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上海初中体育教材心得体会范文 体育教材教法心得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14:44:57 页码:13
上海初中体育教材心得体会范文 体育教材教法心得体会(3篇)
2023-01-05 14:44:57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上海初中体育教材心得体会范文一

早上,我们坐着公共汽车来到火车东站,捡过票,通过安全检查口,我们进入了候车室,在这里等侯动车的到来。等了两个小时,我们终于上了车,亲身去体验通过六次提速后的火车到底有多快。

动车飞快地在铁路上行驶,我在椅子背面的口袋里找出一本介绍动车的书,书上告诉我们,动车的时速可以达到200-250公里。子弹头似的火车,有三大优点:快捷、舒适、安全。听说以前坐火车从杭州到上海需要三个小时,而现在只需要一个半小时,确实比原来快多了。这时,一辆火车从旁边开过,我们一眨眼就离开了它,真是快呀!

车窗外,翠绿的麦田、美丽的村庄、茂密的树林,在眼前转瞬即逝。

到上海火车站了,我们下了车,我第一次看见这么棒的火车站,上海不愧是国际大都市,火车站都这么大,这么有特色。

下午,我们坐上了地铁,车厢在黑乎乎的地道里行走,非常快。我们来到有名的南京路上散步,南京路上的游客如云,还有不少外国人,商铺一家挨一家,商店的老板看见这么多的游客卖东西,他们的脸上都笑开了花。我还看见一些旅游车,我真想去坐,妈妈一打听才知道,旅游车是去外滩的。于是,我们坐上了它。

慢慢地,我们离外滩越来越近了,我们看见的外滩上人山人海,如潮水一般,行在其中,走都走不动,隔岸相望,就是著名的东方明珠塔,凡是来到外滩的人都要依栏而靠,和背后的东方明珠照相合影,留下难忘的记忆。

天黑了,东方明珠和附近的大楼上亮起了美丽的灯光,像穿着彩色的外衣,格外耀眼,大家都陶醉了,这壮观的景象将永远留在我心中。

关于上海初中体育教材心得体会范文二

上海,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陆地面积6219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22平方公里。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一、二月最冷,最低气温为-5℃至-8℃,通常七月最热,最高气温达35℃-38℃。每年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是梅雨季节。

至20xx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9.70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39.50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0.20万人。上海的城镇化水平居全国首位;人口密度为3816人/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二(第一是深圳5963人/平方公里)。20xx年上海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7466.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自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速首次超过全国。

上海辖16个市辖区,106个街道、107个镇、2个乡(合计215个乡级行政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16个市辖区分别是: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申。四、五世纪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沪”,故上海简称沪。唐朝置华亭县。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江浙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并迅速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

20xx年,上海gdp居中国城市第一位,亚洲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东京。上海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全球人口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上海被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之一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20xx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30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46.57亿元。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良好的江海国际性港口,设有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市与安徽、江苏、浙江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6大城市群之一。上海还拥有10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中4所为985工程高校。

现代建筑

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中华艺术宫(原世博会中国馆)、世博会主题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科技馆、港汇恒隆广场、正大广场、上海欢乐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原世博文化中心)、尚街、8号桥、m50、智造局、同乐坊、上海迪士尼乐园、国家会展中心。

如今的上海市,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贸易港口,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贸易中心、金融和信息中心,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境内辖有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世界上最大的沙岛。

自1843年上海开埠,形成了她五方杂处、中西交融的文化特色。20xx年10月,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上海作为新世纪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地位已初步确立!

上海市市花是白玉兰。白玉兰洁白如玉,晶莹皎洁,开放时朵朵向上,溢满清香。选择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上海市市标是以市花白玉兰、沙船和螺旋桨三者组成的三角形图案。三角图形似轮船的螺旋桨,象征着上海是一座不断前进的城市;图案中心扬帆出海的沙船,是上海港最古老的船舶,象征着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沙船的背景是迎着早春盛开的白玉兰,展示了城市的勃勃生机。

迈入21世纪的上海,繁荣与开放在这里播种,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无一不描绘着国际大都市的开阔前景,21世纪的上海,光荣与梦想在这里汇合,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城市规划馆,无一不张扬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博情怀。21世纪的上海,时尚流行挥舞着城市风行万千,上海已俨然成为现代化、国际化、时尚化的标本!

关于上海初中体育教材心得体会范文三

3月21日至3月26日,我参加了名校访学培训。一周内,我们听了四个专家讲座:有特级教师马老师的《职业觉悟与有效课堂》、博士生导师谢利民的《常规教学艺术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建平中学廖飞的《转变课程观,提升竞争力》、松江进修学院曹怿岚的《关注文本语言形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我们走进了上海中心城区静安区的市西初级中学和城郊的三新学校,共听评了七节课,参加了三次主题研修活动。其间,有马不停蹄地奔波之苦,有茅塞渐开的喜悦之情,更有回味揣摩时的喟然反思。下面,我分两部分来谈一下自己的感想和收获,有些是鹦鹉学舌,也有些是自己的拙见。

第一部分:是谁阻碍了我们成功?

在马老师的报告中,他提到了教师的四种职业状态:昏----对时代趋势和职业要求无敏感;睡----无跟进的欲望和行动;觉----有想跟进的欲望和行动;悟----有明确的目标和执着的追求,那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自己的状态属于哪一种呢?谢利民教授讲到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阶段:分为模仿性教学阶段---刚毕业时,学教案、学名师、学身边的老教师;独立性阶段-----有了自己的思路、方法;创造性阶段----呈现强烈的创造性劳动的意向和行为,不固守现状,赶超与突破他人,常教常新;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对教学最优化的刻意追求,不断突破自己,努力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试想,我们现在正处于哪一个阶段呢?我们教师普遍的现状是不读书、不研究、不用心合作,教育落后50年!听说已有试点在实行“五年一考教师资格证”的新规定,我们的职业可能不再是铁饭碗,可以说是危机四伏了。专家们的讲座高屋建瓴,他们站得高看得远,道理讲的是深入浅出,让人时常有一种被棒喝的感觉。蓦然惊觉:多年来,我们已让原有的专业知识及一些固有的模式主宰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已渐渐失去了突破与改变的勇气。多年来,教师的付出,教学的价值,如果用分数来计算,永远被不等价的低廉着,因此,我们少了很多拼搏进取的热情。可是,我们虽无力改变大环境的挤压,但细细想来,我们仍可以改变自己,向成功一点点靠拢。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我,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如果你不能转身,就转念吧。”

教育家凯洛夫所说: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但是决定着孩子们对老师的进一步关系的,还是老师的工作作风和他的人格。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信口开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又如何培养学生们严谨踏实的作风?身教胜于言教,我们的工作态度治学态度同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让我们来看一看散文界的泰斗、教育界的大师朱自清先生怎样上课的?“他哪怕是上的很熟的教材,在上课之前,还是要精心设计,仔细预备,一边走上课堂,一边还是十分紧张”,按说以朱自清先生的学识修养、业务功底,什么课都应驾轻就熟,易如反掌,何以总是“十分紧张”?无他,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一种对上课的敬畏之情使然。面对一双双求知、求真的眼睛,一位位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的教师又怎能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们生怕因自己的“失之毫厘”而致学生“谬以千里”!语文界老前辈于漪老师常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科技、戏剧等书籍,耄耋之年的于漪还找来《青花瓷》认真倾听,琢磨出周杰伦吸引孩子的原因,一下子消除了和学生们半个多世纪的代沟,她以入迷的精神,一步一步向语文教学的博大殿堂迈去。而我们呢?我们很多人往往抱着一桶陈水,以不变应万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倚势经验,视野狭窄,视上课为探囊取物信手拈来了无情趣,这样,误人又误己,只能与成功南辕北辙。而“大家”们的这种治学态度,这种敬业精神,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应该修炼的吗?

有位优秀教师在上苏轼的诗词时,是引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里的话这样导入的:苏东坡是一位全才。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皇帝的秘书,是月下漫步的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听了这些文字,学生肯定会被苏轼的精神空间所打动的,精神世界,永远是引领学生向上的标尺。老师的这等学识,这种开阔的视野,这种研读教材的深入,不也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吗?

有人说:坚持不一定拥有,但不坚持肯定没有。话语很简单,但却值得品味,为什么习学者众,得道者少呢?当代教育家朱永新就公开为教师“开”了一家成功保险公司,他的投保条件是:你用十年的时间“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赔付条件是:若十年后自感未跻身成功者之列,愿以一赔百。据说“成功保险公司”自开办以来,已经让许多老师走向成功。

可见,到底是谁阻碍了我们成功?不是他人,恰恰是我们自己在无人监督,无人苛责,甚至是阻力重重的情况下,对教学这份事业经营的不够努力,不够敬业,对心中的目标少了一份坚持和坚守。仰望星空,也许会失足泥潭;坐井观天,却永为井底之蛙。我们的教学确实不应面对荆棘就中断探索!

第二部分春去春又回,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语文教学在历经各种花哨的迷人眼的变革后,又回归了本位。听得几节课多是常态课,很质朴,很亲切,实实在在,扎扎实实,不用担心一不小心上成了思品课或是综合课等被批为四不像的课,因为他们的基本思路就是“读---品-----悟”,各个环节都洋溢着语文的味道。真真切切的充分阅读课文,紧抓关键词句来咬文嚼字,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章,借助语言文字来体会内蕴,没有喧闹的场面,注重的是让学生静心的思考、咂摸品味。然后借形式多样的小练笔谈谈感悟,读写结合。这跟《中学语文教学》上的“素读”的新观念是不谋而合的。

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新鲜,因为我们也能做到,差别最大的是他们的阅读与积累,他们点点滴滴的做的很细致,很有效,虽不能立竿见影,但日积月累,集腋成裘,终会是一笔丰富的财富。如三新学校七年级每周固定三篇古文和三篇现代文,要求每篇至少选出5个词语并运用,挑出三个句子赏析,选好的段落品析,必有随笔。老师批改随笔,交流、点拨、指导。市西中学每个单元都配上十多篇相关文章,真正让课外阅读为语文插上腾飞的翅膀。初一学生刚学完课文《生命的舞蹈》,作业就是印发的文章季羡林的《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想必学生会对人生有了自己的认识,也会对课文有了深入的不同角度的理解。一位老师读了一本书叫《风中的树叶》,推荐给班里的学生,集体从卓越网上买来了书,大家以读书为乐、为荣,同学们自制精美的读书笔记和摘录卡,书的芬芳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他们的底蕴怎能不丰厚?

读书活动我们也开展,但往往是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无序,无恒心。看他们的活动组织严密,有始有终,循序渐进。如市西的一次活动主题是“阅读父亲,发现父亲”,具体做法有七个步骤,分别是:读同龄人眼中的父亲-----写自己眼中的父亲----阅读名人笔下的父亲-----课文学习,写法的借鉴,《背影》的细节描写-----名篇推荐《秋天的怀念》---修改自己的文章----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作品,这样之后写出的作文就会生动活泼,个性鲜明,更会对父母多一份理解和关爱吧。

我们有些学生不喜欢书本上的文章,但在课外却对文学作品情有独钟;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一筹莫展或套话连篇,但私下写的日记或随笔却灵气飞扬……这说明了什么?我认为,这说明学生的心灵一旦冲破牢笼,必将成为自由飞翔的思想雄鹰!我们不应再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应看作是一支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火炬,它一旦被点燃必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最后,语文报上有个“趣解汉字----字中人生”小栏目,很有意思,说几个共享一下:劣------平时“少”出“力”,到头来必然差人一等;

挫------想事事“坐”等到“手”的人,必定事事不顺;超------“召”示你,不停地“走”,你才能赶过别人;加------做什么事,不能光用“口”讲,还要致“力”于行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