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心得体会总结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教学反思(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21:07:17 页码:11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心得体会总结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教学反思(2篇)
2023-01-03 21:07:17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心得体会总结一

为迅速、有序、高效处理好学校楼梯踩踏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在第一时间集中全部力量投入抢险救助,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本预案适用于崂山区麦岛小学应对校内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拥挤踩踏事件处理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人员救护组:xxx

疏散引导组:xxx

通讯联络组:xxx

后勤保障组:xxx

2、岗位职责:

负责制定学生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决定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健全应急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在拥挤踩踏事件处置工作中统一指挥、科学决策,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把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后,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及物资的调动;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事项。

人员救护组负责为受伤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

疏散引导组负责疏散引导学生到安全场所。

通讯联络组及沟通协调员负责对内对外的联络汇报工作和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安抚工作。

1、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制定预防拥挤踩踏相关工作制度,将各项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明细相关岗位的安全管理和教育责任。

2、重视安全应急教育。利用安全教育课、国旗下的讲话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训练,定期组织防拥挤踩踏应急演练,强化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增强学生自救、自护和互救的能力。

3、明确上下楼安全规范。学生上下楼梯做到相互礼让,靠右行走,禁止学生在走廊楼梯内追逐打闹,推扯拖拉;在课间操、放学和集合等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学生要有序慢速,适当错开时间,避免学生在楼道中拥挤。

4、设置安全提示标语和导护岗。在楼道拐弯等极易发生拥挤踩踏的位置张贴警示标语,每个关键位置在楼梯地面上设置“安全导护岗”标识,在下课、集会、放学等时间,安排教师导护疏散,确保学生上下楼秩序。

5、做好楼道设施排查工作。总务处定期检查楼梯间设施,保证楼道、楼梯的照明,及时更换照明设施,按照国家标准加高、加固楼道栏杆、楼梯扶手,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及时疏通被封堵和占用的疏散通道,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并在楼道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

6、做好重点时段防范工作。

(1)按时上课、下课,不占用学生上厕所的时间,避免下课时发生拥挤。

(2)冬季结冰时间,楼梯清理不用湿拖布清理,避免结冰路滑,造成滑倒事件,一旦发现楼梯及走廊结冰立即彻底清理。

(3)课间操、升旗仪式、大型集会,学生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走,在指定的地点集合。学生上下楼总的原则是先下后上,分年级、分班级、分楼层错时行走,行走过程中不得你推我搡,前推后拥。

(4)班主任和上课教师要负责组织分流学生,控制学生的分流节奏,保持学生疏散的安全距离,降低造成学生拥挤的可能性。

(5)加强课间管理。班主任平时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常规教育,上课教师要负责课间学生下楼梯的安全疏导工作,及时纠正学生课间跑跳、追逐打闹等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并向班主任汇报。

7、做好警示预警工作。及时发布国内发生的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对学校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的时间、地点、人员等,提前向教师、学生提出预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一)应急响应

1、第一发现人发现学生在因拥挤而发生踩踏事件时,通过大声呼喊等果断措施,尽快切断后面学生的通行,同时组织其他学生抢扶被压倒的学生。

2、第一发现人立即电话报告校长情况。报告内容必须准确全面,包括具体时间,地点,及简要情况。学校在15分钟内电话报告教体局。

(二)预案启动

学校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学校应急总指挥立即通过广播系统下达命令:

①所有人员立即有序向后移动,任何人不准向前拥挤。

②各工作组人员立即就位,开展工作。

(三)事件处理

1、组长、副组长第一时间到位,亲自现场指挥,总体协调控制。

2、疏散引导组人员迅速到位,组织教师对拥挤踩踏发生位置后面的学生进行快速、有效疏散。

3、安全疏散组人员到位,立即设定警戒线,保护事件现场。

4、医疗救护组人员迅速到位,立即展开现场救护,对受伤学生进行逐个了解情况,一般伤情,立即把受伤的学生送到当地医院检查治疗,有严重受伤者,现场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将重伤学生送到指定医院救治,并派专人护送和照顾。

5、通讯联络组立即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赶赴医院,协助救治。

6、后勤保障组立即调用车辆、物资等候用。

(四)信息报告

1、领导小组及时写出事件书面报告上报教体局。报告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

2、事件补报:根据事件现场情况变化、受伤人数变化等,由领导小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情况补报。

3、信息发布:踩踏事件对外消息发布,必须由学校领导小组统一发布,任何个人不得随意发布消息,以免报道失实,造成混乱。

(五)善后处置

1、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专班调查事件发生原因,形成书面调查材料报教体局。

2、安排心理教师、班主任做好其它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解除他们的恐慌心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善后处置组做好家长安抚和保险理赔工作。

4、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及时澄清社会谣传。

5、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汲取事件教训,完善防范措施。

6、责任追究:学校对工作失职,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根据事件情况进行责任追究问责。

关于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心得体会总结二

为加强幼儿园教学楼楼梯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幼儿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踩踏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根据我园的安全保卫工作条例,特制订幼儿密集出入时防踩踏措施及《预防幼儿踩踏应急预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组长:xx

成员:xx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幼儿园园长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幼儿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幼儿园园长要经常性地对幼儿园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

4、健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5、安全负责人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幼儿园,有事外出必须告知另外安全负责人,或请其他负责人代履行值日工作职责。

6、办公室印制全园教师通讯录,并定期核对电话号码,确保通讯录中能有一个电话畅通。班主任要在身边常备家长通讯录。

7、学生密集出入时,每楼层安排一名教师维持秩序(白天值班教师负责):

二楼东楼梯口:xxx;二楼西楼梯口:xxx。

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幼儿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幼儿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

2、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幼儿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3、在上课期间,教室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幼儿及时有效地疏散。

4、幼儿在经过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5、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师或所在老师要马上报告园长,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6、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幼儿遵守幼儿园规定,特别是对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幼儿的高度重视。

7、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火情,所有老师都有责任及时报告园长,并负责组织好本班幼儿,做好疏散等工作,还要马上组织人力抢救,但不能要求幼儿走近危险地方;要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要及时电话报警(电话:119)。同时组织幼儿疏散,防止损失扩大。

8、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师和园长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幼儿。

9、要学会正确使用消防设备,及时扑灭火灾。

10、未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或违反本规定的,经有关部门的认定,由幼儿园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罚。因渎职、失职或者管理失控发生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由有关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发生事故后,目击者要立即向领导小组反映,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所有成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同时,迅速拨打电话报警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援助。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应急行动。

发生事故后,领导小组按以下原则组织师幼进行紧急疏散:

1、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吹哨报警(由xxx负责),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幼疏散逃生。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课余时间各班班主任负责指挥本班幼儿疏散,上课时间由授课教师负责指挥幼儿疏散。

(2)按楼层由底到高的顺序依次逃生:

一楼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到操场,

二楼层的幼儿成二列纵队依次逃离。

(3)每楼层安排一名教师维持秩序(值班教师负责)。

(4)操场指挥员:各班班主任

(5)紧急疏散后集中地点:

楼道疏散下来的幼儿按指定线路到操场集合,但不能影响其它班级的通过路线。

1、听到幼儿园发出的警报声后,全园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

2、疏散集合地点:全部幼儿按做操位置在操场集中。

3、疏散顺序:教师指挥幼儿按计划安排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能抢先下楼,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

4、疏散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伤害,首先进行简单救助,为伤员包扎伤口,然后安排专人进行护理并送到医院救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