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描写传统文化体验课心得体会实用(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19:13:26 页码:13
描写传统文化体验课心得体会实用(二篇)
2023-01-05 19:13:26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传统文化体验课心得体会实用一

传统文化艺术;美术教学;融合;运用

发展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新型美术教育是我国中专美术教育实现自身创新及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优秀文化艺术灿若星辰,并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渗透,是发展“中国元素”创新型美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传承、发扬和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及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各种西方艺术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观,以中专生为代表的青年主体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的融合,在与时俱进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学生独特美术风格形成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水墨画、木版画等不仅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亦是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美术教学不仅是绘画理论、绘画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美术精神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合进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更能引导其在美术基础理论和绘画技能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中国美、创造中国美,并深入体会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

(二)对现代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作用

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既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基底,又吸收了其它因素,形成了具有现代化风格的文化艺术,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则需要吸收现代文化艺术中的一些精华因素以保持与时俱进。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增添美术教学亮点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精华。我国古人在艺术上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反应在文化艺术中即为意境表现,如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的“松”意味着坚韧不拔、“梅”意味着品节高尚、“荷”意味着出淤泥而不染等。

(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美术教学“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彰显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既包含有古人的艺术精神追求,亦包含着许多与生活、风俗习惯等有关的文化艺术,如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剪纸等,都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因此,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中专美术教学过程时,既要注重与美术本身相关的知识教学,亦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延伸,将美术教学与实践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合中国结欣赏及编织、剪纸以及插花等实践性艺术教学方式,即通过开展美术手工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内涵,以更好的将“中国元素”融入自身美术学习中。

(三)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因此,在中专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时,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艺术博物馆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如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写意画中的“神似而非形”、工笔画中勾勒出的细腻线条、建筑艺术中的“天然去雕刻”等,以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从多层次、多领域以及多样化的艺术表现空间内丰富自身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具有明显的民族审美特征,将其适当的运用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有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亦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往后的美术创作及就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1]刘畅。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5,07:253

[2]吴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140

描写传统文化体验课心得体会实用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六(5)班的柳莺,这次能够参加学校“美德好少年”的竞选,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她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虽小,却懂得尊敬长辈,令我们肃然起敬;周恩来12岁时,就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伟志向,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在四川大地震中,9岁的林浩,面对危险毫不畏惧,勇救两名同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些具有传统美德的少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数不胜数。

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处处以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在学校里,我勤学善思,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培养了高尚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作为班干部,我是老师最满意的小助手,处处以身作则,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并且尽心地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同学;作为一名大队委,我热爱工作,认真负责,为全校同学奉献出自己的热情。在家庭中,我孝顺长辈,主动帮助父母亲分担家务,从来不让爸爸妈妈操心!正是这些良好的美德,我才能够深受老师的信任,同学的拥护,长辈的喜爱!

我心地善良,总是把无私的关怀带给别人。在汶川大地震后,我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所有积蓄,捐给灾区。我的心也随之飞到了灾区:每当看到许多人在地震中失去宝贵的生命时,我就会伤心的哭泣;每当看到许多人为了“生命”而顽强地坚持,从废墟中被救出时,我又会含着泪水兴奋地欢呼!不久之后,班里来了一位四川灾区的同学。老师把他带到了班级时,他躲在了老师的后面,目光里流露出一些恐惧与不安。

我的脑海里立刻就闪出一个念头:我要主动地向他伸出温暖之手,让他在班级大家庭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经过初步了解后,我知道他的名叫于松林,来自四川地震重灾区——汶川,他所在的学校已经成为废墟,很多同学在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为了帮助他走出地震的阴影,重新面对生活,每到下课的时候,我就主动与他聊天,沟通学习生活,谈论兴趣爱好。

我还把更多的好朋友介绍给他,并在班里组织了互助小组,送给他许多课外书籍和学习用品,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六一儿童节时,我又为他准备了丰富的零食以及精美的礼物,他的脸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在这次学校里组织的“心系四川地震灾区”义卖活动中,我不仅积极地参加义卖,还把自己积攒了一年的零花钱再一次捐给了灾区,为他们重建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同学们,当我们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我们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我们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我们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我们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

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同学们,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我期待你们能给我投上宝贵的一票!我会用自己的诚实、勇敢、勤奋、善良、自信等优良美德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位名副其实的美德少年!谢谢你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