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智慧父母成长空间心得体会简短 做智慧父母成就幸福家庭感悟(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4:22:11 页码:7
智慧父母成长空间心得体会简短 做智慧父母成就幸福家庭感悟(2篇)
2023-01-05 04:22:11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智慧父母成长空间心得体会简短一

2、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3、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4、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孩子,这是你成功的保证。

5、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6、勤奋是天才的摇篮,耕耘是智慧的源泉。愿你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7、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8、望你记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努力,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9、在通往知识的顶峰的路上长满了荆棘,望你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10、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11、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生活中处处有学习榜样,人人都有值得效仿和学习的地方。

12、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13、当梦想和现实面对时,总是很痛苦的。要么你被痛苦击倒,要么你把痛苦踩在脚下。

14、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15、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16、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17、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18、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不要指望幸运,要为明天成功之树,撒下一颗金色的种子。

19、笑去面对困难,用泪花去迎接胜利,从小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

20、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21、只要认真细心,什么也难不倒你!

22、相信自己,研究就是错了再试的过程!

23、我们找个锻炼细心的事情做一做。

24、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25、凡事都要冷静,不能急躁帮助孩子改变急躁的情绪。

26、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7、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8、新的开始,踏上未知的旅程。

29、我想,绘画除了用笔,更要用心。你是个有心的孩子,大胆地展示你的潜力吧!

30、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主题智慧父母成长空间心得体会简短二

我有幸拜读了范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

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

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

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

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

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 。

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

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