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冬奥会文化团课心得体会和方法 冬奥会团课有感(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16:40:07 页码:14
冬奥会文化团课心得体会和方法 冬奥会团课有感(三篇)
2023-01-03 16:40:07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冬奥会文化团课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苏翊鸣出现在视频采访画面里的时候,离他在大跳台夺冠,差不多过去了两天时间。

“过去48个小时,我尽量地在回忆比赛那天或者是这次冬奥会带给我的所有经历所有的感受……虽然看起来那天只比了大概三四个小时。”苏翊鸣说,“我很多时间都是在放空自己,满脑子想的都是过去这4年里,包括我得金牌的这一天或者从小到大我父亲带我滑雪的第一课的时候,这些美好的回忆。”

“其实我这次感受到最大的就是爱,我自己对单板滑雪的热爱,大家对我的爱,我都有深深地去感受到。如果离开这种爱,也不会造就今天的我。所以这块金牌不仅是我自己,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他说。

虽然此前就拿下过世界杯大跳台单站与赛季总冠军,但苏翊鸣坦言,在冬奥会参赛的感觉无可比拟。

“虽然我很努力地尝试告诉自己,和平时的比赛没有什么区别,但站在领奖台上听国歌奏起的时候,真的使我感觉到冬奥会是如此不同,魅力是如此之大。”

苏翊鸣说,在世界杯,大家还是会有所保留,毕竟都想在冬奥会前保持健康,但冬奥会上大家都会去尝试自己最拿手、最难的动作。他参加两个项目,也就有两个资格赛和决赛,“但每个资格赛对我来说都是把它当成决赛去比”。他说,冬奥会开幕前一天,他坐在房间里,过去4年每天都在梦想的比赛就要开始了,“压力特别大”。

但对单板滑雪的初心,最终化解了这份紧张。

“我热爱单板滑雪,不管是在哪场比赛中,我都是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我的初心都没有变。”苏翊鸣说,“所以我也一直在告诉自己,我只需要做自己需要做的或者是热爱做的,我只需要在这个比赛中把自己想做的动作完成,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动力不减,但一金一银的成绩,足可令他在未来一段时间,安心地给自己先放一个假。

“过去的特别重要的几个月里,真的不管精神还是身体都太累了,也确实有点疲惫了。”他说,“所以我会去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然后调整一下,去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追求目标的过程。”

关于下阶段的目标,则不仅限于单板滑雪。

“我其实有很多不同的打算、不同的目标,不管是在学业、影视、单板滑雪还是更多人生道路上,我都有了很多新的目标。”苏翊鸣说,“我是一个喜欢不断去挑战、去尝试新鲜事物的人,所以不管接下来有什么样的目标,我都会一如既往像现在这样付出自己的全部去努力完成。”

“我不仅有了最好的生日礼物,而且真的是感受到了大家对我的爱,所以我真的现在特别满足。希望我可以继续带着爱和单板滑雪变得越来越好,然后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努力,为中国冰雪、为我的祖国增光添彩,也希望在接下来面对不同目标的时候,我也会一如既往地去努力完成这些目标。”他说,“就像完成现在这次目标一样。”

主题冬奥会文化团课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了。在闭幕式上,东道主北京向各国运动员和嘉宾折柳寄情,依依惜别。

现场,随着《送别》的旋律响起,绿色的“柳枝”在鸟巢体育场内悠悠飘扬。舞者捧着发光的绿色柳枝灯,从四面八方向运动场中央聚拢,表达了东道主中国人民依依惜别的情谊、和平友谊的心声。

随后,一片巨大的“雪花”出现在鸟巢体育场中央上空,几束耀眼的光束组成大树,穿过雪花火炬台,射向空中,直达天际,表达了人们送别、怀念、铭记和期待的情感。

现场播放的视频中,各国运动员在本届冬奥会许多场景中热情拥抱,他们的脸上有的挂着泪水,有的写满欢笑,令人动容。

折柳是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送别方式。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李白、白居易等中国古代文人亦常常在作品中借柳抒怀。

此前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导演沙晓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离别时折柳相赠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不仅有“柳”通“留”的不舍,更有像柳枝一样坚韧的美好祝福。

折柳寄情是奥运会闭幕式“缅怀时刻”的“中国表达”。“缅怀时刻”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20__年提出的。

20__年8月举行的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奥运史上第一个“缅怀时刻”出现。在后来的平昌冬奥会、东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均有令人难忘的“缅怀时刻”。

沙晓岚说:“纵观整个人类历史,我们不断战胜灾难与苦难,没有什么可以将我们打倒。中国人的坚韧与乐观都蕴含到传统文化哲学中,植根在我们的精神内核上。所以我们才会坚信战胜疫情,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概念,才能不断往前走,生生不息。这样豁达的世界观就是我们想表达的,也是我们对‘更团结’这个概念的升华。”

主题冬奥会文化团课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北京冬奥组委赛事总结新闻发布会13日在主媒体中心举行。随着北京冬残奥会落下帷幕,圆满兑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中国承诺,留下丰厚的冬残奥遗产,促进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

本届冬残奥会是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冬残奥会之一,其中女性运动员人数创造了历史新高。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健儿在赛场上奋勇拼搏、超越自我,生动诠释了残奥运动的激情与希望。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所有大项的比赛,居金牌榜、奖牌榜第一位,创造了历史。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风险挑战,中国向全世界呈现了冬残奥会的独特魅力。

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表示,在场馆建设方面,北京冬残奥会使用5个竞赛场馆和23个主要非竞赛场馆,都是沿用冬奥会的场馆。这些场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过程中,也都充分考虑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的需求。特别是针对冬残奥会继续使用的场馆,更加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认真落实无障碍指南的规范标准。

在服务保障方面,本届冬残奥会参赛运动员以肢体残疾和视力障碍为主,充分考虑这些运动员的特点,努力从抵离、住宿、餐饮、交通、医疗等方面加强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服务。

自2月23日冬残奥村预开村以来,医疗团队一共接诊了上千人次冬残奥伤病员,其中伤病运动员多达100余人次,累计转诊到定点医院救治也达到了100余人次。在冬残奥会期间,安排了50余人参与假肢、矫形器和轮椅维修的相关服务工作,累计提供了300多人次的各类服务。

在赛事运行方面,冬残奥会竞赛项目场地根据残奥运动员特点和竞赛规则也都做了相应转换和调整,这些都通过了国际冬季残奥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认证,竞赛器材按照冬残奥的标准进行配备。

张建东说:“无论是参赛运动员、随队官员,还是国际残奥委会的大家庭成员,都对北京冬残奥会的场馆设施、赛事组织、赛会服务、疫情防控等给予高度评价,特别对场馆无障碍设施和赛区无障碍环境也都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真正实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在冬残奥会筹办带动下,中国持续推动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制定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信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无障碍环境均得到大幅提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