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乡村振兴强省发展心得体会简短(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7:11:42 页码:12
乡村振兴强省发展心得体会简短(模板9篇)
2023-11-12 07:11:42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身的成长过程,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激励因素和行为模式,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在写心得体会之前,可以先做一个详细的思维导图或提纲,以确保文章的条理性和完整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让大家在写作心得体会时有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乡村振兴强省发展心得体会简短篇一

近年来,党中央强调要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和强省发展。在深入实践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实现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融合是重要的一环。当前,乡村振兴工作已经进入了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并重的新阶段。产业是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产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乡村环境和生态的改善。乡村振兴工作要以实现产业融合为重点,挖掘乡村产业发展的潜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加强乡村环境的整治与美化,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

二、乡村振兴要发挥下沉带动作用。近年来,我省加大了对基层的扶持力度,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了基层干部的能力提升,使得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到了基层。下沉带动要注重发挥乡村的自身优势,把现代化思维和技术运用到乡村振兴的项目中,加快实现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创新型乡村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三、要发挥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地方工作,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工作。我省要深度实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挖掘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推动乡村振兴成为全省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通过主导产业来引领乡村各领域的发展,让乡村的推动力量更强,同时也带动城市的发展。

四、乡村振兴要加强文化建设和人才引进。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和人才引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建设应当贯穿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建设具有地方特别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乡村旅游景区,挖掘符合当地发展特点的文化产业,从而塑造自身的独特品牌,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要加大对人才引进的扶持和支持,培养乡村人才队伍,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五、乡村振兴要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形成和谐的城乡关系。乡村振兴和县域发展作为全要素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县域”带动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乡村振兴既需要海神山文化、传媒产业等现代化元素的支持,也需要城市发展的补充,一方面可以吸引城市业务、人才和资源迁入农村,另一方面也需要把城市文化、服务等优质资源下移至乡村以满足乡村居民生活及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总之,实现乡村振兴和强省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条不断前行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化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进程,集中力量攻克关键环节,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乡村振兴强省发展心得体会简短篇二

30年的改革开放,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越加突出,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农业与工业紧密融合,国家对加强农业农村发展政治体系和财政支持体系近期远期政策已具完备,多予少取放活长期不变的.政策、多项直补政策和农村转移支付的稳定落实,给农业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生机,发展农业农村的机遇已来临,农业农业农村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

二、要想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必须了解国家支持农业农村的各项政策。

近年来,为了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我们不但要了解其政策的内容,还要了解出台这些政策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制定符合我们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又具有优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项目,从而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目前国家支持农业产业主要是具有影响力、带动面广、经济效益快的产业项目。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等特色农业项目,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业产业。我县已获得扶持的一村一品项目村仅35个,利用资金300余万元,只占全县农村的23。6%,一县一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成为国家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20__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这些新型主体解决了"谁来种地",解决了"人"的问题,提高了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现代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了农民务农收入,体现了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对尽快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农业的快速发展有积极意义。

三、要想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必须了解本县农业农村现状和优势。

多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很不平衡,现状是:杂、小、散,无规模、无特色、无品牌、难以持续发展。农村建设上守旧僵化缺乏主观能动意识,无规划、无起色、无追求。地区自然优势比较优势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特色农业产业没能发展起来,领导干部思想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农民经营意识淡化缺乏经营观念。

我县山多川少,全县92%为山区,发展规模农业受到很大限制,而且耕地面积只有24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只有16万亩,人均播种面积不足7分地,这样的农业基础,要发展必须要树立创新思想,将我们的区位、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发展都市农业、郊区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

20__年,我县按照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农业产业化三年振兴计划,即围绕一个目标、坚持两个转移、依托六大产业、统筹五化推进,全面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努力走出一条__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建设美丽幸福__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一个目标":即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目标;。

统筹"五化推进":即坚持建设园区化、发展特色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化、运营市场化。

作为基层干部要充分认识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意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农村,差距在农村,希望在农村。找准着力点——实现农民增收,有所作为,要在充分利用本乡、本村的资源优势上认真研究,拿出具体有效的措施和办法,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力度。

乡村振兴强省发展心得体会简短篇三

乡村振兴发展旅游是当前国家政策的重点之一,它能够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引导力,也是现代人追寻传统质朴生活方式的理想场所。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振兴乡村旅游,开发独特的景色、风土人情,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笔者在参加乡村振兴发展旅游活动时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以期能为广大读者加深对于这一主题的了解和认识。

一、重视乡村的传统文化,激发乡土意识。

乡村振兴发展旅游的首要任务是利用乡土资源,挖掘出深藏于农村底蕴中的历史文化,这是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笔者所去之处,无不是在更加深入地研究当地的传统文化,从而也逐渐了解乡村的魅力所在。从山区到平原,这些地方依照各自的特点,开发出适合本土玩乐的奇特景区,让游客不仅在游览美景的同时,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文化,更加关注自身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二、利用现代科技提升旅游游览的品质。

现代科技在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旅游场所的信息化管理、人工智能助手的服务、虚拟现实技术等都成为近年来热门的话题。笔者在一次旅游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配备智能服务人员的旅游景点。智能服务人员为游客提供高效的语音服务,解决日常交通、住宿、饮食问题等。同时智能导游也能够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游览咨询。

三、注重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维护。

虽然旅游业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但人们在参观旅游景点时,也需要注意环境和生态保护。因此,保护旅游资源成为乡村振兴发展旅游的重要任务之一。各个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们妥善维护景区环境和设施,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欣赏景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老建筑保存的完好状态。而且,一些景点还刻意开设相关知识点,让游客了解这些建筑如何得以得以保存下来。

四、建设乡村养生环境,深入开发乡间旅游庄园。

乡间旅游庄园通过打造主题乡村民宿、农家餐饮和自然度假等服务,形成可循环利用的综合型营地,让游客近距离接触田园生活以及食品种植、采摘等乡村休闲。而大部分的乡村旅游地,都是由美丽的小村庄组成的,通常这些村庄有着丰富的古老文化和传统建筑,人们在游览时也可以同样感受到这种传统文化恢弘气派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五、形成乡村旅游品牌,推广乡村文化。

当地旅游局为鼓励乡村振兴发展旅游,积极号召当地民众进行创新,并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打造出具有差异化、新颖性的乡村旅游品牌,推广当地的乡村文化和自然风光。日本的“清洲会”、韩国的“光州文化之路”等都是成功的旅游品牌,这些旅游也促进了现代经济、文化与科技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

总体而言,乡村振兴发展旅游是现代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各个旅游景区的旅游服务和供应链系统的高度发达,也是该领域得以迅速升温的原因之一。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更应当注重环境保护、乡村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在乡村振兴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实际可执行性和目标实现率,不断创新和提升,为乡村振兴发展旅游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乡村振兴强省发展心得体会简短篇四

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国家战略的重点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参与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我不仅亲身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而且有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回顾这一过程,我认为乡村振兴需要注重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第二段:注重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乡村地区经济实力不足、传统农业模式单一以及人口流失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因此,注重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在乡村振兴中采取了多种方式,如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强农村合作社建设等,促进乡村产业升级。这样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能为乡村带来更多的经济活力。

第三段:加强环境保护。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发现环境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乡村地区的环境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过度利用,出现了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因此,在乡村振兴中,我们注重加强环境保护,提倡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推广农业生态技术、加强农药农残的管理、加大污水治理力度等措施,有效保护了乡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段:传承文化。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还关乎文化传承。乡村地区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城市化冲击,传统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机。为了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我们积极开展了文化振兴活动。通过开展传统手工艺培训、举办文体活动、建设乡村文化馆等方式,我们让乡村的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乡村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五段:重视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

乡村振兴的过程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乡村地区的人才流失一直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积极开展人才培养计划,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支持。

总结: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和努力。在实践中,我认为乡村振兴需要注重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出协调和平衡,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让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最后,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中国的乡村振兴定能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余热。

乡村振兴强省发展心得体会简短篇五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乡村振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旅游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将结合自身游览经验,深度分享在乡村振兴发展旅游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对旅游景点进行品质提升,包括景点环境、设施设备、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升级,对景点多样化服务的提供,从而为游客提供好的游览体验。

三、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艺术资源。

乡村振兴发展需要深度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乡村文化的独特性和历史性让人们向往,游客可以通过旅游获得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因此,地方政府和相关旅游机构需要根据当地的文化艺术特色,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旅游策略与计划。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游客,还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艺术,促进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弘扬。

四、大力推广当地乡土美食。

乡村振兴发展可以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提高当地乡土美食的地位。当地美食是旅游吸引力的一部分,可以根据不同的游客需求和口味,制定不同的美食宣传和推广策略。这不仅可以增加当地的知名度,还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五、加强旅游服务质量。

乡村振兴发展过程当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是很重要的。当游客游玩乡村景区时,对于员工的服务态度、技能专业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都会有要求。好的服务可以留住游客,形成口碑,带来更多的游客前来。因此,加强员工培训和服务质量提升,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

结论:

乡村旅游不仅具有休闲、文化、教育等多重作用,并且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分享的是关于乡村振兴发展旅游的心得体会,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艺术资源,大力推广当地乡土美食以及加强旅游服务质量,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措施。同时,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乡村振兴强省发展心得体会简短篇六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的决策,更是广大农民的期盼!是亿万农民共同的奋斗。是每个行政村全体农民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使命!

而中国农村的现实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即单干!实行包产到户以来,农民的生产全靠自己,村委会、乡政府从不过问,收农业税、农林特产税、村提留、乡统筹、计划生育罚款是基层政府的首要任务。层层加码,农民与村干部的关系非常紧张。国家取消农村税费后,干群关系才和谐了。收合疗、收养老保险、果树保险成为新时期农村干部的任务。农民生产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必须自己解决。有的问题,农民可以解决。有的问题,农民根本不能解决。当农民的农产品、水果滞销,当农民的苹果每斤仅有几分钱时,多年来,无人过问!

乡村振兴提出已经几年了,在部分农村依然涛声依旧,没有一点动静。

因此,草民认为,乡村振兴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真真正正解决好乡村振兴与单干的矛盾!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县乡政府、村委会、村官必须彻底放弃以前的工作理念,把党中央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真真正正落实到实处。

众所周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乡村振兴就是实现全体农民的长期共同富裕。三农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共同富裕这个根本主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每个行政村,应真真正正建立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乡镇,应建立乡镇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每个县,应建立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把每户农民,真正融入到乡村振兴的洪流中。

关键是中国农村缺乏这样的带头人。造就千千万万吴仁宝式的带头人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在中国的村官队伍中,有的人个人致富有方,有的人捞才有方。如何把致富有方的村官,造就成能够振兴乡村的领头雁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为农村派遣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等诸多途径,增强村官队伍的全面乡村振兴能力!

综上所述,真真正正解决好乡村振兴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各级政府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任重道远。必须真真正正化大气力去完成!

乡村振兴强省发展心得体会简短篇七

近年来,乡村精准扶贫等成为中央农关键词,越来越多的生响应领袖的号召,投身于乡村建设。

在我看来,这体现的是新时代青年们的热血赤城与责任担当。

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最具有活力和富有责任担当的群体,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富则国富。

领袖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当代青年正生逢最伟大的时代,该勇担重任,志存高远,积极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奋斗中释放出具有时代价值的青春激情。

一代人有一代的责任和担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翻看历史,五四运动发端于青年,陈独秀、鲁迅站在时代的潮头振臂高呼,点起科学真理的火把,照亮了一个时代;战争年代,千百万有志青年、英雄儿郎投身革命,在_的带领下,抛头颅洒热血;建国伊始,华罗庚、钱学森等一批青年学者冲破重重阻碍,回归祖国,为国铸重器。

而我们,身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应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学习秦玥飞,学习李忠凯,像280多万驻村干部一样,扎根乡村,奋战在脱贫一线,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愿得牺牲能壮志,浴血坚持创小康。

也许有人认为大城市才有更多的机会,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但在我看来,“事业靠人,业由人兴”,在农村,在基层,有着更广阔天地,更大的舞台。

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局,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已经吹响,正是有理想、有本领、有眼界的青年人大展拳脚,建功立业的时候。

廖俊波为官一方,脚下有泥土,心间有真情,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海归学子秦玥飞放弃优渥的工资待遇,回到乡村,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一批批青年教师支教一乡,为闭塞的乡村带来朗朗读书声;一批批大学生村官回到基层,为乡村振兴带来新鲜血液。

领袖16岁到乡村插队,与乡亲们一起摸爬滚打,他曾说,在他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

在沃土上施展才华,在基层一线挥洒汗水,投身乡村,大有可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的青年们,让我们将责任握在手中,担当放在心头,用赤城热血浇灌出一片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强省发展心得体会简短篇八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重要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开人才瓶颈制约。因此,要把人的因素和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夯实留人、聚人、兴人气举措,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让更多人及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缺人气、缺人才是目前乡村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一些偏远农村,农业产业日益凋敝、农村人口“空心化”严重。即便是在一些相对富裕地区,乡村与城市在享受公共服务和文化生活上等方面也存在不少差距,难以留住人特别是年轻人在家或返乡,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在乡村大展手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留住人的乡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多数年轻人追寻更多的发展机遇,向往城市的繁华,放弃了生养的家乡。但乡愁是一种情怀,是指引人返乡的指路明灯。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样的乡村振兴战略让背井离乡的人们看到了机遇,也渐渐吸引人重回家乡,要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在家乡一样可以赚钱养家,一样可以干事创业。只有让每一位农民群众看到农村的发展潜力,感受到农村的发展动力,感知到农村的发展引力,他们才能以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为号召,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留住乡愁,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乡村振兴需要激发人的活力。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大,一些年轻大学生、“能人”企业家回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但激发的力度还不大,一定要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主要磨砺人才,甚至是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并要有意识发挥本地能人和乡贤能人引领作用,用制度炼化人才、用人才吸引人才、用人才带动群众。

乡村振兴需要聚拢好人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忌关起门来发展农业农村、就“农”论“农”,而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同时,要让乡村的功能价值日益凸显,吸引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回流。一定要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这其中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制度的合理安排,既让农村想进城谋生的人在城镇安居乐业,另一手也要让城里想为振兴乡村出钱出力的人,在农村有为有位成就一番事业,能够找到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和平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虽有顶层支撑、政策引领,但主体还是广大人民,只有每一个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巨大的精神力量,以共建美好家园的情感共鸣,让更多有思想、有能力、有情怀的乡贤返乡,进而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才能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乡村振兴强省发展心得体会简短篇九

党的__大以来,我们牢记书记重托,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坚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特色农产品供给质量显著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21282个,贫困人口从20--年底的750万人下降到20--年底的17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5%下降到2.7%,农民人均收入比20==年增长70%以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党的__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新期盼和农业农村发展新需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总理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定以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高举乡村振兴旗帜,奋力开创新时代四川“三农”工作新局面。

一、坚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竞争力。贯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突出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粮食生产重点县、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到20--年建成全国优质粮油基地、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依托川酒、川茶、川菜、川药、川猪等优势产品打造“川字号”品牌,到20__年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5600个以上。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到20--年建成全国优势农产品加工基地、产值突破2万亿元。突出发展乡村新业态,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电子商务等多种业态深度融合,打造民俗风情小镇和特色美丽村庄,到20__年创建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县100个以上,建成全国乡村旅游强省和森林康养大省。突出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采取合同订单、股份合作、托管寄养、联耕联种等办法,带动小农户特别是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多渠道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二、坚定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贯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指示,继续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保护传统村落、改造旧村落和新建聚居点相结合,宜聚则聚、宜散则散,不搞一刀切,不大拆大建。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土坯房改造,分类推进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等建设,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做到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到20--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5万个。注重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抓好法律“七进”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四好村”创建,办好农民夜校,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扩大基层民主,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注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到20--年全面完成农村厕所改造,实现农村垃圾处理率100%。

三、坚定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激发“三农”发展动力活力。贯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改革为动力”的重要指示,继续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要素更多流向农业农村,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扎实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和宅基地。深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农业农村投入保障体系,总结运用四川在脱贫攻坚中创新设立产业扶持基金、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的做法,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配套政策和信贷担保体系。加快形成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保障机制,每年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一定比例支持乡村发展。建立人才流向乡村机制,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立涵盖生产经营、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保障政策的新型职业农民制度。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机制,激励农业科技人员离岗领办企业、允许兼职兼薪。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四、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强化乡村振兴组织保障。贯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坚决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重要指示,健全完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坚持由省委常委兼任农工委主任常态化,坚持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重大政策,审议重大投入、重大项目、重大工作等职能,强化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牵头协调、决策参谋、调查研究、推动落实等职能。建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坚决贯彻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机制,建立并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加强“三农”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在培养、配备、管理、使用上着力,全面提升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优先选派熟悉“三农”的干部进入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在向全省所有贫困村和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派驻第一书记基础上,再向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第一书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