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海南非遗文化心得体会论文报告 海南传统文化论文(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5:47:40 页码:11
海南非遗文化心得体会论文报告 海南传统文化论文(7篇)
2023-01-05 05:47:40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海南非遗文化心得体会论文报告一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海口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琼山区东北部的东寨港,绵延50公里,面积4000多公顷,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此为中国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1986年7月9日经国务院审定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组织中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中国七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型中的红树林沼泽湿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水鸟。世界上红树林有23科81种,海南有23科41种,最高达10米。很多红树具有奇特的"胎生"繁殖现象,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芽长成小苗后,同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来,插入泥滩只要2至3个钟头,就可以成长为新株。如果是落在海水里,则随波逐流,数月不死,逢泥便生根。

区内生长着全国成片面积最大、种类齐全、保存最完整的红树林,共有红树植物16科32种,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为海南特有。本区主要红树林群落有木榄群落,海莲群落,角果木群落,)白骨壤群落,秋茄群落,红海榄群落,水椰群落,卤蕨群落,桐花树群落,榄李群落,红海榄+角果木群落,角果木+桐花群落,海桑+秋茄群落等。

区内以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的红树林、世界地质奇观"海底村庄",世界稀有鸟类及丰富海鲜水产而著称。区内野菠萝岛环境幽美,岛上形态奇特的野菠萝林连片蔽日修有观光小道,可乘游船登岛游览。

东寨港有"一港四河、四河满绿"之说。其东有演州河,南有三江河(又称罗雅河),西有演丰东河、西河,四条河流汇入东寨港后流入大海。这些河流每年有7亿立方米的量注入东寨港。暴雨季节,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港内沉积,形成广阔的滩涂沼泽。红树种子凭借"胎生"的独特繁殖方式,随波逐流地在水上漂泊,一遇到海滩就扎根生长发育,蔚然成林。

红树林

这里的红树林生长良好,丛林茂密。多数时候,东寨港海岸每天有二次潮水涨落。每月有二次大潮和低潮,其它时间潮水起伏不大。低潮可以看到红树林的根部和泥地,高潮可以看到红树林的树冠。潮水大涨大落和潮水小涨小落,景致各不一样。涨潮时分,红树林的树干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随波荡漾,成为壮观的"海上森林",有水鸟展翅其间,游人可乘小舟深入林中。近观红树,树干卷曲,地根交错,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依依偎偎,如龙如蟒,似狮似猴,象鹤象鹰,千姿百态,离奇古怪。树顶上,点缀着一簇簇白的、紫的、蓝的小花朵,在阳光映辉下格外绚丽多彩。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标志之一,能防浪护岸,又是鱼虾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沙滩上特有的植物群落,它具有很多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生命力。红树林属红树科常绿灌木,树皮呈红褐色,树叶墨绿,其根、枝像交错的蛛网,十分发达。红树林有个奇特的功能,它的根、叶可以滤去使植物死亡的咸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长于热带地区沿海滩泥和海水中的绿色灌木。全世界的红树林有24科82种,其中16种是胎生植物,也是植物世界仅有以胎生方式繁衍生息的植物。由于胎生红树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世界上有红树林的几个国家都把红树林列为生态保护区,把红树林当做可贵的自然资源来保护。国际上现已成立红树林学会,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促进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

红树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红树种子成熟以后不掉落,而是在母树上发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将胎根暴长成茎,上端生出两片叶子,变成一棵幼树。幼树一旦长成,便自行从母树上脱落。由于茎和根较重,幼树便垂直下坠,幼根很好地插入海滩泥中,继续独立地生长,一至二年后便可长成一株小灌木。从种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红树的这一系列创造生命的过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动物生养后代的行为相比。适应海水,胎生幼树,红树的这两种特性是植物中独一无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科学家和民众的高度重视。

野菠萝岛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内还有一处野菠萝岛,岛上环境幽美,修有观光小道。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可乘游船登岛游览,快艇从码头出发,十几分钟后就到了野菠萝岛。岛的一半是人工种植的像茶树一样的红树林,生机盎然,一望无际,甚至区分不清哪里是岛哪里是海。岛的一半就是野菠萝密林,阴森森黑黢黢。野菠萝树的气息根长出土壤外二米高,根和枝干相连,盘根错节,奇形怪状。野菠萝树学名叫露兜树,为露兜科热带小乔木,属红树族谱,是一种野生固沙植物。它的果实像菠萝,但却坚硬无比,几乎无法食用,因此当地人把它们叫野菠萝,岛因树而得其名。

海产品

东寨港还是海南著名的海产品出产地,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等海鲜。

2022海南非遗文化心得体会论文报告二

朋友们,来到海南前您曾听说过海南第一楼吗?如果没有听过,那请你现在猜一猜,它会是哪座楼呢?大多数的朋友您一定会在脑海中搜索哪座摩天大楼去了。其实海南第一楼就只是一座十几米高的木结构建筑,可为什么称这个只有10几米高的楼为第一楼呢,是因为它是古代海南最高的楼,在当时站在此楼上眺望可是一马平川。他现在就是位于五公祠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五公祠看看吧!

五公祠位于海口市海府路上,这里原是海口市与琼山市的分界线,整个五公祠建筑面积达2800平方米,占地约7公顷,是海南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是为纪念唐宋时期贬到海南岛的五位名相、名臣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胡栓而建,故名。该祠由五公祠、苏公祠、观稼祠、学圃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一组古建筑群组成,人们习惯以五公祠统称。这里齐花异木掩映楼阁,地近闹市,独有清幽,自古有“琼台胜景”之美称。

有人称在海南思古抒怀,一定要去五公祠,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刚刚和大家说的海南第一楼,它是五公祠中最大的建筑,此楼还有一个非同小可的地方,那就是它全部由木材搭建而成,原来是无一钉一铁的,现在已经进行了修建。至今已有100多年了,据说能保持这么久是因为有五公的正气镇住了此楼。

大家跟我来,我们来看这五个塑像,知道他们是谁吗?中间的这个是李德裕,他在唐文宗和武宗时为宰相,因遭奸党陷害,被贬到海南,在三亚崖州地区有许多李姓人家自称是李德裕的后代,两旁的四位是宋朝的李纲、李光、赵鼎、胡栓。

大家来看这副对联“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这两副对联概括了五公只知有国不知有身,凭百折不挠的精神,五公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对海南人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海南人民广为传颂。

在海南第一楼的左边是学圃堂和五公精舍,右边是苏公祠。说道苏公祠自然就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建的。据说是先有苏公祠,重建后才有五公祠的。大家来看看在苏公祠前这一石碑,这可是国家一级文物,为宋徽宗赵诘手书《神宵玉清万寿宫诏》碑,赵诘自创的瘦金体书法刚劲清秀,由此可窥一斑。

大家来这边,这里就是琼园了,看到那个浮粟泉了吗?传说,苏东坡被贬至此地时,指地凿泉。发现了“浮粟泉”,因为泉涌如浮粟,甘爽纯净而得名。

好了,朋友们,现在我们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让你们自己去更加亲密的接触五公祠,半小时后我们在大门口集合,请记住我们的车牌号码:琼a

2022海南非遗文化心得体会论文报告三

蜈支洲岛地貌美丽而有层次。岛的中部坡地逶迤,起伏平缓,藤蔓缠结,花紫果绿,蝉噪鸟鸣。西部及北部形成一弯路玉带状的银色沙滩,沙质均匀细腻,海水颜色由透明而碧绿继而浅蓝,后而深蓝,明丽动人层次分明。东部、南部两峰相连,最高峰海拔79.9米,礁石林立,惊涛拍岸。大风或大潮时,海浪咆哮奔腾激起的浪花可高达十米,形成独特的山海奇观。

蜈支洲岛上以休闲和海上、海底娱乐为主,有极具特色的各类度假别墅、木屋及酒吧、网球场、海鲜餐厅等配套设施,也开展了包括潜水、半潜观光、海钓、滑水、帆船、帆板、摩托艇、香蕉船、独木舟、拖曳伞、蹦跳船、沙滩摩托车、水上降落伞、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30余项海上和沙滩娱乐项目,带给游客原始、静谧、浪漫和动感时尚的休闲体验。

蜈支洲岛上还有古迹妈祖庙,又名“海上涵三观”,如果住在岛上的话一定记得去观日岩看日出,那里是海南观日的绝佳之地。蜈支洲岛的古老传说:相传,三亚有一条河,由于上游山民刀耕火种,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每逢山洪爆发,山上的泥石砂砾就倾泻而下,经藤桥河流入大海,将清澈湛蓝的海水弄得污浊不堪。海龙王遂将此事报告给玉皇大帝。于是,玉帝用手中神剑将距离此地七公里的琼南岭角之山岭截去一段,并命两头神牛前去堵住河口。谁知途中被一人发现,点破了天机,神牛不动了,化作两块巨石,山岭变成了岛屿。两块巨石人称姐妹石,岛屿得名古崎洲岛,也就是现在的蜈支洲岛。

蜈支洲岛部分娱乐项目:半潜观光船:160元/人/30分(儿童1.1米以下免票)。坐在船舱里,通过船舱的特制观察窗口,观看海底的各类海洋生物,通常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软、硬珊瑚,各式各样的热带鱼、海参、海胆等众多的海洋生物。半潜观光船一次可容纳60人同时观看。

摩托艇:150-500元/人/10分。摩托艇运动集竞技、刺激、欣赏于一体的一项运动,它同时也是一项富有现代高科技特征的水上速度运动。其比赛的场面壮观激烈、精彩纷呈、惊心动魄,赛艇马达轰鸣、浪花飞溅、扣人心弦。摩托艇是近年来日渐流行的一项水上休闲娱乐活动。

海上拖伞:280元/人/10分。用大马力的快艇拉起降落伞,依靠快艇的快速前进使伞在空中飘扬。玩拖伞时要看天气和风向,如果风大的话降落比较困难,还会落到海中,不过也是安全的。

海钓:平台海钓200元/人/2小时;快艇海钓300元/人/2小时;夜钓300元/人(时间:19:00-07:00)。平台海钓配鱼杆、鱼饵,如果是快艇海钓,则开快艇到深海中去。这里的鱼可能是很少见人的缘故吧,特别容易上钩,钓回的鱼可以请人烧烤,也可以自己动手,味道特别鲜美。

船潜:穿上潜水服,经过培训后乘坐快艇到海上的一艘舶船上,然后背上氧气瓶,戴上潜水镜,在潜水教练的陪伴下,直接从船上入水,教练带领慢慢潜入较深的海底,根据游客的身体状态一般可潜10—18米深,游客将会轻松的成为一位海底使者。

2022海南非遗文化心得体会论文报告四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三亚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鹿回头山顶公园,位于三亚市区南边3公里处的三面环海的海边小山,主峰海拔275.1米。这里山岬角与海浪辉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翰的大海,远眺起伏的山峦,三亚市全景尽收眼底,景色极为壮观。

主峰海拔275.1米。鹿回头因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而得名。"鹿回头"也因此名扬于世。现在,鹿回头山顶已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山顶公园,并根据美丽的传说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长9米,宽4.9米的巨石雕像。三亚市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鹿城"。这里山岬角与海浪辉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翰的大海,远眺起伏的山峦,三亚市全景尽收眼底,景色极为壮观。

鹿回头公园曲径通幽,顺着山势建有哈雷慧星观测站、白色的听潮亭、红色的观海乾、情人岛,此外还有猴山、鹿舍、黎家寮房、龟鳖天堂、游鱼仙池等景点供观赏,使游人乐而忘归。鹿回头山上鲜花四季盛开,姹紫嫣红,异彩纷呈,更可喜的是,还可以品尝到海南椰子中的珍品--红椰子。

鹿回头山脚下。在这里可以看到色彩斑谰的鹦鹉鱼群、五光十色的海星、奇形怪状的寄蟹、其貌不扬的海参、海蚯蚓和珍奇的小亚鱼,此外还有海铁树、海柳、珊瑚树、海葵、鸡毛草、软珊瑚和海蚌、水母、海刺、海棉等海底观赏物,绚丽多姿,令人神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残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贵的鹿茸,强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有一次阿黑上山打猎时,看见了一只美丽的花鹿,正被一只斑豹紧追,阿黑用箭射死了斑豹,然后对花鹿穷追不舍,一直追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亚湾南边的珊瑚崖上,花鹿面对烟波浩翰的南海,前无去路。此时,青年猎手正欲搭箭射猎,花鹿突然回头含情凝望,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向他走来,于是他们结为夫妻。鹿姑娘请来了一帮鹿兄弟,打败了峒主,他们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织,经过子孙繁衍,便把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丽的庄园。

古代一位英俊的黎族青年猎手,头束红巾,手持弓箭,从五指山翻越九十九座山,涉过九十九条河,紧紧追赶着一只坡鹿来到南海之滨。前面山崖之下便是无路可走的茫茫大海,那只坡鹿突然停步,站在山崖处回过头来,鹿的目光清澈而美丽,凄艳而动情,青年猎手正准备张弓搭箭的手木然放下。忽见火光一闪,烟雾腾空,坡鹿回过头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两人遂相爱结为夫妻并定居下来,此山因而被称为"鹿回头"。根据这个美丽爱情传说而建造的海南全岛最高雕塑"鹿回头"已成为三亚的城雕,三亚市也因此得名"鹿城"。

鹿回头已定位为情爱文化和生态展示并重的主题公园,主要景点包括顺风台、鹿苑、滑道、紫气东来、情爱文化园、黎族歌舞表演、鹿回头雕塑、山顶花园、北亭观景台等,这里还是三亚市区森林植被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属常绿热带季雨林生态类型,植物种类丰富,有许多国家级和海南省特有物种。

"爱的美丽传说,凝固成隽永的风景"南海情山--鹿回头公园这里流传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里展示着海南黎族的风俗与文化;这里拥有保护完好的热带植被与生态;这里还是登高望海和观赏南国海滨城市夜景的佳处;"南海情山"、"黎族圣山"、"生态之山"传扬着鹿回头公园的神奇与美名。

鹿回头山顶公园"人生莫负海南游,五指山高景物优。最爱凤凰临宝地,三亚难舍鹿回头。"马万祺先生一首有感而发的抒情诗,描述了鹿回头公园在海南旅游中的地位。鹿回头公园位于三亚市区东南鹿回头半岛上,三面环海,以"情爱文化"为主题定位,素有"南海情山"的美誉。

鹿回头公园内情爱文化景点错落有致,主景点"鹿回头"雕塑就是根据海南黎族这个美丽的爱情传说而建造,高15米,是海南全岛最高雕塑,并成为三亚市的城雕,三亚因此被称为"鹿城"。其他情爱文化景点还有"爱"字摩崖石刻、 "永结同心"台、"连心锁"、"夫妻树"、"仙鹿树"、"海枯不烂石"、"月老"雕像、"爱心永恒"石刻等。每年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期间,情侣们必定会来到这里海誓山盟,情定终生。鹿回头还是著名的"黎族圣山"和"生态之山"。

公园开辟有黎族民俗文化长廊、黎族村寨风格的"玫瑰抱"和黎族歌舞表演场,以及 "丰收图"等黎族图腾石刻,展示着黎族人民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公园同时也是三亚市区热带植被和生态保护最好地点之一,有数十种珍稀保护动物和500多种植物,包括100多种国家及省级保护植物,生活生长其间。作为海南唯一的山顶公园,鹿回头还是登高望海和观赏南国海滨城市景色的唯一佳处,山上艺术夜景灯光系统的开放,又使其倍添迷人风采。白天,放眼望去,山、河、城、海浑然一体,大海长空一色;入夜,山下万家灯火,山上玉树琼花,夜空五彩斑斓,水面波光粼粼,梦幻如诗般醉人。

"鹿回头山崖的前方有"天涯海角",再前方就是茫茫的大海。人们知道,尽管南方海域中还有一些零星的岛屿,就整块大陆地而言那儿恰恰是中华大地的南端,于是那儿也便成了民族真正的天涯海角。既然如此,那头鹿的回头也就非同小可了。中国的帝王面南而坐,中国的民居朝南而筑,中国发明的指南针永远神奇地指向南方,中国大地上无数石狮、铁牛、铜马、陶俑也都面对南方站立着或匍匐着,这种目光穿越群山、越过江湖,全都迷迷茫茫地探询着碧天南海,探询着一种宏大的社会心理走向的终点,一种绵延千年的争斗和向往的极限,而那头美丽的鹿一回头,就把这所有的目光都兜住了……"。余秋雨先生在《天涯故事》中的这一段精彩描述,道出了鹿回头的文化和精神境界。

回眸生情

高15米的《鹿回头》雕塑矗立在鹿回头公园五岭的最高峰,是根据当地黎族爱情神话传说而创作的室外雕塑作品。传说古代有一青年猎手,头束红巾,手持弓箭从海南五指山追赶一只坡鹿直至南海之滨前面山颠悬崖之下便是浩瀚的大海,无路可走,猎人正弯弓搭箭,忽然火光一闪,烟雾腾空。神鹿回过头却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并和青年猎手结为恩爱夫妻,在鹿回头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耕种、纺织、捕鱼、狩猎、种植椰子树,天长日久形成了鹿回头这一黎族山寨。鹿回头这一传说已成为三亚的象征,雕塑已成为三亚的城雕,也成为相传有5000多年历史的海南黎族神化传说的代表,也得到海南一百多万黎族同胞的认同和敬仰。

涯海角中秋欢乐节"是公司培育多年的一个旅游活动品牌,每年的中秋之夜,都要在天涯海角风景区和鹿回头公园两个活动场地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及游园活动,有传统的灯谜会、民间舞狮大会、月饼展销大会、品茗会等,而最富有特色的莫过于鹿回头的"鹿山赏月大会",处鹿山之巅,迎习习夜风,观海月初露,赏月满鹿山,加上山下灯火掩映,如临人间仙境。在鹿雕南平台还有"福"、"禄"、"寿"塔灯三座,中秋夜,亲友相聚,共同点亮塔灯蜡烛,可祈得 "福寿双全"、"幸福团圆"、"吉祥平安"。鹿回头的中秋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誓山盟由孙凯题写"海誓山盟"摩崖石刻,山盟亭和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团团长何宝森精心设计的"山盟碑"组成的一组景点。

一见钟情

立于鹿回头公园的半山回车场边,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石刻正面面对鹿雕和公路,背面可观赏三亚全景。尤其,可近观三亚两河河口与入海处的壮丽景色,还可以欣赏到鹿回头广场的景观。此处的"一见钟情"即能表达对爱人的钟情,也可表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三亚秀丽山水的钟情。南海情山鹿回头流传着一个海南黎族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位黎族青年猎手,他头束红巾,手持弓箭,从海南岛腹地五指山追一只坡鹿来到南海之滨。前面山巅悬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坡鹿无路可走,青年猎手正张弓搭箭,忽见火光一闪,烟雾腾空,坡鹿回过头来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两人遂相爱并结为恩爱夫妻。此山因被称为"鹿回头",也成为青年男女海誓山盟的情山。经过10多年的文化底蕴的挖掘及积淀,鹿回头文化得到全新的诠释,什么是鹿回头?她是中国的三大少数民族爱情传说之一,可与云南的阿诗玛,广西的刘三姐媲美;她是仙鹿回头的地方,仙鹿的这一回头,回出了人性,回出了对生命的渴望与留念,她是中国一个经典的情爱文化载体,同时也是黎簇的族源文化,海南黎族文化发袢的根源。根据美丽的爱情传说,公园建成了:"爱"字摩崖石刻,"永结同心"的海誓山盟台、"连心锁"、"夫妻树"、"仙鹿树"、"海枯不烂石"、"红娘"、"月老"等景点,着力塑造一花一木无不含情、一草一石处处有爱的氛围,以展现满山都是情、满眼都是爱、满心都是感动的情爱文化主题。每年的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这里是来自国内外的情侣们必到的海誓山盟、永结同心、祈求百年好合之地。红绳树在许多黎族村寨高大的榕树下,人们会看到由几块大石头垒成的房屋,那就是黎族人经常朝拜的土地庙。庙里既没有神位,也没有香炉,只有一块形状象男性生殖器似的石头,黎家人称为"石且"(石祖)。黎族人认为榕树是有灵性的,她是人类善良的朋友。大叶榕是雨仙,种得越多,这一地区的水量越丰富,也能风调雨顺;小叶榕则被认为是村寨的阴护神仙,她能保护全村的人丁兴旺、丰产丰收和大吉大利。若村寨死了小叶榕树,黎人们相信那是村中将有德高望重的老人即将去世的征兆,所以对生长在村寨的榕树是严禁砍伐的。可以相信黎族人对石且和榕树的顶礼膜拜是属于原始文化的范畴,来源于对祖先的崇拜,与生育的图腾有着密切的联系,能给人们带来平安幸福,并能满足人们消灾去难的宿愿,这就是民间平安吉祥树的由来,鹿回头山顶的吉祥平安树因黎族传说则更具神秘色彩。

永生相伴

在鹿回头山顶的西麓,有一块巨石,一截两半。一半傲立在山顶端,一半平躺在脚下,伸向海里,当地人称为相伴石。相传是位女子为了等待打猎的恋人相守在山顶,遥望远方,长久化做了一块立石。恋人归来后,听到村中人们的诉说,奔向山巅,长跪在少女石旁,誓死相依,便化作了一块平躺的石头,希望在恋人累的时候,能够在他的身上休息做伴。

鹿回头位于三亚市南部5公里的三亚湾,是三面临海的半岛,状似坡鹿站在海边回头观望。该景点的传说美丽动人。相传古时候五指山里有一位勤劳勇敢而又善良的黎家青年猎手上山打猎时,发现了一只美丽的梅花鹿,便紧追不舍。9天9夜之后,他翻过了99座山,趟过99条河,一直追到三亚湾边上的珊瑚礁上。前面是碧波万顷的茫茫大海,后面是紧追上来的猎手,花鹿已走投无路,便站立不动的调回头来凝望那位猎手。就在猎手搭箭弯弓,准备发射的时候,只见眼前电光一闪,刹那间又变成一团白色的烟雾,当浓烟散尽之后,花鹿不见了,只见站在眼前的是一位美丽的黎家姑娘,姑娘含情脉脉地向着猎手走来,向他倾诉心中的衷情。原来该姑娘系天上的仙女,因钟情于人间的这位勤劳勇敢的年轻猎手,征得王母娘娘的准允后,便下凡人间向该猎手倾诉爱慕之心。青年猎手也为这位姑娘的真情所感动,两人便海誓山盟,结下百年之好,在此安居乐业、繁衍子孙,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后人便将这地方以“鹿回头”相称。三亚市也因此别称“鹿城”。

以后,此处的半岛、山岭和村寨都名以“鹿回头”。鹿回头半岛最高点海拔285米,鹿回头岭 于1984年开辟公署内有哈雷慧星观测纪念点、听潮亭、情人岛等观赏、休憩设施。岭上有高达15米再现鹿回头神话的塑像,岭下建有度假宾馆多处和珍珠养殖场。鹿回头岭是观海景、山景和三亚市景的最好去处。

鹿岭之巅,人们已经建起了鹿回头公园。只见园内红花绿树,亭台栏障,加上别致的曲径回廊,倒像是一座小花园,只见公园内游人如云,笑声四起。神话中的猎手和仙女的传说,已被雕塑成“鹿回头”巨型石雕,其高为12米、长9米、宽4.9米,屹立在鹿岭上,雕塑像的作者林毓豪先生(原“五羊城”作者)花了4年时间和心血,完成这件巨大而不朽的神话作品。该作品构思独特,造型优美,一只神鹿回头凝望,两旁分别屹立着英俊的黎族猎手和美丽的鹿女。若从市区远眺,远远便可望见这对情人以其迷人的仙姿,满面笑容地欢迎四方来客,而若在仙鹿像处,可俯瞰浩瀚的大海,远眺起伏的山峦,三亚市全景尽收眼底。你要是来到猎人和鹿女幽会的地方,细细品味“鹿回头”那动人的故事,你必将会终生难忘--这里的情、这里的景、这里的秀和这里的美。

2022海南非遗文化心得体会论文报告五

朋友们,来到海南前您曾听说过海南第一楼吗?如果没有听过,那请你现在猜一猜,它会是哪座楼呢?大多数的朋友您一定会在脑海中搜索哪座摩天大楼去了。其实海南第一楼就只是一座十几米高的木结构建筑,可为什么称这个只有10几米高的楼为第一楼呢,是因为它是古代海南最高的楼,在当时站在此楼上眺望可是一马平川。他现在就是位于五公祠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五公祠看看吧!

五公祠位于海口市海府路上,这里原是海口市与琼山市的分界线,整个五公祠建筑面积达2800平方米,占地约7公顷,是海南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是为纪念唐宋时期贬到海南岛的五位名相、名臣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胡栓而建,故名。该祠由五公祠、苏公祠、观稼祠、学圃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一组古建筑群组成,人们习惯以五公祠统称。这里齐花异木掩映楼阁,地近闹市,独有清幽,自古有“琼台胜景”之美称。

有人称在海南思古抒怀,一定要去五公祠,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刚刚和大家说的海南第一楼,它是五公祠中最大的建筑,此楼还有一个非同小可的地方,那就是它全部由木材搭建而成,原来是无一钉一铁的,现在已经进行了修建。至今已有100多年了,据说能保持这么久是因为有五公的正气镇住了此楼。

大家跟我来,我们来看这五个塑像,知道他们是谁吗?中间的这个是李德裕,/考_试_大/他在唐文宗和武宗时为宰相,因遭奸党陷害,被贬到海南,在三亚崖州地区有许多李姓人家自称是李德裕的后代,两旁的四位是宋朝的李纲、李光、赵鼎、胡栓。

大家来看这副对联“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这两副对联概括了五公只知有国不知有身,凭百折不挠的精神,五公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对海南人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海南人民广为传颂。

在海南第一楼的左边是学圃堂和五公精舍,右边是苏公祠。说道苏公祠自然就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建的。据说是先有苏公祠,重建后才有五公祠的。大家来看看在苏公祠前这一石碑,这可是国家一级文物,为宋徽宗赵诘手书《神宵玉清万寿宫诏》碑,赵诘自创的瘦金体书法刚劲清秀,由此可窥一斑。

大家来这边,这里就是琼园了,看到那个浮粟泉了吗?传说,苏东坡被贬至此地时,指地凿泉。发现了“浮粟泉”,因为泉涌如浮粟,甘爽纯净而得名。

好了,朋友们,现在我们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让你们自己去更加亲密的接触五公祠,半小时后我们在大门口集合。

2022海南非遗文化心得体会论文报告六

南湾猴岛位于海南省陵水县南约14公里的南湾半岛,三面环海,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岛屿型猕猴自然保护区。岛上除了有热带植物近400种,动物近百种,原始的自然环境和2500多只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猕猴外,因此人们称之为"猴岛"。

南湾猴岛四季绿树葱葱,风光秀丽迷人,最具海南特色的洁净迷人的沙滩,妩媚多姿的椰树,白浪翻扬的天然海滨浴场,色彩斑斓的珊瑚礁群;素有"海上街市"之称的渔排风情,古陵水"八景之一"。

南湾半岛因猕猴种类独特,种群众多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有猕猴29群20_多只。

南湾猴岛的猕猴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猴类。生理上与人类非常接近,适应性广,生命力顽强,易驯养。猕猴系半树栖生活种类,多栖息于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

南湾猴岛景区总面积为10.2平方公里,长14公里,最宽处仅1公里,平均海拔150米。

岛上有三个自然村,3000多人口和500多亩农耕地。猴子岛三面环海,碧波万顷,一面青山依傍。岛上怪石嶙峋,像一肥铁锚抛入浩瀚的南海,在碧波白沙的环抱下犹如拥红簇翠的图画一样迷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椰树、荔枝、菠萝蜜、杨桃等果树比比皆是,草木四季常青,花果代谢不衰,是典型的热带风光。既适合猕猴生长繁衍,又能为猕猴提供充足的食物。

多年来,有关部门对南湾猴岛的猴群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已经基本对部分猴子驯化成功。只要听到哨子响,它们便呼啦地奔下山来,在距人咫尺地方争食、追逐,有的甚至向客人招手或上前索取食物,但它们很少糟塌庄稼和伤害牲畜。猴群无愁无忧地生活在这个人为监护管理的大自然生物圈里。南湾猴岛真正成了猴子的乐园。游客只要从陵水县县城沿海榆东线公路驱南行14公里,到达新村渔港,乘吊索渡过只有500米宽的浅海湾,步过海滩,进入茂密的热带丛林,就会看到这个得天独厚的"花果山",看到孙大圣的子孙后代们逍遥自在的极乐世界了。

到南湾猴岛观猴,其趣无穷。岛上之猴,有几群已被驯化。你可以为它们拍照,也可和它们合影。观猴最佳时刻是管理人员喂食之时,哨笛一响,满山树摇草动,猕猴们有的连蹦带跳,有的在树上一连串腾跃秋千,一眨眼功夫便集合完毕,一边争吃,一边唧唧咕咕地打闹,千姿百态。如果不是在喂食时间上岛也没关系,只要你在观猴园前买一两袋花生果等食物,猴们便很乐意和你交朋友,会以十二分热情和主动来接受你的敬意。值得你注意的是这些猴子猴孙不喜欢欺骗行为。假如你竟想"逞猴",只亮食物而不喂给它吃,或者看到握拳亮开的是空手掌,那么,猴就会向你,吡牙咧嘴大叫,或者飞快地向你扑来,会让你大吃一惊。

游客可以欣赏到令人捧腹的猴艺小品、充满灵性的马戏表演,还可以与猴子合影留念,亲密接触,别有一番情趣,高空缆车既便利了游客进岛出岛,以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领略海南椰风海韵的全新视角。此外南湾猴岛的接待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新增加的环保型电瓶车,装修改造后的船只与索道相配合,使游客进出岛极为便利,南湾猴岛已成为海南旅游市场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南湾猴岛坐落于海南省陵水县南约14公里处的南湾半岛上。岛上气候温和、林木繁茂、峰峦起伏、四季如春、蝶舞鸟逐。半岛三面环海,周边水域风情万种,整座山头怪石嶙峋;海湾细浪连绵、百舸候岸;湾内波光粼粼、渔排荡漾;若是雨天,南湾浩如烟海,整个一幅奇美的山水画。1995年的资源调查显示:保护区共有植物388种,森林覆盖率达95%,哺乳动物15种,鸟类57种,两栖爬行类17种,猕猴也已从1965年的5群100多只发展到20多群1500只左右。多情的海水孕育了这美丽的小岛,而聪明机灵的猴子们又怎么会放过这块圣地呢?岛上除珍贵动物猕猴外,还有水鹿、小类猫、豹猫、水獭、穿山甲等近20种兽类;鸟类有海南鹧鸪、戴胜等近30种;爬虫类有蟒蛇、蜥蜴等。

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猴岛先后遭遇两次毁坏。1965年建立猴岛保护区时,只剩下5群约100只猴子。

1999年7月,由海南三特索道有限公司、陵水县林业局、陵水县旅游局三方共同组建了股份制形式的海南陵水猴岛旅业发展有限公司。当年10月,猴岛主题公园开始开发建设。

由于近几年的保护性开发,猴子的数量已由1995年的1800只左右,增长到2500多只。猴岛公司又对野生猕猴进行驯养,使野性十足的猴子颇通人性。

为让人们充分领略南湾风光,1999年海南三特索道有限公司在新村与猴岛之间架设了一条2138米的全国最长的跨海观光索道--猴岛索道,索道犹如一条凌空彩链横跨新村港湾,将神秘的南湾猴岛、迷人的热带港湾、浓郁的"疍家民俗"、喧闹的渔港风情等串成一线。索道引进索道王国--奥地利多贝玛亚公司90年代最新技术,这是一条极人性化的索道,采用单线循环可脱挂式的抱索器使得老弱病残均无上下不易之虞,最快速度6米/秒,使游客到达景区时间仅需7分钟,单边最大运力610人/小时,个性化的4人半敞开式吊厢舒适而美观,并且实现了全线计算机监控管理。迎着徐徐的清爽海风放眼四望,海阔天高,青山、碧水,沙滩、椰林和脚下迷人的滨海渔港风情尽收眼底。

2022海南非遗文化心得体会论文报告七

著名的大东海海滨度假区,1985年对外开放,海南建省办特区后迅速建起一批较高档次的度假酒店。1992年,大东海和亚龙湾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40佳”景区之一。惯于到主题旅游公园观光的客人也许会想,这里不就是海滨加酒店吗?是的,乍一看确实如此。然而,这里的海滨四季都拥有温暖的阳光、洁净的海水和细软的沙滩,加上清净的环境和旅游酒店良好的服务,现代度假休闲旅游的各要素都具备了,因此,大东海每年都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来度假休闲.大东海距三亚市区3公里,位于榆林港和鹿回头之间,月牙形的海湾长约2公里。阳光、海水、沙滩、绿树构成美丽而典型的热带风光.冬季水温在18℃——22℃,是进行海水浴、阳光浴的理想之地。

在传说中,大东海是三亚落笔峰落笔洞黑龙戏水的地方。相传黑龙看中了大东海晴空丽日,碧波万顷,风平浪静,央求南海龙王将大东海借给他戏水解闷,南海龙王同意了。谁知黑龙一来便带来台风,弄得大东海浪高流急,影响人们打鱼和生活.于是,南海龙王只准黑龙偶尔来大东海活动筋骨。

如今,大东海不仅建设了一批海滨度假酒店,旅游休闲和各种水上项目也开展起来,有潜水、观光潜艇、海上摩托艇等。

如果想刺激,可到媳水乐园,从那里高高的滑水道冲进水池。不过,更刺激、更紧张有趣的还是驾摩托艇兜兜海风。潜水或者乘观光潜艇去领略热带海底世界的神奇。“航旅一号”是我国研制的第一艘观光潜艇。最大耐压深度50米,可载客40人。由于观光舷窗之间装有大功率照明灯,水下光线明暗均可照常观赏。借助水下摄影机,“航旅一号”还将更远处的海底景致凸现在人们的眼前。乘观光潜艇和潜水,时间分别约需一小时。

民以食为天,大家到了旅游的地方。大家可能除了景点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吃美食啦。三亚人,或者居住在三亚的人,在接待来自外地(一般指岛外)的亲朋好友时,安排的第一顿饭想必都少不了一样东西——海鲜。当然是海鲜!看在一个外地人眼里,三亚人吃海鲜,那才叫浪费和奢侈,不论是高档次的大酒楼,还是主妇们每天进进出出的嘈杂农贸菜市场,那些鱼虾蟹螺,也不管价格贵贱身份高低,竟然都装在打着氧气的水箱水桶里待售,只因为三亚人嘴刁,海鲜,非鲜活生猛的不吃。比起上海一带一只大闸蟹从早餐吃到晚饭的戏说,三亚人倒真得戴上这顶浪费奢侈的帽子。

三亚人烹调海鲜的方式,一般说来跑不出清蒸、白灼和打边炉的框框,调味品只是祛除腥味的姜葱蒜,连盐也往往是不放的。外地人吃上几次,虽然承认甜美不同以往,但难免觉得寡淡少味,不如什么香辣蟹、豆瓣鱼、辣炒小龙虾来得爽口刺激。殊不知这崇尚原汁原味的清淡饮食,也是三亚人常葆健康美丽的“独门密器”。海南人(自然也是三亚人)的饮食观现在看来是超前科学的,如今时尚的自然、清淡、营养、健康等饮食概念,自古以来就在其食谱中处处体现,号称海南“四大名菜”的文昌鸡、嘉积鸭、东山羊、和乐蟹,无一不是清蒸白斩,以本味见长。不仅是海鲜,三亚人料理其他肉类果蔬菜,也都遵循天然、新鲜、清淡的原则,甚至于为求新鲜和天然,调味时往往用酸豆、酸桔子、酸笋、酸西瓜代替醋来使用。

海南人的饮食烹饪方法让食物保持了原汁原味,保证了食物的营养成分,也提供给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因为不同的烹调方式会不同程度的造成食物中蛋白质等营养的散失,而蒸和煮,是最能保持食物营养成分的烹调方式。海南饮食

崇尚自然和注重原汁原味的传统吃法,是值得向外界宣扬的,同时也应该成为营养与健康效仿的样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