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本 十八洞村扶贫感想(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4 01:21:36 页码:9
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本 十八洞村扶贫感想(2篇)
2023-01-04 01:21:36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本一

本溪水洞又称九曲银河洞,全场5800米,已开发可乘船的有2800米。洞中水清澈可见,长流不息,洞内四季恒温,常年保持12度左右,一年四季皆可游览。

洞内景观全部都是天然形成的,没有任何人为因素,三分看,七分想,大家可以发挥您丰富的想象力,享受这美好的时空。

各位来宾您见过潮涌吗,我们水洞中就有一处潮涌可观。请看右侧就是我们洞中的潮涌,长约30米,这个景观非常罕见,形成也非常特别。这里的演示在沉积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分层,其抗风化能力和抗腐蚀能力也不同,在风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这么壮观的“银河潮涌”,潮水的波纹,褶皱清晰可见,十分壮观。

前方我们能看到一群憨态可掬的小猴子,有的追逐打闹,有的窃窃私语,自由快乐。它们其实就是洞顶塌陷的岩石在滴水沉积的作用下形成的石笋。很神奇吧,洞中神奇之处还有很多,前面我们还能看到嫦娥仙子在洞中暗自神伤,还有十八罗汉形态各异镇守洞中。他们也都是一棵棵小石笋组成的。

大家请看右前方是水洞的代表性景观——“宝鼎双钟”。它是由洞顶的水在下渗流时,水中的碳酸钙逐渐禅机在洞底而形成的。大家自信看钟上的绳索,似连非接,隐约相差1厘米。经过专家测算,洞中石笋的生长速度为120xx年6.76豪米。大家可以算算这1厘米,还要多久才会连到一起呢?

前方我们进入双剑峡,顾名思义有两把剑悬于洞顶。

请大家抬头看,这里的钟乳石发育良好,犹如柄柄利剑悬于头顶,还真实船在水中过,人在剑钟行。前方我们穿过的就是九曲银河的第一门剑门。这里岩石低矮,请大家注意低头。

过了剑门,大家可以看到右侧的两只蹲坐的小猫在迎接大家。不远处还有一只石蛙正欲纵身跃如水中,取名“金蟾跳水”。右前方岩壁上两棵石笋,仿佛两尊慈眉善目,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保有着我们出入平安。

接着我们进入的时观音堂。大家请看岸边一个石笋在灯管的照射下宛如一尊观音,正站在高处,用柳枝蘸着净水向人们身上洒来。

前方我们进入的时九曲银河的第二门,虎闸门。大家请看前方的两块巨石,一上一下好似一只猛虎正张开血盆大口,要把我们一起吃掉呢。不过不要慌张,旁边正有一尊观音保佑我们平安通过呢。

现在我们即将欣赏到的是“水洞斜塔”它的倾斜角度远远超过的著名的比萨斜塔,倾斜角度为45度。

过了九曲银河最大的“之”字弯,我们的上方有一座横跨银河两岸的天桥,它上不接洞顶,下不连水面,像一座拱桥跨河而过,实属罕见。

前方就是我们水洞的著名景观——玉象戏水了。它晶莹剔透,鼻饮清流嬉戏于凌波之上,虽正看不像,可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越想越像,故取名“玉象戏水”。

现在我们能来到的就是九曲银河中最大的宫殿“北极宫”。北极宫高38米,宽50米,是由于洞顶的岩层呈块状崩塌使空间不断扩大而形成的。

首先我们看到景观是“大雪山”像极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巍峨雪山景色。前面还能看到“蒙古包”和“天山烟云”等景观,这些景观都属于石幔,又称作石帷幕石帘,是由饱含碳酸钙的薄层水由洞顶或洞壁流出沉积而形成,他们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

请看右上方的“玉皇天姿”,这些钟乳石巧妙结合在一起,是不是很像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气宇轩昂神色威严地对众仙发号施令。

我们所在的位置已经石开发部分的尽头了,我们的船将在这里掉头返航。游客朋友们,在我们返航的过程中任然有许多美丽的景观等待着大家。

前面就是我们之前看过的玉象戏水,从这个角度看四肢齐备,五官俱全,石最好的观赏角度。

我们进洞后观赏过的景色,在我们返程途中由于欣赏角度的变化,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还有一些岸边的景色,在来的时候由于离我们很远大家没有看到,回去的时候还有机会再次细细端详。那么请大家随我继续游览参观,从另一侧欣赏九曲银河不同的景观把。

我们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请您下船时扶好慢下。欢迎再次光临本溪水洞。

对于十八洞村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本二

各位团友:

现在我们到达的是芙蓉古村,芙蓉古村地处岩头镇南面仙清公路西侧,是一座背靠“芙蓉三冠”,布局于平地上的大型村寨,始建于唐代末年,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始祖陈拱从瑞安长桥迁来定居,并逐步形成血缘村落,距今以有1000多年的历史。那么这个村为什么叫芙蓉村呢,是因为村西南有三崖摩天,赤白相映,像芙蓉,就以芙蓉为村名。该村占地215亩,现有443户人家。保存明清古民居30余处,明代大宅遗址5处,大小宗祠共 18 座。芙蓉村整体看也像一朵芙蓉,而且它为单一陈姓村落。

芙蓉村是楠溪江各村落中历史最悠久的,现在的芙蓉村,仍然保存着六百多年前的聚落规划面貌,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在交通的交汇点上筑台做为星,可以互相传递信息和指挥联络。凿池作为斗,斗有高、中、低之分,高出地面三尺,象征天时、地利、人和,还有五口井象征金、木、水、火、土,三加五为八,把斗合在一起寓意才高八斗。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为什么要坐西朝东呢,这是寓意紫气东来,也就是说希望祥瑞降临。东面寨墙正中建八字形重檐门楼,是芙蓉村的正门,选用八字是因为这也寓意才高八斗。两边稍远处开二小门,寨门内建谯楼,可观望四方。其余三面开五小门。让我们一起走进正门,现在请大家跟着我往这边走,我们先去看看宗祠。现在请大家往这扇门的上方看,我们在门上面的两边可以看到两个圆圆的当,中间是户对,这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关于这个门当户对的门是有讲究的,在封建社会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造这样的门,那么这扇门叫做“光宗门”寓意子孙后代可以光宗耀祖。走过光宗门,我们看到的是宗祠,每年的二月初二,许多楠溪江的村落会演绎着丰富的楠溪江文化,我们这里就是祭祖,祭祖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在外的分支子孙都会回到这里祭拜祖宗。祭祖这一天大家都会在这里看戏,关于看戏有这样一个封建的礼教,就是男站中间,女站两边。这也显示了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

大家往左边墙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十八位大官的名字,这十八位就是被誉为“十八金带”的高官,官位最大的就是最上面的陈夷行,官至南宋左宰相,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最值得我们一提的是下面倒数上第四位,他叫陈虞之是位进士,官至秘书省校勘兼国史院编修。南宋末年,元军南下,他曾上书皇帝准备抵抗元兵,因为当时的政治极为腐化,陈虞之被革职。后来,元兵南下直入温州,陈虞之响应文天祥的号召,"率族拒战,困岩三载",终因弹尽粮绝,率部跳崖,壮烈殉国。

芙蓉村也因此被元军付之一炬,直至元顺帝至正元年 (1341) 重建芙蓉村,开国皇帝将芙蓉村铲为平地,元末君主却又下旨重建我们芙蓉村,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开国皇帝想统一中国,而元末君主是为了让自己的臣子学习芙蓉村的十八金带一样对自己忠心。现在请大家往上面看那块白边的匾额,这就是元顺帝所赐,希望自己的臣子可以像这时陈虞之带学习,效忠自己。现在请大家往正中看这就是十八位大官的画像,其中中间没带官帽的是始祖,大家看他们的腰带都有一根金带,这就是皇帝为表彰他们的忠心而赐的。

我们到芙蓉村的模型展示馆看看,现在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芙蓉村的一个整体平面图,大家可以看看,也可以研究一下村子里所有的道路和小溪的交汇是不是都成一个“丁”字形,这有两种寓意,一种呢是希望全村人丁兴旺,另一种是避邪用。大家往这边看这就是当时元顺帝下旨重建芙蓉村的圣旨,这个圣旨不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它是用石头凿成的,现在大家可以看看两边墙上的楠溪江古村落的摄影展。

现在我们到前面的博物管看看,大家看看这个笏,这个是古代权利的象征,古代上早朝官员们就把自己要奏请皇帝的事写在上面,早朝后将上面的字擦去。在笏的旁边是一个金印,这是总宝的印,总宝就是比元帅小一级的官员,据说有人突然受到惊吓,拿这个金印去熬汤服用,惊吓就会痊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中间的这头白驹,据说白驹可以听懂人话,但是不会讲,古代打仗许多统帅都是用白驹作为自己的坐骑,像那个薛仁贵就是用这个来打仗的。大家是不是想知道白驹是传说中的神兽还是现实中有的呢,据村支书介绍,当时陕西电视台副台长来这里考察后告诉他,白驹是现实中有的,不过现在已经灭绝了,主要生存在陕西一带。

请大家跟这我到下一个景点看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地利池”,池的前方是八仙过海的图,寓意大家都可以像八仙过海那样各显神通,这个池是八斗里最低的一个池了。

好现在我们回到了原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级台阶,它寓意步步高升,大家可以从这里走过去。我们往前看去这条街叫如意街,那么在我们的左侧是一个迎宾台,古代芙蓉村有许多的大官在外,每年回乡祭祖时乐队就会在这里迎接。在迎宾台前面是高0.2米,面积2~3平方米的方形平台,称为"星",在方形平台这里我们的街向上拐了,这就是用于招财之用,大家记住,进来我们要从五级台阶上,出去要从这个拐角走,这样你才会步步高升,富贵如意。这个方形平台是用来联络,解决民事纠纷用的。街的这边是一条小溪,那么细心的朋友都会发现在迎宾台后面的小溪向下拐了,为什么呢?大家猜猜,它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家先看看这个道路的交汇点,看看它是不是是一个丁字形。

这个水池叫做芙蓉池,这是一个大斗,芙蓉池兼具储水、防旱、防火、洗涤等功能,其中防火是它最重要的功能了。大家往池中央看,我们可以看到一座亭子,这座亭叫做芙蓉亭。玲珑的亭子托起高高挺起的翼角,又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它背后天际舒展着芙蓉峰,峰和亭的影子在芙蓉池里重叠。大家往这边看,这座墙那边便是芙蓉书院,那里教化过精通翰墨经史的进士举人,也教化过为民族舍生忘死的志土仁人。跟着我进去看看。

据村支书介绍芙蓉书院建于清乾隆年间,当然也有人说它建于明代中期,这所书院相当于现在的一所希望小学,这是一座封闭的内院式建筑,整座书院格局正统,形制规整,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泮池、仪门、杏坛、明伦堂和讲堂。仪门前有旗杆一对,明伦堂前有3.2 米宽,6.4米长的长方形杏坛。明伦堂和讲堂都是三开间,进深9米。明伦堂寓意明白伦理,对现在社会的青年具有教育意义,明伦堂后壁中央有供奉孔子的神龛,两侧挂有孔子的一些语录,讲堂后壁开有二扇窗子,通过后面一个很狭的采光天井来透光,以方便学子们学习。书院的南侧有三开间的山长住宅,宅前有一个宽约 12 、长约 50 米的大花园,园内有—道小门同讲堂相通,这里也是学子们休息或嬉闹的好去处。大家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

下面我们去百林边博物馆参观一下。大家先自由参观一下,可以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去。

好,接下来我们去看看油车。大家猜猜这个大型的石器是什么用的,对是用来捻东西的,这就要用到牛,那么在捻之前我们就会把牛的眼蒙上,这是为了使牛产生一种一直往前走的假想,往后面的那个巨型的树看看,这就是榨油用的,它是用枫树做的,因为枫树不易开裂,大家看看它纹理,对是螺旋状的,在石磨里捻好后用稻杆包好,就放在这里榨油,技术不到家的话是不会使用的。这个巨型的油车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最后我们参观一下这里的古民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