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生道德培养的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学生德育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19:30:59 页码:11
学生道德培养的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学生德育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三篇)
2023-01-01 19:30:59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学生道德培养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少年都使用网络上课,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这就更加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信息道德水平。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纵横遨游,没有正确的引导,这些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的孩子们很容易就会在网络当中迷失,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整合网络资源,学会利用有用的信息分辨有害信息,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目的主要如下:

1.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

2.在数字资源使用中保护知识产权

3.尊重和保护自我和他人的数据隐私

4.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

5.理解信息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提升鉴别能力

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运用提前做好的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开展一次网络信息道德培养的主题班会,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意识到信息道德的重要性,提高信息道德水平

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活动场地: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

课前准备:收集网络暴力的相关新闻,影视作品宣传图等相关资料,放到多媒体课件当中。

活动过程:

信息世界当中的社会,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土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个没有国界,没有师长管束新兴的土壤,它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人人可以自由上网,浏览网络信息,下载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络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虚拟空间滋生了大量的不道德的现象,而治理网络社会的法律建设又相对滞后,所以网络社会现在的一些弊端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大量关注。

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做,不敢做的事,在网络中却敢做,因为躲在电脑手机的背后,自己感觉不用负责任,毫无底线,这种人的行为是可耻的,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要时刻保持着自己的德行素质,如今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在网络上的言行都是有法可依,有迹可循的,例如,最近在我国的某个地区有一位学生家长喝多了酒,在微信群里边发侮表辱谩骂他人的言论,结果被相关部门处以拘留和罚款,这样的人和行为,在污染了大家网络环境的同时,自己也承担了严重的后果,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互联网作为一个崭新的平台,给人们带来社交互动、信息服务、观点交流等极大便利,同时也给人带来许多困扰,商业欺诈、恶意攻击、造谣传谣,等等。

发展是这样快,上网是这样简单,再加上网络的虚拟和匿名,以致许多人“不假思索”就参与其中。应当意识到,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网上的言行也会有意无意触犯法律。因为,其对个人以及社会造成的伤害,也不是仅仅存在于虚拟世界当中。那些受到欺诈、侵权、攻击的受害者,痛苦并不比传统形式的伤害减轻分毫。

开放的中国需要文明法治健康的网络世界,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广大网民,都应该珍惜这个平台。要求人人都用正确的方式说正确的话,是不现实的,但也应有法治意识,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是必须的。因为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这都是构建公序良俗的基础。

通过课前准备的真实案例进行现场模拟法庭活动,有的学生充当律师,有的学生充当法官,有充当被告和原告的同学,对于网络暴力的案件进行现场模拟开庭并辩论。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和整个过程进行总结,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进行知识迁移。

师生共同探讨网络暴力的后果,引导学生思考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和行为的重要性。

关于学生道德培养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道德是人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从一个人的道德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品格。

下头就来看一看关于道德的故事吧。

这件事发生在我们班。一大早,学生们都陆陆续续的进教室了,可是地上

的白色纸杯却似乎没有人看见,就算看见了也不理会,直到教师进教室,发现了地上的白色垃圾,却故意没有说,像往常一样让我们读书。一位位学生走进来,见到垃圾后都像没看见似的,一向到一位学生走进来,不仅仅看见了垃圾,还立刻走过去,弯下腰,伸出手去捡起地上的那个白色垃圾,然后把白色垃圾扔进了垃圾桶,就走向自我的坐位。教师立马表扬了这位学生,也批评了我们。

这件事能够看出那位同学心胸宽广。再讲一个类似的故事吧。

又一年的高考,所以人都十分努力。在考场的大门口,有一个拖把倒在地上,原先这是校长特意弄倒的,他想看一看谁会把拖把扶起来。可那么多学生进来了,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跨过了拖把,直到有一个人,他扶起了拖把,

并且放好。

道德使人心静,让人能快欢乐乐的。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世界充满爱,让世界更加完美。

关于学生道德培养的心得体会总结三

谈到道德绑架,在这个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的时代,可谓随处可见,避之不及。在我看来,那些正义的绑架都实质上实际上是在绑架自己。

绑架都事出何因绑架?网络世界给予了使用者太多的言论自由,以致于使用都所需承担的后果几乎为零。而这种“大义”的成就感与虚荣,所以这种无需担负什么而能收获什么的行为被这种低能者所推崇,也就是为什么总能在微博留言下方看到应该捐款。

互联网是一种工具,现在被错误的方式使用着,说到底,是使用者素质差的问题,别人拥有的多,所以应该兼济天下。这是一种荒谬的思维,但这些绑架者大多都是知道道理却依然不放他们的键盘,我想,这应该就是他们一直作为评论者而不是表演者的原因吧。就算有一天达到了那个高度,可能还不如一个平凡人所做的道德。

道德不是工具,而是修养。这是世间最高明的学问。那些绑架者还未触及道德的门就以道德评点世事,其真不怕误导世人的价值观。穷者应独善其身,而抱着键盘他们一无所有。

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思想的深度与知识的广度同样的重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需要文化的快速发展。别让道德绑架了时代迅捷的步伐。

当代在发评论时,为何不将“应该”,“你要”删掉?

关于道德绑架的演讲稿3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现在社会中经常出现社会绑架:为了筹钱向富豪或明星求助,公交上青年人一定要主动为老人和小孩让座,明星一定要参加扶贫活动……娱乐圈中有一种说法,能把事业与家庭两相兼顾的女明星中,孙俪首当其冲。而在20__年3月10日早上,孙俪看到重庆卫视某节目正报道重庆市巫溪城厢中学贫困的高一学生向海清艰苦求学的情况,此后孙俪被向海清的命运所感动,于是决定资助他的学业。当年孙俪还没有大火,自己平时的开销也很节俭,在决定资助向海清后,首先承担了其学习生活费用。而在向海清上了大学之后,向孙俪提出购买手机等物品的要求,第一个月电话费就超过了90元。生活费每月500元,没有十几天就说没钱了,花钱大手大脚像款爷儿。了解实情后,孙俪觉得这样下去只会害了这个孩子,让他过于依赖别人,不懂得自立,不懂得奋斗,所以停止了资助。但是向海清不知悔改,在网上写了一篇长达6000字文章说孙俪的坏话,先是感恩后来又说孙俪和他有矛盾,后来向海清的校友站出澄清才将此事平息,对于网友的指责,孙俪甚至还为他求情。明星不是一定要为生活困难的人做出捐助,他们的钱也是靠自己的努力挣来的血汗钱,只有他们自己有资格去决定这些钱,是捐助贫困的人还是自己用。公交车上因没有让座而被谴责、被言语攻击的事也不少,为此特意用法规的形式,赋予老人、孕妇坐下的权利,这种立法精神,值得赞许。但是,该草案用罚款和剥夺拒不让座者乘车权利来迫使乘客履行让座的义务,则大谬矣。我们尊重道德,但一定拒绝道德绑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