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观察与分析儿童心得体会报告 观察儿童的心得体会(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19:09:36 页码:12
观察与分析儿童心得体会报告 观察儿童的心得体会(7篇)
2023-01-02 19:09:36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观察与分析儿童心得体会报告一

今天,老师要求我们写观察日记,我决定泡绿豆来观察。

回家后,我便开始准备。我找到了一个大盘子,它有我两个巴掌那么大,用来装绿豆和水。然后,我从罐子里抓了20颗绿豆放进盘子里,均匀地把它们铺开。最后,我往里面加了一点儿水,水不多不少,刚好没过绿豆。

刚泡进水里的绿豆小小的、硬硬的,就像一条条没有尾巴的小蝌蚪。它们长得十分滑稽,椭圆形的身体裹在一件绿色的外衣里,这件衣服非常精致,不仅颜色花纹各不相同,而且每件上面都有一排整齐的小纽扣。只要移动一下装绿豆的盘子,里面圆滚滚的绿豆就会满盘子乱滚,场面十分可笑。

我把盘子放在阳台上,真希望这些可爱的小绿豆能快点发芽呀!

第二天

今天,我一起床就冲到阳台上,看看绿豆发芽了没有。可是它们并没有发芽,只是都变得胖乎乎,有几个的皮变得皱巴巴的,有些甚至都裂开了,露出了米黄色的豆瓣。妈妈说这是豆子发芽的前兆,我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决定待会儿再来看。

吃过午饭,我又来到阳台上。呀!也许是天气太热了,所有的小绿豆都解开了扣子,有些特别怕热,干脆把整件衣服都脱了下来,露出白白胖胖的身体;有些半脱半穿,好像不舍得自己美丽的外衣;还有些小姑娘比较害羞,不好意思脱掉衣服,但看到别人胆子那么大,便小心翼翼地解开了一两颗扣子。

我从盘子里挑了最大的一棵豆芽,小心翼翼地放在手心里观察。它的豆皮已经完全脱落了,根细细的,末梢略带棕褐色,还长出了一些小须根,就像一只刚长出尾巴的小蝌蚪。

明天,它们还会有什么变化呢?

第三天

又是新的一天。

盘子里变得满满当当,所有绿豆都已经发芽了。更令人高兴的是,大部分豆芽都长出了一对可爱的小叶子。这些小叶子从豆瓣之间探出头来,它们紧紧地并在一起,似乎对这陌生的世界有些害怕。小叶子大约有2毫米高,嫩绿嫩绿的叶片摸起来十分柔软,长叶脉的地方稍稍粗糙。

根长得更长了,最长的已经有5厘米了。根底部长出了分叉,紧紧地扒住了盘底。

妈妈问我,为什么绿豆先长根,再长叶?我回答妈妈:“只有先长根,根吸收了足够的营养,才能让绿豆长得更强壮。”

第四天

今天是泡豆芽的第5天了。

小豆芽们又长大了,前天才刚探出头来的小嫩叶,今天已经舒展开了。在灿烂的阳光下,小嫩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了,颜色不再是嫩嫩的绿,而变成了浅绿色。它们刚出来时,紧紧地并在一起,不留一点缝隙;现在,它们从裂开的豆瓣里钻出来,叶子微微张开,好像一把小剪刀。

我找到那根长得最快的豆芽,轻轻掰开它的豆瓣往里看,呀!里面不仅有小叶片,还有别的东西呢!在叶片下面,我发现了一条短短的茎,它透明略带点白色,并不是那么光滑,因为上面有不可计数的小毛刺,所以摸起来扎扎的。

可别小看这短短的茎,叶子的生长多亏了它哩!它不仅是个大力士,能把小叶子举得高高的,还能从根部吸收养份,并输送到小叶子那里呢!

第五天

对于小豆芽,每一天都日新月异。

今天,叶子已经完全舒展开了,能清楚地看到对称的红色叶脉。最长的叶子已经长得有3厘米长了。它们就像一双双碧绿的翅膀,一阵微风拂过,它们就轻轻摆动,似乎马上就要展翅高飞。

昨天还羞答答地躲在豆瓣里的茎,在一夜之间便长得老高了,最长的已经有10厘米高啦!颜色也从乳白变成了嫩绿,靠近根部的地方稍带点紫红色。密密麻麻的茎举着一片片绿叶,就好像一片绿豆的丛林。

茎和叶长大了,可是豆瓣却萎了。原本十分饱满的豆瓣现在变得像缩水了似的,表皮皱巴巴的,颜色也变得暗淡无光了。豆瓣妈妈为了小豆芽而献出了所有的养份。从现在开始,小豆芽要通过自己强壮的根来吸收养份了。

小豆芽,加油!

第六天

今天,台风“彩虹”来了,下了一场大雨,所以我把小豆芽移到室内。

中午,大雨停了。我来观察豆芽时,发现它们的叶片都齐刷刷地向着东面,茎的顶部也微微向东面弯曲。我很纳闷,难道小豆芽和向日葵一样,爱围着光源转吗?

为了证实我的猜想,我决定做个实验。我把盘子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等待它们再次转过来。过了十分钟,豆芽纹丝不动;又过了十分钟,茎变直了;一小时后,豆芽的叶子又再次朝向了东面。实验成功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听妈妈说,豆芽这么做,是为了让叶片吸收更多阳光,使它自己长得更强壮。

既然小豆芽们这么喜光,我就把它们种到花盆里,移到光线充足的阳台上,让它们尽情地沐浴在阳光下!

小小的豆芽生命力真是旺盛,只要给它阳光、空气和水,它就能生根发芽生长。但只有扎根于大地,它才能长得强壮结实。这是我要证实的第二个猜想。

有关观察与分析儿童心得体会报告二

20__年10月7日  星期一 天气 晴

放学时,老师让我回家种绿豆,并且下次上课要拿过来,因为我们上课进行观察。回到家我立刻拿一个盆,拿了些绿豆放进盆里并且倒了些水。

刚放进去的时候绿豆硬邦邦的,看起来就像一颗颗绿宝石散发光泽。晚上绿豆芽有了变化,开始膨胀就像一个绿胖子,裂开衣服露出自己白白胖胖的身体。

20__年10月8日  星期三 天气 阴

早晨时,绿豆芽已经胖得完全把衣服撑破了,似乎换上一件透明的衣服。也像一个孩子钻出好奇的脑袋,东张西望地看着新的世界。晚上的时候,它长出小尾巴了,就像一只小蝌蚪。

20__年10月9日  星期三 天气 晴

今天的豆芽已经千姿百态,有的像跟对方讨论谁长得最快,有的像在自言自语地说:“我是不是这里面最厉害的绿豆呢?”有的我吹一口气,就像放了一阵烟。表演马上开始,绿豆芽们准备开始过自己由始以来的第一次狂欢节。

20__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天气 晴

早晨,我去看绿豆芽的时,好像不认识它们了,原来绿豆芽已经成长得差不多了。看着绿豆芽的成长那么顺利,我真是情不自禁地想拥抱自己培育出来的绿豆芽。嫩黄色的绿豆芽,不!是黄豆芽,形状也有大大改变,叶子形状有的张开,有的还在合拢,看起来就像马上要张开小巧玲珑的双手。晚上绿豆芽已经差不多都变成剪刀了。

深夜我进入了梦乡,在梦里看了那些黄豆芽都成了我最喜欢的伙伴,在梦里我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做喜欢的事。

我喜欢这些豆芽,更喜欢它那顽强的生命力!

有关观察与分析儿童心得体会报告三

观察地点:小班教室

观察对象:石xx

观察目的:经过观察分析来了解幼儿不愿吃饭的原因,并用适宜的方式来鼓励幼儿吃饭,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观察实录:小班幼儿经过一个多月的幼儿园生活,很多方面都慢慢的适应了,可是在吃饭方面我们班的幼儿还是需要加强。石咏希小朋友在我们班上是吃饭还能够的,可是最近发现他吃饭时很爱发呆,还时不时地告诉我:“教师,我不想吃了。”每次问他原因,他都不说。一次,无意见听到他说饭太多了,他吃不完。了解这个情景后,我告诉他:“以后吃饭你能吃多少就尽量吃多少,可是不能骗教师,教师给你盛多少饭教师是明白你能吃完这些的,明白吗?”“我明白了。”此刻他吃饭都会给我看碗里还有多少饭,每次表扬他后,都会很快的吃完。

分析措施:

1、不爱吃饭的原因可能是遇到自我不爱吃的菜,或者不是很饿,甚至是觉得碗里的饭太多,有一种胆怯的心理。

2、针对这一情景我鼓励他吃饭,同时也会经常在他座位附近看着他吃饭。

观察效果:

幼儿是需要经常鼓励的,这样他们就会觉得自我是很棒的。最近一段时间发现他吃饭时发呆的次数少了,尽管吃的很慢,但还是很有提高了。

有关观察与分析儿童心得体会报告四

10月1日星期四

今天,我开始观察绿豆。我先挑了一些饱满的绿豆,接着放进不锈钢碗里,再加上自来水,放在阴暗处浸泡一夜。知道为什么要放在阴暗处吗?因为绿豆芽见光会变红,那时候可就不是绿豆芽了,是“红豆芽”了。

10月2日星期五

今天,我把绿豆安到了一个新家。先把一个大的矿泉水瓶底部扎几个小孔外面裹上黑布。我观察了一下,昨天泡的绿豆像是太热了,把外衣脱去了一点,冒出了一个小白点。我把绿豆倒进矿泉水瓶,浇了一些水。

晚上在我给绿豆浇水的时候,惊喜的发现绿豆已经脱去了外衣,长出0.5cm的小芽啦,真可爱呀。

10月3日星期六

今天我早上浇水的时候掀开底部的黑布观察了一下,发现绿豆的小芽已经涨到1—2cm长了。晚上浇水的时候,我再次先开黑布观察,发现绿豆芽的生命非常旺盛,一天竟然能长了1-2cm,已经有4-5cm了!

10月4日星期天

今天早上浇水的时候,绿豆芽又给我了一个大惊喜,他们已经长到6-7cm高了。再过几天就可以丰收啦!

10月5日星期一

今天早上浇水的时候,我又观察了一下,发现绿豆芽后面生长的速度变慢了,但是他的芽慢慢变粗了,变透明了。

10月6日星期二

今天早上浇水的时候,我掀起底部的黑布观察了一下。绿豆芽已经长到大概10cm了,绿豆芽也从原来的细小的乳白色变成了粗壮的透明的芽,还长出了一些细须。

10月7日星期三

今天绿豆芽终于丰收了,绿豆芽都长的长长的,我拿了1根用尺子量了一下。发现这根绿豆芽有12厘米,还长出了小叶子。我叫奶奶把它们洗干净,炒成豆芽菜,好美味呀。

有关观察与分析儿童心得体会报告五

何泽

2021年10月1日星期五晴

今天,赵老师给我们一项作业——观察日记。

回到家里,我来到菜园里面抓了一把绿豆用清水淘洗干净,把坏掉的或者有虫子的绿豆给拿出来,把剩下来的豆子放到盘中,让它们再浸泡一天。

2021年10月2日星期六晴

第二天,绿豆不再是那一身绿皮了,它们破出了壳发了芽,从绿豆中间刚长出来的小芽原来是嫩绿的,让人看得非常舒服。

2021年10月3日星期日晴

绿豆长得越来越长了,像一个个小钩子,我看见有一小半红了,我问了奶奶为什么红了,奶奶回答道:“因为你观察的时候总放到有阳光的地方,所以它们被阳光晒红了。”原来是这样啊!奶奶如果不说的话,我还以为绿豆换了红衣服呢!

2021年10月4日星期一晴

第三天,我看见绿豆上端发紫了,它们已经不再是那一个“尾巴”了,它们长出了小镰刀,白色尾巴变成了长长的“胡须”。

2021年10月7日星期四小雨

第七天,绿豆就变成了豆芽,刚长出来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那长大了的嫩叶,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一阵微风拂过,一盘的豆芽随风飘扬,泡在水中,像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白玉。

通过这几天的亲身经历,我体验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我的奶奶还说:“要不今晚就吃你种的豆芽吧,味道一定好极了!”虽然我心里有些不舍,但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好看的豆芽,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有关观察与分析儿童心得体会报告六

观察目的:幼儿游戏的观察

观察时间:20xx.3.10

观察对象:所有幼儿

开学已经两周了,幼儿对新游戏很感兴趣。在这天的活动开始,我和幼儿一齐回忆了“理发店”游戏中的主要主角和他们各自的工作任务。游戏开始前,我问幼儿是自我商量分配主角还是教师分配,幼儿的回答是自我分配主角。我就让他们分组商量,我不明白他们商量得怎样,但要给他们尝试的机会,游戏开始了,我把玩具分到个组,尽管在游戏前我一向提醒幼儿不要抢玩具,但仍然有几个幼儿一见到玩具抱着玩具,生怕自我没得玩。这时,我发现有的组分配主角较好,有理发师、服务员和顾客。有的组仅有理发师和服务员,而没有顾客,在我的提醒下,他们就改变了一些主角。在游戏过程中,谈瑶和季可乐扮演得比较好,谈瑶当顾客时就很耐心地坐在子上让季可乐洗头,我看到季可乐洗得很认真,并且还有说“你洗得舒服吗?”“我那里很痒”等。还有几个幼儿也表现得不错。可还有一部分幼儿对玩具感兴趣,忘记了自我的主角。在教师的提醒下,有几个幼儿回到角中。在游戏过程中,很多幼儿朦胧了主角意识,以致游戏没办法玩下去。游戏结束时,幼儿学会整理玩具,但整理得不够整齐。

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已经有了必须的主角意识和自我的主见,在游戏中,教师不需要一味地为孩子们解决问题,而是能够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我动脑筋解决。

教师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要以平行介入的方式帮忙幼儿,让游戏继续开展下去。

在游戏开始,全班幼儿都会用心主动地参加游戏,并且还有了自我的主见,但主角意识不够强,有的幼儿只会摆弄玩具,不明确自我所扮演的主角,与的有幼儿能按主角要求行动,但表演一般。还有一些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

在知识准备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继续请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带幼儿去理发店参观。教师带给有关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在区域活动中,带给玩具分组开展活动。增强幼儿对主角的理解。

有关观察与分析儿童心得体会报告七

观察对象:小班幼儿小沈

观察时间:

小沈平时一向由妈妈给他接送,所以每一天来园较早。这天他又早早的第一个到校,妈妈一个劲地跟他说:“快叫教师早呀!”小沈没有反应,低着头继续往前走。于是我蹲下身子跟他说:“小沈早上要跟教师怎样说呀”他还是低着头不看教师,我跟他说:“那你就看一眼教师吧,”他还是不肯看,更不用说说教师早。他妈妈叹口气说:“咳,这孩子真是的就是这样不肯叫人,总在背后说,在家里也一样。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他在跟小朋友一齐说话时声音很响亮,可一到群众面前说话时,他就不敢大声说,刚开始甚至还不敢上台。

观察时间:

在与小沈的接触中我还发现他的普通话语音十分不正确。有一次,他在唱歌曲:“小金鱼”。“一条鱼,水里游,都都单单在发愁”于是我走到他前面跟他说:“你唱得真好听,如果你把都都单单唱成孤孤单单肯定还要好听。你说说看:“孤孤单单。”并教给他发“孤”的方法,舌头缩起来,不要碰祝让气从嘴里发出来。孩子很乐意学,我让他慢慢说。由于他一向习惯了说都都单单,所以一下子纠正有点难。小小班的孩子好模仿,所以我说一遍,他也跟着说一遍。由于我是准备着而行的所以手里还拿着小金鱼的图片。我拿着两条小金鱼的图片,问他:“此刻这条小金鱼还孤单吗”他说:“不孤单了”“到底孤单吗”“不孤单。”“那我让这条鱼离开他会孤单吗”“你有姑妈吗”“有几个姑妈”我变着方法试着跟他谈话,其实是想让他练习发“孤”的发音。透过反复的练习,小沈对孤的发音有了提高,有几遍已经能发对了。

观察分析:

在观察中发现小沈对g和d的发音区分的不是很好。小沈普通话不正确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他自身因素的影响。他从小是由奶奶领的,所以平时普通话说得较少,普通话的词汇也不多,总是根据自我的想象来说。比如:有一次他吃完饭就说我要:“卡嘴巴”。这是他自我创造出来的词。另一方面他比较害羞,说话时不敢看人家的眼睛,这样他光靠耳朵听而没有看别人的嘴形发音。长此以往从而导致他发音的不正确。

措施:

1、家园共育

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普通话发展状况,让家长平时也注意倾听孩子的普通话,如有不正确的,及时给予纠正,并让家长平时也能坚持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在班级网页与家园栏里共同宣传有关普通话的知识。

2、给孩子带给在群众面前说话的机会

观察小沈的行为,每次让他到上头来唱歌或念儿歌,他都很不自在,小手要么拉衣服,要么拨指甲。我没有及时的批评他而是先告诉幼儿到上头表演人先要站好,然后再表演。于是我就选取他感兴趣的活动,他很喜欢唱歌,所以我就选取他很喜欢唱的歌曲让他到上头来唱,以减少他的窘迫感。这样多叫他,他在群众面前说话更加自如了。早上不肯叫教师早,我一开始先应用小红花来刺激他,这种方法虽然不是那么妥当,但对低幼儿童来说还是有必须效果的。当我在发小红花时我就跟他说:“小沈,如果你叫了,那教师就把小红花发给你,这招还蛮有用的。所以有时如果他不肯叫人我就用小红花来刺激他,于是他就叫了。并在平时的孝敬教育时也引导孩子要主动跟别人打招呼,跟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别人,这样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与孩子个别交谈

小沈平时来园较早所以我经常利用早上的时间与孩子交谈。在第二次的观察中我就引导孩子如何来正确的发音,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发音。托班的孩子好模仿所以我利用孩子模仿的特点让孩子学说正确的发音,但过于反复的练习,又会使孩子的学习显得过于枯燥,所以我及时的应用方法,透过相关这方面的谈话活动来练习幼儿的发音。比如我在让幼儿学念“孤”时就寻找与“孤”相应的字词来让幼儿练习。所以我就问幼儿有没有姑妈这事。平时还能够利用给孩子穿脱-衣服、放学后等一些时间与孩子个别谈话。倾听孩子的发音并及时地给予纠正,让孩子的错误发音纠正在萌芽状态。

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的普通话发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群众面前说话更加大胆了,此刻他也能主动举手了。早上来也能跟教师说教师早,晚上走了也能主动说教师再见,但有时还会不肯说或者只跟一个教师说,可是比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