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解决安全事故心得体会和方法 安全事故处理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1:24:59 页码:10
解决安全事故心得体会和方法 安全事故处理心得体会(二篇)
2023-01-06 11:24:59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解决安全事故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乙方: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自愿、平等、有偿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位置:_________________

二、面积:_________________

三、土地补偿标准:_________________

四、土地补偿金额:_________________

五、甲方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起日内全额支付乙方土地补偿款;甲方按实际土地面积支付乙方补偿款后,自动收回该地块的使用权;

六、乙方收到甲方支付的补偿款之日起,不在享受该地块的使用权,不得对该地块的使用权归属及其地上附着物提出异议;

七、甲乙双方必须严格按照协议内容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违约。甲方必须在规定的

期限内全额支付乙方的补偿款,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该地块的具体使用,若违约,违约方自行承担一切违约责任;

八、本协议自协议签订之日起生效,自补偿款到位之日起执行;

九、自本协议生效后,甲乙双方于年月签订的土地租赁协议自动解除;

十、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十一、本协议一式三份,张湾乡政府和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_________________(签章)乙方:_________________(签章)

___ 年 ___ 月 ___ 日 ___ 年 ___ 月 ___ 日

以上是土地流转合同解除协议

描写解决安全事故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大模板接缝混凝土外墙模板

大模板施工中接缝处存在的问题

大模板施工时,混凝土外墙及楼梯间内墙的水平接缝会出现错台及漏浆滴挂。

接缝质量问题形成的原因

(1)外墙及楼梯间、楼层间水平接缝处的错台、漏浆滴挂

①外墙模板支设时垂直度偏差较大,造成该层混凝土墙顶墙面轴线偏离,这样在上层混凝土墙施工时就形成错台。

②外墙模板支设时垂直度无偏差,而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由于模板支撑刚度不足而造成墙顶轴线偏移,这样上下层墙间就形成错台。

③由于下层墙顶部模板移位(或由于顶板外侧模不垂直或振捣时涨模移位)而在上层墙 模板支设时为保证轴线位置的正确,就须剔凿接槎处的外凸部分,这样在模板与墙面接缝处粘贴海绵条不良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漏浆和滴挂现象。

④由于下层顶板混凝土浇捣标高不到位,在上层墙体模板支设时,可能造成局部模板底部与下层混凝土间的脱节,在浇捣混凝土时形成漏浆和滴挂,并可能造成局部混凝土的蜂窝麻面。

大模板施工中接缝的处理方法

(1)外墙接缝处的模板施工

①大模板施工时,剪力墙先行施工然后进行楼板及连梁施工,因此处理好楼板层处混凝土的施工接头是改善外墙面接缝不平整的关键。

外墙接缝处采取的做法:在现浇楼板时,使外侧模板内缩5~10mm厚(相对外墙标准位置,顶板模板上弹外墙位置控制线),这样,即使下层外墙顶部混凝土有偏位,上下层可通过内缩位置来隔断其连续性,可使上层墙体模板不受下层偏位影响。在施工上层剪力墙时,可在接缝处内缩部位以方木作底楞垫在大模板底部,接缝处粘贴双层海绵条,这样可确保上层墙体位置的正确和墙底部不漏浆。同样,对于楼梯间和电梯井楼层间接缝也可采用此方法。

②严格控制墙体模板垂直度和支撑体的刚度,以确保墙体的垂直,减少墙体顶部的偏移。在现浇楼板时,在距墙体根部约2.0m左右的现浇楼板内预插短钢筋头(φ20~φ25),用钢管及扣件固定于短钢筋头和模板上,作为调整模板垂直度、加强支撑稳定性的辅助措施。

在模板支设时,加强墙体垂直的调控,确保墙体垂直正确无误,调整好墙体垂直度后,做好支撑间的连接固定。加强内外墙连接部位的拉结固定,防止出现因连接不良而产生外墙模板上口的外移。

③楼板处外墙侧模支模质量直接关系到大模根部位置的正确与否以及接缝的平整度,故 侧模加固时,必须禁止利用外脚手架进行斜顶加固,而采用墙体顶部大螺栓孔用穿墙丝进行钢管或木方加固的方法,确保侧模上下顺直,位置正确,不变形。

④外墙墙体钢筋处进行定位筋焊接时,为避免由于外墙内缩而导致的定位筋外侧将外模 顶离,不能使大模跟部与老墙紧密接触的缺陷,定位筋外端头必须保证不能顶离大模板,必要时将其烧掉一截。

⑤为保证外大模接缝平整,将以前留设导墙的方法加以改进,即要求顶板混凝土施工时,将外墙墙厚范围内做成斜坡,外高内低,高差3-4cm左右,最低处与顶板标高平,这样,既不影响钢筋绑扎要求,并且外墙部位安装大模板时,紧靠3-4cm高导墙,粘贴两层海绵条,紧密接触,彻底断绝接缝处上下不平整的质量缺陷。

顶板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首先保证顶板模板标高的准确:木工按照拆模后混凝土墙上的1米标高线支设顶板,同时,放线人员将上层的建筑50线引测至房间四角钢筋上,用红油漆涂红作标记,作为顶板支完后检测模板顶标高的依据,对于跨度≥4米的房间,必须按0.15%起拱。

2.顶板混凝土施工:浇注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1.5-4m刮杠刮平,利用房间四角钢筋上50线标记,由砼工在各间拉线初步控制楼板砼的厚度,并严格控制平整度,尤其墙柱根部,必须精确复核,铁抹收平。

1)平板砼浇筑完毕,在砼初凝之后,终凝之前,待平板砼有七、八成干时,用木抹进行两次抹面(或机械收面),有效控制楼板砼的微裂缝。

2)梁柱节点处的模板拼接严密,以保证砼浇筑时不漏浆。

3)梁柱节点部位若钢筋过密,此部位应提前用钢管分开钢筋,疏通浇筑孔,浇灌混凝土时认真振捣,精心操作,确保此处砼的密实度。

4)在浇筑平板时注意混凝土的堆料不宜高于板面0.4m且集中过多,防止堆料过于集中,模板荷载超重发生质量事故和危险。

5)楼梯的施工缝留在楼层平台1/3处,在浇筑新砼前,落实专人清理施工缝处的杂物,并用水冲洗,保持接头处的湿润,正式浇筑砼前,用同配比同强度的水泥砂浆接浆。3.顶板混凝土施工中,由于连梁混凝土与顶板混凝土标号不同,所以首先用塔吊

吊运将与墙体同标号混凝土浇筑连梁部位,完毕后再开始浇筑顶板混凝土,确保混凝土作业符合设计要求。

(2)楼面墙根部位置漏浆、烂根

由于在墙根部现浇板上表面收抹不平整,在大模板支设时,形成模板底部的局部间隙较大,如支模时或模板支设完在混凝土浇捣前未处理好模板与楼面间的间隙,就会产生墙根部的漏浆,较严重时出现烂根。

(3)门窗洞口阳角部位蜂窝麻面及洞口处混凝土臌胀

①洞口模板侧面与钢模板间未采用海绵条粘贴好,在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液会从洞口模板侧而流出,从而造成洞口阳角部分墙面的蜂窝麻面。

②由于门窗洞口的侧模板采用木模支设,而如果门窗洞口模板刚度不良或模板定位不良,加上混凝土浇筑时的不对称浇灌,造成洞口模板的侧向倾斜或臌胀。

③在分段流水施工中施工缝位于洞口位置时,由于单侧模板承受整个浇筑高度的混凝土侧压力;如果不采取分层间隔浇筑,就会因门窗洞口模板侧面下部承受很大的侧压力;如果单侧模板的支撑刚度不够,就造成洞口的胀模或洞口倾斜。(4)分段施工时施工缝处接槎处理不良

对于分段流水施工大模板的墙体接缝处,由于接缝处剪力墙两侧水平钢筋的存在会引起模板支设不良,从而造成部分混凝土或水泥浆流淌至后浇部分,一方面造成接缝一侧混凝土墙面的蜂窝麻面;另一方面,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时,如果接缝处混凝土未剔除干净或凿剔不平整,会造成接缝处混凝土不密实;如接缝处不粘贴海绵条,会产生接缝处出现迭浆层。

(5)顶板间连梁预留梁端部分接缝处错台、胀模或蜂窝麻面

由于剪力墙结构设计中,楼板下存在部分连梁,而连梁的存在加大了大钢模板的设计难度和施工难度。一般我们通常施工做法是:剪力墙模板整体施工,在连梁钢筋位置设置钢丝网,预留出连梁钢筋绑扎位置后续施工。而后续施工时,存在接缝处模板支设的固定问题,如固定不良,往往形成接头处混凝土错台、胀模或漏浆而产生蜂窝。(2)剪力墙与楼板间接缝。通常施工时,墙与楼板间的施工缝留置在墙顶、板底约20~30mm间,这样就在板底的墙上形成了一道接缝,而支设该部分模板时,一般做法是在墙边直接用50mm×100mm的木枋作为侧模。而采用这种做法施工时必须通过支撑架设置水平支撑,每间隔600mm左右对木枋进行侧向支顶,且应在木枋与墙面已完混凝土间粘贴海绵条。

在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在剪力墙钢筋上部标注出墙体浇筑高度。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应高出楼板底10~20mm,在拆除大模板后绑扎楼板钢筋前,对高出的混凝土进行剔凿,剔除松动石子及浮浆层,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楼板钢筋绑扎。这样施工在支设楼板模板时,只需在墙侧模板边上粘贴海绵条就可避免漏浆,也可防止采用第一种做法施工时水平支撑不足而漏浆的情况。

(3)在模板设计时,必须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对于大钢模板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一般均满足要求,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配合大模板使用的门窗洞口的木模板及其支撑的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大模板施工中的门窗洞口的模板最好采用工具式模板,工具式模板的组合可采用以下形式: ①采用定型钢模板作为固定边框及模板面,可调式支承杆作为模板内支撑;②采用木模板作为模板主体,可拆卸式对拉角钢作为固定支架,模板中部根据洞口尺寸设置支撑,支撑采用可调式或固定式。

模板设计中,对于模板及支撑的刚度可通过计算进行调整,根据模板的具体尺寸调整所加工的模板的具体厚度及支撑尺寸和间距。

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从门洞口一侧一次性浇筑高度过高,而造成一侧模板因承受的侧压力较大向另一侧倾倒的现象。可通过模板侧面墙体钢筋上设置限位卡(门洞口高度内模板限位每侧不少于3个)、门洞口底部模板外侧设置定位桩及设置剪刀撑等方法解决;时必须对洞口处暗柱与连梁钢筋加固绑扎,防止因门窗洞口模板侧移而使洞口处暗柱钢筋侧偏。限位卡位置。

(4)洞口模板接缝应严密。洞口模板与墙体模板间应粘贴海绵条,防止洞口模板侧面与大钢模板间的空隙而漏浆。(5)顶板下连梁梁端部分接缝模板

①对于预留梁端洞口时,楼板下连梁部分的施工做法:在连梁钢筋位置下部100mm左右,按间距不大于600mm预留出穿墙螺栓管洞,预留管两端用塑料胶带封闭,防止混凝土堵塞管孔。在后续施工时,可通过预留管孔用穿墙螺栓固定连梁端部模板,这样可保证模板固定良好,防止混凝土接缝处模板胀模或漏浆。

②对于连梁钢筋绑扎完,梁端模板单配接缝模板时,后续施工连梁模板与已施工完的混凝土间需用海绵胶条粘贴,防止模板与混凝土墙体接缝间漏浆。在模板支设前,应对已施工完的梁端混凝土进行凿毛、清理干净松动的石子及浮浆,保证连梁先后施工的混凝土间接合良好。4结语

通过对原有大模板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施工方法的改进,使大模板施工的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确保墙体混凝土表观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也减少了对施工处理所需的工作费用和墙面装饰层的施工费用;同时也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