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乡村振兴勇担当心得体会及收获 乡村振兴勇于担当感悟(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11:19:58 页码:7
乡村振兴勇担当心得体会及收获 乡村振兴勇于担当感悟(四篇)
2023-01-03 11:19:58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乡村振兴勇担当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直在脚下延伸,旁边低矮破旧的木房让人觉得压抑,“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这是下寨村在村民们记忆中的样子。自2013年下寨村被列为岑巩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以来,客楼镇整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农村文化建设、村级阵地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等项目,集中抓好下寨村美丽乡村建设。自此,高原上的“璀璨明珠”冉冉而生。下寨村先后被评为“美丽乡村”、“贵州省十佳最美赏花地”、“乙级旅游村寨”、“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村。

客楼下寨位于岑巩县西北部,距离集镇中心1.6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289户12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29人,已脱贫74户298人。全村总面积7.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98亩(田804亩,土494亩)。森林覆盖率70.44%,辖区内地势平坦,海拔在850-1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3.9℃,年降雨量1290mm,是天然“氧吧”和绝佳的“避暑胜地、养生天堂”。下寨村红豆杉群为客楼镇两个庞大的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之一。全村存有大大小小的野生红豆杉数千株,胸径达50cm以上的有60株以上,其中一株红豆杉树龄达2000年以上,需5人合抱,是迄今发现的亚洲最大的野生红豆杉,誉为“亚洲红豆杉王”。

(一)抓好基层党建,配强村组队伍。针对部分村干履职不力、能力不强等问题,客楼镇党委及时在在职干部队伍中选拔30岁以下、本科文化程度的1位同志,担任下寨村的支部书记。该同志到岗后,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群众高度认可。同时,选配和管好用好村“第一书记”,让“第一书记”完全融入脱贫攻坚和村务工作,杜绝“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两张皮”、“水与油”等不良现象。由于工作务实、群众认可,下寨村“第一书记”田启金同志先后被县委表彰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州委表彰为“全州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

(二)抓好规划引领,明确建设方向。2018年下寨村已完成景区规划设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下寨村将充分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这一独特自然资源,规划建设红豆杉康养基地,坚持农旅、文旅、体旅、医养相结合,着力打造“森林人家”及红豆杉康养村落,建成集康复康养、休闲度假和避暑旅居旅游目的地。

(三)抓好基础建设,提升旅游内涵。目前,已完成下寨“森林康养基地”景区建设规划。通过项目整合,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景区旅游路网、供水设施、慢行系统如游览步道等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完成景区接待场所、紫藤长廊、景区护栏、休闲垂钓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300万元完成景区农家乐示范点建设,利用人居环境建设资金1130万元,修建休闲亭,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2处。2018年,启动实施千亩莲藕产业园项目1个(首期实施400亩),建成红豆杉苗木基地1个(120亩)。2019年,成功举办“岑巩县客楼镇首届避暑文化周”,吸引游客8万余人,直接旅游收入500余万元。

(四)抓好环境治理,打造美丽乡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改变村容村貌。一是加大对村庄环境的整治力度,拆除了“三废”(废圈舍、废厕所、废墙墟),全面整治公路沿线滥搭乱建,添置了垃圾桶50余个,配备护林员5个,聘请保洁员17个,负责清理主要通村通组公路及公共区域,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扩大“以奖促治”政策影响面;三是以一线作战队队长包村、驻村队员包网格,987帮扶干部包户的原则,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整治主体责任,以“3+n”工作制度为抓手,严格按照“五净一规范”要求,组织全体987帮扶干部打扫好自己帮扶户的环境卫生,做到户户责任落实到人。                                                

(五)抓好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下寨村充分依托高山云雾茶叶、荷花产业基地、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等旅游优势产业。一是依托高海拔气候优势,打造以高山云雾茶为代表的茶叶产业带,种植面积350亩,年均产值约2400余万元,惠及群众291户1231人;二是依托连片农田优势,2019年村级合作社流转整合土地360亩用于实施莲子种植项目,预计亩产80公斤,年均产值约140余万元,覆盖全村贫困户85户327人。同时修建千米观光木栈道(956米)、百米紫藤长廊(248米)、百亩荷花鱼塘等农业观光配套设施;三是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优势,打造“森林人家”和红豆杉康养村落,全村共有野生红豆杉10000株左右,100年树龄以上的红豆杉100余株,拥有亚洲最大红豆杉树,杉胸围5.85米,树高约30米,覆盖了约500平米地面,长期晴天有“红豆杉雾雨”奇观。同时流转土地120亩发展红豆杉苗木产业,着力从药用、观赏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做强红豆杉产业;四是依托丰富的冷水资源优势,村级合作社流转连片水田50余亩,建成荷花鱼塘养殖基地1个,荷花垂钓鱼塘1个,观赏鱼塘一个,该项目覆盖群众291户1231人。

(六)抓好活动载体,建设乡风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使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树立文明乡风,激发群众脱贫信心。客楼镇将乡风文明与精准扶贫同步部署,不仅在增收入”上想办法,更在“富脑袋”“健精神”上下功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从根本上“治懒病、拔穷根”。

推荐乡村振兴勇担当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溪霞村位于洪濑镇镇区,面积1平方公里,东距泉州市区35公里,西离南安市区23公里,省道307贯穿全村,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全村总人口9051人,2551户。民风淳朴,村容整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泉州妆阁—洪濑蜈蚣阁(溪霞村龙阁)2016年登上央视春晚,现省级申遗中。2018年被南安市确定为美丽乡村整治村,20xx年被南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和谐村”荣誉称号,20xx年人居可支配收入23000元,村集体上年经营收入525800元。

为全面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的各项部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村各项工作迈向新台阶,同时为顺应我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开展工作,形成转型融合城郊村庄示范村,具体内容如下:

(一)以市场化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整合集体用地进行开发建设,多方筹集资金,采取盘活村集体现有经营性、资源性资产和闲置资源进行投资开发,增加集体收入。

(二)村庄规划编制。溪霞村位于镇区周边,按照科学发展、先引先试的总方针,抢抓村庄规划发展新机遇,大力推进溪霞村建设,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宜居、宜乐的转型融合城郊村庄。

(三)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围绕“村庄清洁行动”,以清理垃圾杂物、清理乱堆乱放、填埋旱厕、裸房整治等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推进厕所革命项目工作。利用集体空地进行微景观项目改造,提升人居环境。

(四)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入。使群众交通更便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优美,让乡村越来越美丽。

(五)加大对公共服务配套项目的投入。全力配合辖区内新侨中学做好学校操场征地及洪三小学扩建征迁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在村“两委”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村集体经济不断的壮大,随着村集体收入的增加,加大了对民生项目等项目的投入。

20xx年拟建设项目:

1、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1)下墩公厕建设项目:在下墩片区建设公厕一座,面积35平方米,蹲位6位(其中女3个、男2个、残疾人1个),对周边场地进行绿化、硬化。计划投资30万元,其中自筹15万元;完成年限:20xx年10月,负责人:

(2)全面拆除全村露天旱厕30个及主干道废弃禽畜舍和简易搭盖、违章搭盖等无利用价值建筑物、构筑物。计划投资3.5万元,其中自筹1.5万元;完成年限:20xx年10月,负责人:

(3)裸房整治工程

1、全村裸房存量约42座,今年计划完成裸房整治23座,重点整治村主干道两侧及村部周边的裸房。计划投资110万,其中群众自筹110万元。20xx年12月,负责人:

2、村庄规划编制:通过《南安市洪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村庄空间开发管制范围,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措施,为各类开发建设行为规定必须遵守的行动纲领和行为准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划定禁止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对村庄发展和土地利用进行综合控制和引导,制定村庄规划。

3、下新厝片区危房改造项目:在下新厝片区进行危房改造,总建筑面积33742m2,计3幢高层住宅楼及绿化建设,计划投资1亿元,由承包方垫资;完成年限:20xx年底前向南安市人民政府报送方案,完成审批手续。20xx年12月全部完工,负责人:

4、公共服务配套项目:

(1)推进新侨中学运动场征地工作。新侨中学征地35亩,征地户101户,已签协议88户,尚有13户未签订。该项目投资资金224多万元。(政府行为)。完成年限:20xx年12月,负责人:

(2)推进洪三小学扩建项目:a、需征迁三座民房,面积约900m2,b、建设洪三小学教学楼一幢约1500m2。计划投资500万元(政府行为)。完成年限:20xx年12月,负责人:

5、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继续推进纵二路、横三路征迁工作(政府行为)。征地户59户,已签协议41户,尚有18户未签订。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包括纵二路及横三路,共602.401米,具体如下:a.纵二路南起横二路(桩号:zk0+000),向北止于横三路(桩号:zk0+439.087),长439.087米,红线宽度16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30千米/小时,双向两车道,采用水泥路面;b、横三路西起东大路(桩号:hk0+012.716),向东止于纵二路(桩号:hk0+176.030),长163.314米,红线宽度24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50千米/小时,双向四车道,采用水泥路面。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项目总投资估算1775.14万元,建设资金由镇财政统筹解决。完成年限:20xx年12月底,负责人:

(2)东溪洪堤街头路段建设项目:a、排水排污管道安装350米;b、石砌挡土墙750m3;c、土方填平压实,形成路坯1200m3。计划投资60万元,其中自筹10万元;完成年限:20xx年11月,负责人:

(3)洪濑至洪梅部队路段路面铺设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路线起于洪濑镇溪霞村,终点至洪梅镇三梅村,全长约1.2km,路基宽12m,路面宽10m,道路等级为四级公路,双向两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建设内容:路基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照明工程、标线等。(政府行为)。完成年限:20xx年12月,负责人:

20xx年拟建设项目:

1、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1)岭头公厕建设项目:在岭头片区建设公厕一座,面积40平方米,蹲位6位(其中女3个、男2个、残疾人1个),对周边场地进行绿化、硬化。计划投资30.5万元,其中自筹15万元;完成年限:20xx年11月,负责人:

(2)裸房整治工程:今年计划完成裸房整治19座,重点整治村主干道两侧及村部周边的裸房。计划投资93万,其中群众自筹93万元。完成年限:20xx年12月,负责人:

(3)全面拆除全村废弃禽畜舍和简易搭盖、违章搭盖等无利用价值建筑物、构筑物。计划投资8万元,其中自筹3万元;完成年限:20xx年12月,负责人:

2、微景观改造项目:

(1)岭头小公园建设项目:需征用村民旱厕填埋地300m2、健身器材、灯光、绿化建设等。计划投资20万元,其中自筹10万元;完成年限:20xx年12月,负责人:

3、基础设施项目:

(1)祠口拥军路面及排水沟铺设项目:a、排水排污管道建设;b、路面硬化,长公里、宽8米。计划投资70万元,其中自筹15万元;完成年限:20xx年11月,负责人:

(2)晶华小区两条路面及排水沟铺设项目:a、排水排污管道建设;b、路面硬化,两条长约400米,宽6米。计划投资40万元,其中自筹15万元;完成年限:20xx年12月,负责人:

(3)东溪洪堤街头路段路面铺设项目:长350米,宽8米。计划投资40万元,其中自筹10万元;完成年限:20xx年12月,负责人: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责任。成立以党总支部书记黄黎铭为组长、党总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张晓鹏为副组长、其他两委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工作部暑和要求,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时间节点,突出工作重点,找准薄弱环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和完成好本实施方案制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强经费保障。全面整合现有各渠道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群众自筹、社会参与等多渠道、多角度解决乡村振兴“筹资”难题。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支部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乡村振兴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推荐乡村振兴勇担当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根据会议安排,现由我汇报乡村振兴27个示范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如果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是规划情况。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全面完成并经过专家评审;薛城镇规划最终稿已完成正在请主要领导审核,待审核修改完善后报州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批;桃坪镇集镇规划已完成第一次会审,正在修改完善中;全县乡村振兴详细规划正在挂网招标,预计xx月xx日开标;已修订完善1镇2村及23个示范村五大行动:《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户用厕所改造实施方案》《污水处理实施方案》《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已通过政府常务会审议,将于本周内修订完善后下发;完成31个村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制定,并落实各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0日三个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

二是摸排情况。在4月底前由科技和农牧水务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组成的工作组对31个村户用厕所改造情况和污水处理摸排进行摸排,经统计需改造农村户厕11000余户,分散污水处理500余户。对20xx年垃圾分类处理热解处理站进行了三个点位确定,计划在通化乡、古尔沟镇、上孟乡建立垃圾热解处理站。

三是项目情况。分两次对乡村振兴项目库进行修订完善,并组织林草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对项目实施内容进行初步审核,从而建立全县乡村振兴项目库,确定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核心的补短类项目4884万元,提升类项目2。06亿元,目前补短类项目已报财经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将于近期开始全面实施,提升类项目正与各部门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安排,计划年内实施4000万左右的提升项目。

四是产业振兴情况。

1、全面完成春耕生产工作,引导农户种植以大白菜、莴笋等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7万亩(按未确权数据)。

2、落实遂宁援建资金120万元发展林下种植,本月共发放蜀香二号辣椒苗320余万株。

3、落实浙江援建高半山产业项目资金317万元,计划采购生物有机肥料800吨、黄板20万张、太阳能杀虫灯100盏,目前正在挂网采购中,预计本月底前完成采购。

4、基本完成浙江援建中蜂实施项目,建设中蜂示范场9个,发放蜂箱3000个、摇蜜生产设备400套。

5、加快推进3个浙江援建养殖场建设,预计于6月底前完成。

五是环境整治情况。全县乡村环境整治已全面展开,安排落实资金59万元采购草种花种1。8吨,分发给全县13个乡镇结合环境整治进行绿化美化,已开展80余万元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资金尚未到位),同时要求全县各村开展绿化美化和农户房前屋后清理工作,因正式方案尚未下发,尚未进行检查和统计。

六是乡风文明情况。充分利用妇女节、劳动节等节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优秀评比等,增强群众凝聚力。同时,结合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挖掘、弘扬优秀藏羌传统文化。

虽然我们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振兴中重点工作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方案涉及部门多,覆盖范围广,方案制定和项目匹配需多次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因此方案出台较慢。二是当前省州尚未出台相配套的项目、实施方案和指导性意见,目前工作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指导性和规范性的运作模式造成部分部门和村仍处于观望状态。三是部门、乡镇宣传引导不到位,未能营造乡村振兴全民参与氛围,造成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只重视室外环境整治,忽略了室内环境卫生清洁。

一是《关于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实施方案(送审稿)》现已通过政府常务会审议,将按照会上提出的建议意见,修改完善后印发至各乡镇组织实施,以一镇两村为核心紧扣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要求,逐项对标落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于9月30日前建设完成,于10月开启考核验收工作。

二是力争5月底前完成薛城镇乡村振兴规划审批审核工作;7月30日前完成桃坪镇集镇规划;10月30日前完成全县乡村振兴详规编制进行定稿送审。

三是由科技和农牧水务局负责,力争5月30日前完成农村户厕改造和分散污水处理试点工作,为召开全县乡村振兴现场会作准备。

四是由住建局负责,于6月30日前完成垃圾分类处理所需物资采购工作并完成培育引进废品回收公司、村组保洁员选聘、依托小超市、小卖部设立一个垃圾超市等工作;9月30日前完成通化乡、古尔沟镇垃圾热解处理站建设工作。

六是由县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各部门、各乡镇营造乡村振兴氛围,通过两微一端上对乡村振兴进行宣传报道,提高群众意识和参与度。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乡村振兴勇担当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根据任务分工,科技局负责项目名称为“实施人才下乡服务计划”,项目内容为“专家教授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大力开展科技成果宣传。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先后到xx镇大集、xx街道xx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发放《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的根区调控技术》《设施蔬菜低温寡照生育障碍防控关键技术》《冬小麦-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等科技指导资料xxxx多份,同步开展种养殖技术交流咨询,解答群众技术难题,真正把科技服务送到农民群众身边。

二是推进农科驿站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农科驿站标准化建设,xx镇xx庄农科驿站列入xxxx年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获市级经费xx万元。指导农科驿站完善软硬件条件,为站点周边村群众提供现场及网上农业种植和管理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等科技综合服务。今年,累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xxxx多次,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xx余期,培训农民xxxx多人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农科驿站公益群,及时帮助解决农民种养殖技术问题。

三是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调整完善xx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依托农科驿站等平台,组织科技指导员和农科驿站驻站专家等通过现场指导培训、微信群讲课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今年,先后开展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及推广,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肉鸭养殖技术、桃树秋季雨后管理等科技指导及培训xxxx多次,面对面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一是丰富拓展科技下乡活动。推动送科技下乡活动常态化,围绕推动产业兴旺传经送宝,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创新动能,做到送农户之所盼,教农户之所需,以科技下沉、人才下沉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根据全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优化科技指导员队伍,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科技发展。加强对科技指导员的监督管理,督促科技指导员在xx省科技特派员管理系统及时上传工作动态。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和服务“三农”中的创新创业和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积极开展科技指导服务。组织督促科技指导员和农科驿站驻站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生产难题,通过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微信群讲课、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实现自主科技服务常态化,要求科技服务及时化,提升农民种养殖科学化水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