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红色历史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 红色历史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20:43:49 页码:11
红色历史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 红色历史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二篇)
2023-01-05 20:43:49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红色历史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由于左倾路线的危害,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离开苏区,开始了伟大的2500英里长征。

福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发源地之一。一九三四年七月,红七军团进入福建,在闽赣苏区休息补充后率先北上,进入闽浙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团会合后,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被敌人疯狂围攻,最终失败,方志敏、刘畴西等领导人英勇牺牲。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8万余人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长征。三万多名福建儿童参加了这项伟大的历史壮举。八闽儿女在一年多的战略转移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胜利到达陕北的,已不到三千人。湘江之战,以闽籍指战员为主的红五军团第34师和红三军团第18团承担断后任务,血战十天,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掩护党中央和红军主力渡过湘江,7000多人几乎没有存在。祁连山脚下,西路军血洒河西走廊,红五军团悲歌高台城下,数千名经过雪山草原考验的闽籍红军指战员马革裹尸。遵义城下,赤水河,金沙河,大渡河,雪山,茫茫草原,六盘山,直罗镇,到处都是八闽儿女的鲜血。(这是先遣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赤溪,一个远离喧嚣的偏远山镇,距离城关53公里,四面环山,山峦叠叠,每一座山峰都在溪流中生长,风景优美。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中叶,我们的祖先们没有你们那么幸运,头上压着三座沉重的山,剥夺了他们的幸福,或者给生活带来了痛苦。为了摆脱这些痛苦,他们付出了血液的代价,为了国家,他们投骨头,洒血。

今天,你在红旗下长大,尤其是在这个改革开放的环境中,你很难体会到当时的背景。是的,现在我来说说赤溪镇的一些党史。

赤溪是一个小山镇。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这里的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然而,方便革命志士开展活动的良好环境。所以我们全镇基本都掀起了参加革命的风。据完全统计,108人参加革命,比霍童镇多三人。这真是一个奇迹。

因为这几天忙于陈荣凯副省长来我们镇调研和《文革宁德知青篇》的征文活动,很多精力都用在了这方面,今天就简单说一下我们赤溪镇的党史。我们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的领导人寻找淮洲,政治部主任刘英,政治委员乐少华,参谋长苏羽,闽东工农红军叶飞,叶秀藩,范式人等领导人。1934年8月21日9时许,先遣队首先传达了党中央的重要指示,对闽东党政军的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促进了闽东革命形势的发展。这支队伍有6000多人,拥有大炮、枪支弹药、无线电等设备。当时住在夏村、桃园、赤溪,在古民居墙上留下了50多个标语(连兴座、吴济业厝)。可惜到目前为止只有三个隐约可见。第二天一大早,我的闽东游击队成员带路,从龙案岭出发,经过班竹和社洋,然后直接进入福安攀西和康厝,下午2点左右攻下了福安重镇穆阳镇。最后,我的闽东游击队成员当天回来了。今天,站在这块碑子前,足以揭开当时闽东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序幕,开展以重温阳谷北上抗日先遣队和闽东红军会师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对宣传革命历史、弘扬红军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四年游击战结束后,还根据当时先遣队精神要求,闽东特委动员了1600多人参军,一周后动员了4000多人,选择了1500人。军训结束后,于1938年开往前线,这支队伍是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叶飞任队长,阮英平任副队长。解放初期,这些队伍要么牺牲在抗日战线上,要么牺牲在抗美援朝战线上,最后只有12个老红军回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死。

还有闽东游击战,官岭很重要,比如官岭单岔处的官岭战斗遗址,闽东著名的高山小红军故事。有曾志(原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先辈领导的社会分田运动。有龟山之战等遗址。

那么,红军窑就很奇妙了。这个地方位于官岭村外200多米处,是一个自然的陈瑶窑。周围自然铸造的削壁占地50平方米,深30米,大大小小。人们来回爬绳,影子随着风景而移动。原人大副委员长叶飞也来了,召集革命先辈开会讨论闽东革命发展。你可以你可以看到这个古镇更悠久的历史。

官岭,今天穿过古巷道,脚步磕在满是雨痕的旧石板路面上,发出清脆的回响。百年前,古宅、青苔无人房、年轮痕迹的空房闪过,思绪萦绕在藤蔓之间。真的,似乎这里疲惫的灵魂终于找到了皈依的地方。世纪之交,年轮顺转,在无尽的时间里,在深宅的废墟中,这个古村落积累了数百年的历史性格,坚持与开放兼容,传统与现代互动。是的,今天,让我们近距离审视这些沧桑的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轨迹,同时触摸它们的脉搏,欣赏它们的感觉。

虽然今天的村庄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尤其是一些废弃的古宅长满了青苔,在阳光下特别刺眼。这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错位。有多少革命志士(安德县委书记九位中,我们官岭占了三位)被废弃,这无疑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在现代文明环境下,一代又一代的家企业突然惊叹不已,生出了很多格式的遗憾。

当然,历史归历史,现实归现实。到目前为止,这个村庄表明,由于许多因素,失去了过去的风景,它失去了理智。简而言之,过去的都过去了,但历史留下了一份不可估量的遗产,这绝不是让今天的人因为遗产而困住自己。还然有村民像往常一样住在黑檐乌瓦的老房子里。除了鸡犬之声,村里很难听到随着时代节拍的流行歌曲。这里墨守成规吗?当然,闽东志士从游击队到随叶飞北上抗日,到全中国解放后,今天已经不在间了,但今天我们站在这里意味着继承他们的遗产,为改革开放时代的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最新红色历史纪念馆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按照市教育局关于“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安排部署与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校委会进行讨论研究,并通过外出学习和请相关专家领导点拨等活动,最终我们确定了以“红色教育”为我校6月份的创建特色。“红色教育”主要开展以下系列活动:

一、红色教育影响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形象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学校通过“走进红色历史”报告会、“塑红色课堂”观摩、“游红色旧地”、“读红色经典”等培训活动,在教师中营造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风气,培育教师忠诚奉献、勤劳吃苦、团结友善、光明磊落的精神,挖掘、传承和弘扬红色校园精神,让教师志存高远,神采奕奕,敢与强的比、敢跟高的攀,既能教书,更会育人。让教师充分利用校本和社会区域资源,深挖学科教材与德育内容的"结合点,巧妙地把革命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使“红色精神”通过课堂,逐渐进入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之中。

二、校园环境熏陶

针对确立的红色教育主题,我们将重新设计校园文化,将校园里、走廊中、教室内全部以红色人物的事迹介绍、革命故事为主题,做全面的展示,营造浓厚的红色教育氛围。

三、系列活动感染

1、听革命故事。每学期,学校都请老干部、老革命军人到学校为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回忆当年的腥风血雨,诉说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一个个动人的革命故事,化作对孩子的无声教育,滋润孩子的心灵。

2、看红色影片。学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优势,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或班会时间观看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红色影片;或者让教师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家观看红色电视或电影。

3、唱红色歌曲。学校利用音乐课、课前5分钟等时间,举行校园红歌会,教唱红色歌曲。

4、读红色书籍。学校为学生提供反映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书、小说、诗歌、回忆录等书籍让学生阅读,从而刚感受革命先辈的集体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祭革命烈士墓。每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学生到陈店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让少先队员献上最诚挚的敬礼,并擦拭墓碑,清除墓碑周围的杂草,激发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理想信念。

6、网上祭英烈。通过网上祭英烈教育,让学生或说、或写、或做,感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

7、编红色教材。为使红色教育制度化,有成效,学校将组织人员编写以红色教育为题材的校本课程。

以上7方面的系列活动,我们将力争通过团队活动中引导、学科课堂中渗透、常规管理中深化、课程学习中强化、日常生活中内化、校园文化中熏陶等途径来完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