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语文义教课标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10篇(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9:48:12 页码:7
语文义教课标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10篇(3篇)
2023-01-06 09:48:12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语文义教课标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具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我在教学古诗《乞巧》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首先让学生背诵第二课古诗两首,学生背诵的很熟练,学习由旧知入手,很有成就感,因此,我适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你们喜欢古诗吗?是呀,古诗就像祖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乞巧》。此时,学生迫不及待地要转入新的古诗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很高。在比如,在古诗理解完后,为了激发学生背会古诗的积极性,我又播放了《乞巧》歌曲的视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会唱了歌曲,会背了古诗。

课堂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教学氛围,要让学生敢问,敢说,敢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当然,要到这样的理想状态,教师首先要巧妙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比如,当学生回答不够到位时,老师要巧妙地肯定学生的优点,并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更重要的是,老师要用引领、启发性的语言,点拨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也不要一竿子打死,要巧妙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们可以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你的思考很有见地,相信会给其他同学带来更深刻的思考”。老师这样的评价,不但保护了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的自尊心,也更增强了其他同学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氛围,学生才能任由思维的火花迸射,课堂教学才更容易有新的生成。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的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应用,因此,语文的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课本这一个例子的内容的理解于背诵中,要以此为例,举一反三,比如,我在教学《最大的“书”》一课时,首先我引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感叹号的加强语气的用处,体会叔叔对于启发孩子的和爱,接着,我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运用文中的句式,展开想象进行口语交际,学生既掌握了文中的对话,更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因此,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样的语文实践中不断巩固,不断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语文教学过程,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没有止境,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运用好的经验与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2022语文义教课标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本学期所使用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初审订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习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

1、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具有较快的书写速度。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

5、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习,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20xx年度志愿者工作计划)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本人在本期的教学班级为31班和32班,两个各有五分之二左右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另有五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

4、加强作文指导,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计划人:

xx年8月31日

2022语文义教课标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有一位动物行为专家,出于良好的愿望,为了培养猩猩的创造力,在一个空房间里,为一只黑猩猩设置了一串挂在半空的香蕉和几个散乱的可以叠起来的木箱,然后他关上门,从门上的小孔中向里窥视。然而,他看到的却是另一只乌溜溜的眼睛——那只猩猩也正在向他窥视!

我并无意于把我们可爱的孩子比作猩猩,有的时候,我们自己却像这位专家一样做着失败的实验,惊然发现工作的进程没有按照我们预设的轨道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使我们从事的职业陷入了荒诞。

六十年代中期,美国发起了一场“非学校化”的运动,他们的口号是:“取消学校!”。因为学校制度貌似平等,实则极不平等。学校俨然以知识的垄断者自居,把极小一部分规定的知识转变成一种商品,将学生规定为这些知识的硬性消费者,使用文凭这一手段进行强行的贩卖。该思潮代表人物伊里奇(ivanillich)在此提出了一个的概念:隐蔽课程——只有学校教育才能为每个人的成长作准备,凡是学校里不传授的东西,便是无价值的。而这又必然导致更为极端的观念:只有通过考试才能为每个人的成长作准备,凡是不考试的东西,便是无价值的。爱因斯坦说:“做同样的工作,它的出发点,可以是恐怖和强制,可以是追求威信和荣誉的好胜心,也可以是……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的天赋的好奇心,只不过这种好奇心往往很早就衰退了……”我们的儿童早已没有好奇心了,如果有的话,也只是对教育者古怪的行为感到好奇,正如那只向外张望的猩猩一样。

“考试是指挥棒”,此言非虚,但最多只对了一半,“棒”则“棒”矣,然非“指挥棒”,而乃一枝狼牙大棒,谁若置若罔闻,定遭当头棒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和我的笨小孩们都感到深深的痛苦。我们在狭细的路途中经常被迫陷入形而上的沉思:“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背景下,理想的答案离我们多么遥远——佛学大师池田大作如是回答:“教育的根本课题是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教育的正确目的,归根结底是宗教性的东西,不能只图利益。教育应当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已经不再适应时代了,那么我们究竟处于怎样一个时代?可以移用狄更斯《双城记》的开首语:这是的年月,这是最坏的年月;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新纪元,这是怀疑的新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绝望的冬天。

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如何做一名教师?我们如何做一名语文教师?

我以为,语文教育在此时代应有两个目标:也就是传统文化的承继(文化教育)和纯正的审美趣味(文学教育)。

教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将我们的感受圈成一枚硬币,痛苦是一面,快乐即是另一面。我希望,在以后的某一天,每一位爱孩子及他们的未来的教师都能快乐着孩子的快乐。我希望,在以后的某一天,每一位了解我们工作的艰辛与不易的人都能快乐着我们的快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