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疫情心得体会个人版实用 疫情的个人心得(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9:06:43 页码:14
疫情心得体会个人版实用 疫情的个人心得(三篇)
2023-01-05 09:06:43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疫情心得体会个人版实用一

全球疫情肆虐的当下,中国发布白皮书意义重大,不仅把真实感人的中国抗疫叙事呈现给世界和历史,其对事实的客观梳理、对经验的理性总结和对未来的深远思考,也为各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有益借鉴,对于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丰富人类同病毒斗争的经验具有重要价值。白皮书一经发布便在全球引发强烈回响。

这是一段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历程。面对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在生命至上的价值感召下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之力。面对疫魔,中国人民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肩负大国担当,与世界人民携手作战,为捍卫人类共同福祉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艰苦卓绝的中国行动,也让世界看到了危难之下一个东方大国的勇毅和仁爱。

抗击疫情的中国行动,体现了命运与共的人类情怀。疫情发生以来,____时刻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高度重视抗疫国际合作,先后同近50位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或见面,亲力亲为推动全球携手抗疫。无论是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讲话,还是在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上致辞,核心要义都是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森特利亚这样评价:“每当灾难波及世界时,我们都再一次认识到,____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恰逢其时。”

抗击疫情的中国行动,彰显了共克时艰的大国担当。疫情来势汹汹,中国举全国之力遏制疫情,同时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分享病毒研究成果,同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沟通,与世界各国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积极推动国际科研合作。实践证明,中国抗疫,为全球抗疫提供了有益经验、作出了重要贡献,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中国强有力的举措控制了疫情在中国境内扩散,也阻止了疫情向其他国家蔓延,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

抗击疫情的中国行动,遵循着守望相助的人间正道。病毒无国界,人间有真爱。中国疫情防控最艰难之时,国际社会伸出援手。中国铭记于心并投桃报李,尽己所能启动了新中国历规模的一次全球紧急人道行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紧急援助;为170多个国家举办卫生专家专题视频会议;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开足马力为全球生产紧缺医疗物资和设备,仅口罩和防护服就分别向世界出口706亿只和3.4亿件……当中国专家组和援助物资抵达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五星红旗上深情一吻,表达深深谢意。

抗击疫情的中国行动,维护了国际关系的公平正义。中国旗帜鲜明地支持世卫组织,倡导多边主义的抗疫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抗疫筹款,帮助非洲等能力薄弱国家和地区提升抗疫能力;中国积极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把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的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一系列重大举措和计划无不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

新冠病毒仍在全球传播蔓延,国际社会将面对更加严峻的困难和挑战。这是一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之战、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之战、维护世界繁荣发展之战、维护国际道义良知之战,唯有团结、合作、担当、作为的精神才能引领人类取得全球抗疫胜利。值此关键阶段,中国白皮书的发布恰逢其时。正如老挝老中友谊协会秘书长西昆·本伟莱所说,抗击疫情的中国行动,让全球面对原本未知的病毒“少了恐慌,多了信心,有了借鉴”。

主题疫情心得体会个人版实用二

疫情发展迅猛,令人担忧。武汉的动态,牵动着全国乃至国际的目光。

23日凌晨,武汉市宣布,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这是本次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政府做出的有全局性、决定性的重大举措。从防控角度来说,它对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无疑是有利的。这对于武汉这座国家中心城市和逾千万市民而言,同时意味着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公共交通暂停以后,市民就医、购物等市内出行刚需如何保障,政府部门应该有预案。

武汉外出通道关闭,还有一个重大议题需要关注,就是物资保障。据有关部门测算,截至31日,湖北本省只能生产医用口罩800万个,防护服200万套,红外测温仪1200套,不能满足全省防疫需要。湖北省拟向国家请求紧急支援,调拨医用口罩4000万个、防护服500万套、红外测温仪5000套。

这些现象,需要关切。这些问题,需要解决。

疫情变化迅速,影响民心民情,也会影响市场变化。突如其来的危机,带来防疫物资、生活必需物资的短缺。对此,地方政府部门应由应急物资保障机构,以非常规措施,迅速调集各种物资,满足医疗机构和市场需要,使民众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安到稳定。

以口罩为例,当前,是否已确保市民人手一只乃至充足?此外,对于发热等病症的求医问诊,市民如何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线下挂号不行能不能线上挂?这些问题都事关万千市民安全,必须及时考虑和安排。

疫情关头,危机期间,应对不可按部就班,而当有非常之举。此等严峻时刻,相关工商企业需按照紧急部署组织生产和调配,不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民众也应有公共意识,不参与不必要的抢购。非常时刻保持理性,大家同舟共济,共度时艰。全国人民也正在和武汉站在同一战线上,狙击同一个敌人: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肺炎的发生和传播特点决定了,武汉的疫情走向将对全国防控大局起到决定性作用。武汉当前遇到的困境,应该也正在得到全国人民的帮助和支持。

历史总是透亮的殷鉴。2003年北京“非典”疫情在前,给今天仍然能带来重要的现实启示。那就是,作为疫情的主战场,武汉必须打胜这场“保卫战”。只有控制住了主战场的疫情,才能真正切断病毒的外泄,才能在全国范围以最小的代价取得防控新型肺炎的最终胜利。除此,我们别无他途。

“非典”时,集举国之力控制住了北京疫情,最终全国脱离了险境。今天,我们可能面临同样的选择,那就是必须集中优势、集合资源,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帮助武汉早日控制住疫情,如此方可确保全国安全。

这是所有武汉人的心声,也会是全国人民的心声。

主题疫情心得体会个人版实用三

解封、重启、复苏、再出发……经过76天的艰苦战疫,挨过了至暗时刻,扛住了血泪坚守,以武汉为主战场的我国本土疫情传播被基本阻断,疫情防控总体格局迎来标志性节点。在这两个多月的疫情防控战,中西医并肩作战、优势互补无疑是重大亮点,也是中国方案的宝贵经验。连日来,多国科学家、临床医生与中国中医药专家在线交流取经中医药防疫经验,我国的中成药、饮片、针灸等中医药物资也正加速“出海”驰援。

在我国疫情防控中,中医药治未病、辩证论治、多靶点干预等独特优势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创造了多个“首次”——首次大范围有组织实施早期干预、首次全面管理一个医院、首次整建制接管病区、首次以中西医联合巡诊查房、首次在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参与较早、全病程参与、介入度最深”,最终探索形成了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的新方案。这既是坚持中西医并重的中国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也由中医药具有的独特功效所决定。

当前,世界各国对于新冠病毒的认识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药以不变应万变,通过症候演变的规律确定治疗方案,在疫情一线的救治实战中被证明了卓有成效。

在疫情汹汹、病例急遽爆发、医疗资源紧张的现实下,让发热、留观、密接、疑似四类人普服中药,施以标准通治方“中药漫灌”,缩短了症状持续时间,及时截断了疫情的蔓延和扩展势头,创新了中医药参与社区防护的模式,使防控关口前移至社区。

在全中医的方舱医院,对轻症普通型患者主要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实现了“所有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治疗奇迹。

在重症、康复阶段,中医药辩证论治、一人一方,在血氧饱和度不稳定、炎症控制不及不佳、控制病情恶化发展等病理环节上发挥了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减少后遗症。

大疫出良药。此次疫情中,中医药推动科技攻关,对已经纳入第五、第六、第七版诊疗方案的中成药和方剂,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筛选出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在临床救治的同时开展了中医药的基础研究,积极筛选评价一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已上市中成药。同时利用国家科研平台开展新药研发,中医药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战疫史,历代中医治疗疫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有记载的500多次大小瘟疫中,中医药没有一次缺席。而近年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体现出的责任与担当,也举世共睹。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疗效得到世卫组织的肯定;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取得良好效果,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手足口病、流脑、乙脑、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也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

病毒无国界,人间有大爱。揆诸当下,全球疫情形势严峻,蔓延与传播速度仍未遏止。

疫情当前,同此凉热。抗击疫情,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携手,开展国际合作,也需要中西医协力应对。

中国的中医,世界的中医。中医药为传染病防治提供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策略,中医药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仍然是人类战疫的重要武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共识下,中国医药将继续为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促进人类健康书写使命担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