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政府预算绩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预算绩效评价培训心得(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02:44:47 页码:13
政府预算绩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预算绩效评价培训心得(3篇)
2023-01-02 02:44:47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政府预算绩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一

会议认为,随着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农业标准化观念日益增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实施农业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农业地方标准,编制了农业标准化手册,狠抓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开展了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工作,发展和培育了一批名牌农产品,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我市农业标准化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远不能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着标准制订不齐全、标准推广体系不健全、检测体系不完善、质量认证体系较薄弱、市场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

会议强调,近期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要围绕以上五个方面的不足,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制订规划,突出工作重点,整体推进实施,全面加强和完善五大体系建设。要着眼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按照“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扎实抓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大力推进农业标准的推广应用,严格按照农业标准组织生产。现将会议议定事项纪要如下:

一、健全农业标准体系。要围绕全市主导产业、重点产品,加快标准制订步伐,完善标准体系。近期要以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所涉及的产业和主要农产品,以及其它对全市经济发展影响大和对农民增收致富作用大的农产品的标准制订为重点,尽快研究制订与国际国内同步的各个环节的生产标准,形成一系列的标准体系。如花卉苗木、柑桔、青蒿等产业,在全市影响作用大,要加快这些产品的标准制订,以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强化标准的推广实施。标准制定是基础,推广运用是关键。标准制订后,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标准的推广实施上,落实到各个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生产中。在推广运用上,一要抓示范,示范基地建设必须符合标准和条件,严格申报审批,以充分发挥示范区的带动作用。二要抓培训,各涉农部门要按照制订的标准和职能分工,制订培训计划,认真抓好对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标准方面的技术要求,做到标准化生产。三要抓督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督促和指导,将农业标准贯穿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督促生产者按照标准组织生产。

三、加强质量认证工作。首先,要加强宣传,特别是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宣传,大力宣传质量认证的好处,增强生产企业和生产者申报质量认证的意识,提高其申报认证的积极性。其次,通过对农产品开展质量认证工作,在全市树立一批农产品名牌产品,增加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完善检验检测体系。要加快农业检验检测机构的规划和建设步伐,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检验检测体系。要加快完善目前不足的检测手段,加强设备配备,不断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争取更多的检测机构成为国家区域性检测中心。要强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实现我市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要尽快解决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的薄弱环节。市商委等有关部门要抓好符合标准的农产品进入市场特别是超市等高档市场的组织协调工作,使无公害、安全卫生、合乎标准的农产品进入市场、进入超市,引导消费,扩大影响,扩大本地农产品市场份额,以推动我市农产品发展。

会议正式建立了农业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为×××同志,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市质监局、市农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商委、市农办、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乡企局、市农机局、××长江农工商控股(集团)公司。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在市质监局,由孙波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对于政府预算绩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二

特色小镇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科技元素、文化内涵、生态特色、旅游业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呈现产业发展“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形态“小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的鲜明特征。为加快打造体现河北特点、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小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一)建设特色小镇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特色小镇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孕育出的新事物,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的探索和实践。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破解资源瓶颈、聚集高端要素、促进创新创业,能够增加有效投资,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建设特色小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益探索。特色小镇是改革创新的产物,也是承接、推进改革的平台。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创业者的创新热情和潜力,也能推动政府转变职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开发建设格局。

(三)建设特色小镇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特色小镇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特色产业再造,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力军。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既能增加有效供给,又能创造新的需求;既能带动工农业发展,又能带动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既能推动产业加快聚集,又能补齐新兴产业发展短板,形成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四)建设特色小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是联接城乡的重要节点和产城人文一体的复合载体。加快特色小镇建设,能够推动产业之间、产城之间、城乡之间融合发展,有利于落实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功能定位,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速农民就地城镇化进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独具魅力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样板。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注重特色打造,注重有效投资,注重示范引领,注重改革创新,加速要素集合、产业聚合、产城人文融合,努力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新高地、产业升级新载体、城乡统筹新平台,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培育建设100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

(二)建设要求

1.坚持规划引领。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景区的“区”,一般布局在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适宜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地域。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结合部,以连片开发建设为宜。特色小镇规划要突出特色打造,彰显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形成“一镇一风格”;突出功能集成,推进“多规合一”,体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突出节约集约,合理界定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划定小镇边界,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建设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聚集人口1万至3万人;突出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护重要历史遗存和民俗文化,挖掘文化底蕴,开发旅游资源,所有特色小镇要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4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并推行“景区+小镇”管理体制。

2.明确产业定位。特色小镇要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兼顾皮衣皮具、红木家具、石雕、剪纸、乐器等历史经典产业。每个小镇要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明确一个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差异定位、错位发展,挖掘内涵、衍生发展,做到极致、一流。每个细分产业原则上只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类除外),新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布局到同类特色小镇,增强特色产业集聚度,避免同质化竞争。

3.突出有效投资。坚持高强度投入和高效益产出,每个小镇要谋划一批建设项目,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第一年投资不低于总投资的20%,金融、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创意、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对完不成考核目标任务的予以退出。

4.集聚高端要素。打破惯性思维和常规限制,根据产业定位量身定制政策,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吸引企业高管、科技创业者、留学归国人员等创新人才,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小镇公共服务app,提供创业服务、商务商贸、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积极应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实现公共wifi和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建设现代化开放型特色小镇。

5.创新运作方式。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投资建设特色小镇。每个小镇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注重引入龙头企业,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鼓励采取企业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的发展模式。政府主要在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服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市场主体投资建设特色小镇。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强用地保障。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城乡规划修编,将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特色小镇建设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充分利用低丘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推进建设用地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土地计划指标统筹支持特色小镇建设。支持建设特色小镇的市、县(市、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连片特困地区和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优先保障农民安置和生产发展用地的前提下,可将部分节余指标用于特色小镇。在全省农村全面开展“两改一清一拆”(改造城中村和永久保留村,改造危旧住宅,清垃圾杂物、庭院和残垣断壁,拆除违章建筑等)行动,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土地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指标库,供需双方在省级平台对接交易,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二)强化财政扶持。省级财政用以扶持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平台等专项资金,优先对接支持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和引导政府投融资平台和财政出资的投资基金,加大对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和产业示范项目支持力度。省市县美丽乡村建设融资平台对相关特色小镇的美丽乡村建设予以倾斜支持,对符合中心村申报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按照全省中心村建设示范点奖补标准给予重点支持,并纳入中心村建设示范点管理,对中心村建设示范县(市、区),再增加100万元奖补资金,专门用于特色小镇建设。

(三)加大金融支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探索产业基金、私募股权、ppp等融资路径,拓宽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在特色小镇组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到特色小镇增设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加大对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探索开展投贷联动业务。鼓励保险机构通过债券、投资基金、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方式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投资。加强特色小镇项目谋划,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沟通对接,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低息贷款支持。

(四)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统筹谋划,积极支持特色小镇完善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内部路网,打通外部交通连廊,提高特色小镇的通达性和便利性。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供水设施建设,实现特色小镇供水管网、污水管网和垃圾收运系统全覆盖。完善电力、燃气设施,推进集中供气、集中供热或新能源供热。加大特色小镇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网络提速降费,提高宽带普及率,加快实现wifi全覆盖。加强特色小镇道路绿化、生态隔离带、绿道绿廊和片林建设,构建“山水林田湖共同体”系统生态格局。合理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特色小镇公共服务体系。

(五)支持试点示范。把特色小镇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国家相关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国家和省相关改革试点政策,特色小镇优先实施;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先试。

各地和省直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整合优化政策资源,给予特色小镇建设有力的政策支持。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协调机制。为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省委、省政府建立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委副书记担任召集人,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担任副召集人,省委宣传部、省农工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发展委、省金融办、省统计局、省通信管理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二)推进责任落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是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协调,勇于改革创新,建立工作落实推进机制,分解落实年度目标任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按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规范有序推进,务求取得实效。省直有关部门根据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别,结合职责分工,加强指导协调和政策扶持,支持特色小镇加快发展。

(三)加强督导考核。加强工作调度,组织考察培训,及时总结、评估特色小镇建设成果和有效做法,树立一批产业鲜明、主题突出的特色小镇,发挥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有效投资、营业收入、新增税收、市场主体数量、常住人口等为主要指标,对特色小镇建设实行年度专项考核。各地要按季度报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进展和形象进度情况,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定期进行通报。

(四)搞好宣传推广。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加大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浓厚氛围,调动市场主体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树立典型、唱响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特色小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旅游强省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强化责任,形成合力,最大限度释放特色小镇的综合效益。

对于政府预算绩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三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

xx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从20xx年下半年全面启动,在商务部的具体指导下,经过两年多艰苦努力,目前,全市在9个业态中已经建成274个流通节点,覆盖全市各县(市)区的城区和部分乡镇(街道),追溯系统已经整体正式投入运行,xx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初步建成。我市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资金共安排1.18亿元,包括中央财政下拨5000万元,市本级财政配套4000万元,县(市)区财政配套2800万元,目前总共已经投入建设资金9800万元。

我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各建设项目的承建单位、监理单位全部由市政府采购中心依法组织招标确定。按照《xx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建设合同,项目建设资金都是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分期向承建单位支付项目资金。严格控制建设工作经费,至目前,用于招标、培训、会议等工作经费支出47万元。确保了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合理使用,未出现资金违规使用的现象。

按照xx市政府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和有关县(市)区的要求,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扩大流通节点建设规模,将肉菜流通追溯系统覆盖到全市的肉菜批发市场、生猪定点屠宰场、主要乡镇(街道)和重点村级菜市场;加强追溯系统的运行管理和宣传,在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加速流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主要的建设与运行工作及所需项目资金有:

一、新增流通节点建设和软件新功能开发与改造

全市计划新增建设流通节点100个左右,预计所需建设资金20xx万元;在肉菜批发市场、屠宰场建成10个电子结算系统,预计所需建设资金1600万元;新增开发节点运行考核软件、市场动态监测软件、流通服务卡备案中心等追溯系统应用软件及升级改造,预计所需资金300万元。

二、实施追溯系统运行管理考核

为了促进各县(市)区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加强追溯系统的运行管理,我市已经制订了《xx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运行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从今年开始对已经进入追溯系统运行的各流通节点进行考核评比,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引导节点企业管好用好肉菜追溯系统,预计每年考评经费1000万元。

三、城市管理平台与追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为了做好城市管理平台的专业应用管理、设备系统的日常维护,同时,为全市流通节点的运行管理提供培训、指导、巡查维护等服务,通过招标形式确定“服务外包”单位。预计“服务外包”费及城市管理平台运行费用900万元(三年)。

四、做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宣传工作

通过媒体、社区宣传窗、专题宣传月、印发宣传手册、召开现场会、推进会等,广泛宣传追溯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营造社会各阶层知追溯、懂追溯、用追溯的舆论氛围。预计各项宣传经费300万元。

上述下一步我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与运行管理尚需要资金约计6000万元。我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总投资预计1.58亿元,除已经安排的建设资金1.18亿元,缺口4000万元,特向商务部申请补助资金20xx万元。

特此请示,请予批复。

x年xx月xx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