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校班级学习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学生对班级的感受(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01:08:22 页码:14
学校班级学习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学生对班级的感受(3篇)
2023-01-02 01:08:22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学校班级学习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各教学点:

在20xx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促进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励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根据太石学区教育教学奖惩方案和校委会研究决定,刘晓强所代二年级语文考试成绩全县第5名,荣获荣誉证书一本,奖金300元、刘晓强所代三年级科学考试成绩全县第2名,荣获荣誉证书一本,奖金350元;杨选林所代三年级数学考试成绩全县第4名,荣获荣誉证书一本,发奖金350元;冯丽花所代四年品德考试成绩全县第4名,荣获荣誉证书一本,发奖金250元,授予田云英“师德模范”、王斌“优秀班主任”、段春燕“优秀教师”、李建平“先进教育工作者”、豆大辉“先进教育工作者”光荣称号,各发荣誉证书一本,奖金200元。同时号召全区教师向优秀学习,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高尚情

操,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同时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把荣誉当作新的起点,再接再历、不断进步,为我乡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个人名单

李建平(先进教育工作者) 豆大辉(先进教育工作者)

王 斌(优秀班主任) 段春燕(优秀教师)

田云英(师德模范) 刘晓强(成绩优异奖)

杨选林(成绩优异奖) 冯丽花(成绩优异奖)

康县太石小学

年九月十日

主题学校班级学习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杭州市青蓝小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我是今天的小导游,叫胡佳,今天就是我来为大家讲解,如果大家在参观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为大家解决,希望今天的参观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们学校位于东清巷66号。学校始于1903年,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在20xx年4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为她举办了百年华诞。

现在,她是由三国学校合并而成的较大型学校,共有30个教学班,950多名师生。校园占地面积7800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有一个花园式大操场和占地10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幢属区政府实施规划的新型现代教学楼。

学校地处繁华地段,位于高楼林立的酒店围抱之中,北面是假日公寓群,西面是繁华的新华路,与闻名全国的王马社区毗邻。南面是高档公寓区。

走进学门没酒来到从小爱哦操场,就可以看见镶嵌在南北两幢楼栏杆上的“养习、明志、炼能、厚基”八个大字,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它时刻激励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东面五层的综合楼。大厅两侧的花坛里摆满了各种鲜花,每天清晨它们迎着初升的太阳绽放。

现在请大家跟我能往左走。这里是我们学校的教学大楼。通过教学大楼底层的走道,你会眼前豁然开朗,来到我们的操场。 操场的正前方是升旗台,旗杆的顶端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旗台的后面挺立着以怕苍翠欲滴的大树,他们奋力向上攀爬,鼓舞着我们不断进取。整个操场铺设了绿色的塑胶跑道,操场的东面有单杠、滑梯,是同学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西面的花坛里,中间种了两棵白玉兰,每当春天,操场总能问道白玉兰淡淡的清香。花坛的西周种满了各色的小花,相互辉映。我们在这生机盎然的

环境中活动心情总感到无比愉悦。

接着,大家请跟我一起来参观我们的综合大楼吧。这栋楼共有五层。

一楼的大厅……

二楼的东面是教师办公室,西面中间有一个开放式的消失陈列室……

三楼是东面是美术专用教师,里面布置着……。西面是教师办公室那……

四楼东面是电脑教室,电脑信息课教会我们运用电脑掌握大量的知识,是我们最喜爱上的课。

…………,西面是开放式科学技术室…… 五楼是充满书香的图书室……里面有一万多册的藏书,都是由老师精心挑选的,有世界名著、有儿童文学、有自然科学……它默默无闻地输送着知识的粮食。

每层的走道上,都有年级组文化长廊…… ……

沿着中间的楼梯往上走,二、三楼是教室和办公室,五楼的左边是一个电化教室,我们学校对内外的公开课都是在这里展示。自然

室里面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动植物标本,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大自然。

参观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校园是否给你留下了环境整洁、舒适、而又清静的感觉?在这里,辛勤的园丁默默无闻地播种耕耘;在这里,学校有着收获的喜悦。我们的校园是学习的摇篮,我们为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

谢谢大家的光临,更欢迎大家常来我校做客.

主题学校班级学习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张校长:

我是来自西华师范大学一名普通的学生,那天听了你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这封信本应早就发给你的,但是我没有找到你的邮箱号,所以迟到了给你写这封信,请您见谅。当你谈到中美文化的差异和中国现行教育的状况时,我的心里也感触颇多。对于美国文化我知之甚少,但是对于中国的教育我或许还可简单谈述自己的观点。

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中,教育似乎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孔子开始建立私塾,到后来历朝历代的对于教育的重视可知,中国的教育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人的心里似乎就有读书是唯一的出路的观点,只要读好书,只要高中状元,就可以改变人生。从古至今多少学子都寒窗苦读,只求经榜提名,或许金榜题名的有部分人,但是相对而言产生则至多是一辈子为功民而奋斗的范进。

或许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或许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决定,如今读书也貌似成为孩子的唯一出路,所以中国的硬试教育又在大力推崇。孩子还没有出生,家长就在为孩子谋划读那所幼儿园,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家长就会对孩子说:“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就没有出息;”孩子在小学时,每天放学回家就开始为家庭作业奋斗,到深夜入睡;孩子周末时,又会参加各种培训班,为的只是不能落后,以后有个好的前途。就这样,本该欢乐的童年却要承担为前途而担忧的命运。我在想前途孩子能懂这些吗?中学阶段、高中阶段每天耳边都会有老师、家长叮嘱:“好好学习,才会有前途。”就这样,孩子每天又开始读书生涯,六点起床,晚上十点睡觉,这些孩子似乎过着古代人的寒窗苦读的生涯。古代人只是十年,而我们一读书就是二十载。想想一生三分之一的使时光在苦读,究竟值不值。其实这些或许是每个人应该接受的。在中国人的眼里,貌似只有读书成功,才是真的成功,其余的都不是所谓的成功,即使你是亿万富翁,当人知道你的学历只有小学几年级时,他们也只能在心里暗笑:“就是一个没文化的暴发户。”我在想是否真的读书时唯一出路。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我最为感慨的是:“大学所学的知识,对以后再社会的生存到底是否有用?”每次都是所谓的照本宣科的教授,学生是否真正学习到什么?还有我最讨厌的就是大学考试,说是考试,其实是老师勾重点,学生猜题,学生考试作弊等等的演化。我问过很多读大学的同学:“在你们考试是,老师是否会提前勾画考试重点,又是否会在考试中作弊,你们觉得大学学的是否有用?”这一切都在我的心里有不解困惑。或许中国的教育的教育现状最为需要改革的是大学教育。作为一名师范生,我看到的只是大学教育中,很多时候教会学生作弊,教会学生为了所谓的利益而去争斗........作为准老师都是这样,那以后教育孩子会怎样?

其实这不是谁的错,是教育制度的错,中国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当看到一则笑话,比尔盖茨来中国求职被饿死时,我的心里觉得是对中国教育最好的讽刺,中国的教育出不了几何比尔盖茨,也不会有牛顿,他们还在萌芽时,就会被现行的教育体制扼杀在摇篮里。我觉得这是国人的悲剧。中国所谓大师级的人物,也只是在国家最为艰苦时期,锻造出来,在现代就几乎没有大师级人物的踪影。

中国越加繁荣,就越缺少所谓的人才,许多学子到美国或者其国家锻造,为什么?清华,北大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也只是排在后位,而弹丸之地的香港就有几所大学排名靠前,这又是为什么?作为国门大学,境遇如此,那其余学校呢?

中国在实习课改,每天打着课改的口号,但是是否真正能做到课改,课改只是让学生变相换了方法学习。教育的不改革,中国难以发展,但是怎样改革是一个大问题?是否真正落实到改革呢?

我想问张校长您:“中国的教育到底怎么改,大学的教育是否就是教育的失败?”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有不敬,请校长多海涵。

写信人:

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