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0:45:25 页码:11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大全12篇)
2023-11-20 00:45:25    小编:ZTFB

在写心得体会时,要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总结。心得体会要注意适时添加一些个人的感情色彩,不要过于冷静和客观,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情感。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写心得体会,把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展现得更加真实和深刻。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篇一

一、每年为学生、教师、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卫生室(保健室)是师生健康管理的执行部门。班主任是学生健康管理的责任人。

二、健康档案属于公有财产,任何人不得占为私有,不得随意撕毁、篡改、损坏。原始材料一律不外借,特殊情况处理需经学校领导书面批准。严格档案管理,要求制度化、规范化,分年度、年级等类别管理,便于查询,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1.新学年初为每个新生开展健康体检,对体检中发现有器质性疾病、特殊疾病、体弱病残的学生,要通知和配合学生家长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并做好登记,名单分别交班主任和体育、劳动任课老师,以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给予照顾,实施卫生保健措施。对因故未能按时参加体检的学生,要另行安排时间组织补检,确保体检率达到100%。学生体检率纳入班级卫生工作评估内容。

2.提供安静、整洁的体检场所,标明体检项目。3.组织学生体检前教育,讲解体检的注意事项和体检常识。

4.使用“学生健康管理软件系统”对学生健康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学生健康管理档案。卫生室(保健室)要妥善管理学生的体检表。学生毕业离校将体检表移交教导处,便于将体检表存入学生档案资料。

5.设专人整理、统计分析学生健康档案资料,宜每学年编制学生健康状况统计图。

6.做好学生计划免疫查验证及免疫接种工作。开展学生近视眼、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常见疾病综合防治工作。

1.指定校(园)医(保健老师)协助安排,定期组织教职员工到具备体检资质的医疗机构体检。

2.承检单位有特殊情况要变更体检日期,应提前三天通知受检学校。

3.及时反馈体检结果。发现有器质性疾病的教师应配合做好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若是托幼机构,必须要求教师持有《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并且在有效期内(学校可参考执行)。

5.教师体检发现存在发热、腹泻等症状;或患有流感、活动性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淋病、梅毒、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要及时调离岗位,直至痊愈,并通过校(园)医(保健老师)复核通过才能返岗。

1.指定校(园)医(保健老师)协助安排,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到具备体检资质的医疗机构体检。2.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食品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并且在有效期内。

3.若体检发现食堂从业人员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或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要及时调离岗位直至痊愈,并通过校(园)医(保健老师)复核通过才能返岗。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篇二

1、新入园婴幼儿的健康检查。

1)幼儿在入园前必须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全身体格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才能入园。健康检查表上的.项目应填写完整正确,体检一个月内有效。

2)幼儿入园时应将健康检查表和预防接种证交到幼儿园。

3)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婴幼儿,必须经过医学观察,观察期满且无症状再作检查,正常者可入园。

4)幼儿转园,应凭原在园的健康检查表无传染病接触史的转园证明。幼儿离园三个月以上,需要重新体检后方可再入园。

5)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裂腭、癫痫、中度以上智力低下(不适应集体生活不能接受教育)等疾患的儿童未矫治前不宜入园。

6)入园体检时发现疾病应及时治疗,患营养不良、贫血等可以入园后矫治、患传染病应隔离治疗,痊愈后凭医疗单位的证明方可入园。

2、幼儿定期体格检查。

1)幼儿入园后应定期体检,每年一次,每次均按常规进行全面体检。

2)幼儿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每学期查视力一次。

3)定期体检后要进行婴幼儿健康状况分析评价和疾病统计,发现疾病或缺点及时矫治。

3、婴幼儿晨间检查。

1)日托幼儿每天早晨进班前,由保健员做晨检,检查步骤包括一问、二摸、三看、四查,检查内容除观察婴幼儿精神、脸色、摸体温,询问在家健康状况外,还应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健康状况、传染病发病季节作重点检查,如咽喉是否红肿、腮部有无肿大、皮肤有无皮疹、是否携带不安全的物品等,对无异常者发给表示健康的牌子,让幼儿进班。

2)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记录,对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可由家长带婴幼儿去医院就诊或留在观察室临时隔离观察。

3)由保健员收下家长带来的药,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和方法,作好记录,按时给幼儿用药。

4、幼儿全日观察。

1)保健员应每日上午、下午、巡视各班级,向班上老师、保育员了解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如有可疑或异常应及时处理。

2)班内的保教人员应全日注意观察婴幼儿的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对有病和体弱的幼儿加强生活护理,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与保健员联系并作好全日观察记录。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篇三

1、加强园内卫生工作,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方针。疫情期间,自备口罩上学,严格按照正确的七步洗手法,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

2、建立幼儿健康档案,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完成各项预防接种工作。每学年对幼儿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及时用书面形式告知家长。

3、广泛开展形式灵活的健康教育,利用广播、橱窗等宣传形式对幼儿进行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宣讲。

4、及时处理意外伤害事故,必要时立即护送至医院诊治。

5、掌握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平衡膳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加强幼儿食品卫生的管理,教育幼儿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6、科学制定作息时间。充分利用大脑的活动特点,合理安排学习方法,注意用脑卫生,提高学习效率。

7、做好园内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工作。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使学校环境整洁美观,幼儿人人讲卫生。

1、幼儿园为每位教职工建立健康档案,教职工健康档案属个人隐私,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为其保密,不得泄露,违者将根据情节追究其相应责任。

2、安排教职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3、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培训、疗愈等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对有需要的教师进行心理关怀。

4、教职工家人中如有新冠肺炎、麻疹、水肿、红热、流行性腮炎、小儿麻痹、传染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者时,必须报告保健室或学校负责人,再酌情处理。

5、教职工若本人有病,应立即报告负责人。如患传染病应立即停止工作,按照疾控部门要求进行隔离治疗,待身体痊愈后经医学检查符合要求再返岗。

1、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对幼儿在校期间的健康状况、疾病诊治、预防接种等情况做好记录。对记录结果定期统计分析,用以指导防病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

2、对患病或体弱的幼儿实施医学照顾,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休息、治疗意见。对因病不能或不宜坚持在校学习者,根据学籍管理规定提出休学或退学意见。

3、对患病或体弱的幼儿,针对具体情况分别提出健康指导意见,帮助幼儿提高健康水平,顺利完成学业。

4、建立幼儿健康档案数据库,以方便幼儿健康档案的管理、疾病防治、传染病防控工作及其统计分析。

1、密切注意社会上各种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接受上级疾病控制机构的指导并保持与之联系,以使我校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有的放矢,主动有效。

2、对食堂的环境卫生、原料贮存与加工、出售、食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校内商店所经营的食品实施卫生监督,预防食源性的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对校园内的环境实施卫生监督,消灭蚊蝇滋生地,预防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播。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篇四

1.每学期由本园聘请的幼教专家进行幼儿健康、卫生知识讲座一次。

2.定期由幼儿保健人员对保教人员讲课,内容涉及对保健知识及幼儿常见病的预防、意外伤害的处理等。

3.园内定期以黑板报、卫生栏等形式宣传相关知识。

4.园内备有幼儿健康教育图书、杂志供教师参考,教师必须适时向幼儿讲授卫生知识,进行健康教育。

1.入园检查。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健康检查合格方可入园。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有医院健康证明方可工作。

2.坚持定期体检制度。入园幼儿每年由社区院来园体检一次,每季度测身高,进行健康分析与评价,指导家长做好幼儿的健康教育,并对每个入园幼儿建立健康档案,做好幼儿成长记录。

3.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每日观察记录。

1.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幼儿每天做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2.在正常天气下,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加强冬、春季节锻炼。

3.创造条件,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儿童体格。

4.锻炼要循序渐进,运动项目和运动量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对体弱的幼儿给予特殊的照顾。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篇五

每个幼儿均应建立健康卡、预防接种记录卡,要求如下:

1.幼儿入园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及血色素检验。

2.幼儿入园时要有预防接种卡,做到凭证入园。并督促家长按时完成接种内容。

3.体检后要对检查情况分析、评价,并对贫血患儿,体弱儿,肥胖儿做好疾病统计及矫治工作。(对贫血10克以下,体弱儿,肥胖儿在入园一个月内建立个案)。

二.定期体格检查:

1.三岁以上幼儿每年体检一次,三岁以下幼儿每年体检二次。血色素检查每年一次,牙齿检查及龋齿治疗每一年半一次。

2.每半年测量身长、检查视力一次,每季度测体重一次,做好记录、分析、评价、统计及矫治工作。

3.新进工作人员必须全面体格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4.工作人员每年健康检查一次。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不宜担任营养员工作,e抗原阳性的工作人员应调离接触食品及儿童的工作。

5.滴虫霉菌阳性者,化脓性皮肤病,活动性结核及其它传染病需立即离岗治疗,愈后需持医疗机构的健康证明,才能恢复工作。

1.每日晨间检查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2.全日健康观察重点:观察晨间来园带药有异常的(晨间带药均由卫生部门证明)。

一日活动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幼儿。

3.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及异常幼儿的处理工作,相关记录要遵循语言文字规范。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篇六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健康管理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也开始了自己的健康管理之路,并从中收获了很多。下面是我对健康管理的心得体会。

首先,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健康管理的基础。高中生活往往很紧张,但我们不能为此忽略了正常的睡眠时间。晚上11点前睡觉,早上6点起床是理想的作息时间,而且尽量保持规律。此外,我们也要注意多喝水,经常喝茶,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和手机屏幕等习惯,保持眼睛和身体的放松。

其次,健康饮食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合理膳食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充足的营养,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应该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盐分和高糖分的食物,要多吃水果、蔬菜和低脂肪的肉类。此外,我们也要注意饮食的时间和方式,不要吃过量,也不要太久不吃饭。

除了良好的作息和健康饮食,适时的运动也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方面。高中生活可能很忙碌,但这并不是不能健身的理由。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比如跑步、游泳、篮球、羽毛球等。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有氧运动,每次半小时以上,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最后,健康心态也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多焦虑和压力。学会沉淀自己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处理烦恼和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重交流沟通,倾听身边人的意见和建议,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综上,健康管理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作息、健康饮食、适时的运动和健康心态是我们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注重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从而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只有身体健康,我们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篇七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为此。特制定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制度。

一、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政治思想心素质好。有健康的身体。责任心强。

二、食堂从业人员由幼儿一年一聘,学年初幼儿园与伙食团从业人员签定聘任合同。

三、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上岗,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到法定机构体检一次,体检符合要求,由疾控中心发给健康证,方可从事食堂工作。

四、食堂从业人员一旦患上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成渗性皮肤病等)不得从事伙食堂食品加工和销售工作。

五、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应做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从业人员不能穿拖鞋上岗,不能戴首饰上岗。

七、每天早上上岗前由学校行政领导或食堂负责同志对从业人员进行认真检查,凡是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上岗。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篇八

学生因病缺勤登记既是幼儿园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的常规工作,又是体现对学生的全面关爱,维护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各类传染病疫情的重要举措,特制订本制度。

一、班主任应认真按照幼儿园晨检工作的'要求及时对学生进行晨检,对晨检中学生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呕吐、腹泻等疑似传染疾病及时登记在记录表上并及时报告保健教师。

二、学生因病缺课,班主任应对学生病因作具体记录,并对学生的病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以便随时掌握,做到心中有数。

三、学生因患传染病而隔离治疗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对其各方面予以关心。学生病后复课,班主任应查验医生开具病愈复课证明,并作记录。

四、班主任、保健教师对学生因病缺课的要对其作好病因、缺勤,及治疗情况认真登记备案,凡学生患各类传染病的,其复课要严格把关,必须查验医生开具的病愈复课证明,手续完备符合复课条件的,方能允许其复课,并记录其复课时间。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篇九

1、入园检查制度:按照托幼机构要求对新入园幼儿、插班幼儿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对体检中发现器质性疾病、特殊疾病、体弱病残的幼儿,要通知和配合幼儿家长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并做好登记,名单分别交班主任和保健医生,以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予以照顾。

2、幼儿园工作人员参加工作以前,必须按照托幼机构要求根部不同岗位职责,检查合格后方可就职。

1、在园的幼儿每年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体组织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各一次,并做好记录,进行健康对比分析、评价,疾病统计,及时矫治。每个幼儿均应建立健康卡片或档案。

2、对因故未能按时体检的幼儿,园方要另外安排时间组织补检,确保体检率达到100%。

3、幼儿园为幼儿提供安静、整洁的体检场所,并标明体检项目。

4、保健医生组织幼儿体检前要进行谈话教育,讲解体检前的注意事项。

5、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发现问题,即采取措施,对法定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治,做好隔离、消毒措施,以及对班级的检疫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6、设专人做好幼儿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开展幼儿近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贫血、营养不良、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1、保健医生负责整理、统计幼儿健康体检档案资料,并妥善保管幼儿体检表。

2、查看幼儿健康资料需通过园领导同意方可查看,查看完毕后及时归还、归档。

3、加强技术防范措施,资料要经常通风、防潮、防蛀虫。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篇十

1.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自觉遵守卫生法规,给幼儿做典范。

2.培养儿童早、晚能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幼儿在书写或阅读时,纠正指导正确的姿势,以保护幼儿的视力。

3.健康教育形象化,通过游戏、儿歌等向不同年龄的幼儿进行卫生保健宣传教育。

1.预防常见病、传染病、多发病等。

2.健康教育使家长重视各种计划免疫接种。

3.宣传营养科学知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1.随时口头宣传卫生知识,面对面的'指导。

2.各班组织家长会,可以]自由提问,互相讨论,使家长受教育更深刻。

3.保健与健康以宣传栏形式向家长进行卫生科普宣传资料或发给家长一封信。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篇十一

我园努力认真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以及其相关的法规、规章和制度,根据我园实际制定以下制度:

1、入园检查。儿童入园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验乙肝五项、血色素,体检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园手续,同时了解幼儿的接种史、疾病史、传染病史、家族史、过敏史及生活习惯等。

2、定期健康检查制度。每年为在园幼儿体检一次。按要求每学期测体重两次、身高、视力、头围各一次,并对幼儿体格发育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将检查结果和评价情况向家长反馈,同时督促家长对患有龋齿、视力不良、贫血、沙眼等疾病的幼儿进行矫治,并向幼儿园及时提供反馈治疗情况。

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治疗、消毒。

1、环境卫生。

(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2)幼儿玩教具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清洗。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蝇、防鼠设备。

(4)厕所清洁通风,定期、不定期清扫、消毒。

(5)被套每月洗一次,被褥冬季每月晒一次。

2、个人卫生。

(1)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经常保持清洁。

(3)饭后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4)要求幼儿每周剪指甲一次,每两周剪脚趾甲一次。

(5)要求幼儿服装整洁,勤晒被褥,床单、被罩每月清洗一次。

(6)保护幼儿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一次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

(7)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做到四洗手(进园后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给孩子开饭前及削水果前洗手;倒垃圾后洗手)。

3、消毒隔离制度。

(1)保证保健物品专用。

(2)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彻底消毒,患者带隔离期满痊愈后,持县级以上证明方可回园。

(3)对患儿专人护理,仔细观察,按时服药和喂饭。

(4)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幼儿,幼儿不退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5)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及时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1、要有组织地经常和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

2、在正常天气下,每天坚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加强冬季锻炼,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个别体弱的幼儿要特殊照顾。

1、各项活动要以孩子为中心。

2、要注意房屋、场地、玩具、用具的安全,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现。

3、药物必须妥善保管。

4、建立健全幼儿接送制度,不得丢失幼儿。

幼儿园健康管理心得体会简短篇十二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健康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每学期由本园聘请的幼教专家进行幼儿健康、卫生知识讲座一次。

2.定期由幼儿保健人员对保教人员讲课,内容涉及对保健知识及幼儿常见病的'预防、意外伤害的处理等。

3.园内定期以黑板报、卫生栏等形式宣传相关知识。

4.园内备有幼儿健康教育图书、杂志供教师参考,教师必须适时向幼儿讲授卫生知识,进行健康教育。

1.入园检查。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必须做胸部x光透视、肝功能、粪便常规检查,健康检查合格方可入园。

2.坚持定期体检制度。入园幼儿每年春季、秋季各体检一次,每季度测身高、体重一次,进行健康分析与评价,指导家长做好幼儿的健康教育,并对每个入园幼儿建立健康卡片,做好幼儿成长记录。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有医院健康证明方可工作。

3.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每日观察记录。

1.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幼儿每天做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2.在正常天气下,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加强冬、春季节锻炼。

3.创造条件,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儿童体格。

4.锻炼要循序渐进,运动项目和运动量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对体弱的幼儿给予特殊的照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