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幼儿体适能心得体会及感悟 学前儿童健康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16:34:10 页码:13
小学幼儿体适能心得体会及感悟 学前儿童健康心得体会(二篇)
2023-01-03 16:34:10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小学幼儿体适能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一、常规教育方面

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将在班级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放学前的进行一日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评出“最佳拇指奖”。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和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校园红领巾、流动红旗的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室内的板报的教育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书写读的姿势,我将采用“谁的小树长得最直”的活动进行监督,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

二、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 :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做游戏、拍球”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3、路队纪律: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集体生活,将在班级开展“路队小标兵”评比活动,使学生不仅做到快、齐、静,而且能够进行自主管理。每一个路队将分别设立一个小队长,每天定时向班级汇报路队情况,及时监督,及时管理。

三、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箱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同时利用花草美化环境,并进行爱护环境和花草的教育。

四、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

这学期我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五、其他方面即活动安排

九月份:

1.“我上学了,我爱学校”主题教育。

2.利用教师节进行尊师教育。

3.主题班会——《我爱学习》进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十月份:

1. 爱祖国,爱家乡,爱家庭,爱亲人教育。

2. 学习、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十一月份:

1. 日常行为的养成和评比。

十二月份:

1. 坚持上学,不迟到,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2. 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评比。

一月份:

1. 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学习和养成合作、互助的好品质。

2. 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关于小学幼儿体适能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按照省级教育现代化县创建目标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浙教体【2014】111号)文件要求,在校生600人以上的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和入园幼儿较多的幼儿园都应设置规范的卫生室,并按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校医。2018年10月,县财政局、卫计局、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建设的通知》,提出了学校卫生室(保健室)配置建设标准,通过医疗机构与学校签约服务的形式,每周由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1名医务人员到对应的签约学校服务1天,解决学校医务人员配置不足和卫生保健工作无人做的问题。

目前,经调查了解,我县公办学校幼儿园医务室建设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专职校医严重不足。全县现有普高5所、职高2所、初中14所、小学38所,公办幼儿园32所(其中基层24所、县城8所)。在校学生600人以上的中小学18所,在校学生400至600人的寄宿制学校3所,入园幼儿100人以上的公办幼儿园19所(其中基层11所、县城8所)。对照“在校生600人以上的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和入园幼儿较多的幼儿园都应设置规范的卫生室,并按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校医”这一目标要求,我县需要配专职校医的中小学校21所(不包括400人以下小规模的乡镇寄宿制学校),已配的只有7所,配备率仅为33.33%;100名幼儿以上的公办幼儿园19所,已配的只有县城3所,配备率仅15.79%。在校学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也只配备了1名专职校医(或外聘退休医卫人员)。总体上,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医配备严重缺少。

二是学校保健能力弱。目前,有校医的学校,校医一般都是低年资的,业务能力有限,不敢过多接诊,大多数时候只做一般性处理,很少有实质性的救治。而且,由于长期缺乏培训和实践,现有校医的业务能力难以提升。特别是没有校医的学校,一般由生物、体育老师兼任保健教师,他们本身就缺乏专业医疗知识,外出培训的机会也少,只能处理一些擦伤磕伤等小状况,无法承担专业的治疗和传染病防控任务。同时,保健老师存在普遍的不固定性,经常调整,更影响了他们的保健工作水平,所以,现有保健老师常常是徒有虚名,无法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真正起到保健作用。

三是服务协议落实难。虽然,2018年10月,学校与卫生院签订了医疗卫生服务协议,但由于当地医疗机构人员紧张,他们派医务人员也常常受到限制,派出的医务人员也不固定,而且每周一次上门服务时间达不到1天,无法及时承担学校日常的健康宣教、卫生保健、疾病治疗、传染病防控等工作。由于医疗服务合作协议难以真正落实,导致每年都会发生多所学校、幼儿园同时有多个班的学生(幼儿)感染流感、手足口病,而导致放假的情况。

四是学校招聘校医难。因为学校、幼儿园的医务室没有医卫职称编制,也没有进修机会,接触医疗业务的机会少,对校医的业务能力提升没有帮助,难以体现校医的自身价值,他们就不愿意到学校医务室就业,从而导致学校招聘校医难。

为此建议:

根据教育现代化县的目标要求,针对当前我县中小学和幼儿园中卫生保健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切实加强我县中小学和幼儿园医务室人员卫生保健工作,保障学生幼儿身体健康,建立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医务室人员由公办医疗机构派驻机制:

1派驻单位。由医共体牵头的医院(县级医院)选派医务人员到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医务室工作。

2、派驻范围。先向在校学生600名以上的18所中小学,400至600名学生的3所寄宿制学校,入园幼儿100人以上的19所公办幼儿园派驻医务人员。其中已有校医的7所学校、3所幼儿园不派驻。目前,需派驻学校幼儿园共30所,由医共体对应的乡镇实施派驻。其他小规模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暂不派驻,仍按签约服务的办法实施。

3、派驻时间。医务人员在派驻的医务室连续工作时间应在三个月以上,平均每周在派驻医务室工作不少于四天。其派驻的时间计入县级医院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前下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时间。

4、派驻条件。派驻到学校幼儿园医务室的人员应具有执业资格的在编临床内、外、中医师(幼儿园也可以是临床儿科)。原则上每个医务室派驻1名医生,1200人以上的学校可加派1名护理人员。

5、派驻职责。派驻的医务人员负责所在学校(幼儿园)日常的健康宣教、卫生保健、应急治疗、医疗巡诊与晨检、传染病防控等工作。

6、派驻管理。派驻的医务人员由派出医院和学校(幼儿园)共同管理,其中派驻期间的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由派出医院负责。学校(幼儿园)负责对医务人员的考勤和派驻期间的评价,作为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和当年考核的依据。卫生健康局与教育局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7、派驻费用。可以采取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由县编办给派出单位(县级医院)增加等额事业编制人员,由县级医院招聘医务人员,县级医院统筹选派医务人员派驻,县财政局按新增编制人数相应增加对拍指出医院的经费补助。第二种办法,不增加编制,县财政局按实际派驻人员参照对县级医院等额补助的标准给予补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