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9:08:55 页码:14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模板14篇)
2023-11-11 09:08:55    小编:ZTFB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促进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进步。在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结合实际,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体会。想要写一份好的心得体会,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文,或许能够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写作技巧。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一

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理化校本课程开发一直是我们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参与理化校本课程开发,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下面我将就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以表达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理化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和记忆,很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然而,通过理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例如,在我们学校开展的“水的魔法”实验中,学生们通过对水的溶解性、沸点和凝固点的实验观察,了解了水的特性,并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其次,理化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理化课堂中,学生们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很难形成自己的学习主动性。而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例如,在我校开展的“化学拓展俱乐部”中,学生们参与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如化学实验、科学游戏等,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发现科学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科学学习。

此外,理化校本课程开发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理化课堂中,学生们通常是个体活动,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与环境。然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通过合作探究和互相学习,学生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例如,在我们学校开展的“环保科技设计大赛”中,学生们在小组中合作设计了一种以太阳能为能源的环保设备。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和优势,互相协作,最终共同完成了一个出色的作品。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们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还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理化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很少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能。然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更符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现力的需求。例如,在我们学校开展的“科学创新实践项目”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科学知识,自主选择课题并独立进行研究。通过这样的项目,学生们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机会,学生们的智力潜能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挖掘。

总之,理化校本课程开发具有许多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通过积极参与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理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我将继续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二

近年来,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已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课程则是教育的核心。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以学校自身特点和需求为基础,自主设计教育课程和教育行动的方式。本文将分享我的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动态性强的课程设计方法。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开发适宜的教育课程和教育行动,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掌握课程管理的主动权。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也是一种教职员工的专业发展方式,能够激发教学创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首先,调查和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状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步骤。其次,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来说十分重要。同样重要的是,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和教学任务,制定具体的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案。最后,评估和反思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环节,有助于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课程设计水平。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我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和行为。要有教育创新的精神,更要有较高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素质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发展和进步的主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当学会反思和创新,不断优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和内容,为学生的成就和未来贡献力量。

第五段:结语。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方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科素质提高。在未来,我们应当不断拓展创新思维和教育视野,更好的掌握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动权,建设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三

理化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以学校为基础进行开发的一种课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理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从中汲取了很多经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理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心得体会。

二、课程目标的确定。

在开发理化校本课程时,首先要确定课程的目标。这一步非常关键,因为它会影响整个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的要求,确保目标既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能达到学科的要求。例如,我们可以设定提高学生理化实验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目标。

三、课程内容的设计。

在确定了课程目标后,接下来就是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的要求进行设计。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授课、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是理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的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教学、讨论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五、评价与总结。

评价与总结是理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评价和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在评价和总结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考试、问卷调查、讨论等,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同时,我们还可以与其他教师和学校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思考,以促进课程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六、结论。

通过参与理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深切体会到了理化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挑战性。理化校本课程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达到学科的要求,需要我们通盘考虑,注重创新和实践。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积极参与理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改进和提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四

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一名教师,我也积极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好处,并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将其分享给大家。

二、了解学生需求,聚焦教学重点。

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开发课程时,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需求,以此为出发点来确定课程的教学目的和重点。例如,可以通过课堂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在该课程中存在的难点和疑惑,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课程设计和改进。在确定教学重点时,需要聚焦于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和技能,尽量避免信息过载和繁琐的内容。

三、注重学科融合,培养创新意识。

校本课程开发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跨学科开发、融合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和技能。因为传统的学科分类往往是人为分割的,而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学科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课程开发中,我们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创设具有情境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突出形势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校本课程开发还可以将一些重要的时事和社会背景纳入教学内容中。以此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理解国家政策和战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加入环保、公益慈善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爱护环境,关爱他人。

五、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活跃度。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大特点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定制化教学。因此,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下大功夫选择和设计教具,加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同时,在教学中注重情境设计、游戏性设置和实践操作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活跃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语。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其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根据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定制,避免了教材的单一化和教学的机械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来,共同培养出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学生。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五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日益受到重视。理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我近期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这个过程,我有了许多心得体会。本文将结合我的亲身经历,分析理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其中的收获与启示。

理化校本课程开发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特点、教师特长和地域特色,对传统课程进行创新和改进。这种课程的开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得教学内容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提升学习效果。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理化学科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尤为重要。理化学科涉及实验、观察和思考等多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这些内容无法仅通过课本和讲授来传授。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在理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是校本课程的设计和选择。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此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调研、分析和编写。我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要设计出一门符合理化学科特点、适应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并不容易,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问题所在。

其次是校本课程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与传统课本差异较大,需要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时会遇到学生对新课程的抗拒心理,需要耐心引导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校本课程的实施还需要解决时间安排、实验设备的调配和实验室的利用等相关问题,需要与学校其他部门进行合作。

四、收获与启示。

尽管在理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其中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首先,我发现理化校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学生更加投入且主动参与,效果明显提升。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增加教师的教学乐趣和研究动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通过与其他科目的融合,校本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对于实施校本课程的困难,我们需要有耐心和恒心去克服,并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共同合作,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与学校、家长的沟通,使得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够得到支持和理解。

五、结语。

理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努力与创新,我们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取得改革的成果。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为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和发展潜力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就坚实的基础。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六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

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

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

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

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

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

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

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

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

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

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

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

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一年一度的校本培训也如期而至。

回首刚刚走过的几天时间,是忙碌的、是炎热的、是辛苦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

校本培训的集中学习时间结束了,我由衷觉得时间没白花,而且我感受今年的校本培训是历年来安排的最充实、最合理的一次,我受益匪浅。

在此次培训中每一个讲座都很精彩,在佩服讲座专家们博学深思精神的同时,我更关注讲座的内容。

对我来说,讲座中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在专家的讲座中,我领悟到:不断的进步是以不断的学习为前提的。

我个人很喜欢专家讲座,当书越教越疲惫的时候,需要见多识广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高屋建瓴的给我指导,助我突破瓶颈。

专家讲座满足了我的需求。

四天的培训结束了,但我的学习并未结束,相反,以此为契机,它才刚刚开始。

专家给我们推荐了很多有名的书籍,我将会一一去学习研读。

二、转变思想观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的意识也逐步提高,过去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过时,老百姓逐渐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为孩子选择优质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

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并受到老百姓喜欢的人民教师。

三、加强学习。

过去不代表未来,要转变观念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

本次校本培训,我更强地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

在这些专家们面前我多像一只井底之蛙,什么教科研,什么新的备课理念,我都觉得很新鲜,有些以前真的连听都没听过,更别提去实践了,我有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学习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使危机有转机,所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相信自己能坚持。

四、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

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

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

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很认真地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对学生胸怀要博大,情感的体验要细微。

“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学生喜欢我,但我必须喜欢每个学生”。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性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长远的。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七、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确实,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即便自己的答案是错的,都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课堂四十五分钟,我们应该舍得放弃,多留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学着思考,学着总结,留下印象。

总之,通过校本培训的学习收获很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使我们的教师能够尽快提高自身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在教育这个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

我也会努力总结自己的教学,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七

参加这次xx市教导主任课程开发主题培训之前,我一直在心里想:课程开发,这应该是学校决策层和学校教科室的工作吧?和教导处有什么关系呢?课程开发,到底有什么意义?两天的培训,聆听了三位专家的一系列报告,我了解到我国正面临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对新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例如:我校编写的省校本教材《我爱越剧》,就是根据地域特点和地方特色开发的,充分利用了学校部分老师擅长越剧演唱的特长,在学生中普及越剧知识,学唱经典的越剧选段。原来,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新课程对教师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因此,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4、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5、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

课程开发是一个新事物,很多教师对这一新事物缺乏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只要我怀揣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定会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八

我有幸参加了__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为期五天的__省第三期校本研修“引领者”培训班的学习与培训,对校本研修有了个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领会,同时也对全省的信息技术教育有了个总体了解。具体有如下体会:

1.领导高度重视校本:

在第一天10月31日上午的隆重开幕式上就能看到:首先省教科所杨__副所长亲自主持了会议,省教科所齐管社所长做了语重心长的祝辞,然后省教科所师范室同__主任认真地安排了本次培训周密而细致的计划和班务管理事宜,接着省教育厅师范处朱__副处长作了大到国,家领导人小到各地市的“强教先强师”的校本研修规划与决心同时也提出了期望,最后学员代表发言、杨副所长总结培训的意义并强调培训的要求。

仅在五天时间内严肃紧张而不缺乏愉快活泼地有序进行了杨副所长的《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高屋建瓴的宏观高度讲座、同主任的《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提纲挈领抛砖引玉的别开生面讲座、白老师的《信息教师如何实现个人专业成长》全方位教师细节攻略式的经典讲座、师大附中李__老师的《教学评价实践与反思》教学现实中薄弱环节讲座、西电附中邵__老师的《信息处理与表达教学实践与反思》以平凡见伟大以常见现神奇的技能讲座、__秦岭中学闫__老师的《e_cel的数据排序与筛选》实地考察中教学现状下自然大方的示范课以及《教学设计的作用》实践中总结理论经验的开诚布公讲座、西安市一中李祎老师的《教学环境、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专业技术性讲座等七、八位专家从宏观到微观从硬件到软件从理论到经验从课内到课外的精彩演绎。

3.校本研修“拨开云雾见清天”:

我有过“校本课程”的概念,只是在学生的学习知识上提升,为之而试着依教材而脱教材,进而教材重新整合提升,最后编写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是校本教研的成果,校本培训是为了校本教研更好地发展。但孰不知校本研修这一概念理论完全准确而清晰描述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是校本研修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组成了校本研究,校本研修的核心要素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校本研修方向明确:基于教师发展教师,基于教学改进教学、基于学生发展学生、基于学校发展学校。

正基于校本核心,这次培训会务组精心部署策划了专家们的牵引式讲座、学员们之间的讨论与互动、淳化润镇初中的实际教学情境的创设及教学全过程的跟踪和每个环节后的细总结深反思,由校本研修理论的表及课堂教学和管理的里、从校本研修的全省规划大方面到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教学相长的小细节、从教学设计的'课堂预设到教学评价的生成教学、从__式教学的校本研修切入到“后茶馆式”教学的校本研修的启迪,无不一处使在培训尾声茅塞顿开。

4.全省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了解后校本信心再增:

借我班长身份的容易走近同学的便利条件,了解到:咱们全省那么多中学,那么多教师,从气候地理优势的陕南水乡到经济雄厚的陕北重镇,从教育注重的西府到信息先知的东大门,“校本”“新课程”“新课改”理念、意识日新月异,但此次培训交流发现部分学校还有硬件匮乏、机制落伍等导致信息技术校本研修开展缓慢或者开展不起,由此我觉得我已经是比“三大名校”的教师不足但绝对比“没合格微机教室”的同学有点余了。我将在我原先已开发的校本教材基础上利用专家的经验、实践中的体验、领导的关怀大踏步掀全校样本研究的高潮。

现实的今天,此次培训所获正是我们所需的“尚方宝剑”,我们要抓住客观机遇、剖析学校实际,立身校本研修前沿,为了自己的早日价值实现、学生的学有所成、民族的再次“文艺复兴”,把校本研修深入到学生教师的心灵中去。

最后感谢省教科所辛苦付出出的培训学习机会,我深信有这么可靠而得力的上级组织作支撑我省的校本研修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九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校本课程开发。而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了许多启示性的思考和体悟。以下是我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所得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需要高度项目化和系统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合理分配任务,一方面保证每个教师在项目中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另一方面还要确保在项目实施中各阶段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同时,在该过程中,应该注重将整个项目过程分解成多个独立的子系统,以便于各个阶段都有所得和未得,最终实现项目开发的高效、系统和目标导向的开发效果。

其次,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生塞进某个套装的教育模式中,而是应该适当地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有序的课程设计。将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并根据其个性和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和量身定制化的教育,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教育环境,并发挥所长,最终达到真正的教育目标。

第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展教育远景规划。即便是经过反复试验修改而得到了高品质的课程,也不能因此而满足于现状的成功,而应该积极地推动教育远景规划,进一步优化课程的品质。如今的社会快速发展,教育也同样面临着快速的变革,教育机构应该着眼于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不断地开发新颖、创新的课程,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

此外,校本课程开发还要注重全方位的评估和改进。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开展评估和反思,以此促进教育的不断完善。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课程的难度和深度,分析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情况,这一系列的反思和评估将对课程质量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校本课程开发还需要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在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必须与社会现实需求和教育市场需求相结合,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一定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式和工具,在创新中优化、在探索中改进,为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更多的动力。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充满着机遇和挑战。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我们可以实现教育的升级和改善,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只有在积极推动教育改革、敢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才能真正获得教育发展的巨大成果。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十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由教师自主研发和设计课程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更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课程开发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通过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个性化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培训校本课程开发还能够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让他们更加熟悉和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们合作、探究和创新的精神。首先,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课程设计。其次,教师们应该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分享经验,互相提供帮助和支持。此外,教师们还可以参加专门的培训和研讨会,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通过参与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在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时更能够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次,我通过研究和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同时,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和提升。通过反思,我意识到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研究教材和设计教学内容,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不断迭代和改进的过程。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总结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主发展的机会。希望通过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但是,我们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一

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科学活动,但是最不敢放手做的活动也是科学活动,因为总是苦于选材的适宜性,苦于缺少专业知识与材料的支持,苦与课程内容深度的适宜性。其实一路走来很多问题在孩子身上就可以得到答案。因为每一批孩子的特点都不尽相同,他们的兴趣点和需求也不尽一致,所以抓住幼儿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求就是最好的选材途径。好奇心是认识事物的原动力、内驱力。

有了好奇心,幼儿才会对事物现象感兴趣,从而产生探究的热情、求知的欲望,激发创造精神。每个幼儿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银杏树的树叶为什么到了秋天就会落?”“大叶黄杨为什么就不落叶呢?”“为什么蜗牛没有了壳还能存活呢?”……都是孩子们日常关注的问题,教师应追随着孩子的兴趣点与关注点,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动,对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善于给予保持与培养。当然一切知识的传授与学习都需要相应的经验积累做基础,所以对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提到的内容还要有序、有效的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涵盖面大,适宜的选材尤为重要。

首先,反映多方面的科学内容。包含了物理、天文、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人体科学等。因此,为了拓展幼儿的见识,让幼儿有机会接触各个领域的知识,从小渗透科学意识,我们应善于挖掘适合孩子学习探究的科学教育内容。如:物理学中的光、电、磁、力、热;天文学中的四季的秘密、星球的运动;化学中的化学反应;生物学中的动植物生长与进化;地球科学的风云雷雨;人体科学的探索人体的奥秘等。其次,要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反复强调了“周围环境”、“身边常见的”、“生活中”这些字眼。由此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是贴近幼儿生活的。要让幼儿能够学以致用,让幼儿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健康成长。科学教育活动来自于生活,通过生活而最终为了生活。科学教育不仅是幼儿获得有关经验,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养成的对科学的兴趣、探究欲望、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要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再有,要做到相应的活动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目前,幼儿园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多以正规性科学活动为主,而正规性科学活动又通常是集体的教学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就是要解决集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正规性科学活动的选材应该是适体学习与探究的内容。当然,很多经验的获得都是要经过亲自实验、观察得来,那么个别观察指导的内容也很重要,所以区域材料的准备,教师的指导,环境中物质的丰富可以给幼儿提供最直接的探索、学习的机会。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二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要求,开展校本培训成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模式。

一年来,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

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对我触动很深:

我比较认真地学习了《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一书,对其中谈到的学习主题很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多种途径研究了“主题式学习”,并在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课中进行了探索。

所谓主题式学习(themebased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

主题式学习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探究”的特点,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这门新课程中引入主题式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善学习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新课程的各项目标的达到。

“主题式学习”在教学的组织上有其特殊的要求。教学组织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主题式学习”的成败。由于“主题式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某学科或是某一知识点的教学,因此合作也必然成了“主题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半开放式”的分小组学习,即全班确定一个共同的内涵丰富的研究学习主题,然后由学生选择一个在该主题范畴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小组研究的题目可以重复,每个题目往往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小组独立开展合作研究,易于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效果,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由于我执教的是同年级的两个班,所以我还经常鼓励跨班级合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我觉得在“主题式学习”中,作为教师更多地起到了“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的作用。由于《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活动性、跨学科的特点,单单依靠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很难完成整个任务,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学生合作的指导。如分工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等。

此外,我觉得“主题式学习”的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首先是要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再是要确定好学习主题范畴下的内容——研究题目。“主题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实践活动“主题式学习”的评价手段可以是建立资源库。

我想“主题式学习”作为走向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之一,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又服务于这个时代。它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走出来,从禁锢的教室中走出来,在时代的大熔炉中学习和成长。它在《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恰当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主题式学习”,定能充分利用品德课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创造性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主观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以前,我科研不太感兴趣,对如何撰写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通过这些方面的校本培训,我深受启发。我开始尝试写教学随笔、教育叙事。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学期末,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就在我们老师们间竞相传阅,一个个富有启迪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茅塞顿开,一句句课改语录沁人心脾。

以前我可谓是个“机盲”,经过多次的以新课程为载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在,我能够使用学校的论坛了,能够制作较为精美的课件了,能够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了,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了。我仿佛变得离不开电脑了。听课时带着它,上课是要用它,办公时也需要它。我深切地体会到校本培训切切实实地给老师们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总之,我校以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核心,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来设计校本培训的内容,校本培训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领域,培训形式也是丰富多彩。通过校本培训,我觉得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成长,在发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探索、实践。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三

过完元旦节的1月6日,我参加了市里的体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的一个培训,这次的培训主题是足球游戏化教学。对于即将要期末考试了还举行这样的体育活动,我的心里并不是很看好的,但当我听了三位老师的课后,我对这次的培训活动又有了新的认识,简单的总结就是——课的设计从实战出发,更注实效性。下面我从讨论的几个话题说说这次培训的精彩之处:

话题一:系绳足球是否还是足球?

这个话题的产生是针对陈老师的《小足球—变向运球》而展开的,陈老师在课上使用的是系绳足球进行教学。一种观点是这种系上绳子的足球使课堂教学失去了实战意义,把足球限制死了。另一中观念是在运动技术初学阶段可以使用这种足球,更有利于动作技能的掌握。针对这样的观点体育老师们各抒己见,在各种观念的碰撞中我们总结出来,对于低年级足球教学使用系绳足球更适合一些,中高年级的教学还是要放开一些。

话题二:球类课上学生是否要人手一球?

这次培训会主要是足球系列课的教学,三位老师的课有人手一球的,也有两人一球的。那这样的问题又让在做的体育老师展开讨论,究竟球类课用多少球适宜?在讨论后我总结了一下,要按照课的内容而定,如果是技术课,在技术的'初学阶段最好一生一球,对技术的掌握更快一些;如果是战术、站位为主的课就不需人手一球。纵观所有的讨论,都是体育教师们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去抒发自己的观点,那么这所有的讨论告诉我们一点那就是看这节课球是否被充分利用。如果过多的球在课中被闲置了,那就没有必要人手一球。有这个话题的讨论又延伸至球类课的准备活动的话题,由此提出了球类课的准备活动要尽量兼顾球的使用,不要让球闲置,在准备活动中通过熟悉球性而让学生活跃起来,多触球球感会更好。

话题三:怎样的课才能称的上是一节好课?

这个话题是灌云的一位老师在评课中有感而发引起的新一轮的讨论。用一句话概括: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这又设计了很多方面,使整个教研活动掀起了高潮?如何上体育课?上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课?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经常面临的问题。好多体育老师都谈了自己上课的一些感受,总的来说,我们的体育课应更注重实战性一些,不要把学生都限制死了,要学会放手,尽量做到精讲多点,给学生多一些的练习时间。其次,注意课程资源的整合,而不要一成不变的沿用教科书。再者,学会恰当运用游戏,激发兴趣,增加一些实战,竞争与趣味。总之,一节课下来我们能看见学生的小脸红红的,充满些许的汗味那就是一节好的体育课。

培训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天,但更多的是引发我们这些一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不断反思,引领体育教学的方向,指引我们一线体育教师上好安全、有趣、有效的体育课才是重点。

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得体会范本篇十四

20__年11月23号至25号三天,参加了西安市教育局组织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研修培训,此次培训很重要,组织单位有:市教育局、市教科所、基教二处、莲湖进校等一起承办,在11月我还参加了由西安市组织的20__年校本研修在线培训——《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促进校本研修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每次培训意义重大,我都有足足的收获。通过本次培训,我深深感到了一名教师终生学习的重要性。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包括了陕西省西安小学校长、书记兼省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办执行负责人吴积军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校本研修与教师职业幸福感》,市教科所贾玲老师的《校本研修与校本课程开发》,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校长马卫东的《尊重生命个性成长全面发展——以校为本,打造特色课程,提升办学品位》,咸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马莹老师的《教师如何在课程改革中成长》等内容,专家的新理念新视野就像一扇窗,为我带来外面广阔天地的一束灿烂的阳光。这些内容都是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学习的`,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至始至终以为在一生的教师生涯中,应该不断地追求尊崇师道,锻炼师能,提升师品。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达到学生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从而享受生活,所以教师要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必然得重法于课内,才能使学生得益于课外。

教师的不断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种培训,如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等的确是学习的一种好方式,有专业的师资团队,有的快捷,有时灵活,复习资料丰富翔实,对于忙碌在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们来说,有选择余地,帮助很大。

此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校本研修的意义和作用,懂得了校本研修的内容含义,校本研修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在教科研部门、教师培训机构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由学校和教师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内容、方式,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的一种教师学习方式。校本研修是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修”整合了培训和教研两个方面的因素,同时包含了学习、研究、进修等含义。研修一方面强调以研究教育教学问题为主要载体,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强调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必须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通过专业发展去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因此,校本研修的主旨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学习的真正主人,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生命质量得到共同提高。

吴积军老师讲到,校本研修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重要途径:

1、工作学习化—通过工作经历获得成长与进步。

2、学习工作化—把学习视作每天一项必要的工作。

3、生活学习化——生活就是成长、生活就是进步、生活需要学习、生活的质量靠学习、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

4、学习生活化——学习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学习可以改变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学习可以促进更好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一位快乐幸福的老师,既能干好自己的工作,也能照顾好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还能处理好与领导、同事、朋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与老师处理事情的方法有关,更与积极的心态有关,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一切。有一句名言说到: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作为为国家培养建设者的人民教师,积极的人生态度,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收获,教会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能够通过整合教材、环境(隐性课程、校外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资源,刺激并满足(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认知与精神成长需求,使其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不排斥苦、累等生理体验),综合素养(学科素养与人格修养)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聚焦教与学的成就感。教师教得更成功,学生学得更有效。

今天我们更多的提到素质教育,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增强交往及生存能力,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自我教育、增强才干、和谐发展。

通过本次培训,认真学习,真正意识到,校本课程作为实现课程改革意义的关键性因素,它的开发是学校课程文化的一束炫烂的花朵,必将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纵深推进。为了更好的回归教育本真,践行素质教育,落实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我们应该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转变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改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