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我心中的孔子的心得体会总结 对孔子思想的心得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6:48:07 页码:13
我心中的孔子的心得体会总结 对孔子思想的心得体会(3篇)
2023-01-06 06:48:07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我心中的孔子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将责任和爱心永负肩上》。

毋庸讳言,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亲历生活中光怪陆离的现象,感受各种思想观念的激烈对撞,作为成长者的学生,眼睛迷茫了,作为教育者的老师,脚步艰涩了。未成年人犯罪逐年上升,校园违纪屡见不鲜,我们的学校教育将走向何方?

借爱生学校建设的东风,“用责任触动心灵,用爱心呵护成长”已成为我校“依法治校,创建和谐”的一条特色之路。在全校教师的积极探索下,这条路走得越来越宽广,越来越顺畅。从一个小小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真谛。

20xx年12月5日上午课间活动时,楼道里忽然传来玻璃破碎的声音,紧接着一个男生满手鲜血跑出教室,值班教师迅速将这名同学送到医院。事后,班主任张老师对此事进行了调查。这个男生叫李伟,前不久,他的父亲因交通肇事被刑事拘留,母亲出事后也离家出走了,他只能跟着爷爷生活。由于缺少管教,他迷恋上了网络游戏。为了搞到上网的钱,他偷了邻居家的一辆自行车,当废铁卖了。那天,恰好邻居知道了这件事,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到学校后,他心情特别烦躁,就用拳头砸碎了教室门上的玻璃。

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如果我们不加以正确引导,他的命运与铁窗会有多远呢?

为了挽救李伟,学校心理教师对他进行了辅导,疏导他的不良情绪,教他如何走出困境。李伟的班主任张老师更是做起了他的学校妈妈。她经常叫李伟到家里吃饭,甚至他的衣服破了,张老师都帮他缝补。一个月后,李伟那颗冰冷的心终于被感化了,他的脸上重现了阳光般的笑容。

“润物细无声”是学校法制教育诗一般的境界,在这里,浸透了教育工作者的爱心与责任,滋养了那一颗颗稚嫩的成长中的心灵。

与此同时,我校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开办专题讲座,用事实警示学生,用法律约束行为;我们还举办了“法在我心中”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观察、思索,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信箱”,学生随时就困扰身心的问题进行咨询,专职心理教师及时反馈,精心指导,防患于未然。众多措施的有效实施,使我校呈现出一派和谐、进取的美好景象。

教育是一件神圣的事,需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精神,点滴之处显现真情;教育也是一件平凡的事,需要有博大的爱心,悦纳每一个学生,不抛不弃,精心树人。同仁们,将教师的责任和爱心永远担负在自己的肩头吧,昂首阔步,持之以恒,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走向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对于我心中的孔子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我心中最好的老师是班主任王老师,她对我们非常严厉。

她瘦瘦的,长长的头发,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笑起来特别温柔,但一上起课来就会变得非常严厉。

上课时,要是我们不听话,就会被罚做五六道数学题,或者下课不能到操场玩,所以同学们都怕她。

有一次,在教室里,同学们打闹,有的扔沙包,有的跑到前面的黑板上画画,有的站在桌子上……

老师突然出现,同学们吓愣住了,老师看到班级的景象也意外地愣住了。两秒之后,一切回归原位。不用说,又被罚写做题。有问号题、雪花题、应用题……最后还让我们把教室打扫干净。我们听了都低下头特别后悔,这就是不守纪律的后果。

当我们完成做题任务和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后,老师夸我们是能干的好学生。

这时我们都开心极了,高兴极了。觉得我们摊上一个好老师。老师的严厉,让我们进步。

她永远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师。

对于我心中的孔子的心得体会总结三

从教十年,每一天,我都在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受到学生喜欢,家长尊敬,同事好评。为此,我每天都在思考,我还有那些不足,我还要怎样努力。通过我的观察与思考,我觉得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一是人格魅力。记得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裸婚》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刘易阳的哥们问他,你一没车二没房,凭什么能娶到童佳倩那样的美女,刘易阳回答他:“兄弟,这就是人格魅力。”我觉得,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成功的关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人,他的身上仿佛具有魔力,与他相处,让人感觉很愉快,喜欢听他说话,与他共事。我觉得这就是人格魅力。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也会受到学生的喜欢与爱戴。学生会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与这样的老师在一起。

二是专业素养。曾经,在教师极度缺乏的年代,在农村地区曾经请一些初高中毕业、能识文断字的人到学校当代课老师。这让人们有一种错觉,凡是具备了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就可以当老师。而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是成为一位好老师的必备条件。

我觉得教师的专业素养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要具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一个具有教育思想的老师,知道我为什么教书,我要教什么给学生。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我们看到,有很多老师,教书就是为了分数。为了让学生考高分,不惜进行题海训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不考的我就不去浪费时间了。通过各种手段逼迫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学生的需求,不能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我觉得这种老师的教育过于功利化,决计不能称之为好老师。

其次要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读过吴菲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的人,应该都会被作者那种悲天悯人的同情心,爱心所折服。一个人,只有读过很多书,具有很好的文化素养,才会能够全面、客观的看待事物,具有一颗悲悯之心,才会拥有爱与宽容。读书多的人,眼界开阔、心胸宽广,才会有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教育情怀。

第三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学生爱一个老师,往往是因为教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引领他们去探索未知的奥秘,让他们乐在其中。所以我觉得,灵活的教学艺术是一个好老师不可或缺的素质。能够灵活的驾驭课堂、掌控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掌握知识、习得本领,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具备这种能力,就会获得教学的成功。

三是博爱之心。教师爱祖国的山川大地,就会影响学生想去走遍千山万水;教师爱人类科学文化的瑰宝,就会引导学生去努力学习探索未知;教师爱生活、爱亲人朋友、爱学生,会把这种美好的情感传递。此外,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想要给学生一碗水,需要一眼活泉。这就要求教师要爱学习。不断充电,才能应对不断更新换代的知识。所以,一位好老师一定是热爱学习的。教师自己爱学习、爱读书,会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才能与时俱进,缩小与学生的代沟,更好的与学生交流。

在我心中,一位好老师是这样的,他善良、乐观、博学、善思,他不会因为学生的一点小错误去责骂他,因为他知道,人都是在犯错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他不会因为学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而生气,他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式有问题导致学生没学生。就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会看到摘玫瑰花的小女孩那颗善良的心,就像肖川教授那样,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我心中的好老师,他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人,他会因为教书育人的些许小事而快乐,他也会把这种心情传递,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的,学习是快乐的,和老师在一起是幸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