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儿童急救方法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 儿童急救方法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感受(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14:55:37 页码:10
儿童急救方法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 儿童急救方法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感受(四篇)
2023-01-01 14:55:37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儿童急救方法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2、幼: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

3、合:大家好!

4、师: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阳光

5、幼:我们的心儿像怒放的花朵,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6、师:六月,是撒满阳光的;六月,是鲜花盛开的;

7、幼:六月,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节日,六一,是我们最快乐的一天!

8、师: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童话林林幼儿园全体师生和各位家长朋友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国际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在短短的时间里排了这台节目。虽然舞蹈的动作不是很整齐、表演的体态不是很到位,可是我们孩子们的勇气是可嘉的。我们是最棒的童话林小宝贝,对不对?(互动)

9、幼:老师,我们要用最美的舞蹈,最甜的歌声,在我们自己的节日里送上对爸爸妈妈的感谢!谢谢他们为我们做的一切!

10、合:现在开始!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都共同拥有一个祖国妈妈。同样的渴望,同样的追求同样的感受唱同一首歌。首先,请欣赏大班的全体小朋友给大家带来的童声歌唱。《同一首歌》

11、幼:太阳、月亮、星星就是吉祥的一家。下面请欣赏学前班为我们带来的舞蹈《吉祥三宝》

12、师:小朋友们你们爱玩水吗?下面请欣赏小二班的舞蹈《泼水歌》

13、师:眼睛是透明的,但是却可以看到人的心灵。下面请欣赏学前班周美余为我们带来的独舞《大眼睛》

14、幼: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下面请欣赏大班带来的舞蹈《十二生肖》

15、师:我梦想拥有一把充满魔力的花钥匙,帮我寻找幸福与快乐的七色花。下面请欣赏中班《花仙子之歌》

16、幼: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都快毕业了。下面请欣赏学前班的《毕业诗》

17、师:绿光在那里,触电般不可思议像一个奇迹划过我的生命里。下面请欣赏大班的舞蹈《绿光》

18、幼:六一节来了,我们是那么开心!我的六一是那么幸福!我的六一是那么快乐!我们的六一到了!

19、师:让我们一起来联欢吧!请欣赏小二班的舞蹈《庆祝六一》

20、师:手有什么神奇的,不就是五个手指头和一些纹路吗?下面请欣赏中班《神奇的手指头》

21、幼: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不管风雨的阻挡、快乐是我的能量。接下来请欣赏大班的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歌曲《唱得响亮》

22、幼:健康的体魄是我们为祖国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看那边走来了一群勤劳的小牛,听他们在说什么?请欣赏小一班带来的舞蹈《牛奶歌》

23、幼:我们是花朵,我们是幼苗,为了花朵开得鲜,为了幼苗长得壮,我们的身体一定要强壮。请欣赏小一班的《兔子操》

24、幼: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下面请欣赏舞蹈班为我们带来的《爱我你就抱抱我》

25、师:孩子们可爱的笑脸是否勾起你些许记忆,曾几何时他就是我,我就是他,阳光、健康、充满希望、可是岁月流逝心灵或许已不再幻想、下面请欣赏学前班的歌曲《明天会更好》

26、合: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团聚的日子总是特别的让人难忘、今天我们欢歌笑语、今天我们畅想未来。告别今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明天让我们一起祝愿光华的明天会更好!小朋友们六一节快乐!再见!

描写儿童急救方法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一堂,欢庆20xx年“六一”儿童节!

光阴似箭,弹指之间,一切都化为遥远的往昔。还记得,初入小学,老师便为我们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那一刻,我们便在心底默默告诫自己:我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要为飘扬的队旗添上光辉的一笔!我们需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不要过分地追忆过去,不要太多地憧憬未来,踏踏实实、无怨无悔地过好现在。只有把握现在,忘却过去,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未来。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学习知识、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学习生存,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大海在召唤你扬帆远航,高山在激励你奋力攀登。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怯弱者停步不前,勇敢者永不退缩。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奋耕耘将迎来一片翠绿。今天,新的校园,新的书籍,新的同伴,新的师长,新的要求,新的步伐。在这万象更新的生机盎然的春日,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踏上新的征程,拥抱硕果累累的风和日丽的夏天!

半学期的学习既将转逝而去,留给我们的是的紧张而激烈的学习。学习并非达到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就是一个目的,是对知识的渴求。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知识愈多,就愈有价值,知识愈广,就愈臻完善。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求知的道路是艰辛的,坎坷的,崎岖的。生活的长河困难重重,我们会正确掌舵,到达理想的彼岸。求知不也是如此?扬起生命的风帆,无怨无悔。

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今天,我们磨练羽翼;明天,我们将搏击长空!人生的一瞬,就在这一瞬,我们所付出的,必将收获源源不断的学识。是金子,总有放光的时候;是玫瑰,总有盛开的是子。知识的海洋中,踏浪而歌,奋勇前进。沿着夸父的脚步追逐太阳;循着精卫的身影修补蓝天。趁着火红的青春,抓住希望的机遇,撑起命运之舟,托起明天之阳,为少先队的未来而努力!让明天为我们骄傲!

同学们,21世纪属于我们,让我们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辉煌!

最后祝同学们节日快乐!

谢谢大家!

描写儿童急救方法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劳动节,是为感恩全世界劳动者辛勤付出而诞生的节日。作为其中一份子的外出打工者因工作远在他乡,他们为生活忙碌、也为社会的进步默默奉献着。但是,他们的儿女——留守儿童!这一不断扩大的特殊群体,对我们的社会、国家的未来越来越具有深远的影响。留守儿童成长历程中对于父母暂时不在身边的亲情缺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成长的心理健康。这时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缺失,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阳光开朗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父母忙碌辛苦的工作不就是为了让孩子生活过得更好吗?供养孩子上学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比我们更强吗?可现实中我们却往往在忙忙碌碌中改变了初衷……当这些留守儿童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别人的父母带着小孩玩耍的时候;当这些留守儿童躲在角落里哀伤的承受着孤独的时候;当这些留守儿童因缺失关爱而走向灰暗人生的时候……作为这个城市的主人,我们难道没有责任吗?难道不感到痛心、惋惜吗?

一个国家的悲哀不是因为疆土的贫穷,一个民族的悲哀也不是因为财富的多少;最大的悲哀,是那些嗷嗷待哺的后辈没有从他们的前辈那里吸取到精神营养,而让生命失去了光彩。所以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拿出一点时间,献出一份爱心,像今天这样,为留守儿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关心一下我们的孩子,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和谐美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和留守儿童一起担负起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因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谢谢大家!

描写儿童急救方法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根据《中国青年报》在《他们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的报道中说,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 一场特大洪灾,12名儿童死亡,其中11个“留守儿童”。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 严重。他们虽然隅居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可是谁又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 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 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 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 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在 暑假期间,对河南省18个地区的1000名(6—14周岁)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众所周知,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 业大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南也逐渐成为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全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有3500万人,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人员达到1557万人,从而使河南 人均收入,成为河南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家乡接受教育,或生活在有父母一方抚养的“单 亲家庭”里或由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有的孩子甚至独自留在家中,从而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农村14周岁以下 留守儿童242.75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人数的10%。

下面是我们调查所得的数据,希望能给我们的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

很少与父母联系的23.9%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79.3%

非常想父母的65.0%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的8.4%

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12.3%

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朋友的17.5%

害怕陌生人的40.0%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45.5%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的52.7%

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25.3%

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的49.1%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

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的11.9%

从以上统计状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而有资料显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所产生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 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 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