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地理大发现心得体会范文 地理大发现心得体会范文高中(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4 10:04:25 页码:8
地理大发现心得体会范文 地理大发现心得体会范文高中(3篇)
2023-01-04 10:04:25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地理大发现心得体会范文一

1、我国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时,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_________长___________短,国庆节时,___________长___________短。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就_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就_____。

3、关于地球大小的说法:平均半径是___________千米,最大周长约___________千米,地表面积约___________平方千米。

4、一个经线圈上的一条经线是50w,那么和它相对的另一条经线就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把准确答案填入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从地理学角度来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 )

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c、在长期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d、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方向b、绕转中心c、周期d、产生的地理现象

3、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 )

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b、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形状

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

4、地球表面划分五带的依据是( )

a、各地纬度的高低b、太阳热量在地表分布的状况

c、有无阳光直射现象d、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5、下列比例尺最小的是( )

a、1∶1500000b、1∶750000c、1∶3000000d、100万分之一

6、如果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50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250万分之一的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是( )

a、2厘米b、4厘米c、40厘米d、20厘米

7、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图是( )

a、亚洲图b、中国图c、台湾省图d、台北市图

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

9、地球自转出现了各地时间的差异,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比伦敦更早见到日出b、北京处于正午时分,华盛顿正在午夜前后

c、莫斯科比东京的时间早d、赤道上的各地时间相同

10、首次实现人类环球航行,从而证实地球形状的航海家是

a、麦哲伦b、哥伦布c、库克

11、“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是指:

a、南极点b、北极点c、赤道d、本次初子午线

12、、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度的标度范围是0°~180°d、北极的纬度是90°s

13、一个经线圈是由多少条经线组成的:

a、一条b、二条c、三条d、四条

14、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a热带b温带c寒带d温带和寒带

15本初子午线是指:

a、0°经线b、180°经线c、0°纬线d、20°w经线

16、每年的3、4、5月是北半球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7下列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a热带b温带c寒带d以上各带都有

18、关于地球上五带的正确叙述是

a.只有热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b.只有寒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c.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d.温带的.四季变化最不明显

19、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a、0゜、180゜b、20゜e、160゜wc、20゜w、160゜e

20、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a昼夜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四季变化

21、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用数字式比例尺表示是

a.1∶10000000b.1∶100c.1∶1000000d.1∶100000

22、小明说:在我的家乡,没有北方,所有的方向都指向南,小明的家乡在

a、赤道b、南极点 c、北极点d青藏高原

23、为什么“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

a、因为地球是球体b、站的高,前面遮挡的东西少

c、要看的风景在上层楼d、高处视野好

24、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③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④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5、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9003.13米b、8693.13米c、8848.13米d、9158.13米

三、读图题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15分)

⑴标出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

⑵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和日期。

⑶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⑷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是。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⑴写出a、c、d各点的经纬度位置:

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6分)

⑵写出a、c、d点所在的半球(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6分)

a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a、c、d各点所处的温度带名称:(3分)

a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

⑷写出下列各点的方向:a在c的 方向,c在d的 方向。(4分)

3、读下页“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

⑴甲山在乙山的______方向。

⑵图中山坡e和f的坡度相比,坡度较陡的是___。

⑶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分名称分别是:

a ,

b__________,

c_____,d___。

描写地理大发现心得体会范文二

高考已经结束,成绩已经公布,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回顾一年高三教学和高考试题及学生考试结果,虽有得意之处,但也留有些许遗憾。

一、得

1、有一个较完整的复习计划。在复习过程中,有一些改变,但总体是按照计划执行。使得复习每一节课、每一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很明确,容易达成统一的目标。

2、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把基础知识列成菜单,安排到天,每天都有任务,每天都要完成任务,加强落实,不放过一个知识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布置任务,小组检查。坚持不懈。

3、课堂开展小组探究。高三学习要求有深度,有广度,小组探究可以开拓同学思维,相互借鉴。我的上课模式是,之前布置学习任务,小组检查;课堂提出问题,教师选择共性知识和易混点进行重点讲解;其他问题有小组探究解决;小组先合作探究,然后课堂展示,在展示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针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教师进行引导,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探究之后布置针对性的练习进行课堂效果检测。最后布置下一节的学习任务。

4、注重一题多解。对于好的试题,精讲精练。在网上搜索一些经典题目及相关题目,对照课本知识点,步步深入,步步为营,把一些题型研究透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知识的迁移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5、注重试题讲评。讲评要找到不足,还要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一练中出现以下问题

(1)、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 比如第27题从经纬度上不能定位学生就不会从图上所给的另一个信息——等降水量线的特征来分析问题第28题一看到表格中的西北部、东南部就简单地按思维定势想到我国的西北部、东南部以致于将答案错误答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不同不会综合利用经纬度和等高线的知识准确判断区域。另外利用 4 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形类型的能力也欠佳。

(2)、不关注日常的生产、生活以及身边的地理知识 如不知道伊洛河在哪里第29题把日期等值线看做为油菜花开的天数以题论题根本不考虑油菜花开的时间长短会相差那么多。

(3)、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原理不能准确掌握并应用 如不知道什么是生态破坏农业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分不清水文特征不知道从哪几方面进行描述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不会反过来应用等。

(4)、区域定位仍然是弱势 如5-7、8-9、27、28题错误之处关键在于没有准确判断出图中所给的地区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错误出现。

(5)、试题答完后不检查 在试卷答案中出现少字、多字、错字、别字、语言不通顺等问题较多如果答完后稍微浏览一遍就不会出现这些低级错误。

(6)、答案中知识点重复或不知道展开答题 如30题4小题有的同学围绕调整产业结构答了几点结果只能得一个要点的分数。29题2小题区位因素只答地形、气候、水源而不展开答地形、气候、水源怎么样导致不得分。

二、失

1、课堂容量保证不了。有时一节课只解决一个问题,只是原计划不能正常进行。所以课堂需要进一步细化,尽量安排得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

2、培优补差不能很好坚持。培优补差对高三尤为重要,一定要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并且要坚持不懈。在实施过程中,因为没有具体的时间安排,所以培优补差常常因为开会或别的事情影响而被迫停止。这也直接造成考试优秀率偏低、尾巴较大的结果。教训深刻!

3、规范训练要求不够。规范答题很重要,只有规范答题,才能得分,才能少失分,才能得高分。尽管一练考试已经发现了问题,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二练中这一问题依然存在。只是三练才做得较好。

总之,高三地理复习要有计划、要脚踏实地,不能急躁冒进;要研究试题,把重点知识讲透彻;要训练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答题习惯;最后要做好培优补差。

描写地理大发现心得体会范文三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二个班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的教学常规指导下,兢兢业业,扎实刻苦,圆满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归纳两个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

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一部分地理知识,但马上要完整、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同学们显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因此,在本学期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充分发挥地理趣味性的功能,从学生的年龄出发,尊重他们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尽量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摒弃板着面孔说教的教风,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是鲜活的,就在身边。一学期下来,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也开始慢慢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对地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学生们开始重视地理学科这位新朋友。

二、教学工作情况

1、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实践。现正值教学改革的新时期,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的活动,把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本学期学校搞了教师公开课,我也积极的参加。在整个公开课的活动中,我学会了许多,在以后工作和学习中去我将会更加积极、主动。

2、学以致用,课程整合,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本学期,我大胆尝试,积极进行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学实效。课件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各个模式的优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地理教学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就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事实做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通过地理教学更能启迪学生的智能,也促进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每位同学都怀着对世界的渴望,对自然的依恋。渴望认识这个世界,除了自身的社会生活体验之外,通过地理提高着自己的认知。地理教学也要求我们贯彻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要求我们去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

5、在教学时,我注意学生智能的发展,注意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时事地理事件,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事务及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了解了我们祖国的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从而更加热爱它。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的现状,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从现在就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奉献的志向。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提高的原则,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新学年的到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