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春节消费调查的心得体会(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5:55:29 页码:8
春节消费调查的心得体会(实用8篇)
2023-11-23 05:55:29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自我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进步。“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需要我们细致观察和思考,将自己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整理和总结,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以下是几篇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春节消费调查的心得体会篇一

一、金银首饰、散装商品、服饰、家用电器、智能小电器、智能手机等商品畅销。从调查情况看,春节期间,商家推出各种促销活动,“春节不打烊”、快递歇业、居民春节传统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店面销售传统模式依旧火爆。一是服饰类商品依旧畅销。商家在推出春季新款服饰同时,开展冬季服饰促销,消费者购买踊跃。二是金银珠宝需求较旺。猴年主题珠宝、婚嫁系列首饰、贺岁金银条等销量攀升。三是中低价商品热销,尤以烟酒、饮料、副食、茶点等商品最为明显。像食用油、粮食类、肉禽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奶及其制品类、烟酒饮料类等类消费增长明显。四是家用智能小电器、智能手机销售较好。这类消费品由于更新换代周期较短,对于年轻一族尤其有着较大的吸引力。

二、与去年春节相比,部分高端礼品遇冷淡。从调查情况看,一是消费者消费趋于理性,高端的礼品套装、高档消费品遭到消费者的冷遇,与之相反,中低档商品、散装商品销售趋旺。二是儿童电教产品、图书类销量略有下降。三是低端家用电器销售下降。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选择家用电器时更多的是注重品牌、环保、智能、高端、新型、智能,这类家电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低端家电销售下降明显。由于受到春节外出务工者回家过年,居民春节放假休息等因素的影响,家庭装饰材料,建材等销售略有回落。

三、农村消费取向向城市靠拢。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民自主创业等,农民现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取向逐渐向城市靠拢,务工人员从大城市带来了新的消费观给与消费方式,冲击了农村传统的消费观念,消费趋向于品牌化、中高端化。

四、中档餐饮企业生意兴隆。从调查情况看,高端餐饮企业纷纷放下身价,走平民路线,经营形势好于住年。中档餐饮企业的经营情况看,高档菜少了,家常菜多了,小份菜、拼盘菜多了,就餐人数明显增多;受到消费观念、方式改变的影响,原来的家庭聚餐、走亲串友,现在都搬到了宾馆、饭店;小型餐饮店停业过节,而大中型餐饮企业抓住节日、旅游消费旺季,纷纷推出不同档次、不同品味的菜肴,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但是,各餐饮企业消费不忘节约,在“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号召下,很多餐馆、酒店在餐桌上摆放文明就餐提示卡,引导消费者适度订餐,避免浪费。

五、住宿业出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春节期间,市区各大饭店、连锁酒店、家庭宾馆的房间被预定一空,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开封中心较多,价格低于连锁酒店,由于兼营住宿,出现排队等房间甚至是在大厅过夜的局面,服务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由于开封龙亭景区的灯展至正月十六结束,组团旅游、自驾游客络绎不绝,房间爆满状况一直持续到了灯会结束。

六、从了解的情况看,今年春节黄金周对开封来讲是真正的“黄金周”,消费品市场异常火爆。今年开封万岁山景区、翰园的春节大庙会,龙亭景区的灯展,铁塔景区的灯光秀、清明上河园景区等吸引了周边省市消费者蜂拥而至,带动了开封消费市场的火爆;加上开封有着远近闻名的小吃,鼓楼、西司、武夷夜市、上河小吃城,市区街头巷尾规模不等的夜市摊点,黄金周期间,四大夜市人头攒动、人满为患,来汴的外地游客饱了眼福后,又饱了口福,拉动了开封消费市场增长。至正月十五,市区交通近乎瘫痪,外地游客不得不将车停到市区周边选择公共交通甚至步行进入景区参观。总之今年的春节黄金周,开封着实火了一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更吸引了外地游客来汴旅游的冲动,更为开封的旅游、消费市场“火上浇油”。

春节消费调查的心得体会篇二

从各方面统计和估算的数字分析,广东人过春节花钱越来越大方。在广州一大学做教师的小彭称,因为供了一套房,加上孩子上学,所以一家人春节花费还是比较节省,但即便如此,置办年货加上亲戚、朋友、同学人情走动,还是花去7000元。在白领阶层中,小彭的钱花得还不算多。今年天冷,又为逛商场多吃多穿多花费再添一把火,几乎所有的消费场所全面火爆,春节前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消费时段。

广州市的天贸南大、广百集团等百货公司,今年春节期间投放市场的商品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而销售增幅也同样超过20%。其中,广百初一至初七销售额达3365万元,增幅达45.5%,这说明虽然供应量大了,但需求量也在增大。而友谊百货1月前28天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王府井这28天的销售额已达到去年一二月的销售总和,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额的1/3。省经贸委市场流通处罗房枢说,今年春节来得早,从元旦开始市场已开始启动。在前后持续约一个月的春节消费月里,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全年月平均零售总额上涨约30%,达到600亿元。分摊到全省近8000万常驻人口粗略估算,意味着平均每人花费近800元。这还是一个较保守的测算数字。

横看竖看春节地位有变。

消费虽然依然火爆,但年味似乎并不是用金钱能买得到的。

说到年味,人们的眼前常常会浮现这样经典的传统图景:风雪夜归,阖家团圆,围炉夜,守岁至明,开门三声爆仗。新年游,看花市,百戏竞阵,货郎蚁集。然而年复一年,这样的简单图景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远。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暨南大学商学系主任杨建华认为,花钱更多,但品味年味更难的原因很多:

其一,将春节的过去与现在纵向相比,过去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虽然现在仍是这样,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过年消费远没有过去那么高度集中。如果划曲线图,过去的曲线更陡峭,现在则平缓得多。

其二,将春节放在全年中横向来看,过去的文化较为传统单一,春节地位高企,现在东方西方文化交流,古代现代文化荟集,一年大小节日隔三差五就有一个,冲击了春节的传统地位,使得春节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不再那么神圣化。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传统观念更是淡薄。

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表示:“该买的总是要买!和其它日子一样,春节只是给了自己一个花钱的理由而已。”

逐日冲淡年味。

当然,过年办年货,全家老少买新鞋新衣等传统消费需求仍然存在,且还在增长。以广州酒家集团为例,其年宵品市场投放量比去年增加了50%,仍是供不应求;传统年货一条街也是各商场、超市的保留“节目”。但是年货制作的社会化、商品化,包括吃年夜饭的酒店化,极大地冲淡了传统年味。或者说,这过年味“不地道”了。

虽然如此,“年”的“旧瓶”中更添进了许多“新酒”,别样的消费更是冲淡了传统的年味。譬如短信拜年使拜年这一大过年的重头戏大大简单化,仅广州移动除夕一天的短信发送量就达3500万条以上。拜年在许多年轻人眼中已经淡化为一种形式。

大量市民的出游计划使得广州传统年节市场上部分消费者缺席,不少人已不再坚持“风雪夜归,一家团圆”。广州市假日办的调查显示,在1960位被访者中,春节黄金周期间有意出外旅游的比重为57.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个百分点。根据测算,出游者人均花费552.9元,预计全市居民旅游总花费21.6亿元。同时,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多以及节前掀起的一股购车热潮,今年春节不少市民自己开车回家过年,而选择自驾车游的人也明显增多,自驾游已成为一种过年时尚。

春节而拉动的像家电、家具、楼房、靓车、旅游等部分消费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因此传统型消费虽然也有所增长,但相比之下,其“光芒”就变得十分微弱了。

春节消费调查的心得体会篇三

消费调查是一种重要的调查方式,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趋势,从而调整产品设计和经营策略。作为一名营销专业的学生,我有机会参与了一次关于手机消费者需求的调查,从中收获了很多心得体会。

第二段:调查目的和方法。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消费者对于手机功能、品牌和价格等方面的需求,并从中总结出市场趋势和消费偏好。我们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深入挖掘市场信息和消费者需求。

第三段:消费者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消费者更加注重手机的功能和性能,如摄像头像素、内存、处理器等方面;同时也注重品牌和价格的因素,认可国际品牌和价格合理的手机。此外,还有一部分消费者更注重外观设计和轻便易携带的特性。从这些消费者需求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的手机厂商需要注重产品设计和性能的创新,同时也要保持价格的合理性,才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第四段:市场趋势和竞争分析。

为了了解市场趋势和竞争状况,我们进行了竞品分析和行业调研。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在手机市场上,国际品牌和国内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品牌在功能和性能上调整不断,国际品牌在品牌认可度和服务态度上始终处于优势。此外,现在手机加入了很多“智能”功能,把手机变成了更多的产品领域的代表,如支付手环、智能手表等,未来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第五段:总结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我意识到消费调查是了解市场、服务消费者的重要环节,也深刻认识了消费者和市场趋势的变化。除了方法和技巧,更需要我们以消费者为核心,敏锐地洞察和把握市场动态,更新自己的认知和思考方式,以此为指引发掘商机和创新点,寻找成功的商业模式。

春节消费调查的心得体会篇四

第一段:引言(150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年最繁忙的消费季节。因此,对春节消费进行调查和分析,能够了解人们的消费心态和趋势,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参与了一项春节消费调查,以下是我对此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消费习惯和趋势(250字)。

在春节期间的消费调查中,发现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春节礼尚往来正在渐渐转变为更加注重实用性的礼品。人们更加倾向于购买实用的礼品,如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同时,春节购物狂潮往往也是年货的采购高峰期,因此食品、酒水、烟草等行业也是春节消费的重要部分。此外,网络购物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尤其是在春节假期期间,人们可以在家中舒适的环境下购买所需物品。

第三段:消费心态的变化(250字)。

经过调查,我注意到人们对于春节消费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以往的春节消费往往被视为刚需,但现在人们的消费理念更为理性和注重品质。在选择购物目标时,人们更加关注产品的性价比和品牌的声誉,比如选择给亲朋好友送礼时,更倾向于选择名品、高档的礼品,以表达对亲友的重视。另一方面,节约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很多人不再盲目跟风消费,而是通过比较价格和质量来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

第四段:消费观念的转变(250字)。

与以往相比,人们对于春节消费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过去,春节除了传统的礼品之外,人们对于春节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家居装饰等方面。而现在,健康、环保、绿色消费成为主流。人们更加注重购买安全、营养和环保的食品,关注家居环境的美观与舒适,愿意购买能够节能减排的家电及家居用品。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更加重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愿意购买来自可持续发展品牌的产品。

第五段:总结(300字)。

通过这次春节消费调查,我进一步认识到消费者消费习惯和心态的变化。人们的消费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形式,而是更加理性,并注重产品质量、实用性和环境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商家和品牌经营中,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的设计、推广和售后服务中注重质量和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同时,也需要更多关注产品的绿色和可持续性发展,满足消费者对于环保的追求。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春节消费调查,我不仅更加了解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心态的变化,也认识到了消费观念的转变。这些变化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同时也需要我们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春节消费调查的心得体会篇五

剪窗花、放鞭炮、拜祖宗天地等许多传统过年习俗,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和标签。在新兴消费观念的支撑下,日益兴起的别样消费正在逐日冲淡年味。

当然,过年办年货,全家老少买新鞋新衣等传统消费需求仍然存在,且还在增长。以广州酒家集团为例,其年宵品市场投放量比去年增加了50%,仍是供不应求;传统年货一条街也是各商场、超市的保留“节目”。但是年货制作的社会化、商品化,包括吃年夜饭的酒店化,极大地冲淡了传统年味。或者说,这过年味“不地道”了。

虽然如此,“年”的“旧瓶”中更添进了许多“新酒”,别样的消费更是冲淡了传统的年味。譬如短信拜年使拜年这一大过年的重头戏大大简单化,仅广州移动除夕一天的短信发送量就达3500万条以上。拜年在许多年轻人眼中已经淡化为一种形式。

大量市民的出游计划使得广州传统年节市场上部分消费者缺席,不少人已不再坚持“风雪夜归,一家团圆”。广州市假日办的调查显示,在1960位被访者中,春节黄金周期间有意出外旅游的比重为57.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个百分点。根据测算,出游者人均花费552.9元,预计全市居民旅游总花费21.6亿元。同时,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多以及节前掀起的一股购车热潮,今年春节不少市民自己开车回家过年,而选择自驾车游的人也明显增多,自驾游已成为一种过年时尚。

传统的“年味”还转移到了车市、楼市。除夕日,在汽车市场仍可以见到不少人在看车买车。他们是怀着节日购车会有优惠的心理来到这里的,而商家也想尽量回笼资金过年。而广州春节的楼市从早年的“7天不卖楼”到“初三、初四启市”,到去年的“春节照常卖楼做展”,虽然一年一变,但基本上都是销售之前的尾货。今年春节楼市再有新突破,众多楼盘都将一批保留单位或者新货在春节期间拿出来入市。不少广州市民乘春节相互拜年时候顺便来看看楼盘,体验小区的良好居住环境,即使拜年期间不成交,节后也可能付诸行动。

因春节而拉动的像家电、家具、楼房、靓车、旅游等部分消费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因此传统型消费虽然也有所增长,但相比之下,其“光芒”就变得十分微弱了。

春节消费调查的心得体会篇六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是越来越多。那么,这些交到孩子手里的钱,是怎样花的呢?我对小区的一些孩子们做了调查。调查发现,近八成的孩子的压岁钱在800元左右,超过1000元的和低于500元的在少数,还有极少数的孩子压岁钱在1500元左右。他们的压岁钱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与朋友逛街购物,去公园玩或参观博物馆,买游戏卡,去网吧,买图书,购买文具用品,请同学吃饭等,当然,也有极少数选择存一部分钱。调查中,很少有人提出会把压岁钱捐给希望工程或贫困家庭。由此可看出,家长平时对孩子在这方面的教育还是有所欠缺。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让我有了特别深刻的感触,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条件的进步,无论是在消费档次还是消费水平上,春节消费状况一直呈不断进步趋势,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经验和生活,也增进了我与邻里乡亲的感情,其实与他们虽然同住在一个小区,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但真正交流的机会很少,通常都只是匆匆而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沟通是打开彼此心门的一把钥匙。

另一方面,虽然在这假期我并没有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有所提升,但我却学会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这些是必须通过亲身经历才会明白其中的苦与乐,正如古语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今后我也会更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地磨练自己,提升自我,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调查中,大人们的消费投向可谓五花八门,各种方式都在选择之列。不过,送礼以微弱优势拔得头筹。其次是餐饮,再次是添置新装,接下来还有文娱活动、压岁钱、购置日用品、旅游等。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春节期间的消费热点。

春节消费调查的心得体会篇七

69%的被访者表示春节送礼会选择白酒,27%的被访者表示会选择一些保健品送亲友,极少数被访者表示会选择其他有意义或对方真正需要的礼品。由此可以看出,春节送礼还是停留在送传统礼品上,并没有深入实际的考虑。

4、压岁钱该怎样花?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是越来越多。那么,这些交到孩子手里的钱,是怎样花的呢?我在家附近的第八中学对初中学生作了调查。调查发现,近八成中学生的压岁钱在800元左右,超过1000元的和低于500元的在少数,极少数的学生压岁钱在1500元左右。他们的压岁钱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用压岁钱上网,买游戏卡,为自己添置新衣服及饰物,买平时就喜欢的图书,购买高档文具,请同学一起去吃肯德基、德克士等洋快餐。

调查中,很少有学生提出会把压岁钱捐给希望工程或贫困家庭,但经我提醒,有不少学生表示会考虑这么做。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对学生平时的教育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春节消费调查的心得体会篇八

从各方面统计和估算的数字分析,广东人过春节花钱越来越大方,春节消费调查报告。在广州一大学做教师的小彭称,因为供了一套房,加上孩子上学,所以一家人春节花费还是比较节省,但即便如此,置办年货加上亲戚、朋友、同学人情走动,还是花去7000元。在白领阶层中,小彭的钱花得还不算多。今年天冷,又为逛商场多吃多穿多花费再添一把火,几乎所有的消费场所全面火爆,春节前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消费时段。

广州市的天贸南大、广百集团等百货公司,今年春节期间投放市场的商品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而销售增幅也同样超过20%。其中,广百初一至初七销售额达3365万元,增幅达45.5%,这说明虽然供应量大了,但需求量也在增大。而友谊百货1月前28天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0%,王府井这28天的销售额已达到去年一二月的销售总和,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额的1/3。

省经贸委市场流通处罗房枢说,今年春节来得早,从元旦开始市场已开始启动。在前后持续约一个月的春节消费月里,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全年月平均零售总额上涨约30%,达到600亿元。分摊到全省近8000万常驻人口粗略估算,意味着平均每人花费近800元。这还是一个较保守的测算数字。

消费虽然依然火爆,但年味似乎并不是用金钱能买得到的。

说到年味,人们的眼前常常会浮现这样经典的传统图景:风雪夜归,阖家团圆,围炉夜,守岁至明,开门三声爆仗。新年游,看花市,百戏竞阵,货郎蚁集。然而年复一年,这样的简单图景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远。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暨南大学商学系主任杨建华认为,花钱更多,但品味年味更难的原因很多:

其一,将春节的'过去与现在纵向相比,过去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虽然现在仍是这样,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过年消费远没有过去那么高度集中,调查报告《春节消费调查报告》。如果划曲线图,过去的曲线更陡峭,现在则平缓得多。

其二,将春节放在全年中横向来看,过去的文化较为传统单一,春节地位高企,现在东方西方文化交流,古代现代文化荟集,一年大小节日隔三差五就有一个,冲击了春节的传统地位,使得春节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不再那么神圣化。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传统观念更是淡薄。

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表示:“该买的总是要买!和其它日子一样,春节只是给了自己一个花钱的理由而已。”

大人小孩不用等到新年就能换上新衣裳,餐桌天天都能摆上以前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小时候盼望能打打牙祭的“年”也就极大地失去了它的意味,没有人再炫耀自己的新衣新鞋,因此人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年”有什么特别。

剪窗花、放鞭炮、拜祖宗天地等许多传统过年习俗,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和标签。在新兴消费观念的支撑下,日益兴起的别样消费正在逐日冲淡年味。

当然,过年办年货,全家老少买新鞋新衣等传统消费需求仍然存在,且还在增长。以广州酒家集团为例,其年宵品市场投放量比去年增加了50%,仍是供不应求;传统年货一条街也是各商场、超市的保留“节目”。但是年货制作的社会化、商品化,包括吃年夜饭的酒店化,极大地冲淡了传统年味。或者说,这过年味“不地道”了。

虽然如此,“年”的“旧瓶”中更添进了许多“新酒”,别样的消费更是冲淡了传统的年味。譬如短信拜年使拜年这一大过年的重头戏大大简单化,仅广州移动除夕一天的短信发送量就达3500万条以上。拜年在许多年轻人眼中已经淡化为一种形式。

大量市民的出游计划使得广州传统年节市场上部分消费者缺席,不少人已不再坚持“风雪夜归,一家团圆”。广州市假日办的调查显示,在1960位被访者中,春节黄金周期间有意出外旅游的比重为57.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个百分点。根据测算,出游者人均花费552.9元,预计全市居民旅游总花费21.6亿元。同时,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多以及节前掀起的一股购车热潮,今年春节不少市民自己开车回家过年,而选择自驾车游的人也明显增多,自驾游已成为一种过年时尚。

传统的“年味”还转移到了车市、楼市。除夕日,在汽车市场仍可以见到不少人在看车买车。他们是怀着节日购车会有优惠的心理来到这里的,而商家也想尽量回笼资金过年。而广州春节的楼市从早年的“7天不卖楼”到“初三、初四启市”,到去年的“春节照常卖楼做展”,虽然一年一变,但基本上都是销售之前的尾货。今年春节楼市再有新突破,众多楼盘都将一批保留单位或者新货在春节期间拿出来入市。不少广州市民乘春节相互拜年时候顺便来看看楼盘,体验小区的良好居住环境,即使拜年期间不成交,节后也可能付诸行动。

因春节而拉动的像家电、家具、楼房、靓车、旅游等部分消费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因此传统型消费虽然也有所增长,但相比之下,其“光芒”就变得十分微弱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