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消费经历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消费者的心得体会(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21:02:49 页码:9
消费经历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消费者的心得体会(6篇)
2023-01-01 21:02:49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消费经历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异常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景,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理解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资料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景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构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经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理解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构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20__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本事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团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3、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贴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5、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供给。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我、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__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6、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学校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7、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我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能够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明白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本事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

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构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

贫困生因为消费本事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供给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必须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

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我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我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学校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确定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仅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我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确定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学校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

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向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我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提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俭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我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本事是相对落后的,可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景。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明白,靠自我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进取地应对自身情景,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经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大学学校应构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构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可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当经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能够把勤俭节俭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构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最新消费经历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消费的主体,吃穿住用行永远是人类离不开的话题。据网上查证,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已达1700万以上。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服装”永远大学生茶余饭后永不过时的话题,大学生对服装的追求已超出服装本身是原有的意义了,通过对大学生购买服装的调查也能反映出现代大学生的生活风貌。

调查服装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情况

1、口头提问及问卷调查

2、日常的观察总结

3、调查完成后,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4、撰写调查报告

1、这次调查的男生占27%,女生占73%

2、热衷的服装类型:运动装23.3%休闲装53.3%正装3.3%时装9.9%其它9.9%

3、购买衣服频率:一个月以内10%二至三个月以内33.3%半年13.3%一年0%不固定43.3%

4、是否有钟情的服装品牌:有33.3%,没有66.6%(品牌有:李宁,真维斯,361,nike等)

5、常去那里买衣服:泉城路35.5%,。山师20、0%老东门15.5%洛口5%其他14%

6、服装价格是否会影响你的购买意愿:会63.3%,不会36.6%

7、购买服装的诱因:天气变化16.1%,节假日促销16.1%,看到同学购买新衣服15.3%,逛街时随意看中13.6%,零用钱增加13.7%,看心情12.6%,受广告杂志影响12、4%

8、是否会选择网上购买服装:会35.7%,不会64.3%

9、每个月服装商的消费:50以下2占0%,50-100占36.6%,100-200占33.3%,200以上占3.3%

10、品牌服装的效益:品牌就是好耐穿有面子16.6%,主要是因为心情愉快生活质量提高了33.3%,没考虑跟随社会潮流33.3%,其他30%

1、大学生对服装的需求度较高: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对于美的追求已成上升趋势

2、理性消费占主体: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服装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当代大学生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3、女生对服装的需求意识比男生高:通过调查显示:女生购买服装的频率远远大于男生,但男生追求名牌的百分比却大于女生。说明在对于美的追求方面男女之间还是有较大差异的。但无论是购买次数较多还是名牌重视度较强都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

4、大学生能正确控制自己消费欲望:物价上涨后,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增加,其中餐饮消费支出最多。就普遍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大学生在服饰方面的支出降低了。调查者分析认为:“物价上涨后,服饰日用品、化妆品及娱乐消费的价格并未下降,而是小幅上涨,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却少了,这说明他们是有意地减少了在这些对大学生来说的‘享受型消费’,把钱用在餐饮、学习等必要的地方。

1、从购买服装的频率看

(1)购买服装的消费还是合理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服装的频率都集中在一个月一次和二至三个月一次这个结果表明大学生够买服装的主要原因还是生理需求,但也不排除存在满足虚荣心,但消费分配的主方向还是对的。

(2)还存在服装的的消费还是不合理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还存在小部分人购买服装的频率较高,过分重视名牌的现象仍然存在。通过对服装消费的不合理能从侧面反映出对每月生活费分配的不合理,或者存在每月生活费过多的问题。

2、从那方面吸引购买服装的角度看

(1)当代大学生能够把握购买服装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服装的主要作用是对因季节气候变化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其次是为了美观,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调查反映出学生重视服装的质量,喜欢经济实惠耐穿的衣服,不会盲目因为对一件衣服的喜欢而不考虑价格的购买。

(2)追求时髦是大学生永恒不变的话题:大学生总是名牌的程度的现象十分严重,有时可能为了追求名牌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服装。却忽视了服装本身原有存在的价值。

1、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高校应加强消费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理念,树立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心、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不奢侈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对自己的每项开支做出预算和记录,经常反思自己的开支是否合理。

2、量身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可以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为以后建立一个良好的理财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规划习惯。

3、调整消费结构。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而大学生是最容易被卷入时尚潮流的群体,有些消费甚至失去了理性。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在既定的消费支出约束下,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以达到最少的支出带来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购买产品,以免过度浪费。

最新消费经历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刚刚过去不久。所以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维权,我的责任”。

前几年中国大地上流行着这样一首歌,歌中写到:“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词作者阎肃曾经披露说,那英唱的这首歌是送给“3·15”的,希望消费者能够借助一双慧眼,将这经济生活中的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而今天正是所有消费者扬眉吐气的日子!十几年来,“3·15”从一个国外漂泊来的普通纪念日,已经演变为中国消费大众维权的一个节日、一面旗帜。每年春天的这个时候,她都会再一次增强我们的信念和勇气,让诚信和理性的光芒照耀每一位经营者、消费者的心灵。

早在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就提出了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到了1983年,这一天就被定为了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91年“3·15”来到了中国,1994年,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而今年恰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诞生十周年,中国消费者协会也迎来了她二十岁的生日。在这样一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今年的“3·15”主题为“诚信·维权”。

诚者无疆,信者无畏。《水浒传》里有个经常冒充黑旋风李逵打劫的李鬼,如今已经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李鬼”确实不少:“板蓝根”能成“娃娃参”,“白醋”能成“青霉素”„„相声演员王培元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他的一位朋友买了一套沙发,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沙发买回家没多久,两个扶手竟然长出了草,扒开一看才明白,扶手是用两根大萝卜做的,长出的不是草而是萝卜缨子!李鬼们的粉墨登场一方面是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搅乱市场规则,不讲诚信造成的,另一方面却往往是我们消费者不懂法,不知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的一味纵容造成的。

这几年砸汽车,砸空调的新闻越来越多,前段时间又有消费者闹出来想焚烧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的事情。除了焚烧笔记本电脑,国内还有类似砸某类手机的说法,并且这种说法被一些消费者冲动地演绎成了:“xx手机,今年你砸了没有?”这样一句似乎是很流行的说法。这种意图以损坏产品来引起关注、以至于问题得到解决的事件越来越多。但是,这种做法恰恰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的危险和伤害,其一,这一砸的刹那虽然解气和痛快,但是痛快是痛快了,但是砸掉的还是自己的东西;其二,有些产品和有些问题经这一砸就没有证据了,证据都没有了,谈何要厂商赔偿损失呢。这种草率的做法是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的。

回顾这x年的维权之路,我们经历了从无法可依到十年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以及在这之后一系列相关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在十几年的时间发生过如此巨大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从农民因为假种子,坑害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到今天的为了主张正义和合法的权利而打一元钱官;从开始为穿了三天就露脚指头的劣质皮鞋而到处投诉,到现在酝酿召开业主大会炒掉反客为主的物业公司,我们明显的感觉到作为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但我们同样不得不承认,这依然是一次艰难的长途跋涉。抬起头,目标总是离我们越来越近,而脚下的路却依然泥泞。

我们不希望看到“3·15”来临前后几天,李鬼们“西装革履楚楚动人”,而其他时间照样玩着“猫逗老鼠”的游戏。不希望你我只有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才想起自己还是一个消费者,还有着那么多的权益。每天,我们都在消费,“3·15”其含义已经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单纯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它已成为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代名词。“3·15”这一天好过吗?对某些不负责任的商家来说,也许好过,你消费者挑剔也不过就是这一天或者是前后几天,我兴许还要借这个旗号好好的坑消费者一把,不是说最危险也是最安全的时候吗?也许不好过,如果我们都是挑剔的消费者,这一天,我们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在平时的每一天,我们都像“3·15”一样挑剔,把315变成365,某些商家就不好过了。美国的消费法典就写了这样一句话,只有挑剔的消费者,才能造就有规则的市场。

最后,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维护消费者权益;让我们一起痛斥和揭露利欲熏心的制假造假者;让我们一起为那些勇敢的站出来,维护自己和大众权利的先行者鼓掌呐喊;让我们一起呼唤法制的力量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诚信,维权!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最新消费经历的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1999年6月初,比利时和法国的一些中小学生饮用美国饮料可口可乐,发生了中毒。一周后,比利时政府颁布禁令,禁止本国销售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各种品牌的饮料。

1999年6月17日,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依维斯特专程从美国赶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这里举行记者招待会。当日,会场上的每个座位上都摆放着一瓶可口可乐。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依维斯特这位两年前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反复强调,可口可乐公司尽管出现了眼下的事件,但仍然是世界上一流的公司,它还要继续为消费者生产一流的饮料。有趣的是,绝大多数记者没有饮用那瓶赠送与会人员的可乐。

记者招待会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8日,依维斯特便在比利时的各家报纸上出现——由他签名的致消费者的公开信中,仔细解释了事故的原因,信中还作出种种保证,并提出要向比利时每户家庭赠送一瓶可乐,以表示可口可乐公司的歉意。

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将比利时国内同期上市的可乐全部收回,尽快宣布调查化验结果,说明事故的影响范围,并向消费者退赔。可口可乐公司还表示要为所有中毒的顾客报销医疗费用。可口可乐其他地区的主管,如中国公司也宣布其产品与比利时事件无关,市场销售正常,从而稳定了事故地区外的人心,控制了危机的蔓延。

此外,可口可乐公司还设立了专线电话,并在因特网上为比利时的消费者开设了专门网页,回答消费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比如,事故影响的范围有多大,如何鉴别新出厂的可乐和受污染的可乐,如何获得退赔等。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可口可乐公司都牢牢地把握住信息的发布源,防止危机信息的错误扩散,将企业品牌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限度。

6月22日,可口可乐行政总裁艾华士直飞比利时接受专访,公开向消费者道歉,并表示了可口可乐对于重塑消费者信心方面的信心和举措。

6月23日,比利时卫生部决定,从24日起取消对可口可乐的禁销令,准许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在比利时重新上市。

法国财政部长斯特劳斯?卡恩24日宣布,从即日起取消对可口可乐的禁销令,批准可口可乐系列饮料重新在法国上市。斯特劳斯?卡恩是在法国食品卫生安全部门对可口可乐饮品检验合格后取消这一禁令的。法国食品部门在对法国敦刻尔克的可口可乐生产基地进行了数据安全检查后证实,现在该基地生产的可口可乐,淡味可乐、芬达和雪碧等系列饮料都十分卫生,完全可供消费者饮用。

随着这一公关宣传的深入和扩展,可口可乐的形象开始逐步地恢复。不久,比利时的一些居民陆续收到了可口可乐公司的赠券,上面写着:“我们非常高兴地通知您,可口可乐又回到了市场。”孩子们拿着可口可乐公司发给每个家庭的赠券,高兴地从商场里领回免费的可乐:“我又可以喝可乐了。”商场里,也可以见到人们在一箱箱地购买可乐。

中毒事件平息下来,可口可乐重新出现在比利时和法国商店的货架上。

从第一例事故发生到禁令的发布,仅10天时间,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了6%。据初步估计,可口可乐公司共收回了14亿瓶可乐,中毒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万美元。

可口可乐中毒事件在中国的事件经过:

6月14日,可口可乐北京办事处的员工全部通过电话被告知。

6月15日一大早,在北京办事处,员工的电脑里,通过公司内部互联网传来的关于事件所有的消息,发现的问题及统一对外的原则已静静地等在那里。危机处理小组紧急召开会议决定处理方案。

当天,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均发布了消息,称比利时安特惠普装瓶厂使用不纯正的二氧化碳以致产品带有异味。部分由法国敦刻尔克厂供应的罐装饮料也因存空罐底部沾上处理木托板的材料,因而产生异味。与所有在中国的装瓶厂无关;中国产品均在中国制造,所用的原材料均没有从欧洲大陆进口,所有中国厂房均装有二氧化碳净化系统,故不会出现不纯正二氧化碳问题;中国所有供货商均无使用欧洲厂处理木托板的材料;可口可乐公司强调这次事件与二恶英污染及溶血病无关。

17日,可口可乐组织记者去超市调查,平均七八个人中,有五人表示会买可口可乐。18日,跟中国卫生部门接触。20日左右,卫生部在全国几个城市对可口可乐做了抽检,并派考察团去北京、天津、青岛的瓶装厂考察,中央电视台随团考察并记录了全过程。据聂晓惠讲,16--17日正反两种声音都有,那时的工作是尽量应对负面的声音,而到了20日,舆论开始对可口可乐有利,卫生部的官员说中国没有发现一例不合格事件,具体检验结果还需时日。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可口可乐有关机构配合当地卫生部门的检查,提供供应商及检验标准的资料。

24日当天,中央电视台对此及时发布了消息。至此各家报纸都对事件进行了如实报道。

6月29日,卫生部官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北京等五城市罐装生产的可口可乐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000年11月16日,中美史克公司接到天津市卫生局传真,要求立即暂停使用含ppa成分的药物,康泰克和康得并列政府禁止令榜首。

中美史克公司在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专门负责应对危机事件的危机管理小组,并划分职责:危机管理领导小组、沟通小组、市场小组和生产小组。危机管理领导小组,职责是制定应对危机的立场基调,统一口径,以免引起信息混乱,并协调各小组工作;沟通小组,负责信息发布和内部、外部的信息沟通,是所有信息的发布者;市场小组,负责加快新产品开发;生产小组负责组织调整生产并处理正在生产线上的中间产品。危机管理小组配备了强大的人力资源,由10位公司经理等主要部门负责主管组成,10余名工作人员负责协调、跟进。危机管理小组最重要的工作是定调。16日上午,危机管理小组发布了危机公关纲领:执行政府暂停令,向政府部门表态,坚决执行政府法令,暂停康泰克和康得的生产和销售;通知经销商和客户立即停止康泰克和康得的销售,取消相关合同;停止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活动。

16日,危机公关纲领在悄然有序的执行着,但多数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16日傍晚,中央电视台播发了各大媒体开始了广泛宣传,大多数公众知道了“禁止ppa的政府令”,“抵制ppa”的公众舆论开始形成并产生影响。

17日上午,越来越多的公司员工开始嘀咕:企业怎么办?我们怎么办?会不会因此而裁员?员工心态产生浮躁。

17日中午,全体员工大会召开,总经理向员工通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表示了公司不会裁员的决心,以《给全体员工的一封信》的书面形式将承诺予以公布给每一位员工。企业的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和诚挚果断的决心打动了员工,很多人为之流泪,大会在全体员工高唱《团结就是力量》这首传统歌曲中结束。中美史克公司向员工传递了正确及时的信息,通报了公司举措和进展。以此赢得了员工空前一致的团结精神,在企业内部赢得积极公众。

同日,全国各地的50多位销售经理被迅速召回天津总部,危机管理小组深入其中做思想工作,为他们解开思想上的结,以保障企业危机应对措施的有效执行。

18日,他们带着中美史克《给医院的信》、《给客户的信》回归本部,应急行动纲领在全国各地按部就班地展开。

20日,中美史克公司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媒介恳谈会,总经理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做出不停投资和“无论怎样,维护广大群众的健康是中美史克公司自始至终坚持的原则,将在国家药品监督部门得出关于ppa的研究论证结果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满意的解决办法”的立场态度和决心。同时,面对新闻媒体的不公正宣传,中美史克并没有做过多追究,只是尽力争取媒体的正面宣传以维系企业形象,其总经理频频接受国内知名媒体的专访,争取为中美史克公司说话的机会。

21日,15条消费者热线全面开通。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和消费者,公司专门培训了数十名专职接线员,负责接听来自客户、消费者的问讯电话,并做出准确专业回答,使之取消疑虑。

一番努力,终于取得了不凡的效果,中美史克并没有因为康泰克和康得的问题影响到其他产品的正常生产和销售。用《天津日报》记者的话说“面对危机,管理正常,生产正常,销售正常,一切都正常”。随着时间的推移,ppa风波的影响会渐渐远去,中美史克也会逐步走出阴影。

2001年9月,不含ppa的新康泰克上市。

99年3月,两名美国东芝笔记本电脑用户以电脑内置的fdc半导体微积码存在引起存盘错误而导致数据破坏的可能性为由,将东芝告上法庭。东芝承认电脑性能有问题、应负法律责任,但考虑到如果败诉,有可能会被索赔100亿美元的可能,于是东芝选择以10.5亿美元达成庭外合解。

5月8日,国内某网站以东芝还要蒙中国人多久为题在网上发布了此条消息。赔美国人,为什么不赔中国人、为什么给美国人赔偿,给中国人补丁的呼声排山倒海似地通过网络这一新兴的媒体迅速在中国民间传播开去。

一个星期后,5月17日的《日本经济新闻》以中国媒体批评东芝公司不赔偿中国消费者为题,报导了发生在中国的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

东芝在新闻媒体的帮助下,懵懵懂懂地被推到了被告席。北京法院受理用户对东芝笔记本电脑的起诉。

5月8日至5月16日,国内新闻媒体将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越炒越大。此事经日本报章转裁后,引起日本国内东芝消费者的不满,说什么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东芝一个平常不过的企业商业行为,一个不过是为了能少赔就少赔点的想法,却被无端端地带上许多高帽子。

东芝公司一直强调他在美国支付的10.5亿美元是庭外合解金。并且在过去的15年里,东芝销往世界各地的1,500万台笔记本电脑中没有出现过任何一起由fdc为起因而发生存盘错误的投诉。但从美国的法律角度看,即使没有实际发生损害,只根据可能性就可能认定损害赔偿。并且此次集体诉讼又发生在具有多宗巨额赔偿案例的德克萨斯州。与其冒被判高达100亿美元的风险,不如退而求其次,所以东芝公司在美国选择了以10.5亿美元取得了庭外合解。但已没有人要听这些。

7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坚昆在接受《电脑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东芝笔记本电脑有缺陷的话,要看是设计上的缺陷还是产品本身的缺陷。如果该产品是达到了当时国际或国家标准的,这个设计存在缺陷是允许的。《产品质量法》中也有这样的规定。并且,杨会长在谈话中指出:中国和美国的法律是两种体系。我们是成文法,而美国是判例法,想套用美国的法律来获取赔偿是不可能的。他还说,作为一个企业,它用不着搞民族歧视。主要是能少赔点就少赔点。对于网上没有用中文说明、侵犯了中国消费者知情权这一点来讲,他们很快将英文说明改成了中文,随后专门拜访了中消协,我们对他们的态度表示肯定。此外,我们还和东芝建立了联系,这对于今后的调解工作很有好处。

5月25日,法学专家评论东芝事件:理性对待依法维权。

5月26日,联想科技作为东芝代理商发表致东芝笔记本电脑用户公开信。表示东芝笔记本电脑在过去的15年里累计销售了1,500万台,至今没有发现任何用户由fdc操作限制的原因而引起损坏。1999年11月份生产的所有东芝笔记本电脑机型,已经排除了fdc造成的数据写入错误的可能性。并且联想专门就此事成立了技术小组。

6月3日,联想发话:东芝声明基本属实。

报纸也开始出现《东芝凭什么赔我们》的报道。人们开始听到更理性的声音,认识到事情发展有所偏离。

事后,东芝公关部负责人大森圭界总结:此事件让东芝认识到,光靠产品说话是不够的,还必须得用人来说话。东芝已决定在中国区设立公关部,与媒体、公众进行沟通。

1997年8月1日,消费者王洪在北京安特明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了恒升slim-1型笔记本。(笔记本保修三年,第一年免费)

1998年4月,笔记本显示屏开始出毛病。

1998年6月2日,笔记本送往安特明维修。同日,消费者王洪被告之显示屏不在维修范围之内,要交7300元。王洪没有同意。

1998年6月3日,安特明告知王洪:我们不管修了,要修的话请找恒升。王洪感觉上当受骗并且受到了侮辱,于是写了一篇《请看我买恒升上大当的过程》的文章发到了网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其后,王洪向消协进行了投诉。

1998年7月2日,王洪通过消协得知恒升同意给修了。后打电话给恒升,恒升表示王洪必须就网上的过激行为进行道歉,否则不予修理。(源自相关媒体报道)

1998年7月3日-7月24日,王洪让步,写了道歉文章并传真给恒升,但恒升表示不满意,要求王洪做更深刻的检讨,否则不予修理。王洪怒极,放弃维修,领回了那台笔记本。并准备在网上设立一个主页-声讨恒升,维护消费者权益。(源自相关媒体报道)

1998年7月25日,一封声称受恒升公司委托发出的,署名雷鸣的,极不规范的律师信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寄至王洪手中。此信要求王洪停止损害恒升的名誉,并向恒升和有关人员诚意道歉,同时表示不愿看到王洪先生后半生的工作是在偿付恒升的名誉损失费。

1998年7月27日,王洪的《答雷鸣律师并致恒升的公开信》以及声讨主页在网上公开发布。一时间,恒升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各种或讽刺或攻击的声音不绝于耳,恒升十分被动。

1998年7月28日,《生活时报》发表《消费者网上诉纠纷,商家e-mail律师函》。后《中国消费者报》、《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等进行了转载。

1998年8月10日,《微电脑世界》发表了《谁之过?一段恒升笔记本的公案》详细报道了事情的经过。

1998年8月11日,《生活时报》再次报道了这一事件。

1998年8月12日-13日,王洪与恒升取得了联系,并再次前往北京送修笔记本。8月26日笔记本修好取回。

1998年8月14日,恒升给《微电脑世界》主管公司发传真,认为《谁之过?》一文严重失实,要求《微电脑世界》道歉,并保留起诉的权利。

1998年8月15日-9月6日,《北京青年报》、《中国计算机报》等大众、专业媒体纷纷报道此事。《微电脑世界》和《生活时报》也进一步做了跟踪报道。

1998年9月7日,恒升认为王洪及《微电脑世界》周刊、《生活时报》社贬低恒升品牌形象,损害了恒升集团的名誉权,遂正式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998年9月9日,王洪传真通知恒升公司,笔记本仍然存在故障。

常德事件的台前主角是个叫陈然之的常德人。他到常德中级人民法院状告三株,称其父陈伯顺于1996年6月购买了10瓶三株口服液,服用后引起高蛋白过敏反应,并导致其父两个月后死亡,因此他要求三株赔偿其经济、精神损失300万元。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八瓶三株要了一条人命。而这位冤死的陈伯顺在生前的情况如何呢?他时年已高?7岁,并在服药(然而最终也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确实服用过三株)当年,就已经先后两次因心悸、气促住院,因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心衰、肥大脊柱炎和肺部感染等多种疾病而被下病危通知单。明眼人都明白,这并不是一起案情很复杂的纠纷。

然而此案的公审日,即1998年3月31日,对于三株来说,却是黑色的。法庭上,双方均出示了大量证据,并进行了激烈的法庭辩论。辩论后,法院休庭15分钟。然而就在这短短15分之后,三株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在证据不足、疑点很多的情况下,常德中级法院居然宣读了长达6000字的判决书,认定陈伯顺之死系服用三株口服液所致。同时判定三株公司赔偿29万元,没收三株非法获利1000万元。而更令三株人没想到的是,常德中院个别人居然在刚刚做出一审判决,不等三株上诉,自己就急急忙忙将盖有法院印章的判决书主动寄往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于是,这一爆炸性的消息迅速被媒体在全国炒作起来。那一段时间,喝三株能喝死人弄得几乎妇孺皆知。至于关于吴炳新的流言,就更是五花八门难以计数。

三株几乎被常德一审败诉及其引发的媒体炒作打垮了。在四面楚歌中,三株产品的社会形象可谓一落千丈。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谁敢再服用三株呢?更要命的是,当时不仅没人敢买三株,也没人想卖三株。一下子,三株就积压了7个多亿的退货,而且经销商在这时开始拒绝回款,对三株可谓是雪上加霜。

这次事件使三株的销售额从70多亿一下就跌到十来亿,给我们三株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40亿,损失了近7亿的银行存款。至于间接损失,在几百亿以上。此前三株有15万职工,主要是分布在各地的销售队伍。一审败诉,各地退货单像雪片般飞来,事件造成总共有13万人下岗,连总部的1000多人也回家了900多人,所有工厂都停产。三株从此一阙不振。

1982年9月底,一条爆炸性的消息震惊了美国,美国强生公司的拳头产品止痛药泰诺出现不安全信号,有7人因服用该药而中毒死亡。当时,该药占据美国成人止痛药市场近4成的份额,年销售额高达4.5亿美元,占有强生公司总利润的15%。

1982年9月29日到30日,在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了有人因服用含氰化物的泰诺药片而中毒死亡的严重事故。

最初,仅有3人因服用该种药片中毒死亡,但是随着消息的扩散,据称全美各地已有250人因服用该药而得病和死亡,泰诺药片中毒一事一下子成了全国性的事件。

此事件发生后,在首席执行官jimburke的领导下,强生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快速而有效的措施。强生高层经过紧急磋商,认为这件事情非常严重,不仅影响着强生公司在公众和消费者中的信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

强生公司立即抽调大批人马对所有药片进行检验。经过公司各部门的联合调查,在全部800万片药剂的检验中,发现所有受污染的药片只源于一批药,总计不超过75片。最终的死亡人数也确定为7人,并且全部在芝加哥地区。不会对全美其他地区有丝毫影响。

但强生高层仍认为不应对公众隐瞒这件事情的真相,应向全美公众公开这件不幸的事情。于是迅速启动公司的最高危机方案做最坏打算的危机管理方案,把预警消息通过媒介发向全国。这个方案的原则在于在遇到危机时,公司应首先考虑公众和消费者的利益,随后的调查表明,全国94%的消费者知道了有关情况。

在这件中毒事件发生后,强生为了维护公司信誉,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回收了数百万瓶这种药,同时花了50万美元向那些有可能与此有关的内科医生、医院和经销商发出警报。

在这事件发生前后,当时的美国政府和芝加哥地方政府及其他地方政府正在制订新的药品安全法,而身处逆境的强生公司看中了这个营销好机会,立即果断采取行动,第一个根据美国食品和医药管理局制定的新规定,采取防污染包装。

事故发生后的3个月内,强生公司就夺回了该药原所占市场的95%。结果在价值12亿美元的止痛片市场上挤走了它的竞争对手。

因事件处理得出色,强生公司获得了当年美国公关协会颁发的“银砧奖”。

最新消费经历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学校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学校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构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构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值得重视,并且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异常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景,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理解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资料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景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构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经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理解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构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20__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本事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团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3、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贴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5、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供给。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我、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__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6、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学校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7、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我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能够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明白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本事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

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构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

贫困生因为消费本事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供给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必须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

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我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我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学校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确定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仅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我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确定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学校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

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向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我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提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俭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我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本事是相对落后的,可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景。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明白,靠自我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进取地应对自身情景,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经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大学学校应构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构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可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当经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能够把勤俭节俭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构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最新消费经历的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有很大变化。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期间是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总结,仅供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1、 实惠是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流行和实用之间,更多数学生选择的是实用。在各类产品的选择中,价格适中总是大学生首要考虑因素之一。类似的特征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也有体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三种促销方式是:打折、派送和赠送小礼物。

2 、大学生侧重时尚性消费

20岁左右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大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与此同时,独特、新奇带来的往往是流行、普及。服饰、化妆品仍是女生消费的大头,68.3%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购买独特风格的衣着服饰。只有31.7%的人认为无所谓,穿得舒服就行。 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3 、大学生在品牌的选择上忠诚度高

国外有知名度、美誉度的品牌更受学生欢迎。在手机、数码产品等中高端消费品上,国外品牌占据优势;国内品牌在电脑等个别领域逐步增强。在快速消费品上,国内外品牌在大学生心目中各有优劣。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购物时,将品牌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像耐克、阿迪、only等中高档服装、化妆品品牌就非常受同学欢迎。

4 、大学生消费也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他们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调查发现,有98.3%的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而且大部分人月消费在600元左右。像满足以前意义上的温饱消费只占总消费的三成,恋爱、人际交往、个人时尚用品等费用反而占了日常消费的大头。现在mp3、手机、笔记本电脑也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三件不可或缺的高科技产品。目前,手机在同学中的占有率超过90%,其中七成的同学使用高档手机。56.7%的同学拥有电脑。但在拥有电脑的同学中,68%的同学将电脑用于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只有少数同学是用电脑学习。

5、 考证、出国成为大学生消费新增长点

我粗略数了下:除了以往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还有许多职业资格证,像会计证、秘书证、公关员证等,甚至还包括驾驶证。为了考试,还要参加许多考证补习班,这种班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但事实上,很多人是随大流去考的,很多证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像公关员资格证对找工作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同学如实说。除了考证成风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将毕业出国留学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许多家庭就将一大笔钱投在了各种出国培训班里。一位正在等待签证的朋友算了一笔账:出国必须考雅思,大三我去了北京念新东方的雅思,学费1800元,材料费200元,报名费1000多元,连带生活费,光半个月就花了4、5千元。考完之后要申请学校,每所学校的申请费都不同,例如美国一般是60美元左右,如果多申请几所,怎么都将近一万元,加上后面的签证、护照、存档的钱,仅前期准备就要好几万,更别提出国了。

1、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的消费情况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有重要影响。我在对一些同学的访问中发现,一般来说,农村的大学生每月的消费大部分是用在伙食上,另外一部分开支主要是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他们的家庭都不富裕,在学校的消费也和在家里一样,不会太讲究。而城里的学生在消费上就相对大手大脚些。

2 、集体影响

读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集体宿舍,这样,个人的消费方式不得不受到集体的影响,比如我以前不太喜欢喝牛奶,但同宿舍其他人都有喝奶的习惯,我也就慢慢跟着喝了。

3、 社会文化的影响

以女大学生为例,虽然他们和社会有一段距离,但社会上的潮流也能影响到她们,追求时尚,高档服装,化装品,减肥品等,都要花很多钱。

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家长的消费观和行为会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的反映出来。给予他们一定消费自主的同时也要注意教育。

同时,学校对大学生正确的消费官和消费行为应有好的主导作用。要加强勤俭节约的教育,狠抓校风学风。

最后建立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当前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影响。我们希望依赖社会的力量,屏弃不良的消费行为,积极建立校园新风气、新消费文化的生长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