一致认为,虽然从他们各自的利益出发,提出的方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综合大家的意见,从整体、全面的角度看问题,还是公司提出的地点比较合适。

4、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从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是否有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感情,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一节教学中,有一位学生提出:“我认为植树造林并不一定能解决荒漠化的问题,因为树木生长中要吸收更多的水分,从而会造成进入湖泊、河流和地下的水分变少,反面会导致荒漠化的加剧。”这个观点与教材相反,我当时作了批驳。在课后反思中我深感这样扼杀了该同学积极思考的兴趣、大胆创新的勇气,其实学生的思路也不是一点也没有道理。于是,在下一堂课中当全班同学的面作了自我批评,并在后来的教学中注意宽容各种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

这就是说作为老师一定要谨慎处理自身的教学行为,既要能积极肯定学生的“别出心裁”,但也要给予及时适当的匡正。

5、对教学反馈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要通过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在信息反馈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获取全方位的体察。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有许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知识的习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因此我注意多与同学个别沟通,了解他们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平时上课也多从他们的能力角度讲解,以求答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022地理中招命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四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高二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以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学方面超前备课,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质量,考虑教法,上好每节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这学期我主要抓高一地理的基础知识部分,规范学生上课纪律及完成作业,纠正学生学习地理沿用初中的方法。高二由于有全县的统考,在赶教学进度的同时,渗透高一两册必修的内容,进而做到温故而知新。复习过程中特别强调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题型训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上还比较陈旧,还尚未完全摆脱旧的教学模式,课堂语言不够生动。对待学生不耐心,工作粗枝大叶。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对待工作要认真细致。

总之我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

2022地理中招命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五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习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习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2022地理中招命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六

不约而至的20xx年,对于每位初三教师来说,是一个充满期待和收获的一年,也是教学任务,教学压力更大的一年,所以,顺利完成各科教学,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实现初三毕业班教学成绩的新突破,将是本学期年段我们全体教师的努力方向。

回顾上学期工作,在教学组长和各位经验丰富前辈的带领下,我们的地理教学可谓是稳扎稳打,反思自己所教的几个班级,学生学习热情较高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1)班与班差别比较大。

(2)班中成绩差别悬殊,两极分化严重。

(3)优秀率不很突出。

(4)个别优生偏科现象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在上一个新台阶,以期待在中考中能取得好的成绩。三个班共有学生220余人。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有的则较差。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本学期我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扎实的完成任务就要在课堂上下工夫。

第一轮复习已进行了一半,在本学期的复习中,我将继续使用“课前测”,把“课前测”作为新课之前的小测验,一般用时5到10分钟,采取选择题加综合题的中考模式,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以便了解每位学生的掌握程度,夯实基础,才能提高成绩。

专题复习中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要做好题做精题,在做题的过程当作做到查漏补缺,此阶段也是提高优生偏科的关键时机,针对其知识弱点,加强训练,鼓励为主,增强信心,补齐短板。

首先,专题复习强调“四个重视”即:重视一轮复习的薄弱环节;重视学科思想方法的训练;重视中考的重点、热点问题;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

其次,专题复习应重视策略

①专题复习应有独立性,既不能搞成考前“双基”复习,也不能以综合训练来代替。 ②专题复习应有新意,切忌考前复习的老调重谈。

③专题复习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形成。

④要处理好专题复习与其它各阶段复习的关系,时间上要合理分配,内容上要前后贯通,以便更好的发挥复习的正效应,提高整体复习质量。

⑤要注意加强学生解题过程规范化训练。

⑥要以每专题的教学目标为核心,认真编写专题复习教案。其中,精选范例是编写专题教案中最费时费神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专题复习容量大,时间短,因此,对例题必须精选。所谓精选,就是所选题目要具有代表性、联系性、灵活性、综合性。

通过引导学生探索解答范例,实现专题复习目标。

最后,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考纲,编写详致、精炼的复习资料,做到精讲精练。

综合训练是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灵活多变的强化训练,为总复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依据中考重点和本学校、本班的教学实际组织训练题。

②要强化训练,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试题的选择要符合中考思路。从题量、题目组成、到考查的知识、技能、方法及能力等各方面都要符合中考要求,尤其符合新课改理念。二是试题不易过难,重点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应考心理,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三是指导答题技巧。四是指导学生解决由于粗心大意导致失分的方法。五是及时激励学习进步、解题方法巧妙的学生,尤其对进步较大的后进生更要大加鼓励。

③要强化薄弱,突破难点,注意批阅,搞好讲评,抓好平衡发展。

④继续抓好弱科生的学习。

⑤重视解题方法与策略的复习与研究。

考前一周,学生可根据在前几轮复习中发现的问题及不足部分,回扣课本,进行再加工,再巩固,教师要注意个别指导、辅导。并发现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纠正、弥补。

由于带初三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一定要多请教,多琢磨,结合上学期工作,我总结了几点本学期需要注意并要克服的问题:

1、克服只顾少数尖子,抛弃大面积。

2、克服抛开教材,大量练习。

3、克服对知识的发生、发展、内在联系揭示不够,一味练习。

4、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复习集中几个难点,讲练耗时过多,不但基础没夯实,而且能力也上不去。

5、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未做先讲或讲而不做,一知半解,题目虽练习,却仍不会做。

6、克服只练不讲。教师不选范例,不指导,忙于选题刻印。

7、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搬用,题目重复。

8、克服高原现象。后期复习“大考”、“小考”不断,次数过多,难度偏大,成绩不理想;形成了心理障碍;或量大题不难,学生忙于应付,被动做题,兴趣下降,思维呆滞。

中考,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沉甸甸的担子压在我们身上,我坚信,天道酬勤,三个月,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为孩子们提供最好的学法指导,最耐心的教育,最优质的练习,最全面的督导,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向学生,向学校,向家长,交上我们最满意的答卷。

2022地理中招命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七

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

本学期主要进行高考一轮复习,高考一轮复习追求基础全面,主要针对所有知识点,夯实基础,牢固识记,真正理解,灵活运用,形成系统条理的知识体系。本阶段复习的依据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按照章节系统复习,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主,构建知识框架。立足课程标准,在复习中抓准知识点,对于课程标准中所列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让学生应该熟练掌握,自觉做到章章有归纳,节节有提炼,课课有总结。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储备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的能力,推理论证的能力。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主要复习区域地理、地理必修ⅰ、地理必修ⅱ、地理必修ⅲ。区域地理包括基础知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它是中学地理学习和考试的基础,是地理学习的起点和归宿。地理必修ⅰ、地理必修ⅱ和地理必修ⅲ是系统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中学地理学习和考试的重点。

教学进度

第一部分 区域地理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 地图

第二章 世界地理

第一节 世界地理概况

第二节 亚洲

第三节 五个重要地区

第四节 六个国家

第三章 中国地理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

第二节 中国人文地理

第三节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四节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

第二部分 必修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结构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

第四节 地球的运动(二)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三节 大气环境——大气的垂直分层、受热过程及运动

第四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

第五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六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变迁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第三部分 必修ⅱ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移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第四部分 必修ⅲ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

2022地理中招命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八

古人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怎么样才能做到“相长”呢?这就要提到教学反思。只有教者在教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发现问题、知道不足,进而弥补不足、解决问题,然后又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教师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就“教学相长”了。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我们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我认为,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地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活动。进行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的系统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1、地理课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们是要仅仅教给学生知识还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我们是要培养应试型人才还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还是“以教材为纲”,唯教材是从,这类教师是在“教”教材;或者还停留在原有的经验阶段,认为地理课应该教给学生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把新课程标准中已经删除的繁、难、偏、旧的知识仍然补充到地理课堂中,极大的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反思一: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地理课本中的案例有些并不符合地方学生的经验基础。因此,教师很有必要根据地方特色、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例如:当上《城市的交通运输》一课时,我用株洲市区的交通图代替课本中的香港交通图来分析城市的交通道路布局原理。教学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方式不同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一样。因为当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进一步有利于问题的形成,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

又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节时,我鼓励学生“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开展“我为节能减排献计献策”的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每个班级产生的垃圾都能分类回收,换来的钱还能用于班级建设;以前每逢生日学生都互送卡片,教师节老师也能收到不少,现在都改成短信问候了;有许多孩子还动员自己的家长提篮子、提布袋去买菜;教室里随手关灯关水已成为了大多数学生的习惯。

2、谁是课堂的主人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是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的又有几何呢?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害怕学生不懂,于是乎讲了一遍讲两遍,于是乎有了满堂灌,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变成了听众,变成了“要我学”。

反思二: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这一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讲到目前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时,应该让学生来谈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感悟出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去思考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中有大量的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1、对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思

首先,目标的设计要明确,细化和具体化,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节,我提出的目标之一是: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目标就包含了对学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其次,要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可人为的降低或拔高。例如在学习《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一节时,教学目标应定位在“通过读地形图知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这一特征”,并不是要学生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其特征。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地貌特征总结、板书出来,并要求学生掌握,这就是人为的拔高了教学目标,增加了教学难度。

2、对地理教学设计思路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经常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与自己的预期设计有比较大的差异,课后分析,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过于理想化,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针对学生的认识现状和接受能力以及当时的教学情景,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提高课堂效益。总之,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学”而非设计成教师怎样去教。

比如学生对理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有一定的难度,对“夏季陆地受热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冬季相反”这一句话也只能识记不能理解。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两个生活情景让学生去体会。“夏天的中午赤脚走在河边的沙滩上,你的脚有什么感受?当你走到河水中又有什么感受呢?”“寒冷的冬天赤脚踩在水里与赤脚踩在地上哪个更冷呢?”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就能从生活经验中理解课文的内容了。

3、对问题设计的反思

课堂思维训练也是学生通过自学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练习什么?怎样练习?关键是教师能否设计出导向正确、难度适宜的训练题。例如:在“气温的日变化”教学中,本人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气温日变化图”,这样设问:

①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出现在何时?

②什么时候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

③气温最高值为什么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时和地面辐射最强时?

从这三个问题中让学生分析思考,引导认识地面储存热量对地面温度的影响,以及大气吸热的特点,这样学生就能真正理解一日之中的最高气温为何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时,且还要落后于地面温度最高时而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这样环环紧扣,逐层深入的设计把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温度、大气辐射、大气温度四者的关系及热量的盈亏讲得十分透彻,学生极易掌握。实践证明:导向正确、设计合理的训练题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自觉讨论,各抒己见,能够深化对地理问题的认识,给思维最丰富的启迪。

同时,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问题一要有价值。提问时要主意,问题设置要有目的,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必须心中有数;二是问题的本身要有启发性。不要提一些不要求学生以任何方式去处理(指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问题,或者说不加思维就能回答的问题,而是问那些要求学生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有效思维性的问题,它能敦促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我在课堂上提出“长江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我国自然环境会有哪些变化”。这些问题提得有价值,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二要有梯度。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其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如提问“为什么说西亚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学生受各方面能力的限制一时作答困难,我提的问题是:

⑴西亚位于哪两洋五海三洲之地?

⑵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哪两海联系了哪两大洋?

⑶土耳其海峡连接了哪两海?

这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铺路搭桥,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不仅非常容易的解决问题,而且使学生思维向知识纵深发展。

4、对练习设计的反思

地理是实践性和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除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之外,目前反馈最主要来源于练习,练习也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通过练习,不仅可以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反思教师给学生的地理作业是否是科学的,多样的、开放的,是否对学生终身能力发展有帮助。因此作业反馈要注重对学生地理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和培养,正如古语所说“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

例如在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节时,学生特别是城市的学生对农业没有什么概念,对因地制宜也是一知半解。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有一个公司要在株洲投资一些农业项目,拟开发的项目有:黑山羊养殖基地、优质水稻基地、鲜花栽培基地。现有醴陵泗汾镇、天元区马家河乡、荷塘区明照乡欲引进上述项目,请查阅资料,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分析,该公司的项目应该如何布局?这道题结合株洲地区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分析株洲各地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传统产业的优势的基础上来确定农业产业的布局。由于与生活联系较紧密,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

有教育家说过“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撼的艺术”。一堂课下来,我们总能发现不足,找到改进的地方,但是每一堂课也许都有它的精彩之处,这就是课堂的“亮点”。好的方法,好的问题,好的习题,精彩的教学片段等等,这些都是教师的财富,我们应该把它们收集起来,“积腋成裘”。久而久之,我们将收获到一个沉甸甸的硕果。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将十分有利。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勇于剖析自己的人,做一个精益求精的人。

2022地理中招命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九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要变教师为教练,变讲师为导师。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益于终身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笔者在地理教学中特别关注这一问题,处处留意少讲精讲,时时注意留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本文就是笔者“转变角色,关注学生知识生成过程”观念实践的一节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②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③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②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③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从而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④互动探究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⑤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②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③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标: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运用

资料

说明

说出

分析

普通和特殊的原因

迁移应用找寻其他星体上的生命物质条件分析

知道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用资料说明上,要求学生先熟练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然后迁移应用到在其他星体上寻找生命物质。

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难点: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应用“互动探究—问题引领”的探究性学习课型。

(2)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归纳。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学会应用资料、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通过合作和交流,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力求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具体如下:

(1)本讲内容比较抽象,空间范围大,需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宇宙中天体及天体系统主要说明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这需要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和发挥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本讲基础性知识多,要善于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复习时要充分运用太阳模式图,认识太阳系中的主要成员,通过八大行星的数据比较分析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进而综合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3)利用比较法理解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太阳辐射是正常的长时期的太阳状况,而太阳活动是短时间的激烈显示。两者的相同之处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不同之处是强弱的差异。

课时安排:1课时

(1)设计、制作教师上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2)编写好提供给学生的学案资料。

(3)由学生自由组合,确定课堂讨论的学生分组。

环节一:自学质疑

本环节要求学生先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并在小组讨论和完成学案的基础上,找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具体环节分为五个步骤(见学案的自主探究一至自主探究五)。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讨论、反思:

◆自主探究一:你知道天体、天体系统的含义吗?飞行的民航飞机是天体吗?为什么?地球和火星可以构成天体系统吗?为什么?

阅读教材p2-4,说出天体含义及其类型,天体系统含义及其级别。

(1)天体类型: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人造天体有: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③ 和④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2)填写下表,完成对天体系统级别的判断:

总星系(宇宙)

(3)如何确定某一物体是否是天体?如何辨析两颗星体能否构成天体系统?

◆自主探究二:你知道太阳系的家族成员有哪些吗?

阅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组成成员主要有哪几类?

、 、 、 等。太阳是 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 %。

◆自主探究三:如何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完成:

(1)八大行星的运动方向有何共同特征? 。

(2)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有何共同特征? 。

◆自主探究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对地球的影响。

(1)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学生分析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

点拨:影响地面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气候、地形等。一般地说,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天气晴好,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主要类型

名称

概念

特点

周期与影响

◆自主探究五:地球为什么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1)外部条件:

①地球在与其它行星绕日公转时,轨道近似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 上,绕日公转方向都是 ,使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一种比较 的宇宙环境中。

②讨论:如果太阳光照时强时弱,变化明显,对地球上生命有何影响?

小结:自生命诞生以来,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相对 ,使地球上的生物 。

(2)自身条件:

讨论: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那些?这些条件分别是什么因素形成的?

、 、 等。

环节二:交流展示

1.天体的辨析方法

2.天体系统的辨析方法

3.区别“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太阳活动的影响”的方法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差异性

5.探究后,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

环节三:互动探究

1.恒星有20xx多亿颗,为什么课文介绍太阳,而不是牛郎星、织女星、比邻星等?

2.20xx年 11月13日,美国天文学家发表了一组太阳系外四颗新发现行星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图片。它们被称为hr8799星系和北落师门星b。研究人员至今已发现300多颗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外的行星,但都是通过测量它们的重力、速度和亮度变化等方式发现的。这次,人类首次直接捕捉到了行星的“真迹”。据此判断科学家要了解所发现的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现象,应该注意观测该行星的哪些特征?

◆教师说明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探究思维过程:

(1)假设——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

(2)证据——读图或资料寻找相关的信息

(3)论证——应用信息解决相应问题

(4)观点——形成相关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探究的一般方法,同时提供了探究工具,指引了探究的方向,帮助学生或自主或合作探究以便得出结论,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和提供的各种资料(包括教材、案例呈现、课件呈现等),运用探究思维过程,进行探究分析。

自己设想:

同伴交流:

推出结论:

学生自主探究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环节四:精讲点拨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反映了天体系统由低到高的级别顺序

b.“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行,和月球之间也能形成天体系统

c.任何天体间都可以形成天体系统

d.天体是宇宙中各种形态的物质的统称,因此民航飞机在飞行中也属于天体

【例2】20xx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例3】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地球磁场①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② b.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③ c.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光照条件稳定④ 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大小行星的运行特征⑤ e.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环节五:矫正反馈

【问题反馈】

1.对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不清晰,出现答题失误。比如对是否是天体,是否是天体系统的判断出现错误的频率很高。

2.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分不清。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四大影响途径不清晰。

4.地球的特殊性内外因分辨不清。

【矫正练习】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与星云,但夜空中用肉眼观察到的主要是恒星。

b.任何两个位置上相近的天体都可构成一级天体系统

c.任何一个天体处在地球这个位置,都会有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d.任何一个天气系统,其内部的各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关系。

2.下列现象主要是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的有( )

a.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航海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c.地球上气候的变化 d.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3.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会引起地球电离层的扰动,使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影响

b.使地球电离层突然出现“磁暴”现象

c.太阳活动会对两极地球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影响,还会出现极光

d.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没有任何关系

◆矫正反馈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重新回顾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的运用本节所有重点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实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然后在加上巩固案的设计,教师能够更为全面的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利于从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上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高效教学提供了实践反思的宝贵经验。

环节六:迁移应用

(见学案和巩固案)

思维拓展

第一步,课堂上围绕课本提供的思考线索讨论;再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

第二步,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查阅杂志、资料。根据条件许可,参加校天文馆的相关活动或利用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信息,采用网上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深入探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

1.什么是宇宙

2.宇宙的特征:

物质性(天体)

运动性(天体系统)

二、太阳: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三、地球:

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从运动特征看

从结构特征看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物质

本节课程是新课标教材模块ⅰ(必修)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即高中地理的开篇章节。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图表信息,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认识宇宙中的地球。本节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老师的引导启发,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地球;老师的鼓励帮助,使学生从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见解。以小组活动形式提出并寻找外星人的方向,更使学生“异想天开”,勤于思考、富有创意。

但在教学中仍然发现下列几个问题亟待解决:①小组内活跃分子偏少,沉默分子偏多,如何引导这些沉默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探究活动来,值得思考;②提供的资料较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显不足,急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锻炼;③对于地球的宇宙环境,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课外知识偏少,较少需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