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江苏八严格八严禁心得体会及感悟 七严格十严禁心得体会(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4 20:35:35 页码:13
江苏八严格八严禁心得体会及感悟 七严格十严禁心得体会(六篇)
2023-01-04 20:35:35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江苏八严格八严禁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看完了全景图,各位贵宾,里边请。我们游客中心今年6月正式对外试营业,它占地面积近120亩,总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共五层,达 3.4万平方米,是我们华东地区最大的一个旅游集散中心。太湖游客中心一层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现在打造成了一个商业区,二层是一个文化展示区,三层、四层为办公区域,五层则是餐厅和多功能会议厅。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游客中心大厅。这里集合了三大功能于一体,分别有咨询服务、票务服务和导游服务。在两侧led的大屏上,左手边滚动的是吴中旅游三十四条经典旅游线路。来到这里的朋友就能选择其中的一条,或是制定一条个性化的路线,买好门票,叫上导游,组合成团,饱览美景,畅游太湖!在右手边的大屏上,为我们播放的是吴中旅游宣传片《又见吴中》,由苏州本地“小娘鱼“韩雪所主演。我们再来看一下,在大厅四周上方,还有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精美的石雕作品。在前方看到的是西山景区,有林屋洞、石公山等景点;在左手上方,看到的就是光福景区和旺山景区了,有香雪海、宝华寺等景点;在右手上方看到的是穹窿山景区,因为穹窿山景区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所以我们用整块版面展示出来;而后方看到的就是东山景区了。

好的,朋友们,参观完了大厅,请随我往左手边走。我们前边看到的是雕刻时光咖啡馆。1997年,两位中国台湾大学生游历xq后,有感于xq人民那种犹如咖啡般的恬静、安逸的生活,便萌发了在快节奏的北京开一家让人享受生活的主题咖啡馆。而后,这一创意取得了巨大成功,雕刻时光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建立根据地。目前在北京地区已有13家,上海有7家,眼前看到的这家店呢,是该品牌在苏州的第一家,也是整个华东地区的总代理。我们客人来到这里,就可以点上一杯咖啡,取上一本好书,消磨一下午的美好时光,这也与苏州人的“慢生活”交相辉映!

在雕刻时光旁,是一个候车室。里面约有200个座位,来到这里的散客可以18人组成团,也可以自助乘坐观光休闲大巴前往自己想去的景点。如果候车感到无趣,您既可以逛逛一楼的商业区,也可以去二楼看看文化区,或者是取阅旁边资料架上的宣传手册或是新闻报刊都是不错的选择。在候车室东边,是特殊人群功能区。在左前方看到的是一个医务室,不久后我们将安排当班医生对突发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在右前方看到的是一个迷童区,里面还有一个母婴室,里面的卫生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参观完了候车室,请随我往右手边出来。在右手边有一个吴中区团委设立的吴小志绿“v”站。他不仅为客提供宣传资料的取阅,景点线路的咨询,志愿者服务的报名等工作,目前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爱心义卖的活动呢!感兴趣的朋友等会也可以去献一下爱心。

在前边呢还有一个洗手间,里面不仅有残疾人专座,还有一个开水房,这样的基础设施,我们一至五楼都有配备。

继续往前走,是一条文化长廊。右手边为我们展示的是“姑苏十二娘”,在展板上还有现任苏州市人大主任杜国玲女士和著名诗人、散文家车前子先生对姑苏十二娘的诠释。这里有“花娘、茶娘、蚕娘、绣娘、琴娘、灯娘”等等,每一个“娘”的背后都是我们吴地女性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正如先辈所云:“妇女也能顶起半边天!”

其实,整个太湖旅游区的游客中心并非“只此一家”,在三大景区我们也开设了“分店”,称为二级游客中心;在各个景点门口我们也配套了三级游客中心。在左手边,我们看到这有许多基础设施。像atm机、自动饮料售货机和储物柜,我们二级游客中心也有设立。旁边的充电机和擦鞋器,我们三级游客中心体系都有配备。可以说,我们正用崭新的风貌不断努力营造出“于细微处见真情”。

再往前走,是苏州首家同程网线下体验店。同程网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今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我们体验店内配备有三台电脑,三台ipad,可以为客人提供免费的、全天候的上网冲浪服务和线下预定功能。

参观完了同程网体验店,请各位贵宾再来看一下,在左手边有吴中十二匠的风情展板。他们与姑苏十二娘相呼应,展示吴地匠人的独具匠心和古老的手工艺。这其中就有光福四大雕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技艺等等。

接下来请各位朋友随我往手指的方向往前看,前方还有许多厂房和民居,根据规划,未来的3到5年内,将对他们进行整体的搬迁。不久的将来,我们度假区的东入口将形成一个占地1平方公里的风情小镇。届时,一个全新的、极具特色的、更为精致的湖滨旅游区风貌将呈现在四方游人的面前。

下面,请各位朋友随我一起到二楼参观一下。(请大家注意安全)在我们左手边还有一块屏风,上面有洞庭东西山特产、太湖三白以及菱、藕、茭白等水八仙的时令水产。在屏风里面,则是我们集团自主创建的品牌——太湖礼物特产超市,等会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在来看一下,左右两边还有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两幅人物画,左手边是东山人,明代大学士王鳌;右手边是吴国大将,兵圣孙武。他们都是吴地才子的杰出代表!

来到了二层,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右手边的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姚老师是苏州镇湖人,从小拿针学艺,30岁就荣获联合国大奖。如今,姚老师具有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的职称,被誉为“继绣圣沈寿之后的新一代的刺绣皇后。”成为了当代苏绣行业的领军人物。眼前的这幅刺绣作品是一件高仿作,是姚老师为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而创作的精品,现被永久地珍藏在英国白金汉宫内。这幅作品最传神的地方就在于眼神的表达和面部表情等细节的捕捉,很多来到这里的朋友都会误以为这是件摄影作品呢!在前边还有一只绣架,来到这儿的贵宾还能亲自体验一番,着实不错!

走出刺绣馆,请随我往前边走。在右手边的粉墙上,还有许多摄影作品。目前我们正举办一个摄影作品展,它们都由吴地的两位摄影大师束兰根先生和何月华女士摄制而成,为我们展示了吴中太湖旅游区优美的湖光山色。在右手边看到的就是4d影院了,里面不仅有一个长达12米,高3米的环形播放大屏,还有48个4d座椅。在传统3d的基础上,我们4d影院增加了环境特效仿真模拟,通过烟雾、风雨和座椅的转动摇摆等多种手段,营造出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里边体验一下,享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上的刺激!

看完了4d电影,请随我继续往前走。眼前看到的就是我们游客中心的一大特色——评弹雅苑。评弹被称之为说书或者说大书,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尤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而家喻户晓。目前,苏州评弹已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誉为“吴文化的三朵金花”之一。我们评弹馆内长期聘请江浙沪一带的名家进行演绎,来到这里的朋友可以点上一杯碧螺茗茶,聆听“中国最美的声音”,在袅袅青烟中感受这门古老的说唱艺术的魅力。

听完了动人的苏州评弹,请随我去看一下苏州最大的一个景区监控中心。出评弹雅苑往前右手边走,在这能看到许多古老手工艺的摄影资料,更丰富了二层的文化内涵。在游客中心的办公区域,就是我们的监控中心了。请看一下,在热感应屏幕上有27幅画面。我们不仅在景区内部,在去景区的道路中,我们都安置了摄像头。这272个摄像头中,绝大多数都是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的高清探头。一旦旺季,道路出现拥堵,或者平日,景区突发状况,我们有关负责的同志就能第一时间在这指挥中心紧急协调、处理问题。

参观完了监控中心,请随我一起往外走。继续往前走,粉墙上为我们展示的是何老师的作品。眼前的这幅作品叫《轻纱曼舞》,表现的是我们太湖流域的渔家生活。在右手边,是我们的太湖窑diy体验馆。太湖窑土,取自太湖湖底,材质中具有金属颗粒,所以烧制出的作品相当坚硬。来到这里的朋友,可以选择或是手捏泥巴,制作成型;或者可以在半成品上再做修饰,画龙点睛。在左手边还有一个太湖窑的精品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进去参观一下。

走出太湖窑体验馆,请各位贵宾往前走。眼前看到的就是我们周建明老师的核雕艺术馆。周老师和姚老师一样,都具有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的职称。他也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项目的唯一一个代表性传承人,20xx年还荣获“中国雕刻工艺大师”的称号。周老师从业近40年,屡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在右手边的立柜中就展示着周老师的十八罗汉、苏州园林、水浒传人物等原创核雕精品。核雕自古就有“金橄榄”的美誉,它取材于广东油橄榄,本身需要保存数年才能进行雕刻创作,在配件上,大师们也不遗余力地采用象牙等珍贵辅料做装饰。因此,这样的核雕作品更是深受中国收藏届朋友的欢迎。

欣赏完了核雕馆,请各位同我一起乘坐电梯,返回一楼。在下方,是我们集团精心打造的太湖礼物店。走进太湖礼物特产超市,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我们太湖流域一带极富特色的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书籍,再往里走则是许多具有吴地特色的送礼佳品,如:碧螺春茶、卤汁豆腐干、甪直萝卜头等等。与此点点,我们能深刻的感受到:太湖游客中心称得上是一个整合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圣地。

各位贵宾,今天的游览到此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光临,也欢迎各位再来游客中心做客,再来太湖领略湖光山色!

主题江苏八严格八严禁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其中两处在北方,是我国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两处在苏州,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

拙政园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另一个原因是,拙政园曾为许多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其中,有江南文豪钱牧斋和爱妾柳如是;有明末御史、刑部侍郎王心一;有清初海宁籍弘文院大学士、礼部尚书陈之遴;有平西王吴三桂的女儿、女婿;有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有江苏巡抚李鸿章和张之万。辛亥革命后江苏都督程德全通告全省,在园内召开江苏临时省议会;抗战胜利后,爱国诗人柳亚子在园内办过"社会教育学院"。相传,康熙年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担任苏州织造,织造衙门设在葑门,而家眷住在拙政园内。曹寅升迁江宁织造时,推荐内弟李煦接替,家眷住在园内达二三十年之久。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高高的清水砖砌墙门的正门上方有砖雕贴金的门额"拙政园"三个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20xx年)。御史王献臣(字敬止,号槐雨)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拙政园的园名是据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缩写而成的。根据苏州市园林管理局提供的资料,王献臣于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中进士,升为御史,但仕途不顺利,曾两次被东厂缉事诬陷,动过刑,下过狱,被贬为广东驿丞,后任永嘉知县,罢官后居家,心里的痛楚无法言表。他对文征明讲:"昔潘岳氏仕宦不达,故筑室种树,灌国鬻蔬,曰:’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吾仅以一郡倘y退林下,其为政殆有拙于岳者,园所以识也。"意思是说,我之所以要起"拙政园"这个名字,就是要像潘岳一样隐退于林泉之下,要像陶渊明一样守拙归田园。这个园名,反映了王献臣当时那种既无可奈何,又想自我解嘲的复杂心态。

经过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 腰门,我们就来到了拙政园的东部。东部花园的南部有一座三开间的堂屋,名为"兰雪堂"。"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看,拙政园为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田园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也称为"补园",园内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从图上看,拙政园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没有传统的对称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疏朗开阔,近乎自然,是苏州诸多园林中布局最为成功的范例。

走出"兰雪堂",迎面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丛和古树,簇拥着一座巨大的石峰,状如云朵,岿然兀立,西侧有两块形状怪异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中间这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来宾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许多人来到这里,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许多来宾都看过中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书中描写的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同这座假山极为相似。《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贾政父子进大观园题景,开门进去,只见一带翠幢挡在面前。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 "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往前一望,见白石颍或如鬼怪,或似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斑驳,或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这段描写,用在这里非常贴切,可能是偶然的巧合。然而,两园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

过了假山,来宾们看到的是拙政园的东部主要景色。明代崇祯年间,刑部侍郎王心一买下东部后,建造"归田园居"。园内有山岛、荷池、松冈、竹坞,好一派田园风光。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物,除了"兰雪堂"外,还有"秫香馆"、"天泉阁"、"芙蓉榭"等。

" 芙蓉榭",就是建筑在荷花池边上的水榭。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一种类型,造型轻巧,建在水边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半架空。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木芙蓉是一种变色花,早晨朝霞初现时是淡红色,中午阳光直射时变成紫红色,傍晚夕阳西下时又变成粉红色,甚为珍贵。水芙蓉,是指荷花或莲花。毛泽东主席诗词中 "芙蓉国里尽朝晖",指的是水芙蓉。"芙蓉榭"的正面一池荷花,背后是一堵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参照了这个设计,前面是一泓池水,后面是一堵高墙,很有苏州古典园林的味道。如果您走到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可以见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如果您走过去再看看仔细,又可以发现这个水榭临水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长方形落地罩,前面的河水曲折婉蜒,两岸桃红柳绿,把人引入了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境界中去。这是苏州园林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造景手法,叫做"框景"。园主想通过这种手法,把来宾们的视线集中到最佳角度,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 天泉阁",矗立在一片翠绿的草坪上,攒尖戗角,重檐八面,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相传,这里原来是元代大弘寺的遗址。筑园时,在寺井上造了"天泉阁 "。这座建筑物,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在里边看却只有一层。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您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

"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观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明代"归田园居"的主人在园林内造有秫香楼,"楼可四望,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望中。"现在见到的"秫香馆",其主体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迁而来,体型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角樟树旁,有一处池岛假山小品。这座湖石假山上顶着一块大石头,外形很像一只翻底待修的小木船。前面湖面开阔,四周灌木丛生,不远处有几株芦苇,正像太湖边上一个小小的港湾。古代苏州园林的园主,有的是朝廷大臣,有的是封疆大吏,有的是外放州县,也曾经"安邦济世",劳碌了一阵子,因为种种原因卸任还乡,在远离京都的苏州,他们找到了安静的"港湾"。这里风俗清雅,物产丰富,既可以享尽清福,又可以避开政敌,成了达官贵人隐退后选择的最佳地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对佛教的"空无学说"、道教的"出世思想"、儒家的"隐逸主张"特别欣赏,就以"避世、淡泊"为主题,营造山林野趣,想在独立的小天地里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正所谓,"扁舟一叶,浪迹天涯,人迹罕至,方为我家"。

拙政园东部和中部,是用一条长长的复廊隔开的。走廊的墙壁上开有25个漏窗,就像精雕细作的剪纸图案,镶嵌在长长的画轴上面。人们信步走在游廊里,随着漏窗花纹的更换,园内的景色也在不断地变幻。这种现象,称作"移步换景"。如果您再仔细看一看,漏窗上不同的图案,所表现的都是水波纹和冰棱纹,池中欢快的涟漪叠印在窗上凝固的波纹上,更加渲染了苏州水文化的氛围。 当我们打开复廊里的黑漆大门,就来到了中部花园。来宾们站在倚虹轩旁,向西眺望时,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是,这里池面宽广,景色秀丽。细心的朋友们还可以发现,在亭台楼阁之旁,在小桥流水之上,在古树花木之间,屹立着一座宝塔,给人以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一借景手法,运用得很成功,园主确实是费尽了心机。因为中部花园东西长,南北窄,有一种压抑感,于是园主利用低洼的地势凿池叠山。用假山遮住两边的围墙,而池面上留出了大量的空间,使人感到开阔而深远。中部花园里的建筑物,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每一个建筑物都是一个极佳的观景点,而每一个建筑物也都是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拙政园的中部花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景区。来宾们通过游览三个各具特色的景区,游兴可逐步达到高潮。 第一个景区,以池岛假山为主,包括假山山堍的"梧竹的居",假山山顶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等景点。池岛假山,也称为水陆假山,是中部的主体假山。这 "一池三岛"基本上是苏州假山的传统格局,其要领是:"池岸曲折,水绕山转"。这座假山设计极佳,确实是"大手笔",完全符合我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用绘画术语来讲,分别是"深远山水""平远山水""高远山水",表达的是宋代苏东坡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主题江苏八严格八严禁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其中两处在北方,是我国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两处在苏州,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

拙政园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另一个原因是,拙政园曾为许多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其中,有江南文豪钱牧斋和爱妾柳如是;有明末御史、刑部侍郎王心一;有清初海宁籍弘文院大学士、礼部尚书陈之遴;有平西王吴三桂的女儿、女婿;有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有江苏巡抚李鸿章和张之万。辛亥革命后江苏都督程德全通告全省,在园内召开江苏临时省议会;抗战胜利后,爱国诗人柳亚子在园内办过"社会教育学院"。相传,康熙年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担任苏州织造,织造衙门设在葑门,而家眷住在拙政园内。曹寅升迁江宁织造时,推荐内弟李煦接替,家眷住在园内达二三十年之久。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高高的清水砖砌墙门的正门上方有砖雕贴金的门额"拙政园"三个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20xx年)。御史王献臣(字敬止,号槐雨)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拙政园的园名是据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缩写而成的。根据苏州市园林管理局提供的资料,王献臣于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中进士,升为御史,但仕途不顺利,曾两次被东厂缉事诬陷,动过刑,下过狱,被贬为广东驿丞,后任永嘉知县,罢官后居家,心里的痛楚无法言表。他对文征明讲:"昔潘岳氏仕宦不达,故筑室种树,灌国鬻蔬,曰:’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吾仅以一郡倘y退林下,其为政殆有拙于岳者,园所以识也。"意思是说,我之所以要起"拙政园"这个名字,就是要像潘岳一样隐退于林泉之下,要像陶渊明一样守拙归田园。这个园名,反映了王献臣当时那种既无可奈何,又想自我解嘲的复杂心态。

经过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 腰门,我们就来到了拙政园的东部。东部花园的南部有一座三开间的堂屋,名为"兰雪堂"。"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上看,拙政园为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田园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也称为"补园",园内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从图上看,拙政园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没有传统的对称格局,大都是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疏朗开阔,近乎自然,是苏州诸多园林中布局最为成功的范例。

走出"兰雪堂",迎面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丛和古树,簇拥着一座巨大的石峰,状如云朵,岿然兀立,西侧有两块形状怪异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中间这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来宾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许多人来到这里,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许多来宾都看过中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书中描写的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同这座假山极为相似。《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贾政父子进大观园题景,开门进去,只见一带翠幢挡在面前。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 "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往前一望,见白石颍或如鬼怪,或似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斑驳,或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这段描写,用在这里非常贴切,可能是偶然的巧合。然而,两园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

过了假山,来宾们看到的是拙政园的东部主要景色。明代崇祯年间,刑部侍郎王心一买下东部后,建造"归田园居"。园内有山岛、荷池、松冈、竹坞,好一派田园风光。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物,除了"兰雪堂"外,还有"秫香馆"、"天泉阁"、"芙蓉榭"等。

" 芙蓉榭",就是建筑在荷花池边上的水榭。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一种类型,造型轻巧,建在水边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半架空。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木芙蓉是一种变色花,早晨朝霞初现时是淡红色,中午阳光直射时变成紫红色,傍晚夕阳西下时又变成粉红色,甚为珍贵。水芙蓉,是指荷花或莲花。毛泽东主席诗词中 "芙蓉国里尽朝晖",指的是水芙蓉。"芙蓉榭"的正面一池荷花,背后是一堵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参照了这个设计,前面是一泓池水,后面是一堵高墙,很有苏州古典园林的味道。如果您走到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可以见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如果您走过去再看看仔细,又可以发现这个水榭临水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长方形落地罩,前面的河水曲折婉蜒,两岸桃红柳绿,把人引入了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境界中去。这是苏州园林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造景手法,叫做"框景"。园主想通过这种手法,把来宾们的视线集中到最佳角度,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 天泉阁",矗立在一片翠绿的草坪上,攒尖戗角,重檐八面,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相传,这里原来是元代大弘寺的遗址。筑园时,在寺井上造了"天泉阁 "。这座建筑物,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在里边看却只有一层。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您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

"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观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明代"归田园居"的主人在园林内造有秫香楼,"楼可四望,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望中。"现在见到的"秫香馆",其主体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迁而来,体型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角樟树旁,有一处池岛假山小品。这座湖石假山上顶着一块大石头,外形很像一只翻底待修的小木船。前面湖面开阔,四周灌木丛生,不远处有几株芦苇,正像太湖边上一个小小的港湾。古代苏州园林的园主,有的是朝廷大臣,有的是封疆大吏,有的是外放州县,也曾经"安邦济世",劳碌了一阵子,因为种种原因卸任还乡,在远离京都的苏州,他们找到了安静的"港湾"。这里风俗清雅,物产丰富,既可以享尽清福,又可以避开政敌,成了达官贵人隐退后选择的最佳地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对佛教的"空无学说"、道教的"出世思想"、儒家的"隐逸主张"特别欣赏,就以"避世、淡泊"为主题,营造山林野趣,想在独立的小天地里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正所谓,"扁舟一叶,浪迹天涯,人迹罕至,方为我家"。

拙政园东部和中部,是用一条长长的复廊隔开的。走廊的墙壁上开有25个漏窗,就像精雕细作的剪纸图案,镶嵌在长长的画轴上面。人们信步走在游廊里,随着漏窗花纹的更换,园内的景色也在不断地变幻。这种现象,称作"移步换景"。如果您再仔细看一看,漏窗上不同的图案,所表现的都是水波纹和冰棱纹,池中欢快的涟漪叠印在窗上凝固的波纹上,更加渲染了苏州水文化的氛围。 当我们打开复廊里的黑漆大门,就来到了中部花园。来宾们站在倚虹轩旁,向西眺望时,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是,这里池面宽广,景色秀丽。细心的朋友们还可以发现,在亭台楼阁之旁,在小桥流水之上,在古树花木之间,屹立着一座宝塔,给人以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一借景手法,运用得很成功,园主确实是费尽了心机。因为中部花园东西长,南北窄,有一种压抑感,于是园主利用低洼的地势凿池叠山。用假山遮住两边的围墙,而池面上留出了大量的空间,使人感到开阔而深远。中部花园里的建筑物,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每一个建筑物都是一个极佳的观景点,而每一个建筑物也都是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拙政园的中部花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景区。来宾们通过游览三个各具特色的景区,游兴可逐步达到高潮。 第一个景区,以池岛假山为主,包括假山山堍的"梧竹的居",假山山顶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等景点。池岛假山,也称为水陆假山,是中部的主体假山。这 "一池三岛"基本上是苏州假山的传统格局,其要领是:"池岸曲折,水绕山转"。这座假山设计极佳,确实是"大手笔",完全符合我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用绘画术语来讲,分别是"深远山水""平远山水""高远山水",表达的是宋代苏东坡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主题江苏八严格八严禁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锦溪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锦溪位于苏州市昆山市,东邻上海,西接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誉。

锦溪(旧称陈墓),位于昆山市西南23公里处,东与上海市青浦区接壤,西与苏州市吴中区为邻。全镇占地面积90.69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6平方公里。锦溪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北有沪宁铁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南有318国道,沪青平高速,昆山南北交通主干道在此过境。风景名胜锦溪桥梁星罗棋布,桥之密度国内罕见,当地名谣素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之说,其中较著名的有十眼长桥。十眼长桥建于明代,与古莲池、文星阁、长堤回廊和桃园构成完整的古莲景区。

桥有九柱十孔,全长52米,造型古朴别致,为远近水乡所罕见,人称“小宝带桥”,是观湖赏月极佳之处。 古董馆古董馆系苏州薛仁生先生古玩收藏品陈列馆。在36座桥中,锦溪最有名的有8座。它们是天水桥、太平桥、十眼桥、锦溪中和双桥、众安桥、溥济桥、普庆桥、里和桥。天水桥俗称北观音桥。在锦溪的砖瓦博物馆中,除了各种各样的古砖,古瓦的陈列品也很有特色。最佳旅游时间苏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

无霜期年平均长达233天。历史文化锦溪得名于一条古老的河流,小溪穿过古镇,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志载,南宋金兵入侵,宋室南迁,孝宗帝及宠妃陈氏途径于此,因陈妃深爱锦溪美景,恋不忍离。后陈妃病殁,水葬于锦溪五保湖中,孝宗帝亦将锦溪改名为陈墓,长达840年之久,1992年10月8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锦溪原名。

锦溪,旧称陈墓,位于昆山市西南隅,距古镇周庄8公里锦溪。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靠五保湖,北有矾清湖、白莲湖,“东迎薛淀金波远,西接陈湖玉浪平”。故锦溪历来有“金波玉浪”之称。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民生存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史载,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的宠妃陈妃病殁水葬于此,锦溪便改名陈墓,长达830年。1993年,恢复锦溪古名。古镇原有一溪,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如今,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锦溪,仍然以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若隐若现的陈妃水冢,风铃悦耳的文昌古阁,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以及“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传说,全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都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是锦溪的写照,水巷、河埠、拱桥、骑楼、廊坊、街市,二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蕴积所调集凸现的水乡神韵,宛若一幅动人心魄的绝妙画卷。沈从文喻她“睡梦中的少女”,冯英子则称她"淡抹浓妆总相宜",已故大师刘海粟则赞誉她是"江南之最"。

锦溪,曾是南宋皇妃香消玉殒地。史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孝宗赵昚宠妃因病殁水葬锦溪五保湖中,为怀念陈妃,孝宗赵昚在五保湖畔钦旨建庙,为陈妃诵经护坟,锦溪亦因此被宋朝皇帝御旨改名“陈墓”长达800余年。

锦溪,亦自古为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南宋名人卫径、诗人梦窗、特别是明人沈周、高启、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虎等辈都为之留下了诵景思物的千古诗文。锦溪,因溪得名,湖荡密布,古桥联袂。有着“36座桥,72只窑”美丽传说的古镇,桥梁密度,举世罕见,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就有古桥36座,而且大多数古桥保存完好,桥柱、楹联、碑刻保存俱全,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

这些年,锦溪古镇又坚持走“旅游兴镇”之路,定位于“文化旅游”,在挖掘古镇自然景观与传承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建设中,努力打造“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旅游品牌。如今,古镇众多的民间收藏的博物馆已经在周边水乡古镇中真正脱颖而出。“中国古砖瓦博物馆”因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极高的功史文物价值而堪称“国内之最”,“紫砂馆”精集了明代紫砂巨匠时大彬的提梁壶,清代蜚声海内外的“曼生十八壶”以及当代世界工艺大师顾景舟的紫砂器。还有古镇的“古董馆”、“张省美术馆”、“锦溪杰出人物馆”、“柿园”、“金石人家”、“马若特泥禅坊”、“中国锦溪宣卷艺术馆”等都深受了各地旅游界人士的喜爱和高度赞誉。

家居中原,相对江南人来说,我就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北方人对江南的想象,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神秘色彩。坐在旅游大巴上,看到沿途一晃而过的南国景色:满眼的河湖交错、水网纵横、鱼塘遍布,给人一个总体印象就是水,水!水!!

遥想今日目的地——锦溪。她此刻就象一个披着面纱的女郎俏立于烟雨蒙蒙的白石桥边在对着我们这群从未谋面的北人遥遥招手。进入古镇,远远就见一条长长的仿古长廊横亘于湖面上,大红的灯笼一路悬于廊檐,给水乡涂抹了一缕鲜活的色彩。特有的江南园林风味一下子抓着了游客的心,人们纷纷拍照留影。我们沿着弯曲的石桥一路向她走进。她很安静,依然沉浸在一千多年的静谧中,没有一丝那种过度开发的风尘味。掀开她的历史面纱。

据志载,这里“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晖尽撒江面,灿若锦带,故名锦溪。”相传南宋孝宗宠妃陈妃为避战乱,来到这个美丽的江南水乡。来到这里,她就再也舍不得离开了,死后她就永远地留在了此地,在五保湖中的小岛有她安息的地方——陈墓。锦溪长期以来也被当地百姓称为陈墓,一直到九十年代古镇开发后,才正名为锦溪。我们弯腰入坐于水乡特有的乌蓬船,伴随着船娘手中摇撸的吱嘎声,我们居然也象游鱼般穿行在有着四千余母水面的五保湖上了。只不过走的是旅游线路,先围着湖中岛——陈墓转了一圈,然后向着水巷深处驶去。

健壮的船娘控船本领不错。她们统一穿着蓝地白花的外衫,头带斗笠,帽下耳边各悬垂一串俗艳的粉红毛线饰物,随着摇船而来回摇晃。小船轻松通过窄窄的水巷、桥洞,岸边的迎春绿丛枝条纷披下垂,似要探腰戏水,两旁的古民宅保留着固有的风貌,枕河而居,廊桥下挂着涮的干干静静的拖把。真是让人羡慕,因这水的缘故,这里与北方有着很大的不同,比之北方的尘土这里是纤尘不染。信步在古老的青石路,循着老街的古道前行。那班驳的石桥、粉墙青瓦的老宅,古朴的廊街岸柳,无不临水而居。巷水与湖水相通,灵动成这秀美的小桥流水。站在躬身河上的古桥,看着穿梭来往的手摇船,满目青瓦白墙,我的思绪象这流水一样绵软而又悠长:千百年来,这小桥,这流水,这青石板依旧,只是已然物是人非。这里就是北人梦里烟雨中与知己共撑一把红油纸伞漫游过的地方吧?

一个充满感伤与忧郁的地方。

古镇的老街很窄。我站在古道上,与南来北往的游客摩肩而过。为着梦中的水乡,今天,大家汇集在了这里,共同领略这旖旎的水乡风光。“守侯千年,只为今生与你檫肩而过”这种机缘是多么难得啊,而着一切皆因水乡才有的,她是如此的宝贵,要好好珍惜啊。两旁的老铺一家挨着一家,中间间或也有民居。导游说这里住着原住民,看来不假。小小的铺面展示着民间的收藏:奇石、根雕、古董、钱币、古砖瓦。

更多的则是糕点铺、茶馆,摆着土特产:五香毛豆、袜底饼、酱汁肉、各式南点。

刺激着游人的购买欲、食欲。我吃着酥酥的热热的袜底饼前行,眼光在两旁的铺面上忙乱的游移。在街角,看到一衣着简朴的老人在卖刚从湖中打捞出的水红菱,禁不住停下来问价,一问才1。5元/斤,我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景区里的物价大家也都知道,这里并未象别的热点景区那样商业化。我装了一袋让老人给我称2斤,他提着称一再的添加,常与菜场小贩打交道的同伴一眼看出,老人是不会缺称的。有几个游客乘机尝而不买,老人也默不做声。我对锦溪的印象因淳朴的老人而一下子改观,再也不抱怨导游未把我们领到声明远播的水乡周庄了。可惜我们是跟团游,不象自助游那么自在,未能在那临水民居小客栈慢慢领会“人家尽枕河”的江南风韵。中午我们品尝到了在老街买的据说是沈万三家传的酱汁肉,那红烧的肘子、猪蹄与北方的最大区别是甜,甜香中除尽了肉类的别味。而此时,我不禁又怀念起那甜香不腻的酱汁肉来。想起了回味悠长的酱汁肉,想起了卖菱老人,想起了碧波荡漾、莲叶田田的湖水,还有那种细腻的水乡特有的静瑟。

主题江苏八严格八严禁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同里游览。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

转眼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习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平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寻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与众不同,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

同里古镇全称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位于苏州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同里镇距近临上海、浙江等地,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她是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是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同里镇内自成水网,民用水河桥比比皆是,悠悠绿水,水活水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形成“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独特景观,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

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现存著名的有退思园、耕乐堂、环翠山庄、三谢堂、侍御第、卧云庵、城隍庙、尚义堂、嘉荫堂、崇本堂等园林和古建筑。

1、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明朗之感。建筑格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宅分外宅、内宅,外宅有轿厅、花厅、正厅三进。轿厅、花厅为一般接客停轿所用。其退思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古风园位于公园桥东侧、南濠弄内,南与退思园一弄之隔,设在原晶体管厂里。该馆分百床、木雕和古玩三大区,古风园展示的古玩,种类繁多,包括瓷器、铜器、珠玉、文房四宝、紫砂等。每件古玩,都由故宫博物院专家标注年代和名称。木雕戏文故事由四川戏曲专家还原故事,百床、木雕、古玩由作家车前子撰写解说词。

3、松石悟园,简称“悟园”,即“同里镇松屏石展馆”所在地,古镇区石皮弄中,毗邻吉利、太平、长庆三桥,与珍珠塔景区一墙之隔,由富观桥南行百步即抵。

嘉荫堂,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初年,有四进,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厍人,先于芦墟开设油坊,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共耗白银贰万两。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嘉荫堂主建筑系仿明代结构,俗称“纱帽厅”。

4、崇本堂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连,整齐的石驳岸护卫着这座古朴的宅第。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的话,那么崇本堂就是这座博物馆中一件雕刻精致的艺术品,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每一位游人赞叹不已。

5、耕乐堂,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

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古镇东南为居民住宅区,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室宇丛密,高墙深院的住宅建筑,给老街披上了一层幽幽深深的神秘色彩。古镇同里水多桥多,因水成街、因水成市。镇区由九个圩以桥梁连结而成组成,河两岸以条石砌成的石驳岸,长达十三里之遥。居民家家临水、户户上河桥,打破了江南集镇那种“一条河道两面街,后为居民前店”的格局。

6、街:同里镇现有八条主要街道,它们是:竹行街、富观街、新填街、上元街、三元街、东溪街、鱼行街、南新街。八条街道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有的宁静恬淡,有的绿树掩映,有的依水傍屋,有的店铺林立。有些老式的商店装起了霓虹灯,有些石库门的楼屋换上了铝合金窗,有的被粉刷得亮亮堂堂,有的正在播放着年轻人喜欢的乐曲,但这些变化无损于老街给予每个游人的那份浓浓的风情。老街是同里一条溜淌着生活暖溜与生命色彩的小河,它的变与不变,都将给古老的小镇带来一种新的希望。

7、桥:同里古镇上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石"的石雕。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中元桥又称赌气桥,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桥。

同里的桥以三桥(即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最有代表性。同里人有过三桥的习俗,取其消灾解难、幸福吉祥之意。太平桥和吉利桥均是乾隆十二年,同里人范景烈等重建的。前者属梁式桥,小巧精致;后者属半月行拱桥,处太平桥与长庆桥之间。长庆桥俗名谢家桥,又称广利桥,是明代同里人陈镛、谢忱改建的。如今走三桥已是游客不可少的项目,使三桥成为同里人气最旺的桥。

主题江苏八严格八严禁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锦溪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锦溪位于苏州市昆山市,东邻上海,西接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誉。

锦溪(旧称陈墓),位于昆山市西南23公里处,东与上海市青浦区接壤,西与苏州市吴中区为邻。全镇占地面积90.69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6平方公里。锦溪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北有沪宁铁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南有318国道,沪青平高速,昆山南北交通主干道在此过境。风景名胜锦溪桥梁星罗棋布,桥之密度国内罕见,当地名谣素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之说,其中较著名的有十眼长桥。十眼长桥建于明代,与古莲池、文星阁、长堤回廊和桃园构成完整的古莲景区。

桥有九柱十孔,全长52米,造型古朴别致,为远近水乡所罕见,人称“小宝带桥”,是观湖赏月极佳之处。 古董馆 古董馆系苏州薛仁生先生古玩收藏品陈列馆。在36座桥中,锦溪最有名的有8座。它们是天水桥、太平桥、十眼桥、锦溪中和双桥、众安桥、溥济桥、普庆桥、里和桥。天水桥俗称北观音桥。在锦溪的砖瓦博物馆中,除了各种各样的古砖,古瓦的陈列品也很有特色。最佳旅游时间苏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

无霜期年平均长达233天。历史文化锦溪得名于一条古老的河流,小溪穿过古镇,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志载,南宋金兵入侵,宋室南迁,孝宗帝及宠妃陈氏途径于此,因陈妃深爱锦溪美景,恋不忍离。后陈妃病殁,水葬于锦溪五保湖中,孝宗帝亦将锦溪改名为陈墓,长达840年之久,1992年10月8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锦溪原名。

锦溪,旧称陈墓,位于昆山市西南隅,距古镇周庄8公里锦溪。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靠五保湖,北有矾清湖、白莲湖,“东迎薛淀金波远,西接陈湖玉浪平”。故锦溪历来有“金波玉浪”之称。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民生存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史载,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的宠妃陈妃病殁水葬于此,锦溪便改名陈墓,长达830年。1993年,恢复锦溪古名。古镇原有一溪,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如今,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锦溪,仍然以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若隐若现的陈妃水冢,风铃悦耳的文昌古阁,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以及“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传说,全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都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是锦溪的写照,水巷、河埠、拱桥、骑楼、廊坊、街市,二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蕴积所调集凸现的水乡神韵,宛若一幅动人心魄的绝妙画卷。沈从文喻她“睡梦中的少女”,冯英子则称她"淡抹浓妆总相宜",已故大师刘海粟则赞誉她是"江南之最"。

锦溪,曾是南宋皇妃香消玉殒地。史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孝宗赵昚宠妃因病殁水葬锦溪五保湖中,为怀念陈妃,孝宗赵昚在五保湖畔钦旨建庙,为陈妃诵经护坟,锦溪亦因此被宋朝皇帝御旨改名“陈墓”长达800余年。

锦溪,亦自古为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南宋名人卫径、诗人梦窗、特别是明人沈周、高启、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虎等辈都为之留下了诵景思物的千古诗文。锦溪,因溪得名,湖荡密布,古桥联袂。有着“36座桥,72只窑”美丽传说的古镇,桥梁密度,举世罕见,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就有古桥36座,而且大多数古桥保存完好,桥柱、楹联、碑刻保存俱全,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

这些年,锦溪古镇又坚持走“旅游兴镇”之路,定位于“文化旅游”,在挖掘古镇自然景观与传承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建设中,努力打造“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旅游品牌。如今,古镇众多的民间收藏的博物馆已经在周边水乡古镇中真正脱颖而出。“中国古砖瓦博物馆”因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极高的功史文物价值而堪称“国内之最”,“紫砂馆”精集了明代紫砂巨匠时大彬的提梁壶,清代蜚声海内外的“曼生十八壶”以及当代世界工艺大师顾景舟的紫砂器。还有古镇的“古董馆”、“张省美术馆”、“锦溪杰出人物馆”、“柿园”、“金石人家”、“马若特泥禅坊”、“中国锦溪宣卷艺术馆”等都深受了各地旅游界人士的喜爱和高度赞誉。

家居中原,相对江南人来说,我就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北方人对江南的想象,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神秘色彩。坐在旅游大巴上,看到沿途一晃而过的南国景色:满眼的河湖交错、水网纵横、鱼塘遍布,给人一个总体印象就是水,水!水!!

遥想今日目的地——锦溪。她此刻就象一个披着面纱的女郎俏立于烟雨蒙蒙的白石桥边在对着我们这群从未谋面的北人遥遥招手。进入古镇,远远就见一条长长的仿古长廊横亘于湖面上,大红的灯笼一路悬于廊檐,给水乡涂抹了一缕鲜活的色彩。特有的江南园林风味一下子抓着了游客的心,人们纷纷拍照留影。我们沿着弯曲的石桥一路向她走进。她很安静,依然沉浸在一千多年的静谧中,没有一丝那种过度开发的风尘味。掀开她的历史面纱。

据志载,这里“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晖尽撒江面,灿若锦带,故名锦溪。”相传南宋孝宗宠妃陈妃为避战乱,来到这个美丽的江南水乡。来到这里,她就再也舍不得离开了,死后她就永远地留在了此地,在五保湖中的小岛有她安息的地方——陈墓。锦溪长期以来也被当地百姓称为陈墓,一直到九十年代古镇开发后,才正名为锦溪。我们弯腰入坐于水乡特有的乌蓬船,伴随着船娘手中摇撸的吱嘎声,我们居然也象游鱼般穿行在有着四千余母水面的五保湖上了。只不过走的是旅游线路,先围着湖中岛——陈墓转了一圈,然后向着水巷深处驶去。

健壮的船娘控船本领不错。她们统一穿着蓝地白花的外衫,头带斗笠,帽下耳边各悬垂一串俗艳的粉红毛线饰物,随着摇船而来回摇晃。小船轻松通过窄窄的水巷、桥洞,岸边的迎春绿丛枝条纷披下垂,似要探腰戏水,两旁的古民宅保留着固有的风貌,枕河而居,廊桥下挂着涮的干干静静的拖把。真是让人羡慕,因这水的缘故,这里与北方有着很大的不同,比之北方的尘土这里是纤尘不染。信步在古老的青石路,循着老街的古道前行。那班驳的石桥、粉墙青瓦的老宅,古朴的廊街岸柳,无不临水而居。巷水与湖水相通,灵动成这秀美的小桥流水。站在躬身河上的古桥,看着穿梭来往的手摇船,满目青瓦白墙,我的思绪象这流水一样绵软而又悠长:千百年来,这小桥,这流水,这青石板依旧,只是已然物是人非。这里就是北人梦里烟雨中与知己共撑一把红油纸伞漫游过的地方吧?

一个充满感伤与忧郁的地方。

古镇的老街很窄。我站在古道上,与南来北往的游客摩肩而过。为着梦中的水乡,今天,大家汇集在了这里,共同领略这旖旎的水乡风光。“守侯千年,只为今生与你檫肩而过”这种机缘是多么难得啊,而着一切皆因水乡才有的,她是如此的宝贵,要好好珍惜啊。两旁的老铺一家挨着一家,中间间或也有民居。导游说这里住着原住民,看来不假。小小的铺面展示着民间的收藏:奇石、根雕、古董、钱币、古砖瓦。

更多的则是糕点铺、茶馆,摆着土特产:五香毛豆、袜底饼、酱汁肉、各式南点。

刺激着游人的购买欲、食欲。我吃着酥酥的热热的袜底饼前行,眼光在两旁的铺面上忙乱的游移。在街角,看到一衣着简朴的老人在卖刚从湖中打捞出的水红菱,禁不住停下来问价,一问才1。5元/斤,我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景区里的物价大家也都知道,这里并未象别的热点景区那样商业化。我装了一袋让老人给我称2斤,他提着称一再的添加,常与菜场小贩打交道的同伴一眼看出,老人是不会缺称的。有几个游客乘机尝而不买,老人也默不做声。我对锦溪的印象因淳朴的老人而一下子改观,再也不抱怨导游未把我们领到声明远播的水乡周庄了。可惜我们是跟团游,不象自助游那么自在,未能在那临水民居小客栈慢慢领会“人家尽枕河”的江南风韵。中午我们品尝到了在老街买的据说是沈万三家传的酱汁肉,那红烧的肘子、猪蹄与北方的最大区别是甜,甜香中除尽了肉类的别味。而此时,我不禁又怀念起那甜香不腻的酱汁肉来。想起了回味悠长的酱汁肉,想起了卖菱老人,想起了碧波荡漾、莲叶田田的湖水,还有那种细腻的水乡特有的静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