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产业数字化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数字化转型的心得(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18:51:34 页码:13
产业数字化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数字化转型的心得(2篇)
2023-01-05 18:51:34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产业数字化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风险提示:_________________

应明确约定合作方式,尤其涉及到资金、技术、劳务等不同投入方式的。同时,应明确各自的权益份额,否则很容易在项目实际经营过程中就责任承担、盈亏分担等产生纠纷。

1、甲方承诺将在___________投资建设的相关文化产业活动及宣传活动。

2、共同研究和开发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双方就设立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和项目时,共同分析行情、制定项目方案。甲方在项目申报、经费筹措以及政策等层面给予指导;甲方在办公场地、吸纳会员等方面给予乙方支持;乙方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在市场分析、招商等方面给予合作。

第二条:_________________协议期限

本协议自双方签定协议之日起_______________年内为有效期。本协议有效期届满前_______________个月内任何一方未书面提出终止的,则本协议的有效期自动续展_______________年。

第三条:_________________双方责任

风险提示:_________________

应明确约定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免在项目实际经营中出现扯皮的情形。

再次温馨提示:_________________因合作方式、项目内容不一致,各方的权利义务条款也不一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拟定。

1、双方联合有针对性地组织举办文化产业招商会议及产业相关座谈会。

2、可共同举办艺术品风险投资区域论坛及项目对接会等活动。

3、共同筹建文化艺术品投资俱乐部,大力开展俱乐部活动。

4、共同打造《________________》杂志,甲方提供高端发行渠道等服务,助推《________________》称为业界高端和知名媒体。

5、利用双方自有展览场地与媒体,共同举办会展等推介活动。

6、涉及到的活动经费等,甲乙方本着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原则进行协商。

第四条:_________________保密责任

风险提示:_________________

应约定保密及竞业禁止义务,特别是针对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客户资源,以免出现合作一方在项目外以此牟利或从事其他损害项目权益的活动。

甲乙双方均承诺,对因本协议签订、履行和双方合作过程中获得或知悉对方的商业秘密、技术和经营信息,均负有保密义务。在未征得对方许可的情况下,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其他第三方披露或泄露,否则应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全部损失。甲、乙双方的保密义务不因本协议的解除、终止而解除。

第五条:_________________争议解决

协议有效期内,若双方发生任何争议,应本着相互谅解、互惠互利的原则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双方可向_______________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

第六条:_________________其他

1、本协议一式_______________份,双方各执_______________份,自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

2、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可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3、如因国家法律法规的颁布或修改,导致本协议因与强制性法律相冲突而不能履行时,双方同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协商进行修改;若双方经协商后仍无法达成一致,则本协议可终止。

甲方(签章):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_日

乙方(签章):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_日

推荐产业数字化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2016年至今,秀洲区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和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得分始终保持全省第一梯队。区域数字化新旧动能转换方兴未艾,重点行业企业数控化率、机联网率分别由2016年的44.17%、31.68%提高至2019年的65.42%、48.59%,erp实现重点企业全覆盖。今年1-6月,秀洲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16.85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2.3%,超全市数字经济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制造业投资额同比增长28.7%,全市排名第三。疫情期间,通过搭建数字化防疫平台助力复工复产,汉朔、云切等一批企业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开展智能智造,产值逆势而上。截止目前,共获国家级、省级、市级数字经济类荣誉称号112项。

(一)强化组织领导实保障,构建要素支撑体系

一是顶层设计科学精准。先后制定出台《秀洲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2)》、《秀洲区建设高质量制造强区实施方案》、《秀洲区加快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区数字经济强区建设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并将数字经济列入党政目标责任考核和区“双百”专项行动重点指标,明确了目标,突出了重点,细化了举措,增强了保障,统筹推进区数字经济发展。

二是扶持政策提档扩面。我区数字经济领域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大,出台《秀洲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桃园数字小镇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推进秀洲区企业上云的政策奖励办法》等,并就两化融合类项目补助额度提升了10个百分点,增加了数字经济领域示范试点项目补助类别,进一步提升企业在“互联网+”“机器人”+“大数据+”领域的融合应用水平。

三是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充分发挥省级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特色基地(智能家居)1600万元补助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快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截止目前,已完成两个省补专项全部补助工作,补助资金总额为1487.2万元,补助项目达42个。积极推进数字经济示范试点创建,我区获评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总数均列全省第一,获评省级上云标杆企业总数位居全市第一。

(二)强化产业引领优平台,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一是突出招大引强。编制完成《秀洲区数字经济招商地图》,举办了秀洲投资环境(上海)推介会、全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和秀洲经贸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抢抓世界互联网大会、进口博览会等国际性会议机遇开展驻会招商,结合我区产业特点,瞄准数字经济领域龙头大企业,先后引进世界500强日本丰田汽车零部件、全国智能家居龙头企业顾家家居、德沃康智能健康产业园、圆通嘉兴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全球汽车零部件龙头伟巴斯特、安波福、捷威动力等重大项目。截至目前,数字小镇累计签订入驻协议企业141家,总投资约86.9亿元,其中新注册企业38家,合计总投资20.47亿元。

二是突出平台提升。加快提升数字小镇智慧应用产业集聚区平台效应,桃园数字应用研究院揭牌,建立健全小镇“五个一”内容体系。重点推进小镇智慧数字应用项目开发,充分挖掘数字技术服务嘉兴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杆市建设项目,如嘉科电子的5g智慧公交站台、嘉科信息的智慧水务、翼波电子研发生产5g基础设施通信设备等;加快打造符合我区产业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毛衫汇平台”总浏览量已达2800万余次,“毛衫汇”市场内毛衫的总交易额突破25亿。新耀光伏云平台已为全国7000度座分布式光伏电站、超1万根充电桩、1.2万多辆新能源汽车提供运维服务。云切的智能钢板切割平台上榜国家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案例。

三是突出智造服务。建立了嘉兴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北科建嘉兴创新园、国家电网浙江省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研究院、中节能产业园、长三角(嘉兴)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发挥高校科研力量,共建校地合作研究院,上半年,已与清华长三院初步拟定集成装饰和光伏产业“1+n”的合作体系。持续推进“政策引导、示范引领、平台支撑、精准服务”四位一体的“机器换人”工作推进机制,引进海尔智能制造、加西贝拉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分行业现场会,全区实现规上企业“机器换人”全覆盖,并连续四年获评浙江省“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工作一等奖。1-6月,列入省千亿技术改造项目85项,完成投资18.8亿元。

(三)强化融合带动重标杆,构建梯度培育体系

一是聚焦示范企业。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龙头企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1-6月,秀洲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企业新增至80家,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亿元以上企业有33家,占比达41.25%,亿元以上企业产值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企业总产值的86.9%。截止目前,18家企业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其中,麒盛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成功上市。鼓励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向“专精特新”加速发展,蓝特、麒盛、汉朔被列入市级瞪羚企业培育对象,26家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企业被纳入区登高招募计划,其中,“独角兽”企业2家,“瞪羚企业12家,“雏鹰”企业12家,占全区获评登高招募计划总数的45%。

二是聚焦示范产业。发展壮大光伏新能源产业,积极构建以“行业龙头企业+企业研究院+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于一体的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目前,总投资100亿元的福莱特光伏组建及配套产品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隆基乐叶光伏单晶组建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嘉兴阿特斯研究院项目均已经全部开工,吉利智慧能源研究院落户我区;发展壮大智能家居产业,智能家居产品升级改造连续两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行业)试点示范。截止目前,麒盛智能家居产业园一期建设进入试产阶段,美尔凯特的在线商学院、“云订货”系统、电子质保系统,有效提高了管理、销售效能。电商行业发展迅速,以打造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成立长三角(秀洲)跨境电商基地,建立了国内家居建材行业首个集成装饰(顶墙)产业带直播基地,有效推动传统制造业突破传统销售模式转型升级。

三是聚焦示范园区。秀洲国家高新区作为发展数字经济主平台,在2019年度全国157家高新区中排名第64、全省第3。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浙江省光伏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项目成功获批创建类名单,光伏小镇入围浙江省特色小镇和高新技术小镇,初步构建了五类孵化模式的2.0版中心城区“科技企业孵化之城”,共打造“泛孵化器”1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众创空间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6家;秀洲省级经济开发区围绕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实现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智慧物流园区连续7年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以川山甲为代表的供应链管理产业、以顺丰为龙头的快递快运产业、以京东、可得为代表的电商产业和以沃尔玛、dhl、中外运等为代表的区域配送产业日渐完善。

(四)强化数字赋能深服务,构建科学发展体系

一是加强宣传推广。召开区人大数字经济专题学习会,全面深化领导干部对数字经济的思想认识。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连续五年举办清华大学企业家创新发展专题研修班,累计组织企业培训超200家次。上半年,围绕区主导产业举办系列科创项目路演活动6场,签订落户协议15个,注册资金6.5亿元。构建“一会一中心一平台”暨党政主要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联系会议、企业综合服务中心、“96871”平台企业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召开1期面对面会议,8家(次)企业参会,解决行业稳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15个。

二是加强智慧服务。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推动“五类试点”项目落地建设,智慧小镇、智慧街道、智慧社区以“用得方便、用得舒服”为宗旨,建设“智安街道”“数字孪生社区管控平台”“智慧消防”“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等一批专业项目,加快智慧停车、智慧公园等品质提升项目破土动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项智慧应用设施,充分考虑普通老百姓的认知和体验,使普通老百姓真正受惠于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智能公交、智慧水务等项目在全市先行先试,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持续加快。

三是加强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全面落实“无差别全科受理”,重点推进网上办、掌上办,截至目前,我区所有1965个事项中,99.24%开通网上办事、98.88%开通掌上办事、实现跑零次事项98.93%、实现即办事项96.64%、办事时限压缩比为98.62%;材料电子化率100%,以上指标列全市前茅。疫情期间,迅速建立秀洲区健康返秀和有序复工管理系统,利用数字化手段助力全区复工复产。全面推进“企业码”领码工作,助推企业服务数字化,截止6月底,我区完成企业领码家数17704家,提前两个月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09.3%。

(一)加快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转型升级生产力。一是加强体系建设。编制《“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桃园数字小镇产业发展规划》等,要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强化对实施数字经“一号工程”2.0版的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抓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形成由区、镇两级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二是做强核心产业。进一步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龙头企业示范标杆作用,到2020年,实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产值达15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项目投资额达13亿元。三是强化融合应用。鼓励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度用云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累计“企业上云”2900家。加快推进5g场景应用,重点推进智能家居、智慧物流等优势产业,毛衫、纺织等传统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建立工业app200个,数字经济项目100个。

(二)加快推进平台建设,提升区域建设承载力。一是加快推进招大引强。不断提升省级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特色基地主平台支撑能力,细化数字经济招商目录和产业地图,围绕区域产业需求招引100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瞄准知名龙头企业招大引强选优。二是加快推进数字小镇建设。把握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发展重要机遇,加强桃园数字小镇在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形态规划等方面的统筹,坚持产业为主导,市场为主体,同步实施基础设施提升等工程,提升区域整体形象与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纺织、毛衫、光伏等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进程,加速建设麒盛、捷顺等一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中节能、桃园数字小镇等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发展智慧物流等一批在特定环节提供数字化服务的平台,力争今年年底前新建省级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

(三)加快构筑科创高地,提升人才战略吸引力。一是聚焦数字生产。推进机器设备的数控化改造,提高工业企业设备数控化率,提升机器联网率,重点抓全区四大百亿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深度应用数字化技术培育智能化技改的典型示范企业,力争实现数字化示范企业(项目)100个,智能工厂不少于2个、智能生产线不少于10条。二是聚焦数字研发。继续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优势,瞄准一个产业,持续推进“深根计划”,支持数字经济企业争创省市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新培育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有条件企业争创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企业。三是聚焦人才引流。充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广泛吸引海内外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利用人才带动科技,科技带动数字产业发展模式,全方位打造科技人才高地,提升区域数字经济创新能力。

(四)加快完善服务体系,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数字新基件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到2020年年底,实现5g基站建设738座,基本覆盖区内重点地域、园区、企业等,推进5g在工业制造、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文娱传媒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创新应用。二是强化氛围营造。深化区党政主要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联系制度,加快破解企业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借助本地高校专业人才力量分层次分行业为企业开展咨询诊断服务,充分发挥“暖心扶企”党员志愿服务队力量,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引进来”和“走出去”,完善内外结合,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模式扩大数字经济影响力。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的契机,支持本地企业积极参展第七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充分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拓宽宣传渠道,努力打造秀洲品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