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爱心猫窝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 救助猫咪的感悟(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4 22:29:08 页码:12
爱心猫窝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 救助猫咪的感悟(二篇)
2023-01-04 22:29:08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爱心猫窝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你们好!

首先我想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和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20xx年的xx月xx日,对我来说是个阴暗的日子。xx日晚总公司领导xx电话通知xx日去xx开会,xx日开完会准备坐车回家时,突然被后面飞驰而过的摩托车抢走我的包,把我摔倒在地,昏迷不醒。当时非常感谢公司好心的同事xx、xx将昏迷中的我送到医院,xx在那报警。非常感谢xx在xx市人民医院对我的照顾,并且鼎力帮助办理入院相关手续!那时的我一直在昏迷中,连xx都没有见过。感谢公司领导x总和xx,还有很多朋友和同事给予的帮助和照顾!

感谢我们公司全体同事的爱心捐款,衷心感谢你们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让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温暖。谢谢,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同时很感谢我们xx同乡会,有x会长和很多自己还没有见过面的老乡捐款,买了水果去看望我,真的非常感谢!是xx告诉他们的,当他们去探望我时,让我感到很意外,很感动,心里感觉很温暖!在自己遇难时,有这么多人的无私奉献和关怀,真的让我非常感动!当时昏迷过去的我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手术后脑袋才清醒过来。非常感谢在我住院期前去探望我的同事们和朋友们,感谢他们一次次地给我关心、照顾、安慰!特别感谢……等人!xx和xx得知我手术后的两天可以吃粥,还特地熬粥过去亲自喂我吃,就像我的亲姐姐一样,真的非常感谢她们的细心呵护!多次安慰我,让我有勇气去面对明年的第二次脑部修复手术!真的非常感谢!

不仅是同事,也像亲人,也是好朋友,我会永远记得你们!谢谢!衷心地道一声:谢谢!

此致

敬礼!

感谢人:

20xx年xx月xx日

推荐爱心猫窝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

有幸买到了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细细捧读,书中所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深深地感动了我,更为李镇西老师那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这样,在陶醉中、感叹中,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当我静静地阅读他的一个个小故事时,像走入了他的班级,跟他一起经历了那一桩桩平凡但又耐人寻味的事情。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 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震撼”。只有一个真实的人才能够写出那么一本真实的书。

“爱心”充满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的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就如李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此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书中记录了李老师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对“班干部”的选举培养,对“青春期”教育的重视,对“民族教育”的宣扬,难得可贵的是书中披露了他曾经失败的教育案例。他提倡“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他认为爱的教育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生活,一种常态的生活;爱的教育要从细节处入手----如学生生日亲自送上一本书,一张贺卡等等。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成长之路;更像一位引路人,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书里面的故事都渗透着李老师的汗水,我能够感受到他是如何与他的学生一起努力去把班级搞得有声有色的。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朴实无华,很多崭新的教育理念,深刻的人生哲理蕴含在一个个平凡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面。他不是为写书而写书,他是想通过自己的书籍来宣扬和传播新文化,新教育,新理念,写的是中国教育这本大书;他也不是在用笔写书,他是在用心写书,用情感写书,用人格写书,写的是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人”字。

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工作的也踏实认真。但读完李老师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教书育人,说的容易做的难,李镇西做到了,我呢?我们呢? 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出发,传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