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北京延庆交通局心得体会精选 延庆综合交通服务中心(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1:17:21 页码:10
北京延庆交通局心得体会精选 延庆综合交通服务中心(9篇)
2023-01-06 11:17:21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北京延庆交通局心得体会精选一

我的金秀话、桐木话讲得不是很正,不过总还可以听得懂吧!还是我讲白话、英语、普通话,我样样都会讲句把而已。不过我们这次是去北京旅游,大家在北京都是要听普通话的,北京导游也不会讲我们金秀话,在这里我也讲普通话吧,给大家适应一下,不然到了北京,北京的导游讲普通话,大家讲听没懂就麻烦了。

车上有哪位阿叔、阿姨到过北京咧,举一下手哦。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大家都懂得哦,那请问北京还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北京有2520xx年的建都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做过16国的古都,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明朝、清朝和现在中国的了。所以到了北京,大家要竖起耳朵,听我和北京的导游讲讲北京的历史了,北京有很高、很漂亮的街道和房子,同时有更加多好听的故事,所以到北京要7分听,3分看。当然,我们也会留有充足的时间,给大家照相。

不到北京,您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香港,您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上海,您不知道自己的楼小;不到天津,您不知道社会主义有多好;不到海南岛,您不知道自己身体不好;

没有到北京之前,我给大家几个任务哦,做到了有奖励哦。

把北京的财气、福气、喜气带回来——

喜气——在故宫里的大花轿,(中国最后一次举行皇帝结婚的轿子——光绪皇帝大婚);

福气——和珅家里的福字碑(康熙皇帝给自己母亲60大寿亲笔题的“福”字);

财气——北京角楼里的貔貅,是北京三大风水神兽,龙生九子中的第九子。只有嘴巴,没有屁眼,只吃钱为生的。所以貔貅也是民间作为招财的神兽。

(这三种气都是要摸的,怎么摸?到北京我将给大家听)

把北京最出名的三座建筑带回来: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鸟巢

把北京的三位名人带回来:毛泽东、周恩来(天津)、邓颖超(或者孙中山)

再加上北京的特产,中国美食之首——北京烤鸭。刚好10个任务,十全十美,大家讲好不好!

在这里,我跟大家讲一讲旅游的注意事项,有些阿叔、阿姨可能没有跟旅游团出去玩过,有些东西可能不太懂!

第一, 大家一定要放开心事来玩,开心的玩,好不容来一次北京嘛,不好整天想家里的鸡有没有人喂,花有没有人帮淋,孙子吃得好咩!!统统都不要想这么多,家里人自然会带好的。所以第一点,大家这趟出门一定要放开心来玩;

第二, 是安全问问题。这里主要包括生命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人身的安全,我们就不提了,虽然我们公司给每一阿叔、阿姨都购买了保险,但是我们都不希望他有用,对吧?财产的安全,就需要大家自己重视了,我知道大家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贵重的东西,比如现金啊、相机、手机等等,我们导游会很罗嗦,每天不少于三次提醒大家“随时、随地、随身携带好贵重物品”;

第三, 纪律问题。我们从现在开始就算是一个团队了,团队就要有团队纪律了。纪律1:大事申请小事汇报(独自离团,叫大事;上厕所等叫做小事,呵呵)2:遵守时间,我们说多少点集中,就请大家自觉准时集中,要不然,你等我,我等你,会耽误很多游览时间;3:照相,在北京有些地方是不许照相的,例如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玉器城等等,这些地方要是乱拍照会被没收相机的;4:不许随地丢垃圾、吐痰,北京的城管很严的,会罚很重的,50—100元一次;5:公共场合不许吸烟,景区、饭店等等都不能啵!5:不能开政治领导人的玩笑,因为被北京人听到就不好了。

第四, 吃饭问题。我们次趟北京之旅,是全部包餐的,只要到了吃饭时间都有饭吃,大家不用自己去找吃的。总共吃9个正餐5个早餐,一个正餐在飞机上吃。但是我们出门在外,吃的,可能不像家里那么自由、那么好,而已我们的旅游团餐是15元,每个人,总共150元,150元在金秀、桐木都没吃的什么好的,更加不用讲北京了,所以大家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大家怕咩?我们是做8菜一汤,每桌10个人,5个荤菜3个素菜,饭随便吃的,保证大家吃得饱,但是,说要吃得好,就很难讲了。

相信你们出门前,也听别人讲过,北京旅游吃得很差的,几天一点肉都没有,北京人不吃肉的!!!其实这是因为太多旅行社竞争了,大家一个比一个少,最后只有在吃住上面扣了。这次,大家选择了我们,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做好。不过,还是要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先。

另外,我们两广人也比较挑食了的,人家北京很有钱的老板,早上也是个把馒头加根葱就够了,就是正餐也是一般的,哪像我们。另外,北京的口味偏咸,喜欢放很多的酱油、八角来煮菜,所以味道比较重,我们广西人一般都吃不惯,不过我们公司已经跟北京的旅行社、餐馆联系好了,尽可能的按照我们广西人的口味来做饭菜。

不过有些东西,还是改不了的,比如北京没有米粉,大家不要我讲“小杜啊,我们没用什么的,有一碗螺丝粉就得了”我还真是做不到;另外,北京人一般不吃粥,不喝汤的,所以在北京粥叫做稀饭,稀得可以照镜子的粥,清的可以梳头的汤;豆浆是咸的,包子不放糖的。以前经常有阿叔、阿姨跟我讲“北京人不会做包子的,难吃死了,喊我来做肯定好得多”.这就是南北的差别了。

第, 住。我们在北京最好了,5个晚上住在同一家酒店里,大家晚上想洗什么都可以。不过啊,小杜跟大家讲,少洗点东西,第一,耽误你休息;第二,浪费水啊,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北京人最怕河南人和广西人了,河南人吃得多,广西人天天要洗澡。一到酒店,大家就等着看吧,人家一定会讲“广西人又来洗澡了”或者“广西的洗澡团又来了”.

我们今晚到酒店的时候,大家先把行李全部拿下车,在酒店大堂等我,我去拿房间钥匙,然后谁要跟谁住的,跟我讲一声,房间都是两人间的,你要是想一个人住一间房,就要加钱了,我想也没有必要,是吧,原则上夫妻住一间房,要是想跟人家老婆,或是老公住一间房的,你们就自己商量了,我不管,但是不要吵架就好了,也是!跟自己老婆住几十年了,可能分不开了,是吧!

房间里一般有一次性拖鞋,使用纸做的,建议大家不要穿,很滑,打赤脚不要紧的,干净的;房间里也有毛巾、一次性牙刷、牙膏、洗发水,还有烧开水的水壶,都是可以用的,但如果有香蕉、苹果、饼干矿泉水,或者一些性用品,大家就不要用了,这些是要付费的,比外面贵很多。

另外,我每天晚上,都会把大家检查房间,有什么都可以跟我说,比如不会开房门啊,水不热啊,电视不会开啊,等等,只要记住我住那间房,或者我的电话就可以了。

我们常规的旅游团一般住在北京三环左右,北京现在又6个环,第六环一圈又60公里,所以我们住得已经算很市中心了,现在北京有多大呢?中国最大的城市,面积,人口,所以大家到北京之后说“我们住的地方在那里?可以走到天安门吗?”要走可以,可能要一天。天安门附近都是古代的博物馆、国家行政中心、或者超级贵的高级酒店,我们没有办法住在那里的。

另外北方人,不逛夜市的,普通的商店6点钟关门,最繁华的商店、步行街晚上9点前也都关门的,在我们南方、桐木,我们刚出来逛街咧。车上有哪一位阿叔、阿姨有亲人在北京吗?要是需要探亲访友的,记住要他们来找您,不要自己去找,北京太大了,您很难找得到的。北京的的士起步价是10块,打的士正常要60以上,才能到得了目的地。若是大家晚上真要出门走走,一定要3、5个人一起。 我们住的是准三星的酒店,空调、彩电、独立卫生间、热水都一应俱全,保证干净卫生,但是不一定会是很新的酒店,希望大家谅解,不过我相信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是吧。

第, 游览。在北京我们的主要的景点有一下11个: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故宫、景山公园、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之昭陵、鸟巢、奥林匹克中心、颐和园、天坛公园等等,具体行程等下我会发给大家,每人一份。现在我要跟大家说的是游览景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上厕所(我们中老年人因为身体的原因,每天要上好多次厕所,所以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说,我是大家的全程陪同导游,大家大大小小的事都可以跟我讲,包括上厕所,我们去玩的景区一般都好大的,在景区里您自己要去找厕所,不容易找得到,也容易迷路、掉队,所以有人要上厕所,跟我说一声,我会安排的,好不好!另外出门在外,我们为了文明一点,一般把上厕所叫做唱歌!)

2、 景点的游览循序。我们去玩的景点,有些景点是正门进,后门出的,有些是同一个门进出的,大家要自由参观的时候,我们会说得很清楚,在这里先给大家提个醒。比如北京故宫前后8个门,那个门集中,要注意一听哦!要不然走丢了很难找的,我去北京这么多次,基本上每一次有人走丢,要么是在景区里,那么实在唱歌的时候。

3、特产店,这次在北京的5天里,我们会有5个购物店,分别是卖玉器的、卖貔貅的、卖首饰的、卖北京土特产的,卖金泰蓝的。我们希望每一位团友配合一下我们的工作,每一个购物点待购40到50分钟。买不买随便大家,绝对没有强制。

最后, 购物。如果大家有跟过旅游团外出旅游的就知道了,我们的旅游都会去参观旅游纪念商品点和土

在这里我提醒一下,我希望大家尽量少买东西,因为我们是到北京旅游的,不是到北京买东西的,大家说对不对那,给个掌声给我吧!!!因为你们买的越多,我得的提成就越多,但是我现在都叫你们不买了,我就没有提成了。开玩笑的!!!!但是,这些话,我只能够在这里讲,到了北京就不能讲了,大家在北京的时候也不要跟北京的导游说,我们杜导说,叫我们不要买的!!!那样我可能就没有办法和你们一起回来了。不过,我还是要提醒大家,超过100块钱的就叫贵重的东西了,你要买的时候,要看好,要慎重,最好不要来问我,“小杜,这个东西值不值?”我不好回答的。

我们安排的购物点是非常值得去看看的,里面的东西,说句难听的话,有些东西您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过,比如,我们去的玉器城非常大,有几千种,最贵的要几百万,便宜的几块也有,还有景泰蓝,高中课文里就有介绍,它在清朝以前,只有皇帝和皇帝的家人才可以用,是国宝的,但现在大家不买,也可以参观了。大家就当成多去几个旅游参观点了,随便看看,就当看看“大蛇拉屎”了。

另外,告诉大家,我们去的购物点的东西都相对外面的要贵点的,不贵导游吃什么,对吧!!但是我们旅行社去的购物点都是保质量的,大家在一点上可以放心,建议大家不要在路边买那些东西,特别是吃的,比如北京的烤鸭、果脯,购物点里卖60元,外面卖16块、8块,说实话16元的,我不敢买。

北京是一个国际旅游城市,满大街都会有很多买小东西的人,大家要特别注意那些肥肥胖胖的阿姨,她们好多是东北的,东北人的脾气很差,你问了价钱,又不买,她们会骂人而且骂得很难听的!!我们也不希望闹事嘛!!不过这种事,在桐木都会发生的,是吧!

第一, 娱乐(增加景点)北京大大小小有200多个景点,有公园,有博物馆,有看表演、看相声,看杂技等等五花八门都有,北京的导游为了挣点钱,都会推荐大家去,说实在的,有些地方也是很值得去的,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建议大家少买东西,多看景点,毕竟大家是来旅游的嘛。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吧,比如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的家——恭王府,皇帝没有的,他都有,他的家是很值得去看看的,而且和珅为什么这么受乾隆皇帝的宠爱,这里有很多故事的,而且北京的福气就在他家。建议大家在北京,可以参加两个到三个自费的景点吧,大概200多块左右。不过去不去,完全是自愿的,绝对不强制。我们参考少数服从多数吧,如果少部分人不去,就只能在外面等了。

第二, 行(车)。我们在北京的5天多时间,都是做同一辆汽车,大家就: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个照,回来一问全都不知道。每天都是上车,下车,吃饭,睡觉。蛮辛苦的!!北京很大,景区和景区之间都是坐车去的,走不到的,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吧,长城离北京有多远,70公里。

第三, 次趟旅游,我还要提醒大家做好吃苦的准备,很多出去旅游过的人回来都说,旅游比做工都要辛苦。因为早出晚归,中午又不能睡觉。北京比我们金秀、桐木早半个时区,意思是说,北京的天亮比我们早半个钟头,晚上天黑也早半个小时。另外,北京的天气很干燥,大家一定要多喝水。

就先说到这里吧,大家看我也说了差不多一个钟头了,跟老师上一节课一样了,我们一路上还有很多时间,再慢慢说,好不好!!

在这里,我仅仅代表金秀大山旅行社,和我本人祝愿大家旅游愉快,满载而归!!(鞠躬)

有关北京延庆交通局心得体会精选二

各位游客:

您们好,欢迎您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小王。

中国科学技术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1984年11月21日中国科技馆一期工程破土动工,姚依林亲自为开工奠基典礼剪彩。科技馆东临亚运居住区,西濒奥运水系,南依奥运主体育场,北望森林公园,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规模10。2万平方米,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馆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

新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4个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电影放映和天象演示两种功能。此外,新馆设有多间实验室、教室、科普报告厅及多功能厅。让儿童和大人同在一起享受科学中的快乐,也让更多的人爱上科学。

新馆建筑为一体量较大的单体正方形,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一个"魔方",蕴含着"解锁"、"探秘"的寓意。

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中国科学技术馆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中国科学技术馆在开展展览教育的同时,还组织各种科普实践活动,并经常举办面向公众的科普讲座。

中国科学技术馆遵循科普宗旨,按照"确保安全、优质服务"的承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国家4a级旅游景点"、"首都文明旅游区"和"青年文明号"等。馆内许多主张环保的体验设备,游客可自己亲手进行体验。

中国科学技术馆目前向观众开放主展厅、儿童科学乐园、特效影院和短期展厅,其中特效影院分为巨幕、球幕、4d和动感四个影院。

中国科学技术馆设有观众餐厅,位于地下一层,提供中餐自助和比格披萨自助。餐厅总面积900平米,可同时容纳约700人就餐,就餐环境干净、明亮、整洁,空调以及各种设施齐全,顾客用餐采用方便、卫生的刷卡式消费。纪念品商店位于各层公共空间内,出售百余种精美的科技馆纪念品和科技特色纪念品。

该馆与北美、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各国科技馆建立了定期的情报交换,并进行了人员互访,重视与国外科技馆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科技馆出版不定期刊物《科技馆》,编写有《国外科技馆资料汇编》等。

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工程建筑造型新颖,风格简约,整座建筑呈现为一个由鲁班锁构成的巨型魔方。

工程占地面积4。8万㎡,长228m,宽182m,总建筑面积10。23万,建筑总高度45m。地下一层,主要为动感影院、4d影院、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四层、局部五层,设有出入大厅、中央大厅、主题展厅、穹幕影院、巨幕影院、报告厅、多功能厅及办公用房等。[1]

外装饰主要为铝折板幕墙、玻璃幕墙、石材幕墙。内装饰:室内吊顶主要为铝板、矿棉吸声板;墙面主要为铝板、涂料和木质吸声板;地面主要为石材、橡胶地板和玻化砖,地下车库地面为环氧自流平。

工程8度抗震设防,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工程采用天然地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底板平均厚度为1。4m,基础埋深10。47m)。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局部钢结构(柱网间距13m,层高9。5m)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一期工程于1988年9月22日建成开放,二期工程于20_年4月29日建成开放,新馆于20_年9月16日建成开放。

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在开展展览教育的同时,中国科学技术馆还组织各种科普实践和培训实验活动,让观众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

始建于20_年5月9日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位于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东临亚运居住区,西濒奥运水系,南依奥运主体育场,北望森林公园,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规模10。2万平方米,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4个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电影放映和天象演示两种功能。此外,新馆设有多间实验室、教室、科普报告厅及多功能厅。

新馆建筑为一体量较大的单体正方形,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一个“魔方”,蕴含着“解锁”、“探秘”的寓意。

有关北京延庆交通局心得体会精选三

尊敬的各位考官!您好!我是考生_x,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么!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颐和园参观游览。我是此次颐和园之行的导游员小赵,我很荣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游览,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颐和园。

我们现在正在去往颐和园的路上,利用这一段时间,我向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以及现在的状况。

最早在辽金时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当时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将这里称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将这改名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则改称西湖并修建了园静寺,命名为好山园。到了万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这里已经具有一定的园林规模,享有“十里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称誉。然而让这里真正成为一处皇家园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间就曾在此修建行宫,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清漪园,扩湖,推山,将湖称为昆明湖,山叫做万寿山。而且这里还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和我国古代的大多数皇家建筑一样,这里也没能躲过入侵者的践踏,在1860年这里被英法联军抢掠并且烧毁了。过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经费对这里进行了重建,而且光绪皇帝下昭将这里改名为颐和园。可是在1900年的时候,颐和园又再次遭到了八国联军的严重破坏。从此之后对这里所进行的重修,因为财力不足,所以后山部分长期都没有修复。到了1912年,依照清室的优待条件,颐和园仍然掌握在逊帝溥仪手中。过了两年,这里曾作为他的私人财产一度开放,但是因为交通不便票价昂贵等原因,没什么人来。在1924年溥仪被逐出颐和园后,北洋政府将这里正式改为对外开放的公园。1948 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这里后,经过综合治理,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园林的风貌。而且这里还成为了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我们即将所看到的颐和园共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四分之一,水面达到了四分之三。根据皇家园林建园的用途和特点,可将颐和园景区分为政治活动区,帝后生活区和风景游览区三个部分。

我们面前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仁寿殿。其实在乾隆年间的时候,规定凡是当朝的大殿就要叫做“勤政殿”,意思是游园不要忘了勤理政务。到了颐和园的时候,便将这里改为仁寿殿,取自孔子论语中的“仁者寿”,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长寿。现在,仁寿殿的陈设和原状是基本一致的。殿内的地平床上有九龙宝座。它后面还设有紫檀木九龙屏风,屏风以紫檀木为框架,雕有九条闹龙,中心是玻璃镜,镜面上写有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在宝座四周,还设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传说中异兽,实际用处其实就是香炉。而殿内两侧的暖阁,是慈禧光绪还有王宫大臣休息的地方,当中有一幅百蝠图的缂丝工艺品,中间还有一个慈禧亲笔写的寿字,因为蝠与福同音,所以这幅工艺品也被称为百福捧寿。这个玻璃风景台屏是用翠鸟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乾隆年间的作品虽然历经二百多年可是还是色彩依旧。

接着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乐寿堂。乐寿是出自《论语》中“智者乐,仁者寿”,意思是说,这里就是仁者智者居住的地方。乐寿堂是生活区里的主要建筑,在乾隆年间,这里是乾隆母亲纽钴禄氏居住在这里,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就住在这里。通过了水木自亲,也就是乐寿堂的正门,我们也就进入了庭院。可以看到在庭院中陈设了很多的东西。铜鹿、铜鹤、铜花瓶,分别借鹿、鹤、瓶的谐音,取意“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园内还种植有玉兰、海棠、牡丹,取意“玉堂富贵”。中间的这块太湖石,因为形状像灵芝,所以叫做“青芝岫”。其实它还有个名字叫做败家石,这是因为在明朝有个人非常喜欢石头的人叫米万钟,在房山看中了这块石头,要将它放入海淀的勺园当中,可是在因为种.种不利因素,推托说耗尽财力,将它丢在了路边,后来,乾隆皇帝在从清西陵返回京城的途中看到了这块石头,所以将它运到乐寿堂。在乐寿堂殿内有以玻璃镜子为中心的紫檀木屏风,上边还镶嵌有贝雕饰物。镏金九桃大熏炉是用来焚烧檀香的,起到调节室内空气的作用。桌子上的两个青花大瓷盘是清代青花瓷的代表作,用来盛放水果供慈禧观赏和闻香气。在殿内东西两侧还有百鸟朝凤,孔雀开屏两副坐屏,都是粤绣精品。殿顶悬挂的五彩玻璃吊灯,是1903年从德国进口的,它是我国早期的电灯之一,发电机安装在文昌阁附近。在慈禧太后吃点心和品茶的时候,还可以观赏鱼桌,它是以金星紫檀木坐框架,镶有玻璃台面,桌子里边还镶嵌着用珍贵材料镂空雕琢的山水人物和亭台楼阁,密封性良好,可以养金鱼。殿内“慈晖懿祉”的匾额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托母后之洪福。

从这里出来,我们就走上了连接万寿山与昆明湖的长廊。它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由于长廊的地基是随着万寿山地势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弯曲而变化的,在地势高低和变向的连接点上,还建有四个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别是留佳寄澜秋水和清遥,设计十分的巧妙。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有画廊之称。这是因为在廊中共有苏式彩绘1.4万多幅,而且很少重复。其中有关于西湖风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长廊时,命人到杭州临摹回来画上的。人物画多采用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所设计的内容时间跨度非常大,从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可以说的上是我国文化史的一个缩影,在1900年的时候,这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全球画廊之冠。

关于颐和园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按照计划的时间回到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有关北京延庆交通局心得体会精选四

我们现在们在天坛的昭亨门,也就是现在天坛的南大门。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耗时20xx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整个建筑布局呈"回"字形,分为内外坛两大部分,各有坛墙围括。外坛墙总长6416米,原来仅设西门,为天坛的正门,是当年皇帝前来天坛祭祀时进出的大门。现在的东、南、北各门,都是后来开辟的。内坛墙总长3292米,分设有东、南、西、北四大"天门"。明代初年,祭天地都在此处举行,名为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在北郊另建方泽坛(地坛)后,才实行天地分祭,从此这里专门用于祭天,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坛。 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祀(si)"皇天上帝"保佑五谷丰登,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新中国成立后,天坛回到了真正当家作主的人民手中,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从南门进去,向北走,首先看到的就是在昭亨门西面的三座高大的石台,它叫作台。台上有长杆,叫望灯杆,该杆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杆长九丈九尺九寸。祭天时,三根灯杆上各吊一只直径六尺、高八尺的大灯笼,所用特制,长四尺,粗一尺,并铸有凸龙花纺。燃点时不灭,不流油,不剪蜡花,可燃烧十二个小时,名为“蟠龙通宵宝蜡”。

此刻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这是名副其实的天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栏围护的三层石造圆台,通高五米,明、清两代,每年冬至日皇帝亲临的祭天礼仪,就在此坛举行。 圜丘坛在建筑形式上,有着许多神奇有趣的说法。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巧妙运用几何学原理设计的一座杰出建筑,各项建筑材料的数学计算均极其精确,其中包含"九"的含义与运用深为中外广大游人所赞叹与称奇。

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每层周围都设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栏杆。栏杆的数字均为九或九的倍数,即上层72根、中层108根、下层180根。同时,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也是九或九的倍数。如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 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原因是:一、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与至大。二、在我国古代把单数(奇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偶数)视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除了封建迷信的因素外,而这种设计规制,却反映出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才能,实在令人叹服。

从南门进入圜丘坛,在内墙南隅有一座用绿琉璃砖砌成的燔炉,是祭天时焚烧松柏木和祭祀后烧祝版、祝帛的地方,燔炉旁有一座瘗坎,祭典结束,把扬供全牛的尾毛血等埋在坎内,像征不忘祖先茹毛饮血的意思。大家看在燔炉前排有8座燎炉,这些是专为祭天时焚烧松柏枝、松花、松塔等用的,在坛东、西门内还各有一对。

现在我们来到了皇穹宇,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殿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美丽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殿内正中的石台宝座,是放置皇天上帝神牌的地方;宝座前左右的石台,是放置皇帝历代祖先牌位之处。殿外的东西配殿,为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之所。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祭天官员的蜡像。

现在是我给大家介绍回音壁,它是指围括皇穹宇和东西配殿的高大的圆形围墙而言。围墙周长193.2米,直径61.5米,墙高3.72米,厚0.9米。如果两个人分别站在院内东西配殿后的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低声说话,可像打电话一样互相对话,极其奇妙有趣,这就是回音壁得名的由来。

下面介绍的是迷人的圆心石回音圜丘坛上层中心有一块圆心石,是游人最感兴趣的又一奇妙之处。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性回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环以外的人,则无此种感觉。为什么呢?原来,这也是一种声学现象:由于坛面十分光洁平滑,声波传到周围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能够迅速地被反射回来。据声学专家测验,从发音到声波再回到圆心石的时间,总共仅有零点零七秒钟。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所以站在圆心石的人听起来,其共鸣性回音就格外响亮。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同时并赋予"亿兆景从石"的美名。

我们从在皇穹宇的西面出在,在这里有一株古柏,名为九龙柏,树干扭结纠屈,宛如九条盘旋而上的蟠龙,故此得名。据传这棵古柏生长于建坛之前,已有近千年历史。 天坛境内广植有树龄悠长、树身高大、四季不凋、繁茂苍翠的松树和柏树。树海林涛,森森淼淼,以造成一种"海阔天空"的广漠景象。

我们现在脚下的路叫做丹陛桥,这明明是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为何又称"桥"呢?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全长360米,宽约30米,整个桥体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南端高约1米,北端高达3米左右。如此设计建造,一则象征皇帝步步高升,寓升天之意;二则表示从人间到天上,具有遥远的路程。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

此刻我们脚下的便是进牲门-俗称"鬼门关",为什么要叫"鬼门关"呢?因为于祭日前,外坛西南隅牺牲所的"所牧"和"所军",需从此洞门自西向东赶运牛、羊、鹿、兔等至宰牲亭屠宰。这一活动叫"进牲"。因凡经过此门的牲畜,全被宰杀无存,用以制作供品,故有"鬼门关"之称。

沿着丹陛桥继续向北走,现在在我们左边的是具服台,它位设于丹陛桥北段东侧,为一座凸字形平台。这是皇帝前往祈年殿行祀谷礼时,更换冕服(祭服)的地方。

在西面是斋宫,坐落于西天门内大道南侧的松柏绿树丛中,原是封建皇帝来天坛祈谷、祀天前进行斋戒沐浴的地方。斋宫占地四万平方米,建筑呈四方形,内有正殿、寝宫、钟楼等。四周筑有两重围墙和一道护城河,建筑讲究,警卫森严。走进斋宫正门,迎面便是气势巍峨的正殿,红墙绿瓦,甚为壮观。据说用这种绿瓦以表示皇帝至此不敢妄自尊大,而只能"对天称臣"的意思。殿分五间,呈拱券形,为砖砌结构。整个殿堂不用梁、枋大木,因此也叫"无梁殿"。 殿前丹墀上有两座石亭,右边的一座较小,是放时辰牌位的地方。左边的一座呈正方形,较为高大,名"斋戒铜人石亭"。据史料记载:皇帝斋戒期间,亭内设方几一张,罩黄云缎桌衣,上设一尺五寸高的铜人像一尊。铜人双手恭奉简牌一枚,上刻“斋戒”二字,以使皇帝"触目惊心,恪(ke四音)恭罔懈"。意思是要皇帝有所警惕,不忘用心斋戒。 斋戒铜人在清代有三种形式:一为唐朝名臣魏征像,一为明初乐官冷谦像,一为明代太监刚炳像。相传这三人在历史上都以刚直敢谏而著称。此是明洪武十一年定下的制度,清代也沿用了下来。按规定,这里所设的铜人为冷谦像。

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祈年殿和祈谷坛,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的圣地。祈年殿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三重檐逐层向上收束,作伞状,竖立于高5.6米,占地5900平方米的三层白石雕栏环抱的圆坛之上,祈年殿俗称无梁殿,整座建筑不用大梁长檩及铁钉,完全依靠二十八根擎天柱及众多的枋、木兑、桷、闩支撑和榫接起来。该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呈长方形。明嘉靖九年(1530),改成三重檐圆殿,并自上而下依次覆盖青、黄、绿的三色瓦,改名大享殿。清乾隆十七年(175年)改为今名,同时一律改为覆盖深蓝色琉璃瓦,以象征蓝天。光绪十五年(1889),该殿毁于雷火,次年又按原样重建。陈列于殿前的青铜大鼎炉,均是几百年前的文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是按天象设立的。里层的四根鎏金通天柱,叫"龙井柱",柱高18.5米,底部直径1.2米,两人也难合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层的12根朱红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的12根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层12根金柱和外层12根檐柱相加为24根,象征一年中的24个节气。金柱、檐柱和龙井柱相加为28根,象征周天28星宿。再加大殿宝顶藻井周围的8根童柱,共计36根,象征36天罡。宝顶中心的雷公柱,则象征着天帝的"一统天下"。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皇乾殿,原是平时放置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又有祈谷坛寝宫之称。后来,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旌旗、仪仗、乐器等物亦存放于此。内藏不少祭祀文物,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皇帝的祭天蜡像,常年供游人观览。

位于祈年殿台基前院落的东西两侧的是东、西配殿,原是分别放置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的地方。现分别辟为陈列宫廷祭天古乐、礼仪,以及日、月、星、辰等神牌位之处。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神厨”从前是为祭祀宰杀牲畜和制作祭品的地方。下面看到的是神库,是收藏祭品的库房。现在经过呈"w"字形长廊,它共七十二间,起着连结祈谷坛、神厨、神库及运送祭品的重要作用。该长廊的间数正好与72地煞的数字相同,过去传说这是地煞鬼聚集的地方,廊内灯笼式竖灯暗淡,阴森可怖。后来将其窗坎拆除,从而长廊景观大变,成为人们游乐的好去处。

天泉井于神库门前有一眼水井,因其水清味甜而得名。祭天祈谷时用的供馔和糕点,全用此水调制。

现在在我们左手边的是七星石位于长廊东南侧的旷地中,共有七大一小石块。但为何称作"七星石"呢? 据传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时,想修建一座祭天地的坛庙建筑,但难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时,有一晚他梦见天上北斗七星落地于此,谓之天遂人意,为其解了不决之难,从而降旨于此地建造祭坛。 据资料记载,七星石为明代嘉靖九年,经人工雕凿后而置于此处的。嘉靖皇帝十分迷信道教,道士对他说,祈年殿东南方太为空旷,这对他的皇位、寿命不利。于是便设七星石在此,以镇压风水。在七星石东北隅还有一块小石头,据说这是清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功德而增置的。其设于七星石的东北方向,用以表示不忘本源之意。

这里是天坛的东门,关于天坛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有关北京延庆交通局心得体会精选五

尊敬的游客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各位来到孔子的家乡曲阜参观游览,同时也感谢您选取我作为您此次游览的向导。我是曲阜旅行社的导游员张某,大家能够叫我小张或者张导。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方就让我怀着结识新朋友的欣喜情绪,为大家带给导游服务。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记载,孔子生而首上圩顶,似尼丘山之形,故因名丘,字仲尼。

孔子在一生艰辛探索的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和认识了当时社会,逐步创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成为当时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学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做“寿堂”,房屋三间,里面陈列着孔子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因以为庙,岁时奉祀”,即每年按时祭祀。尽管当时孔子已是相当知名的学术大师,但儒家还只是一个学派,孔子的地位不高,所以最初的孔庙也仅仅是孔子的故居。汉代以后,孔子及儒学地位逐渐提高。

据记载,从公元220xx年到解放前,孔庙先后重修扩建七十多次:历经两千余年的历代重修扩充,便得曲阜孔庙构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约14万平方米,殿堂阁庑466间,门坊54座,碑亭17座。规模之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全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的总体布局是由孔子当年的故居长期发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孔庙建筑发展追求的建筑效果是透过建筑群整体所造成的环境去烘托孔子的丰功伟绩和儒学圣教的高深博大来完成的。因此,孔庙建筑的艺术表现力首先是它的总体布局及建筑序列的完整性;其次是它的个体建筑的处理及每道院落的格局,每个殿、堂、楼、门、亭都充分显示出了各自的重要作用;第三是个体建筑的细微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家们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成就。

在整体建筑方面,孔庙采用古代传统的宫庭式建筑形式。但它经过历史上的多次重修扩建,每当重修扩建的时候,它必然要受到前代孔庙建筑形制、规模等因素限制,然而,孔庙的建筑群体最终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遗产,既体现了历史遗产的延续,又持续了它的总体的完整性。

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制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孔庙是孔子故宅扩建而成的,它保存了许多有关孔子的古迹,如故宅井、诗礼堂、鲁壁、金丝堂以及为纪念孔子讲学建造的杏坛等;其次是王者宗庙因素,如门戟之制,前殿后寝之制等;第三是宫庭因素,如天子五门之制,王城角楼之制,东、西华门等;第四是宗族家庙因素,如启圣殿、崇圣祠、家庙等;第五是祭祀因素,在孔庙被祭祀者除孔子、四配、十二哲外,还有先贤先儒、祖先等总数达二百余人,这样为容纳大批的从祀者神位,就须得设立廊庑,由此便构成了廊庑院落。

除以上几个因素外,还突出地表现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及孔孟之道的神圣性,如泮池、璧水、牌坊等,并以书楼象征孔子在学术方面的伟大成就。孔庙成功地运用了传统的庭院组合与环境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到达了渲染孔子在学术上、教育上的卓越贡献和在古代社会中崇高地位的目的,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中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制。

孔庙内现有古树一千二百余棵,与宏伟的建筑群相互辉映,个性是夏季,上千只鹭鸟居住在古木之上,构成了孔庙又一独特的景观,鹭鸟已被曲阜市定为市鸟。

万仞宫墙

“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20xx年),孔庙为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毁,正德皇帝下令建城卫庙、于是以孔庙、孔府为中心修筑了明曲阜城墙,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0xx年)竣工。在与孔庙正南门相对处设立城正南门。因正南门为孔庙而设,所以应视正南门与孔庙为一体。明代学者胡缵宗为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赞扬,亲书“万仞宫墙”石额镶于门上,其意出自《论语》子贡语。鲁大夫叔孙武叔以前对大夫们说:“子贡的学问很深,比孔子还要强些。”子贡听说后就给叔孙武叔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足肩头高,别人很容易看到里面有多少东西,我老师这道墙有好几仞高(仞:丈量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别人是看不到里面的东西的,只有找到门,走进去,才能看到这墙内雄伟的建筑,可找到门的人太少了!”胡缵宗认为数仞宫墙仍不能表达他对孔子的赞扬,于是将其改为“万仞宫墙”。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到曲阜来,为了显示他对孔子的敬仰,把胡缵宗书写的石额换下,自我亲笔书写了同样四个字镶于城门。此刻看到的“万仞宫墙”石额,即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写。

金声玉振坊

金声玉振坊建于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金声玉振”四字为明代学者胡缵宗手迹,坊上有平面浅雕云龙戏珠,柱顶各设圆雕“辟邪”一只,俗称“朝天吼”,坊后有一座单孔石桥,上设龙陛,名曰“泮水桥”,桥下泮水原上游接古泮池,下游流经明城正南门西水门入护城河。此桥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

“金声玉振”四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意思是说孔子集圣贤之大成,始终而一。“金声”原意是指我国古代乐器“钟”发出的声音,“玉振”原意是指我国古代乐器“磬”发出的声音,在古代奏乐时以击“钟”为始,击“磬”为终,金声玉振的原意为一首完善的乐曲。孟子将孔子思想比喻为一首完美无缺的乐曲,在那里借用孟子语意,是说孔子思想完美无缺,集古圣贤之大成,以到达绝顶的意思。

棂星门

棂星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20xx年),原为木质结构,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衍圣公孔昭焕重修孔庙时,换成石柱铁梁。四根石柱顶端为四大天将,中间平梁上是火焰宝珠,以象征此门由天将守卫而成为参天立地的天门。

棂星,即天田星,最早见于史料的有汉高祖命祀灵星,凡祭天先祭灵星,古人认为灵星“主得士之庆”,专门管官的星。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0xx年),筑郊台外垣置灵星门,即在祭天之台的外墙置灵星门,形如窗棂,故曰“棂”。孔庙设棂星门,意为祀孔如祀天,此见于宋《景定建康志》、《金陵新志》所记。另外,孔庙有碑记:置棂星门“取其疏通之意,以纳天下士”,无论任何地方,只要设有棂星门,那么它的门扇必须是由棂子结构而成,因此有疏通之意,孔庙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学士都来学于此。

棂星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幢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在封建社会,所有来曲阜祭孔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来到孔庙前见到此碑,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孔子的尊崇之意。此碑始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现仅存东面一幢。

太和元气坊

太和元气坊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全为石质结构。“太和元气”四字为当时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太和”指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元气”原意为构成世界的原始物质,之后,一些唯物主义者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称为“原气”,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在那里,“元气”为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是生长万物的根本。“太和元气”也就是说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

太和元气坊后为“至圣庙”坊,原名为“宣圣庙”坊,始建年代未查到记载,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20xx年)的庙图上已有“宣圣庙”坊。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xx年)改“宣圣庙”为“至圣庙”。此坊为汉白玉石质。“至”即至高无上的意思。

太和元气坊位处孔庙第一进院落。此院东西各有一座木坊,东为“德侔天地”,西为“道冠古今”。此二坊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20xx年),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xx年)重修,三间四柱,上方是牌楼,六重四拱,坊下各饰有八只石雕怪兽,中间四只为“天禄”,两旁四只为“辟邪”,异常古拙。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意思是说孔子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如天地一样大,孔子思想是空前绝后,无论古今还是将来,都是至高无上的。

圣时门

圣时门原为孔庙正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20xx年),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扩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世宗赐名为“圣时门”。此门建于高台之上,前后御道上各有浮雕云龙戏珠石陛,系明代雕刻。“圣时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圣时”二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将中国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较后指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认为伯夷反对武王灭纣,不食周粟而死,为圣之清者;伊尹,帮忙汤灭夏桀,汤死后辅佐外丙,仲壬死后立汤孙太甲即位,因太甲破坏汤法,被伊尹放逐,三年后太甲悔过,又被伊尹接回复位,孟子称伊尹为圣之任者;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他曾三次被贬黜而仍留任,人问他为什么不离开,他回答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之后,齐攻鲁,他派人到齐劝说退兵,没用一兵一卒,就退了齐军,所以孟子说他是圣之和者。透过比较,孟子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终始而一的圣人,是最适合时代的圣人,无论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朝代,孔子思想都应成为正统思想。

璧水桥

进来圣时门,豁然洞开,很大的方形庭院内,古木参天,芳草如茵,东西对称各有一腰门,对面三架拱桥掩跨璧水,半掩着弘道大门,加之石制盆景上缀,使人心旷神怡,无不动情,顿觉进入了“神”的境界。崇圣者仰之弥高,观览者先睹为快。与此情此景相连接,东边腰门曰“快睹”,西边腰门曰“仰高”。“快睹”寓先睹为快之意,“仰高”则出自《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意说孔子之道高深不可测,抬头向上看,越看越高,学习孔子的思想学说,一旦入进门来,才感到里面的东西学无止境。此二门建于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过去只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门,一般人只能从仰高门进庙。

前面一水横穿,三桥纵跨,环水有雕刻石栏,因水“壅绕如璧”取名“璧水”。北京天安门前有金水,那里设“璧水”意为孔子庙宇与皇宫等同,三桥因而得名璧水桥。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20xx年),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增添石栏,河身砌有河底,原河上为小墙,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将小墙改为石栏杆。

弘道门

弘道门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原门三间,当时是孔庙的正门。明弘治年间重修孔庙时,改建为五间。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雍正皇帝钦定为“弘道门”,后由乾隆皇帝题写“弘道”二字竖匾立于门额。

弘道门下现有石碑两幢,东碑是元代刻成的“曲阜县历代沿革志”,记载了曲阜在元代以前的历史沿革概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西碑是元代“处士王先生墓志铭”,颇有书法价值。二碑原立于曲阜城东旧县村,1964年移入孔庙。

大中门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正门,始建于宋代,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重修。“大中门”三字匾额系清高宗乾隆手书。

大中门两侧各有绿瓦拐角楼一座,各三间,平面作曲尺形,建在方形高台之上,这两个角楼与孔庙后面东西两角楼构成的矩形轮廓,即是元代孔庙的轮廓。孔庙内的主要建筑物都在此轮廓之内。角楼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孔庙设角楼是仿照宫庭皇城角楼之制而建成的,意使孔庙像皇宫一样威严。

同文门

同文门始建于宋代,原为三间,明代成化年间扩为五间。清康熙年间名曰“参同门”,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xx年)改为同文门。此门是一独门,左右无墙。以前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在主体建筑之前常有小型建筑作为屏障,以表示庄严,同文门就担当着奎文阁的屏障作用。“同文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奎文阁

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始建于宋代,重檐五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为三檐,赐名“奎文阁”。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20xx年)改为七间,清高宗乾隆皇帝题写阁匾。

奎文阁东西阔30。1米,南北深17。62米,高23。35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檐下八根八棱石柱,内部结构为层叠式木架,阁两层,中间夹暗层,原上屋藏御赐经书,暗层藏印板,下层藏御香帛。

“奎”,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传说为西方白虎之首,共有16颗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孝经》上讲“奎主文章”,后人进一步将奎星说成是“文官之首”。所以,金章宗为赞颂孔子是天下文官主,将原藏书楼命名为“奎文阁”。

奎文阁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20xx年)扩建以来,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和上百次地震,在西面碑亭内有块碑记载了清代康熙年间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即说百分之九十的房屋倒塌,而奎文阁安然无恙。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奎文阁因历年久远,加之多年失修,有些木质糟朽,阁上方扭斜,于是由国家文物局主持,组织古建筑专家联合拟出修复方案,拨款120余万元,比原定工期提前一年将奎文阁重新整修。整修完的奎文阁,完全持续了原有的规格和风貌。

奎文阁廊下东、西各有一幢石碑,东为《奎文阁赋》,由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撰文,著名书法家乔宗书写。西为《奎文阁重置书籍记》,记载了明正德六年(公元1520xx年)刘六、刘七率农民起义军攻占曲阜、占领孔庙,“秣马于庭,污书于池”,将奎文阁藏书“焚毁殆尽”以后,皇帝“又命礼部颁御书以赐”的状况。清代奎文阁中的藏书又有增添,清晚期将藏书移入孔府保存。

奎文阁内现为孔子圣迹图陈列。孔子圣迹图现存三套,一是明代圣迹图绘画,二是明代雕刻圣迹图木板,三是明万历年间的圣迹图石刻。那里陈列的系明木板圣迹图印本。圣迹图全套120幅,描绘了孔子一生主要活动。

有关北京延庆交通局心得体会精选六

来北京其实最想去的事景山公园和恭王府,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很早就听过却一直没见到的那种感觉吧。

景山公园最大的看点也许就是崇祯皇帝自缢的那棵脖子树吧。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曾经训斥大臣们,说那棵脖子树还在那,才多长时间,你们就忘了。居安思危也好,警钟长鸣总是没错的。

本来网上查的门票是十块钱,结果去了才知道是两块钱,可怜我还掏出学生证,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然而进去画风立马就变了。虽然像个皇家园林,有草有树,但已经晚冬,很多植物化作泥土,走几步就能听到乌鸦的叫声,好不凄惨!从东门进去,走到正中有三个牌坊,位于景山北边。所以就从北边拾级而上,到了山顶。在山顶能看到很多地方:故宫博物院,地安门,北海公园。

当年李自成率领军队攻城,崇祯敲钟却无一人来朝。所以他派人送皇太子出城逃跑,赐死皇后,又亲手砍杀妃子和公主,随后和一个太监跑到景山,站在山顶,看紫禁城四处火起,很难想象当时他的心情,老天交给他的是一个大厦将倾的江山。

不管他如何努力,最终都还是败了,就当皇帝来说,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崇祯算是很敬业的,但他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不得不说,崇祯一朝因为皇太极的离间计,让崇祯自毁长城,可以说是个很大的转折。可即便如此,袁崇焕建立的关宁锦防线在他死后还是坚持了20年,直到那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和清军内外夹击,最后清军才算入关。想想当年将袁崇焕凌迟,然后传首九边。明朝能堪称长城的将领也就李成梁、戚继光、再有就是袁崇焕了。内忧外患,病入膏肓,崇祯已经无力回天了。

为明朝灭亡买单的当然不止崇祯一人,说实话,明朝中后期的很多皇帝都挺荒.唐。这不禁让我想到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两种说法。主张人性本恶的人认为,如果放任一个人无所顾虑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其实明朝的很多皇帝可能就是很好的例子。有爱巡山玩水的,有当木匠很好的(万历),也有一个更典型,当皇帝短时间内就做了一千多件不该做的事,可见一斑,最后还因为红丸案一命呜呼,不过这种皇帝死了也好。嘉靖、万历这两个都有希望中兴明朝的,结果最后都没有,皇帝本身的因素很大。所以照这么看来,是人性本恶了。以前考试语文有道阅读题是毕淑敏的《怕》,说的就是一个人应该有些敬畏之心,如果真的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什么约束的话,那么天知道他会做出些什么事来。当然另一种就是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就像厨房里的白炽灯,刚开始明亮,熏个两三年就被油烟堵死了,再也透不出光来。所以如果把那些不好的事物当做油烟的话,就需要我们经常反思自己,如何能够不被“油烟”封死,所以日三省吾身。

景山上总共有五个建筑,东西向对称分布,所以在山顶礼佛(原谅我只是拱手拜了拜,因为心诚则灵),两边的亭子的佛像被八国联军掠走了,所以是关着的。站在山顶的时候,想到一句诗随后下山,到崇祯自缢的地方,那棵树早在革命时期就被砍了,所以现在看到的是九几年移栽的一棵比较像的树。不管如何,崇祯也算一个好人吧,如果他生的时代好一点,也至少是个不差的皇帝吧,当然,历史没有假设。在他死前,血书“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随行太监一起自杀。

百感交集,园内有游人嬉笑于声,亦有老者打牌消遣,昔日的皇家园林今日人人可入(学生证半价一块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

有关北京延庆交通局心得体会精选七

亲爱的游客们,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张,可以叫我小张,也可以叫我张导。请不要在墙上、古代物品上刻画,也不要乱扔垃圾哦!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它是明代和清代的皇宫,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被誉为五大宫之首。

故宫开始建造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20xx年至1420xx年。

你们看!故宫的四个漂亮的大门,我来告诉你它们的名字吧!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午门一般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呢!状元、榜眼和探花的人只可以从此门出入一次。后门“神武门”,明朝为“玄武门”,因为玄武是古代四神兽之一。清代康熙年间因避讳改为“神武门”。“东华门”与“西华门”是个“对门”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一座,桥北还有三座门。

快点儿,快点儿,快点儿去太和门吧!太和门里有三座大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你们自己去看看吧!二十分钟之后记得回来找我哦!

看!那儿是内廷,内廷就是皇帝、皇后和妃子们生活的地方。快去看看吧!因为内廷比较长,所以拿着你们手中的地图,三十分钟后我们在御花园里碰面哦!

御花园里鸟语花香,草木茂盛。各位家长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要让他们爬假山。还有不要折鲜花和小草哦!

哦,我们到出口了。好了,我们这次的故宫游玩到此结束了。如果下次还想来北京故宫要记得找我哦!在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哦!

有关北京延庆交通局心得体会精选八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中国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在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

北京孔庙(19张)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乐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万历年间分别修缮大殿,添建崇圣祠,清顺治、雍正、乾隆时又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为大祀,将正殿扩建。孔庙虽然经过历代重修,但其结构基本上仍然保存元代风格。门内院落共有三进,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块,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孔庙从1920xx年起对外开放,供人游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为首都博物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国子监街。占地2.2万平方米。历代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又名"先师庙"。庙坐北朝南,大门称先师门,仍保持元代风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马碑,进门东西有碑亭、神厨、神库等,并立有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118方,题刻历代进士5万多名。进大成门至第二进院,正殿名大成殿,为孔庙主体建筑,面阔9间,进深5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月台三出陛,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余年树龄的古柏一株,名"除0柏",亦名"触0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赐名"砚水湖"。大成殿后有崇圣祠,自成院落,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辟为首都博物馆,展出北京地区出土的历代珍贵文物。

北京安定门内有条国子监街,又名成贤街。这条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间式彩绘木牌楼,是北京保留牌楼最多最完整的一条街。街道两旁槐树成行,浓荫蔽日,槐花飘香。北京孔庙就坐落在这条街的东端。

历史悠久:已有700多年

孔庙是祭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庙宇,源远流长。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20xx年)建成,初具规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圣祠,用于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扩建大成殿,孔庙始成今日的规模。整座孔庙分三进院落,占地约220xx平方米,采用了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在7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这里成为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也成为众多志在功名的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殿堂。这组比故宫还年代久远的皇家古建筑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数百年的漫漫科举之路。徜徉在古柏参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庙里,远离都市的喧闹,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以宁静淡泊的心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在是件雅事。

建筑辉煌:凸显皇家气派

北京孔庙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整座孔庙建筑布局科学,规模宏大,凸显皇家气派。

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先师门两侧连接庙宇的外围墙,犹如一座城门。进入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那难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诗意恐怕只有学识渊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第一进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

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公元1420xx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珍贵的文物。

孔庙的第三进院落最具特色,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部局上的巧妙构思。这组建筑称为崇圣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史料珍贵:众多名碑有记载

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遗留下来弥足珍贵的文物,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和孔子儒学的重要史料和实物。

在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御路两侧分四部分树立着198座高大的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这些进士题名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代各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共计51624人。在众多的进士当中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如张居正,于谦、徐光启,严嵩,纪昀、刘墉及近代名人刘春霖、沈钧儒等。穿梭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旧貌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不免让人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感慨。

在孔庙与国子监(古代皇家大学)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座高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20xx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相传乾隆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彭元瑞、刘墉为副总裁来考订经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经核订蒋衡手书的经稿,并把俗体字均改为古体字,使-更加完善规范,古意大增,受到乾隆赞赏,被授以太子太保衔。这使和珅嫉恨非凡,权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间挖去石碑上全部改过的古体字。直到和珅0后,古体字迹才得以重新修复,至今碑面上还有一块块挖补的痕迹。

道的西侧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组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质井圈。由于坐落在德胜门、安定门内一带水线上,当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质清纯甘冽,相传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在拜谒孔子后都要饮一下井中圣水,据说饮后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写出的字墨香四溢,笔劲流畅。故乾隆赐名“砚水湖”。虽然现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没有人饮用,但这口井雅致大气的名字及动人的传说,为孔庙增添了几分文采。

20xx年4月北京孔庙开始了50年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这次修缮以古建复原和维护为主,恢复清代的建筑规模和样式,宏伟大气的孔庙将再次重现人们面前。

有关北京延庆交通局心得体会精选九

京东大溶洞坐落于北京市平谷区黑豆峪村东侧,西距北京城区90公里,因其为京东地区首次发现,故名京东大溶洞。京东大溶洞发育于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地层,距今大约十五亿年,由此号称“天下第一古洞”。京东大溶洞于20__年1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溶洞内分众仙聚会、德道善缘、水帘洞等八大景区。包括数十处景观:圣火银珠、相思泉、鲲鹏傲雪等。洞内岩溶景观晶莹剔透,绚丽多姿。走进京东大溶洞,盛夏恍如秋天,秋冬又觉丝丝温暖。畅游其间,神秘清幽,奇观绝景连绵不断,配以五彩灯光,晶莹剔透,绚丽多姿。游人还会看到那巍然耸立、冲天而起的条条玉柱直抵洞顶,颇有如来佛祖动怒乍指苍天的气势,故名“神指擎天”等景观。

京东大溶洞旅游配套设施完备,有跑马场、蹦极球、游泳池、垂钓宫、缆车、卡丁车、斗兽场和水族馆等。您可乘兴而上望海楼,观金海湖碧波,赏群山秀色。今冬,京东大溶洞的赏冰及冰乐园活动丰富多彩,巨大的溜冰场、冰乐园、山地坦克巡游等为您冬季游览增添了新的景象。京郊平谷县第一个由农民参股管理的旅游景区。冬季京东大溶洞的赏冰及冰乐园活动丰富多彩,巨大的溜冰场、冰乐园、山地坦克巡游等为您冬季游览增添了新的景象。

景点位置:黄松峪乡黑豆峪村东侧

景点交通:918路平谷新站转8路城乡风景线溶洞站下;自驾车从下京顺路到平谷县城,往东行驶大约12千米见路标左行即到

景点门票:38元

出游佳期:5-10月

附近景观:京东石林峡 京东大峡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