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感动中国苏柄添心得体会简短(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2:51:49 页码:12
2023年感动中国苏柄添心得体会简短(精选8篇)
2023-11-18 12:51:49    小编:ZTFB

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也有了很多收获和成长,这些都是我心得体会中最宝贵的财富。总结要客观公正,真实反映事实,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的干扰。这里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感动中国苏柄添心得体会简短篇一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实现社会主义化,科学技术关键。有这样一个事例:

梁万俊一名试飞员。一次,一架新型战斗机诞生,梁万俊接受这个任务。

半路上,战斗机突然发生状况,飞机失控!飞机帽出黑烟这时的梁万俊完全可以打开降落伞跳机,但这样的话,人保住可飞机却会坠毁。梁万俊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这个科学家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新型飞机就会坠毁,将会成为一堆废铁。为保全飞机,为保全国家财产,梁万军毅然决定迫降。但这样很容易机毁人亡——虽然梁万俊心里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没有动摇这个决心。总部以为迫降做好准备,梁万俊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飞机着陆,飞机在停机场上划好久才停下来。算算看的话,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用八分钟!这紧紧握着一条火热的生命的八分钟啊!你又孕育一颗生命种子。

公共财物国家的财产,这由许许多多的人创造出来的。梁万俊把战斗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他的不顾一切,感动总部,感动全中国人民,同时,也感动——中国。

像梁万俊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像孝敬父母的田世国;像热爱生命的贵希恩;像精忠报国的任长霞;像不畏艰苦的徐本禹——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只我们没有发现罢。

现代社会一个充满竟争的社会,祖国中华儿女成长的沃土,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祖国。五千年的历史、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成就、崇高忠贞的民族气节、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对!也需要充满爱心。人人献出一丝爱心,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灿烂的阳光洒满大地,芳香的鲜花开满人间。

感动中国苏柄添心得体会简短篇二

感动中国20xx年代人物揭晓,在这个获奖名单当中,有这么一位科学家在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和场论四个领域拥有13个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他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华人学术实力的天花板,被公认为理论物理学史上的顶级大师。

他为中国科学事业默默奉献五十余载,他说,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

他就是代表着华人世界里最高科学成就的杨振宁。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些无良的媒体对他的科学成就,和对中国的贡献选择性失明,却故意去放大他的生活和隐私。这就使得不少人不了解这位科学家的科学成就以及对国家的贡献。实际上,杨振宁所做出的.科学成就以及对于中国的贡献已经远远超乎了一般人的想象。科学家颜宁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杨振宁先生,你是我们的‘爱豆’。我可能毕生也无法达到您的高度,但从您可以看到华人可以到达怎样的高度,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

当时两人找到有着“东方居里夫人”之称的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希望她用实验验证了这个发现。吴健雄等物理学家还真的成功证明了“宇称不守恒”。于是,就在第二年,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授予了杨振宁和李政道,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宇称不守恒”的成就对于99%以上的物理学家来说是无法企及的高度,更不要说能拿一次诺奖都够一个科学家吹一辈子的,毕竟一共不到1000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答案是:杨米尔斯理论。那这个理论到底厉害在哪里?

话说现代科学有两大支柱,一个是相对论,一个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黄金年代是上世纪的前30年。到了上世纪的40,50年代,量子力学日臻完善,连计算机之父约翰?9?9冯?9?9诺依曼这样的人物都不得不放弃研究量子力学,转投其他领域。

当时科学家们就发现,这么多的粒子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费米子,一类是玻色子。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就打一个比方,假如一个东西可以无限切分,切到最后切不下去时,就会剩下基础粒子,其中费米子可以理解成最小的“颗粒”,占据一定的体积,最基本的费米子有夸克,电子等。

而玻色子更像是胶水,通过传递“相互作用”把费米子聚合在一起。科学家发现,宇宙中一共存在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

其中,胶子可以传递强相互作用,w和z玻色子传递弱相互作用,光子可以传递电磁相互作用,还有一种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可以赋予粒子质量。

在这个基础上,科学家们用“粒子”“相互作用”和“场”的概念,就把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统一了起来,创立出了一个叫做“标准模型”的理论,这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座理论物理高峰。

杨振宁和他当时的研究生助手米尔斯一起做出的杨米尔斯理论,就是“标准模型”的理论,解决了强力的机制问题,用杨米尔斯理论来强力的科学家一共有5位,这5位被分为2批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感动中国苏柄添心得体会简短篇三

秋意渐浓,群山环抱的山城村,山头层林尽染,田间金黄一片。

“山城一队北部湾,当年就是烂泥滩。一遇水涝就不收,如今变成米粮川。”山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邱大鹏感慨地说,这首流传下来的顺口溜,是乡亲们对孙景坤带领大伙改天换地最好的感念。

1955年,复员的孙景坤放弃到城里工作的机会,选择回乡务农。“咱没多少文化,还是回家本本分分做个农民。”孙景坤回忆。

回乡后,孙景坤把各种奖章奖状精心包好放到箱底,扛起锄头下地种田。很快,正直能干的他被选为生产一队队长,带领村民们向着贫困这个“敌人”发起新的冲锋。

村里有条河,经常泛滥引发水灾。孙景坤的倔劲上来了:“还能让条小河欺负了?”他带领村民开山碎石、肩扛手提,筑起一座堤坝,自此河水安澜。

“他是军人出身,身上有一股威严劲儿,从不强迫乡亲们干这干那。”86岁的村民刘振山回忆,“他在前边干,我们在后边学,大家心服口服。”

山城村是有名的蔬菜村,市里曾划分一片公厕供村里挑粪施肥用,村民都不愿意去挑粪。正犯胃病的孙景坤第一个站出来:“没有好的肥,菜怎么能长好,我来挑。”挑着100多斤粪,走七八里的山路,他硬是挑了回来。看他忍着胃痛满头大汗颤巍巍的样子,村民们纷纷挑起了粪桶。

靠着孙景坤的带动引领,山城村把上百亩烂泥滩改造成良田,在数百亩荒山上种植板栗、落叶松等经济林,一跃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

村民刘玉慧说:“我们现在过上好日子,都得感谢这个老爷子。”

老兵心语:“我是在替战友活着”

英雄,在惊涛骇浪中向死而生,也在平凡的日子里甘守寂寞清贫。

许多年后,孙景坤的赫赫战功才被村民们了解。65岁的村民张德胜回忆起最早发现孙景坤的“秘密”时,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年我从废纸堆里捡回一本旧书,翻书时,我看到里面讲一位战斗英雄叫孙景坤,还有他的照片,我一看这不是孙大爷吗?”

拿着这本书,张德胜跑到孙景坤家。孙景坤不识字,张德胜就把文章读了一遍,听到支全胜等战友的名字,孙景坤点了点头:“是,写的是我。”

至此,孙景坤的英雄事迹才被外界了解。

越是丰功伟绩,越是低调朴实。一直以来,孙景坤住在低矮的平房里,从不向组织开口、伸手。

为什么对自己的功劳不提不念?为什么不向组织要求应得的待遇?外界不理解,孙景坤的7个儿女也不理解。

大儿子孙福贵也遭遇了类似的境况。不少好的工作机会都被父亲逼着让给了别人,他一咬牙,参军入伍。这一次,孙景坤没有阻拦,拿出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时用过的茶缸和毛巾送给儿子。

“到部队后,首长看到我的茶缸上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他举着茶缸给战友们说,孙福贵同志是革命战士的后代,我们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在战友们的掌声里,那一刻,我突然理解父亲了。”孙福贵说到这里,眼中泪光闪烁。

摩挲着旧军装上的军功章,老人说出心底的想法:“当年村里10个年轻人一起参军入伍,回乡的只有3个。和牺牲的战友比,我做这点事算得了啥?条件再艰苦,能比战场上苦?我活着,是替战友们活,我要把他们想干却来不及干的工作干好,才对得起他们。”

温煦的秋阳照在老人珍藏多年的泛黄的报功书上:“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光线明丽而柔和,为这张历久弥新的报功书镶上了一层金边。

感动中国苏柄添心得体会简短篇四

爱是什么?爱是一种无穷的力量。爱是什么?爱是一种不分高下的东西。爱能够感动所有人,爱是伟大的,能够感动中国的爱更加令人记忆深刻。

有这样两位教师,他们每天都要爬着天梯去教孩子们,他们已经在那儿呆了整整19年了,他们抛下了自己的儿子,来到这个极度贫乏地区——彝族任教,因为他们的心中有这样一个念头:如果他们放弃照顾儿子一人,就能有十几个孩子获得知识。从1990年开始,他们的这种信念从未间断过。在最崎岖的山路上,正是这两位伟大的教师点燃了知识的火把。

还记得5月12日14时28分的那个时刻吗?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在汶川地震中,共有84017名灾民被救出。在灾区救援时,有这样一位战士,他每日不顾辛苦和劳累地救出一个又一个幸存着的灾民,搬运着一箱又一箱的物资。终于他可以休息,但是他的这一睡,永远都不会醒了。不过我们相信他已经永远活在了我们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心中。他那二十六岁的青春,是那清晨的第一缕曙光,是那白天最亮的一束光芒,是那夜晚最闪耀的星星。

这些人物的事迹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他们的生命中都有这样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让我们相信爱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

在此,让我们给这些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感动中国苏柄添心得体会简短篇五

作为普通人,很难想象一位97岁的老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国歌的情况。但现实就是这样,苏柄添爷爷在走过漫长人生的97年时光中,竟然从未听过国歌。这个简单的事实,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苏柄添是一名老革命家,97岁的他在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历程后,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第一次听到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国歌,听着歌词,看着面前的国旗,苏柄添老爷爷泪眼婆娑,感动的场景被现场的工作人员拍摄下来,很快便在各大媒体上热传。短短的几分钟内,这个故事将人们的心灵深处打动。许多人被苏柄添爷爷的真诚、对国家的热爱所感染,纷纷转发这个视频,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感人至深的场景。

第二段:历史的长河中还有不少苏柄添。

苏柄添拥有着许多革命的荣誉,以及深厚的爱国情怀。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努力,深深刻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然而世上还有不少像苏柄添一样的普通人,他们默默无闻,为了理想和信仰奋斗着。这些普通人或许不会成为历史的主角,但他们的生命和奋斗精神却值得我们所尊重和学习。

第三段:共享“中国梦”,共筑“中国心”

“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的梦,而“中国心”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追求。苏柄添的感人一幕提醒我们,我们要用爱国之心去守护我们的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齐心协力,共筑“中国心”。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强大,我们的人民才能更幸福、更富裕。

第四段:我们应该为苏柄添这样的人敬仰。

苏柄添是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革命家,他的敬业精神、爱国情怀、民族意识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应该学习苏柄添这样的人,敬仰、感恩他们的奉献和付出,发扬他们的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这个伟大的时代。

第五段:我们当代人应当有自己的责任。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革,我们当代人需要理解、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我们要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我们更要扛起历史的使命,凝聚民族的力量,共同推进国家的事业,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感动中国苏柄添心得体会简短篇六

喜欢上排球,还是因为八十年代初的那部经典日剧《排球女将》中那些青春靓丽的姑娘们。至今仍记得当初看《排球女将》时内心所感受到的震撼。尤其是剧中小鹿纯子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的精神更是令人深受感染。对剧中的小鹿纯子那双通透明亮,同时又闪烁着热情执着与坚定信念的大眼睛更是记忆犹新。

自那之后,排球,才成为笔者喜欢的球类项目之一。因为那时的笔者只是一个只有十岁的小女孩,自然就会学着自己崇拜喜欢的人物形象去做一些代表着她们的事。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就像现在追星族的那些小女生一样狂热吧!对于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来说,每次摸着排球似乎就看到了她心中的偶像了,摸着排球似乎也就与自己的偶像们距离更近了,其它自己能玩成什么样却并不在乎。

之后,就看到了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日本登上了世界杯冠军的领奖台。自那之后,铁榔头郎平张荣芳她们叱咤世界排坛的各种镜头都一一烙进了笔者的心里。

其实,世人都知道,作为体育竞技中的运动员,无论最终成败与否,苦与累,血与汗的付出都是成正比的。真的没听过哪个运动员是只靠天赋便获得冠军的。但是,能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的毕竟少之又少。

笔者相信自1981年开始,中国女排姑娘们的名字便走进了亿万中国人的心里去了。看着她们每次打赢后抱在一起哭,那些泪水里不知埋藏了多少伤痛?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又不知包涵了多少她们在一起奋战拼搏却不为人之的故事?所有的这一切,恐怕只有她们自己才体会的最深刻。只是,只有在那一刻,她们才会抱在一起尽情用眼泪去释放她们平时训练中积攒的各种小情绪。应该说,每一个冠军,都是对她们平时无限次体能练到极限的回报。

其实,每次看中国女排斩获世界冠军,笔者都会激动到跟着她们一起哭与笑。为此,笔者并不觉得自己脆弱的丢人。因为,笔者相信有无数的中国人和笔者一样,在那一刻都会激动到为之呐喊、为之流泪。

世人都知道,作为一个运动员无论能否成为世界冠军,一身伤病都很正常。可是在他们全身心投入“拼搏"之外,若再给他们加上一些世人额外的不理解,该是让他们多么伤心啊?!

20xx。9。29是中国女排获得的第5个世界冠军,对郎教练而言这其中的辛酸只有她自己体会的最深了。

今天,郎平是英雄了,曾经08年郎平带领美国队击败中国队时,同样有百万网友骂郎平是叛徒是卖国贼。据报道说,其实是大众并不了解当时的情况,因当时中国队本身有教练员,郎平当时也并不是合适的教练员人选,所以国家队并没有请她回国执教。这时恰逢美国国家队抛出橄榄枝,因此郎平就成了美国排球女将的教练员,也才有了被网友们误会的痛骂。后来,有了祖国的召唤,一句"祖国需要我”,郎平又成为了中国女排姑娘们的灵魂领军人。

9月29日下午,中国女排和阿根廷打完世界杯最后一场,获十一连胜。全世界的中国华人再一次为冠军领奖台上升起的中国国旗同时响起的中国国歌为之振奋、为之欢呼、为之激动!

赛后一位记者请郎平教练评论一下场上十四名队员的表现,听到郎平教练说十六名,这位记者又重复“场上”两字,他以为郎平教练没听明白。郎平教练却哽咽了……对于郎教练来说,上场不上场队员们的付出都是一样的。其实,郎平教练即使不说,我们心里也都明白,所有的女排队员与她们背后的陪练都是功臣。缺一不可!

郎平教练曾在训练中告诫队员:你是世界冠军,人家和你打就会往死里打你!听到这句话,便可知作为一个世界冠军,得顶着多么大的压力,又得有多么“危险”了?!

今年的世界杯,中国的排球女将们为祖国七十周年的生日又送上了一份大礼,让亿万的中国人一夜之间再次沸腾!在此,笔者真诚向我们的排球女将们致敬!借此拙文,笔者也在此给我们的祖国比个心一一我爱你中国!并祝我们的祖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

感动中国苏柄添心得体会简短篇七

在我的.记忆宝箱中,有许多让我难忘的事,其中有一件事使我刻骨铭心。

有一次,骄阳似火,在我上学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位清洁工人正在扫地。当时,我就感觉头发好像烧焦一样,就连忙跑到了学校。放学后,我又看到了那位清洁工人在烈日下扫地。

那位清洁工人的那种尽职尽责的精神使我感动,这件事使我终生难忘。

感动中国苏柄添心得体会简短篇八

《感动中国》节目被誉为“年度精神史诗”,就在于获奖者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无论爱国还是敬业,无论诚信还是友善,无论积极进取还是崇德向善……他们身上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标识。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这场大战和大考,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举世瞩目。比如,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方面人员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同样的逻辑是,从获奖者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我们就更有勇气走过苦难,走向胜利。

我们也有必要感悟人生。获奖者中,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共同点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有些人的高度,我们永远无法企及,比如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的张富清,再比如拿了十个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但是,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他们的责任感,他们的拼搏精神,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换言之,我们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但可以像他们一样顽强奋斗,可以像他们一样把个体命运与国家需求结合一起。

获奖者中有一名美国人,名叫潘维廉,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后来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潘维廉令人感佩之处在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他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他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在哪里,能够做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国际合作的事,就是有价值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