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4:38:04 页码:7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5篇)
2023-01-06 04:38:04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我国的传统美德很多,在每一个地方,我们都会想起各种美德: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会想到自立自强、用心进取、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及勤劳节俭等优良传统;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不由得想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及友爱兄弟姐妹等;而在校园生活中,我们会联想到热爱群众、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等。由此能够看出,我们的美德能够用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来形容。

美德,不是喊一喊说一说就能够做到的。我们需要的是实际行动,而不是凭空想象。

从小到大,父母便教导我们要“百事孝为先”,但是他们又何曾做到了?幼儿时,幼稚园的老师教导我们要“诚实”,但是他们又何曾做到了?

古人以前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错,我们不仅仅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所有人就应做的事情。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与日月争光”的民族气节。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所以,我们就应有爱国意识。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忙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的事情。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而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们需要的是自强,要与人们呼吁的一样,要争做美德少年。成为未来祖国的栋梁,为未来的中国打造一片蔚蓝的天空。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一)竹

带着些凉意的山风呼呼地吹向山间,“呼啦呼啦啦,呼啦啦……”带来一片脆音,犹如山中精灵欢愉的笑声,顺着山风看去,在白云缭绕的山腰上一颗颗,一片片清翠的竹叶翻飞舞动那一颗颗浓绿挺拔的身姿在冰冷的山风中屹立着,飘逸高雅却不彰显。正如诗人所说“风动苍琅起碧烟,书香剑意笑清寒。经霜不改凌云志,铁骨铮铮向九天。”

这便是竹,这便是中华魂。

黑暗而冰冷的黑土中,那株幼苗不断的翻动着那细小的身躯,在它周围的泥土不断地冲散再滑落到它的身上,在黑暗中它不断的挣扎探索,试图寻找一丝光明和温暖。在那段充满着鲜血和黑暗的岁月里,杀戮和呼喊弥漫着整个世界,从失望到绝望,步步让我们陷入黑暗的沼泽中,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就算落入深渊也不愿放弃追求光明的希望,他们在黑暗中不断地挣扎着探寻着。如竹般他们不喧闹,默默地追寻着他们的希望,最终他们凭着坚韧向上的精神破土而出。

这便是竹,这便是中华魂!

(二)梅

愧向孤山咏旧辞,冰姿玉影淡成思。春风一夜悄然溢,遥替寒香探故知?在万花凋凌之时,冰雪覆盖之季,那一抹艳红为雪白的大地增添了一抹色彩,点亮了一抹火热的生机。“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冰冷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如利剑般肆虐着每一个生灵,四周一片寂静在黑暗中,一切都那么的苍白无力,唯有那一抹艳红散发着火热的生机,寒风中它尽情地舞动着它那娇艳的身姿不惧一丝寒风的威胁。在敌人的刀枪棍棒下,我们用鲜血铺平了通往希望地道路,不曾有一丝畏惧敌人的威胁,不曾一丝退缩的念想,我们用坚强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在逆境中探寻挥斥。

这便是梅,这便是中华魂!

(三)菊

蕊冷香寒夜渐深,斜篱旧菀渺尘音。黄花识否痴情客?听我重楼一曲琴。菊花之隐逸者,不张扬不喧闹,冷清自如。以高雅清丽的身姿绽放着属于自己的魅力。它的每一片花瓣都如精心雕刻般,展现着美丽的舞姿和姿态,不张扬却深深吸引着人的目光。正如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不彰显不张扬,却蕴含着深深的精华寓意,令人感叹不已。

这便是菊,高雅清丽,傲霜独立高洁脱俗。这便是中华魂!

(四)兰

逸韵空灵性本孤,漫将幽雅绽云途。素心无意倾绝色,却教春光淡似无。在满天的星光照耀下,她以高挑的身姿在漆黑的泥土上闪烁着幽幽蓝光,黑暗中她散发着撩人而又神秘的幽香,这便是兰,这便是中华魂,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着一种民俗,神秘而又多彩,正因如此造就了世界上一朵独特的花朵。

这便是中华魂!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中午好!我,是来自__班的___。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太多。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华美德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微笑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国之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文明礼仪处处可见,这些利益就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中华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所以首先要完善个人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拥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大家好,我是!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华美德——崇尚礼仪”。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美德——礼仪的历史也源远流长。从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到雷锋的感人事迹,再到今天的21世纪,礼仪体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马路上扶盲人过马路,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礼仪就像是一朵美丽的花,开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弘扬着中华美德——礼仪。

今天,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也应该注重礼仪。见到老师要问好,碰到同学要点头微笑,不小心伤害别人要道歉,这都是我们基本需要做到的。可是就仅仅这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认为是很少很少。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和新世纪的小主人,我们不仅应该做到懂礼仪、做礼仪,还应该向社会呼吁,弘扬礼仪这个中华美德。

尊老爱幼,这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礼仪之道,可是这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曾看看到这样一段公益广告:在公交车上,一站到了,上来一位拿着重物的花甲老奶奶,可是车上已经没有座位了,老奶奶环顾四周,只见车上的年轻人们都熟视无睹,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看窗外,权当没看见。这是,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竟然站起身为老奶奶让座,老奶奶只得唉声一叹,车上的人们脸都红了。最后,广告上出现一排字:礼仪,尊老,在哪?

这个广告,令我感慨万千。21世纪,科技越来越先进,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可是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素质却退步了。那流传下来的礼仪之道渐渐的在社会上消失不见,人们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们,只是冷血嘲笑;面对自己的亲生父母,甚至都大打出手;人与人之间再也没了心平气和的沟通,只有互相难听的谩骂。这些,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礼貌待人、尊老爱幼。用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次点头,把礼仪带到生活中,带到社会上,把礼仪的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中。

崇尚礼仪,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谢谢大家!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中国,拥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散发出独特的东方美。此刻,就跟着我走进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使中国闻名于世界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之一就是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唐朝掀起了一股“诗风”,使唐诗成为中国诗的鼎盛时期。在这期间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等等。他们的诗中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皆有,例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读出了李白对王昌龄的想念之情和满满的祝福;“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句中看出刘禹锡的豁达向上。这些诗句流传下来,被世人诵读,也时常脱口而出,应对与朋友的分别会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安慰彼此;每当重阳节来临,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吟出这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诗给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风采,使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是我眼中的传统文化——唐诗,独特而灿烂。

春联,顾名思义,就是春节的对联。每当过年,鞭炮声四处响起,此时,家家户户都会挂上春联。春联一般分为上联、下联、横批三部分,且颜色是中国吉祥红,把春联贴在门口,就是期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平平安安、好运相随。常见的春联,如: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上联,喜滋滋迎新年,下联:笑盈盈辞日岁,横批:喜迎新春等等。春联要求要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独特形式。每每看到春联都感觉异常美,为什么?因为看到春联就如同看见人们对新的一年满满的祝福、期望和完美的憧憬、向往。这是我眼中的传统文化——春联,完美而真诚。

先说说我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谈到这四样宝,就不得不提起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书法。相信大家对“书法”并不陌生。书法即是文字的书写艺术。世人常用“颜筋柳骨”来形容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风格。在这与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小时候的米芾经常与先生学写字,可很长时间后,他的字并无明显长进。有一天一个秀才来到当地,米芾想跟他学写字,秀才说:“能够,但你得买我的宣纸,五两一张。”米芾吓了一大跳,最终狠心掏出五两银子。三天过后,秀才叫米芾写一字给他看,写后发现大有长进。原先米芾拿到这么贵的纸怕浪费,便仔细研究字的结构。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书法,甚至有许多外国友人也加入了写书法的行列。由此可见,书法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这就是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书法,隽秀而有力。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在我眼中,它们如同瑰宝般珍贵。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给我们无价的礼物。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成为其弘扬者、传播者,共筑我们的完美精神家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