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育子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小学范文(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3:13:58 页码:8
2023年育子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小学范文(实用8篇)
2023-11-11 13:13:58    小编:ZTFB

心得体会可以是对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的总结,也可以是对生活经历的感悟和思考。如何写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呢?首先,我们要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不太啰嗦,突出重点。其次,要言之有物,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的例子和事实,让读者更易于理解。还要注重逻辑性,在文章中安排合理的顺序,使得观点之间有着明确的承接和连贯性。此外,要注意语言的得体,避免使用过于形容词的修饰和废话。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和思维逻辑。请大家共同欣赏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给您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考。

育子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小学篇一

学生的成绩一直是家长们的话题。因此许多的父母都是积极寻找各种各样方法,期待可以协助小孩有效的提高学业成绩,作为校内成绩并不顶尖的学生家长,在“如何提高成绩“这个话题上,其实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但我们坚信,成绩好的孩子,一定指的是方法得当的孩子,相对于学知识,培养习惯更为重要。

自我管理是一切成功的前提。对于孩子本身来说,善于独立思考,能够科学利用时间,都是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

抓紧时间的大白话是“别磨蹭”。学习过程中,一边做题一边玩笔,外加翻翻课外书,时间的利用率自然就是很低。同理,弹琴的时候,弹完一段歇半天,早上醒了赖半天床不起来,这些都是学习、生活中应当去注意的。大家的学习时间有限,拼的其实就是学习效率,而学习效率,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时间的利用率。

从我作为家长的自身生活经验来说,浪费时间和不认真,是我非常不认可的。因此教育孩子避免“低级错误”成为重中之重。数学翁老师也多次提到过,有一些孩子会在做题目时,因为不认真,把0写成6,或者在简单运算上发生错误,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

良好的个性远胜于卓越的才智。孩子的学习则是全方位的.,并不局限于读写算和各种技艺。因此,在一切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上,尽量让孩子自己做,自己去规划,会对习惯培养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比如,除了正常的学习以外,周靳葭会自己计划第二天的早饭,清洗当天的衣服等。

孩子的性格和才能,归根到底,来源于家庭。

育子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小学篇二

作为小学生,在美术课上开展各种创作活动,我积累了很多美术经验。在这段时间里,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互动,我在美术领域的认识不断拓宽,创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小学美术课上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感官体验的丰富。

美术课上,老师经常让我们先观察和感受实物的形状、颜色、质感等特征,然后再进行写生或绘画。这种感官体验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并将它们转化为画面上的形象。例如,在一个秋天的美术课上,老师带来了各种水果,要求我们观察它们的外观和色彩,然后画出水果的形象。通过这样的练习,我学会了如何从感官中汲取灵感,用笔触表现出我看到和感受到的事物。

第三段:创造力的培养。

在美术课上,我有机会进行各种自由创作。老师鼓励我们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我们曾用上色铅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童话世界,还用彩纸和剪刀制作各种小手工。通过这些活动,我学会了面对一片白纸时如何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在创作中乐在其中。

第四段:观察和欣赏的重要性。

美术课上,老师经常带我们去参观美术展览和画廊,让我们观察名家作品,并从中汲取灵感。我喜欢看各种画作,尤其是油画和水彩画。通过观察到一幅幅优秀的作品,我学到了画家运用色彩、线条和构图等要素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这种观察和欣赏的过程,不仅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创作的灵感。

第五段: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的培养。

在小学美术课上,我们不仅仅是个体的创作者,还有许多合作创作的机会。我们经常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一些美术作品,例如墙面壁画和班级作品展。通过这些合作,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艺术和智慧的碰撞,不仅仅是将个人的创作能力发挥出来,更重要的是学会懂得倾听和欣赏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学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总结:

通过小学美术课上的各种活动和经验,我收获了丰富的感官体验,培养了创造力,提高了观察和欣赏的能力,并锻炼了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经验和体会,不仅对我的美术创作有很大的帮助,也对我的成长和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保持对美术的热爱,不断探索新的创作方式和技巧,将美术带入更多的人生领域。

育子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小学篇三

一、对孩子的要求要符合实际。

我们每个家长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并不是都能称心如意。期望值太高会使孩子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甚至觉得根本无望实现而放弃努力,失去学习的信心,变得不相信自己。也许因为自己是老师的原因,我班上的学生有的聪明好学,有的人缘好,有的心胸开阔,有的性格开朗,于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所有的优点,所以不知不觉就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了,结果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失去自信。发现这一点后,我也在反思自己,以后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努力去做了,就要给予认可。

二、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帮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这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在儿子小的时候,我就给她订阅了幼儿智力世界,上学后给她买了很多书,也订了很多书。孩子喜欢看书,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书里的内容确实吸引她,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大人看书的时间比较多,对她也有一定的影响。

2、帮助孩子养成做作业的习惯。

因为现在实行新课改,全面开设课程,学生学习的内容更丰富了,语文、数学的上课时间相对减少了,课间学生要开展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利用上课时间学习新课的时间都很紧张,没时间做练习,家庭作业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如果学生的家庭作业完不成,就起不到巩固的作用,在学校里完不成也根本没时间补,老师也只能干着急,没办法。

3、帮助孩子养成整理和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有些孩子有很好的自理能力,不论做什么都非常有条理,桌上的书整整齐齐,作业本干干净净,有的孩子桌面上、书包里一团糟,上课了不是找不到本子就是找不到笔,本子和书的角都卷起来了,而且皮面已经很脏了。如果养成了整理和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这些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我的孩子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错。

4、帮助孩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合理安排时间能让孩子更轻松,不至于要睡觉了,还有一大堆的事情没有做完。我的孩子在这一点上做的不是很好,她是个急脾气,特别是星期天,如果老师布置了作业,有几件事要同时做,她就急的不行了,什么都顾不上了,闷着头在那干,心情还很急躁,这就是因为不能合理安排时间的原因。

三、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一定要说出来。

我们中国人是比较含蓄的,不善于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我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我这样的感受,反正我有时是这样,如果孩子表现的不如意,我们会对孩子进行呵斥,如果孩子有了好的表现,只是心里暗自高兴,却不会说出来让孩子知道,其实我们应该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对孩子也是一个很好的鼓励,让她知道自己该怎样做,对自己也更有信心。

四、是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们教育孩子,不在于你怎么说,而在于你怎么做。这就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先做到。有时我们说过的事没有做到,孩子指出来后,我们马上向孩子承认错误,并立刻改正。另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要合理,切不可一个严,一个松;一个管,一个护;不要过分溺爱,也不要过于严格。所以,我和孩子爸爸在教育小孩的问题上事先形成共识,如果一人教育孩子,另一人绝不干涉,即使做得不合理,也觉不当着孩子的面反对,而是背后提醒,这一点他做得很好,倒是我有时沉不住气。

五、多和任课老师联系,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我的孩子有时对学习放松的时候,从她平时的表现中就能感受的出来,有时太贪玩,什么都顾不上,找老师一问,在课上也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劲头不足,我就提醒她一下。孩子知道我们对他的学习很关注,所以常常是“报喜不报忧”,在家里,有大人的管束,表现得倒也听话。但是脱离了我们的视线说不定就象一匹脱僵的“小马”。另外一点,在孩子面前一定要给老师树立威信,老师也是个普通人,做事有时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或者对老师有什么误会,有些话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孩子对老师印象不好了,老师安排的事情她就不会认真去做,自然老师教的课程也就不会感兴趣,自然也就学不好。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作为母亲,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知道,他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离不开同学们的无私帮助,也离不开家长的辛勤付出。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管不住自己。只要我们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变化,善于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适当引导,我们的孩子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育子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小学篇四

小朋友是有更年期的,叫做“儿童少年更年期”,处于9—13岁这个阶段。实质上,这也叫做儿童叛逆期。作为家长,鼓励,陪伴和循循善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1提高阅读能力,读书是最好的习惯;

2提高学习效率合理安排时间,运动必不可少,在运动中多巴胺的分泌促使提高记忆力。

1坚定。

每天做完imust,才可以去实现自己的iwant,提高主观能动性,不和别人比赛,只和自己比赛。

2坚信。

我的孩子并不比别人家孩子差,他或许学习能力弱了点,反映慢了点,记忆课文不那么快,甚至他很顽劣,但是也许他善良,他热心,他有耐心,他善于专注观察他感兴趣的事物,那就是他的闪光点(牛顿)。

3坚持。

如果孩子有一门特长培养,从最开始就告诉他,坚持做完而不是半途而废,坚持的过程也是一种人生的演练。

4陪伴。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空暇时间挤出来陪孩子走一段旅程(简单讲述旅行的意义)旅途中可以和孩子彼此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的同时还增长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每个孩子都在努力的成长,相信时间会温柔地对待他们。

文档为doc格式。

育子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小学篇五

美术是一门让人们可以尽情表达想法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我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我积累了许多美术的经验,收获了许多心得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小学美术学习中的所思所感,希望能给其他小朋友一些启发和帮助。

第二段:兴趣的重要性。

在小学美术学习的开始,我对画画的兴趣并不高。每次上美术课,我总是心不在焉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没有真正去思考和尝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只有对美术保持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于是乎,我开始主动观察、思考和欣赏身边的艺术作品,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慢慢地,画画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使我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第三段:勇于创造的重要性。

在小学美术学习中,我发现勇于创造非常重要。美术并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更是要让作品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特性。在每一次作业中,我都试图用不一样的角度去理解题目,并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展示。有时候,我的作品会得到更多赞赏和鼓励,也有时候会被人误解或批评。但我从中明白,不拘泥于成见和刻板印象,勇于尝试和创造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因此,在小学美术学习中,我始终保持着勇于创造和表达的心态。

第四段:耐心和毅力的重要性。

美术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在小学美术学习中,我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但从中我也学到了许多。有一次,我想要画一幅逼真的风景画,可是我一开始的几次尝试都不尽人意。然而,我没有放弃,我继续尝试,不断调整和改进。经过多次努力,我画出了一幅令我自豪的作品。这个过程让我明白,耐心和毅力是取得美术进步的关键。只有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才能达到更高的成就。

第五段: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美术学习中,我逐渐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要求我们用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来完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自主思考和判断,不再盲目地跟随他人,而是主动思考问题,并通过实践来验证。通过这种方式,我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美术创作方法和风格,也培养了自信和独立的人格。

结论。

在小学美术学习中,通过培养兴趣、勇于创造、耐心和毅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经验和体会不仅在美术学习中有所帮助,也对我整个成长过程有着积极的影响。我相信,只要保持兴趣和热爱,勇于创造和表达,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在美术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和经验,并受益于美术带来的乐趣和启发。

育子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小学篇六

学校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则是家庭。作为家长,应该深入参与整个的教育过程。陪伴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什么样的方式,都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孩子一直是并肩而行的`。因为孩子对数学有兴趣,纯课内知识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周靳葭的爸爸开始琢磨课外提升部分。购入《不焦虑的数学》后,对书上的题目进行逐讲逐次研读,几乎把所有题目都做了一遍。

周靳葭自小跟随我的老师学琴,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家庭辅导,我考取了中国音乐学院的古琴教师资质,目的就是能更系统、更专业地进行辅导,同时,也为孩子树立榜样,教导孩子“做事要认真”的学习态度。

21天的行为,才能形成“习惯行为”,90天的“习惯行为”才能成为真正的习惯。这个过程,是需要家长不断地的提醒和鼓励的。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因此,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并没有对于手机、平板等进行严格管控,反而给与了不少自由时间。比如,每周都会有1500米的游泳,即使是冬天到了零下,也从来不停。因为孩子对小动物有兴趣,她在小区内救助了一条流浪狗和三只流浪猫,家长提供猫粮狗粮,她负责每天15分钟送粮喂食。我们唯一的要求是,合理安排时间。

学习过程中的习惯,不但会影响学习成绩,而且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了未来人生的高度,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质。

育子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小学篇七

美术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它能够帮助孩子们发展他们的艺术才能和审美能力。在我小学的美术课上,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感悟。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小学美术课上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在小学美术课上,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有自由的创作想法。在画画的时候,老师从不限制我们的创作方式和主题。她鼓励我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予我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我们可以画出自己独特的作品。我记得有一次,老师要求我们画一幅有关大自然的作品。后来,当老师欣赏我们的作品时,她表扬了每个同学的作品都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创意。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明白了艺术真正的意义在于表达自我,而不是去迎合他人的期望。

其次,我在小学的美术课上学会了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给我们介绍不同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我们会一起研究这些作品的特点和意义。通过观察和讨论,我开始学会欣赏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我还记得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了一次艺术展览。在展览上,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作品,每幅作品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情感。在观赏完这些作品后,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开始更加关注细节和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第三,小学的美术课使我明白了艺术和生活的联系。通过学习艺术,我开始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美。我发现,艺术家可以通过绘画和雕塑等方式将日常事物变成艺术品。有一次,老师要求我们画一幅家庭合影。在这个作业中,我学会了如何将每个人的面部特征和性格通过画笔展现出来。这个经历让我明白,艺术是一个深刻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第四,小学美术课培养了我的耐心和毅力。在画画的过程中,我发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时间和努力。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够好,想要放弃。但是,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的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尝试,我逐渐发现自己的进步,这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明白了艺术是需要时间和耐心来培养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最后,在小学美术课上,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分享。美术课上经常会有小组活动,我们需要分工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或一个艺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了为团队的利益而努力。我发现,只有与他人合作,共享创造的乐趣,我们的作品才能变得更好。这也教会了我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不拘泥于自己的成果,而是乐于与他人一起探索和创作。

总结起来,小学的美术课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通过这些课程,我学会了自由地创作,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理解了艺术和生活的联系,培养了耐心和毅力,学习了团队合作和分享。这些经验不仅在美术课上有所体现,也对我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我相信,美术将一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将继续运用这些经验,发展自己的艺术才能,并用它来丰富自己的人生。

育子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小学篇八

女儿出生时呱呱坠地,捧在怀里,看着那粉嘟嘟的脸蛋时,心里的喜悦无溢言表——这就是我们的宝。那时的我们希望未来的女儿“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下面同大家分享一些对孩子教育的心得体会:

一、为人诚实守信。

教育孩子要说话算话,要让女儿做到这一点,我们家长首先要做到。比如我们答应女儿若“早睡早起“做到一周以上便奖励篮球,时间一到就算再忙都会为女儿买到,要是实在马上办不到答应过女儿的事,也会向她道歉并承诺何时办到,所以女儿答应我们的事情一般都不会打折。

二、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从小,妈妈就买了一些内容生动、有趣能吸引女儿的故事、谜语、智力游戏书,这些书不但增长孩子的知识,还培养了她的阅读兴趣。睡前听故事,到现在都是女儿难以割舍的习惯。女儿一直以来爱问问题,对于她的问题,我们绝不含糊其辞,能解答的都一一解答,不能解答的就说:“你认字以后自己看书,书上有答案”,所以女儿有了认字的兴趣。妈妈在幼儿大班就教会了她拼音后,就自己看故事书,还经常拿着《脑筋急转弯》考我们,所以女儿现在做作业不用我们陪,自己读题,自己做。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适当分担家务活。

女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首先要让她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了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如:每天晚上都要按照课程表提前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一样不少地准备齐全,这样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清晨的忙乱,又可保证第二天能够带齐学习用具,不形成“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当我们大人做家务时,也让她共同参加,如擦桌子、拖地、倒垃圾、洗碗、买东西等,当她完成我们叫她做的事情时,脸上总洋溢着几许喜悦和成功,,这样也锻炼了她爱动手的习惯。

四、赞美是进步的最佳动力,也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法宝。

女儿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孩子,这跟我们喜欢“臭美”她不无关系。在我们生命之初,在孩童时代,我们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所以当女儿做了好事时,我们都是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她知道父母是爱她的、欣赏她的,而且是对她有所期待的,这种观念的养成我想对女儿的成长应是受益非浅。有时女儿做事会显得胆怯,不知如何下手或事情做得不对,我们也多鼓励,多指点,让她自己做,在做的过程中给予每点进步加以肯定和表扬,让女儿有信心做事,并喜欢主动做事。女儿喜欢“臭美”,有时玩点冷幽默,要是单元考试她得了一百分,她会笑眯眯地说:

“爸爸,我送你一个礼物。”

“什么呀?”

“一根筷子,两个汤圆。”

实际女儿是臭美她的考试成绩,炫耀自己。在家,女儿是我们的钢琴老师,看着她十足的老师味,有时你真是忍俊不禁——她拿着小棒讲着理论知识,吞吞吐吐的表达,总是会让你不自觉地笑出声来。有一次我的不经意一笑,居然把女儿笑哭了,还得捧着脸哄她,问她为什么哭,她说我不认真学,还“报复性”地批评我比妈妈笨。女儿愿当我们的老师,这是一种她信心的表现吧!

五、多参加一些活动,特别是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连接人的综合能力的纽带。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多参加一些活动能增长孩子的各方面见识。活动中父母尽力不要限制太多,以防抑制孩子的发展空间。活动包括一些兴趣如:篮球、羽毛球、表演、游泳等,也包括旅游、户外活动…。.所以,只要我们有时间都尽力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胆量。逐步让她养成思维活跃、胆大、有主见、活沷开朗的人。

六、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当孩子考试不好或遇到挫折时,他们需要的绝对不是父母的训斥或嘲讽,也不需要无原则的安慰与同情,他们最需要的是爱她的人的理解和鼓励。所以父母应该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找出失败的原因,理解孩子的心情和苦恼,让孩子知道,失败与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和过程,并且作为父母不会因此减少对她的爱。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父母必须首先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对自己产生信心,当父母满怀信心和热情鼓励孩子时,会极大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恢复孩子的自信心。记得女儿有两次单元考试不佳,当我们看着试卷问她什么叫“粗心”,她回答不上,而我说“6+3=3”就叫“粗心”时,女儿会心一笑,但也特难为情且很自责时,我知道此次已让女儿明白了考试不佳的原因了,而当妈妈在数学考试卷上写上“加油哦!仔细点哦”!时,大气的女儿却小气地流出了泪水,我想:此时的她应是在正面对待挫折吧!

七、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长过分地强求甚至强制性使孩子屈服,不但不能使孩子听话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在非原则性问题上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父母做适当引导。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就会使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而不会盲从于父母的安排,毕竟孩子将来的社会与我们受到的教育和的所处社会不完全相同。

最后,我用一位学者的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把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应多多给予孩子赏识、赞美、肯定、鼓励。这样才能树立孩子向上的信心,鼓起勇气,大胆地往前走。”

二0xx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