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绿色经济促发展心得体会精选 助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03:40:24 页码:13
绿色经济促发展心得体会精选 助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5篇)
2023-01-02 03:40:24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绿色经济促发展心得体会精选一

那是奶奶住进城里的第一年,带来了田里一年的收成,也带来了锅碗瓢盆一系列家当。奶奶最喜欢那口绿瓷盆,天渐热的时候,她便会烧上一整壶的开水来泡茶。茶水本是浅浅的黄绿色,但装在墨绿的瓷盆里,总觉得那绿鲜艳而又饱满,似乎要溢出来一样。这时候,奶奶便会招呼我们姐妹二人:“走,咱卖茶去!”

那时满大街都是“凤凰”牌自行车,层层密密的树阴也挡不住毒辣的阳光,额头上的汗水则被晒成盐渍。这时奶奶的茶水总是最诱人,那清澄的绿不等人吆喝,就吸引来行路的客人。

“大妈,这凉茶……”

妈妈总是不等人问完就接话:“自己家煮的,两毛钱一碗。”

从来不见有人还价,每每都是举起一碗咕嘟咕嘟咽下,颇有几分水浒英雄的豪气,然后掏出两枚细硬币,道一声谢,消失在人群中。偶尔也有渴极了的人,一连灌下三大碗,奶奶也只收取5角钱,也许她深谙做生意讲求回头客的道理,抑或是她的本性就只是为了方便他人。

瓷盆里的水渐渐浅了,奶奶便使唤我们去楼上把晾凉的另一盆拿下来。同样的绿,同样的清,在这样的午日,散发沁人的茶香,让人分不清这绿是茶叶的绿,是瓷盆的绿,或者是生活本身的颜色。

孩子的耐心总是有限的,当我们叼着冰棍一蹦一跳回来时,奶奶正在招呼一公车的客人。那时的公车是随停的,窗口伸出许多瓶子,奶奶便乐呵呵地把它们一一灌满,象征性地收取一些钱,那浅绿色的瓶子就注入了些许夏日的清凉,也注入了奶奶淳朴的热情。

最后的收入是有限的,去掉那些茶叶钱所剩无几,可我们却乐在其中。

很多年后的现在,我只是望着马路上无数辆汽车扬起的灰尘,看着瓶瓶罐罐花花绿绿的饮料,看着奶奶慈祥的照片,怀念那记忆中的绿色。

朋友,若你在旅途中拧开一瓶绿得不真实的茶饮,是否也会希望路边有一位老奶奶,摆着一口绿瓷盆,煮着一盆绿茶……

推荐绿色经济促发展心得体会精选二

xx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现有在校生5300人。学院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建校历史五十余年,学科涉及文、管、农、工等应用领域,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素有“管理人才的摇篮,科技专家的沃土”之称。全院共有教职工363人,其中专任教师178人,含省级学术带头人7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87人,双师型”教师54人,具有注册执业资格的教师8人。学院占地1900亩,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亿元;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公寓楼、餐饮楼、俱乐部、产业化教学基地群、标准化田径运动场、商业服务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功能齐备;各类实验室、标本室55个。建有电视卫星接收站、外语小电台和校园信息网。图书馆藏书21.8万册,电子读物3.93万种。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学院形成了人才培养基地化,合作办学国际化,校企一体、双元制教学,校农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教科农工贸一体化,仿真模拟教学,多种形式办学,与就业准入制度接轨,毕业生就业率高等特色和优势。已跨入全国高校600强行列。

我们的目标是:不但要成为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绿色农业生态示范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而且还要成为环保知识教育宣传基地,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组织管理学院领导十分重视绿色学校建设工作,从20xx年开始就制定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教务处、专业系、学工团委、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成立了宣传教育、课内教育、课外教育、环境建设四个工作小组,分工负责组织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同时,为了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培训、派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20xx年10月份结合学院实际,进行了iso14000环境管理国际标准认证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有关环境、环保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目前,此项工作已通过初审。

(二)课内教育

1、开设选修课全院公共选修课中开设《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绿色食品管理与生产技术》等课程。

2、课内渗透在全院各专业公共基础课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在《思想品德修养》课第九章(追求高尚人格)的第一节(道德品质的形成与作用)中渗透“保护环境”等内容;在《邓小平理论》课中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的第五节(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渗透“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等内容。在《经济学原理与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农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中渗透“农业资源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园林植物环境》、《园林绿化》、《旅游地理》、《农村政策法规》、《花卉学》、《作物栽培学总论》、《植物保护学通论》、《家畜环境卫生学》、《农业生物技术》、《药用植物栽培学》等课程中渗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环境教育的意义、作物生长与环境条件、农业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3、班会课各班级定期在班会课中专题或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4、环保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种植类专业在实验中渗透环保内容,注重在相关实验中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具体表现在喷雾器的使用、肥料鉴别实验、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野生植物标本的采集、土壤剖面观察等项实验中。

(三)课外教育

1、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学院团委组织成立了3个环保课外活动小组。分别组织了植树、节约用水实践周、保护环境主题教育会、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课外小组活动要求定期、定内容、定辅导教师、定地点。

2、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党办、团委、德育教研室共同进行组织,采用广播、板报、征文、宣传画、讲座等形式,开展环保主题教育活动。

3、环境教育与团队活动相结合。每年组织教师及学生参加牡丹江市、宁安市组织的春秋两季植树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也使学生受到了热爱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四)环境建设学院将环境育人纳入学院的四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方针之中,并已付诸实施。

1、校园绿化美化多年来,共植树60多个品种36000多株,种植草坪1.2万平方米,覆盖13万多平方米,占可绿化面积的100,实现了多年来裸露地全部进行软硬覆盖的目标,另拨出3万平方米土地作为环境保护和绿化美化的园林、风景林、丰产林苗基地,近几年,每年用于环境建设方面的投资均在20万元以上,为环境建设任务的落实提供了保证。

2、开展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国际标准认证工作为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达到标准化的规范,也为满足专业实训的需要,学院与北京世标认证中心联合,于20xx年10月份开始进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国际标准认证的准备工作,并于今年5月末通过了iso90001:20xx国际质量标准认证,通过了iso14001:20xx的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的初次审核。这标志着学院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及服务质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环境建设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制订校区环境保护办法学院针对实际,制定了校区环境保护法,对产生的烟尘、异味、噪声等污染行为及对卫生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有效制止,并采取防污治污措施,多年来,共消灭小锅灶200多个,集中锅炉房,采用符合国家防污标准的锅炉,保证了校园内空气清新,取缔校园内的游戏厅及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保证了校园环境的健康有序。

4、定期进行卫生清扫对校园的卫生坚持经常清扫,保持校园干净、教室整洁、食堂卫生符合标准、厕所清洁无味,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能回收再利用的进行回收,不能回收利作的进行集中处理,保证了校园内的洁净。

多次获得区、市级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城市园林绿化甲级单位、市级绿色学校、省级绿色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单位、精神文明标兵单位,省级庭院绿化先进单位、省级甲级庭院绿化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级精神文明单位。通过多年的努力,学院的环境建设逐步提档升级、学生的文明程度逐渐提高,营造了优美、文明的育人环境,为学院更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但是,仍存在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使环境建设档次不高,地处村镇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学生环境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等不足和不利之处,我们今后还将进一步努力,加大育人环境的建设力度,加快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使学院早日成为环境一流、学风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特色一流的职业学院。

推荐绿色经济促发展心得体会精选三

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

众所周知,追求时尚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追求健康、绿色的低碳生活方式更是现代时尚的一种高标准的体现。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科技和文明高度发展的现在,全球气候却变幻无常、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加剧、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成了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殊不知,仅在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为2.7吨,其中汽车和暖气只占54%,其余46%来自于人们的日常消耗。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生活已经成为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而不是能力,人人可行。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式下,倡导低碳生活、践行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保护家园,保护人类已迫在眉睫。

为了让更多的人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支持和参与节能减排行动,达到低碳节能、健康生活的目的,我们向全社会每位公民倡议:

1、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2、节约用电,要做到随手关闭电灯、电脑、电视等电器设备,做到人走电停。

3、倡导网上办公,少用纸质文件和贺卡,多用电子邮件;

4、不浪费食物,不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5、自备餐盒,少用一次性纸杯、木筷、快餐盒等;

6、购物时自带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7、分类投放垃圾,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8、栽植花草树木,建设绿色家园;

9、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多爬楼梯,为节能减排出力。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再少的关心也是一种观注,再小的习惯也会成为自然。为了人们能永远拥有美好家园,让我们每个人都用爱心去唤起民众的观注,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理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重任。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一起携手努力,共建绿色家园!

倡议者:

某年某月某日

推荐绿色经济促发展心得体会精选四

广大市民朋友们: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其尾气污染已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蝉联三届的全国文明城市,济源人的文明素质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善。现已进入冬季,近期受气象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污染物扩散能力较差,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任务艰巨。在此,我们呼吁全体市民朋友积极行动起来,争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倡导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带头形成崇尚节约、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

一、倡议大家出行优先选择城市免费公交车,积极选择共享单车、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出行请佩戴口罩。

二、倡议大家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选乘公交车,将绿色、环保、健康的出行习惯融入日常生活。

三、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文明单位的干部职工积极宣传、带头践行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树立“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健康出行理念,以此带动更多人自觉参与到绿色出行活动中。

绿色出行 与你同行

绿色生活,始于足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为积极倡导市民选择低碳环保出行方式,市交运公司热情欢迎您乘坐城市公交和骑行公共自行车。

冬季来临,为加强疫情防控,请广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注意个人防护。交运公司公交车和公共自行车站点已全面消毒,广大市民朋友可放心乘坐和骑行。

推荐绿色经济促发展心得体会精选五

九月,是“践行绿色出行、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绿色出行宣传月,9月21日至27日为公交出行宣传周。为营造良好的绿色出行环境,一起争做绿色出行的先行者。我们真诚地向老师、家长和小朋友们发出以下倡议:

优选公交 绿色出行

自觉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坚持把公共交通作为日常出行的第一选择,少开一部车,多添一抹绿,养成绿色、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

文明交通 从我开始

日常生活中做到不闯红灯、争道抢行,按规定让行,不占用公交专用道,自觉按照交规礼让斑马线,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等,自觉践行文明交通活动。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将绿色出行落到实处,

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