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术讲座实践课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论文讲座心得体会(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5:57:03 页码:10
学术讲座实践课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论文讲座心得体会(9篇)
2023-01-06 05:57:03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学术讲座实践课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处理好角色的转变。

侯老师的讲座是从根基教育开始谈起,分析了当前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道德基础。按说这些东西离我们基层的老师很遥远,我们当老师的从来就没有思考过此类问题。说实在话,我们在网络上、书刊上、闲谈中等很多场合都听人抱怨过我们国民的素质问题,往往都是人人意识到,但又做不到。这不得不扯到我们的基础教育问题,或许在国民素质这样一个“沧海”面前,我们小学教师的思想和做法也不过是“一粟”而已,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拯救不了所有浅水洼里的小鱼而放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或许有些东西就因为我们的努力正发生一点点的改变,我们应该了解这些还有更多的信息,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侯老师提出我们的根基教育要培养孩子有:优秀的品格、良好的习惯、浓厚的兴趣、科学的方法。更是说到“不要让你的技能胜过你的品格”的肺腑之言。今天,听了侯老师的讲座,真所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侯老师正是在我们困惑的问题上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使我们茅塞顿开,那些心里被“束之高阁”的东西,真该拿出来翻一翻了。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

二、教师要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要有博大的知识储备。

从教十余年了,在从教的历程中,我最初的感觉是简单,而现在的感觉是越来越难。一个优秀的老师绝不是单纯的唱一支歌或者讲一道题。你需要的东西越多,你就得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只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服务课堂。说实在的最近几年的课堂较自己以前的课堂进步了很多,挖掘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充实了,但是我也同时意识到自己欠缺的东西更多。侯老师的思想在这一方面给我了很多启示,尤其是从教学目标到课堂细节的启示。他说:“教学中要理清一个层次问题,那就是:知识---思维---方法。通过学习知识,训练孩子的思维,总结学习的方法,最终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作为学生内心世界的窥探者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老师又该如何修炼?“作为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保持内心的开放和鲜活,才会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学生需要学习,老师也需要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只有多读,多想,多交流,多实践才能丰富自身底蕴。这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之道,因为丰厚的底蕴是靠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个人素养。大量的阅读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不断思考才能将知识化为己有;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别人交流探讨,是对自己的又一次提升;最后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传播给我们的学生。这便是真正意义上教学!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的重要品质,其实,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三、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上,把握好一个“度”字。

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上,我们真应该好好思考一个“度”字。看看我们现在的课堂上,往往忽视了孩子亲身体验和探索的过程,生怕课堂上乱而老师的思维放不开,引领不到位,孩子也就放不开,也就不到位。更是因为教条思想,束缚着自己,不敢在课堂上讲太多,而耗费了很多时间。特别是当孩子知识水平以及表达还不到位时,我们就不知道改怎么办了。我想这种感觉的产生就是因为现在老师一味教条的不敢“教”造成的,生怕自己讲多了听课老师会提意见,课堂走了很多弯路。我觉着侯老师说的很对,当老师的必要的时候还是要讲的。只是要揣摩好一个“度”字,我们不能代替学生体验和探索,但当孩子现有的水平表达不到位时,老师可以讲授,引导他们总结。

总之,要将学生的学习化为一种内在的动力,一种乐趣。老师在这中间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为之加倍努力。

描写学术讲座实践课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为了营造学术氛围、拓展研究领域,我们邀请到了日本东京大学、北海道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的五位老师来我院讲学,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20xx年3月12日(周一)

「汉籍と日本」

王宝平、吕顺长

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202会议室

8:00-9:15

岛善高先生(早稻田大学)

【清末文人銭子琴と日本の文人たち‐日清修好条规缔结前后の日中関系の一コマ‐】

9:30-10:50

田村隆先生(东京大学)

【王昭君说话の语り方】

11:00-12:20

金沢英之先生(北海道大学)

【日本神话と东アジア汉字世界】

13:40-15:00

道坂昭广先生(京都大学)

【王勃と初唐文学--王勃佚文作品の意义について】

15:10-16:30

斋藤希史先生(东京大学)

【汉籍の声】

描写学术讲座实践课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20xx年x月,我们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回头看看,我们已经从去年的一年级新生成长为二年级的毕业生。在这短暂忙碌而美好充实的一年中,我们自觉地汲取更多的知识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论是从课堂上,图书馆里,还是在受益匪浅的讲座中;同时,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些无疑为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踏入社会并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各位老师的诲人不倦,您辛苦了!下面我就简要总结下参加学术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孙老师《英语语法隐喻系列讲座之一:语法隐语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这一讲座中,我了解到词汇隐喻与语法隐喻的不同点及其联系。语法隐喻的观点是语言的隐喻化过程中词(组)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它们的语法性状,如动词化为名词,连词化为动词等等。词汇隐喻对语法隐喻的补充作用体现在某些词汇隐喻可以借助系统功能语法进行阐释。隐喻式和一致式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只有相对的、程度不同的差异等。

通过刘老师《辩证看待建构主义在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作用》这一讲座,对建构主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建构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遍地开花”,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这种“建构主义”的现象,正说明人们想借此解决在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困惑,希望藉此使得中国的教育能够更上一层楼,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开放性思维的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同时要注意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设计教学,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批判性思维,为我国培养更多创造性人才。

在徐老师《亚句子与言语行为》讲座中,我了解到亚句子作为独立使用的、小于句子的词和词组,是实际交际中独立存在的语用现象;与完整的句子一样,亚句子也可以完成言语行为;对这类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赖于非语言语境因素和人们的语言能力及逻辑判断能力;亚句子研究宏观上当属语用范畴。即是对所说(what is said)与所欲(what is meant)之不同的研究。

听完苗老师《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报告后,我们了解到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语义特征: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作为超级主位实施引发功能、过渡功能、作为超级新信息实施总结功能、反馈功能;及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信息结构。

韩老师《语料库语言学》使我们了解到什么是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其重要性,当今主要语料库,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的特点及应用。利用语料库对语言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即

“语料库语言学”不是一个新学科的名称,而仅仅反映了一个新的研究手段。

通过翟老师的《英语诗歌中的声音元素》讲座,我对英美诗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鉴赏水平。英美诗歌是英美文学的奇葩,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吟诵一首好诗,犹如聆听一支优美的乐曲。英文诗的“声音”不仅是构成诗歌音乐性的要素,同时也是诗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除了音韵美,英诗还具备独特的节奏美,即通过行中单词音调的轻重抑扬来构成语流的跌宕起伏。

尹老师的《翻译的动力和翻译的精神》完善了我们对翻译的看法及了解。翻译能够满足译者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译者生存、发展、实现自我生存价值的本能需要。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意象的过程,是发现、体验、感领价值真理的过程,是译者的一种诗性生存方式。

栾老师的《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为我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宝贵的建议与方向。首先要培养科研问题意识,从整体上讲,立意要做到四个要点:新、深、巧、异。选题方面,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勤于思索,刻意求新;知己知彼,轻易适中等。另外,还要注意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指出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刘老师的《问卷设计与实施》为我们教学方向的学生上了重要的一堂课。我们掌握了问卷中问题的类型和常见概念如:变量、测量层次、概念定义与操作定义、效度与信度等。另外,老师还讲述了好的问卷的标准及处理数据的方法,使我们受益匪浅。

总之,老师们的讲解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们都被深深的吸引。通过学习,我们学到了英语专业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更前端的发展概况,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受益颇多,在这里,再次感谢老师们精彩的讲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虽然讲座活动已告一段落,但我们不会停止学习探索的脚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提醒着我们不断攀岩知识的高峰,无愧于父母及老师们的培养!

描写学术讲座实践课的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尊敬的先生/女士:

由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汉堡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的“中欧学术研讨会——电子商务法专题”,将于20__年10月20日,在北京北邮科技大厦(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如期举行。

本次研讨会拟邀请全国人大、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等政界、学术界、企业界代表出席开幕式并做分议题研讨会发言。

拟邀请发言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孟兆平 全国人大财经委《电子商务法》立法起草专家小组成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委员

李海英 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法律部主任

阿拉木斯 中国电子商务法律网总裁、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lung wan pun 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法律事务部亚太中心专家

armin hatje 德国汉堡大学教授、中欧法学院欧方联席院长

zheng sophia tang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

赵旭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商法学研究会会长

沈岿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薛刚凌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

薛虹 北师大教授、全国人大财经委《电子商务法》立法起草专家小组成员

李爱君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刘权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

马允 荷兰鹿特丹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

clemens richter 中欧法学院欧方执行院长

刘飞 中欧法学院中方联席院长

研讨会将讨论电子商务经济中互联网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跨境电子商务的纠纷解决机制、电商价格战带来的市场秩序混乱、行政机关对电商平台的监管等诸多伴随“互联网+”新生的并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诚挚邀请您莅临!

祝顺心如意!

邀请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

描写学术讲座实践课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作为国际微电子封装领域顶级的学术活动之一,由imaps(国际微电子封装学会)主办的“20xx国际射频与微波先进封装学术年会”,将于20xx年4月5-6日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隆重举行。该学术会议每年在世界各地多个城市轮流举办,大会设立的目标是为了向微电子射频和微波先进封装相关产业人事提供一个独特的技术交流平台,每年吸引超过200位业界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制造商、学术界和商界人士参与,共同探讨与分享国际最领先的微电子射频和微波先进封装技术。大会分为4个分论坛:

1)thermal management

2)5g

3)rf energy

4)rf fan out

5)material and processing

6) rf design

wintech media(瑞同科技传媒)作为本次大会国内唯一协办机构,盛情邀请中国地区嘉宾参与本年度的国际技术交流盛会,并组团参观走访美国当地标志性企业,期待您的全程参与!

历届参与机构和企业:

描写学术讲座实践课的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会议时间:20xx年4月13日17:00

会议内容:科研基金的申报

会议地点:综合楼三楼338会议室

授课人:于韶荣

参会人员:有科研课题人员;另有感兴趣人员想参会请将姓名、科室、工号、联系方式这四项信息发至卜志静oa(0226)。

专家简介:

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防治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博士,内科科研秘书,南京医科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青年人才。江苏省化疗与生物治疗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南京医学会结核与呼吸系统疾病专科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区域与移植免疫专业委员会肿瘤诊治多学科协作学组学术秘书,jco肺癌专刊学术翻译。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多项基金,发表sci文章十余篇。

科技教育处

20xx年4月3日

描写学术讲座实践课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尊敬的各有关公司、企业:

非常感谢企业界朋友们始终不渝对整形医学美容业的支持与关注。

20__中国整形美容微创与内镜学术大会将于20__年8月9日--10日(周六—周日)在美丽的深圳特区召开,会场位于深圳中心区大中华喜来登酒店(五星级)。

本次学术大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内镜与微创定期考核专家委员会整形美容分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整形美容内镜与微创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整形美容内镜与微创委员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承办。是20__年中国整形美容领域规格最高、最专业的学术会议。

届时,国内、港、澳、台以及国际众多专家学者和著名厂商齐聚一堂,交流学术成果,畅谈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应用。内容新颖、范围广泛。充分展示国内外整形、美容、微创与内镜等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焦点。

目前,拟参会人员约1500余人,其中国内外著名整形美容专家约200人。本次学术会议的重要宗旨之一就是将高规格的学术交流与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紧密结合。

为了加强和促进专家学者与企业经理人,企业技术人员的全方位交流。大会设立了整形、美容、口腔、种植牙等产品包括设备、耗材、医用假体及填充材料、医用激光、医疗器械、美容保健等展览区和企业形象展示区以方便各企业参展。调动会内会外的.各种资源包括四大媒体的追踪报道,专业刊物的刊发推介等,实实在在推广新技术,介绍新产品,提升专业和学术水平;创造一切条件使企业与专家学者更加有效更加直接地交流和互动,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这对商家而言,既是结交朋友,把握市场的难得机遇,又是交流技术、推广产品的绝好平台。我们竭诚邀请您参加并期待着您的大力支持。

中国整形美容微创与内镜学术大会组委会

20__年6月

描写学术讲座实践课的心得体会及收获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20xx年度山东省生态学术研讨会,今天,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们欢聚美丽的岛城,共叙友谊,共谋“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广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发展。我谨代表协办方中国海洋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积极支持我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同仁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学校设有17个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1个社会科学部,68个本科专业,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校拥有“东方红2”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海大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以及在建的“东方红3”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等供教学实践和科学考察,基本组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国内一流的系统化的现场观测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由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设在学校。学校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学科领域覆盖较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60余人,博士生导师360余人,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校治学执教。学校科技成果丰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900余项;被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1万余篇,截至目前,学校在地球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等8大学科(领域)跻身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立足海洋强国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通过强化建设和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全面跨越,力争跻身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我校生态学专业1985年创办的,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该专业是生态学国家一级学科,拥有生态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海洋生态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环境生态系现有教师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0%以上。主要科学研究领域包括海洋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海洋生态与生物资源调查、海洋生态动力学、生态毒理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生物监测与生态工程等。过去5年,本系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事业项目以及部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约40余项,平均每年约20xx余万元,人均年科研经费在60万元以上。全系出版专著8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该专业在进一步加强多学科整合研究,实现科技创新,并将在生态管理、生态保护、生态规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污染防治、生态工程等方面有效服务于社会。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而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幸福乡村,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支撑。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保持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达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本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围绕“农村生态恶化的警示与修复、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与示范、土壤环境污染与综合防治措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可持续农业的原理与途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与管理”等热点问题,通过大会报告的交流形式开展深入研讨,并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

我们相信,通过为期两天的学术报告与交流,与会各方将更加了解,合作将更加深入,友谊将更加深厚和持久。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推动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发展。我们愿与大家一道,携手并进,共谋发展。

最后,预祝本次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工作愉快,身体安康!

谢谢大家!

描写学术讲座实践课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九

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和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得益于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发展和应用,生物医学光学成像为医学领域提供并将继续开拓为追求人类健康所期望的各种生物医学研究方法和生物医学仪器。召开本次讨论会,正是基于这样的交流需要,邀请各位在光学或医学领域做出一定成就的专家学者,回顾总结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技术的成就,同时积极展示最新的前沿研究和应用成果,并探讨今后的发展方向,促进该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应用。希望您届时光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会议主要内容:

1、宣读学术论文;

2、交流教学和科研经验。

二、 出席会议的代表应向大会提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三、 会议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由大会负责,往返交通费由代表自负。

四、 接到会议通知后,请即向会议筹备组寄回登记表(电子邮件或传真均可,

会议开前三天没有寄回登记表,即视为不出席会议,不再安排食宿)。

五、 会议时间:

六、 会议地点:

七、 代表登记表和会议论文投稿邮箱:*@

八、 联系电话:000-‐00000000(人名);传真:000-‐ 000000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