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孤独的小螃蟹后记心得体会及收获 孤独的小螃蟹的感悟(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4 14:13:23 页码:10
孤独的小螃蟹后记心得体会及收获 孤独的小螃蟹的感悟(5篇)
2023-01-04 14:13:23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孤独的小螃蟹后记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2、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3、以前提起你,满口的骄傲和满足,后来想起你,全是心酸和可惜。

4、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

5、曾经,对你来说我比什么都重要,现在,对你来说什么都比我重要。

6、有的人想睡觉,但不是因为困倦,而是出于对睡觉的怀念。

7、孤独是空气,你呼吸着它而感觉到自己存在。

8、曾经的我,开口闭口都是你,现在的我,身边没有一个人敢提及你。

9、多希望在新的世界里能下一场大雨,冲刷掉你来去过的痕迹。

10、孤独——已经死去的一切仍存在于我们心中的一座活坟墓。

11、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

12、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13、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14、让我的爱,陪伴你一起成长;用我的爱,一直默默的守护在你身旁。

15、孤独与高贵的思想为伍的人,是决不会孤独的。

16、你说你会给我一个家,原来是一场笑话,可我还像个傻瓜,从来没怀疑这句话的真假。

17、智慧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它甚至能和最异己的东西结合。

18、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

19、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明白你的故事里有过多少快乐或伤悲,因为那终究只是你一个人的感觉,故事不够动人,说故事的人却总能掉泪。

20、你其实可以不用这么冷淡,我也没有想过再纠缠。

21、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如果,才会有那么多支离破碎的结局。

22、她将她的幸福许给他,他却将寂寞归还与她。从此,天涯海角,各不相望!

23、以前以为人在最绝望的时候会撕心裂肺地哭,后来才知道目光空洞的沉默不语才是真的心死。能哭出来是治愈的开始,沉默是心里最大的哭声。

24、最痛的哭泣总掉不下半滴眼泪,最深的孤独是站在人群中而哑口无言。

25、人不是因为寂寞而寂寞,而是心里有了牵挂而寂寞。

26、感情就到这里吧,这次,我选尊严。

27、由于时间的本身就是一种孤独,所以我一直在抒写着自己的寂寞。

28、大概,每个学不会分手的人,都会遇到一个不能在一起的人,放手舍不得,坚持又太累,爱而不得时最煎熬。

29、孤独和年龄没有关系,只要你活着,就会是孤独。

30、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遗忘了。

31、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住着一个不可能的人,那个人路过了青春一阵子,却会在记忆里搁浅一辈子。

32、灵魂深处的美丽和寂寞,总是需要一个人来读懂。

33、如果喜欢占八分,那么自尊留两分,我爱你但我也需要爱自己。祝你混得风生水起,也祝我的孤独择日而止。

34、你这么通情达理,一定是因为没人疼你,没人纵容你,没人心疼你的委屈和难过吧。

35、我也害怕时间说真话,最后我对你所有的坚持都变成笑话。

36、其实,真正能击垮你的,往往不是那些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而是压在你心底,那些看似不值一提,日积月累的心事。

37、想到歇斯底里,爱到穷途末路,伤到撕心裂肺,苦到孤苦无依。

38、我在你身上犯过两个错,一开始是信以为自己会是无可替代的,再后来又误以为能有人可以替代你。

39、在这个被游戏充斥的城市里,也许我们只认识自己。

40、独孤求败剑术无敌,剑法无人能破,他的一生是孤寂的。这是境界导致的。

41、死亡跟他没有什么关系,而生命对他才有意义。

42、心情无缘无故的低落,对自己的孤单,感到有些莫名的哀伤。

43、很多时候再冷再痛也能扛住咬着牙忍住不让自己哭,反倒是突如其来的温暖一下子就能把人逼出泪来。

44、被迫置身于人群的时候,往往是最应该自守孤独的时候。

45、一个人没有朋友固然寂寞,但如果忙得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可能更加孤独。

46、别去打扰那些已活在你记忆中的人,也许这才是最适合你们的距离。

47、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

48、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一切只不过是为了别把我们的房子涂成蓝色。

49、你从不拒绝,也不让我走开,也不叫我留下来。

50、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

51、一你喝的好醉,眼角都是泪,你说你好累,良人不再归,往后该爱谁。

52、最难过得不是不曾遇见,而是遇见了,也得到了,又匆忙的失去,然后在心底留了一道疤,它让你什么时候疼,就什么时候疼,你连反抗的权力都没有。

53、孤单时,仍要守护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

54、时间在变,人也在变。有些事,不管我们如何努力,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

55、后来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喜欢都会有结果,终究要明白,遇见就已经很难得。

56、你总是在安静的时候想太多,然后莫名其妙不开心。或许太重感情的人,日子终究不会好过。信任,依赖,念旧,分分钟把你虐的万劫不复。

最新孤独的小螃蟹后记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放学了,校门口响起了阵阵欢声笑语,只可惜,没有属于我的欢乐,我只能一个人落寞地走回家。

爸爸长年在外,妈妈经常出差,加班。他们像两只旋转的陀螺,在工作中忙得团团转,以至于没有时间接我放学,没有时间陪我。工作之余仅剩的一点点时间,总用在数落我种种的不是,责问我成绩的灼人。在无处倾诉沟通,又没有陪伴的家里,我只能默默流泪,独自神伤,觉得自己无比孤独。

夜深了,“真冷啊”摸出手机,已是凌晨三点,正准备起身加被,就听见挂在卧室门口的风铃悄悄地叫了,隐隐有脚步声,我赶紧“睡”好,一阵熟悉的茉莉清香钻进我的鼻腔,是妈妈。她轻手轻脚的地在我床上加上一层被子,又轻轻地在我柜子中摸出一件厚毛衣,放在床边,然后悄悄地掩上门出去了。

在瑟瑟寒风的夜晚,我的心里却是暖暖的。心中滑过一丝温暖,这么晚了,妈妈没有忘记给我加被,提醒我加衣服,她那么忙,那么累,也没有忘记关心我。

早晨起来读完英语,照例边吃早餐边看书,我打开了因《格列佛游记》而闲置许久的《百年孤独》拿下书签,发现上面有字——“我们一直在。”是妈妈的笔迹,落款日期大致是上学期期末的迷茫期,虽然时隔已久,却温暖依旧,我不由得陷进回忆里。

我有夹书签的习惯,喜欢买漂亮卡片,剪成好看的形状,在书中留下属于我独特的记号。妈妈记得我夹书签的习惯,经常在书签上给我留下温暖的只言片语。

记得妈妈第一次在书签上给我留言,是我幼年看《海的女儿》时,不记得是因为什么原因中断了几天,继续看时,发现妈妈在书签上的提问“如果你是小美人鱼,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我都被自己的想象力所折服,再这样的思考与想象中,我会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人物性格的优缺点,各种结局的原因,有时还会联系自己想想。妈妈用这样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引导我,让我有一颗平静的心去做任何事情。

妈妈经常在书签上给我留字,或是引我深思的问题,或是提醒学习,亦或是鼓励和安慰,而我有时也会在书签上留下困惑,疑问,烦恼,心事,妈妈总会在我不知道时及时作答,平时我们并不谈书签上的文字,但书签一直换。妈妈的文字像一碗鸡汤,潜移默化地改变,把我一点点的扶正。

想着想着,我突然明白,我一直是住在幸福隔壁的孩子,我不我孤单。我和妈妈都不是善于表达的人,但我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深爱着对方,默默的关心着对方,爱若可做酒,亲情就是一场宿醉,世间大爱千万种,妈妈的关心与提醒,就是爱,爱足够驱散我的孤独,原来,我并不孤独。

最新孤独的小螃蟹后记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没有“序”、“跋”,也没有“后记”,《百年孤独》就这样进入了我的眼帘。不查背景资料,就凭自我的直观来写观后感,如果有一、二个亮点自我也满足了,好在有两位网友看过此书,能够作些交流。

摘录: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母一齐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上述是书上唯一的介绍。

遥远的时代,遥远的地方,一步巨篇,是那么的陌生,也是如此的繁杂。犹如自我一个小宇宙,谁能说得清、讲的透,唯一与我们有相似之处就是孤独都是伴随每个人的。

一个家族,一个140~150年的时间跨度,却仅有近十个姓名,作者高超的叙述,驾驭文字的本事让我敬佩。

从摘录上看,作者经历了内战,虽然对他的经历无从明白,但他的作品、他作品中的叙述、他作品中的思想都让我们感同身受。就如进入了一次心灵之旅,而这次旅程让我觉得很累,要整理出条理来很累。但收获还是有的,就是可能肤浅些。

买此书的原因就是想了解什么是孤独,而《百年孤独》应当是一生的事,所以说孤独会始终伴随着自我。书上的家族和自我的家族联系在一齐了,感慨多了许多。少年的孤独、青年的孤独、中年的孤独,直到老年的孤独,要想到达梦想状态却被现实压着,增添了许多许多孤独感出来。那什么叫孤独?怎样排遣孤独?怎样从孤独中感悟出什么?路上的人那么多,都是匆匆过客,唯有孤独是给自我的。

本书写的是一个家族从兴盛走向衰亡的过程,残酷的现实和科技发展带来的提高和变化,利用大自然,被大自然报复的一个过程,还有内战的整个过程,家族中几代人的命运就相应跟着起伏变化。

人物既有家族遗传或叫基因,也由其他血液的进入,代代相传,性格也就不是两种性的,而是多种性格的混合物,也许叫多种元素的结合吧。命运就难说了,是冥冥之中的吗?一本艰涩巨大的人类思想探索的书,看一次肯定是不够的。

无论如何孤独,我的观点是:人要乐观。应当明白自我只是一个凡人,有许许多多错误缺点,用思想去战胜困难、战胜孤独,而乐观就是好的方式之一,也是应对艰难困苦的好的精神支柱。

还有就是勤能补拙,把思想贯彻到勤劳中去,始终坚持清醒的头脑,还是回到古人所说的忧患意识中去了。

作者把许多哲理融入进书里去了,犹如嵌入的珍珠,闪着智慧的光芒,时不时的让我深思,异常是老年后的感悟是如此的精辟,而我在中年的感悟就受益匪浅了。

孤独不怕,用强大的精神能够享受这种孤独。

最新孤独的小螃蟹后记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贡多是一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用泥巴和芦苇盖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条河边……”但凡文艺青年或是想装装文艺青年的家伙想必都很熟悉这段话。在那个盗版书铺天盖地的年代,手捧盗版书的人们倒也多多少少受了些文艺熏陶——只是版本不一。结果马尔克斯老爷子一怒之下,索性死后150年都不给中国自己的作品授权——当然那是过去时,不提也罢。

坦率地说读完一遍后我自己也无从下笔。可以说是作品本身太难懂,也可以说是读后我整个脑子到处散落灵机一动的感想,理出来也不容易。作者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家族循环往复无可挽回的命运,还是在叹息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好吧我承认,以我的阅历与智慧弄懂这些真的还有点难。一定要说些什么,也就是散乱的杂感,而且欲说还休不知所云。嗯,从哪里开始说起好呢?

被海水包围的马贡多,孤独中存活了百年之久的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历经六代,悲欢离合断断续续如同梅雨一般纠缠百年。

很有趣啊,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没有人会被绑在树上直到生命终结……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村落里面。现实生活中也不会有家庭反反复复给孩子命同样的两个姓名,死者不会因为太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之中。故事是荒诞不经的,仿佛透过一层教堂彩绘玻璃窥视着一个家庭的是是非非。然而读完后又感到它是无比的真实——真实到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亲眼目睹的一幕幕悲剧。

故事的叙述有些混乱,那都是些循环往复的回忆,考验着记忆力浮浮沉沉的混沌回忆。孤独的回忆中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第一个何塞阿卡蒂奥,在孤独中泯灭了自我。丽贝卡,则在同孤独的对抗中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出师未捷身先死。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迟暮之年看得比谁都清楚可为时已晚。阿玛兰塔,深知自己的痛苦却无法逃离。乌尔苏拉,明明人生一直浸泡在一碗痛苦孤寂的汤中却毫不自知,守着一个慈母的美满面具悲怆地活着,那家就是她的坟墓。

这就是他们的人生,世世代代传下的名字联通家族遗传的记忆,他们的命运变成了莫比乌斯环中爬行的蚂蚁,不断循环往复却找不到出口,不断寻找却不知其实根本不用找。看书的时候我老记不住他们的名字:太相似,也太长了。不过想想他们都是家族中那只可悲打转的蚂蚁,不妨将他们当做阿卡蒂奥跟奥雷良诺好了,同名同姓,拥有一脉相承记忆的人本来就是同一个人吧,我想。至于那两个换了名字的人物,或许搞错坟墓也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若干年之后,当他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时候,奥雷良诺第二一定会记得六月份一个淫雨连绵的下午,他踏进房去看他头生儿子时的情景。”你看,只是回忆,真的仅仅是回忆而已。

有人说布恩蒂亚家族如同傀儡之家一般运作着,没有感情也没有实体。我想,孤独的心中也未必装不下真正的在乎,毕竟那种东西,是爱因斯坦和薛定谔都没办法的事情。这个家族在黑暗中百年的孤独与百年的等待,一定有些什么东西在维系着——绝对不是费尔南达家乡那样的昏色地带。

整本书想要表达的也许只是一个词:循环。联系到当时拉丁美洲历史循环往复停滞不前的怪圈,再怎么迟钝的人也多少会往这方面想想——毕竟文学作品源于生活。

至于孤独,那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命运与罪恶,想跑也跑不掉。

其实人这一辈子从可以看到不同开始,就想尝试着去理解人和事。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那些微妙而关键的感性差异,使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说独立语言的生物。

也许沟通和交流能在岛与岛之间建造桥梁,但桥梁的存在也终究拉近不了实际距离啊。

很多事情,一旦发生了,就再也抹不掉了,那些事情会改变一个人,也许会成为一个人无法逾越的鸿沟。

我们自己是不是也……?

一般来说,人类定义“回忆”的方式由于是一种美化所以一向自我中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记住了也只是故事,就算本来与自己有关、不过出于种种原因想起来就后悔,情愿和自己没关系,情愿没发生过的事情也会被自顾自从名为“回忆”的盒子里捡出去不加修饰地扔在意识角落假装看不见。

直到有一天出现毫无预兆的契机,像看陌生人那样惊奇地重新发现躺在角落里的那个未加工半成品,以及为了它花过各种各样力气的,几乎不认识的自己。

像是雨刷刷过玻璃,一下子一切都明朗了。

最后谁摆脱了布恩蒂亚家族的宿命呢?活着的人死了,死去的人依然沉睡着。但在那一刻,如同现实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于形式的虚幻一般,他们又在一起了。

想到这些时候看到这样的结局就好了。要是还能微笑,就好得不能再好了。

搞不清马尔克斯老爷子怎么想的,眼下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地在书店买到正版《百年孤独》装文艺青年了。

马尔克斯老爷子说,这样的家庭不会再在地球上出现。

但愿如此!

最新孤独的小螃蟹后记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最近看完了百年孤独,书看得很快,可信息量太大,反而还未消化完毕,停留在对一本好书囫囵吞枣泛读一通的阶段。相信还要反复咀嚼几遍,我才能真切明白作者对人类历史的讽刺有多深。目前我对百年孤独的理解仅是这是一本介绍一个家族在一个世纪中的崛起与衰落的过程,围绕着其中两个兄弟与取了他们相同名字的后代的故事。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理念、信条与行事的标准、动机与准则。每个人都有光明与阴暗,并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家族付出一生。他们在马贡多生活,在这个孤独的小镇与以马贡多小镇为中心形成的一个范围活动着,在这里他们完成了生命的升华,为了他们心中的正义以及执着的信念,履行着他们从生下起就无形中担负着的职责,为一些荒诞可笑的理由,匆匆的完成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认为必须非做不可的事情。他们每个人是独立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他们是家族的一份子,又似乎并不属于这个家族,他们最大的相似点,就是孤独二字。孤独,打自这个家族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就与这个家族的命运紧紧的相连在一起,他们生来是孤独的家族,死后也并没有逃脱孤独二字。

我不知道孤独象征着何物,也许是精神,也许是肉体。人类生而孤独,死后灵魂也无法幸免。也许这个世界给予人类的唯一的一生必须背负着的沉重的烙印,便是如影随形的孤独。从这一点上来看,无人不孤独。肉体、外在与表面是停留在这个繁华热闹的世界,与无数人打着交道,生活在群体中。灵魂、内在、却是活在独自、只有唯一的世界里,精神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思想能与外界分享、交流,可灵魂必须得到独立的思考才能得以更高层次的深化。

有时候身边的人越多,与外界的沟通越多,得到的信息与反馈越多,就越能体会到内在世界精神的唯一与独立。外表接受阳光,内心处以安静、幽深的黑暗;外界流经时光岁月,内心的自我则得以一片凝固的永恒的时间。在此间隙,肉体与表面光滑无损,思想与灵魂历千锤经百炼、在无数思考疑问中打磨淬火、最终到达片刻的成熟。

世间本无对错,只有不同的理解与不同的见地。成熟与不成熟,界限非常模糊,无所谓何谓正确,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解释获得不同的支持。本无善恶,取人性命,报以恶果,若失去性命之人本就为罪大恶极之人?杀人者无心、有心;失手、蓄谋,各样情况交错,以何为标准、准则?有信仰与有无信仰的人,生活方式也翻天覆地之变化,若以对方为正确,岂不是杀人至于无形,否定了一个人的生命的唯一的意义,倒比扼杀了这人的性命更加残忍。学习有各种方法,以为融会贯通最佳,并不需反复询问知识深浅。分数可衡量某个时期的付出,却得不出此人品行、智慧的丰富程度,为蚁群所用,多中取少之时,才为体现分数考试价值之时。知识永无止境,断章取义、以小断大、舍远贪近、求分弃才需改进。

对待人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人生观与原则。

自认为,温婉的细涓长流的为最惬意不过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理想生活,简单而又难得。书本,单人,细笔,空房独处一下午。房外倾泻阳光,房内静聆阅书,感受文字的世界,享受独处的快感。刹那间,能听见平凡渺小的生命中,心灵的深处,身体里,灵魂在亘古持久的孤独中永恒的巨大的轰鸣。

我的生活态度,也便是独立且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无论是面对过去,现在,或是未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