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学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报告 音乐公开课感悟(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7:39:04 页码:10
中学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报告 音乐公开课感悟(7篇)
2023-01-06 07:39:04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中学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报告一

摘 要: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充分发挥德育的功效,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之中的德育因素,结合时代推行音乐德育活动,实现音乐实践中的德育渗透,借助音乐树立理想梦想教育。分析了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渗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中学音乐;德育渗透;模式

“人类最原始的音乐大概已显现出社会的联系,因为用着呼唤和信号的音乐是建立在传达消息互相交流的基础之上的。”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充分地发挥德育的功效,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本文分析了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渗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一、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渗透的可行性

1.“乐”中渗德

“乐”中渗德是指在完成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是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音乐感受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音乐课堂彰显出德育的功能。孔子非常重视乐教,他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无论是从古代还是到现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重视音乐的德育渗透功能,音乐的德育渗透可行性是较为明确,受到教学验证的。一个人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可使他的思想、情感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那么,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了解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导真,以美引善,促使学生高尚情操和世界观的形成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探索问题。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材中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教师要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2.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通俗地来说,就是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

联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是通过师生情感共鸣,激发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热情。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乐趣里。可以说,素质教育一直强调寓教于乐,例如,游戏教学方式、数字化教学尝试、故事教学、合作探索、实践教学等都是寓教于乐理论的尝试。但是对于德育的寓教于乐功能却没有较深入的探索,主要是因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德育工作是较为严肃的,不应该嘻嘻哈哈地完成。其实,对于德育而言也不应该一味地谆谆善诱,要更多地依靠有乐趣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德育的真实性。而音乐课堂是学生喜欢的活动空间和模式,通过调查可以知道很多学生都喜欢音乐课、体育课,因此在音乐课堂上采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效果会更为理想。

二、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模式的实施

1.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之中的德育因素

要在中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德育教学活动,中学音乐教师就必须要有发现德育“点”的能力,要能够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之中的德育因素。首先,要在乐理教学之中挖掘德育因素。中学音乐课堂离不开“乐理教学”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往往较为枯燥,教师认为无从找到德育入手的内容,其实教师可以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小鸟,小鸟》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进行乐理讲解,让学生理解轻快的八六拍节奏的表现手法,然后再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家之所以采用这种表现模式就是为了让歌唱者和倾听者能够热爱大自然,这样学生也会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其次,在歌词之中进行德育因素的挖掘。很多歌曲的歌词都是对真善美的`完美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例如,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同一首歌》的歌词之中“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歌词内容深远,饱含深意,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联想,考虑到目前中学的努力是为了更好地把握青春的梦想,完成心中的理想,多年以后学生再相会会对今天的努力感到分外珍惜,而不是后悔自己当时的碌碌无为。总之,挖掘德育因素要结合每课或每单元的音乐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结合音乐新课程标准各项目标,进行德育渗透。

2.结合时代推行音乐德育活动

音乐教育与时代接轨是教育面对的必然,十一世纪的人才需求从技术能力方面要求全面高素质,从情感因素方面则要求充满激情正直的品格。在音乐德育活动之中,教师要结合音乐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结合时代的人才培养。首先,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时代教育。音乐内容要与社会重大的变革相联系,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例如,花城版七年级音乐《时代在奔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重点欣赏刘的《火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联想我国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发展的速度就向新世纪飞速奔驰的火车。同时,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当今社会是人才引领时代发展的,我们要努力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优秀人才。总之,社会在进步,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小学基础教育就更需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者,我们要树立一种不断发展的时代精神。

3.实现音乐实践中的德育渗透

音乐实践是指学生实际参与的相关音乐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学生感受更为真实,体会更为明显,也符合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首先,要利用合唱来进行德育渗透。中学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合唱”是最为普遍的,课堂练习歌曲时要合唱,一些表演活动也会有合唱。合唱合奏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合作才能产生出令人振奋愉悦的美。正是这种与他人分享合作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与享受音乐的过程中,产生不竭的动力,并最终将合作与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得以内化与凝固。其次,要在动作实践过程中渗透德育活动。例如,基训课比较枯燥无味,对学生意志品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学生只有在训练中坚持下去,其意志品质的质变才可能产生,并通过反复实践和积累,不断扩大和巩固质变的结果。另外,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或比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舞台上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来展现自身才华,品味成功的喜悦,增强了竞争意识,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班的学生在多次艺术节比赛中,不但在艺术水平上有所提高,并且体验到了要付出很多心血,不具备优秀的意志品质将无法获得成功。 4.借助音乐树立理想梦想教育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含的思想内容一方面能够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梦想内容,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例如,我校的张某学习态度不正确,厌学情绪严重,在音乐课堂上我鼓励他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让他明白在音乐领域之中积极的态度最为重要,生活中同样如此,长期的音乐渗透教育使得他改变学习态度,考取了理想的高中。可见音乐梦想教育切实可行,效果理想。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梦想观念的全面灌输。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欣赏并演唱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时,学生了解的3/4、4/4、2/4多种拍子构成了音乐轻松的自由性。然后教师要提出问题:这首节奏轻快跳跃的歌曲塑造了怎样的音乐形象?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最终引导学生感受到:这首歌塑造了青年们充满了青春活力的音乐形象。最后,教师请学生欣赏几首校园歌曲,重温了祖国历史的变化,懂得青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最终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梦想目标:不能让校园时光虚度,要努力争取积极向上。当然,在具体的渗透过程中要摸清学生的需求和愿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健康的人格、深厚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主豁达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等。

4.挖掘学生潜力,树立技艺信心

信心对深入学习有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所以要想让学生好学、乐学,我们首先就要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他们通过学习和训练提升自己的能力,建立健全学好音乐的信心。我们可以通过欣赏教学,借助乐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主体参与音乐的意识。实际上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长处和优点,对于音乐来说,有的学生能熟练演奏乐器,有的则擅长舞蹈,有的歌曲唱的好等。于是,怎样在音乐教学中发掘学生特长,挖掘潜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成为学生乐学的先前条件。

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以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为例,首先引导学生将教材吃透,掌握作品的基本风格特点和旋律变化。然后再准备或制作必要的教具(录音、录像、投影、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教学时在粗听全曲后,通过分段欣赏(细听),引导学生听辨各种民族乐器的音色,通过视唱主题旋律,感受乐曲音调的特点及美丽的春江花月夜的风光画面。第二课时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时间和机会。据自己所长,选择表现的方式:演奏(唱)主题旋律、抒写感想、用美丽的色彩描绘风景、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可编配打击乐或用优美的舞姿再现音乐情绪。这样设置课堂,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音乐审美的育人功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怎能不积极与老师合作,潜心努力,展示自己的优势?

综上所述,中学音乐德育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之中的德育因素,结合时代推行音乐德育活动,实现音乐实践中的德育渗透,借助音乐树立理想梦想教育。

参考文献:

[2]关晨.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j].时代教育,(05).

最新中学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报告二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持续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料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潜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到五年级十七个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理解潜力和音乐表现潜力方面学生相对能够,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用心性十分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执教的十七个班级学生音乐水平这学期明显好转,我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搞笑,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明白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透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明白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明白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2.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主角。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3.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3)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4)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适宜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明白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六、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必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潜力及创新潜力,用简单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最新中学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报告三

一、指导思想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要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美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音乐课又是是美育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环节,所以作为音乐老师,上好音乐课责任重大。 在新学期以新的音乐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体制。通过培养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优势:

1、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

2、接受能力较强,敢于尝试接受新事物

3、有主动学习动向和能力,有了细腻的思想感情

劣势: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个别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意识淡薄,不喜欢学乐理,观念不正确。 要根据其特点设计教学方案。

三、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套教科书有以下特点:

1、体现素质教育观念,明确小学教育目标,落实《标准》的各项要求,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体现基础教育观念,打破过分强调专业性的学科体系,面向学生的实际需要。

3、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 《教科书》采用单元的形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单元内容也贴近学生生活,主要分为唱歌和欣赏两大部分。“唱歌”、“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经精心设计,巧妙的被分布到各个单元,较容易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任务

1、唱歌 能够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欣赏 能够欣赏我国各族和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并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3、合唱 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乐理 熟练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五、教学措施

1、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及能力,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如奥尔夫教学法)

2、以“教师的范唱美”、“语言美”、“节奏美” 严格要求自己

3、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吸引、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4、将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旋律”、“图谱”、“游戏”等“原本性”教学内容与理念融入到教学中

5、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为学生准备丰富精彩的音乐课 音乐是人的本能,音乐在生命中。在音乐教学中我会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

最新中学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报告四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涵,在要求素质教育的今日,音乐教材不断更新,执教人员也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总结自我以住的.经验和不足,以至在课堂上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

我不断提高自我,充实自我,严格要求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向其他老教师学习,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忙下,经过自我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提高。

服从学校的安排担任小学部三、四、五年级以及中学部七年级的音乐课程,在课外认真组织和指导学校举办的音乐活动,在课前,我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制定学期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课后,积极参加科组活动,与科组同级教师进行团体备课,相互讨论学习,取长补短,研究教学方法,进取听其他教师的课,从中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方法。然后根据要求,写好教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科组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工作之余,我进取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我,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在假期我进取进行学历进修学习。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本事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提高。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平时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坚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唱结合,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是对本人思想工作的一点点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扬长避短,使自我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业务本事不断增强,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最新中学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报告五

一、指导思想: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音乐课程作为了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它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落实音乐课程所渗透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完成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校有年级的12个班。学生聪明伶俐,活泼好动,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对音乐有较强的感悟力,能把握节奏和音准,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在课堂上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展开思维,富有想象;并养成了一些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但少数学生缺乏纪律意识,自制力差,有的学生音准和节奏有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由于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本期制定以下目标:

1、掌握运用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八三拍、八六拍的含义和规律。

2、听赏不同风格乐曲能准确体会乐曲的情绪和意境,逐步掌握跟唱技能,学会跟唱歌曲。

3、在音乐学习积极参加表演、唱歌等活动。

4、自主学习并运用乐器表现。

5、能用口琴进行吹奏。

四、教学重点

1、通过歌曲学习体会相应歌曲情绪和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丰富情感体验。

2、通过听赏不同风格乐曲能准确体会乐曲的情绪和意境,逐步掌握跟唱技能,学会跟唱歌曲,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听课、听歌、唱歌的习惯和音乐表现力。

3、掌握运用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八三拍、八六拍的含义和规律。

4、学会自主学习并运用乐器表现音乐。

5、演唱保持用圆润自然的声音。

六、教学措施及方法:

1、认真复备教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歌唱 以“听唱”为主,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创造和感受音乐。

2、根据学生音乐学习水平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3、欣赏以音乐音响为本,以听为主,借助语言文字、图画等辅助媒介,采用唱歌,演奏,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4、演唱教学中教师做到“有表情地范唱”,利用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歌中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评价,避免机械的反复学唱。

5、针对优生多鼓励指导,困难生多树立信心,多鼓励参加音乐活动。

6、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对教学案例进行及时的复备和课后反思,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效果。

最新中学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报告六

众所周知,好的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能陶怡人的情操。音乐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活动,也是人类自身文明建设的一部分。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我们作为音乐老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能够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性,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使学生在音乐课上能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通过音乐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的精神境界把他们培养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音乐课是中学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它和语文、美术等科目发挥同样的作用,那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在中学美育教学中各具特色,共同为学生勾画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近年来,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能只重视考试成绩,要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音乐课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音乐课。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思想上受到政治教育,教师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善恶。中学音乐教材编配了许多关于祖国、家乡、人民、大自然这样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使他们能够感受到祖国之美、家乡之美、人民之美、大自然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之情。通过音乐课的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文明、守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中学生在音乐课上接受音乐教学的主要依据是音乐课本,教师要善于抓住音乐教材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利用教材中作品所蕴涵的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使他们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从而达到美的教育。如饱含浓浓思乡之情的《大海啊,故乡》,在教学这首作品时,让学体会感受作品中大海的艺术形象,体验作品蕴含的真挚情愫,并让他们能用优美的声音歌唱大海,表现对大海、对故乡、对母亲的真挚情感,从而达到深刻的审美教育。音乐是听觉艺术,是通过音响来塑造艺术形象,在中学音乐课本中编配了许多富含上进心、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对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学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听不同的作品,对不爱学习、讨厌学校生活的同学,老师可以和他们在一起听像《青春舞曲》《校园的早晨》《校园时代》等,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热情;对一些性格较内向沉闷、不爱和同学打交道的学生,教师可以和他们一起聆听《青年友谊圆舞曲》《友谊地久天长》《一二三四歌》等,通过这些歌曲的聆听,鼓励他们和同学多交流、多沟通,健全自己的人格。针对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因为毕业班的学生学习紧张、精神疲乏,整日处在高强度的学习中,教师应当播放一些有助于缓解他们精神紧张的一些乐曲和歌曲,和他们一起倾听和欣赏如《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月光下的凤尾竹》这样一些民族器乐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愉悦、放松。因此,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当采取一切措施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努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音乐风格各异的音乐形象中,感受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地音乐文化,感受人类文明,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做一个文明、守纪、热爱生活的人。

音乐课本身就是很“美”的课,是非常让人享受的课,因为“真”是艺术的生命,“善”是艺术的品格,“美”是艺术的本质。真正的艺术家总是通过他的作品来表现他对人、对事物、对大自然、对社会的真情实感,饱含着他们自己丰富的情感,当人们接触到这些优秀的作品自然会被这些作品感动,会被这些作品所激励,会被这些作品所鼓舞,在生活中多多少少会受到这些作品的影响,从而会改变自己的一些言行,养成乐于助人、以诚待人、宽厚善良的品格。因此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应该发扬光大音乐的这种审美升华功能,尽量以完美的姿态展示给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美和行为美,音乐教师的口头语言应该发音标准,语言表达清楚、准确,而且要充满感情色彩,富于感染力。知识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而音乐是打开人们心灵窗户的另一把钥匙。学生是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来体验音乐作品的,因此丰富而优美的教学语言无疑是把学生带进美的殿堂的指明灯。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做到行为美。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更应该和规范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如果自己能够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仪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以充满朝气、健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就能给学生一个示范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还能带动和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更乐于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并且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体验与反馈。贝多芬说:“音乐尽管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音乐是通过感官刺激,才使人感受到美,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灵。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含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内心世界。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用音乐打开学生们的想象之门,激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自身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多听、多想、多比较,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想象,使学生对音乐产生联想,提高其素质,陶怡其情操。教师还要积极、引导、推动学生的音乐表现,让他们的情绪感官随着音乐的节奏起伏而发生变化,让学生从身体各个方面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获得美的教育。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音乐课是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之一。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所做出的评判。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音乐中的思想美,要意识地引导学生挖掘音乐作品中潜在的思想美的因素。如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不但要教会学生会唱,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国歌》创作的背景、历史,深刻理解《国歌》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净化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益于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人。

总之,中学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美”途径。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应该运用音乐课本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音乐课,调动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其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其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怡。

最新中学音乐公开课心得体会报告七

一、学生现状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一到五年级十六个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情况分析,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中、高段年级学生则更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民族情感的培养。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都需要加强,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对上课的管理。 执教的十六个班级学生音乐由于年级课程跨越比较大,我会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音乐教材内容有:歌曲八课,每课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各种器乐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的能力。视谱:通过学习认识弱起小节、长调、短调等。

三、教学总的指导思想及目标:1、通过歌唱,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少年。

2、让学生多唱歌、唱好歌,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3、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4、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5、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四、具体方法和措施:孩子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提升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1、深挖教材潜力,备好课,上好课,让每节课都有一个闪光点。

2、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既喜欢音乐更喜欢音乐课。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孩子们,在他们乐于接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3、孩子们很喜欢流行歌曲,但现在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爱情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可以有选择的给孩子们多听听他们喜好的音乐形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处理好矛盾的“两面性”,在适当时间用通俗歌曲可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适当把握好这“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