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端午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范文(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0:45:00 页码:9
最新端午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范文(优质11篇)
2023-11-20 00:45:00    小编:ZTFB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发掘自己的潜力。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采用引用名言或实例的方式,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心得体会是在实践中通过思考和总结而得出的宝贵经验,只有深入思考,才能从经验中汲取到更多有益的心得体会。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篇一

“吃粽子咯!”妈妈端着一盆煮好的粽子走了过来,房里充满了粽子的清香。

粽子绿绿的,几个角尖尖的,;里面裹着的是天天都、白白的糯米。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大大的粽子,觉得很烫,但舍不得松开。我用剪刀把缠着叶子的绳子剪开,把它的叶子一层一层的剥开时,感觉更烫了,可是它的香味缠着我不放。

我吹了吹,咬上一口,它吃起来糯糯的,甜甜的,进了肚子里暖洋洋的。我吃了一口又一口,不一会儿就把它吃完了。吃得嘴上和手上都黏乎乎的。

我赶紧去把嘴和手洗干净,这时妈妈又说:“咸鸭蛋好了!”我又挑了一个大大的鸭蛋,它圆溜溜的,比刚刚的粽子还要烫手,我差点儿把它丢掉。我赶紧把它拿到嘴边吹了几口气,吹冷了一点儿,就在桌子上磕了一个窝,顺着蛋壳裂开的小缝,剥开它,看见了雪白雪白的蛋白。我轻轻咬了一口,好咸呀!妈妈说:“把蛋白留着当下饭菜。”我就拿来一个碗,把蛋白剥下来留着。这时候,蛋黄上的油流出来了,我赶紧用嘴巴去吸,感觉有一点儿油,但是不腻,而且非常的香。我又咬了一口金灿灿的蛋黄,哇塞,太香了!吃进嘴里沙沙的,满嘴都是咸蛋黄的香味儿!

我又吃了好几个,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打着饱嗝,躺在沙发上。端午节的晚餐真丰富啊!妈妈说,还要用艾叶洗澡呢!

端午节真好啊!有好吃的,还有好玩儿的,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节!

端午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篇二

2.欢乐集点,疯狂奉送。

3.莫忘读天问和离骚。

4.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5.忆一段历史佳话,尝一颗风味美棕。

6.大吃五芳斋粽子。

7.迎盛会人人有责,创文明贵在行动!

8.情浓端午,爱聚六一,快来__参加活动赢取大奖吧!

9.端午良辰美景,粽有千种风情。

10.爆喜端午,共贺佳节。

11.无论你身在何方,我们的关怀“粽”会陪伴你。

12.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欢乐。

13.欢乐端午,时尚好礼。

14.祝全体职工过个欢乐的平安的端午节。

15.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

16.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

18.花更少的!买更多的!

19.端午佳节年年有,美味粽子不离口。

20.祝全体员工节日欢乐祝全体职工过个欢乐的平安的端午节。

21.端午感恩大行动,__隆重推出优惠回报广大新老顾客,优惠多多!

22.!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5.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欢乐。

27.做文明人,办精彩龙舟赛!

28.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9.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欢乐。

30.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32.真诚永远,服务无限。

33.吃粽意,恋爱中意,生活中意,事业中意……。

34.顾客至上,平价第一。

35.一“粽”浓情,一“粽”乡愁。

36.猜靓粽,超级价格平。

37.品味鲜香粽子,感悟端午文化。

38.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

40.祝全体职工过个欢乐的平安的端午节。

端午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篇三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历有一位伟大的民族诗人,叫屈原。他空有满腔抱负,无处发挥,最后跳江而死。后人为纪念他,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把粽子投入江中,由此人们习惯在那一天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那天,大街小巷都飘着浓浓的粽子香,走过那儿的人都会口水直流。

粽子包好了,妈妈把粽子放进锅里煮,过了几分种,我闻到了粽子的香味,妈妈说:“已经熟了。”终于可以吃了,妈妈把粽子放在盘子里。我拿了一个粽子,把外壳剥了,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过端午节真好,不仅让我学会了包粽子,又能吃到美味的粽子。

端午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篇四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龙舟节。节日期间,人们会庆祝、祝福和怀念屈原,也会有一系列独特的传统习俗。今年,我有幸参与了一场龙舟比赛,亲身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在这个难忘的经历中,我对传统节日端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端午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千年的民俗节日。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等。这些习俗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比如,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是为了祈求平安和康宁;赛龙舟则是为了缅怀屈原的飞身入汨罗江,也是为了振奋人心和团结合作。这些习俗和传统象征着人们的集体精神和文化自信。通过参与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我们民族的独特魅力和自身价值。

在今年的端午节,我参加了一场属于中学生的龙舟比赛。这是我第一次参与龙舟比赛,也是我对龙舟文化的第一次真正接触。比赛当天,天空湛蓝,河水清澈,整个比赛场景充满了喜庆和活力。我和队友们一起扛起了长长的赛龙舟的木桨,使出全身的力气向前划,浑身的肌肉都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挥洒汗水。在比赛的同时,我看到了其他队伍同样努力拼搏的身影,也听到了观众们为我们加油打气的呐喊声。通过竞技和比较,我深刻体验到了团队合作、拼搏进取的重要性。我们虽然没有拿到第一,但经过这场比赛,我学到了很多,这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磨炼和成长。

与此同时,我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匠心之作,每一艘龙舟背后都有着几百年来的积淀。船身造型雄伟壮观,船尾的龙头寓意着勇猛、凶猛、神奇和庄严。每次看到这些龙舟在江河湖海中行进,我都会感叹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端午节既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它提醒着我们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不断发掘和学习那些博大精深的东西,将其延续与发扬光大。

通过这一次端午节的经历,我不仅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节日的价值和魅力,让它们成为我们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我们也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保护。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历史的悠久和民族的凝聚力。

总之,通过参加龙舟比赛,我对传统节日端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端午节不仅是一个庆祝、怀念和祝福的日子,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象征。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端午节的价值和魅力,让它成为我们人生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端午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篇五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都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据说这个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这一天还要举行赛龙舟,吃粽子等一些活动。

清晨,我看见家家户户的门前都会有艾草,那是因为在屈原那个时代没有蚊香和花露水,所以人们就用艾草来赶走夜里入侵的蚊虫。

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做了许多鸡蛋:煎鸡蛋,煮鸡蛋,炒鸡蛋。中午时,奶奶从街上买回了粽子。我们几个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粽子看,粽子被我们看的害羞极了,恨不得从地下找个缝钻进去。

快要吃饭时,奶奶把粽子放在锅里煮,等煮熟后,掀开锅盖的一瞬间,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过了一会儿,奶奶把粽子那绿色的衣服脱了,露出雪白的的糯米,然后把糖倒在粽子上,用筷子搅一搅。我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据说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屈原跳江死后,人们纷纷把一些吃的东西抛入江中,让鱼虾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吃人们抛的一些食物,这就是吃粽子,吃鸡蛋等习俗;赛龙舟是人们为了在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而形成的习俗。

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每个节日都装载了我们的快乐,也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些节日的风俗习惯和知识,这些节日源远流长,满载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教师评语:小作者抓住了端午节挂艾草、吃粽子,以及明白了端午节的来历,写出了自己对端午节的喜爱之情。

端午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篇六

说起我家过这个端午节呀,我还真是感慨万分啊!实属让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民谣生动地表达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我的家乡没有江河湖水来划龙舟,不过每逢端午,还是可以看到人家门前插着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闻到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阵阵粽子的香味。

其实也无太大区别。还不就是过个端午节!只是我家的气氛不对头。

人家过端午,都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可我家却是硝烟弥漫,分成两派,年年都要斗上两回合,才肯罢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传说在屈原投江时,人们因为捞不上屈原的尸体,所以用栋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罗江以祭祀屈原,不让江里的蛟龙吃掉屈原的尸体。从这以后,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如今的粽子在讲究饮食文化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下,不论是造型还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这粽子馅儿上。

爸妈喜欢吃糯米粽、蚕豆粽;而我和弟弟则喜欢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妈妈在包粽子的时候总是以种种理由来反对包豆沙粽和肉粽。于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较量。

“妈,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吗?”

“包那两种粽子多麻烦!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妈我哇!肉粽又油腻腻的,多吃对身体健康无益。还是糯米粽和蚕豆粽比较好!”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我们两姐弟就是喜欢吃这两样嘛!难道您连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应吗?”

“那好啊,你们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现在我没空!”

“包就包,谁怕谁!”

端午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篇七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当这时我的耳边总会响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在我的家乡天台,家家户户都要在端午节里包粽子、挂菖蒲、艾叶、喷黄酒……诱人的粽子最让人垂涎三尺了,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红枣馅料,一口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我常常吃得是“满嘴小胡子”。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我总会想起外婆教我包粽子的情形来。

外婆有一双巧手,她拿起两片粽叶一卷,再放上糯米、枣子,接着三折两叠,再拿起草条一绑,一个有4个棱角的粽子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我看后赞叹不已,一心想学这绝招。外婆细心地教我包起了粽子。

虽然有了外婆的指导,但我的粽子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棱角,像只“丑小鸭”。外婆却鼓励我:“孩子,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只要不放弃一定会更好的。”听了外婆的话,我又学着包起来。外婆边教我包粽子,边给我讲了关于粽子的传说,原来这粽子还和大诗人屈原有关呢!今天可学到了不少呢!

我喜欢这满满粽香的端午节!

端午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篇八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我一直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今年,我终于有机会亲身参与了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并对这个古老的节日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第一段: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忠诚的君主,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忧国忧民,为了国家的利益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而设立的。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通过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来纪念先贤和祈福平安,也是表达对家庭幸福的美好祝愿。

第二段:粽子的味道和传统食俗。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情感。粽子的制作非常复杂,需要用竹叶包裹糯米,再加入各种馅料,然后蒸煮而成。吃粽子时,香气四溢,入口香糯可口,令人回味无穷。而且,每个地方的粽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如甜粽子、咸粽子、肉粽子等。吃粽子不仅是一种滋味,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亲手包粽子,并与家人一同品尝,感受着传统的浓郁味道。

第三段:赛龙舟的精彩人文表演。

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就是赛龙舟。龙舟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体育项目。在端午节这一天,各个地方都会举办龙舟比赛,这是一场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盛宴。人们在龙舟上划桨,高声呼喊,整齐划一,展示着团结协作和团队精神。龙舟比赛不仅是一场风景,更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传承。我曾参加过一次龙舟比赛,那种紧张刺激与团队合作的氛围让我难以忘怀。

传统节日是我国千百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有着丰富的乐趣,而且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通过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传统节日也是一次家庭团聚的机会,人们可以与家人朋友一起庆祝,共同分享快乐和幸福。细细品味传统节日的乐趣和意义,让我更加自豪和热爱这个文化瑰宝。

第五段: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传承和发展好传统节日。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传统节日。同时,也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传统节日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比如,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让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命力和魅力。

总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缩影,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情感。通过亲身参与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乐趣。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和发展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端午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篇九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端午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篇十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据说,端午节的由来是一个满腹爱国情怀的大诗人屈原面临亡国之痛,悲愤欲绝,跳入汩罗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罗江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这一天就成了我国的习俗,就正式被定为——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粽叶,米和粽绳,用他们来包香喷喷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放在锅中煮,煮五个小时之以上,就可以尽情享用了!还可以放些糖,味道更美味。

妈妈给把香喷喷的粽子放在一个个的碗里,天哪!光闻味道我就非常满足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最大的,解开它纤细的粽绳,扒开它那一层层绿油油的粽叶,看到了白花花,香喷喷的粽肉,撒上那甜滋滋的白糖,一囗咬下去,天哪!真是妙不可言,我的心都跟着陶醉了!

今天早晨,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漂亮的五彩绳,然后亲手戴在我们手腕上,哈哈,真好看!虽然我和弟弟己经戴上了,但是,只戴一个怎么行呢?嘿嘿!我们趁妈妈不在,拿出剪刀,把五彩绳剪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手腕上,脚腕上都戴上了五彩绳,连家里的娃娃都给戴上了。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感谢屈原,没有你就沒有我们的端午节!你放心,祖国安好,山河犹在。

端午传统节日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今日是端午节,我早早的起床了。因为伙伴们跟我约好,要好好的玩个痛快。铃响了,伙伴们叫我来了。

我拿起滑板飞快的下了楼,果然他们也都带着滑板。我们一齐来到了凤凰广场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车”的游戏。我们分别都坐在自我的滑板上,从山顶向下滑,富有挑战性,特别刺激,特别是我们这些淘气包给这种“卡丁车”也添加了“攻击”和“防御的技巧”,那种现代化的攻击措施的确是很有创意的,所以我觉得特别趣味!

中午,我们回到家,妈妈已经做好了粽子,并且说要好好的`过一个端午节。我最喜欢吃糯米红枣馅儿的粽子,我一口气吃了六个。香甜可口的粽子让我回味无穷!

吃完粽子,妈妈告诉我,过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古代时人们把做好的粽子扔进了汨罗江中,是为了避免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所以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了今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