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关于大学习第九季心得体会实用(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6:57:44 页码:8
最新关于大学习第九季心得体会实用(优质10篇)
2023-11-23 06:57:44    小编:ZTFB

心得体会可以是对一本书、一次旅行、一次活动等的思考和感悟。写心得体会时,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增加文章的吸引力。我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关于大学习第九季心得体会实用篇一

70年前,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悍然派兵武装干涉、侵略朝鲜,罔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门前。

当此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担当起保卫和平和保家卫国的历史使命。

这场战争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英雄的志愿军将士,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胜利。正如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在中朝两国人民、军队英勇顽强、浴血奋战面前,美国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门店同朝中方面正式签订军事停战协定。其指挥官克拉克沮丧地说:“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更重要的是,抗美援朝,一战扬名。我们御敌于国门之外,既避免国土遭受战火的荼毒,更通过这场战争,使人民军队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向国防现代化方向迈出一大步,帝国主义从此不敢轻易地欺侮和侵犯中国。抗美援朝无疑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盛赞,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压,敢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精神,享誉全球。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这一仗的成果:一是打出了一个几百公里的安全纵深,扼制住了美帝国主义扼杀新中国的狼子野心;二是打出了中国几十年的和平建设大环境,维护了东方与世界和平。中国的国威、军威得以在全世界树立,中国人民真正在世界上站立起来了。这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历史意义。

关于大学习第九季心得体会实用篇二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始终对自身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与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的xx大以来,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撑,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文化自信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蕴。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本色。

作为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学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场深刻革命。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一百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焕发出了更加蓬勃和旺盛的生命力。

20xx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世人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一方面,我国的经济、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要矛盾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因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主要就是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早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明确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应用它。”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绝不是一个孤立的自我封闭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主动地选择马克思主义,并创造性地建构自身思想文化的过程。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从本质上看就是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牢牢掌握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唯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不会迷失方向、改变本色。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根基。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过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融百家于一炉,是世代中华儿女智慧的历史结晶。作为历史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仅供陈列的摆设,也不是僵死的化石,相反它是含苞待放的花朵,随时可以绽放出自己的色彩。

从中华民族自身发展和人类文明走向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流淌于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变革图强的精神根基,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武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撑。曾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其根基就在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具体来说,其一,不忘本来。即处理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继承,继承是最好的创新,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其二,吸收外来。即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一方面,必须以开放包容精神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必须促进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创造“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的新型文明观。其三,面向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新的时代精神的滋养。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灵魂。

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在于价值观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社会发展内在要求及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新时代大背景下,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样态碰撞、互动与融合,五彩缤纷、异彩纷呈。但是繁华景象的背后,一些缺乏文化责任、历史认知、社会担当或者别有用心的文化形态,通过新生的经济业态、多元的生活方式以及便利的信息手段纷至沓来,蜂拥而至。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才能从容应对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的较量,积极回应西方价值诘难、价值干预和价值渗透,掌握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

4.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自信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外化。

话语体系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表述媒介和思想交流工具,它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价值立场,关乎理论的实质、价值的导向和文化的领导权,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形式。

考察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荣辱与兴衰,总是与一定的话语体系相联系的。早在公元前8世纪至2世纪的文明轴心时代,中国创建了独具东方智慧的话语体系。正是在这一独特话语体系的引领之下,中华文明不仅延绵不绝、一体贯通,而且逐渐达于鼎盛,以至长期雄著世界。

但是,鸦片战争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逐渐丧失了自已的传统话语体系。终于,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一种崭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话语体系诞生了。正是在这种话语体系的指引下,中国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逐渐走向繁荣昌盛。

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彻底改变近代以来中国在话语体系方面的窘境。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话语、中国声音在国际上依然不够强大。中国要想在国际话语舞台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以更加自觉的历史主体姿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富有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独特话语体系。

关于大学习第九季心得体会实用篇三

20__年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接下来的工作应该是:

一是发挥“参与政务”的职能。政协是政治性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政务是政协的首要职能。政协办公室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服务于政协委员会工作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无论是调研、视察、提案等参政议政工作,还是与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等工作,都要认真筹备,积极参与,做好联络沟通,信息宣传等工作,发挥好“参与政务”的职能。

二是发挥“管理事务”的职能。政协办公室既是政协机关的一个办事机构,又是一个县级部门。承担着对内对外的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既要做好机关的“事物”,管理好机关内部的人、财、物,也要做好对外的联络协调、公务接待、脱贫攻坚等工作,所以政协办公室必须发挥“管理事务”的职能。

三是发挥“搞好服务”的职能。做好政协办公室的服务,做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专门委员会的服务和机关的来客接待、对外联络等服务;做好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全委会议和专门会议的服务;做好政协委员的服务,激发委员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热情,使上情下达、下情上传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要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于大学习第九季心得体会实用篇四

近期,我参与了大学习第九季的学习活动,通过阅读、观看视频、进行讨论等多种方式,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心得体会。在这次学习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重要性。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总结我在这次大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在大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合理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观看视频、进行网络搜索等快捷方式获取信息。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使我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其次,要做好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我发现只有将学习纳入日常生活的习惯,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最后,经常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比如加入学习小组、参与线上互动,与他人共同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彼此的启发和纠正,我收获的知识也更为全面和深入。

这次大学习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让我收获了很多新的观点和见解。首先,我对国家政策方面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通过学习相关内容,我不仅了解了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推行,也了解了背后的逻辑和思考方式。其次,我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也得到了提升。深入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让我对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也更加珍惜现代生活的幸福。此外,我还学习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应用,这些知识让我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清晰的认识。

参与大学习第九季的学习,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正如许多人所说,知识改变命运。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开阔眼界,拓宽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可以在学术领域中发挥作用,也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具备竞争力。同时,学习还是一种持续进步的过程,不断地学习不仅可以满足我们对知识的渴望,也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价值。因此,我相信学习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也是个人成长的必修课。

第五段启示和展望。

通过这次大学习的学习,我对学习的方式和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明白了学习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获取文凭,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未来,我将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并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追求进步,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结:

通过大学习第九季,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方法。合理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基础,而广博的学习内容则让我对国家政策、历史文化和科技前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参与大学习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学习不仅改变命运,也是一种持续进步的过程。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更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并将继续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关于大学习第九季心得体会实用篇五

20__年春节,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阻击战”在华夏大地进行着。病毒无情,荆楚有爱。疫情来袭,一些善良而勇敢的普通人逆风而行,自愿奔赴疫情一线,成为新时代可爱可敬的“逆行者”。疫情期间,湖北大冶市东风路街道东鑫社区有这样一支志愿队,他们用铁肩担道义,无愧铁骨铮铮的“硬汉”之名。

因为疫情,聚首在防疫一线,青春年华多了一件壮举。

金猪辞岁瑞鼠迎春之际,一场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华夏大地。疫情初期,由于东鑫社区地处新城区各大交通要道之间,辖区人数多,防疫形势较为严峻。在市委全面动员部署下,2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防疫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人手不足的被动局面,但社区仍然存在不少实际困难。

柯伟,东鑫社区党委书记,一名85后社区党组织书记,也是大冶市为数不多的男性社区书记。疫情期间,他的妻子正怀二胎身孕,家中还有一个11岁的儿子,都需要人来照顾,但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坚守社区,以社区为家,始终没有回过家。他认真分析了当前社区的防疫形势,盯住了社区部分围栏围挡存在人员翻越隐患、个别小区地下车库存在防控漏洞以及小区居民的一些特殊需求难以满足等突出问题,经过与“第一书记”、蹲点干部研究讨论后,决定成立一支应急突击志愿队伍,有针对地解决以上问题。

在柯伟的动员招募下,来自不同行业的侯汉波、刘群、李俊等三人迅速来到社区报到,并由柯伟兼任队长。巧合的是,他们同为85后,并且是同一届校友。在简短的动员会上,几位不爱拖拉的率性汉子干脆利落地进行了表态:无条件服从社区安排,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守护我们大冶,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政府的事,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事。”

“病毒是所有人的敌人,在抗疫期间,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个时候,就是要每个人听从政府的指挥,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克时艰,共抗疫情。”

话虽不多,事理却明。就这样,一支疫情期间的特别行动队就这样成立了,几个多年的老校友,因为这次疫情汇聚到了东鑫社区抗疫一线,这也注定了将为他们平凡的日子添上不平凡的一笔。

因为责任,担当在防疫一线,青春韶华多了一份回忆。

有人说,疫情就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人性。但是,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国人民从未低头。因为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四位突击队员在工作中都怀有同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只要疫情能够早些胜利,哪怕付出再多些汗水,甚至流些鲜血也是值得的。

在疫情胶着阶段,上级要求上门入户开展健康摸排大行动,虽然大部分居民都有党员干部进行包保,但是一些住户由于种.种顾虑没有及时配合,致使出现一些空档。经社区研究,决定由应急突击志愿队出动,对全辖区未配合的住户进行二次摸排,务求做到应摸尽摸、不漏一人。队员们二话不说,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毅然挑起重担,上楼入户,深入摸排,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确保了社区住户数据全覆盖。

东鑫社区下辖7个小区,出于防疫需要,最终确定留6个卡口值守,其余路口全部封挡。由于大部分小区均为新建小区,与外界连通出口较多,导致围栏封挡难度较大。柯伟带领队员们对各小区进行了多次全面摸查,对所有可能有人员车辆出入的口子进行一一封挡。四个人带着红袖章,手拿钳子、锤子等工具,提着铁丝、钢丝、隔离网等修补材料,穿梭在各个小区之间,对全部的围栏围挡进行巡查补缺,发现破损或可疑的地方,及时进行加固维修,成了疫情期间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成为了社区里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由于疫情期间,天气仍然较为寒冷,不时有刮风下雨,值守党员干部十分辛苦,特别是值夜班的同志,还要忍受冷雨寒风。志愿队员看到后感同身受,第一时间为6个卡口值守的党员干部搭起了帐篷,同时,经社区研究后,决定由队员们每周采购一次木炭,并配送给卡口值守点,让值守党员干部虽然在寒风中执勤,但是倍感温暖,受到卡口值守人员的一致赞扬。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普通中国公民的责任,也出于一个普通大冶市民对大冶的责任。相信多年后,当队员们回首往事时,必将为今天的付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因为感悟,成长在防疫一线,友情岁月多了一种经历。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他们处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之间,他们干着事业、背着家庭,他们充满激情、心怀梦想。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他们或许正在觥筹交错、莺歌燕舞,或许正在歌舞升平的盛世中默默前行,或许正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他们开玩笑地说,疫情又让他们长大了。近50天的时间,为了保障小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吃饭问题,他们入户送米送油送菜;为了初三、高三学子在家复习,他们上门送书送复习资料;为特殊类病人购药送药、为困难户送口罩等等。这些平时不起眼的小事,都让他们觉得伟大,在感动中成长,有种“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的成就感。

工作之余,他们感慨道,平时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业务,总觉得社区工作是些东家长西家短、鸡毛蒜皮的小事,没什么难度。通过此次疫情,才知道社区是联系政府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大多数时间要与居民群众面对面,好多工作会得不到理解,甚至会受委屈、遭白眼、被埋怨,真的需要耐心、需要经验,更需要一颗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心。

志愿队员们也并非钢铁之躯,他们身后也有柔弱的妻儿,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一直连轴转动在各个小区中,这些全能的队员们毫无怨言、从未抱怨。由于疫情,虽然许多居民没见到过他们真诚的笑脸,但是他们的行动诠释了志愿者精神,也让自己的人生有了不一样的难忘经历。

关于大学习第九季心得体会实用篇六

民族团结一家亲。有一句歌词叫做“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这句歌词谁也不陌生。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自秦朝开始,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此两千多年的历史当中始终没有间断过。我国幅员广阔。在960万平方公里上生活着56个民族。民族团结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当今的中国,搞好民族团结才是重中之重。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内部的团结,增强各民族之间的责任感。

伊斯兰教的教规当中有一句话叫做“凡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是兄弟姐妹”,那么我在加上一句,“但凡相信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繁荣的多民族国的家的人,维护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人都是兄弟姐妹。”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中国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因为什么,因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如果说没有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中国也不可能迅速的发展。

而身处新疆的我们,更是有对民族团结的切身体会,各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就在我们身边,使得我们对民族团结一词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一天下午,我和我班数学物理老师一起去到叶尔帕提同学家中。叶尔帕提是我班学生。

来到叶尔帕提家,首先看到几间崭新的砖瓦房。进了屋里,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哈萨克气味。我和老师们坐在炕沿上,亲切的与叶尔帕提妈妈交谈起来。她们家共有五口人,俩个孩子,大女儿在外读高中,儿子在新源二中就读,就是我班学生。这个学生乖巧、能干、懂事学习成绩很好。

谈话中了解到:他们家主要生活来源是靠叶尔帕提爸爸一人干协警工作来维持。她说:“这几年,党的富民政策就是好!她们家的这三间砖房是国家补助盖起来的,没有国家的补助她们也盖不起房子,一家五口的生活仅靠叶尔帕提爸爸一人来维持。”我们亲切地交谈着。

我说:“你有两个孩子,还都在上高中,以后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尽管说。从今以后,我们是朋友、亲戚、我们是一家人。我会尽力帮助你的。”她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灿烂。我还向她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她听了,频频点头。

回来的路上,我在沉思:我的工作目标是,做一次民族政策的传播者,做一个民族团结的实践者。聆听他们的意见,走到哪里,就把党的民族政策带到哪里,把民族团结的好作风带到哪里。

如此想来,可爱的同学们之间有太多的美好,其中尤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在他们刚升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当时是在跑操之前吧,我班巴彦同学和别班一同学发生了些口角,争的面红耳赤,经我调节后终究还是互不服气的不再理睬对方,却不料想那别班同学在跑操中突感不适,更令我感到惊奇的却是巴彦同学,刚刚还吵得天昏地暗的,却是反应最快的,跑过去背那名同学去了医务室,这样的情谊实在值得传扬。

同学们之间的互帮互助,都是一件件小事儿,可能不太会常有巴彦同学那样的事情发生,反而我借借你笔,你吃吃我零食,更为渗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它们常常小到我们会忽略,可是一件件的,却在无声中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温暖同学们的心灵,使民族团结融入每个同学的精神世界。

学校中也常常会有组织的活动,其中冬至包饺子真是令我印象深刻,在我们班里呢,大家都会包饺子,可是速度质量上还真是不好恭维,不过大家明确分工,团结合作,或许真是因为自己的劳动成果,那顿饭吃的大家都很是开怀啊,那次活动也使同学们更为深刻的理解了团结的含义。

王杰曾今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他和水泥,水,沙子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韧。句中的沙子指汉族,水泥,石子,水,是指别的民族,如果我们分裂了,别的国家就有机可乘,必将会将我们走向灭亡,如果我们心连心,心心相印,那么,在强大的敌人,我们也不怕,让我们民汉一家人,永远这样相亲相爱吧!

民族团结就在我们身边,民族团结一家亲。有一句歌词叫做“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这句歌词谁也不陌生。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自秦朝开始,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当中始终没有间断过,共创我国璀璨的文化盛景!我们将在沐浴多民族团结统一的阳光下,再创祖国的辉煌!

关于大学习第九季心得体会实用篇七

10月9日至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深入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宜州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就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扫黑除恶等工作进行调研。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全国各地脱贫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远未到偃旗息鼓之时,正值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进入了“最吃劲的时候”。环江、罗城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自治区深度贫困县,宜州是全区8个脱贫任务较重的非贫困县之一。推进三县(区)脱贫攻坚工作,将有力突破全区扶贫工作瓶颈,关系全区脱贫攻坚战大局,唯有多调研、真调研,才能出实招、谋实效,不断探索总结脱贫致富的“广西路子”。

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怎么走,攻坚怎么干,离不开党的统一指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环江易地扶贫搬迁城西安置区,实施“党建联抓、自治联管、产业联扶、就业联创、文化联办、服务联动,全力带动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六联一带”后续扶持服务机制,创新引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服务机制,大力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和安全感。“基层党建至关重要,要把基层党的组织做强,把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好更好带领群众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这是广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黄金法则,积极融入主题教育中,与改革发展、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党的领导科学性,加大生态优先的新理念宣传力度,引导建立生态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提升脱贫攻坚针对性、操作性。脱贫攻坚,化解的是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必须突出抓好一个“实”字。大水漫灌式的脱贫方式方法显然是走不通的,要统筹打好“本地牌”与“特色牌”。一方面,扶贫思路要实事求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先就要找出问题、然后正视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环江思恩镇叠岭、陈双、中山村,缺水问题日益凸显。流淌的水脉就是流动的“致富路”,党和政府迅速进入“挖井人”角色,实施移民片区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超过3000多人。另一方面,脱贫举措要务实高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对症下药,也要自我造血。以环江为例,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举措,必须常抓不懈。同时,依托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让扶贫之花在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大花园里绽放。

聚焦生态扶贫,推动扶贫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考察中强调,“一定要因地制宜,把培育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进一步扩大扶贫产业覆盖面。”环江花山果海休闲农业示范区、罗城四把镇明亿万亩油茶示范区……多样的生态产品、良好的生态资源,彰显了八桂大地得天独厚的生态产业基础;伍香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特色产品、优质企业,书写着广西生态产业发展的光辉前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广西要切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做大做强做优油茶、桑蚕、金玉柚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生态产业品牌,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握“生态绿”和“发展金”交相辉映的脱贫攻坚主色调,迈步可持续的健康致富路。

脱贫攻坚,问题只是暂时的,总会得到解决。旧貌换新颜、天堑变通途,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八桂大地上演。因此,我们更要坚定信心,满怀斗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脱贫攻坚路、致富小康路、人民幸福路。

关于大学习第九季心得体会实用篇八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贯穿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宣示了不变的执政理念,传递了永恒的人民情怀,凝聚起了亿万人民携手同心、攻坚克难、圆梦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矢志不渝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思想,笃守人民立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共同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用一颗红心,全心全意为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了鲜红的旗帜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追求老百姓的幸福”“我们党的各级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字里行间、一往而深,处处彰显着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为民,就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初衷,这初衷不掺杂任何私人利益、不允许有丝毫非分之想,坚定不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标准,始终做到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人不少,在脱贫致富路上一个不落,不断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用一颗忠心,念兹在兹忧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开展的6次国内考察,念兹在兹的始终都是“人民”。这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间大爱,呼唤14亿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推动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忧民,就要有“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的骨肉亲情,有“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感同身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用一颗虔心,诚心诚意敬民。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国人民用勤劳和勇敢,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开辟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时代,成就了“真正的英雄”。敬民,就要深化“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理性认同,增强“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政治自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向人民求教,总结好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智力成果,用情讲好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人民故事和中国精神,不断在攻克“娄山关”“腊子口”的前进道路上,释放蕴藏于亿万人民之中的无限能量。

用一颗恒心,公平公正惠民。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衡量干部的好与差,就看他能不能办实事。”不论是深化改革、还是推进法治,不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治理社会,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惠民,就要把读懂群众期待作为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千方百计解决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瞄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的“靶子”,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并重拳打击群众工作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干部始终把精力和心思放在破难题、克难关、惠民生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值和满意度。

人民至上,执政所向;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笃守人民立场,增强最大底气,我们的伟大事业定能无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

关于大学习第九季心得体会实用篇九

第一段:引言(200字)。

大学习,作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已经持续推进了九个季度。第九季大学习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深化对党的历史使命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党内的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参与第九季大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性,也对我的个人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二段:大学习对党员干部的影响(200字)。

参与第九季大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学典礼上提到:“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坚持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要始终紧密联系人民、不断为人民谋福祉的使命,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这种理念的塑造,对于我的个人成长和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三段:大学习对工作实践的指导(200字)。

大学习作为党内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的工作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通过深入学习,我对我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实现了对工作的再认识。党的初心和使命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因此我在工作中时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更加努力地为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在工作中注意到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纪律,自觉遵守党的各项规定,保持党员干部身心清醒,始终保持政治上的警醒。

第四段:大学习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00字)。

通过参与第九季大学习,我对我的个人成长有了更多的思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一种思想态度,需要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去实践。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在学习中不断的磨炼,更需要在实践中坚守初心,保持使命感。大学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知识和理念,更多的是锻炼了我的意志品质、改善了我的思维方式。我相信这些都将对我的个人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五段:总结(200字)。

通过参与第九季大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也对我的个人成长和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学习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是一次使命的追随。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宗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懈努力。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修炼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关于大学习第九季心得体会实用篇十

内容提要: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就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发展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刚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贡献。”习近平同志始终心系“三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一系列关于“三农”发展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对乡村振兴规律认识的深化。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根据当前我国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并深入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维度,强调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1月30日,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同年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他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同年9月21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他进一步系统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从“三个全面”到“五个振兴”再到“三总一保障”,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对乡村振兴规律认识的深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习近平同志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党中央为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战略原则和政策导向。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方面把农业农村发展放在优先位置,是一个重大理论和政策创新。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些重要论述的核心是把城市和农村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或者说发展共同体,通过城乡要素、产业、居民、社会和生态等的全面融合,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工农城乡共建共享。这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加强农村现代化这个薄弱环节。因此,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把过去单纯的农业现代化概念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其内涵更加丰富、科学,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目标。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所指出的,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总体上解决了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仍然突出,优质、绿色、安全的农产品还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需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把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作为核心任务,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并强调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这些重要论述丰富了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对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我国人多地少,小规模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在新时代,如何充分发挥小农生产的作用,处理好小农生产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系,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部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立足我国国情农情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适度规模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农村地域辽阔,村庄类型多样,乡村治理必须立足国情农情,走中国特色乡村善治之路。所谓“善治”,就是良好有效的治理。为此,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更加完善有效、多元共治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其中,自治是基础,法治是根本,德治是先导。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构成乡村治理的完整体系,是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重要保证。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长短结合、分步推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只有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才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当前,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攻克贫困人口集中的乡村。近年来,我们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脱贫攻坚的成果必将不断得到巩固和拓展,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