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福建考察心得体会教师报告 福建考察心得体会教师报告总结(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03:48:59 页码:8
福建考察心得体会教师报告 福建考察心得体会教师报告总结(五篇)
2023-01-02 03:48:59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福建考察心得体会教师报告一

现在由我为大家服务。我们现在到达的九鲤湖景区位于仙游县东北隅约25公里的万山之巅,面积2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90米。(因在万山之颠,道路崎岖、陡峭大家要注意安全,互相帮助。)这里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自古以来有“鲤湖飞瀑天下奇”之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

九鲤湖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汉武帝时,安徽芦江有一个叫何任侠的人生了九个儿子,但除了老大额中间有一只眼睛外,其余八人双目失明。他们不肯参加淮南王刘安的叛乱,而被刘安派人追杀,历尽千辛万难,来到今天九鲤湖所在的山峦之颠,并在此隐居下来修道炼丹、普济众生。有一天风雨大作、雷电交加,突然从湖中跃出九条鲤鱼,身的两侧长出翅膀,九兄弟知道鲤鱼吃了他们的仙丹要升天了于是各乘一条鲤鱼冲天而去,成了神仙。九鲤湖因此而得名。

各位团友,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颇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桥,被称为“通仙桥”,意为通往人间仙境之桥。也是为风景区的路口。

请大家往下瞧,溪床上那些奇形怪状的溶洞,大家看这些溶洞像什么形状?是不是像仙人炼丹时用的物品形状呢?传说这是仙人炼丹是留下的遗迹。有人曾经把染上颜色的稗谷倒进溶洞里,后来在莆田三江口林兰溪入海处发现了这些稗谷,你们说奇特不奇特?那这些溶洞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这些溶洞乃是大自然的杰作,距今大约7000万年的燕山晚期,由于地壳深部的岩浆侵入,形成了花岗岩体,而花岗岩所含的矿物,经过发育后形成各种形态,在漫长的地壳变迁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才形成如今这些溶洞。

团友们,眼前就是“九鲤湖”。整个湖呈圆形,直径67米。面积不到杭州西湖的十分之一,却可用“小巧出雅”四个字来形容。清晨、旁晚、入夜都有它的特色美景。

为了纪念何氏兄弟而修建的这座祠宇,称为“九仙祠”。重建于宋淳熙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九仙祠又名“显灵庙”。据说,九鲤仙人十分灵验,会给虔诚的人托梦指点迷津。因而历代以来,香客络绎不绝,连自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在考场失意后,千里迢迢来到九鲤湖祈梦。据说,他在此梦得九鲤仙人赠给他一个装有一万条墨锭的囊袋。自此以后,他写的诗更加清新明丽,画的画更为传神。

各位团友,九鲤湖的湖水虽迷人,何氏兄弟的故事虽然动人,但我们的九鲤飞瀑却更为吸引人。你们瞧,那石湖上方的进水处,就是第一祭—-“雷轰祭”。此祭落差最小,但由于河床奇特,又不满溶洞,以致水流冲下的时候,发出深沉的轰鸣,声如洪钟,故称雷轰祭。

现在请看,这就是石湖的尽头,由于巨石横卧,挡住了湖水的去路。湖水就怒气冲冲向前撞。因而这祭人们称之为“瀑布祭”。

各位团友,这便是“珠帘祭”和“玉柱祭”。大家知不知道黄山有个“人”字瀑?水在下落时被石脊分为两股,极像一个人字,古人称“人字瀑”。而玉柱祭的水向下流时,被一块突出的巨石截断。水下落时被溅起来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万穿断了线的珍珠飞落下来,珠帘也就因此而得名。

玉柱祭以下,尚有五祭瀑布, “石门祭”怪石嶙峋,一水斜回,有二石亭亭如门,欲合不合,欲开不开,下涌奔泉上凝云影。“五星祭”有五块巨石相拥如星,惟妙惟肖,因此得名。“飞凤祭”因泉水声如鸟语且有飞凤峰而得名。“棋盘祭”中有一巨石如棋盘,盘有一石如童子在观棋而名之。“将军祭”中有二石酷似两位勇士当关,故名之。

九鲤湖讲解到此结束,大家自由活动,30分钟后在此集合

关于福建考察心得体会教师报告二

说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东晋时期,福州民间就流传“右旗左鼓,八闽二绝”的风水之说,这左鼓即指鼓山,耸立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分为鼓山、鼓岭、鳝溪、磨溪、凤池白云洞五大景区。自宋朝至今皆为游览胜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它与福州旗山遥遥相峙,重峦叠嶂、终年苍翠,山上处处有奇岩,峰峰有洞府,风光旖旎,主峰海拔900多米,对福州风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的地位。

青龙鼓山佑民安康

自古以来,福州百姓在选择及组织居住环境方面,就有采用封闭空间的传统。为了加强封闭性,还往往采取多重封闭的办法,如四合院宅就是一个围合的封闭空间;多进庭院住宅又加强了封闭的层次,而里坊又用围墙把许多庭院住宅封闭起来(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的构造)。 作为城市也是一样,从城市中央的衙署院(或都城的宫城)到内城再到廓城,也是环环相套的多重封闭空间。在城市的外围,按照风水格局,基址后方是以主山为屏障,山势向左右延伸到青龙、白虎山,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山的左右为青龙白虎(比如说福州的以金鸡山为青龙,大梦山为白虎,于山、乌山把住南门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遂将后方及左右方围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挡,连同左右余脉,亦将前方封闭,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闭圈。如果在这道圈外还有主山后的少祖山及祖山,青龙、白虎山之侧的护山(比如说福州青龙之侧的护山的鼓山;白虎山之侧的旗山)。案山之外的朝山,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闭圈。可以说风水格局是在封闭的人为建筑环境外的一层天然的封闭环境。

由此我们可知,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守护着福州这块难得的宝地,保佑着有福之州风调雨顺,人民安康。

鼓山之“鼓”意义非常

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自有神奇之处,由其顶峰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传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将军为了镇住恶龙特地留下的。每当风雨交加,石鼓便有簸荡之声,那就是鼓将军在鼓山顶面对海上龙王进犯而击鼓,号召三军准备战斗。

鼓,在易经中为震、为东方。易经云:震者亨。震来,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其意思是重雷发向,千里传声,有惊无险之象,亦有变动之意。

易经《震卦》象征震动的鼓声:可致亨通。当惊雷鼓动的时候,天下万物都感到恐惧,然而君子却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声震惊百里之遥,作为君子却能做到从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顶峰的石鼓亦在点醒居住福州的人们,匹夫兴亡人人有责。每当国家风云变幻之时,应该走出去,为国效力,由闽化龙之意。

九座山亭有玄机

坐落在鼓山的涌泉寺更为名扬天下,其位列闽刹之冠,是福州的骄傲,素有“既来福州,必游鼓山”之说。

涌泉寺寺院和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山坡里原有的山泉、峭壁怪石都被巧妙地镶嵌其中,寺庙前后左右环抱着苍郁的古老大树林,可谓“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宛如这寺院是盘古开天地就有,是上天降落在此处。这一典型唐代建筑,坐北朝南,以三级宫殿群,顺山势而上。迈过高高的门槛,一阵佛门清静的淡雅清香就会扑面而来。很多人走进殿内,烧上一炷香,虔诚地祈祷、祝福,让人徒升心安平静之感。

建造这所寺院的开山祖师神晏更具有传奇色彩。由于寺院建造在鼓山的燕窝穴上,燕窝发燕仔燕孙,所以涌泉寺能居僧干众,蒸蒸口上。相传当时涌泉寺建成后鼓山香火愈来愈旺。为了让香客们上山方便,寺院僧众决定修条上山道路。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努力,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山道,从鼓山脚下一直铺到涌泉寺的大门。

开山祖师神晏看见这条石砌大道,心里很高兴。可过了几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条石砌大道寺院的僧众,病的病,死的死,香客们也闻知涌泉寺发生瘟疫,也不敢上山来了。一时间,鼓山涌泉寺僧侣四散奔逃,香客稀少,冷清寥落。

神晏心中好疑惑,为探明原因走到鼓山白云峰顶朝看石道。远远望去,隐隐约约中,他发现整条石道一股凶气缭绕不散。他连忙再仔细一一辨认,这才惊骇得他几乎失去控制喊叫出来。这条从山脚铺到涌泉寺大门口的石道,弯弯曲曲就如一条巨大蟒蛇蜿蜒而上,岭道上的一块块石头板就如蟒蛇身上的鳞甲一片片。那蛇的头对着涌泉寺大门正张着血盆大口对着燕窝吞吃出门的燕子,这石道分明是“蛇窜燕窝”!这明摆着涌泉寺的风水被这石条道破坏了。

好在神晏不愧为一代大师。他返回涌泉寺,召集众僧在新修的这条上山石道上建造了九座山亭,从山脚到山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头道路中间的九座山亭,依次为闽山第一亭、东际亭、仰止亭(今已废)、观瀑亭(又名石门亭)、乘云亭、半山亭、茶亭、松关亭、更衣亭。这九座山亭像九根大铁钉,牢牢地钉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道上,把这“蟒蛇”斩成七段,使它不能再作怪。之后又从喝水岩修建一条石道,用条石铺设,直达山门。该道为蜈蚣岭道,意为蜈蚣叮七寸。蛇怕蜈蚣,这样这条毒蛇就不能复活了。蜈蚣岭道铺设完,上山道路变得四通八达了。

这一来,蟒蛇不能动弹 了。而化成蟒蛇的那条石道,永远僵死在那儿,被千人万人踩。此后,涌泉寺渐渐香火旺盛了,僧众越来越多,涌泉寺越来越闻名于世终于成了南方著名的佛教圣地。在鼓山其摩崖石刻也很闻名。

关于福建考察心得体会教师报告三

尊敬的各位朋友:

我们美丽的冠豸山不仅自然景观神奇独特,人文景观也同样精彩动人,拥有“客家神山”的美誉,这其中就包含冠豸山与龙之九子的传说。古时民间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但九子是什么,说法不尽相同。那么,冠豸山景区龙之九子是哪九子呢,与这座名山又是什么渊源呢?我给大家作个简介吧!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福建沿海经常受到台风袭击,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怨气冲天。久而久之,惊动上苍。玉帝忙召来太白金星商量对策。太白金星说:“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从内地移几座山峰,在台风经常登陆之处立为屏障,便可削其锋,弱其势,减其害,乃至化害为利。老臣听说老君门下有不少弟子,本领高强,移山之事若由他交给弟子去办,应该比较稳妥。”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任务落到太上老君门下一个名叫吕纯阳的弟子身上。

话说这个姓吕名纯阳又称吕洞宾的人,随身带着老君送给他的一条神鞭,日夜兼程,四处考察。不几日,他来到了一个所在,只见方圆数十里地面有几座山峰,巍然屹立于莽莽群山之中,气势非凡。他想,台风再厉害,也无法穿越这些屏障呀!于是,他用力挥起了神鞭,这方圆数十里的群峰,好像轻得像一卷水墨画,朝东南沿海飘了过去……

一天,吕纯阳刚刚把群峰赶到连城地界,就觉得口干舌燥,有些体力不支了。他于是在这里收鞭歇息,那正在飘动的山峰便一下从云头落了下来。吕洞宾举目四顾,发现不远处有几间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竹篱茅舍,舍内有一美丽的妙龄村姑正在酿酒。他来到村姑门前,向村姑讨水解渴。这位客家村姑见有来客求助,非常爽快,马上从酒缸中舀了满满一大瓢香甜可口的客家酒娘送到他手中。这酒实在太好喝了,他喝了一瓢又一瓢,不知不觉就醉倒睡熟了。待他一觉醒来,神鞭早已失去了威力,无论他怎么用力挥鞭,眼前的几座山峰硬是纹丝不动!怎么办呢,任务没有完成,他回去如何交代?于是,他想起了老朋友东海龙王。龙王采纳龟丞相的建议,派出了九个本领高强的儿子前去暗中帮忙吕洞宾。龙王派出的九个龙子分别是:螭(音chī)吻,麒麟,赑屃(音bì xǐ),椒(音jiāo)图, 囚牛,鳌,狻猊(音suān ní), 貔貅(音pí xiū), 獬豸。

这九位龙子跟随吕纯阳,一路跋涉到了连城后,立即就被这里的如画风光和香醇的美酒吸引了,它们觉得这里的风景比龙宫的更美丽,这里的饮食比龙宫的更可口,这里的客家百姓更需要它们,尤其是其间九条清流汇成一湖碧波,比龙宫更适合它们的脾性。它们更乐于在此间安居。于是,事情出现了逆转,它们再也不想帮父亲的老朋友出力把这几座山峰移往它处了。为了在这里立足,它们还各自拿出看家本领,为当地做了许许多多好事。从此,连城便一直风调雨顺,物阜民丰,宛如一处“世外桃源”。此事传到玉帝耳中,他想这个结果也是出自天意,便将这件事“任其自然”了,就这样,冠豸山永远地留在了连城。连城人民感谢龙之九子造福一方的功绩,也将它们永远地留在了冠豸山景区,供后人景仰。

这就是冠豸山与龙之九子的由来。下面,我按先水后山安放九子的顺序,将龙之九子的情况逐一作个介绍:

在石门湖畔映山亭前面的是龙子螭吻。高度2.36米。螭吻属水性,开大口,口润嗓粗喜欢吞火,是消灾之神,专司救火灭灾。又传它喜欢四处眺望,因此常安放在古建筑檐角的前面,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人们摸一摸它,或恭敬地朝它三鞠躬,就能保宅第平安、灾星远离、吉利永随。朋友们,请吧!

这是龙子麒麟。高度2.16米。“麒麟”以“鹿”为偏旁,说明是由鹿演化而来,但它又决不是鹿,是龙头、麋身、牛尾、马蹄、鱼鳞皮,头上一角,角端有肉。麒麟是幸运神,专司祥瑞吉庆。人们希望麒麟总是伴随着自己,给自己带来幸运、光明、福禄与美好。

相传麒麟能送子嗣。据说孔子将要出生的夜晚,有麒麟吐玉书到他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思说孔子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图”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因为麒麟曾降临过孔子这样的圣贤之人,因而人们相信麒麟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冠豸山麒麟和 “观音送子”峰相邻,一定能给大家送来好运,庇护各位万代兴隆!

这是龙子赑屃。高度3.6米。赑屃又称霸下、龟趺(fū),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传说赑屃在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通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屃治水的功迹,叫它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

赑屃是长寿神,安放在长寿亭下方,往东可见罗丹“人长寿”题字,往南可见一长寿老翁,往西可见“鳄鱼上岸”景点,朝南朝下可见一龟形山峰和“生命之根”。大家摸一摸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和长寿神,便可长寿安康、力大无穷哦!

这是龙子椒图。高度2.16米。它的形状像螺蚌,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闭合,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以求安全。椒图是平安神,专司一方安宁。它庇护着冠豸山下的连城人民平安吉祥,也护佑着各位游客朋友幸福安宁。我们一起祈祷吧!

这是快乐神囚牛,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高度2.16米。囚牛是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长大后精通宫商角徵羽,擅长五音和谐之术,在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囚牛扬头张口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囚牛奏起天籁之音便风调雨顺、百姓安乐,令天下太平、人心向善。

这是龙子鳌。高度2.82米。据说鳌是乌龟头和鲤鱼尾的合体鱼龙,为指路神,熟悉天下道路,从不迷途,专司世人前程。我们经常说的鳌头,是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鳌在东山草堂与修竹书院之间的这块开阔地,激励着连城儿女勤学励志,人才辈出。读书人来此叩拜,加上勤奋努力,便能金榜题名,屡试屡中。

这是龙子狻猊。高度2.36米。狻猊形状像狮子,喜烟好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它是赐福神,专司人间福祉,能令人一生万事如意、百福齐至。狻猊立于仰云亭北侧这一片开阔地,将整个连城城关地区一览无遗,这正是送福一方的意思吧!

这是龙子貔貅,口大,腹大,无肛门。高度2.16米。据说貔貅的主食是金银珠宝,吃啥补啥,它变得浑身也是珠光宝气的,因此深得玉帝与龙王的宠爱,不过,吃多了总会拉肚子,有一天可能因为忍不住而随地便溺,惹玉帝生气了,一巴掌打到屁股,屁股眼就被封了起来,从此,金银珠宝只能进不能出,这个典故传开来之后,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

貔貅也有公母之分,民间传说公的貔貅代表财运,而母的貔貅则代表财库,有财要有库才能守得住 , 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对,才能够真正的招财进宝。

古贤认为,命是注定的,但运程可以改变,故民间有“一摸貔貅运程旺盛,再摸貔貅财运滚滚,三摸貔貅平步青云”的美好祝愿。 那么,朋友们,上前摸三次吧!

雄踞于冠豸山正面广场的是龙子獬豸。獬豸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独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帝尧的刑官皋陶曾养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全由獬豸裁决,都准确无误。正是由于獬豸象征着正直公正,所以在古代,它就成了法律与正义的化身,御史等执法官员所戴的帽子被称为獬豸冠,有些朝代执法官员的衣服上还绣有獬豸的图案。冠豸山因山形主体像极了獬豸帽,又加上得力于龙子獬豸的长年守护,由此而得名“冠豸山”,成了正义之山的象征。

各位朋友,到了冠豸山,一定要和龙子獬豸、和启功先生题写的山名合个影,以留作永久的记念。愿美好的冠豸风景陪伴着你,带上龙之九子的祝福,给你送去安康、吉祥和幸福!谢谢各位!

关于福建考察心得体会教师报告四

各位团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海上花园”鼓浪屿。

现在我们的车行驶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厦门目前最繁华的商业街,它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条老街,街旁建筑为骑楼式(将楼的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楼层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故名骑楼),这是厦门一大特色。中国南方城市和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多有这种驶楼。这主要是考虑到厦门地处亚热带,有时阳光照射强烈,风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骑楼下防晒避雨,自由行走,随意购物。中山路是厦门的主要商业街,也是厦门的文明街,品种繁多齐全,国货、洋货均有。

各位团友,渡船时间约为六分钟,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鼓浪屿。看,对面的小岛就是鼓浪屿,这条江叫鹭江,也叫厦鼓海峡,宽600米。鼓浪屿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1.9万。宋元时期称“圆沙州”,明肛始称鼓浪屿。因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浪冲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音,所以人们叫它为“鼓浪石”,小岛也就叫鼓浪屿了。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福建旅游景区“十佳”之首。

各位团友,码头到了,这个码头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码头很小,是1938年建的。这里原来是西方列强贩卖中国劳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过《海囚》这部电影吧,那“海囚”就是从个码头乘船出发的。为解决乘船拥挤的问题,建了这个“钢琴码头”。因为鼓浪屿是“音乐之岛”,要使游人一跳上鼓浪屿就接触到音乐的气氛围,大家看这是不是有点像张开的三角钢琴!

各位团友,豉浪屿除了少量观光电瓶车外,没有其他车辆,在岛上步行别有情趣。现在我们一边走一边观赏鼓浪屿欧陆建筑的风采吧!

这是英国领事管,建于1844年和1870年,已经150多年历史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它的远征军开到厦门海面,与厦门守军发生激战,结果英军战败退去。1841年8月,英国30艘军舰3500余人再次进犯厦门,经激战,厦门和鼓浪屿陷落,厦门被占领10天,英军撤退时留下军舰3艘、军队500人强占鼓浪屿达5年之久。中英《南京条约》允许英国人在鼓浪屿“暂居”。1843年,英国首先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首任领事就是攻打厦门的海军舰长。1844年第二任领事建了这幢领事楼。可领事虽住在这里,却强占厦门的最高行政机关“兴泉水海防备道”道署办公,前后达20xx年。这是1870年建的新办公楼,落地门窗,一副英国模样,内部装饰相当豪华,但有6间囚室。楼前的一座狮狗墓,那是领事爱犬死后特意建造的,1957年被砸毁,墓旁立有一根钢管旗杆,已废倒。

日光岩

各位团友:

这是日光岩寺新修的山门,让我们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这好像一个人写的,其实是三人所书。“鼓浪洞天”是明万历年间(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写,已经400多年了,是日光岩上最早的题刻;“鹭江第一”是清代道进士林缄所写,也有100多年了;“天风海涛”是民国4年(1920xx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写的。在如此高大的石头上凌空崖刻,气魄很大。

各位团友,日光岩寺原名莲花庵,是厦门四大名庵之一,实际是一石洞,以石为顶,故又叫“一片瓦”,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万历十四年(1586年)重建。因为每天凌晨,朝阳从厦门五老峰后升起,莲花庵最先沐浴在阳光里,因此得名“日光寺”。又传说当年顾成功来到晃岩(日光岩的别称),看到这里景色远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为日光岩。日光寺屡毁屡建,清同治年间,建圆明展,祀弥勒。1920xx年建大雄宝殿。解放后,圆明殿改成念佛堂。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政策,日光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内外十方善信的捐赠,大兴土木,翻修了大雄宝殿,新建了山门、钟鼓楼、旅游平台、法堂、僧舍、小卖部和膳堂,寺庙焕然一新。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珑袖珍式的寺庙,大雄殿、弥陀殿对合而设,是全国唯一的。由于环境优越,历代高僧不断,著名的弘一法师1936年曾在这里闭方便关8个月。

日光山又称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叫“龙虎守江”。这里原有一亭名“旭亭”,早已毁圯。中国台湾文人石国球写了一篇《旭亭记》,描写日光岩“山罗海绕,极目东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为梵刹呈奇”,磴道巨石夹峙,森严壁立,有“九夏生寒”之意,凉意自然来自“鹭江龙窟”了。

毓园

各位团友:

现在我们来到毓园。毓轩是林巧稚大夫的纪念园。林巧稚,1920xx年出生在鼓浪屿,1920xx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由于成绩优秀,被留在协和工作,1983年4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各位团友,这里展示了林大夫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这些实物都是她生前用过的,这些照片是她学习、工作、生活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记录,这些是她的著作、论文和各种证书。从这些实物、照片、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林大夫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同志特别是对婴儿、母亲的赤诚热爱,这都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各位团友,游览鼓浪屿到此全部结束了。各位如还有兴趣,可以挤出时间,到环岛路走走,欣赏一下大海的风韵和欧陆建筑的风采,也可深入小巷,听的别墅里流出的钢琴奏鸣声,增加厦门之旅的文化内涵。谢谢各位的合作。

关于福建考察心得体会教师报告五

四海之内皆兄弟,来自五湖四海的 ladies and 乡亲们,大家早上好!诸位一路辛苦奔波辛苦了,请允许我代表__旅行社欢迎各宾客朋友的到来。在下___,_导、小_,大家想怎么叫就怎么叫我吧。小_我今天一看到大家,小鹿就噗通噗通乱撞个不停,不过乱撞归乱撞,我还是得淡定得为大家服务,大家说是吧?(是)按照国际惯例呢,我现在还必须向大家隆重介绍下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掌舵——_师傅了。_师傅啊,他为人热心,开车专心,关键是看到在座这么多美女还一点也不动心。所以呢,此次由_师傅为我们保驾护航,诸位大可放一百二十个心!如果此次旅途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向我和_师傅提出来,我们定当竭诚为大家服务,让大家开开心心而来,满满意意而归!

今天呢,小_我将带领大家前往的目的地是著名闽台影视基地——云水谣风景区了。云水谣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建于沼泽地上的素有”天下第一奇“之称的和贵楼、我国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楼——怀远楼、福建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一条千年古栈道。其实呢,云水谣并不叫云水谣,这只是我们游客的称呼,当地人称此地为长教村。长教村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20__ 年 6 月被漳州市政府列为“闽南(漳州)生态文化保护区长教古村落”展点,又于 20__ 年 10 月被列为第二批中国景观村。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正纳闷这长教村为什么被人叫做云水谣?(是)在座的各位,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了,云水谣这个名字

源于中国台湾作家张克辉先生写的《台湾往事》,也就是后来在此取景拍摄的爱情故事片《云水谣》。说道这部电影,看过的朋友还记不记得在这古镇发生的那段关于两个中国台湾年轻人相恋却又不得不分隔两岸的爱情故事呢。好了,我们的云水谣已经到了。不管看没看过的朋友现在请带上随身物品,关好车窗,随我下车进入这个古村落探寻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吧。

《云水谣》由上世纪40 年代两个中国台湾年轻人的邂逅开始。台大医学院的青年俊才陈秋水因做家教来到王家与王家千金王碧云结识,并与其一见钟心,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私定终身。在这个故事中,两人两度分离,一度相逢,而这一次的相逢便是发生在这云水谣古镇了。在电影中,这个古镇作为陈秋水的老家。因为这部影片,长教村才被大家熟知,也因此有了“云水谣”这个名字。看过《云水谣》的朋友们,相信至今任然对影片中秋水老家那一段风景秀丽的古栈道记忆深刻。它现在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20__年 7月24日起,这一条古栈道有了新名字,当地政府正式将其命名为 “云水谣古栈道”。 这条古栈道沿溪而建,全长达10 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这条古栈道,以前不叫古栈道,而叫古幽道,因为它非常幽静。南靖县之所以将这条古栈道取名为“云水谣古栈道”,是因为20__年底,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 现在 大家是否留意到我们眼前这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的房屋了呢?这可是长教村也就是云水谣已有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迄今为止,这里不但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还留有五金店、理发店、作坊等具有上世纪特色的老商铺。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进去看看。现在展示在我们眼前的这块刻有“云水谣”三个字样的石碑呢,是由《云水谣》原作者张克辉先生所题写的。我想是为了纪念这段感人的爱情吧。大家请看石碑后面的那棵巨大的榕树。这棵树很大吧?不过它可不是最大的榕树哦。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云水谣溪岸边上有很多榕树了吧,而且我前面有提到云水谣可是拥有福建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云水谣溪岸边,由13 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与山水构成了这一副美丽的图画。也正是因为这里的美,不仅吸引了许多艺校的美术专项生来此写生,还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来此拍摄。走在这条古栈道上,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美术专项生正执笔画下这秀丽的美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棵好比一把巨伞的大榕树呢,它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高龄了。乃是云水谣甚至福建省内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古榕树了。它的大可不是胡扯的,大家且听我说:这棵榕树树冠覆盖面积 1933 平方米,树丫长达 30 多米,树干底端就要十几个大人才能合抱。不信的话,你们可以上前抱抱看。榕树下这座短小的木桥,在电影中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配角。它在电影中的首次亮相,是在陈秋水得知日夜思念的恋人王碧云来此找寻自己这个消息后。当陈秋水知道王碧云来此寻觅自己时,可谓是欣喜若狂。从碾米厂一路奔跑,那速度在奥运比赛中估计可以前几。就在经过这座小桥时,完全不顾桥上一群悠闲散步的番鸭,直接从人家的大部队中穿过来到恋人王碧云的面前。就这样,因为王碧云的主动、任性,两个被迫分离的恋人相逢了。这儿的老榕、小桥等在这里的一切共同见证了当时王陈二人这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相逢。两人相见后,牵

手彼此,一起回到了秋水的家中。现在,男主人公的家正敞开大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由于《云水谣》这部影片的原因,这里也是名声大作,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这里呢,已经不再是我们在电影中所见到的那番景象了。当时他们一家共度晚餐的地方,现在已经铺上了砖红色的地板 。还有电影中的房间什么的,现在都已经被更改成会客或者其他作用的房间了。不过这天井没有怎么改变。当时秋水为碧云舀水洗头便是在此边上了。大家看天井中这个取水装置。它可是过去的人们取水用的自来水。不同于我们现在水龙头的是,这是要我们下压这个把手而且还要不断下压这个动作才能取到水。

出了王陈二人共住的地方,我们现在前往观看的是云水谣特别的水车了。《云水谣》的忠实影迷们应该还记得电影中的水车吧。在拍秋水老家的伊始,这个水车在碾米厂运作的过程中也不停地转着。听当地的人说,现在这个水车已经不会运作了,水车曾经在一次大水中被冲走。如果要看它运转,是要插电源的。电影中有个经典的画面:王碧云拿着画板坐在水车旁的走廊上,陈秋水指着远方的景物,两人谈笑风生。当时他们坐着的走廊现在已经被安上了栏杆,这个走廊位于临水而建的现名“汇全阁”的屋子四周。正如大家看到的,它是个茶店。 阁楼一半临于水上,半室轩窗对水而开,天光云影共着穿窗而出的琴箫之音徘徊。一时心怀旷畅。“云深树老山如画,室静茶香水有情。” 大家有闲情雅致的可以带好友来此品茶。 有美景,有好茶,有良友, 我想即使 半日 也 快哉 。

如果不是中国台湾局势动荡,如果陈秋水不是左翼分子,王陈二人想必会在这个共同度过美好的余生;如果不是陈秋水在到大陆 后将名字改为徐秋云,王碧云不会找寻了几十年还依然无果。王碧云坚持他们两人“等待彼此”这个誓言终身未嫁。因为这古镇有着《云水谣》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这里还吸引了许多恋人来此拍摄婚纱照。

时光匆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常言道,“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在此,小_非常感谢各位宾客朋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相逢”,我期盼在不久将来与你们的相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