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心得体会报告 碳钢拉伸实践(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15:24:47 页码:8
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心得体会报告 碳钢拉伸实践(六篇)
2023-01-03 15:24:47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心得体会报告一

近年,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为了你、为了我、为了他,也为了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大家庭,更是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作为当代公民,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身体力行,共同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为此,xx市四中向全体师生发出“低碳生活,我们行动起来”的倡议,号召全体师生要做到:

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增强危机意识、节约意识与环保意识,真正了解节能环保对国家及个人的意义。

二、时时刻刻注意节约用电,要做到随手关闭电灯、电脑、电视、空调、饮水机等电器设备,做到人走电停。

三、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选购绿色产品、绿色食物,倡导绿色消费。

四、少用一次性制品(木筷、纸杯、纸巾等),减少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

五、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多爬楼梯,为节能减排出力。

六、重复使用纸张,双面打印,多发电子邮件,保护森林。

七、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在家中,多养几盆花,争做绿色文明使者。

八、自备水壶,少喝瓶装水; 洗澡时用淋浴方式,并使用节水型浴头; 尽量节约自来水。

九、做好计划统计,尽量一物多用。学会旧物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延长寿命。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合理应用强再生能源。

应对气候环境与减碳节能问题,我们任重道远。每位公民都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为节能环保“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成为“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共同携起手来建设我们的绿色低碳。

描写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心得体会报告二

全体中纺员工: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号召全民行动起来,为节能减排做贡献。为配合20xx年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1日至17日)活动,践行低碳生活,我们向全体中纺员工发出如下倡议:

请大家选择以下低碳生活方式,体验自然、简单、朴实、简便的生活。

低碳出行:多选择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交通方式,尽量少开车,采取节能驾驶。

低碳生活习惯:生活中做到“四个一”(节俭一滴水、节俭一度电、节俭一张纸、节俭一粒米);使用环保购物袋,少用塑料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木筷、纸杯、纸巾等);减少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减少垃圾,进行垃圾分类。

低碳消费:采用网上购物,减少交通出行;选购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空调、节能汽车、高效电视机等。

低碳饮食:做饭做菜适量,不浪费;购买原材料食品回家自我加工,减少化学用品对人体的危害;少吃肉多吃素;请客吃饭不奢侈。

低碳办公:坚持无纸办公;少用打印机,选用双面打印或复印;离开办公室随手关灯;下班后关掉电脑及显示器;办公室内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能坚持这种生活方式,从点滴小事做起,共同为建设资源节俭、环境友好型社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描写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心得体会报告三

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大干部职工:

今年6月5日是第x个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宣传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环境日确立反映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表达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环境是我们人类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衣、食、住、行)也都影响着环境,与环境改善紧密关联。因此作为环境中息息相关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尽一分责任和义务。

滴水成河、聚沙成塔,举手之劳的日积月累,便会带来好的环境效益。为推动绿色发展,让我们的天空依然湛蓝,让我们的洱海依旧清澈,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倡议:

1、节约森林资源,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双面使用纸张。

2、拒绝使用一次性餐盒和塑料袋,杜绝白色污染。

3、不讲排场,不攀比浪费,不暴饮暴食,珍爱粮食,尊重劳动,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

4、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随手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5、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长时间不用请及时关闭电脑等电器,减少待机耗电时间。

6、分类回收垃圾。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

7、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8、提倡使用布袋与纸袋,并尽量重复使用。

同事们,让我们带头行动起来,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粮、一杯水做起,绿色、低碳生活,共同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共同保护和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描写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心得体会报告四

背景说明:据统计,在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开1.6 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吨。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全球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想象:如果不提倡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我们的生存环境将会越来越怎样 ?

调查的意义:通过调查,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能减排这些环保理念应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低碳生活更应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理念正渐渐被世界各国所倡导。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自觉养成低碳生活方式是大学教育面临的新课题。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进行气候变化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节能减排,是目前社会人人必须为之努力的工程。从当前的经济社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 发展方式来看,节能减排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扰着我们。由于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不强,

掠夺式的快速发展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亟需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那么,低碳对我们的生活到底产生哪些重要的作用?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活又有多远?为此,我没有采取传统的纸质问卷方式,而是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和短信的方式随机调查了100名在校大学生,了解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和他们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知度和参与情况,从而宣传和倡导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方式。

20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使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提前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去年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让低碳生活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今天,你减碳了吗”也变成了很多年轻人见面时新的问候语。

1、低碳生活是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方式的前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物质需求。这些需求和发展,一方面消耗着大量的资源、能源,另一方面又排放出大量污染物,破坏环境,使得全球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环境污染压力。例如,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许多资源被浪费、被污染;污染物的排放节制不够等等。

通过调查,75% 的大学生认为气候和环境问题对自身生活影响不大,仅有15% 的大学生认为对自身生活影响很大。调查显示,对节能减排认知度不够的75% 的大学生因认识不足,对低碳生活也了解不够,从而觉得气候和环境问题对自身生活影响不大。

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认为“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二氧化碳给全球带来的生存危机,增强了我们的忧患意识,世界各国都在减排问题上进行着艰苦的努力,低碳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

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它是一种简约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习惯。它还是一种自然而然地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从而养成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并

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虽然是一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忧患意识。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我们不得不考虑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并尽快养成低碳生活方式。

2、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大学生中积极宣传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1)、推广绿色奥运理念,倡导低碳生活

2008 年,为兑现绿色奥运的承诺,北京市修建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运会体育场馆设施大量使用了节能、环保新技术。不仅有效减轻了奥运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也使北京奥运会成为一届绿色减排的体育盛会。2010 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都将成为推广自愿减排的平台,2014 年南京青奥会也提出了要努力办一届绿色青奥的目标,这都是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的良好契机。

(2)、 宣传低碳生活的项目,启动大学生低碳生活的活动

由气候组织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起的“百万森林项目”,号召社会公众倡导低碳生活,应对气候变化,支援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它一方面倡导公众每天做到10 件日常生活中的减碳小事来达到“减碳”目的,另一方面鼓励公众以每棵5 元的价格向西部干旱地区认捐一棵树,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善全球气候,保护全球生态环境。2008年12 月,中国首个官方碳中和标识——中国绿色碳基金碳中和标识发布。碳中和标识是由国家林业局气候办设计注册,中国绿色碳基金捐资人实践低碳生活的一种证明。因此,在大学生中要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大学生积极关注并真正参与其中。

为了鼓励更多女大学生投身科研领域,欧莱雅公司启动了“科学校园行”活动,以节能低碳为主题设定四个环保课题,在全国重点大学中征集环保畅想及提案,最终评选出6 名女性“欧莱雅校园科学之星”。此外,活动还特别设置了“欧莱雅减碳达人”活动,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提升环保意识,倡导科学健康的低碳生活。2007 年3 月,澳大利亚率先开展了“熄灯一小时”活动,三年多来已成为一项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保活动。

描写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心得体会报告五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遭受浩劫!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20____年__月__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专家再次指出,一切根源在于人类生活中燃烧煤炭、石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因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才是“治本”之举。

应对同一片蓝天、身处同一个地球气候系统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职责去拯救地球。为此,我们向全体老师和同学发出“关爱地球、践行低碳”的倡议,号召全体师生行动起来,为营造绿色环保的和谐校园,践行低碳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到:

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节约用电,教师要做到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办公室电脑、电灯、电扇等电源;学生要做到随手关掉教室、宿舍的电灯、电扇等电器设备。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断开电源。

二、尽量少用电梯。如果你登楼梯7层,就能够减碳近2千克,同时能够减少缺乏运动而带来的肥胖。即便我们不得不搭乘电梯,也不必在楼梯间内同时按下两部电梯,增加不必要的浪费。

三、用心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多养几盆花,保护公共绿色,争做绿色礼貌使者。

四、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爬楼梯,多坐公交车,为节能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购物时尽量自备环保袋,即使使用塑料袋,也应重复使用,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六、尽量不用一次性制品(木筷、饭盒、纸杯、纸巾等),尽量不吃快餐,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七、重复使用纸张,双面打印,多发电子贺卡、电子邮件,少用传真、打印机。

八、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不随手乱丢垃圾,保护环境。

九、自备水壶,灌水外出,减少喝瓶装水和饮料。

十、洗漱时使用节水型浴头且间断放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尽量实现一水多用,洗衣水可用于冲洗厕所、拖地等。

十一、主动检查水龙头,发现有滴水、漏水现象,应立即予以维修,从生活细微处节约水资源。

十二、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如果买,多选取棉质衣服,拒绝皮革和化纤衣服,不仅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

十三、做好计划统计,尽量一物多用。学会旧物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延长寿命。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合理增强应用再生能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期望大家共同努力,让“低碳生活”的概念传递到每一位同学、每一位老师的内心深处!让我们携起手来,以自己的行动拯救我们的地球!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让我们一齐行动起来吧!保护校园环境,争做低碳环保一族!

倡议人:______

20____年__月__日

描写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心得体会报告六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今年是第38个环境日,从1972年环境问题出现以来,一直都是从生产上来控制,大家都倾向在生产的过程中,尽量的减少排污,减少排放,但是后来发现,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们这些环境组织越来越多,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像我们在座的很多都是从事环境保护的工作的,那我们是应该感谢他提供给我们就业呢,还是反过来希望地球上没有环境问题的出现呢

确确实实的来说,我们生产和消费、和生活是一体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责任)推卸出去——“你来环保吧”,不能这样的。因为你的星球需要你啊,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出努力,换一种观念,换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要改变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头脑里的概念,一个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低碳生活?我们应先抓住主题—气候问题。

低碳和生活是两个词,生活指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个人生活方式依个人习惯有不同表现。我们为什么要低碳生活呢?为了尽可能在生活中减少对碳的排放和依赖。碳来自于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好不好?(台下观众答:不好)但是它却不可或缺,植物依靠吸收二氧化碳而进行光合作用,而且二氧化碳保持在合适范围内对保持地球温度适于人类居住非常重要,否则我们这里会冷得受不了啊!因此二氧化碳本身没有好坏,但人为排放过多,就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地表温度上升。

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19xx年至xx年,百年内由于人类活动超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0.74℃。0.74℃算什么啊?每天早晚的温差都好几度啊!但地球平均温度上升是过去六千年地球历史中从没发生过的,这是最热的一百年,也是最热的五十年,这意味着-全球变暖!

变暖和我们有关系吗?这意味着南北极海冰的融化。大家还记得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联合国官方海报吗?海冰消失后,一只无助的小北极熊抱着风力发电机的柱子,这是20xx年世界地球日官方海报上的令人担忧的画面。中国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喜马拉雅山,而专家估计未来30年内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有80%将消失---这是全球变暖的表现。

那变暖和各位有关系吗?这意味着---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各类极端气候,旱灾、水灾、风灾、冰灾、火灾,都用形容词“历史罕见、百年一遇”等来形容,情况严峻。大家还记得去年我国南方的冰雪灾、今年北方的旱灾吧!而最近北方炎热,比正常时间快了一个月,五月就跑步进入了夏天;比如说上海,37.5度,136年未见。现在海平面已经在上升,淹没了部分岛国和地区,而广州的海拔高度仅有9-10米。全球变暖导致水、土、森林等资源逐渐消失和退化。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高碳的生活方式不改变,短期内我们就会见到严重的影响。近期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排名显示,第一位是工业能源占21%,第二位是畜牧业占18%,畜牧业主要造成甲烷的排放,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几十倍,导致气候变化更显著,第三位是交通工具占13%。要达到低碳的目标,我们个人可以改变生活方式,从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来改变为低碳的生活方式,来帮助减缓全球暖化,应对气候变化,而其中最有效帮助减少碳排放的生活方式就是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减少肉食,多素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