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1:05:48 页码:9
最新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模板12篇)
2023-11-19 01:05:48    小编:ZTFB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与准确性,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错误的表达方式。欢迎大家一起阅读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共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启示。

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篇一

近日,我有幸到我所负责的幼儿园参与了一次扎染听课活动。这也是我第一次亲身参与这一活动,深深感受到了扎染对幼儿园教育的独特意义。下面我将分享和总结自己的听课心得体会。

首先,扎染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技术,传承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观察和研究扎染过程,我们不禁感叹每一种染色技术的复杂和精致。老师手持细密的针线,一针一线地埋头工作,给幼儿园枯燥的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个性的平台,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

其次,扎染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技术,更是一种启发幼儿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通过扎染过程中对颜色和图案的选择,幼儿将感受到自己决策的重要性,并学会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最佳选择。而在扎染完成后,幼儿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人,从中获得肯定和自信。这一过程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扎染为幼儿园的课程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灵感。通过扎染的活动,我们可以将艺术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扎染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了解世界各地的染色技术和传统文化,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同时,对于幼儿园课程中的数学、语言、科学等学科,我们也可以引入扎染元素,通过操作和实践来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

第四,扎染可以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在扎染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幼儿耐心和细心地处理。他们需要用专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步骤,确保每一次操作的准确性。这种耐心和细心的培养对于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它们是幼儿未来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品质。

最后,扎染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扎染的过程中,幼儿们可以互相借鉴和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他们可以一起探讨颜色和图案的选择,互相交流意见和建议。这种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增强了幼儿之间的友谊,培养了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参与幼儿园的扎染听课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扎染对幼儿园教育的独特意义。它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技术,更是一种启发幼儿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灵感。通过扎染,我们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一切都使扎染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份重要组成部分,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篇二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染色技艺,多用于布料等材料的装饰上。近年来,随着手工艺的兴起,扎染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手作艺术。在我所在的幼儿园,我们进行了一次扎染培训,让我深深感受到扎染技艺背后所蕴含的美好。

第一段:扎染工艺的起源。

如果我们回溯扎染工艺的历史,就能够发现它的起源与人类的诞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期的人类利用自然材料来创造服装、住所等生活所需,而扎染技艺的出现,则大大丰富了这种文化创造的手段。扎染工艺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的唐朝时期就开始出现了扎染技艺。而在印度和非洲等地,扎染在传统文化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第二段:扎染工艺的特点。

扎染工艺的特点是通过将布料的染色剂局部限制在染色素材料上,从而创造出各种色彩和图案的装饰效果。这种方式与其他染色方式不同,它能够制造出很多梦幻般的效果,让布料看上去独一无二。扎染工艺的特点还在于它的可塑性极强,使用者能够使用许多不同的技法使布料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第三段:扎染在幼儿园的应用。

与其他手工艺比较,扎染对幼儿的吸引力极大。因为幼儿往往喜欢美丽、缤纷和独特的颜色,而扎染正是能够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在幼儿园培训扎染技艺时,我们使用了多种工具和材料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效果。例如,在某些场合下,我们可以使用彩带、羊毛线或者小球制成扎染工具,而在其他场合下,我们则使用不同的水性染料和器具来创造不同的样式和颜色。

第四段:让幼儿享受扎染带来的愉悦。

对于幼儿来说,扎染不仅是一种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更是一种寻找个人创造性和享受创造过程的方法。当幼儿将自己的灵感和创意发挥到极致时,心中会充满快乐。在扎染的现场,幼儿往往能够把他们无边的想象力投射到自己的作品中,把它们变成形形色色的装饰品,从而打破了一切现实中的限制,享受到了“扎染美妙”这种极致的创造性和快乐的体验。

第五段:扎染工艺的启示。

对于成年人和幼儿来说,扎染的奇妙之处是——每一种可以想象到的图案和创意,都在脑海中的投射下而成真。同时,扎染的优势也在于创造出来的装饰品能够具有许多特殊的意义。例如制作它们可以成为一种赠礼,也可以成为作为一种宣扬和表明身份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扎染技艺的发展过程,也展现出人们在寻求和平、祥和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中的智慧和创造力。

总结:扎染是一种能够满足幼儿创造精神和表达能力的手工艺品,它的魅力在于能够使用极具个性化的手法,创造出色彩缤纷、美观且富有创意的作品。在幼儿园进行扎染培训,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创造力和自信心,开拓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视野,同时也能够激发成年人对创作和文化交流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其美好的创新精神和专注、耐心等品质,对人们的成长和未来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篇三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一次幼儿园培训,其中包括了许多手工艺术的课程,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扎染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我学到了扎染的基础技巧和一些细节,让我对这门手工艺术更加了解和热爱,下面我将分享我在扎染课程中所学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学习过程。

在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如何准备工具和材料,包括染料、织物、橡皮筋等等,这些工具和材料是扎染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我们学习了基本的扎染技巧,如何使染料染上想要的颜色,如何用橡皮筋绑扎出不同的图案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反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掌握这门技艺。

第三段:体验收获。

在体验过程中,我最喜欢的是将不同颜色的染料混合起来实现独特的颜色搭配,或者在不同的织物上实现不同的效果。我也学会了如何使用白色或其它颜色的布料,通过扎染的过程得到出色的效果,这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扎染技艺的不同应用场景。通过实践,我也感受到了扎染技艺的细节,如何掌握好颜料比例、如何绑扎出不同的花样等等。

第四段:思考总结。

扎染这门手工艺术让我产生了很多思考,比如为什么要使用某种颜色的染料?为了得到效果应该如何调整染料比例?如何在织物上实现复杂的图案?这些问题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扎染这门技艺。同时,在培训过程中,我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讨论问题、交流经验,这些让我感到非常有意义。

第五段:感悟。

扎染这门手工艺术非常需要耐心和技巧,但是只要掌握了技巧,就能够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作品,这种成就感是无法言语的。经过这次扎染课程,我得到了许多启示,比如,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学会这门技艺;只有深入理解扎染技艺的细节,才能发掘更多的应用场景;更重要的是,只要我们愿意尝试,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总之,扎染这门手工艺术是一门有趣、有意义的技艺。它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实践,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细节,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够在扎染这个领域发光发热。同时,通过扎染这门手艺,我们也能够享受到非常丰富的心灵体验和收获,如此的非凡体验不仅能帮助我们在创意上更具灵感,让我们发现更多生活美好的一面。

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篇四

x月xx日,在园领导的关心下,我得到了这次宝贵的外出听课学习机会。我怀着激动的情绪来到淄博市张店教师进修学校,这天是最后一天听课,一共听了九节课,其中语言2节、健康2节、社会1节、音乐3节、计算1节。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构思等都各有所长。透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感触较深: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是在我们一些农村幼儿园中却往往忽略这一点。在本次听课过程中,几位教师均比较重视游戏教学法,其中xx幼儿园的xx老师在音乐活动《唱唱我的名字》中,最后一环节采用了我们平时最熟悉但是的“找朋友”的游戏,把所学新歌透过找朋友加以巩固,气氛活跃,幼儿用心性高,效果十分好。又如xx市的李xx老师《动一动真搞笑》这节活动,自始至终以游戏为主,活动最后的放松活动,小朋友齐声把毛毛虫喊出来,由xx老师扮演,该教师身穿毛毛虫衣服,头戴一发卡,中间伸出两个触须,活像真的毛毛虫,一伸一缩做着运动出场。学小朋友做着各种运动,运动中脱去外衣,摘掉发卡,变成了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教师穿着蝴蝶衣服,可见道具准备十分充足且十分精致)与小朋友一齐做放松运动。全场教师及评委为之震撼,并送出阵阵掌声。

九名教师课堂道具准备充足,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丰富多样,像放电影一样深深把幼儿吸引,高度调动了幼儿的用心性。如xx幼儿园xx老师讲的故事《蓝盒子》,她根据故事情节进行了创造性调整:把主人公考拉改为幼儿熟悉的小熊;故事中的爬山坡改为过小河;另外还增加了怕黑的情节,从而让幼儿了解黑夜并不可怕。整个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学、多维互动的形式,幼儿便于掌握故事资料,并进行复述。又如xx老师的《动物妈妈的爱》这节活动,以各种影像资料为主,穿于整个活动中,并配以优美的音乐、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吸引幼儿。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让孩子们深受感染。从动物妈妈不同方式的爱很自然的让幼儿体会到自己妈妈对自己不同方式的爱。

总的来说,这次外出听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想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就应像这几位教师学习,学习课件制作,要勤于动手动脑,多为幼儿准备充足的道具;并尽量将这次学到的东西,运用于自己以后的教学时间工作中,使自己在工作上不断进步!

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篇五

很荣幸听取了xx学前教育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公开课展示暨送课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为期一天,一共6节教学活动,其中科学领域2节,健康领域2节,语言领域1节,艺术领域1节,每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活动设计都新颖独特,使我收获很多,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感触很深:

每一节课老师的环节设计都非常的新颖,很有创新意识,灵活应变能力很强,如xx老师设计的活动课《好朋友》从一种新的思路来展示了这节精品课,首先谈话导入,放开让孩子自己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好朋友的最大的本领是什么?从而引领幼儿,提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敢说。接着熟悉故事,让幼儿在一种温暖、舒心的语境氛围下,想说、愿意说,同时整个活动中老师的回应也恰到好处,如:活动开始时,出示了一张两个小朋友站在一起的图片,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关系?这时,幼儿有的说:他们是好朋友、双胞胎。这时刘老师便回应幼儿:他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好像一对好朋友。刘老师能时刻想到总结提升幼儿的话语,拓展幼儿的经验,环环相扣,最后让幼儿自己给故事取名字来结束了本次活动,刘老师的课不仅设计新颖,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无论是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凝聚着老师的智慧,如xx老师的艺术活动《喷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选材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中让幼儿在感受音乐强弱这一环节,老师特别注重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听音乐中一遍遍感受音乐的强弱,从而为幼儿更好地用动作表现音乐喷泉的各种造型做铺垫,每一个环节无不渗透着老师的智慧。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孩子都是爱玩的,尤其更爱游戏,如x老师的《玩玩大皮球》这节活动课,自始至终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自主玩,探索玩,打老鼠洞等一连串游戏中尽情的玩。如x老师的《周转箱》从一开始便以角色扮演“小司机”来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幼儿由逐项练习走、跑、跳,到最后整合练习,让幼儿在“运送物资”中练习快速跑“走过小河”高处跳“翻过山丘”大跨步“跨过水坑”等,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表现出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也渗透着关爱和感恩教育,从而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做,做中悟。

一节好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比如说xx老师的这节语言课《好朋友》她的语言非常有节奏感,有韵味,表情自然和蔼,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感觉很亲切,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敢说、想说、愿意说。

总之,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在教育工作岗位上扎实干、努力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篇六

本次听课、评课活动共听取了泰祥幼儿园5名教师的课。5名教师的课各具特色,各具风格,从不同的课型角度给我们展示了在新纲要的引领下,老师们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升,以及以幼儿为主,把时间留给孩子,深挖教材,明确目标的体现。

5名教师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上任不久的年轻教师。这样的课堂不仅是对教师基本功素质的考验,还是对教师课堂驾御能力的考验,与其说坐在下面听课,其实是在欣赏,以敬佩的姿态去聆听,去学习。

此次听课,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薛宝莲老师上的《动物大聚餐》,薛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她的语言极富感染力,能根据活动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带入情境,她的体态语言很生动,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让孩子们受到感染。正因为如此,课堂特别精彩,课上,我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小手一次次举起,小口一次次打开,有时为了抢答问题高高站起,课堂是孩子的,她们喜欢、兴趣浓。《握手舞》这节课是一位年轻的吴淑娟老师上的课,她甜美的声音,自然大方的教态,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教学法,融入孩子们的中间,与孩子们一起表演,整个活动有规则,但不约束,活而不乱,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课堂教学,都是我们每天在课堂上需要做的事情,这样的环节听起来更觉亲切,更有收获。我觉得老师们的课都做到了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落实纲要精神。《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有安全感、信赖感。在传统观念上,我们习惯与整齐划一,因为这样便于管理。在很长时间内,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总会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坐好不准动”,“小朋友跟我读”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复。还有上美术课的时候教师会在黑板上画一副示范画,评价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逐步摒弃了这种刻板的、不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赏识每一个幼儿,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尤其是新技术的发展,有的幼儿园引进了多媒体教育手段,使幼儿园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在传统的观念中,老师是权威的化身,老师总是对的。目前,强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要求幼儿教师“蹲下来与幼儿说话”,转变自己的幼儿观和师幼观,把幼儿当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的人,尊重幼儿的观念和选择。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人格上的平等,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教学设计有创意。每一节课教师都经过精心的研究、每一个环节也都经过认真的考虑,什么地方该说什么?该提问那些问题,这些每一位老师都做到心中有数。如:胡佩洁老师设计的《我设计的电话号码》重点、难点清楚,使用电教设备,以电话铃响了为线索,激发了小朋友对探索电话号码的兴趣。

3、教具的准备恰到好处: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具准备非常关键,如果你准备的教具,孩子感兴趣,愿意去了解它,认识它,那么你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史莉老师的课件《天上》形象逼真;吉老师《漂亮的瓶子》设计的各种各样的瓶子,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瓶子艺术造型的特点。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当然,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篇七

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幼儿园扎染活动的听课。这场听课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扎染的技术和过程,也让我体会到了扎染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次听课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对扎染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染色技术,通过将织物上的一部分区域以各种方法进行捆绑,实现染色效果的区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和图案,使织物更加美丽和富有个性。扎染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它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创作中找到乐趣。

第三段:扎染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扎染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活动,它还能够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扎染需要幼儿耐心和细致的操作,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其次,扎染需要幼儿进行创作,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后,扎染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第四段:扎染活动的教学方法和特点。

在听课过程中,我了解到扎染活动应该注重一个个体化的指导和引导。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创作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能力,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鼓励。同时,扎染活动应该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参与活动,让幼儿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到染色的过程和乐趣。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不同的染色方法和技巧,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想象力。

第五段:对扎染活动的启示和总结。

在这次听课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扎染活动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参与扎染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意识,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作为幼儿园园长,我将更加重视扎染活动的开展,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创作中收获快乐,与他人合作中学会沟通与分享。扎染活动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手工活动,希望能在更多的幼儿园中得到普及和应用,让更多的幼儿受益于其中。

通过这场扎染听课,我对扎染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相信,扎染活动在幼儿园的实施中将能够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篇八

扎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技术,在我国古老的传统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幼儿园则是孩子们的第一所社会化教育机构,扎染作为国粹文化,在幼儿园中的培训和推广,不仅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让幼儿在欢乐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段培训过程。

在幼儿园的扎染培训中,老师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扎染的基本知识,包括扎染的历史、材料、工具等等,并向孩子们展示了几种不同的扎染样品。随后,老师给孩子们发放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绸缎布和绳子,引导孩子们用不同的绳子在布上进行扎染。在老师耐心指导下,孩子们一边学习一边玩,尝试着把自己的创意表现在纸上。

第三段孩子们的收获。

通过扎染的培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玩中学习,增长了知识。孩子们在互动中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创意,获得了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时,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自然界,了解了原材料的来源,增加了对环保的认识。

第四段对扎染教育的看法。

从对孩子们的观察中,我认为扎染在幼儿园中的培训和推广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扎染的制作过程复杂,要求孩子细心和耐心,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孩子们的细致和耐心;另一方面,扎染的制作方式开拓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扎染这种手工艺品技术能够营造出一种平和、自然的氛围,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放松和享受。

第五段总结。

幼儿园培训的扎染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耐心和细心等品质,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对美的鉴赏力,展现了孩子们的个性和创造力。相信随着这种活动的不断推广,园内的孩子们一定会更加自信、更加自主、更加自由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篇九

六月十一日,跟麻园长到桦甸市实验园听了两节教学活动。实验园宋老师的科学活动《水和油》和实验一园的孙老师一节绘本教学《三个强盗》。课后,课题组教师在李涛老师和吉林市叶波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这两节活动开展了“在精品课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研讨。

针对两个教学活动的抛开,每位老师都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同时结合自己在平日的教学中出现的困惑和感悟一起分析和梳理,给我的内心又注入了一些新的思考和新的视角。我在此次活动中对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看到了活动中的闪光点。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不足。因为每个人所站的角度和挖掘的深度深浅不一,也就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也正因为都有不完美之处才会使教育一直努力的朝着尽善尽美的方向探索和延伸。在没有好与坏之分的概念中,我们才会不断的追求教学上的艺术。但我想艺术不光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熏陶,更是内涵的魅力。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周围事物更好的认识。老师就是借助教学活动深入到幼儿内心去倾听幼儿心理在说什么。而不是孤立的存在,要围绕着孩子的思想而转变自己已经预设好的所思所想。老师的随机教育和灵活应变能力是幼儿教师最高超的艺术手段。

宋老师的科学活动。在选材上,我很欣赏她的大胆尝试。一瓶瓶的油摆放好动的幼儿面前,真让人触目惊心。一颗心时刻悬浮在担心幼儿会碰撒的危险。在活动中还是出现了好几次油碰撒的意外。结合发生的事情我们在深知幼儿活泼好动中未免会发生的自我开脱的同时,更应该想到,孩子出现的问题正是老师失误之处。我发现老师在活动中没有更多的或者说没有一直坚持让幼儿提高警惕对油瓶碰到的提醒。但活动中还是有很多的亮点,老师对每一个环节的提问还是比较清晰和透彻。问题的抛出,孩子们都能积极的去操作,同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宋老师还能在操作中关注个别幼儿。宋老师在整个活动中从观察材料—猜测性提问—实验操作—观察分析—总结分享这几个步骤有序的进行。在活动中,几处提问的亮点还是值得我学习“看看油和水有什么不一样?”“如果把油和水放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这是观察描述性的提问,幼儿在学会观察中感知油和水在颜色上的不同,通过闻一闻感知味道的不同。后一句的提问激活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引发幼儿积极的思考。

针对孙老师的绘本教学《三个强盗》一个由恐怖的黑暗到光明的转变从强盗的行为上、黑色服饰中我们感受世界中凶残的一面。但却从一个孩子身上让强盗转变了观念而从善。整个故事从黑色的邪恶又被红色渲染而感到光明的美好。本节教学活动结合绘本的研发创始人应彩云老师的理念中多了一些游戏的活动环节,在所有老师都认为是亮点之处也正是我觉得不妥的地方。在强盗抢走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孙老师提问“强盗抢走一个小女孩,你猜结果怎样?”这个假设性的提问会让孩子把思考的结果都集中一个点上,那就是小女孩有危险。实施营救计划。幼儿分组去营救。既然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我想这个环节好像没有什么必要和教育的价值。在组织孩子观察画面:强盗抱着小女孩一个画面中。老师提问“强盗是怎样抱小女孩的?”我觉得问题问的约束幼儿的思维空间。应改成“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觉?通过哪里看出来的?”这一连串的追问中,强盗的那颗隐藏深处的善心逐渐浮出水面。绘本教学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在出其不意的结果中让孩子感叹世间的美好。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通过两节活动,我逐步针对有效提问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提问要语速适中,并给幼儿一个充分的思考空间。其次,提问要直接,语言精练、通俗。让幼儿从多角度去观察、分析、判断问题使问题在发散中拓宽思维。再次,提问要走进幼儿的心灵,触动心灵去积极主动的思考。最后,提问要与幽默和机智相融合。教师的语气语调直接影响想要的结果。

20xx年4月26日,很荣幸听取了东营市学前教育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公开课展示暨送课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为期一天,一共6节教学活动,其中科学领域2节,健康领域2节,语言领域1节,艺术领域1节,每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活动设计都新颖独特,使我收获很多,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感触很深:

每一节课老师的环节设计都非常的新颖,很有创新意识,灵活应变能力很强,如东营市实验幼儿园的刘恺老师设计的活动课《好朋友》从一种新的思路来展示了这节精品课,首先谈话导入,放开让孩子自己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好朋友的最大的本领是什么?从而引领幼儿,提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敢说。接着熟悉故事,让幼儿在一种温暖、舒心的语境氛围下,想说、愿意说,同时整个活动中老师的回应也恰到好处,如:活动开始时,出示了一张两个小朋友站在一起的图片,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关系?这时,幼儿有的说:他们是好朋友、双胞胎。这时刘老师便回应幼儿:他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好像一对好朋友。刘老师能时刻想到总结提升幼儿的话语,拓展幼儿的经验,环环相扣,最后让幼儿自己给故事取名字来结束了本次活动,刘老师的课不仅设计新颖,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无论是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凝聚着老师的智慧,如利津三幼的王艳芳老师的艺术活动《喷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选材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中让幼儿在感受音乐强弱这一环节,老师特别注重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听音乐中一遍遍感受音乐的强弱,从而为幼儿更好地用动作表现音乐喷泉的各种造型做铺垫,每一个环节无不渗透着老师的智慧。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孩子都是爱玩的,尤其更爱游戏,如王小静老师的《玩玩大皮球》这节活动课,自始至终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自主玩,探索玩,打老鼠洞等一连串游戏中尽情的玩。如燕雁老师的《周转箱》从一开始便以角色扮演“小司机”来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幼儿由逐项练习走、跑、跳,到最后整合练习,让幼儿在“运送物资”中练习快速跑“走过小河”高处跳“翻过山丘”大跨步“跨过水坑”等,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表现出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也渗透着关爱和感恩教育,从而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做,做中悟。

一节好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比如说刘恺老师的这节语言课《好朋友》她的语言非常有节奏感,有韵味,表情自然和蔼,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感觉很亲切,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敢说、想说、愿意说。

总之,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在教育工作岗位上扎实干、努力干。

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篇十

创新评课模式,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听课评课是幼儿园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师进行园本培训的内容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一种途径。评课对于教师而言,是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素养的重要渠道。有效评课能激发教师进一步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帮助和指导教师改进教学实践。

然而,当前教师在听课评课方面往往重视“听”忽视“评”。“听课”于所有教师而言特别乐意参加,乃至积极争取机会。而“评课”时却不见了那份热情,一部分教师蜻蜓点水,一部分教师扮演忠实听众,极少数骨干教师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剖析活动。笔者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十多年来,一直困惑着这样的现象,也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搅活评课这潭水?创造怎样的方式促进评课的深入?本学期我园围绕“开展创新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了两项活动:一是“头脑风暴”式教研,二是创新评课模式,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产生了不错的效果。在此,就“创新评课模式,促进教师自主发展”这项活动阐述如下:

创新评课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说: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为此,我们一直狠抓听课评课活动。听课评课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课题,我们在不断的尝试与调整中充实着它。以往我们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的模式是:由一位教师上课,大家观摩,之后在业务园长的组织下集中针对这节活动的执教实施进行回顾,口头评议。经验型教师能较准确地发现活动的闪光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措施;一部分教师参与活动不够积极主动,只是被动发言,不痛不痒地泛泛说几句敷衍了事;另一部分(尤其是青年教师)似乎只是活动的旁观者,不参与发表意见。久而久之,造成评课过程形式化、评课内容表面化、评课结论两极化、评课效果零散化。如何改进评课方式提高评课质量,如何创建更能发挥“诊断、指导、激励”功能的评价模式,如何促进建立教师不断提高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一连串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者应该以人为本,努力创造一种协商的气氛,鼓励教师勇于阐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设计思想,促使教师能在互动、开放和创造中表现自己发展自己,只有采取形式多样的评课方式,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于是从创新评课模式入手,试图改进。

1、引领教师真正参与到听课、评课活动中;

2、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评课的方法和要领;

3、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大程度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潜能。

教材人均一份(中班数学《相邻数》)。

光碟、电视、纸笔(每人一份)、记录表格(每组一份)。

1.在实践中搜集听评课素材。

中班最佳课评比过程中,我发现有两位老师选择了数学《相邻数》这节活动。数学活动是很多老师所畏惧、难以把握的。本次活动中,两位老师执教后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授课的两位教师是我园年轻教师,教龄长的也只有五年。理解相邻数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困难,如何让幼儿懂得“相邻数”的意思,知道什么数是“相邻数”也是老师比较难说清的,虽然两位老师活动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做了不少教具,动了很多脑筋,想要攻克这个难点,但实际执教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教材理解把握不够、教学经验不足、幼儿差异等因素,难点未能得到解决。

评课教师对于这两节活动的评价浮于表面,尤其是参与听评课的青年教师不能深入剖析两节活动存在的实质问题。”围绕这节活动,我决定开展一次深入的研讨。

近两年海陵区名师工作室名师送教下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决定选择观看名师执教的同课题活动,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以小组表格式的方法再组织评课,这样有助于帮教师找到存在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明确活动的主题,围绕中班数学《相邻数》开展听评活动。首先自主学习,熟悉教材(中班数学《相邻数》)。

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在头脑中设计出所教内容的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以便对比优劣,促己深思、善辨、慎取。教师有备而来,自然会积极参与其中,将听课者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3.带领教师学习文章《幼儿园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

在听课之前学习相关理论,能指引教师有效地进行听课,同时为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对自己产生的想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要求教师们在评课的过程中对活动提出的建议或看法必须说出相关的理论依据,这样,教师们得以将理论与实践放在一起进行思考、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分组:每四人一小组(共8组)。

1)每组推选一名教师为记录员,一名教师为小组发言人。将听课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由经验型教师和青年教师组合。自由推选组长组织教师进行互评,最后集中反馈,这样有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听课教师全员参与,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讨论过程中,经验型教师的见解可以给青年教师以启发,帮青年教师发现总结出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问题。探讨交流的过程又是教师们相互学习吸纳、借鉴反思、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小组记录员由经验型教师担任,发言人由青年教师担任,必须领会、表达出本组的集体智慧。

2)而后分发记录表格,主持人说明表格填写方法、要求。

5.观看实况录像(区名师工作室成员送课下乡:朱春凤中班数学活动《相邻数》)。

要求教师结合表格内容仔细观看:观察、分析幼儿活动中的表现;教师是否预设了合适的、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是否重视了“生成性目标”,即活动中产生的一些教师事先没有也不可能预设的结果,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甚至具有重大的意义;关注这节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步骤是不是紧扣预设教学目标,最终有没有达成这个目标;关注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行为是否指向目标,采用何种方法手段有效解决活动重难点等。要求提出后,教师就能带着问题观看、分析、思考。教师们认真记录着,思考着?提供纸和笔,帮教师梳理自己的想法并及时记录他人的观点。

6。分小组讨论。

趁教师听课时产生的激情还没有退却时,立即进入研讨环节,或陈述或讨论,将活动推向高潮??记录人及时地把教师在活动中迅速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不做任何的评价、增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对事物的独特视角,一个人提出观点的同时,也在激发其他人的思维,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一层浪都在相互推动、相互作用。面对大堆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再在组长的带领下把这些见解和想法进行筛选、归类、排序、分析、整合,由记录员记录到表格中。

7。大组交流(每组的代表轮流交流分享本组的讨论结果)。

由于各人的见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大组交流又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评析,再一次打开教师的思路。

8。与名师对话。

1)朱园长介绍自己活动的设计意图、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具设计、操作材料等方面的安排。

李明高的《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中的第四项“聆听他人的智慧——教师如何听课更有效”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能够学习别人的长处,最终使其变为自己的长处的人。”这段话不仅道出了为人处事的真谛,更能给我们教师以很好的启迪。

2)各组代表就自己的困惑提问,朱园长解答。

教师们还可根据自己预设的教案提出问题和困惑,朱园长一一解答,本节活动解决难点其实很简单:沿着通过看图片,给小动物找到相邻朋友——让幼儿以自身为中心,找到自己相邻座位的朋友(前后各一个,一共有两个)——给点卡找相邻朋友——最后给数字找相邻朋友(即相邻数)这条主线,从具体的自己过渡到图片、点卡,最后到抽象的数字,在这过程中幼儿很自然地掌握了相邻数。在活动中适时介入点卡,又直观巧妙地解决了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名师的点拨,让两位执教过本节活动的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了二次审视和反思。

通过与身边的名师对话,教师们学到更多。活动前各人熟悉教材、心中预设了教案,提出了评课的要求,围绕话题,评课活动就不再是就事论事,在提问、解答的相互辩驳中,教师的思维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得以有效整合,促进了理论水平的提高,这样的活动才谈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

此次活动从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分组交流研讨消除了教师的紧张和依赖心理,每位教师围绕主题尽情地、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展开思维的碰撞,迸发出了许多新的想法和灵感的火花,观点与设想便如决堤的洪水般滔滔不绝,而教师的思维越活跃、观点就越富有创造性和拓展性,探讨的质量就越高,预期的目标也就达成得越好。表格记录将零散的思想火花汇聚在一起整合提升,形成有价值的思想,实现头脑联网,智慧共享。

这样的形式不受限制,既是组内交流,也是组间开放式交流。它整合了主题研究、主题讨论和主题汇报等活动,使评价角度趋向立体化、多维度和全方位。该模式打破常规,执教优质活动的名师就在教师身边,把评价活动变成“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参与”的对话、交流。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地以访谈、讨论、辩论等方式自主调控评价活动本身。

随着听、评课模式的创新,教师的听、评课观念及教育教学行为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园将更加关注如何脚踏实地研究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探究行之有效的、简便快捷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让有创意的活动更实实在在的在平时的工作中推行。

1、小组讨论记录表;

2、活动图片。

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篇十一

一学期一次的教师听课、评课活动已经结束。本次听课、评课活动共听取了来自全镇xx处幼儿园72名教师的课。72名教师的课各具特色,各具风格,从不同的课型角度给我们展示了在新纲要的引领下,老师们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升,以及以幼儿为主,把时间留给孩子,深挖教材,明确目标的体现。

这次讲课的老师都是本乡镇的一线老师,这与听名师的课有所不同,少了些仰视,多了些真实。72名教师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上任不足半年的年轻教师。她们能站在这儿上课,就是非常优秀的。这样的课堂不仅是对教师基本功素质的考验,还是对教师课堂驾御能力的考验,也是心理素质的考验,与其说坐在下面听课,其实是在欣赏,以敬佩的姿态去聆听,去学习。

此次听课,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李老师上的《玉米香喷喷》,李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她的语言极富感染力,能根据活动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带入情境,她的体态语言很生动,虽然有点夸张,但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让孩子们受到感染。正因为如此,课堂上有了精彩的疑问:老师,玉米棒的妈妈是谁?玉米棵的妈妈又是谁?,课上,我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小手一次次举起,小口一次次打开,有时为了抢答问题高高站起,课堂是孩子的,她们喜欢、兴趣浓。

《小老鼠上灯台》这节课是一位任教不足半年的李老师上的课,她甜美的声音,自然大方的教态,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教学法,融入孩子们的中间,与孩子们一起表演,整个活动有规则,但不约束,活而不乱,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课堂教学,都是我们每天在课堂上需要做的事情,这样的环节听起来更觉亲切,更有收获。

我觉得老师们的课都做到了以下几点: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有安全感、信赖感。在传统观念上,我们习惯与整齐划一,因为这样便于管理。在很长时间内,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总会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坐好不准动,小朋友跟我读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复。还有上美术课的时候教师会在黑板上画一副示范画,评价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逐步屏弃了这种刻板的、不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赏识每一个幼儿,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尤其是新技术的发展,有的幼儿园引进了多媒体教育手段,使幼儿园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在传统的观念中,老师是权威的化身,老师总是对的。目前,强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要求幼儿教师蹲下来与幼儿说话,转变自己的幼儿观和师幼观,把幼儿当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的人,尊重幼儿的观念和选择。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人格上的平等,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每一节课教师都经过精心的研究、每一个环节也都经过认真的考虑,什么地方该说什么?该提问那些问题,这些每一位老师都做到心中有数。如:徐老师设计的《修补图书》重点、难点清楚,大胆使用现有的电教设备,以旧书姐姐、新书妹妹为线索,启发小朋友以给旧书姐姐做美容为理由,启发孩子修补图书,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引导孩子要爱惜图书。冯老师设计的《球宝宝》充分抓住小班幼儿的特点,让幼儿体验球宝宝是如何滚动的,再就是分组给球宝宝设计衣服,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具准备非常关键,如果你准备的教具,孩子感兴趣,愿意去了解它,认识它,那么你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王老师的课件《动物怎样过冬》形象逼真,孩子们通对原有经验的再现与课件进行比较,更加清楚的了解了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是冬眠过冬、哪些动物是储存食物过冬、哪些动物是加厚皮毛过冬等。朱老师《图形找家》设计的圆嘴吧的猫、正方形嘴巴的猪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图形的特征。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当然,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幼儿园扎染听课心得体会篇十二

通过我园对他校教研活动观摩有如下的体会:

1、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书本的特点,运用图画书指导策略里匹配策略帮忙幼儿理解故事和重点文字,通过游戏、动手操作来让幼儿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2、通过此次的教学活动,我觉得教师设计活动思路很清晰,做到层层递进,整个活动过程体现群众与个别,静与动的结合。幼儿的学习常规较好,能认真听课,用心回答问题,做到活而不乱。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能注意到很多细节方面,如坐姿、活动的要求、随机教育等。

3、在语言活动中能用规范、正确的语言带领孩子,在细节方面能注意语速、语调、眼神的交流等,明白把书本的核心知识传递给孩子。

4、此次的观摩活动让我印象较深的活动有宁艾幼儿园郭红梅老师教授的《3的分解和组合》,幼儿的习惯养成较好,包括幼儿的说话的语气,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导入课程,较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是运用教具表式的方法来让幼儿感知,帮忙幼儿分析,比较直观,幼儿容易理解。宁艾幼儿园李江婷老师的《香甜的水果》,教师能大胆设计活动,思路新颖,为此类活动开创了一个突破口。

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长了很多见识。同时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打开和拓宽了思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