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北京冬奥会宣讲心得体会及收获 北京冬奥会宣讲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11:49:51 页码:7
北京冬奥会宣讲心得体会及收获 北京冬奥会宣讲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六篇)
2023-01-05 11:49:51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北京冬奥会宣讲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大家好!

今天,我将带领你参观故宫。紫禁城,也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宫殿占地面积超过72万平方米,有9900多个亭子。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居所。城内有一门,南门为武门,北门为神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据说大约有23万名著名工匠和100万名平民工人聚集在一起创造了紫禁城,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紫禁城有多大,有多壮观。紫禁城的整个庭院分为两部分,即“前朝”和“后宫”。“前朝”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主要包括东西两侧的太和殿、中和殿、包和殿、文华殿、武英殿。“后麦”是皇帝、后妃和未成年子女居住的地方,主要包括干青宫、交泰宫、坤宁宫和东西六宫。

你看,这个楼就是武门门,也叫五峰楼。明朝时,每年正月十五,午门挂一盏灯,给官员送饭。到了清朝,这个活动取消了。另外,每当国家打了胜仗,皇帝都要在这里接受祭俘仪式,皇帝的亲征也是从午门出去的。在戏曲舞台上,“武门门砍头”的说法,其实是明朝朝廷官员在武门庭犯罪。好了,我们继续。

现在我们来到了广昌太和殿。这里有18个青铜香炉,代表清朝留下的18件东西。两侧有青铜鹤龟,象征长寿。看,太和殿是故宫最高级别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隆重的仪式时才使用,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殿。太和殿正面有12根大柱子,东西长约63米,高35米。整个大厅雕刻着横梁和油画,红色的柱子上缠绕着龙。这些龙有不同的姿势和生动的描述。整个宫殿也很豪华,很有钱。有一个2米高的平台,上面雕刻着9个金龙宝座。后面有一个金色的油漆屏风,前面有一个皇家的箱子。殿顶形式是最高等级的双檐顶,甚至正殿主脊上的吻兽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处处显示“第一”。

读完太和殿,我们再来看看太和殿。大家看!和谐殿是皇帝等待吉时,在仪式前稍作休息的地方。接下来,请和我一起去参观国宴厅-包和厅。亲爱的朋友们,这个大厅是前皇宫三个大厅中的最后一个,叫做包和厅。这个大厅叫国宴厅,清代科举。现在我们来到干青宫,这里是皇帝在紫禁城居住和处理日常政治事务的地方。干青宫分为三个部分:中殿、东暖阁和西暖阁。正殿是皇帝处理日常事务和临时会见大臣的地方。殿内有皇帝宝座和御案,中间挂着一块“光明正大”的牌匾,这是清朝皇帝的祖训,是治国、修身、平天下的基本原则。东暖阁和西暖阁是皇帝晚上待的地方。

现在请跟我去参观交泰堂。请看,这个四角金字塔形屋顶的大厅叫交泰殿。这座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后举行生日庆典的地方。正殿后墙上的牌匾上有“无为”二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后人可以以德治国,实行仁政,从而达到国家长治久安。

亲爱的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宫的后花园皇家花园,这是一个皇帝休闲娱乐的地方。你可以在这里拍照。

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先到此为止。给你两个小时自由参观。请不要在墙上乱涂,保护文化遗产。希望你玩得开心。

北京紫禁城的建筑形式

建筑规模

紫禁城是由明朝皇帝朱迪建造的,由会翔(1397-1481,苏州人)设计。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3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72万平方米。14年,100万农民工,9999套半房子。其实根据专家1973年的实地调查,大小院落90多个,房屋980间,共计8707间(但这个“间”并不是今天的房间概念。

建筑造型

当时故宫前面的宫殿建筑风格要求宏伟。

庭院明亮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位于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央,每个角落都有十只吉祥动物。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将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惊世界。但后面的皇宫又深又紧凑,所以东西六宫自成一体,各有门墙,相对排列有序。故宫之后是皇宫花园。

故宫的宫殿沿着一条南北中轴线排列,三大大殿、后三宫和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而向两边,南北取直,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故宫,而且南至永定门,北至鼓楼、钟楼。

对于北京冬奥会宣讲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朋友:现在呢,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我先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天安门广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位于北京市区的中心.天安门广场呈长方形,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万平方米。如果人们肩并肩地站在广场上,整个广场可容纳100万人,就是说全北京总人口的1/13都可以同时站在这里,够大的吧!

在明清时期广场可没有这么大,当时它呈“t”字形,“t”字的那一横就是我们今天的长安街,那一竖就是从现在的国旗杆前至_纪念堂前的这一长条形区域,在这一区域的两侧是按文东武西的格局分布着当时政府机关。解放后,原来广场两侧的建筑被拆除,从而形成了今天广场的基本格局。

在天安门广场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建筑,现在我为大家以顺时针方向做一个简单介绍,就让我们以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开始吧!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是全国人民代表参政、议政、举行重大会议,当家作主行使主权的地方,建成于1959年,最高处46.5米,是现在广场上的最高建筑。整个大会堂由三部分组成,南部为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中部为万人大会堂,北端是国宴大厅,整座建筑自设计到完工只用了10个月,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广场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天安门城楼,它是新中国的象征,就是在天安门城楼上,1949年10月1日_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广场的东侧矗立着中国历史博物馆及中国革命博物馆,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览中国古代、近代历史文物及革命文物的主要场所。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面是_纪念堂,原来在那里曾有一座门,明代叫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民国时又改为中华门,解放后拆除,1976年_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庄严肃穆的_纪念堂。纪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为纪念伟大领袖_而建,现在_的遗体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们凭吊、瞻仰、表达深深的敬意。

广场的正中,巍巍耸立着中国第一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为了纪念那些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及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英雄们而建。整座纪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双层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镶嵌有八幅汉白玉浮雕,反映了中国近百年革命历史。纪念碑的背面是_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正面是_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近代革命的见证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一二˙九都发生在这里。天安门广场也是新中国诞生的见证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见证人。现在,它已被全国人民评为“中国第一景”,每天都有来自海内外的朋友们到此参观游览。

对于北京冬奥会宣讲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来了!是谁来了?当然是我们中国人来了!是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东道国来了。想到这儿,我心里满满是自豪感。

我们中华民族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接近于两个多欧洲的人口,有我们中国参加的奥运会才是盛大的国际体育盛事。更有意义的`是,2022年世界冬奥会和残奥会在北京举行。_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揭晓,“冰墩墩”和“雪容融”脱颖而出。

冰墩墩,他寓意深刻,“冰”象征着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冰墩墩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着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中的心形图案,代表着我们国家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冰墩墩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雪容融名字的寓意同样深刻,“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员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体现了通过残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制作。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他是欢乐喜庆节日气氛和“瑞兆丰年”喻意的完美结合,表达了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办奥理念。

我喜欢你们,冰墩墩和雪容融。

对于北京冬奥会宣讲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尊敬的各位旅客:

大家好!

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x,在接下来的几天当中,我将陪伴大家共同游览北京的名胜风景,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是您对北京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希望您能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好,现在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游览行程吧。

(进午门之后)进了故宫,大家首先看见的就是人……为什么这么多人来到这里呢?因为明朝永乐年间,一百万劳工花了十四年的时间修筑起来的故宫是世界是最大的宫殿,非常有名。每天都有数万名游客来这里观光。

故宫的面积约是天安门广场的两倍,比凡尔赛宫殿还大,是日本平安神宫的十倍左右。故宫的历史开始于570年前,请大家把思绪拉回到570年前来游览故宫吧!

这个建筑是故宫朝南的正门,叫作午门。午是正晌午时的午,是位于正中的意思。午门的下面,有五个拱门,正中间的门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即使地位很高的大臣,也只能使用两侧的门;地方上的诸候只能使用最两端的小门。这些都是根据身份,等级来严格规定的。过去,只有皇后在结婚的时候,才能从午门进入一次,其它女性一律禁止出入午门。当然现在是谁都可以进啦。过去对皇帝的心腹都是这样严厉,一般百姓就更不用提啦。连靠近故宫都不行。所以,这个故宫又被称作紫禁城。紫是紫色的紫。过去有天帝之子,老子住的地方当然也得是紫色的宫殿才中!于是,用了个紫字。禁就是禁止入内的禁字,也就是禁止随便进放的意思。

这正中的路是皇帝专用的。这条但是故宫的中轴线,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主要建筑大多都沿着这个中轴线而建,两边的建筑也多是对称的。皇帝的宫殿位于这中轴线的中间,显示着”普天之下,唯我独尊”。这条路是用大理石铺成的。请看,这大理石路比两边的路高出一块儿来。当皇帝将走这段路时,还要在上面铺上地毯之类的东西,这样就高了。所以纵然皇帝身材短小,在这上面一走,也显得高大伟岸!

皇帝是了不起的”爷们儿”,这中间的门也是了不起的”爷门儿”。每当皇帝经过这中间的门时,都要敲响大钟、大鼓伴奏才行。皇帝就这样迈着步子: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真戳威严无比!皇帝打心眼儿里感觉到:看!还是老子伟大!下面,我们大家也假装当回皇帝,体会一下皇帝走路的感觉吧!

(在太和门前)这个建筑叫太和门,是故宫里最大的木制大门。在这个大门的前面,放有一对狮子,这是明代用青铜的。狮子强悍,吼声震天,使百兽惧怕,放在这里,代表着皇帝的威严。那里有个石头做的像邮筒似的东西,那是大臣,诸候求皇帝时,要写申请书放在里边,由皇帝的仆人转达给皇帝:”万岁,此人求见,可以吗?””好。””是,遵命。”就可以有进了。如果皇帝狱:”不行!”那求见的人就会被撵走。和它相对称的那边,还有一个石头做成的东西,它的形状像一个大印,象征着皇帝的权力。也就是说:老子的权力坚如磐石,不管世间有何变动,老子的权力永远不变!

(经过太和门之后)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是故宫内最大的建筑物,并且是过去北京城最高的建筑物。皇帝下令:任何人的房子也不能高出老子的房子。所以京城只好建了平房,北京过去曾被称为”平房之都”。

(在太和殿广场)尽管故宫周围有十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皇帝还是担心有人挖地道钻进故宫暗杀他,吓得睡不好觉,,绞尽脑汁想了个办法,就是把广场用十五层砖横、竖交叉地铺严实了,才终于放下心来。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权力斗争是何等激烈!当然在大典时,文武百官三呼万岁,但皇帝还是怀有戒心:这里面,这家伙,那家伙,说不定哪个家伙想暗杀老子,不注意哪行!这广场的砖层大约有三、四米深。

(在太和殿的石台上)这个由石头做成的东西叫嘉量,嘉量是当时的标准度量衡,表示皇帝公平处事,谁半斤,谁八两,心里自然有数。对面还有一个石头做成的东西,叫作日晷。发音和日记一样,但不是日记,是用来看时间的石头表。皇帝的意思是:重量和时间的基准都在老子这里。

那边有鹤和龟,”千年仙鹤,万年龟”,是长寿的象征。不过,中国和日本不同,是颠倒过来说的,叫作”万年仙鹤,千年龟”。为什么说法不一样呢?大概是过去日本的留学生在中国学了词句之后,乘船归国途中,由于船的颠簸使头脑产生混乱,记颠倒了。还有许多例子,如:日本讲良妻贤母,中国讲贤妻良母;日本讲平和,中国讲和平;日本讲法政大学,而在中国叫作政法大学。文章的意思完全一样,但只是顺序不同,大概就是乘船颠簸所致。那鹤和龟不单是一种装饰物,也是一种香炉。它们的背都盖着盖儿,每当大典时,就把盖掀起来,放入檀香燃烧,那烟就从它们的嘴里缓缓溢出,就好像它们都在吞云吐雾一样。

请大家从石台上回头看广场。我们进了故宫之后还没有看见过树。为什么在这么宽阔的地方连一树都不种呢?……不是为了防止暗杀,而是为了制造气氛。如果种了树,郁郁葱葱一片绿,鸟儿在上面又唱又叫的,就会呈现出生活的气息。如果不种绎,就会产生庄严的气氛。我们来想像一下:过去大臣、诸候要见皇帝时,全都得从天安门走着进来,走在宽阔的路上看着高大的建筑,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大臣、诸候就会越走越感到压力沉重,当走到皇帝面前时,就会自然地双腿打着哆嗦跪下来了。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三岁时当上皇帝的,他即位时的御座就在太和殿的正中。

对于北京冬奥会宣讲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宋,在接下来的几天当中,我将陪伴大家共同游览北京的名胜风景,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是您对北京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希望您能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好,现在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游览行程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6.3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环绕,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楼。根据1973年的统计,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乐四年,也就是1420xx年下诏营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永乐四年开始备料,而第二阶段就是在永乐十五年,1420xx年六月开始动工兴建,历时20xx年,在永乐十八年,1420xx年完工。

在建造过程中,征集了全国10万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万人,而建筑材料都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来北京房山,金砖来自苏州,石灰来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盘山,殿基所用的精砖石来自山东临清,松木多来自东北,而楠木多来自四川、云贵、浙江等地,可见当时工程的浩大。

故宫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宫的蓝图而修建的,布局规划遵循了《周礼·考工计》的都城设计礼制: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大致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则为后寝。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东西两翼,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而后寝则是以乾清、交泰、坤宁这后三殿以及东西六宫、御花园为中心,外东路、外西路的建筑为主,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宫皇妃居注祭祀的地方。

左祖右社是这样布局的:在午门外东侧是皇帝祭祖的场所太庙,西侧则是祭社稷的场所社稷坛。按照这种布局建筑而成的故宫就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统治时间总共长达五个世纪。由于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筑群体,所以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中,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在在北京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伟大的中轴线,全长8.5公里,南起永定门,北到钟楼,其中包括故宫在内的皇城就占了三分之一,这条中轴线也叫做龙脉,线上的景山是内城的中心点,也是故宫的镇山。

我们有时候还把故宫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称是怎样得来的呢?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称为紫宫。封建帝王自称是天帝的儿子,所以他们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宫象征为天上的紫宫。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备森严,不许庶民百姓接近,是绝对的禁地,又称为禁宫,所以这里也被叫做紫禁城。

这里共有四道门,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而紫禁城的正门就是午门,因为在罗盘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门也是南大门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从汉代的门阙(形制演变过来。下端有高12米的墩台,正中的墩台上面有门楼,两侧还设有钟鼓亭,东西两侧突出的部分叫观,上部各有廊庑13间,两端还建有重檐攒尖方亭。中央的广场叫阙。在明清两代,这里是朝廷举行颁朔大典和献俘典礼的地方。正中开了三道门,两侧都有掖门,这种做法称为“明三暗五”。

五个门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可以从这里入宫,科考三甲也可以从这里入宫;平时,文武百官走左门,宗室王公走右门;掖门只有在大型活动的时候才开,三品以下的官员按照文东武西分别通过东西掖门,外国使节要从西掖门才可以入宫;在殿试的时候,考生分单双号,从东西掖门中通过。

进入午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内金水河,它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太和门广场,上边还有五座汉白玉石桥,就是内金水桥了。内金水河的作用不仅是故宫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灭火的主要水源,同时还起到了点缀景观的作用,使太和门广场在雄浑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门两旁还有两道门,就是德昭门和贞度门。每逢皇帝出宫,都要在太和门换车,而且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也要从太和门进入皇宫。在光绪四年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光绪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门突然被火烧毁了,可是大婚当天皇后要从这里经过,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寻找了能工巧匠,连夜用彩绸还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门,才使得婚礼如期进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门才重建完成。

过了太和门我们就进入了太和殿广场,它面积有3万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还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动的时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广场举行隆重的朝礼。现在我们面前这座宏伟的建筑就是太和殿了,它和中和殿还有保和殿是建立在一个土字型的三层台基上,台基南北长230米,高8.13米,在四周围还建有一些楼阁,其实就是清朝内务府所管辖的库房。

太和殿是故宫中最高最大的建筑,面积有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面阔11间,进深5间。其实在明朝奉天殿的时候,这里市面阔9间,进深5间的大殿,到了清朝年间,将它改为了现在的大小,其实在两侧的夹室是封闭的,不能作为正殿使用,所以实际上还市面阔9间,进深5间,同时,也将它改名为太和殿。太和二字出自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而太和的观念是上古天人和一观念的延伸,强调了君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还有个民族之间的和-谐。在太和殿的屋顶正脊上还有一个高3.36米的大吻,往下还有11个垂脊兽,在我国古代,异兽的数量越多,代表了殿宇等级越高。在殿内有72根大住支撑,当中的六根是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金柱,上面支撑了藻井,再藻井当中雕刻有蟠龙,龙口中衔有轩辕镜。轩辕二字出自于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的轩辕星,意思就是轩辕黄帝之星,也是掌管雷雨之星,在殿顶上建有藻井,一是为了代表当朝的皇帝才是中华民族的正统继承人,第二则是起到了镇火的作用。

对于北京冬奥会宣讲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还记得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遇到好吃的,我一定会缠着爸爸和妈妈给帮我买。其中,我最爱吃的就是北京烤鸭了!

第一次吃北京烤鸭,好像是在一年级的时候吧!我本不喜欢吃肉,直到有一天……

妈妈带我去逛街时,偶然发现有一家店排满了人,都恨不得排到马路上去了,我被那家店吸引住了。

颇有些识字的我认出了这四个字“北京烤鸭”。我还不知道北京烤鸭是什么,于是我问了问妈妈,妈妈带我去了那家店。

哇!味道真好闻!刚进北京烤鸭这家店,浓郁的烤鸭味就扑面而来,我不禁感叹道:“太香了吧!”看着水泄不通的店,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原先与妈妈逛街的疲劳仿佛全都被抽走了。刚才还在抱怨太累的我,现在充满了力气。

正在排队的我似乎可以想象到烤鸭入口的那种美味。啊,终于轮到我了!我踮起脚,把手撑在柜台上。虽然柜台上充满了油污,但也阻挡不了我强烈的欲望。

烤鸭在烤炉中转动着,在一只只的烤鸭下,燃烧的火焰烤着烤鸭,被烤得嗞嗞冒油的烤鸭看着更有食欲了。只见一个阿姨从烤炉中缓缓拿出一只只的烤鸭,挂在了柜台上。

看着柜台上挂的一只只全身油亮、散发着迷人香气的烤鸭,在灯光下看起来更加美味了!我恨不得冲上前去咬一口!

烤鸭被拿了下来,放在了切烤鸭的大盘子上。只见那位叔叔拿着一把大菜刀,把烤鸭朵成一块一块的,再从柜台上的小蒸锅里拿出一包热气腾腾的皮,和一包拿着都烫手的酱料,装进一个袋子里,再把烤鸭放进去,递给了我。我的烤鸭好了,我顾不上什么,用手抓起一块就往嘴里塞,那味道使我沉浸在了回味中。

如果跑步比赛的终点上挂着几只这样香喷喷的烤鸭,我绝对是第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