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生化学论文(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1:32:52 页码:8
学生化学论文(优秀9篇)
2023-11-12 11:32:52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梳理出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亮点和问题。在总结中可以适当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阐述,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以下是一些生活中常见问题的总结范文。

学生化学论文篇一

学生:陈常浩。

学号:20112264指导教师:法焕宝教授。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2013年4月。

目录。

第一页。

摘要。

茶源于我国古代,是我国传统的饮料。现在茶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饮品之一,不仅是因它具有独特风味,而且因为茶对人体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人体所需要的86种元素,已查明茶叶中有28种之多,所以说茶是人体营养的补充源。茶对开发智慧、预防衰老,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细菌结构和消臭、解毒方面的功效已被许多科学研究所证实,因此它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机能调节剂。同时,茶还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和辅助疗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逐渐从“温饱型”转向“美食型”和“保健型”。

本文将从茶的起源、茶的种类、饮茶禁忌及怎样用茶养生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茶与健康的关系。在分析茶的起源种类的时候,我会从地理、气候、化学元素等方面来入手;在饮茶禁忌和养生的时候我会从茶中化学元素、化合物与人体内的化学物质之间的生化反应入手分析;同时我会结合中医养生知识来共同说明茶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页。

茶的起源。

茶起源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早在很久以前我国就开始饮茶,而饮茶兴于唐盛于宋。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在神农时代(约在公元前2737年),即已经发现了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解之”,反映的就是古代发现茶治病的起源,这说明我国利用茶叶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由于我国云南等地处于古劳亚大陆南缘,而茶树所属的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源于上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它的分布在劳亚古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计380余种,而在中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从茶树的进化类型看,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我国的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终上所述茶树应当源于我国云南、四川等地。

茶的种类。

中国茶类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根据出口茶类别不同大体可以分为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花茶、紧压茶、速溶茶七大类。但是中国茶树多、品种杂,所以单一的分类方式不能概括所有的茶。所以分析一种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茶的发酵程度、茶色、产茶季节、凋零程度、茶树的品种、熏花种类、培火程度等等。以下我就以做一些具体分析。

第三页。

经蒸制后放入模具中经过压制就形成压茶,其中最有名的是云南普洱茶(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

饮茶禁忌。

茶作为我们的日常饮品,与我们天天接触。懂得饮茶可以很好的起到调节作用,但是如果不懂得怎样喝茶将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不可预计的损伤。茶叶中含有以下化学成分:咖啡因(caffeine)、茶碱(theophylline)、可可豆碱(theobromine)、黄嘌(xanthine)、鞣质、挥发油、槲皮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二氢麦角甾醇。茶叶性微寒、味先苦后甘有利尿提神的作用。以下为一些饮茶的禁忌。

1.失眠时不应该饮茶。因为茶中含有咖啡因等使人兴奋的物质,会使人更加无眠。

2.饭前不宜饮茶,饭后也不宜立即饮茶。饭前饮茶会导致唾液浓度降低,从而影响消化;而食物进入胃中需要各种酶和胃酸的作用才能消化,进而转化为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质,胃酸中含有0.5%的盐酸。其会与茶中含有咖啡碱中和进而影响胃酸的浓度,从而不宜于消化。同时茶中含有鞣酸,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发生凝固作用,从而影响人体对蛋白质、铁质的消化吸收,久而久之,会造成生长发育迟缓和贫血。

3.服药忌用茶水服。我们都知道茶能解毒,茶水中含有鞣酸可以与二价铁发生反应影响铁的吸收;含生物碱的药品会被中和从而茶水就影响了药物的效果了。茶影响药物的疗效与茶的浓度有关,为了使药物有好的疗效我们就必须忌用茶水服药。

4.发烧忌饮茶。因为茶中的茶碱会提高人体温度的,还能使降温药物的作用消失大大降低,因此发烧时不要喝浓茶。

所以喝茶解酒不但不会有作用反而会加重肾与肝的负担,长期如此会产生酒精肝、疗毒症等疾病给身体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

6.饮茶忌多。茶叶中含有一种微量元素氟。氟这种元素虽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无素之一,但生理需要量为每天1-1.5毫克。然而,茶叶含氟量,比其它食品的含量竟高10倍,甚至数百倍。摄氟量超过安全数字的规定的范围,因而会引起蓄积中毒。氟中毒以后会出现牙齿变色(黄色、褐色或黑色)、氟骨症(四肢和脊柱疼痛、关节变形、瘫痪)。因此,饮茶忌过量。凡是都有度,过度则反。

7.忌冲泡时间过久、次数太多。冲泡时间太久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而且由于茶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p,氨基酸等因氧化而减少,使茶汤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同时冲泡次数过多一般茶叶在冲泡3-4次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茶汁了。据有关试验测定,头开茶汤可含水浸出物总量的50%,二开茶汤含水浸出物总量的30%,三开茶汤则为10%,四开茶汤却只有1-3%,再多次冲泡就会使茶叶中的某些有害成分也被浸出,因为茶中的微量有害元素往往是在最后泡出。

茶与养生。

茶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元素有20多种,是人体营养的补充源头,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节剂。茶有解毒作用可以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等作用。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作用。有的茶可以帮助减肥,有的可以预防癌症等等。不同季节应不同的茶。

随季节喝不同茶的养生之道。

第五页。

益于健康。譬如花茶性温,春季饮花茶可驱散冬季郁积的寒气,进而生阳气。同时花茶香味浓烈,可振奋精神。夏季高温,人体体液消耗较大,这时候就应该饮性寒的绿茶。因为绿茶味略苦性寒,具有消热、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的功能。绿茶绿叶绿汤,清鲜爽口,滋味甘香并略带苦寒味,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饮之既有消暑解热之功,又具增添营养之效。秋季应饮青茶,秋季干燥易渴而青茶性适中,青茶介于红、绿茶之间,不寒不热,适合秋天气候,常饮能润肤、益肺、生津、润喉,有效清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对金秋保健大有好处。类似的道理:冬天气温低,寒气重,人体生理机能减退,阳气渐弱,对能量与营养要求较高。因此冬天要注意御寒、提高抗病能力;而红茶性味甘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冬季饮之,可补益身体,善蓄阳气,生热暖腹,从而增强人体对冬季气候的适应能力。

喝茶与抗癌。

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首先发现,中国茶叶可预防亚硝基化合物对人类可能的致癌危险。亚硝基化合物是比较肯定的人类致癌物质。研究者认为,绿茶、紧压茶、花茶、乌龙茶和红茶可阻断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科学家还发现,在各类茶叶中,尤以绿茶抗癌效果最佳。我们适量饮茶,特别是绿茶见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总结。

茶是我们生活中较好的调节剂。用正确的方式、时间饮茶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提高生活品质;如果不随意过量的饮茶就有可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第六页。

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百度百科等。

第七页。

学生化学论文篇二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对饮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他们想让食品更方便、更多样、更有风味、更有营养、更加的高级,而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仅仅利用我们的天然资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渐渐开始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了。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营养。

正文:在日益经济化的社会中,各类非自然的新物质层出不穷,人类在享受这美好的生活的同时也在注意着对自己身体好坏的东西。尤其是在人类每日必须的餐饮方面。“美好火腿肠,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提醒着人们食品的安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是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非营养物质,添加剂的种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缩合、聚合等合成反应所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

响体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积,容易肥胖;吃糖过多,还可以影响钙质代谢;吃糖过多,会使人产生饱腹感,食欲不佳,影响食物的摄入量,进而导致多种营养素的缺乏。除此之外,食用过多的糖可能会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对幼儿来说,可能会造成龋齿、近视、软骨症、消化道等疾病。这同样对人的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有的时候使用一定的添加剂是有益的。

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了,任何东西都不能过多的使用,就算是再好的东西使用过度,也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上述所说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要适中,适当。另一方面,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表征。食品工业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提高,使用食品添加剂品种也就越多。

天然品不等于安全,合成品不等于有毒。不要盲目迷信“纯天然”食品。食品的优劣,不能以所含成份是天然生成还是人工合成来衡量,天然物质并非全部是无害的,人工合成物质也并非都会有损健康。比如:人类食用的动植物,有些本身就含有有害的物质;欧美一些国家对我国的中草药就不认可;用于生产食品的油脂、调味品、面粉等原料本身就已经含有合成防腐剂;人类大量服用的西药都是合成化学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就是安全的。超量使用,即使是天然的,也可能适得其反。

决。参考文献:

1、文章类。

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陆永健。

2、网页类:中国知网中国公众科技网百度。

3、书籍类:郝利平《食品添加剂》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学生化学论文篇三

有一位中学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

针对这种现状,作为常年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要彻底改变一味“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时代是在继续不断地发展,做一个现代人,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教育应是动态的、接受熏陶的。人才不是教出来的,应是酿造出来的。”我在对传统教育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努力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处于最佳投入状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的单调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进行教学活动,使应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易于理解。实验资料表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1.0%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40.0%是通过听觉,83.0%是通过视觉。因此,我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例如:在讲《化学肥料》这节课时借用网上的视频资料,使这些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孩子能通过直观的影像和声音了解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充分利用直观的实验教学,给学生一个手脑并用的课堂。

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在教学中不仅不能忽视实验教学,而且不能以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代替实验教学。学生对化学充满了好奇心,希望亲手动一动、做一做。

如在讲授“氢气的性质”时,让学生亲自用氢气吹肥皂泡。在学习铁的性质时,我们将教材中铁钉生锈演示实验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回去做,到了上这一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与自己所做的实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通过亲自实验,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3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个平和乐于接受的课堂。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传统教学注重“师道尊严”,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俗话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所以作为教师我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不搞一言堂,不惟我独尊,经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并提倡学生向老师提问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情舒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之个性得到释放,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在课内和课外总是会冒出许多“奇思妙想”,常常不合时宜地讲出来,还在课堂上经常和老师同学因为对问题的见解不同发生争执,惹得大家都很讨厌他。在化学课堂他又是“故伎重演”,我没有制止更没有斥责,而是耐心的帮他解除疑惑,课后又单独找他谈心,肯定他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适时的提出问题。使他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高了,提的问题也很有深度了。也乐于接受老师和同学的见解了。通过平等交流,改善了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个平和乐于接受的课堂。

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思维,才会学得主动,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学问”:有学必有问,问来自疑,“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在备课中,我随时换位思考,预想学生的提问,时时扮演学生的角色:“假如我是学生,会想哪些问题?”课堂上运用巧妙的提问,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探讨与追求的热情。在每一节的导言设计中,力求简洁、生动、扣人心弦引领学生的大脑思维,选择运用生活常识导入、复习导入、新闻热点事件导入等方式,迅速自然地切入课堂。

比如在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时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的变化,产生问题:探讨如何检验氢氧化钠变质?我适时的运用恰当的语言引领学生探讨选择不同类别的物质进行检验,同时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和部分变质的方法,给学生一个兴趣盎然的课堂。

5努力挖掘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给学生一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课堂。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启蒙学科,本来就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在第八单元三个课题的知识编排就体现了这个观点,金属材料知识来源于生活,接着走入化学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最后回归生活谈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用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讨论。

比如讲空气的存在联系“风吹草动”“红旗飘飘”等自然现象,讲《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联系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煤气中毒等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学生一个包含丰富生活的化学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作为一名战斗在课改一线的教师,要深刻领会陶行知思想的精髓,使学生在生动、直观、活跃、轻松的生活化的化学课堂中获得知识的生成和生长,还学生一个“给力”的化学课堂。

学生化学论文篇四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我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也时时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开放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只有开放的课堂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给学生一个崭新的、真心想去探究的天地,让学生想学、乐学,增强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多说多练。

当今社会,不可能不与人打交道,而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要打交道就要用到语言,所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进行《詹天佑》一课教学时,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用投影播放一些詹天佑的事例,让学生自己总结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我们应该学习詹天佑的精神吗?你以后打算怎样做?学生反响热烈,说得很全面,而且都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说,说得很好。

在本堂课结束前,我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如果你们都是外宾,来到中国参观、旅游,当你们经过青龙桥车站去八达岭时,听说了詹天佑的事迹,你想说什么?可以用你知道的各国语言来说。这种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很好的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

随后,我就安排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受写一篇小练笔。事实证明,学生课后练笔的内容很充实、很丰富,达到练笔目的。

二、运用活动,丰富课堂。

每节语文课,我都利用讲正课前的两分钟,安排学生进行一分钟演讲或是背诵好句好段。要求有感情,背得流利,看谁表现得最好。并指导学生,很多好词、好句都可以适当地引用到我们的作文中,会使我们的作文更加出色。学生之间为了看谁表现得更好,也互相较劲儿,都很认真地准备。这一举措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提供了增色的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在语文练习课时,我给学生提出辩论题目,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正反两方,自由辩论。一次,正方的观念是应该多看电视,反方的观点是不应该多看电视。结果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两方都能举出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场面很热闹,但也真实地表达了学生的心理,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效果很好。随后,我就让学生根据辩论场面写一篇作文,详细描述一下辩论时所听所见所感。因为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都很有体会,又都很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学生此次作文都写得很有深度。

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我让学生扮演小记者,对其他学生进行采访,学生小记者可以自选问题。我最没想到的是,平时一说话就紧张脸红、结结巴巴的同学竟然能够非常流利的接受采访,而且能联系以前课文中的人物,说想当一个那样的科学家。还有学生说:“我们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我就想以后也当一个科学家,我想去别的星球考察,看能不能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辩论后,我让学生把此次辩论形成作文,要对每个人的神态及语言进行细致描写。听说写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多种手段,创造激情。

在进行《小珊迪》一课的教学时,我便运用了音乐来渲染气氛,学生边听悲惨的音乐,边听教师读课文,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这是我便适时启发:如果小珊迪生活在今天,会是什么样呢?你如果见到了小珊迪的弟弟,你会怎么做呢?每位学生都能淋漓尽致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我就适时小结:不同的社会制度,生活的差距很大,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因为我们有优越的社会制度。学生体会很深,同时也受到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随后,我便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想形成读后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逐层训练,步步加深。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地进行训练。首先是让学生收集好词,多是四字词语,然后把这些词中有联系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加入一些自己的话连词成句,再把有联系的句子找出来,试着用连接词把这些句子连成一段话,最后用扩展的方法把这一段话变成一篇短文。完成后,学生在全班交流,读出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讲清修改原因与修改办法,使得学生脑口并用,协调发展。

五、多方积攒,获取更多素材。

我们北方四季分明,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美。春天,我让学生观察远方山上的树木,看一下树木是否是同样的绿色,并让学生说一说能找出多少个不同的形容绿色的词语;夏天,我让学生讲讲自己旅游时爬山的感受,学生竟然想到了课文《景阳冈》,用到了“使因平生气力”、“一步一步挨了上来”这样的语句;秋天,北方逐渐变冷,树木叶子枯黄,纷纷落下。我便引导学生想一下我们学过哪些表现秋天的诗句,然后试着自己口头作一首。学生的诗作虽然不是很合辙押韵,但是对他们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冬天,学习《第一场雪》后,我便让学生想一想文中联想的句子,并让学生试着说说有关雪花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在小组议一议,下雪后,外面的景物有什么变化,这样大家共说、共议,取得了共同提高的效果。

六、注意观察,引导发散思维。

平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班级的窗台上有很多花,我指着一盆龙爪说:“这盆花,我们每天都能见到,对龙爪你了解多少?”有的学生积极发言,有的学生却不出声了,然后我点评: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了解身边的事物。随后,我接着问:“从你们各自的角度,看到的龙爪是什么样子的?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这一下,学生的意见不统一了,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所看见的龙爪的姿态自然不一样。为了让学生发挥得更好,我又提了一个问题:“看到龙爪,了解了龙爪的特点,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那篇课文?”。果然,有的学生就想到了《落花生》一课,说:“虽然龙爪长得不是很好看,但龙爪的作用却非常大,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我看时机成熟了,就让学生以《窗台上有一盆龙爪》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出所料,学生都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七、听读结合,共同提高。

在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听读的能力。我经常给学生读比较好的文章。第一遍读完后,我让学生说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遍读完后,我让学生回答都听到了哪些修辞方法;第三遍读完后,我让学生说出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并讲明原因。

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听别的同学怎么说,是不是跟自己想法一样,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谁说得比较全面。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能把自己想的和其他同学说的结合起来,能够更全面的理解问题了。

在课堂教学中,各种形式的读也显得尤为重要。我不但让学生在课前多读,在教学中,我也采取了多种方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分小组读等。同时,我也注重指导学生分层次读:通读――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精读――找出文章中写得好的地方,同时找到问题;略读――从文章主体部分找出问题答案。这样一来,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有很大作用。

总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大舞台,才能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学生化学论文篇五

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可以说是灿烂文化夜空中一颗最耀眼的星星,古诗教学从小学便开始了,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古诗教学可谓是大伤脑筋,烦恼有三:(1)学生极度厌烦,一怕学,二怕背。(2)小学生古代汉语基础薄弱,在理解古诗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3)古诗难讲,似乎难以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师生来说,古诗教学成了一件索然无味的事情。

面对这种情况,我与语文组成员几经商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那就是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彻底摆脱“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习成为自我发展的过程。

一、最有效的方法——诵读。

我们学习优秀的古诗,是要学生能从中华文学遗产中汲取营养,在愉悦氛围中发掘古诗中美的'因素,据此,我们找到了自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诵读。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得最明白,“曰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多诵读遍数,自然上口,久久不忘”。

第一遍可称之为“吟读”,学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揣摩其停顿、轻重、语气、节奏。这是基础。

紧接着高声朗读,力求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称之为“品读”。这是最重要的,只有读出古诗的情味,才能品出古诗之美。例如在教学古诗《乡村四月》时,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来。我让学生反复朗读,男女生读,对比读,最后读起来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姿,尽情感受古诗的节奏之美、语言之美。同时我还采用了配乐朗读,如品读“雨如烟”(,课件播放着轻柔的音乐)师:江南现在正值四月,那细雨就这样悄悄地来了,像牛毛,像细丝;它轻轻地落在我们的脸上,抚摸着我的额头,抚摸着你的脸,它就这样细细地斜织着,密密地飘洒着,难怪诗人说雨如——(生:烟)。正好配清新悠扬的音乐,音乐在教室里弥漫,学生们的脑海里叠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沉浸其中,美不胜收。

二、理解诗意,方法多样。

古诗言约意丰,表现力强,沿用至今的名言警句很多出自古诗,所以在理解诗意时,我们可以采用很多方法。

1.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之前,我都会给学生留下预习作业,要求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在教学时,结合古诗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诗人在作此诗时,是因好友孟浩然要乘船东下去广陵,李白亲自送行,船走后,李白伫立江边,望着那孤帆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写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不舍和思念之情。

2.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是教学中的重点。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时,要求学生将“绿”字换成另外一个字,是否更好?在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让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学生知道了作者曾试用过“来、到、入、过、满”等字,使学生领悟到这些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能动性,立刻可以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这句诗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

3.利用简笔画,理解诗意。

同语言、文字相比,画面更直观生动。所以在理解古诗诗意时,我会恰当选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句诗时,我将京口、瓜洲、钟山三个地点的关系,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方式呈现,这样一目了然,学生马上理解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句诗的意思也被自然而然地理解了。

4.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除此之外,在理解古诗时,学生最直接的方法便是结合书下注释自悟,滞涩处一般都能通过,剩下的那些疑难可在同学、老师的质疑、答疑中得到解决,为别人解答疑难后,学生会颇有成就感,兴趣岂不更浓。

三、感悟诗境,体会诗情。

古诗是最优美的思想传承的载体,朱光潜说古诗词的鉴赏要“知人论事”。古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动于古贤之人情感之美,产生共鸣,产生向往,所以每一节课的最后,学生们都会谈感悟。教学《泊船瓜洲》时,诗人那种“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浓浓思乡情和无奈之感,深深感染着学生,学生们纷纷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及思念。

中华五千年浩瀚历史长河,优秀的古诗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我们,今天,它们不仅造访艺术家的书斋,也留连将军的马背,驻足科学家的案头。朋友远行,要说上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客人来了,托儿所的孩子会朗诵一段“白日依山尽”。可见,古诗——这颗中华民族的璀璨明珠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应积极探索将美的诗文财富以美的形式传承下去。

学生化学论文篇六

摘要:中小学校美术教育目前在基础教育中仍然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导致中小学校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受到严重抑制。在理论上、观念上、教学方法上等几方面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显然是发挥美术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美术教育;优化课堂;小学教育教学理论。

从我国学校教育的实质来看,艺术教育的开展还是极其薄弱的。如何才能使美术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如何为培养新时代人才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大问题,也是美术教师面临的严肃课题。

当前,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在理论上、观念上的缺陷,影响和剥弱了美术教育作用的发挥,“理论认识始终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大问题”。多年来,出于急近功利,满足于数字的提高和表面的繁荣,不仅仅在导向上出现混乱,在教学行政、教师方面也无所适从。社会的浮躁和对美术教育的偏见,助长了人们的“实利主义”观念。

由于对美术教育缺乏正确和深层的认识,美术课被降至可有可无的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具体形象的运用和实际的技能操作少而不系统,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教育制度下,这种现象越演越烈,致使一些教育者断定“获得稳固和有用知识的唯一途径是理智途径,理智在其中得到训练和运用的唯一领域是文学和数学语言的领域”。学校教育中抽象的认识性的语言学习被放到优先地位,而感觉的身体的体验受到忽视,由于连续地在词语世界里生活,视觉意识的发展受到限制。

以上种种原因,致使我国中小学校美术教育虽然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历程,但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不少青少年走向社会生活以后,“再通过自己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取得的.新的领悟,来冲刷教育给他留下的某些无用乃至有害的印记,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寻找新的支撑点”。“美术教育的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因为对待美术教育方方面面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取决于教育观念”。转变学校美术教育观念的目的,是保障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困惑、释然,改革保障和持续发展都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更新、确立,以及诸多智者实实在在的研究与实践。学校、家庭、社会美育不能继续满足于灌输“一技之长”,要更新观念而“由理入道”,重视以艺术理论培养审美能力这一重要环节。21世纪的美术目标不仅仅是整体性或全民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综合创作能力的通才或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强学校美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勇于实践,善于积累经验,就一定能克服中小学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让中小学校美术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素养、增强美感体验,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启创造思维的重任。以往小学美术教学大多采用封闭落后的临摹式教学,以及变相临摹的模仿教学。虽然有些学生的作品能够在明暗、色彩、构图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准,但这样的美术教学会使儿童的思维形成定势,限制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和想象能力的提高。我结合自身对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提出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绘画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联想绘画,结合已经学过的简单文字和拼音字母,看它们像什么,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藏在儿童心灵深处无意识积累的模糊印象。少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懂得少儿艺术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针对低年级少儿能够在自己的情绪支配下随意表现主观意愿的特点,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为主,儿童把绘画当成游戏,可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在加强少年儿童记忆力,开启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绘画创作的教学游戏中鼓励儿童自由表现,让游戏进入课堂,使学生乐于学习美术课程。

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师要结合实际,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课要多给与学生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到大自然中去汲取营养、寻找素材,让少年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以满腔的热诚去发现美、创造美。

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创新,对不同类型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应允许学生作品别出心裁而不是千人一面。为了使教学效果显著,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但掌握不好“度”则会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非常有限的空间。我们只要在学生作品中发现一点闪光的亮点就应当加以肯定,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逐渐发展。教师不要用成人化的眼光和思维评价儿童绘画作品。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也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比如在高年级绘画理论教学中,作品的构图与语文教学中作文的布局谋篇很相似,教师一指点学生即可理解。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放一些轻音乐,感染气氛,放松学生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达到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业的目的。如此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总之,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纠正把少儿绘画教学成人化的错误倾向,从传统的临摹教学逐步转向比较科学的以自然为师的写生教学中来,改变传统的模仿教学模式,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艺术教育途径的探索需要美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及推广对策研究[z].北京:教科规办,.

[2]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3]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光明日报出版社.

学生化学论文篇七

: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生物化学作为护理、助产等医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针对基础知识水平薄弱的职业院校学生,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线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教学氛围、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通识具有“通才博识”之意,因此,通识教育又称“通才教育”或“博雅教育”。20世纪2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逐渐引起全球教育者的关注,大多数学者认为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拥有生活中都要用到的知识、技能以及处事的态度”,“是以学问本身为目的,以人本身的精神心灵为依归,关注的是完整的人,关怀人的自身,是要塑造人格的完美,不是职业科目的训练,也不是为知识而学习”,也就是说,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职业人来培养。这也告诉我们:职业院校在培养适应社会一线工作的技术型人才的同时,也要将学生塑造成为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人。正是认识到了通识教育的优点,国内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且重视程度逐年加大。山东省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以人为本,以培养适应一线岗位发展的“完整的人”为目标,也尝试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护理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以期达到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生物化学是医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拥有一定的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对探索生命的奥秘以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生物化学具有概念多、符号多、结构式多、代谢途径多等特点,学生普遍感觉内容繁杂、难学,找不到重点,给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足,再加上学习状态不稳定、方法不得当、学习积极性欠佳等,最终导致生物化学成为众多学生甚至教师公认的“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改变生物化学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是众多一线教师关心的焦点问题。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就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谈几点体会。

1.把握通识教育理念的本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通俗地讲,通识教育的理念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心胸宽广、为人善良,能对不断变化的事实做出正确判断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和谐、自由、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至关重要的,而营造这样的课堂氛围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温馨的情感环境和活泼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为学生创建自信的环境及自主学习的空间。另外,在温馨的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给他们留下足够的空间去思考、质疑,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总之,在和谐、活泼、自由的课堂氛围下,师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实施的大体步骤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即课前,教师要把所讲内容制成短小的音频、视频或多媒体课件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发现并试着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课堂上,采用提问或者学生自由回答的形式对课前所学进行汇报,教师进行点拨。学生如果无法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疑难点,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结果答疑解惑、纠正归纳。这样的课堂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课后,教师需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尤其是重点、难点及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复习、查阅,这对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来说,好处是很大的。这种“以学定教”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和学生的参与度,避免了时间的浪费。

3.教学内容需紧密联系生活。

生物化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授课时往往会出现教师越讲越深、学生越来越听不懂的情况,这就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课程难度大、趣味性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受影响。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生物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生命的孕育,个体的产生、成长、衰老、死亡,再到一些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无不蕴含着生物化学知识。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备课时,教师应注意将授课内容与学生感兴趣且能感受到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讲课时,用蕴含课程内容的生活现象导入主题,用生物化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加深理解。例如,在讲解蛋白质化学时,可以用时下流行的烫发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烫发的原理,进而引出新课——蛋白质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用蛋白质空间结构及变性、复性的知识点来理解烫发中蕴含的生化原理;在讲解糖代谢时,先让学生试着解释“剧烈运动后,全身酸疼”以及“经常不吃早餐,上午易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精神不振,严重时出现休克”的原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导入新课——糖代谢之无氧化及血糖的重要性。总之,在讲授时,尽量做到将生物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现象中,使生物化学原理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这样学生就不再把生物化学当做一门遥不可及的“高大上”课程,而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浅显易懂的课程,从而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用所学理论指导实际生活的能力。

4.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有效途径,更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好机会。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以及科学严谨的态度,我们采用了“四步走”的模式:第一步,将精心组织的实验中所涉及的重要仪器或者关键步骤录制成小视频,让学生提前预习,强化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第二步,根据实验指导,每位学生需要用所学的理论将自己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操作等内容的理解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轮流向大家展示。第三步,针对学生展示的结果,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和纠正,强调关键点。第四步,记录实验结果,让学生对结果进行计算并加以分析。通过“四步走”模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大大加深了,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逐步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上了一个台阶。

总之,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我们一改往日的培养学生“学了什么、学了多少”的目标,而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事”作为重心。在此前提下,为了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模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做了调整,并针对这一系列调整在学期末进行评教,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给予肯定的意见。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需要一线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1]纪谦玉.通识教育的理念应是全面发展与创新思维——以钱伟长教育思想为例[j].教育探索,2015(8).

[2]范伟.转型发展时期应用技术型院校通识教育的反思[j].成人教育,2014(22).

[3]欧盛锦.提高卫生学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4]朱颂成.生物化学——作为通识课的教学实践[j].生命的化学,2014(5).

学生化学论文篇八

《教育参考》jyck2002@。

《文汇教育家》wbl@。

中国教师报(论坛)gaoying@。

中国教师报(新课程)zhaijy@。

中国教师报(对话)machaoh@。

中国教师报(创新课堂)ywg@。

中国教师报(综合实践)xfu@。

《人民教育》(教学平台)chengsh@。

《人民教育》(班主任)baiht@。

《中小学教师培训》jshpx@。

《现代教育报》(总编)xwb@。

《成才导报》(南北)jybnb@。

《成长导报》(于国宁)yuguoning@。

《北京教育》bjjybjb@。

《教育文汇》jywenhui@。

《教学与管理》jxygl@。

《继续教育》jjxhx_bjb@。

《中小学管理》zhxxgl@。

《湖南教育》huangyhedc@。

《辅导员》(下半月刊)fdylove@。

《扬子晚报》教育话题jyht@。

《光明日报》(教育版)2002@。

《教育时报》jysb@。

《教师报》(教研)jiaoshibao@。

《教书育人》jyyr@。

《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编辑部1—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邮编:100088。

《中学教育》杂志社地址:华东师范大学内(200031)。

《教学与管理》杂志社22—103。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

邮编:030031电话:(0351)7125475。

《班主任之友》编辑部38—64。

地址:湖北省武昌阅马场。

邮编:430060电话:(027)88867432。

《物理教学》编辑部4—284。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内。

邮编:200062电话:(021)62232813。

《物理教师》编辑部28—77。

地址:江苏,苏州大学内。

邮编:215006电话: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编辑部52—31。

地址: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内。

邮编:710062电话:(029)5308684。

e-mail:phy@www.

《中学物理》编辑部14—79。

地址: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邮编:150080电话:(0451)6329557。

《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社78—75。

地址:重庆北碚西南师大物理学系。

邮编:400715电话:(023)6825327468252386。

《数理天地》杂志社82—538。

地址:北京中关村大街37号。

邮编:100080电话:(010)62514245。

e-mail:mpw91@。

mpw91@。

http://。

《中学生数理化》编辑部初中版:36—67。

地址:郑州市顺河路11号。

邮编:450004电话:(0371)63245576324926。

《中学课程辅导》编辑部22—92。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东岗路253号。

邮编:030012电话:(0351)7076784。

《中学生学习技巧》杂志社48—91。

地址:广西玉林市东校路117号。

邮编:537000电话:(0775)2805935。

《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

地址:南京市中央路46号。

邮编:210008电话:(025)7712038。

e-mail:jsjyyj@。

《江苏教育》编辑部28—1。

地址:南京市草场门石头城9号。

邮编:210013电话:(025)3714155。

《初中生世界》、《成才导报》(原江苏教育报)编辑部。

地址:南京市草场门石头城9号。

邮编:210013电话:(025)3715847。

e-mail:ccdb@。

《苏州教育》编辑部。

地址:苏州市迎枫桥弄13号。

邮编:215006电话:65100105。

e-mail:sjbjb@。

《苏州教育科研》编辑部。

地址:苏州市迎枫桥弄13号。

邮编:215006电话:65100105。

e-mail:sjjkybjb@。

《苏州教研》编辑部。

地址:苏州市慕家花园3号。

邮编:215003电话:6522687765153155。

《教师报》编辑部。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19号。

邮编:710003电话:(029)73108667331290。

《吴江日报》教育专版。

e-mai:uuwjwbgs@。

《教育现代化》编辑部。

地址: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内。

邮编:100091电话:(010)62861818。

e-mial:jyxdh@。

《实验教学与仪器》编辑部42—87。

地址:长沙市赤岭路9号长沙电力学院内网址:/zzs。

邮编:410077电话:(0731)5210253。

《现代中小学教育》编辑部12---146。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38号(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

邮编:130024电话:(0431)5269326。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82—32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邮编:100011电话:(010)82089176稿件查询。

e-mial:zhxxgl@。

e-mial:zhxxgl@。

《学校管理》编辑部。

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7号(江苏教育学院内)。

《素质教育大参考》编辑部4—288。

地址:上海市永福路123号。

邮编:200031。

e-mial:sephzzjy@。

《教育参考》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

邮编:200050电话:(021)62525555—363陈斌。

e-mial:jyck2002@。

《数理化学习》编辑部14—188。

地址: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邮编:150080。

《中学生理化报》编辑部41--41。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垅桃花坪1号。

邮编:410012。

电话:(0731)882607188266928826492。

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自办发行100007北京张自忠路3号64015080。

思想政治课教学2—78100875北京师大校内62012288—2559。

政治教育4—288200031上海永福路123号64318820。

政治课教学32—75310012杭州文三22号浙师院8846561。

中学生时事政治报35—57450004郑州顺河路11号6322295。

中学政、史、地36—128475001开封市河南大学六号楼5950116。

中学政史地(初中)36—51475001开封河大六号楼5950116。

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学自办发行100007北京张自忠路3号64015080。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52——20710062西安陕西师范大学5251429。

语文。

汉语学习12—36133002延吉市公园街1052715921—711。

蒙古语文16—45010051呼和浩特市麻花板八一路6962277—8345。

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28—122210009南京湖南路45号。

少年作文辅导42—54410005长沙东风路附1号4422059。

世界汉语教学82—317100083北京海淀学院路1562017531—2680。

说写月刊82—484100053北京白广路18号63014150。

写作38—63430072武汉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

修辞学习4—458200433上海复旦大学语言研究所65492222—2307。

学语文26—27241000芜湖市安徽师大内3869402。

应用写作12—59130022长春市卫星路7号5385932—2276。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38—161430060武汉武昌开珞路98916244。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38—162430060武汉武昌开珞路108916244。

语文报041004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51238。

语文报(初中版)21—15041004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432。

语文报(高中版)21—3041004临汾山西师范大学内2014432。

语文建设2—200100010北京朝内南小街5165253380。

语文教学通讯22—45041004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104432。

语文教学与研究38—53430070武汉华中师大内7878444—3263。

语文教学之友18—97102849廊坊市廊坊师院2013963。

语文教学之友065000河北廊坊师范大学2119930。

语文世界82—719100010北京朝阳门南小街51号65251017。

语文天地14—243150080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6305120。

语文学习4—253200031上海永福路123号64318820。

语文研究22—7030006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省社科院内7055852。

语文月刊46—88510631广州石牌华南师大中文系85516911—3603。

语文知识36—97450052郑州大学培训楼7443056。

语文周刊(初中版)17—89050091石家庄市红旗大街105号3828671。

语文周刊(高中版)17—90050091石家庄市红旗大街106号3828671。

语言教学与研究100083北京海淀学院路1582303608。

语言文字报81—5100010北京朝内南小街516513035。

语言文字应用82—576100010北京东城南小街5165130351。

阅读与写作48—41530004南宁市文西大学中文系3833442。

中国语文2—46100710北京王府井大街3665255575zgynbjb@。

中文自修4—372200031上海淮海中路104564375550—8053。

中文自学指导4—411200062上海中山北路366362549677。

中学生优秀作文12—157130021长春市人民大街124号5642730。

中学生作文指导12—64130024长春市人民大街110号5664370。

中学语文38—48450062武汉市武昌保集安一号6814267。

中学语文430062湖北武昌湖北大学人文学院86701211。

中学语文(初中)36—9475001开封明伦街85号5955240。

中学语文(高中)36—124475001开封市河南大学办公楼内5955240。

学生化学论文篇九

高职院校主要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整体思想政治素养,为社会、国家培养新型化、素质话、技能化的综合型人才。作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主要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主要现在身体、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政治、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但是在高职院校实践操作中,思想政治素养教育教学占比远远不及理论要求。一些高职院校视技能教学为主要教学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作为教陪衬,学生真正接触到的有关教育更是少之又少。民办高职院校应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视度,并将之与实际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促进“技能+知识+修养”协调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综合教育,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素质修养。这有关高职院校长远的发展,能为社会人才的发展事业“保驾护航”。

一、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综探。

日趋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渐趋科学化、智能化的社会生活给社会生活的群体或者个体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在社会生活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逐渐促使在此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逐渐趋于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二是过于物质化、利益化、信息化的生活与讲求情感化、道德化的精神生活之间矛盾渐趋突出。作为传道授业的主要场所,一些高校学生群体受到社会发展影响的趋势越加明显。首先,就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教学观受到社会利益发展的影响。

一些教师认为培养学生技能知识就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意义,其教育教学完全按照社会经济、职业需求而设定,学生基础思想教育显得寥寥无几。其次,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受到外界发展的影响,其学习观念沾染许多社会“风气”,即学生观念中社会利益与名誉占据学习的大部分原因。同时,由于“利己”“拜金”等一系列扭曲的社会生存观念的“滥化”,一些学生过于追求“享乐”,甚至出现本职知识都无法取得合格的现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又再次遇到瓶颈。

2.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作为与学生教育教学直接相衔接的主要场所,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就当下的一些民办职业学校而言,其教育教学在无形中已经发生许多改变,尤其对于学生的教育均衡问题上更是“令人担忧”。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发展的需求量增大以及“教育经济”的兴起,民办职校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对原本就受到公办职校压迫的一些民办职校更受压力。受到生存压力的`影响,一些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主方向发生偏离,大多偏向于实际招生、技能训练等工作上,由此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俨然成为一项“摆设性”工作。其次,迫于经费压力,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对于教师资源的开发与更新工作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一些学校不愿意或者无法承担招收新教师的资费。一些教师在本职工作的教育重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思想观念上无法跟进当代高职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对于新时期综合素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认识并不深刻,其教育重心仍然在于高职技能传播,并未涉及思想教育工作。另外,由于学校人力资源、班次任务安排上存在一定的落后性、不合理性,导致一些教师存在“一职多务、一人多职”的现象。一些教师工作业务过多、教学状态欠佳,更无暇顾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就学校教育机制而言,更应该被纳入革新范围。

3.学生知识掌控因素。

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一些学生在思想教育学习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思想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学生对学校的思想素质教育并未产生学习兴趣。个别学生受到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一定能够及时适应,如果要进一步转化为实际性的行动,其困难不言而喻。同时由于此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比较突出,尤其对于学校普遍存在的“群体效应”的抵抗力十分薄弱,即跟风效用十分明显。一旦出现厌学群体,个别学生就不自觉加入其中,这成为令当下许多高职院校头疼的问题之一。

二、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更多还应体现在积极影响中,主要表现在其为学校的基础设施、资源共享、资源更新等带来更大的可能性。从另一方面来说,经济基础也为科技信息的普及化带来现实性,使多样化、智能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成为可能,也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鲜活力”。

1.深化学校教育教学体制革新,营造良好氛围。

作为与学生直接相关联的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甚至人格养成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当注重其教育教学体制制度的革新,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创造良好、适宜的学习氛围。

首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应当与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特点紧密相连。这需要教师积极做好观察、记录工作,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喜好以及特定等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作为高职院校教育革新的基础。只有其革新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才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教育理念“现实化”。例如,依照学生的年龄发展需求,可以从恋爱观、利益观等方面进行教导,并充分结合马克思相关的金钱观、爱情观进行教育活动。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度也较为凸显,学校可以就其作为起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思想教育。

其次,对于如何进行有效教育教导,高职院校需要及时跟进时代发展、科技需求,能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其教育教学理念,从而达到知识与观念的统一革新。例如,学校教师可以借用ppt、视频播放器、图片、音乐等新型形式向学生展示所教授的课程。同时对于课程内容的设定,教师还可以以当下较为流行、学生接触较为频繁的新鲜事物为教学题材进行讲解。这样能够为看似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增添许多趣味,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主动接受的基础上,感知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而这恰恰表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2.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学生为本。

对于高职院校教育而言,道德修养、素质养成是其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而一定的职业道德养成又是作为一个社会职业人士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素养,对于未来的社会职业人,高职院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素养养成工作。实践性教育教学对于一般性义务教学具有重要性作用。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而言,有更高的要求,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所面临的是更为直接的社会人才选拔“战争”,许多企业看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掌控,更在于学生的自我修养、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具有很高的难度,其难度体现在其具有十分突出的“抽象化”,而具体课堂教育中又易走进“枯燥乏味”的泥淖。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学校思想教育展开工作举步维艰的一大原因。

所以,这要求高职院校在施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紧密结合实践活动,即在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与之相关的实践性互动中,在实践中体会思想教育的真谛所在。例如,在讲授有关政治理念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我国政治教育的视频,让其感受政治活动的意义所在。同时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党员投票、团员推优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真实活动的参与中感受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同时,教师如果想向学生传授有关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除了一般性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义务志愿活动,如去敬老院、孤儿院进行志愿服务,深入乡下进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救助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思想教育,从而提升其思想境界、锻炼思想情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积极开通心理实践课程,以此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让学生以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接收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是当前一项亟待解决的普遍性的问题,这不仅仅需要深入学生群体进行“病因”探讨,找出影响其教育展开的最直接、最根本因素,也需要相关的院校紧密结合社会因素,能够结合学校自身的教育缺陷、教育漏洞进行综合改观、整治。同时,还需要革新自我教育教学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积极引领学生于实践中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所在,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提供真正的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